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5家上市公司

甘肃25家上市公司
甘肃25家上市公司

甘肃25家上市公司

25家公司中,控股权在甘肃的仅有半数。其中光浙江民营资本控股的,就有上峰水泥、银亿股份(20.05, 0.00, 0.00%)、兰州民百(9.73, -0.13, -1.32%)、刚泰控股(30.89,0.04, 0.13%)4家。甘肃上市公司普遍经营不善,有一半公司经历过重大重组。

从1994年靖远煤电(11.20, -0.50, -4.27%)上市,到2011年佛慈制药(33.88, -1.14,-3.26%)挂牌,再到2013年刚泰控股迁址兰州,经过近20年发展,注册地在甘肃的A股上市公司,现已达到25家。

在西北五省(区)中,甘肃的上市公司数量,虽不及有40家之多的陕西和新疆,却也远胜青海(10家)、宁夏(12家),称得上中规中矩。

但25家公司中,控股权在甘肃的仅有半数。其中光浙江民营资本控股的,就有上峰水泥、银亿股份、兰州民百、刚泰控股4家。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甘肃上市公司普遍经营不善,有一半公司经历过重大重组,荣华实业(8.49, -0.29, -3.30%)、中核钛白(19.21, -0.02, -0.10%)等多家公司还被证监会[微博]实施过处罚。甘肃资本市场的发展,依然前路漫漫。

25家公司概况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甘肃25家A股上市公司,国企占了12家。其中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微博]的有3家,分别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股的国投电力(12.24, -0.53,-4.15%)、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蓝科高新(15.73, -0.54, -3.32%)、中材股份控股的祁连山(10.89, -0.40, -3.54%)。

甘肃省国资委[微博]控股的有7家,分别为靖远煤电、甘肃电投、莫高股份(13.74,-0.06, -0.43%)、亚盛集团

(10.30, -0.63, -5.76%)、酒钢宏兴(5.56, -0.13, -2.28%)、三毛派克和长城电工(13.36, 0.16, 1.21%)。另有两家为地市国资控股,分别是兰州市国资委控股的佛慈制药,酒泉市国资委控股的敦煌种业(10.16, -0.39, -3.70%)。

在13家个人控股公司中,上峰水泥、银亿股份、兰州民百、刚泰控股4家浙籍公司的老板,分别来自浙江绍兴、宁波、杭州和台州。恒康医疗(原名独一味(36.48, -1.01,-2.69%),2008年上市)实际控制人阙文彬为四川双流人,虽然公司注册地和厂区在甘肃省康县王坝独一味工业园区,公司办公地却在成都。此外,方大炭素

(13.04, 0.00, 0.00%)实际控制人方威是辽宁沈阳人(1975年出生),中核钛白实际控制人李建锋是江苏无锡人。

仅有6家民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来自甘肃,包括皇台酒业(12.39, 0.00, 0.00%)董事长卢鸿毅、华天科技

(17.92, -0.20, -1.10%)董事长肖胜利、大禹节水

(17.420, 0.34,1.99%)董事长王栋、兰州黄河

(16.21, -0.29, -1.76%)董事长杨世江、荣华实业实际控制人张严德、海默科技(29.760, -0.69, -2.27%)董事长窦剑文。

6位甘肃本土企业家中,皇台酒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卢鸿毅最引人关注。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获悉,1971年出生的卢鸿毅为原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克俭的儿子。2010年2月,由卢鸿毅、刘静和赵泾生三人掌控的上海厚丰投资有限公司,从北京鼎泰亨通有限公司手中取得皇台酒业的控股权,一度引发市场广泛争议。皇台酒业位于甘肃武威,2000年即已上市,主营皇台白酒、葡萄酒,去年亏损近3000万元。

25家甘肃上市公司,涵盖近十个行业,其中食品饮料行业有3家,分别为莫高股份、兰州黄河、皇台酒业;有色金属行业3家,分别是方大炭素、刚泰控股、荣华实业;农业及相关领域3家,分别为亚盛集团、敦煌种业、大禹节水。在地域分布上,有15家集中在省会兰州,武威、白银、酒泉和嘉峪关各2家;天水、陇南各1家。

截至3月24日收盘,国投电力以283.7亿元市值高居第一位,系唯一市值过200亿的公司。恒康医疗、酒钢宏兴、方大炭素、亚盛集团4家公司市值超过百亿,皇台酒业、兰州黄河、三毛派神

(18.65, -0.22, -1.17%)3家公司市值不足20亿元,其中皇台酒

业以14.1亿元市值排名倒数第一。

6家公司借壳上市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甘肃有过半上市公司经历过重组,其中中核钛白、方大炭素、兰州民百、祁连山4家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过变更,靖远煤电、国投电力、甘肃电投、上峰水泥、银亿股份、刚泰控股等6家公司则脱胎换骨变更了主业。

或许因为上市公司数量有限,甘肃上市公司即使被外省公司借壳,但注册地都留在甘肃,倒是湖北兴化、刚泰控股两家外省公司,将注册地迁到了甘肃。

甘肃第一家上市公司为靖远煤电,其前身甘长风A,1994年1月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控股股东为国营长风机器厂。因长期亏损,2000年下半年开始,甘长风A通过资产重组,

主营业务向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电子等领域转移,2002年6月,公

司正式更名为“长风特电”。

2004年12月,国营长风机器厂将其持有的国有法人股转让给靖远煤业。次年,靖远煤电资产注入,实现借壳上市,公司主业变为煤炭开采、洗选和销售。靖远为甘肃白银下属的县级市,以矿产资源丰富著称,靖远矿务局在1978年即已建立。目前,靖远煤电的注册地

和办公地址都位于白银市区。

国投电力的前身为1996年1月上市的湖北兴化。2002年4月,湖北兴化进行资产重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将其持有的甘肃小三峡水电开发、靖远第二发电、徐州华润电力置入公司,国投公司成为湖北兴化第一大股东,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电力生产和供应。

2002年12月,湖北兴化工商注册地变更为甘肃省兰州市,公司名称变更为国投华靖电力。

2009年3月,国投电力以非公开发行的A股股票作为对价收购国投公司持有的国投电力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2年2月,公司更名为国投电力。

甘肃电投前身为西北化工(14.23, -0.66, -4.43%),由西北油漆厂改制创立,1997年上市。2012年,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旗下水电开发资产注入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由化工业务变更为水电业务,并更名为甘肃电投。

刚泰控股前身为厦门国泰,1993年11月上市,是现有甘肃公司中最早上市的一家。厦门国泰上市后,几易其主,公司简称亦先后变更为国泰股份、新宇软件、华盛达、刚泰控股。

2008年3月,总部位于上海的刚泰集团受让股份,成为华盛达第一大股东。次年7月华盛达更名为刚泰控股。

2013年12月,刚泰控股的注册地由浙江德清,变更为甘肃兰州,公司名称也由浙江刚泰控股,变更为甘肃刚泰控股,彻底转型为一家甘肃公司。但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浙江台州人徐建刚。

刚泰控股之所以迁址兰州,是因为公司的矿业资产集中在甘肃的陇南地区。刚泰控股与甘肃最早的渊源,可追溯到2007年10月成立的甘肃大冶地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刚泰控股的主要利润来源为黄金饰品。

刚泰控股将注册地从浙江迁到甘肃,上峰水泥、银亿股份两家主体在浙江的企业,却借壳甘肃公司实现了上市。

2011年,宁波银亿房产借壳兰州的S*ST兰光上市;2013年,浙江上峰建材借壳白银的*ST铜城(8.97, -0.45, -4.78%)上市(2011年5月和2012年10月,时代周报曾对两家企业借壳情况进行过报道)。

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分别为来自浙江诸暨的俞锋和来自浙江宁波的熊续强(香港籍)。

4家公司易主

位于兰州的水泥生产企业祁连山,前身为永登水泥厂,1996年7月上市,系甘肃省最大的水泥企业和西北地区特种水泥生产基地。

2009年6月,祁连山定向增发,建材行业的央企巨头中材集团

下属香港上市公司中材股份(1893,HK)认购5500万股,占总股本的11.58%,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此后,中材股份又通过增资扩股和股

权受让的方式,获得祁连山控股股东甘肃祁连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51%的股权,中材股份成为祁连山实际控制人。

在入主祁连山之前,中材股份已成为天山股份

(12.08, -0.70, -5.48%)、宁夏建材(12.87, -0.36, -2.72%)

的控股股东。至此,位于新疆、宁夏、甘肃的三家水泥生产企业,悉数被中材股份收入旗下。作为央企中的一个巨无霸企业,中材股份还是中材国际(17.77, 0.00, 0.00%)、中材科技

(22.79, 0.00, 0.00%)的控股股东。

方大炭素前身海龙科技,由兰州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发起成立,系国内最大的炭和石墨制品生产企业之一。2006年9月,辽宁方大集团(13.39, 0.17, 1.29%)有限公司通过竞拍,以8132万元获得兰州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海龙科技51.62%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中核钛白,2001年2月由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原甘肃华原企业总公司)所属钛白分厂债转股改制设立,2007年上市。2011年4月,中核钛白债权人天水二一三机床电器厂兰州天兰机电产品经营部向

嘉峪关法院提出重整申请。

2013年1月,证监会[微博]核准中核钛白向李建锋、郑志锋、

陈富强、张家港以诺股份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发行股份购买相关资产,

李建锋获得中核钛白29.55%股份,成为实际控制人,并出任公司董事长。李建锋曾任无锡市钛白粉厂副厂长、无锡锡宝钛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在的身份为安徽金星钛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兰州民百,1996年8月上市时的主体为兰州民主西路百货大楼,下属亚欧、民百、兰百三大商场。

2003年10月,来自浙江杭州的红楼集团出资1.09亿元,受让兰州民百6739万股国家股。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28.75%。红楼集团董事长朱宝良成为兰州民百实际控制人。

2013年2月,兰州民百定增预案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兰州民百向红楼集团定向增发,获得的南京环北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红楼集团持有的兰州民百股权比例增至45.03%。南京环北服装批发市场由此注入兰州民百。

除兰州民百等因为亏损易主的企业外,甘肃现有的上市公司,还有不少业绩不佳,如敦煌种业、三毛派神、皇台酒业等公司2013年均出现巨额亏损。

未来,甘肃或将有更多公司面临易主或被借壳的命运。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平台技术要求(JTT79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系统架构概述 5 政府监管平台 6 企业监控平台 7 性能与技术要求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丘舍金、李旭光、冯泉、罗冠伟、董轩、刘建、洪茂枝、周炜、沈兵、张锦、李文亮、尚绛、梁金焰、刘佳欣、李明瑛、朴松爱、孙亚夫、张伟。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平台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中政府监管平台和企业监控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与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政府监管平台及企业自建或运营商搭建的卫星定位监控平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20263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 JT/T XXXX-XXXX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数据交换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运输车辆 operating vehicles 以营运为目的,并有营运许可证的车辆。 3.2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GNS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operating vehicles 以提供道路运输车辆实时位置和状态信息为特征,具有运输车辆驾乘人员及运输车辆管理者等用户远程信息服务,反映运输车辆动态数据,满足营运监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对系统信息运用要求,能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辆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综合性信息处理系统。系统由卫星定位系统、通信网络、监控平台及车载终端等部分组成。 3.3 政府监管平台(简称政府平台)government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通过提供信息处理及人机服务接口等功能,实现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载终端和接入平台进行管理的系统平台,主要实现对上级平台的数据报送和对下级接入平台、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业户的管理以及车辆运营安全的监管。

道路运输行业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08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 一、总说明 (1) 二、报表目录 (2) 三、调查表式 (一)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交公路41表) (3) (二)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表(交公路42表) (5)

一、总说明 (一)为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做好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情况,保障及时、有效开展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应急处理和全面统计分析,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为道路运输企业或者个体运输业户(以下简称运输经营者)在运输活动中所发生的行车事故(以下简称运输行业行车事故)。 (三)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运输经营者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及时上报运输行业行车事故情况。 (四)运输经营者发生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后,应当迅速报告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运输经营者所属地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事故发生地和运输经营者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报告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五)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和辖区区域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30人以下的行车事故、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的行车事故、造成重大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剧毒、放射、爆炸品等)运输事故,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2小时之内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的表式报交通运输部,并及时续报事故伤亡人数变化、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 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和辖区区域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行车事故,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之内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的表式报交通运输部,并及时续报事故伤亡人数变化、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 (六)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1人以上的行车事故和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当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表》的表式按月汇总后,于每月15日之前将上月的统计表报交通运输部。 (七)如以上事故报表存在错、漏,应及时用电话或者传真给予更正并随后报送更正的报表。 (八)本制度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司负责解释。 1

2020道路运输业行业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20年道路运输业行业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20年

目录 1.道路运输业行业前景趋势 (4) 1.1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 1.2行业集中度将会提升 (4) 1.3信息化、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5) 1.4环保化、节能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5) 1.5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6) 1.6需求开拓 (6) 2.道路运输业行业现状 (6) 2.1道路运输业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6) 2.2道路运输业市场规模分析 (8) 2.3道路运输业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8) 3.道路运输业行业存在的问题 (12) 3.1立法环节步伐缓慢 (12) 3.2常现多头监管局面 (12) 3.3安全监管不到位 (13) 3.4从业资格证的定位存在偏差 (14) 3.5道路基础设施薄弱 (14) 3.6供应链整合度低 (14)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5)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5)

4.道路运输业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1道路运输业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7) 4.2道路运输业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8) 4.3道路运输业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8) 4.4道路运输业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5.道路运输业行业竞争分析 (20) 5.1道路运输业行业竞争分析 (21)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1)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2)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2)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3) 5.2中国道路运输业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3) 5.3中国道路运输业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3) 6.道路运输业产业投资分析 (24) 6.1中国道路运输业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4) 6.2中国道路运输业行业投资风险 (25) 6.3中国道路运输业行业投资收益 (25)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指南 二〇一八年五月

目录 前言 (7) 第一章总体要求 (8) 一、建设目的 (8) 二、建设思路 (8) 三、建设目标 (9) 四、建设任务 (10) 第二章系统架构 (12) 一、业务架构 (12) 二、数据架构 (13) 三、应用架构 (13) 四、技术架构 (14) 五、系统布局 (14) 六、工程边界 (15) 第三章系统功能 (16) 一、行业监督管理 (156) 二、行业信息服务 (17) 三、行业运行监测分析 (18) 四、数据交换共享 (19)

第四章信息资源 (20) 一、信息内容 (20) 二、信息采集 (21) 三、信息整合 (22) 四、信息共享 (23) 第五章基础条件 (24) 一、通信网络 (24) 二、软硬件平台 (28) 三、安全系统 (25) 四、终端系统 (26) 五、配套场所 (27) 第六章标准规范 (27) 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27)

前言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本工程重点实现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专用车辆、从业人员、罐体检测、电子运单、监督检查等相关信息的采集、管理与交换共享,为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本工程建设,对于补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短板,更好地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管理部门监管效能,推进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保障危险货物安全高效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为更好地指导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明确工程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国办发〔2016〕88号)等文件要求,以及《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交办运函〔2017〕333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4〕237号)确定的总体思路,制定本指南。

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1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务院节能减排重点行业,道路运输业又是交通运输行业实施节能减排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客货运输需求旺盛,交通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道路运输汽、柴油消耗量在我国石油能源消费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近几年,交通运输行业的石油消费总量约占全社会石油消费总量的1/3,其中道路运输石油消费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例超过50%。截至2009年,全国道路运输车辆的保有量达到1087.4万辆,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5.8%,道路运输业所消耗的成品油占全国成品油消耗总量的30%左右。当前,我国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我国机动车油耗水平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5%,货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 1.1道路旅客运输 2009年,全社会完成道路客运量277.9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3511.4亿人公里[1]。2005—2009年我国道路客运量及旅客周转量完成情况及同比增速见图2-1和图2-2。 图2-1 2005—2009年我国道路客运量及同比增速

图2-2 2005—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周转量及同比增速 1.1.1企业总体规模状况 2009年,我国共有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业户约22.5万户,其中企业业户1.9万户,个体运输户20.5万户。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中,班车客运经营业户6.1万户、出租客运经营业户13.8万户、旅游客运经营业户0.2万户[1]。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构成情况见表2-1。 表2-1 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构成(户) 类型合计客运企业个体运输户 班车客运61036843152605 出租客运1382556984131271 旅游客运20761958118 2008—2009年我国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情况见图2-3。 图2-3 2008—2009年我国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 班车、出租和旅游客运企业中,分别有38.4%班车客运企业、26.4%的出租客运企业、49.5%的旅游客运企业的车辆数在10~49辆/户之间[1]。2009年我国各类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情况见图2-4。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 统计报表制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一、总说明 (一)为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做好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情况,保障及时、有效开展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应急处理和全面统计分析,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为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出租汽车企业及个体运输业户、道路运输企业及个体运输业户(以下简称运输经营者)在运输活动中所发生的行车事故(以下简称运输行业行车事故)。 (三)本报表制度由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各地发生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后,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及时上报。 (四)运输经营者发生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后,应当迅速报告事故发生地和运输经营者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事故发生地和运输经营者所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报告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五)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10人以下的行车事故(包括客运班线车辆、旅游车及包车、货运车辆(含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的行车事故、造成重大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剧毒、放射、爆炸品等)运输事故,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2小时之内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的表式报交通运输部,并及时续报事故伤亡人数变化、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 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辖区内及所属运输经营者所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行车事故,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之内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的表式报交通运输部,并及时续报事故伤亡人数变化、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 (六)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辖区内所属运输经营者发生的一次死亡1人及以上的行车事故,应当按照《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表》的表式按月汇总后,于每月15日之前将上月的统计表报交通运输部。 (七)如以上事故报表存在错、漏,应及时用电话、传真等给予更正并随后报送更正的报表。 (八)上报统计表须标明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时间,并加盖单位公章。 (九)本报表制度中的数据仅限行业内使用,以通报形式在行业内公布。 (十)本制度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组织实施。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一) 一、指导思想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全面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是一套能够集中解决当前我县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是不断提升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在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重要之处在于“落实一个思想,提供一套方案,解决一系列问题”,就是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落到了实处,提供一整套系统性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解决因规定不具体而“严不起来”、因操作性不强而“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从而实现岗位自主管理和风险超前防范。 二、理论基础 风险预控管理就是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各工作场所、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车、环境等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危险源数据库,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 三、突出优势和鲜明特点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相比,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其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一是建立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主要是经过全面辨识各生产场所、各工作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安全管理的对象;对辨识出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安全管理的重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安全管理的依据和手段;经过落实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障管控标准和措施执行到位。二是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了实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调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体系中的每个管控元素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在纵向上,明确了公司和各班组安全管理的责任关系,在横向上,经过系统危险辨识,明确了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把安全管理责任由安全管理部门一家延伸到所有业务部门;经过岗位危险源辨识,明确了职工的岗位安全责任,实现了安全管理责任的全员化。三是实现了超前预控管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严密的保障措施,使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转变为“辨识和评估风险—降低和控制风险—预防和消除事故”的现代科学管理。四是突出了风险控制的重点和考核机制。主要控制两类危险源:一类是领导干部和业务部门为主体,开展公司内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并落实整改措施,杜绝重特大事故;第二类是以班组和一线员工为主体,开展岗位危险源的辨识与评

年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研究报告

年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研究报告

XX年道路运输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一、XX年交通运输行业有望保持稳定发展 近几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经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国内需求,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很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也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稳定增长。过去十年,公路旅客周转量年平均增幅为8.4%,公路货物周转量年公路旅客周转量年平均增幅为 5.7%,港口吞吐量公路旅客周转量年平均增幅为10.1%,而民航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增幅分别达15.4%和18.9%。 ,在宏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水平的带动下,交通运输行业保持了较好的运行态势。1—11月,除水路客运继续保持颓势运行及铁路客运出现微幅下跌外,全国公路客货运输、铁路货运、水路货运、民航客货运输等各项指标均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面临一定压力,为实现7%的增长目标,国家将进一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预计全年交通运输行

业仍将保持较为快速的发展趋势。 同时,交通运输行业具有发展比较稳定、现金流充沛、受国民经济波动影响小的特点,是一个典型的防御性行业。第四季度基金投资组合显示,交通运输仓储业已取代信息技术业,成为证券投资基金资金投入最大的行业,这说明该板块有望在证券市场行情低迷时成为机构资金的”避风港”。 在交通运输行业中,我们较为看好交通基础设施板块,包括路桥、港口、机场类上市公司。另外,主营国际快递业务的外运发展由于行业前景光明,公司业绩优良也可重点关注。 二、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的理由 1、基本面良好,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小 从经营特点看,交通基础设施类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公路、桥梁、港口或机场的收费,收入来源稳定且主要以现金收入为主,发生业绩大起大落或大额坏帐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在国民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该类上市公司与一般产业部门相比所具有的业绩稳定增长、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小的相对优势,有望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关注,而这可能是去年第四季度基金大规模增持该板块上市公司的主要原因。

某市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系统建议方案

**市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系统建议方案 **有限公司 2011年6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1) (一) 项目目标 (1) (二) 主要建设任务 (2) 三、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 (2) (一) 建设原则 (2) (二) 技术线路 (3) 四、总体架构设计 (5) (一) 系统总体框架 (6) (二) 系统软件结构 (7) (三) 系统网络结构 (8) 五、应用系统设计 (9) (一) 运政稽查监管中心和行业监管分中心的建设 (9) 1. 运政稽查监管中心 (10) 2. 公交监管分中心 (11) 3. 出租监管分中心 (11) 4. 公路客运监管分中心 (12) 5. 货运(危运)监管分中心 (12) 6. 安全生产监管中心 (12) (二) 车辆监控子系统 (13) (三) 车辆调度子系统 (14) (四) 报警业务子系统 (14) (五) 资格证查验子系统 (15) (六) 资料管理子系统 (15) (七) 统计分析子系统 (15) (八) 系统管理子系统 (16) (九) 车载终端子系统 (16) 六、项目投资概算 (17) 七、项目建设周期 (19) 八、社会与经济效益 (20)

一、项目概述 近几年,**市已经建成并运行多个对道路运输有重要影响的交通信息化系统,这些信息化系统为道路运输的行业监管准备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也充分和全面地验证了监管相关的各种技术手段。为了加强对道路运输系统的监管力度,改善道路运输系统的安全生产水平,提高道路运输系统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增强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运输系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出建设**市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系统项目,分别对出租车、公交、客运、高速等进行综合监管,以集中有限的道路运输监管资源,实现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的道路运输行业监管功能,确保道路运输系统安全、平稳运行,保证经济发展的动脉畅通,是服务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职责所系。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以**市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市交通管理局信息化总体目标为指引,整合现有各个系统的监管资源,改善数字化管理水平,构建一个完备、集成的行业监管、指挥调度平台。为实现**信息化大交通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一) 项目目标 1.实现运政执法车辆的统一监控、管理,指挥和调度; 2.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监管对象的状态监测,准确及时掌握道路运输系统的 运行状况; 3.实现道路运输行业各种监管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以改进对紧急事件 和大型活动的响应能力; 4.通过建设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系统,实现监测、管理、指挥和调度业务流 程的合理衔接,提高行业监管协同决策能力; 5.建设并充实行业基础数据库。实现道路运输相关企业、场站、车辆、从 业人员等行业监管对象的基础数据扩充,为行业监管提供丰富的数据支 持。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7667-24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调研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调研报告(完 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运输业水平的高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使运输行业快速发展?一方面靠提高运输水平;另一方面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这里我要重点提到的是安全问题,因为安全是运输行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虽然道路运输行业一直把安全生产列入行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像“一道高压线”,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部提出“三关一监督”,“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工作任务。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基础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在抓安全管

理上,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而且从上到下花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大监管力度,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的可喜成绩。但是,交通事故仍然不断发生,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和后果。就拿我市方城县第二运输公司XX年“3.1”交通事故来说,县内短途客车严重超员,造成翻车事故死亡8人,伤20人的严重后果,这起重大事故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具体到道路运输行业在哪些环节容易出现不安全因素和管理问题,又如何来提升道路运输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应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对策与措施,这是本文试图探寻的主要内容。 一、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是运输业发展的命脉,必须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虽然也狠重视做好安全工作,制定一系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简介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功能: 一、安全目标 1.1、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 在本模块对企业总体安全生产目标方针及下属二级单位安全生产目标方针分年度进行规划,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不低于上级下达的安全控制指标,并制定实现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的措施。 1.2、中长期规划 在本模块制定和实施企业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和跨年度专项工作方案,并对上年度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下年度安全工作安排。 1.3、年度计划 在本模块根据中长期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和年度专项活动方案,利用电子文档分级汇报审批,专项活动(春运方案、安全月方案)等进过审批以后以扫描件方式备档。

1.4、目标考核 1.4.1、目标考核与奖惩办法 制定目标考核与奖惩办法,并根据制定的制度对系统评分规则进行设置。 1.4.2、考核安全目标完成情况 对于设定好的可以量化的部分(如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安全检

查考评)等进行系统自动评分,对于不能量化的部分,由二级单位自评,上级单位复核的方式,对各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并自动统计分数情况,作为年度安全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 考评结果: 可以在本模块根据设置好的安全量化考核项目进行自评打分,然后通过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复核打分,能够自动生成量化考核表。 二、管理机构和人员 2.1、安全管理机构 在本模块设定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如下图, 2.1.1、单位设置: 可根据实际实用情况和结合各客运站需要增加相应单位,单位设置分为外部公司和本集团公司。各单位设置根据级别逐级增加。本集团内部公司指交通运输集团下属所有子公司,如图所示本集团内部公司增加操作:

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道路运输业进展现状调研报告 **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东经98。41`—99。02`,北纬26。28`—27。32`地处怒江州中部,东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交界,南与怒江州府六库所在地泸水县相连,西与缅甸接壤,北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相邻,怒江从北向南贯通全县,境内地势以山区和峡谷为主。**县人口约10万,其中农业人口9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县,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等原因,经济进展特别缓慢,人民日子十分贫困,地点财政收入于20xx 年才突破1000万元,现地点自己率仅为6%,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按国家标准,差不多散失生存条件,是一具集边疆、山区、民族“三位一体”的全国26个特困县之一。县域内现有省道107公里(四级),乡村道路391.2公里,受全县地理环境和经济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县的道路运输业具有显著的地点性特征,进展很滞后。 一、基本概况: (一)、道路运输业进展概况 道路运输业是**县经济基础产业之一,在县内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先行官作用。特别是自国家通达工程实施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道路运输系统上级治理部门和运输企业广阔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开拓创新、艰难奋斗,使**县的道路运输业逐步进展壮大,全行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以后的社会进展中,道路运输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日益突出,将为**县经济的健康进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的交通事业的腾飞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县现有客运经营业户3户,客运站点两处具体从人员数见附表1、附表2 附表1: 从业人员合计人数持证上岗道路旅客运输601401货运从业人员247116道路货运运输269200站(场)经营从业人员200200客运站1111货运站00机动车维修5656技术负责人3232质量检验员1515当地维修技术人员99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人员00其他相关业务经营从业人员1818 附表2: **县道路运输业产值(20xx年)月份旅客运输量(万人)客运产值(万元)平均运价(元/公里)货运产值(万元)12.87101.020.2299.0723.16111.230.22120.7432.97104.540.2280.9742.2177.790.2294.0351.876 5.280.2260.2862.1174.270.2279.7571.3948.930.2285.5281.0542.940.2267.8591.3146.110.2296. 82101.6859.140.22105.85110.9633.790.22111.75120.6422.530.22125.76合计22.22787.57 1128.39 产值总计:1915.96 (二)、县交通运政治理所设置现状 **县交通运政治理所是由民间运输站演变而来的,1957年成立民间运输站,站址设于**县上帕镇,隶属于县工交局;1985年3月**县工交局交通运输治理站成立,工作人员有三人,1989年交通运输治理站改名为交通运政治理所,同年工业交通分设,**县交通运政治理所隶属于县交通局。1997年**县运政稽查大队成立,与县运政治理所一套班子“挂”两个牌子。20xx年机构体制改革后,**县交通运政治理所隶属于怒江州交通 局,由怒江州交通运政治理处垂直治理。20xx年怒江州运政系统人员实行参照公务员治理,经费由云南省财政厅提供。运政的执法依据要紧是20xx年7月1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分析报告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环境分析 一、行业简述 现代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种。其中道路运输是以道路为运行基础,以站场为作业基地,以车辆为主要工具,以实现旅客和货物位移为目的的生产活动。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之一,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其他运输方式的重要纽带。道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快速、经济,可以实现“门对门”直达,运行范围广泛等许多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取代的优点,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行业现状 1、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 我国道路运输行业企业众多,但是由于受行业特点所限,覆盖全国的跨省市、跨区域的大规模道路运输企业较少,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市场份额十分分散。从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公布的“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名单(2016 年)”来看,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全国排名十一,山东省内排名第一,全国名列前五名的公司为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以上五家公司各自网站信息,其简要情况如下:(1)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公路客运的主导型企业,截至2015年11月,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下设11个分子公司、控股企业70个、20个参股企业,营运车辆11,000多辆,14个国家一、二级客运汽车站,营运班线656条,日均发送旅客达66万人次,已基本形成道路客运、现代物流、公交出租、综合旅游、汽车修理、站场经营、金融地产等多元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2)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公司下辖9个内部分支机构,26家投资企业,以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客运站场和车辆维修为主业,运行线路遍及广州、横跨广佛、辐射珠三角。截至2015年12月31日,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含投资控股企业)拥有各类营运车辆8,636台,经营线路872条,员工23,306人。

全国道路货运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数据录入要求

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 平台数据录入规范 一、总则 为规范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以下简称道路货运车辆公共平台)服务管理,建立正确数据安全和保障机制,确保信息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和实效性,制订本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服务商/运输企业对车辆数据的添加、修改等。 二、数据录入原则 请服务商/运输企业依据车辆行驶证、注册证等真实信息,按照以下规范录入车辆资料: 1、输入的车辆数据要求正确、完善,与车辆真实数据保持一致; 2、必须填写车主真实姓名以及联系电话; 3、当车辆信息有变动时,服务商/运输企业有责任必须进行及时维护更新; 4、只可添加运营省范围内的车辆,不得添加其他省份车辆;若一旦发现,则直接删除。 三、数据录入修改要求 道路运输证号 需输入正确的道路运输证号,新车无需填写,在用车必须填写。 所属地区 选择核发道路运输证的运管机构所属地,必填项。 车辆基本资料填写 必填项:车主/业户、联系人、联系人手机、车牌号、车辆识别代码/车架号、车

辆型号、总质量、核定载质量、牵引总质量、外廓尺寸、货箱内尺寸、轴数。 1.需与车辆登记证的信息保持一致。 2.车主/业户:车辆所属人/单位。 3.联系人:车主或企业负责人,必须填写联系人真实姓名。 4.联系人手机:车辆联系人手机,必须填写真实联系电话,为11位手机号码。 5.车牌号:需与公安部门发放的车牌号保持一致。 6.总质量(kg):车辆的总质量,单位为千克,若无,可输入“--”。 7.核定载质量:在“车辆类型”中选择不是“牵引车”时,需输入该项,单位为千克, 若为牵引车,该项可为空。 8.准牵引总质量:在“车辆类型”中选择为“牵引车”时,需输入该项,单位为千克, 若为非牵引车,该项可为空。 9.货箱内部尺寸(MM)长、宽、高:若车辆为厢式货车时,需输入该项,单 位MM,若为其他车辆时,该项输入“--”。 可填项:轮胎数、轮胎规格、车辆出厂时间、经营范围、车身颜色、车辆购置方式、车辆保险到期时间、车辆验车时间、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号。

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模板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

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模板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 一、基本概况: (一)、道路运输业发展概况 道路运输业是**县经济基础产业之一,在县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先行官作用。特别是自国家通达工程实施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道路运输系统上级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使**县的道路运输业逐步发展壮大,全行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道路运输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日益突出,将为**县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的交通事业的腾飞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县现有客运经营业户3户,客运站点两处具体从人员数见附表1、附表2 二、费改税后道路运输工作调整 (一)、费税改革前的运管工作 以前的运管工作主要以收费为主,运政工作感觉是为收费而收费,而且很多时候由于人力等各种客观因素制约,使每年大部分的的工作时间都用在收费上,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而且由于我地方经济条件滞后,使征费工作难度加大,所以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征费任务后,用在行业管理上的时间相对较少。 今年是国家实行燃油税改革的第一年,和过去的人员征费相比,燃油税的实施是奉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公平公正原则的结果,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征费问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使运政工作从单纯的收费中解放出来。同时,燃油税的实施也是运政工作改革的一个开始。我所运政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要严格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工作职能转变。从注重征费到以行业管理为主,提高服务质量过渡。 (二)、今后的运管工作 今年实施征收燃油税后,我所决定在加强上路稽查的基础上,以行业管理为主,提高运政服务质量,完成县级运管所的职责。 1、准确定位我县运管所职责。 首先是明确工作职责:县级运管所是承担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业监管、源泉管理等具体工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市场的培育和监管上,依法履行各项职能。在工作中实现四个转变:从以规费征收为主向全方位行业管理转变,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从突出事务性管理向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转变,从重审批轻监管向轻审批重监管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 2、突出以人为本,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要将“文明执法、精细管理、优质服务”融于各项工作之中。在文明执法中体现程序严谨、公正透明,准确无误;在精细管理中体现熟悉下情、精通业务;在优质服务中体现耐心细致、周到主动。奉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我县所职工一定能完成好工作职能的转变,尽好运政部门的职责,加强运输市场管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运输服务。 3、认真学习《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并坚决贯彻执行 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是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履行道路运输管理职责,严格道路运输管理程序,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道路运输管理水平而制定的,是我们运政管理人员的必修课程。特别是在今年实行费改税后,在转变工作职能的大背景下,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成为运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规范》是实现道路运输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基础性文件,只有学好了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 省级工程建设指南 二〇一八年五月 I / 17

目录 前言7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第一章总体要求8 一、建设目的8 二、建设思路8 三、建设目标9 四、建设任务10 第二章系统架构12 一、业务架构12 二、数据架构13 三、应用架构13 四、技术架构14 五、系统布局14 六、工程边界15 第三章系统功能16 一、行业监督管理76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二、行业信息服务17 三、行业运行监测分析18 四、数据交换共享19 第四章信息资源20 一、信息内容20 二、信息采集21 三、信息整合22 四、信息共享23 第五章基础条件24 一、通信网络24 二、软硬件平台12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三、安全系统25 四、终端系统26 五、配套场所27 第六章标准规范27 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27 I / 17

前言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XX〕74号)提出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本工程重点实现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专用车辆、从业人员、罐体检测、电子运单、监督检查等相关信息的采集、管理与交换共享,为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本工程建设,对于补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短板,更好地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管理部门监管效能,推进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保障危险货物安全高效运输具有重要意义。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 为更好地指导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明确工程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国办发〔20XX〕88号)等文件要求,以及《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交办运函〔20XX〕333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XX〕237号)确定的总体思路,制定本指南。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省级工程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运单格式、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及驾驶员安全合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部省危险货物道路数据交换指标等标准规范将由部另行组织制定。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本指南由工程技术支持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共同起草。 1 / 17

2019年道路运输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道路运输行业 分析报告 2019年5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体制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 (4)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5) 3、行业产业政策 (5) 二、行业发展概况 (8) 1、我国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 (8) 2、我国道路运输业发展趋势 (9) (1)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9) (2)行业集中度将会提升 (10) (3)信息化、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0) (4)环保化、节能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10) 三、行业竞争状况 (11) 四、行业进入的主要壁垒 (12) 1、市场准入壁垒 (12) 2、运营网络规模壁垒 (12) 3、品牌信誉壁垒 (13) 五、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变动原因 (13) 1、道路运输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变动原因 (13) (1)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空间较大,派生出较多的汽车客运需求 (15) (2)提升乡、镇、村客运渗透率,积极布局城市内部交通 (16) 2、高速公路服务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变动原因 (16) 六、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18)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9) 1、有利因素 (19) (1)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19) (2)经济稳步增长对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拉动 (19) 2、不利因素 (19) (1)高铁、城际轨道交通、私家车、网约车等其他出行方式的竞争 (19) (2)燃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20) 八、行业经营模式 (20) 1、汽车客运 (20) (1)公司化经营 (21) (2)承包经营 (21) 2、汽车客运站经营 (21) 3、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 (22) 九、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22) 1、周期性 (22) 2、区域性 (22) 3、季节性 (23) 十、行业上下游之间的相关性 (23) 1、本行业与上游行业的相关性 (24) 2、本行业与下游行业的相关性 (24)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交通安全落后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更高要求。当前,道路运输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一些安全处置应急预案还不完善、管理不到位,车辆技术状况、从业人员素质等基础性工作还很薄弱。下面论文,我谈谈当前及今后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中需加强研讨和思考的几个问题,仅供大家一起商榷。 1.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目标与管理思路 1.1管理目标。以保证旅客安全为中心,以改善服务、方便出行为出发点,以市场供需为导向,通过平等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核心是:安全、服务、市场、效率。客运管理的目标:干线客运高速化、农村客运公交化、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输主体规模化,真正实现人便于行;货运管理的目标:普通货运社会化、特种货运专业化、快速货运网络化,货运服务物流化,真正实现货畅其流。 1.2管理思路。要以资质评定为手段,推进股份制改造进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现有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实现国有资本的有进有退,使各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关键是抓好道路运输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进运输结构调整,鼓励引导运输企业重组、联合,走集约规模经营的道路,鼓励社会多元化投资,引导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鼓励发展快捷舒适、高效低耗的客货汽车,提高我省道路运输企业整体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

1.3管理方法。按照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律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企业资质管理为切入点,以质量信誉考核和违章计分考核为手段,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和便民服务措施,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管理职能、转变工作作风,实现两个位移即在思想方式上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位移和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从行政前置审批转向市场后续监管的位移。在行业管理工作中,应经常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运输市场调查与预测研究,开展阶段性、针对性的课题研究等,召开各类型的不同对象的座谈会,尤其是遇到群众投诉或经营者上访、投诉时,不能回避或将矛盾上交,应作大量的细致的工作,进行政策宣传、解释,管理部门内部先把思想认识统一后再作决定,形成省、地、县三级运管部门的合力,不能草率处理矛盾、焦点、热点问题,以求得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局面。 2.关于发展公用运力、限制自备运力 长期以来,常常困扰我们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如何鼓励发展公用运力、限制自备运力,最大限度发挥道路运输的效能,以降低消耗、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关于营业性与非营业性运输的界定和管理,也是常常困扰我们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的一个最大问题。尤其是微型小货车(工具车),经常有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投诉,告我们乱罚款,造成社会影响很大,这个问题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实际上,营业性与非营业性运输,发展公用运力与限制自备运力问题都是税费政策的影响。试想,如果实行费改税后,所有车辆都在同一成本水平面上,平等竞争,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可能就不会购买自备运力,非营业性运输也就自然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