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命题方向: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有答案】
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三第三讲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方法2 气候成因的分析方法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方法
影响因素
对气候的影响
太阳辐射(纬度) 主要影响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递减)
大气 环流
气压带、 低气压带控制下多雨,高气压带控制下干燥;西风带控制下多雨,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下
风带
干燥;海风控制下多雨,陆风(离岸风)控制下少雨;风从低纬吹向高纬增温,反之降温
(3)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结合上述气温和降水特征,并对气温和降水配合 情况进行描述,如7月均温大于22℃、降水量超过50 mm,可描述为“高温 多雨”。 2.气候分布的描述 气候分布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如地中海气候分布 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 陆东岸等。 3.气候成因的描述 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 4.气候对农业影响的描述 在探讨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时,常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 的多少等。
2.几种气候类型的辨别 (1)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类型 相似点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气温:终年高温(>20℃),降水:分明显的干、湿(旱、雨)两季
①雨季降水量多少不同;② 雨季集中程度不同
说明 ①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则必然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在南半 球没有分布。②年降水量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更多、更集中,全年降 水1 500—2 000 mm;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全年降水750—1 000 mm。 ③降水变化趋势不同:热带草原气候从干季到湿季降水呈阶梯渐变的趋势,而 且某些月份会滴水不降;而热带季风气候从旱季到雨季是突变现象。④雨季 降水量不同:热带季风气候至少3个月的月降水量超过200 mm,而且降水最多 的月份超过600 mm;而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超过200 mm的月份一般不到 3个。
新高考绘图题突破:类型07 气压带和风带及气候 (解析版)

类型7 气压带和风带及气候1.(2021·山东威海·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示意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
A、B、C、D代表气压带,E、F、G代表风带。
右图示意某种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布状况。
(1)在左图左侧添加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在左图中画出E、F、G三个风带的风向。
(3)左图中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____、____(填字母)。
(4)右图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说明其气候特征及成因____。
【答案】(1)绘图如下:(2)绘图如下:(3) B C(4)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湿润。
【解析】(1)北半球来看,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移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于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
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即盛行西风。
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即极地东风。
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在近地面形成极锋。
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
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中纬度环流圈;向北的一支气流在北极地区下沉,是在副极地地区与极地之间构成了高纬度环流圈。
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于是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E地处低纬度,气流由副热带高压流向赤道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偏转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F地处中纬度,从副热带高气压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即盛行西风;G地处高纬度,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即极地东风。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0讲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图解思路]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在区域认知上,明确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的位 置,进而明确相应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结合图示信息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综合思维 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
差异及1月乙地降水形成的主要原因
知能升华 一、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 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 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mm 年降水量750~1 年降水量800~1
000 500
mm mm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400~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 雨,夏季干燥)
年降水量300~1
000
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 雨)
年降水量<250 mm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 气候、极地气候
3.根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 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 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如下图:图示景观应是热带草原气候。
[图解思路]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体现了区域认知,在此基础上, 确定北纬30°附近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甲 地植被稀少,有沙丘和绿洲,说明气候干旱;乙地有冰 川分布,说明气温较低,再综合分析第(1)题四幅气 候资料图,确定与甲、乙的对应关系;进而分析甲、乙 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高考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2024·江西抚州月考]图a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b为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a中所示大气环流形势()A.甲日时,b被大陆上热低压切断B.高空大气受冷下沉形成b气压带C.乙日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D.c气压带7月断裂为块状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甲日时,a赤道低气压带北移,故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陆地为低压,b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切断,A正确;;b气压带位于30°左右,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动力的作用形成的,当来自赤道的高空空气流动到南北纬30°附近时,在高空不断堆积,受重力作用下沉形成的,B错误;乙日时,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错误;c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半球海域面积广大,7月为南半球冬季,海洋陆地均为高压,c气压带仍呈带状分布,D错误。
故选A。
2.a、c两气压带之间的风带盛行风一般()A.性质湿润B.风向偏南C.与③气候形成相关D.位置限于赤道以南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a为赤道低压带,c为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两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东南信风带,风向偏南,向气温高的地带吹送,没有水汽凝结条件,通常性质干燥,A错误,B正确;据图b可知,③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与东南信风无关,C错误;北半球夏半年时,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南季风,D错误。
故选B。
3.若O地位于大陆东岸,则图b中与之相同的气候类型可能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O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位于大陆东岸,可能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图b中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少,为温带季风气候,②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③地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因此①地可能和O地气候类型相同,A正确,B、C、D错误。
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高频考点:7个气压带6个风带名称、位置及移动规律、海陆气压中心分布、季风环流一、单选题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口(英国东南距海岸20公里之外)某风电场内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该风电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风电场风电机的扇叶朝向为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2.该风电场建立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英国年降水量减少B.影响空中飞机飞行C.陆地风向发生改变D.危及低空飞行鸟类读某地气候统计图及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为该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气压带或风带是A.①B.②C.③D.④4.与该气候类型成因类似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③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下列能正确表示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B.C.D.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7.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⑤⑥D.④⑤⑥8.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9.能够正确表示气流②运动模式的是A.B.C.D.下图为局部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就北半球来说,该图反映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控制地区多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B.乙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C.丙控制地带气候多湿润特征D.甲是副热带高压高带,乙是赤道低压带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图中城市可能是()A.南半球低纬度B.南半球中纬度C.北半球低纬度D.北半球中纬度13.常年受该风带控制的地区()A.常绿硬叶林广布B.形成温带季风气候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D.以发展乳畜业为主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讲 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答案

第11讲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c(2)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c(3)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c(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c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1)对季风气候的影响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冬季大陆为冷高压,海洋为暖低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夏季大陆为热低压,海洋为冷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
如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的夏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的结果。
(2)对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气候温和多雨。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都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季节差异小;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影响,气候季节差异大。
(2)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晴朗干燥;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相对较多。
2.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1)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2)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高温湿润高温(或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等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不利影响低温、旱涝等灾害旱涝灾害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2021年高考地理命题方向: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命题方向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下图示意某日某半球局部地区大气环流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该日处于北半球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根据0°经线和90°W的位置关系,可知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可判断该图为南半球;读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往南移动,可判断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故D项正确。
(2)图中丁、乙两处风带的风向依次是( )①西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④东南风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答案 A解析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图为南半球,丁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应为盛行西风,南半球吹西北风;乙地位于高纬度地区,其风带应为极地东风,南半球吹东南风;故图中丁、乙两处风带的风向依次是西北风和东南风,①④正确,故选A项。
命题方向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下图为非洲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盛行西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是北半球夏季,最可能是7月,C项正确。
(2)此时节( )A.①地羚羊成群B.②地树叶枯黄C.③地阴雨绵绵D.④地酷暑难当答案 A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北半球是夏季。
①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正值雨季,羚羊成群,A项正确;②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树叶常绿,B项错误;③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朗干燥,C项错误;④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D项错误。
同步训练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表。
读表回答1~3题。
表地点纬度气温(℃) 降水量(mm)一月七月一月七月全年①23°08′13.3 28.4 40.0 210.0 1 614.1②39°48′-4.7 26.0 2.6 196.6 682.9③48°58′ 3.5 18.4 54.3 53.6 647.41.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D.④—西经130度附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二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大多在夏季进入汛期,原因是()A.均受夏季风影响B.均受高温影响C.分别受夏季风和高温影响D.分别受高温和夏季风影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外流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夏季风从海洋吹来,带来丰富水汽,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内流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气温高,融化的冰雪多,河流水量大。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2.下列四座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是()【答案】D【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是天山山脉,A错。
乙是太行山,B错。
丙是南岭,C错。
丁是大兴安岭,D对。
【考点】经纬度定位,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3.(17分)读伊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简述A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至少两点)(2)(4分)B城和C城纬度相当,但B城1月均温比C城高3℃左右,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自然原因。
(3)(6分)D湖是个时令湖,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
判断该湖泊面积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4)(3分)E地是该国的重要城市、港口、炼油中心。
分析E地发展炼油业的优势条件【答案】(1)(4分)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阿曼湾/印度洋); 波斯湾出入印度洋的门户; 波斯湾沿海石油出口的海上通道.(任答两点)(2)(4分)B、C两地冬季盛行偏北风,B北侧有高大山地阻挡了寒冷冬季风,消弱了冬季风对B地的影响.故B地冬季气温比C地高.(只要答出北部有山地屏障就可的满分)(3)(6分)夏季; (2分)原因:该湖处内陆地区,为大陆性气候,水系流域降水少,注入湖泊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2分)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2分)湖泊面积此时最大.(4)(3分)石油资源丰富;国际市场对石油产品需求量大;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方便产品出口.(每点1分)【解析】(1)、根据经纬度定位:A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其主要性表现为: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海上必经之地;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命题方向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下图示意某日某半球局部地区大气环流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该日处于北半球的(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根据0°经线和90°W的位置关系,可知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可判断该图为南半球;读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往南移动,可判断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故D项正确。
(2)图中丁、乙两处风带的风向依次是( )
①西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④东南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图为南半球,丁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应为盛行西风,南半球吹西北风;乙地位于高纬度地区,其风带应为极地东风,南半球吹东南风;故图中丁、乙两处风带的风向依次是西北风和东南风,①④正确,故选A项。
命题方向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下图为非洲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B.4月
C.7月D.10月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非洲几内亚湾沿岸盛行西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是北半球夏季,最可能是7月,C项正确。
(2)此时节( )
A.①地羚羊成群B.②地树叶枯黄
C.③地阴雨绵绵D.④地酷暑难当
答案 A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北半球是夏季。
①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正值雨季,羚羊成群,A项正确;②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树叶常绿,B项错误;③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晴朗干燥,C项错误;④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D项错误。
同步训练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表。
读表回答1~3题。
表
1.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西经130度附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表格中的气温和降水量信息可以判断,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类型依次为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①地位于北半球,而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选项A错误;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选项B错误;大兴安岭西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而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选项C错误;(54°17′N,130°W)为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
答案:D
2.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候成因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通常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年降水量在700~1 000 mm,而属于该气候区的④地降水却特别丰沛,可能是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而形成丰沛降水。
答案:A
3.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风向无明显的季节变化,选项A错误;②③两地的气候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选项B正确;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不易发生旱灾,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选项C、D错误。
答案:B
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 m/s 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 d 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
A.a B.b
C.c D.e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差异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图示省区为安徽省,d为一般区,结合河流及等高线可知,相邻的e为不舒适区,b为舒适区,c为最舒适区;a由于纬度位置和地形的影响,温度条件和风速条件不够理想,可能是最不舒适区。
5.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风带
C.地形D.河流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区域环境特点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根据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图中甲地为山地丘陵,与纬度位置大体相当的b 区分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6.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 A.3、4 B.5、6
C.7、8 D.9、10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该省为安徽省,淮河贯穿其中,3、4月份该省北方地区温度偏低,7、8月份该省南方地区温度偏高,9、10月份气候比较干燥,不适宜旅游;
5、6月份该省的温度、湿度条件均较好,适合旅游。
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
完成7~8题。
7.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
A.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子,意在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地纬度都在北纬30°~40°之间,冬季受盛行西风带南移影响,降水以冬雨为主,故选A。
答案:A
8.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地势
C.洋流D.人类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海拔低,冬季气温较高。
而喀布尔地处山区,海拔高,冬季气温较低,故选B。
答案:B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下图,完成9~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