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中说禅《论语》详解

合集下载

缠中说禅《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1-65)

缠中说禅《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1-65)

缠中说禅《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1-65)缠中说禅《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1-65)(2009-05-23 16:26:55)6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杨伯峻: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钱穆: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行它的呢?”先生说:“怕只有一个恕字吧!你自己不愿要的,莫把来施加别人。

”李泽厚: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以一生遵循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便不要给予别人。

”详解:钱认为“言”解释成“字”,其余两人认为“言”解释成“句”,这都是肤浅之见。

其实,这里的“一言”,不在“字句”间,是“言”而“一”。

“一”,纯一不杂,而没有“一”,何来“终身行之”?“行”,发hang,连续贯穿。

一而行之,也就是一而贯之的意思。

注意,子贡所理解的一而贯之,与孔子所理解的是不同的。

子贡希望得到一个规律、一个定义、一个天理、一个天道之类东西“一而贯之”,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一个上帝式的想法,但这显然不是孔子的“一而贯之”所指。

对于孔子来说,只有现实的当下才是“一而贯之”的,没有任何不变的准则、道德等是可以“一而贯之”的,为了表明这个问题,孔子因而有下面的回答。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恕乎?”的倒装,千古以来,所有人都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当成了所谓孔子的“恕”道,其实都是把这句倒装话的意思给搞反了。

“其..乎”的句式,表示的是诘问、反问。

正因为当时都喜欢谈论所谓“恕”道,而且给出不同的定义,认为自己的定义才是正确的,然后都企图把自己的定义“一而贯之”,这种想法,就如同子贡的想法一样,孔子就用一个反问句给于反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当时最流行的对“恕”道的定义,也是最普通的常识,孔子反问,难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道吗?显然,孔子并不一味地、脱离当下现实地认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所谓的“恕”道。

缠中说禅打印

缠中说禅打印

一、为什么叫“缠中说禅”?1、以股市为基础。

缠者,价格重叠区间也,买卖双方阵地战之区域也;禅者,破解之道也。

以阵地战为中心,比较前后两段之力度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2、以现实存在为基础。

缠者,人性之纠结,贪嗔疾慢疑也;禅者,觉悟、超脱者也。

以禅破缠,上善若水,尤如空筒,随波而走,方入空门。

3、缠中说禅的哲学路线安排。

由股市之解决之道,至论语之入世之道,至佛学之大至深大圆满境界。

以静坐、心经、佛号,引入大超脱之路。

然“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须渐除,依次第进”,有缘者得之,无缘者失之,而得并未得,失并未失,一颗明珠,总有粉碎虚空,照破山河之日。

二、“缠中说禅”股市技术理论成立的前提两个前提:价格充分有效和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

三、“缠中说禅”股市技术简解1、以走势中枢为中间点的力度比较,尤如拔河,力大者,持有原仓位,力小者,反向操作。

2、把走势全部同级别分解,关注新的走势之形成,以前一走势段为中间点与再前一走势段比大小,大者,留之,小者,去之。

3、进行多重赋格性的同级别分解操作,尤如行船、尤如开车,以不同档位适应不同情况,则可一路欣赏风景矣。

4、其至高,则眼中有股,心中无股,当下于五浊纷缠之股市得大自在,亦于五浊纷缠之现世得大自在,即为“缠中说禅”。

四、《缠论》的本质分为两个部分:1.形态学。

走势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2.动力学。

任何涉及背驰的、走势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

3.两者的结合。

注:截止目前尚没有任何涉及成交量的分析或者说明,或许这也正是体现了价格包容一切市场信息的原则。

五、学习《缠论》的线路图分型-笔-线段-走势中枢-走势趋势-背驰-区间套-转折及其力度第一节自同构性结构一、基本概念自同构性结构:下节讲到的分型,在不同的级别上,如在1分钟级别、甚至是在年线上,结构是一样的,这就是自同构性结构。

同样,后面讲到走势中枢、走势类型、走势必完美的本质也是自同构性结构。

缠中说禅的经典回复

缠中说禅的经典回复

(一)缠中说禅经典回复(1)市场个股之间有比价关系,这是市场的整体结构,要把握这点,必须对市场的总体结构有所把握。

比价关系的变动是最重要的,这点以后会说到。

(二)很多消息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关键你要有心。

不是要你瞎听消息,而是要好好分析消息。

是你在使消息,而不要被消息使。

(三)当一个教训,以后一定不要追高介入任何股票,一定要在调整结束后将启动时介入,这是在市场中生存的最好办法。

(四)随便告诉你一个奥秘,介入股票最好在均线粘合。

(五)盘中出现大幅震荡,震荡中新板块借机启动,这就是典型的轮动,短线技术好的在其中可以玩得不亦乐乎。

(六)首先要严重吸取教训,特别散户,绝对不要抄底,一定要等股票走稳将启动才介入。

(七)本ID重来不赞成搞那些第一波走势太强,其后调整时间又太长的股票,这种股票充满骗线。

(八)600663是典型的在年线上盘整,然后所有均线粘合后产生中线行情的例子。

各位可以好好研究该日线图形去体会。

这种股票有就拿着,中线介入最好机会已经过去,短线最好机会,也就是最强势走势中跳空缺口后回试5日线的最佳短线介入机会已过,所以中短线都不是好的介入时机,就算了吧。

(九)600663是典型的在年线上盘整,然后所有均线粘合后产生中线行情的例子。

各位可以好好研究该日线图形去体会。

这种股票有就拿着,中线介入最好机会已经过去,短线最好机会,也就是最强势走势中跳空缺口后回试5日线的最佳短线介入机会已过,所以中短线都不是好的介入时机,就算了吧。

(十)10)首先不用考虑顶的问题,除非你觉得短线的顶也是顶。

其次,中线的顶不是一天炼成的,只有筑顶一定时间后才会出现那种类型的大阴线。

而上升途中的大阴线,只会引发多头更凶猛的反扑。

(十一)11)不要在以巨量大阴线构造顶部的下跌反抽中介入,这是投资就大忌。

(十二)12)大盘如期调整,请自己密切关注逆市不跌的股票,下轮的黑马由此产生的可能性很大。

(十三)13)不要等拉了大阳线才买股票,一定要习惯于在放量突破回调时买股票,这样风险小很多。

缠论第17课(1218

缠论第17课(1218

缠论第17课(1218教你炒股票17:⾛势终完美 (2006年12⽉18)任何级别的所有⾛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两类,⽽趋势⼜分为上涨与下跌两类。

以上结论,不是从天⽽降的,⽽是从⽆数图形的分析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如《论语》所说“由诲⼥,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请看本ID相应系列的解释---------娇注:孔⼦说:实践教导你,以此⽽有智慧啊。

依智慧⽽进⼀步实践,以此⽽有新的智慧;不依以实践⽽有的智慧进⼀步实践,就不会有新的智慧。

这,就是最根本的智慧)这个从实际图形中总结出来的简单经验,却是⼀切有关技术分析理论的唯⼀坚实基础。

这个基础,所有接触技术分析的⼈都知道,但可惜没有⼈能深究下去,然后就沉⼊技术指标、交易系统等苦海不能⾃拔。

试想,基础都没搞清楚,⼜有什么可⽴起来?⽽基础稳固了,技术指标、交易系统等都是⼩⼉科了。

由上可得到“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任何级别的任何⾛势类型终要完成。

后⾯⼀句⽤更简练的话,就是“⾛势终完美”。

这个原理的重要性在于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很难实⽤的、静态的“所有级别的⾛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转化成动态的、可以实⽤的“⾛势类型终要完成”,这就是论语所说的智慧:“所有级别的⾛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是“不患”的,是⽆位次的,⽽“⾛势类型终要完成”的“⾛势终完美”以“所有级别的⾛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的⽆位次⽽位次之,⽽“患”之。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对是都是鲜活的、当下的,⽽正如《论语》所说的,“由知、德者,鲜矣!”------(娇注 -孔⼦说:蹈⾏、践履“闻、见、学、⾏”“圣⼈之道”智慧、所得的君⼦,永远处在创新、创造之中啊)[LHY注:缠师在《<<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的⼈(41)》课后解答中说:“这个原理的重要性,对于技术分析来说,就如同光速不变对于狭义相对论⼀样重要”!这个原理,是⽤缠论分析⾛势、理解⾛势并“预测”⾛势的根本依据。

2006.12.06.《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38)

2006.12.06.《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38)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38)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杨伯峻:孔子说:“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

”钱穆:先生说:“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指导之用意所在。

”李泽厚:孔子说:“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

”详解:这是《论语》里最困难的章节之一了,该章早成了所有批孔者最大的口实,而所有孔之FANS,又无力反驳,只能用时代局限之类的废话来支吾。

以上三人以及通常所依据的断句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另外还有一种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稍微把孔子从所谓的愚民控告中引开,用所谓的教化方式来解释,为孔子进行所谓的开脱。

前一种是用“齐模式”来污蔑孔子,后一种是用“鲁模式”来污蔑孔子,而孔子早说过,“齐模式”、“鲁模式”都不是“圣人之道”,所谓“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但所有曲解孔子的人,都是用孔子所反对的“齐模式”、“鲁模式”来曲解孔子,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里,“由”是上一章中“蹈行、践履”的意思,“知”就是上一章中“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

上一章说“由知、德者,鲜矣“,本章就是顺此而来的。

“可”,不能如康有为解释为“许可”等将孔子西方民主化,用民主化的谎言来改造孔子是荒谬的。

正确的意思是“适合”,所谓“适合”,就是适合于当下的位次。

“民”,众萌也,民众是一切现实道路的源泉。

当某种位次适合于当下民众的现实,就“使由之”,“使之由”的倒装;当某种位次不适合于当下民众的现实,就“使知之”,“使之知”的倒装。

“使”,“放纵、任性”,让民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智慧。

明白了上一章的,这一章就很简单了。

“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所得,是所有人的,而不是某些所谓精英的,“由”、“知”,最终都来自于民、归之于民,而民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民众的智慧也是无穷的,要“使之”,“放纵、任性”他们,放任他们去挥洒他们的潜能与智慧,这样才是真的“闻、见、学、行”“圣人之道”,才会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所得。

缠中说禅《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6-71)

缠中说禅《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6-71)

缠中说禅《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6-71)缠中说禅《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66-71)(2009-05-23 16:34:08)6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杨伯峻: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钱穆:先生说:“父母在时,不作远行。

若不得已有远行,也该有一定的方位。

”李泽厚: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不远走高飞。

如果走,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详解:三人都把“方”解释成“方向、方位、处所”之类,但这里的“方”通假“谤”,这在《论语》中并不是孤例,例如“子贡方人”这句也是这个意思;“远”,不是指距离远,而是指偏远险恶之地;“游”,这里指的是“游学”。

该句意思是,当父母还健在时,即使像“游学”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要以身赴险,孔子也是不赞成的,如果一定要去,那么就会有“谤”,也就是被诅咒的意思。

这里的诅咒,可能是旁人的,也可能是命运的,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也是一种诅咒。

孔子在这里说得很平实,对于一个家庭,家族的传承是很重要的,别以为这是封建思想,试想,所有人都断子绝孙,那人类还存在吗?唯一需要纠正的,就是家族传承并不一定以男性为基础,女性也一样。

而古代人的寿命都比较短,父母在,对于家族来说,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延续其香火,任何以身赴险的事情,必不可取。

即使香火已延续,一旦以身赴险使得白发送黑发,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不孝了。

这点,对男性女性都是一样的。

缠中说禅白话直译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当父母健在时,即使是游学也不能到偏远险恶之地,否则一定招致旁人或命运的诅咒。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杨伯峻: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

”钱穆:先生说:“父母的年岁,不可不常记在心呀!叫你一想到,又是欢喜,又是忧惧。

”李泽厚:孔子说:“父母亲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呀。

《论语》全文及解释

《论语》全文及解释

《论语》全文注释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有得道的人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致力于根本。

根本树立了,道也就产生了。

孝顺和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孔子说:“满口是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是讨人喜欢的伪善颜色,(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不够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掌握得是否不够熟练?”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讲信诺;节省开支、爱护人材;顺应农时节气调用百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孔子说:“年少后生,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爱兄长;严谨守信,博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子夏说:“(对妻子)注重品德而不注重相貌,侍奉父母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豁出姓命,结交朋友讲话守信。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学习过,我也要说他学习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曾子说:“慎重对待死亡,追思悼念先祖,百姓的道德自然就引归淳厚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有子说:“礼的用处,和是最宝贵的。

先王的道之所以美好,大小事都根据它。

有不遵守的,知和而和,不用礼去对待它,也是不可行的。

缠中说禅之论语详解

缠中说禅之论语详解




75

褒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搪擞 个

个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76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77

搪春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个个个


个 个


个 搪未 个
个 个
个 天
43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战弟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44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45




个 个


战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46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战愤 个 个
47
个 个
个 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