(环境管理)废水作业

合集下载

施工废水排放环境管理方案

施工废水排放环境管理方案
①每个食堂设隔油池或滤油池1个;
②每个现场设化粪池1个;
③每个现场设沉砂池、沉淀池1个;
④日常运行加强管理,定期检查、清理和维护隔油池或滤油池、化粪池、沉砂池、沉淀池,防止因意外情况或管理不善导致的超标排放;
⑤每年至少委托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进行一次废水排放指标监测;
⑥每月由项目部对废水排放的PH值进内部行监测。
ISO14001
目标
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措施内容
责任部门
责任人
启动时间
完成时间
费用
备注
目标
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措施内容
责任部门
责任人
启动时间
完成时间
费用
备注
废水排放符合国家和当地的排放标准。
污水指标符合排放标准,并持续达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及以上标准,即:化学需氧量≤100mg/L,动植物油≤10mg/L,悬浮物≤70mg/L,色度≤50倍,6≤பைடு நூலகம்H值≤8.5)。
现场后勤食堂
各施工现场
项目部
项目经理、安全员
后勤服务和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后勤服务和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废水工作制度

废水工作制度

废水工作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废水治理工作,保护环境,提高水质,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车间、实验室等产生废水的场所。

1.3 公司应建立健全废水治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保证废水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4 公司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的要求,制定废水治理计划,并严格执行。

二、废水产生和收集2.1 各部门应合理设计、使用设备和工艺,减少废水的产生。

2.2 各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和隔离废水,防止废水外溢和污染。

2.3 各部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废水收集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废水处理和处置3.1 各部门应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污染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方法。

3.2 废水处理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3.3 各部门应定期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其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的要求。

3.4 废水处理后的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的要求,未经处理的废水不得排放。

四、废水治理设施的管理和操作4.1 废水治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4.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废水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4.3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废水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4.4 废水治理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五、废水治理设施的监测和评估5.1 各部门应定期对废水治理设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其达到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的要求。

5.2 监测和评估应包括设施的运行情况、处理效果、污染物排放浓度等方面。

5.3 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废水治理设施,应立即进行整改或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六、废水治理设施的安全生产6.1 废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规和要求。

6.2 各部门应定期进行废水治理设施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废水排放控制管理制度简洁通用版

废水排放控制管理制度简洁通用版

废水排放控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废(污)水排放控制管理,减少对地域环境及人员健康的不利影响,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废(污)水排放控制管理。

3、职责
3.1有排放污水的部门负责人应按环保要求,使污染物排放最小化。

3.2如出现不符合(超标排放)应及时查清原因,进行改正,并做好记录,报部门主管。

3.3部门主管应分析不符合原因确定提出进一步改善目标,如有必要报知管理者代表,并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报管理者代表。

4、污水排放管理
4.1具体管理措施
4.1.1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严格分开,禁止将污水排入雨水管道。

4.1.2废机油、废化学品等对环境会造成较大危害的物品禁止倒入下水道,应妥善存放在专门容器中,由指定协作单位回收。

4.1.3垃圾必须到指定地点,不得露天摆放,以防雨天污水流入雨水管道。

4.1.4禁止在公司内冲洗汽车,以免将油污冲入雨水或污水管道。

4.1.5滴在地上的油及化学品要用抹布擦拭干净再放入指定的地方,禁止用冲洗流入下水道。

注:本公司主要为生活污水。

环境管理方案

环境管理方案

环境管理方案1、环境因素:废水排放。

2、环境目标:符合国家和当地的排放标准。

3、环境指标:污水中化学需氧量,动植物油,悬浮物,色度等指标符合排放标准,并持续达标。

4、控制方法:①食堂设隔油池或滤油池;②现场设化粪池;③现场设沉砂池、沉淀池;④日常运行加强管理,定期检查、清理和维护隔油池或滤油池、化粪池、沉砂池、沉淀池,防止因意外情况或管理不善导致的超标排放;⑤委托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进行一次废水排放指标监测;⑥每月由分公司、项目部对废水排放进行检查;5、实施时间:实施时间:2012年10月1日至2012年 12月 30日。

6、责任部门及人员:项目部——项目经理()、安全员()。

7、监督控制部门及人员:分公司工程科——部门负责人()。

8、各级部门及人员的职责:1)白鱼河项目项目经理对本施工现场的废水排放负责,保障资金投入。

2)安全员负责对施工现场废水排放进行管理。

3)分公司工程科负责监督项目部的废水排放管理,资金投入情况。

9、协助部门:项目部各施工管理人员。

1、环境因素:粉尘排放。

2、环境目标:符合国家和当地的排放标准。

3、环境指标:①现场目测无粉尘;②现场施工作业作密闭或其它防尘措施处理。

4、控制方法:①现场抛丸、喷砂等除锈作业时作密闭或其它防尘措施处理;②现场道路、场所定期进行清洁卫生、撒水降尘;③对相关作业人员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如:防尘帽、口罩、眼镜等;防止矽肺等职业病的发生;④设置车辆冲洗场所、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⑤设备、机具设置降尘装置;⑥各类物料采取密闭运输;5、实施时间:2012年10月1日至2012年 12月 30日。

6、责任部门及人员:项目部——项目经理()、安全员();7、监督控制部门及人员:分公司工程科——负责人()。

8、各级部门及人员的职责:1)项目部经理对本施工现场的粉尘排放负责,保障资金投入;2)各专业工长、班长对本作业点的粉尘排放负责;3)安全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粉尘排放进行管理,操作人员按规定的措施进行实施。

废水站操作管理制度

废水站操作管理制度

废水站操作管理制度序废水站是环保领域的重要设施,其运营管理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废水站的运营管理,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操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废水站的运营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制定本操作管理制度。

第二条废水站的运营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确保废水处理达标排放。

第三条废水站操作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废水站的运营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废水站的操作、维护、排放和监测等方面。

第二章废水站的设施和设备第四条废水站必须具备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污水收集系统、废水处理设备、废水排放系统等。

第五条废水站的设施和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运行正常,减少故障发生。

第六条废水站必须配置专业人员负责设施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保障其安全运行。

第三章废水站的操作管理第七条废水站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执行废水处理工作,保障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八条废水站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求。

第九条废水站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关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十条废水站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废水处理设施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章废水站的废水排放第十一条废水站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排放标准进行废水排放,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要求。

第十二条废水站的废水排放必须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排放水质和排放量符合相关要求。

第十三条废水站的废水排放必须进行排放记录和报告,定期向相关部门报送排放数据。

第五章废水站的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废水站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安全培训等。

第十五条废水站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废水站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培训,确保废水站的安全运行。

第六章废水站的监督与检查第十七条废水站的运营管理必须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废水站的运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废水、废气、固废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废水、废气、固废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废水、废气、固废管理制度范本1目的为了科学有效规范废水、废气、固废污染物的管理,防治环境污染,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三废的产生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障员工及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厂厂内所有产生废水、废气、固废的排污单位。

3职责3.1安环部负责环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安全环保部是废水、废气、固废污染防治控制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____编制本制度,并分解、下达各部门,负责环保指标的考核。

负责查找厂内环保隐患,并____相关单位提出技术改进方案,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固废的分类、收集等工作。

3.3环保部是废水、废气、固废污染防治控制管理的主要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对全厂各车间外排污水口的监测;负责厂内各污染源的日常监查、监测与管理;负责日常监测数据的统计、汇总、上报;负责监督检查各环保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4环保部负责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环保管理工作及环保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3.5设备部负责环保治理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6污水处理站负责厂内废水的处理、排放,污水治理设施稳定、有效运行及日常的维护、管理。

3.7生产车间及其它相关单位负责本部门的废水、废气、固废污染源的防治、控制生产废水是指厂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包括生产工艺排放废水、冷却排水、设备和场地清洗水、实验废水、化验分析废水和装置区内收集的其它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指洗手间、浴室和食堂排放的废水。

进入厂内明沟和污水处理站的初期雨水。

a、各车间产生的生产废水、冲地废水,必须经收集沉降后用泵输送到污水站进行隔油、浮选、中和处理。

b、各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富余酸液,必须用专用的收集桶进行收集,经化验所含影响电池质量的微量元素不超标的情况下,需输送到废酸处理站处理后回用。

c、各生产及辅助车间排放的含污染物较高的生产废水,需经预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后,方可排入污水处处理站。

废水、废气、固废管理制度(五篇)

废水、废气、固废管理制度(五篇)

废水、废气、固废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使本公司生产、生活的废水得到更有效的控制,防止和减少废水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管理。

3职责3.1综合办公室负责委托环保部门对本公司的废水污染物排放进行测量。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产生的废水的管理。

4程序4.1总体的要求a.公司内废水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污水污染物排放进行测量。

b.在达标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和排放的浓度。

c.对本公司不能处理的废水、废液必须送到环保要求的公司处理。

生产废水包括锅炉及喷胶排放的废水,要加强采用循环水的利用,以减少废水排放量。

a.不得在生活水龙头处清洗油桶,清理出来的设备泄漏的机油,不得倒入水沟里。

b.厕所要由专门的清洁工人进行处理,保持厕所的清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由专门人员每半年对化粪池进行清理,确保化粪池、下水道畅通,无阻塞、满溢现象。

c.洗澡间要由专门的环卫工人进行处理,保持洗澡间的清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食堂里的淘米水和残菜饭汤要倒入指定的泔水桶里,供给饲养牲畜户再利用。

4.3监测与监控监测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按《不符合、纠正与预防程序》处理并记录。

4.4记录各部门应对各项定期清理和检查的活动及出现不符合整改的情况进行记录。

5.相关文件5.1《信息交流程序》5.2《环境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1目的控制和预防本公司产生的废气,明确各类废气的处理方法,减少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从而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2适用范围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控制。

3职责3.1综合办公室负责全公司废气排放的归口管理并负责联系当地环保部门定期进行废气监测。

3.2各部门对废气产生部位进行控制,尽可能减少废气的产生。

负责维护本部门废气处理设备。

3.3技术质量科负责维修废气处理设备。

4程序4.1控制内容。

确保废气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求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求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求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是指对机械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有害物质进行控制和管理,以保障工人健康和环境安全。

机械生产作业环境管理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废气管理要求:(1)减少或避免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放,通过合理的工艺和设备设计来控制有害气体的产生;(2)建立完善的废气排放监测系统,定期对废气进行检测和监控;(3)对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如采用洗涤、吸附、吸收等方法进行除尘、除臭等处理;(4)严格控制废气排放标准,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

2. 废水管理要求:(1)建立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系统,对机械生产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2)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废水的产生;(3)对废水进行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方法进行处理,达到国家的废水排放标准;(4)加强废水排放监管和监测,定期对废水进行检测,确保排放符合要求。

3. 固体废物管理要求:(1)建立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和处理系统,对机械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2)采取有效的废物减量方法,减少废物的产生;(3)重点处理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殊固体废物,确保其安全处理;(4)加强固体废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4. 噪声管理要求:(1)通过合理的工艺和设备设计,减少机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2)采取技术措施,如隔音、降噪设备等,对噪声进行控制;(3)加强对工人进行噪声防护培训,提高工人对噪声的识别和防护能力;(4)建立噪声监测系统,定期对噪声进行监测,确保工作环境噪声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5. 其他环境管理要求:(1)加强对工人的职业健康防护培训,提高工人对有害物质的认识和防护意识;(2)建立事故预防机制,减少机械生产中的事故发生,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3)加强对工艺和设备的更新和改进,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4)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管,对机械生产作业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物处理法的分类?并指出哪些反应器属于悬浮生长型?哪些反应器属于固定生长型?生物处理法:1、天然生物处理:生物稳定塘、土地处理系统2、人工生物处理:以下两类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传统厌氧消化现代高速厌氧反应器悬浮生长型:活性污泥法及其变种、氧化塘、氧化沟、厌氧消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高温堆肥、化粪池固定生长型: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接触氧化、好氧生物流化床、厌氧池、厌氧流化床2、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数是怎样影响其生长的?1进水有机物BOD5在50-100之间,过高导致DO不足,过低营养物物质不足2.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 好氧微生物在15-30℃之间活动旺盛,厌氧微生物在35℃和55℃左右。

3.营养物(nutrients)在活性污泥系统里,微生物的代谢需要一定比例的营养物,除以BOD表示的碳源外,还需要氮、磷和其他微量元素。

4.pH值对于好氧生物处理,pH值一般以6.5-8.5为宜。

pH值低于6.5,真菌即开始与细菌竞争,降低到4.5时,真菌将占优势,严重影响沉降分离。

pH值超过8.5时,代谢速度受到阻碍。

5.水温(temperature)在微生物酶系统不受变性影响的温度范围内,水温上升就会使微生物活动旺盛,就能够提高反应速度。

6.有毒物质(toxic materials)这些物质对细菌的毒害作用,或是破坏细菌细胞某些必要的生理结构,或是抑制细菌的代谢进程。

3、污水可生化性的定义?其常用的一个评价方法是什么?怎样评价的?判断污水的可生化性有何意义?BOD5/COD 即生物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用BOD/COD的比值来判断,一般越大越好BOD5/COD<0.2 污水难生化;0.2<BOD5/COD<0.4 污水可生化;0.4<BOD5/COD 污水易生化;确定污水的处理方法,提高生化性,才能用生物处理法处理。

4、活性污泥的组成?写出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流程并简述每个单体的作用?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设初沉池并说明在此情况下不设初沉池有何状况出现?活性污泥组成:(1)活性的微生物(2)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3)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又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相结合所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作用:初沉池:沉淀泥沙等悬浮固体颗粒物曝气池:是一个生物反应器,通过曝气设备通入空气,使氧溶入混合液,产生好养代谢反应;混合液在此通过搅拌而呈悬浮状态,这样废水中的有机物、氧与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和反应。

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的ss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流出沉淀池的就是处理后出水。

回流污泥目的: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悬浮固体浓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

情况:悬浮固体ss太高,需设置初沉池。

如果不设的话,杂志含量比较多,活性污泥的比例相对减小。

5、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包括哪两过程?二者缺其一将对微生物和处理效果有何影响?吸附:污泥表面积大,且表面多有多糖类粘质层,污水中悬浮固体和胶体物质是被絮凝和吸附去除的。

降解即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活性污泥微生物以污水中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其中一部分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原生质),对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进行分解代谢,即氧化分解以获得合成新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并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物质。

没有吸附就没有降解,没有降解就没有下一次的吸附,两者合二为一,不可分。

6、简述活性污泥法的分类?推流式与完全混合式的区别?推流式可以看成由若干个完全混合式并联组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分类:(1)按废水和回流污泥的进入方式及其在曝气池中的混合方式,活性污泥法可分为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大类。

(2)按供氧方式,活性污泥可分为鼓风曝气式和机械曝气式两大类。

2)区别:推流式:(a)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自池首至池尾是逐渐下降的,由于在曝气池内存在这种浓度梯度,废水降解反应的推动力较大,效率较高;(b)推流式曝气池可采用多种运行方式;(c)曝气池可以做的比较大,不易产生短路,适合于处理量比较大的情况;(d)氧的利用率不均匀,入流端利用率高,出流端利用率低,会出现池尾供气过量的现象,增加动力费用。

完全混合式:(a)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强,池内混合液能对废水起稀释作用。

(b)由于全池需氧要求相同,能节省动力;(c)有时曝气池和沉淀池可合建,不需要单独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便于运行管理;(d)连续进水、出水可能造成短路,易引起污泥膨胀。

(e)池子体积不能太大,因此一般用于处理量比较小的情况,比较适宜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7、请解释SV、MLSS、MLVSS、SVI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一个正常的活性污泥系统SV、MLSS、MLVSS、SVI的范围是多少?低于或高于范围值说明什么情况?测定方法:取样、过滤、烘干、测c(1)混合液悬浮固体(mixed liquor suspension solid, MLSS)混合液是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悬浮液。

它是计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

一般活性污泥法中,MLSS浓度一般为2-4g/L。

低于:处理达不到预期效果;高于:污泥龄延长,DO值必须增大,充氧要求增大,同时曝气池混合液的密度会增大,阻力增大,增加电耗。

测定方法:将滤纸放入称量瓶中,放入烘箱,110℃烘至恒重,放入干燥器冷却后连同称量瓶一起称重,记录下重量g1,取出滤纸放入漏斗中,将混合液摇匀v,倒入漏斗中进行过滤,过滤完毕,取出滤纸,放入原称量瓶中,放入烘箱,110℃烘至恒重,放入干燥器冷却,称量,记录下重量g2。

(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sion solid, MLVSS)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的有机物的重量,单位为mg/L、g/L或kg/m3。

测定方法:把混合液悬浮固体在600℃焙烧,能挥发的部分即是挥发性悬浮固体,剩下的部分称为非挥发性悬浮固体(MLNVSS)。

一般在活性污泥法中用MLVSS表示活性污泥中生物的含量。

在一般情况下,MLVSS/MLSS的比值较固定,对于生活污水,常在0.75左右。

对于工业废水,其比值视水质不同而异。

高于:有机物含量太高,处理效果差;低于:有机物含量太低,处理设备能耗浪费(3)污泥沉降比(settling volume, sludge sedimentation ratio, SV)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l00mL量筒中,静置沉降30min后,沉降污泥所占的体积与混合液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

正常值在15%-30%之间低于:污泥的沉降性能好,但也可能是污泥的活性不良;高于说明需要排泥操作,或应采取措施加大曝气量测定方法:将活性污泥混合液倒入100ml量桶内,满至100ml刻度,静置30min后,记下污泥告诉即为污泥沉降比。

(4)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 SVI)污泥体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SI),系指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以mL计)。

单位为mL/g,但经常省略。

SVl值过低,说明污泥颗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力;SVI值过高,说明污泥难于沉降分离,并使回流污泥的浓度降低,甚至出现污泥膨胀,导致污泥流失等后果。

一般认为,处理生活污水时SVI<100时,沉降性能良好;SVI为100-200时,沉降性能一般;SVI>200时,沉降性能不好。

一般控制SVI为50-150之间较好。

测定方法:将活性污泥混合液倒入100ml量桶内,满至100ml刻度,静置30min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8、影响活性污泥法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一污泥负荷:负荷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二、污泥龄(ts或θc)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在运行稳定时,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量保持常数,每日排出的污泥量也就是新增长的污泥量。

HRT越短,反应时间短,处理效果不理想。

三、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 过低供养不足,溶解氧浓度过低,会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长受到影响;过高降低氧的转移效率,从而增加成本,也不利于沉淀,因为微生物在水中石胶状存在,保持在2mg/L 左右。

四、营养物(nutrients)根据污水来源不同,适量添加营养物质,保证微生物的生长。

五pH值对于好氧生物处理,pH值一般以6.5-8.5为宜。

pH值低于6.5,真菌即开始与细菌竞争,降低到4.5时,真菌将占优势,严重影响沉降分离。

pH值超过8.5时,代谢速度受到阻碍。

六、水温(temperature) 在微生物酶系统不受变性影响的温度范围内,水温上升就会使微生物活动旺盛,就能够提高反应速度。

水温上升还有利于混合、搅拌、沉降等物理过程,但不利于氧的转移。

对于生化过程,一般认为水温在20-30℃时效果最好,35℃以上和l0℃以下净化效果即降低。

七、有毒物质(toxic materials):这些物质对细菌的毒害作用,或是破坏细菌细胞某些必要的生理结构,或是抑制细菌的代谢进程。

八、污泥回流比:污泥回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曝气池污泥的浓度和二次沉淀池的沉降状况,所以应适当选择,一般在20%-50%之间,有时也高达150%。

回流比R越小,沉淀好,R太大,能耗大,反应时间短,微生物反应效率差,R在30-50之间适宜。

10、解释“有机污泥负荷,有机容积负荷,有机污泥去除负荷,有机容积去除负荷,污泥水力负荷,水力容积负荷,污泥龄、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生化时间),回流比”,并判断0.3kgCOD/kgMLSS.d、0.3kgBOD/ kgMLSS.d、0.3kgCOD/kgMLSS.h、0.3kg COD/m3.d、0.3 m3 /m3.d之间的关系?有机污泥负荷:在活性污泥法中,一般将有机物(BOD5)与活性污泥(MLSS)的重量比值( F:M),称为污泥负荷,一般用N表示。

有机容积负荷:容积负荷(NV)是曝气池单位有效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BOD5量,单位为kgBOD5/(m3•d)。

有机污泥去除负荷:即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所去除的有机物重量。

有机容积去除负荷: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反应器去除有机物的量。

污泥水力负荷:即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所承担的有机物重量。

水力容积负荷: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反应器所承担有机物的量。

污泥龄:是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污泥量之比,单位是d。

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生化时间):是指水在处理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单位也是d。

HRT=V/Q,V是曝气池的体积;Q是废水的流量。

回流比:污泥回流比是指回流污泥的流量与曝气池进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符号为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