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中人教版全套教师用书WORD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重点)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难点)3.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分类方法[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即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教材整理2 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2.举例[特别提醒]物质的分类标准不同,同一种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归类。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探究1交叉分类法(1)用交叉分类法对碱进行分类。

(请连线)【提示】(2)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

【提示】交叉关系,如对Na2SO4进行的交叉分类:探究2树状分类法(1)请用树状分类法对初中所学过的化合物类型进行分类。

【提示】(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提示】有并列和从属关系两种,如物质的分类中:(1)并列关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2)从属关系:[认知升华]升华1交叉分类法与树状分类法的区别交叉分类法是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分类标准或角度进行分类;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物质按不同的属性进行逐级分类,各级之间为从属关系,同级之间为并列关系。

升华2物质的树状分类[题组·冲关]1.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HCO3B.Cu2(OH)2CO3C.NaClD.Na2CO3【答案】 D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导学号:95432022】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④⑥⑦C.①⑧D.①④⑤⑥【解析】HNO3应属于酸、含氧酸、强酸、挥发性酸、一元酸、一种化合物等。

【答案】 B3.同一种物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按照物质的成分对下列10种物质进行分类:①水②空气③铁④二氧化碳⑤硫酸⑥熟石灰[Ca(OH)2]⑦胆矾(CuSO4·5H2O)⑧食盐水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⑩硫酸氢钠(NaHSO4)(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铜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属于钠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物质可分为纯净物、混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复习全套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复习全套教学课件
标签。装有浓H2SO4的瓶上应贴( )
解析 选项中的四种标志是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浓 H2SO4是一种强腐蚀性液体,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跟踪练习3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 B.铜片放在细口瓶中 C.浓硝酸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 D.酒精可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 答案 D
•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 硫及其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 氨 硫酸 硫酸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三维目标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重点)
跟踪练习1 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 虑的是(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将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外 壁干燥后再预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口应向上倾斜,外壁干 燥后再预热
D.用CO还原Fe2O3时,应先通一会儿CO,再加热 Fe2O3
答案 A 知识点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例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边缘 C.胶头滴管的管口直接伸入试管里滴加液体,以免外溅 D.实验室取用液体药品做实验时,如没有说明用量, 一般取1~2 mL
解析 因为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且浓 H2SO4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稀释浓硫酸时为防止液体飞溅, 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使放出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所以A不正确;过滤时应使漏 斗内液体的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否则过滤不完全,故B不 正确;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滴液时滴管应与试管口 垂直,不可伸入试管内,尖嘴部分应位于试管口上方1~2 cm 处,故C不正确。只有D的操作正确。

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全套【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实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二章:化学实验第三章:物质的量第四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第五章: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第六章:无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七章: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第八章:化学反应原理第九章:化学与生活【教学过程】一、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基本原理。

2.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3.教学难点:物质分类的理解化学反应类型的区分4.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讲解:介绍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变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二章:化学实验1.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2.教学重点: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3.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实验数据的处理4.教学过程:讲解:介绍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操作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演示:演示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了解实验过程。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第三章:物质的量1.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理解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2.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的计算3.教学难点: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4.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

讲解:介绍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及计算方法。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第四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记忆4.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元素周期律的概念。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 全一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20套】

2019-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 全一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20套】

本套资源目录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及物质的转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2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3节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3节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2节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2节第2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__摩尔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第2节金属材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第1课时原子结构核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2节第1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2节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化学键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及物质的转化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高中化学教案用书人教版

高中化学教案用书人教版

高中化学教案用书人教版
课题:化学知识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掌握化学的基本分类和研究对象;
3.理解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
2. 化学的基本分类和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
1. 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理解;
2. 化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请学生回想一下在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简要询问学生对化学的了解,并引入本次教学内容。

二、讲解(20分钟)
1.化学学科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2.化学的基本分类和研究对象;
3.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

三、讨论(15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解答。

四、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明确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以及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份关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结,如常见化学反应等。

【板书设计】
化学知识概述
- 化学学科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 化学的基本分类和研究对象;
- 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化学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理解其基本概念和分类。

同时,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认识。

凤凰新学案 高中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教师用书第一章

凤凰新学案 高中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教师用书第一章

第一1节 物 质的分类及转化 学 新习 知目 初物质标 探12312分.....第→→↓ 散物分认了认一分质纯净物混合物质散识解识散章的系元分比组系分→→成分素散较↓ 散剂类、可系单质化合物分直根以及径类据组胶大→→→→分等小成体散方进金非无有质不的行法属金机机粒同概分单属化化子对第类种念质单合合化悬,类质物物→→→学了↓ 浊的液研解溶胶浊物课→→→→究胶液体液质乳…的体时酸氧化物碱盐↓ 浊,→→…作的根液→→分分用性据散分性散按。质物按质散质质物元其与质组:粒质粒素性根不成用的子粒子质丁质据同直子直途组分进达→→→→→径直径散行,成尔的…碱金非酸理径剂分和性性<>…属金效解的类为性氧氧氧属应1分胶11化化质0化氧~n0体物物m物化可1n类与::0m,物0以如能能其→→→,n对与与如Fm他e液气固物CO碱酸分溶溶溶O、质A2胶胶胶散反反l、S进2,,,应应O系O如如如行3生生2的、、N成成分云有NFa区eO、色2类(盐盐雾O别O等玻2。H和和。璃等)3水水胶体的的氧氧化化1物物
第第 一二章章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物海一二三一一一二三 质水节节节章章节节节及中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复测 12 123 1234 123 123 123其的习试变重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物离氧钠氯物卷 质子化及及质化要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的反还其其的 元素……分应原化化量素养物物电离离氧氧氧氧活钠钠氯氯氯物气物……类反合合—提质质解子子化化化化泼的的气气气质体质……—……及应物物—升的的质反反还剂还还的几几与与的的摩的…………转分转的应应原和原原钠金种种金水实量尔量……………………化类化电的反还反反和属化化属验的体浓、…………………与……、离应应原应应氯单合合室单积度…………………非碱……………用剂的方质物物制位…………………………金溶…………………————基程法……………………………————属液……………………本式 ————……………………………的的……………………规的离钠氧碳氯……………………………反反……………………律配子化酸离………………………………应应……………………平共钠钠子………………………………………………………存和和的………………………………………………………………过碳检…………………………………………………………………氧酸验…………………………………………………………………化氢……………………………………………………………………钠钠…………………………………………………………………………………………………………………………………………………………………………………………………………………………………………………………………………………………………………………………………………………………………………………………………………………………………………………………………………………………………………………………………………………………………………………………………………………………………………………………………………………………… … … … … ………………… …… … … ……………………111100111122333455666677889914417551722962738884955171117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讲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讲义
③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
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 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 容器。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液体药品时,可用试管、移液管等器具,也可用 倾注法。使用倾注法取用试剂时,应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 上,把试剂瓶口紧靠另一只手所持的试管口,让药品缓缓地 注入试管内,注意不要让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一般往大口容器或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倒 完液体,应立即盖好原瓶塞。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可用量筒,量液时,量筒 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再读出体积数。 ③用胶头滴管取液时,胶头滴管应在试管口稍上部悬空, 不能插入欲加液试管内。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三维目标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重点)
通过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的学习,掌 握常见化学实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重点)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2.防暴沸 浓硫酸与水、浓硝酸、乙醇等液体混合时,应将浓硫酸 沿器壁慢慢加入另一种液体中,并不断搅拌,否则易引起暴 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慧谷文化·跨越高考
新课标 人教版·必修1
化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师用书必修1WORD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师用书必修1WORD版

说明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写的,供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的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从有利于教师理解和体会课程标准,以及更好地使用教科书出发,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

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深广度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作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

教学设计对节的内容特点、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中的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则是对节后的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化学知识、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为了丰富化学课程资源,本书最后编入了科学家谈化学的内容,以开阔教师的视野。

本书内容仅供教师参考,授课时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按编写顺序)王晶、韩颖、陈新智、郑长龙、任学宝、李文鼎、王作民。

本书的审定者是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是乔国才。

参加图稿绘制工作的是李宏庆。

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2004年6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是贯彻执行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及学科本身的规律,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而编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写的,供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的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从有利于教师理解和体会课程标准,以及更好地使用教科书出发,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

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深广度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作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

教学设计对节的内容特点、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中的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则是对节后的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化学知识、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为了丰富化学课程资源,本书最后编入了科学家谈化学的内容,以开阔教师的视野。

本书内容仅供教师参考,授课时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按编写顺序)王晶、韩颖、陈新智、郑长龙、任学宝、李文鼎、王作民。

本书的审定者是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是乔国才。

参加图稿绘制工作的是李宏庆。

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2004年6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是贯彻执行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及学科本身的规律,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而编写的。

一、教科书设计思路1.全面落实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科书全面落实这些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角度出发,构建教科书体系,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对教科书进行能动的实践创造的主体。

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科书尽可能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科书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和智能的发展。

例如,教科书设计从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天性出发,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创造性和个性化,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鼓励学生提出个人创造性的意见,不处处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探索技能、反思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想的开放性、尊重事实、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能够进行批判性思维,等等。

3.保证基础性,突出时代性,体现选择性必修模块教科书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既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为继续学习选修课程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选修模块教科书以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为主,注意到与必修模块教科书的合理衔接,促进基础知识的深化,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力求反映现代化学发展的成就,积极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课程的时代特色。

教科书中除正文外,还编有多种资料供学生阅读或选学,提供带有*号的习题,供学生选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除教科书外,在试用过程中,还将提供系列化的配套教学资源。

4.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教科书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学会合作与分享;通过对科学家的介绍、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

重视实验在学习化学中的基础性作用,精心设计实验方案,积极开发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反映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教科书不仅提供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注意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如化学在促进生产发展、资源开发、材料制造、保障健康等方面的巨大贡献;使学生知道其他相关科学如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与化学科学的密切关系等。

内容的选择适当地反映由于人类不恰当地运用科学技术成果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体现社会发展对化学科学提出的新要求,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科书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科学的亲切感并学习实用性知识。

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学科角度对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某些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学生全面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6.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的亲历性教科书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因此力求增加其对学生的亲和力。

例如,教科书尽可能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关心的具体问题引入,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和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教科书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方法训练、过程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于一体。

例如,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形式;版面设计做到人性化,力求活泼大方,美观优雅;文字尽可能精炼流畅,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可读性;适当以图代文,以表格代文,以增大信息容量;为体现选择性,教科书设置各种栏目供学生自学或复习之用,并为教师教学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教科书的结构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由8个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

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内容主题包括“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

教科书各章内容安排如下: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

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选修课程包括6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所有学生至少应从中选择一个模块进行学习。

3.教科书的体例结构教科书按章节编排,简单结构如下页图所示:4.关于栏目的几点说明【实验】不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和学校的不同条件,可由教师演示,也可边讲边实验或学生探究。

同时为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提供必要的引导或建议。

【科学探究】以探究为目的,具有思考性、探索性的学生活动。

提供探究课题,创设学习情境,呈现探究过程,体现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

在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活动,涉及多种不同的科学探究过程,蕴涵了多种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

【学与问】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学习提出问题。

【思考与交流】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

【科学视野】属于辅助教学内容的一些阅读资料,多为联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一些内容。

可拓展学生视野,但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资料卡片】数据资料、小常识等。

【科学史话】化学史料、化学发现等。

【实践活动】一些与社会课题相关的调查活动、研究和课外小实验等。

例如,通过设计一些研究方案,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查找资料和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关注社会的情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判断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等。

【信息搜索】提供信息线索,如网址、书目等。

【习题】思考题、练习题(包括开放式习题和实践性题目等)。

三、使用教科书的建议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努力更新教育观念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高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的要求,化学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性质、理念、目标的具体体现。

使用新教科书,首先应该从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开始,结合教科书领会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

要重新认识教科书。

过去总是认为“教科书就是知识”,因此,教科书内容一般都是定论、共识或公认的原理、定理等,而很少提及有争议的问题,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对教科书的认识也应有新的变化──“教科书是范例”,也就是把教科书看作一种学习资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获得知识的学习案例或范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