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检测

合集下载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免疫荧光检测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利用荧光探针标记抗体或抗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物的分布和定位,从而确定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的位置和数量。

IFA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IFA的应用研究,分别是免疫荧光染色、细胞和组织成像、固相免疫荧光检测、IFA的发展趋势。

一、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是IFA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它可以用于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分布、定量抗原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和病理损伤等。

例如,病毒颗粒在感染过程中,会表达一些病毒特异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可以用于检测这些蛋白在细胞中表达的位置和数量。

此外,免疫荧光染色还可以用于人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果往人类肿瘤细胞中注入抗体标记可以推断肿瘤合成的蛋白,从而得出诊断结果。

二、细胞和组织成像IFA除了可以用于固定的细胞和组织外,它还可以用于定位和追踪特定分子和细胞的位置。

相对于常规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更高,可以显示像分子水平的高分辨率成像。

除此之外,化学标记的方式可以用取得的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的区别来区分不同的分子。

这与发生在细胞内的许多生物过程有关,如细胞增殖、聚集和分化等。

三、固相免疫荧光检测固相免疫荧光检测包括拓扑免疫荧光检测和固相酶联免疫荧光检测。

拓扑免疫荧光检测主要是针对细胞膜上的抗原定向开发的一种方法,可以在体外检测膜蛋白的反映。

与此不同,固相酶联免疫荧光检测的应用范围更广,可以检测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向某单一特异性抗原结构分子特别的抗体。

固相免疫荧光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简便快速等优点,是常用于临床诊断和疫苗检测的关键技术之一。

四、IFA的发展趋势随着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需要,IFA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

例如,近年来免疫荧光技术应用于动态跟踪细胞生理活动和长时间成像。

免疫荧光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免疫荧光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免疫荧光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免疫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技术手段,它通过标记抗体或抗原的荧光探针来实现对特定生物分子的高度敏感和选择性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本文将介绍免疫荧光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一、基本原理免疫荧光检测是基于免疫学理论的,其中最重要的原理是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抗原是指能够诱导机体免疫反应并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分子,抗体则是由生物体对抗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

在免疫荧光检测中,首先需要标记荧光物质的抗体或抗原,一般常用荧光染料如荧光素和荧光素同功酶等。

这些荧光染料可以通过共价偶联或非共价结合的方式与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

当标记好的抗体或抗原与待检测的样品中的目标生物分子结合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可以被捕捉和记录下来。

荧光信号的强弱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有关,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来获得样品中目标生物分子的含量。

因此,免疫荧光检测可以实现对各种生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技术步骤免疫荧光检测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步骤,包括试样制备、标记物制备、免疫反应、荧光显微镜观察和结果分析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1. 试样制备试样制备是免疫荧光检测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后续免疫反应的成功与否。

首先需要从待测样品中提取目标生物分子,并将其纯化和浓缩。

这些样品可以是血液、组织、细胞等。

对于血液样品,可以通过离心和纯化步骤来获取血清或血浆,使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最小化。

2. 标记物制备标记物制备是将荧光染料与抗体或抗原结合的步骤。

一般来说,需要事先准备好标记物,如标记荧光素的抗体。

标记荧光染料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酶促反应将其与抗体或抗原发生结合。

3.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是免疫荧光检测的核心步骤,它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来实现对样品中目标生物分子的检测。

在进行免疫反应时,将标记好的抗体或抗原加入到准备好的样品中,允许它们与样品中的目标生物分子结合。

随后,对免疫反应进行洗涤和缓冲处理,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或抗原,并减少背景噪音信号。

免疫荧光实验步骤大全

免疫荧光实验步骤大全

免疫荧光实验步骤大全免疫荧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特定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荧光实验的详细步骤,以供参考。

实验材料准备:- 试验样本(包括细胞或组织)- 抗原或抗体- 包含荧光素的二抗- PBS缓冲液- 荧光显微镜- 封片胶实验步骤:1. 样本制备- 如果是细胞样本,在培养皿中培养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状态。

- 如果是组织样本,将组织切片并进行固定,然后反复用PBS缓冲液进行洗涤。

2. 抗原或抗体的固定- 将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可以使用正硫酸盐和乙醇来进行固定。

- 固定后用PBS缓冲液进行洗涤,以去除多余的固定试剂。

3. 孵育抗原或抗体- 在固定后的样本上加入适量的抗原、抗体或荧光素标记的二抗。

- 在室温下或4摄氏度下孵育一定的时间,以实现抗原和抗体的特异结合。

4. 洗涤- 使用PBS缓冲液洗涤固定后的样本,可多次洗涤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

5. 荧光显微镜观察- 将载玻片放置在荧光显微镜上,调整荧光滤镜组合以观察荧光信号。

- 使用合适的放大倍率观察细胞或组织中特定的抗原或抗体信号。

6. 影像采集与分析- 使用相机或图像采集系统记录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

- 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如测量荧光强度、定量特定抗原或抗体的表达水平等。

7. 结果和讨论- 分析实验结果,比较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 讨论实验结果与研究假设的一致性,并可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8. 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 可以进一步讨论实验结果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9. 实验清理- 定期清洗和消毒实验室工作区域和仪器设备,以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以上是免疫荧光实验的基本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操作和控制实验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希望本文对您的科研工作有所帮助!。

免疫荧光实验原理

免疫荧光实验原理

免疫荧光实验原理免疫荧光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检测技术,它可以用于诊断抗原的检测,还可以用于定量检测抗体的含量。

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生物学技术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重要工具。

1、免疫荧光实验原理免疫荧光实验(Fluorescence Immunoassay,FIA)是以抗原分子和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作为分子标记物,在特定激发状态下,将会发射特定颜色的光谱(发光),从而实现分子的检测定量。

它的原理是:激发态,是指在乙醛或甲醇乙醛混合溶液中,抗原与具有特异性的抗体结合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原与配体发生磁性交叉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交叉结合分子(complex)。

当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外加光照射时,抗原-抗体复合物-交叉结合分子将自发地发射出特定颜色的荧光,从而可以迅速、准确、灵敏地检测到所需要检测的抗原或抗体。

2、免疫荧光实验步骤(1)样品及标准品的处理:将要检测的样品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2)添加激发剂:向上述结合液中加入激发剂,使得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原与配体发生磁性交叉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交叉结合分子(complex)。

(3)光照射:将上述混合液置于紫外线发射器或其他能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源下照射,使得抗原-抗体复合物-交叉结合分子发射出合适波长的荧光。

(4)测量荧光强度:使用具有光谱分析功能的荧光光谱仪测量抗原的荧光强度,并绘制出检测曲线。

(5)定量检测:根据检测曲线,确定样品中抗原的含量。

3、免疫荧光实验的优缺点免疫荧光实验在多种实验中都有大量的应用,它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好,数据准确且可重复实验,是目前临床研究中预测早期诊断新方法的主要手段。

作为定量检测技术,它也有一些缺点,如在抗原的分子量大的时候,抗原配体结合性不够稳定,容易失活;且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原较多时,抗原配体结合反应的产物会发生变化,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检测需要器材设备,耗费较多财力。

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步骤

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步骤

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步骤免疫荧光检测的步骤:1. 组织的固定和切片首先,需要对待检测的肺组织进行固定和切片的处理。

固定是为了保持组织的完整性和结构,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甲醛、乙醛等。

切片是将固定后的组织切成薄片,常用的工具是刀片或冰冻刀片。

切片后的组织可以用于后续的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

2. 抗体的选择在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时,需要选择适当的一抗和二抗。

一抗是特异性的与待检测蛋白结合的抗体,常用的一抗包括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二抗是标记有荧光染料或酶的抗体,用于检测一抗与待检测蛋白的结合情况。

3. 抗原的修复在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时,组织中的抗原常常会经过固定和切片等处理而失去活性或部分变性,需要进行抗原修复处理。

抗原修复是通过加热(热诱导抗原修复,如在微波炉中加热)或酶解(酶诱导抗原修复,如用蛋白酶处理)等手段,使抗原重新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活性,有利于后续的抗体结合和检测。

4. 抗体的染色将选择的一抗和二抗加到抗原修复后的组织切片中,使其与待检测的蛋白结合。

一般情况下,先加入一抗,然后加入二抗,最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抗体的结合情况。

一抗一般会标记与蛋白结合的位置,而二抗则标记有荧光染料或酶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待检测蛋白的分布情况。

5. 显微观察和图像采集在加入抗体后,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样品,并采集图像。

通过观察样品的荧光染色情况,可以得到待检测蛋白的定位和分布情况。

同时,通过图像采集,可以记录下样品的图片和数据,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比较。

6.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最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果解读。

通过对免疫荧光检测得到的图像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了解待检测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不同条件下的比较,评估待检测蛋白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变化。

最终,得到结论并对结果进行解读。

注意事项:1. 抗原修复的方法和时间需要根据待检测的蛋白和组织类型进行调整,不同类型的抗原可能需要不同的修复条件。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原理介绍免疫荧光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免疫反应原理的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待检样品中的目标物与荧光标记的抗体结合,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能够高度灵敏地检测目标物,并且具有多样性、高通量性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应用领域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生命科学研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定位、分析和定量。

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可以在细胞或组织中精确定位目标蛋白,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机制。

此外,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细胞的分化状态、凋亡过程等。

2. 医学诊断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病原微生物或异常细胞结合,可以准确检测出有关疾病的相关指标。

例如,在临床诊断中,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病原体,以及癌症标志物等。

3. 农业与食品安全监测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农业和食品安全监测中具有重要应用。

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农作物病原体、有害微生物或食品中的污染物结合,可以快速、高效地检测出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这项技术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4. 环境监测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用于检测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可以实现对污染物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优势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高灵敏度:荧光标记的抗体可以非常灵敏地检测到目标物,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度。

•高特异性:与其他方法相比,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准确识别目标物。

•多样性: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多种类型的目标物检测,包括蛋白质、细胞、病原体等。

•高通量性: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高通量的检测,提高工作效率。

免疫荧光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的原理是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与待检测的蛋白质结合,然后通
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物的荧光信号。

这种技术常用于免疫细胞化
学研究、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以及临床诊断。

在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选择合适的抗体和荧光染料至关重要,需要确保它们能够特异性地
结合待检测的蛋白质,并且具有足够的荧光强度。

其次,样本的处
理和固定非常重要,因为不恰当的处理可能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
结果。

此外,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时间
和荧光显微镜的参数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另外,免疫荧光实验中的负对照和正对照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照用于确认荧光信号的来源是否为特定抗原,通常使用未与荧光
染料标记的抗体进行处理。

而正对照则用于验证实验条件和荧光显
微镜的性能,通常使用已知的阳性样本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科
研人员和临床医生观察和分析细胞或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定
位。

然而,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实验者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注意选择合适的抗体和荧光染料,以及正确处理样本和控制实验质量。

免疫荧光检测

免疫荧光检测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实验方案)荧光免疫技术是以荧光物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作为标准试剂,用于相应抗原或抗体的分析鉴定和定量测定。

荧光免疫技术包括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和荧光免疫测定两大类。

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是用荧光抗体对细胞、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鉴定和定位检测,可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结果,称为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或是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自动分析检测,称为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荧光免疫测定主要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和荧光偏振免疫测定等。

本次实验以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为例进行实习。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

抗核抗体实验原理以小鼠肝细胞或某些培养细胞(如Hep—2)作抗原片,将病人血清加到抗原片上.如果血清中含有ANA,就会与细胞核成分特异性结合。

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抗体又可与ANA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部位呈现荧光.试剂与器材1.抗原片现多用商品试剂.如需自行制备,方法如下:(1)肝印片制备:取4-8周龄小鼠,断颈杀死后,剖腹取肝。

将肝脏剪成平面块,用生理盐水洗去血细胞,用滤纸吸干渗出的浆液。

将切面轻压于载玻片上,使其在载玻片上留下薄层肝细胞.冷风吹干,乙醇固定,冰箱可保存1周。

(2)Hep—2细胞抗原片制备:Hep-2细胞是建株的人喉癌上皮细胞。

经适宜培养在载玻片上形成单层细胞抗原片,用洗涤洗去培养基.干燥后,用无水乙醇固定。

(3)肝切片制备:取小鼠肝组织作冰冻切片,厚4μl.-30℃保存备用。

2.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IgG抗体(FITC—抗人IgG抗体)有商品供应,临用时按效价稀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实验方案)荧光免疫技术是以荧光物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作为标准试剂,用于相应抗原或抗体的分析鉴定和定量测定。

荧光免疫技术包括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和荧光免疫测定两大类。

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是用荧光抗体对细胞、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鉴定和定位检测,可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结果,称为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或是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自动分析检测,称为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荧光免疫测定主要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和荧光偏振免疫测定等。

本次实验以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为例进行实习。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

抗核抗体实验原理以小鼠肝细胞或某些培养细胞(如Hep-2)作抗原片,将病人血清加到抗原片上。

如果血清中含有ANA,就会与细胞核成分特异性结合。

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抗体又可与ANA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部位呈现荧光。

试剂与器材1.抗原片现多用商品试剂。

如需自行制备,方法如下:(1)肝印片制备:取4-8周龄小鼠,断颈杀死后,剖腹取肝。

将肝脏剪成平面块,用生理盐水洗去血细胞,用滤纸吸干渗出的浆液。

将切面轻压于载玻片上,使其在载玻片上留下薄层肝细胞。

冷风吹干,乙醇固定,冰箱可保存1周。

(2)Hep-2细胞抗原片制备:Hep-2细胞是建株的人喉癌上皮细胞。

经适宜培养在载玻片上形成单层细胞抗原片,用洗涤洗去培养基。

干燥后,用无水乙醇固定。

(3)肝切片制备:取小鼠肝组织作冰冻切片,厚4μl。

-30℃保存备用。

2.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IgG抗体(FITC-抗人IgG抗体)有商品供应,临用时按效价稀释。

3.L PBS4.缓冲甘油取甘油9份加PBS 1份。

5.待测血清、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临床标本筛选获得。

6.器材荧光显微镜、孵箱、有盖湿盒、染色缸、吸管、试管等操作方法1.准备:检查加样板,生物载片恢复室温,标记。

2.稀释:PBS-Tween缓冲液稀释血清,设阴阳性对照。

3.加样:加样板放于泡沫塑料板上,加25μl稀释后血清,至加样板的每一反应区,避免气泡。

加完所有标本后开始温育。

4.温育:将生物薄片盖于加样板的凹槽里,反应开始,室温温育30分钟。

5.冲洗:用烧杯盛PBS-Tween缓冲液流水冲洗生物薄片,然后立即将其浸入盛有PBS-Tween缓冲液的小杯中至少1分钟。

不必混摇。

6.加样:滴加20μl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蛋白(结合物)至一洁净加样板的反应区,完全加完方可继续温育。

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蛋白用前需混匀并以PBS-Tween缓冲液稀释。

7.冲洗:用烧杯盛PBS-Tween缓冲液流水冲洗生物薄片,然后立即将其浸入盛有PBS-Tween缓冲液的小杯中至少1分钟。

不必混摇。

8.封片:将盖片直接放于泡沫塑料板凹槽中,滴加甘油/PBS至盖片:每反应区约10μl。

从PBS-Tween缓冲液中取出1张生物薄片,用纸擦干背面和四边。

还要擦拭反应区间隙。

将生物薄片面朝下放在已准备好的盖玻片上,立即查看并调整使盖片嵌入载片的凹槽中。

然后继续下1张。

结果判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细胞核发黄绿色荧光为阳性染色细胞,不发荧光为阴性。

抗原片中出现阳性染色细胞为ANA阳性,否则为阴性。

阳性待检血清可作进一步稀释后测定效价。

2.根据细胞核着染色荧光的图像,可区分为:①均质型:细胞核呈均匀一致的荧光;②周边型(核膜型):细胞核周围呈现荧光;③斑点型(颗粒型):细胞核内呈现斑点状荧光;④核仁型:核仁部分呈现荧光。

⑤混合型:两种以上核染色;⑥应用细胞片做抗原片可检出着点型(ACA)注意事项1.PBS-Tween缓冲液在4℃下可存放两周。

2.根据每次实验的标本量决定需要稀释的FITC标记的抗人球蛋白的量,稀释后可在4℃下可存放1周。

3.血清或FITC标记的抗人Ig应滴加至加样板上,不能直接滴到载片上。

4.载片盖到加样板上后,确保反应区与液滴完全接触后,才开始记时温育。

5.冲洗载片时水流要缓慢,以免冲洗掉基质。

载片上的反应区应保持湿润,不要将载片风干。

6.封片进不可用力挤压盖玻片,以免损坏基质。

可左右挪动盖玻片以使其正确嵌入载片凹槽里。

7.封片介质含有荧光稳定剂,应保存在2-8℃。

封好的载片可于4℃长期保存。

实验讨论方法评价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是检测ANA最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简便、敏感,且可根据核染色形态确定核抗原的类型。

鼠肝印片细胞分布不均匀,多有重叠,冲洗时易丢失。

Hep-2细胞具有核大、有丝分裂旺盛、核内细胞器较明显、具备人源性抗原的特征,对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病十分有利。

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实验方案ANA简介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s)经典定义:针对细胞核成分的一大组抗体谱。

抗核抗体新概念(FANA)传统定义:顾名思义是指抗细胞核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狭义定义现代定义:是指抗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对ANA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核成分,而是指抗核酸(nucleic acid)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抗体的总称® 广义定义靶抗原分布:细胞核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抗核抗体检测方法检测细胞内抗原自身抗体“金标准”-IIFANA检测方法进展:仅限于IIF改良法(底物选择、制备方法)试图将ELISA发推广为最基本的筛选方法未获成功复制细胞抗原全部成分极其困难® 抗原存在的相对浓度、自然抗原决定簇的二级结构及高级结构荧光染色模型可初步判断相应抗体性质范围或确定抗体特异性IIF 法:HEp-2细胞底物(90%以上实验室采用)# 完整的ANAs抗原谱(细胞核、浆、骨架、周期)# 可预测分析ANA靶抗原范围# 经验性强ELISA法:采用高度纯化抗原或全细胞抗原# 抗原谱有限(十余种)# 假阴性结果# 操作简单快速其他方法:金标法、比浊法ANA靶抗原多核苷酸:双链DNA、单链DNA、RNA组蛋白:H1,H2A,H2B,H3,H4,H2A-H2B复合物核浆的核糖核蛋白:U1-nRNP、Sm、SS-A(Ro)、SS-B(La)、Ku、 Mi-1、Mi-2、核点、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核仁抗原:Scl-70、U3-nRNP/原纤维蛋白、RNA多聚酶I、PM-Scl(PM-1)、7-2-RNP(To)、4-6-S-RNA、核仁形成中心(NOR)…核膜抗原:板层素(层粘连蛋白)着丝点:着丝点蛋白……ANA检出率与年龄和性别有关与个体的免疫稳定性相关使用足够敏感的方法,每个人都可检测出一些ANA。

_________天然ANA_________生理性自身免疫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生理稳定。

滴度较低,亲和力弱,大多为IgM型。

ANA检测方法初筛抗核抗体:IIF最佳基质:联合生物薄片(HEp-2 细胞/猴肝冰冻组织)区分抗核抗体的靶抗原:ELISA、印迹法和免疫印迹法ANA初筛IFT:HEp-2细胞/灵长类肝脏完整的抗原谱(细胞核及细胞浆)可预测靶抗原协助检测其它项目(如 ANCA、ENA)ELISA:采用高度纯化的抗原初筛ANA抗原谱有限操作简单快速采用滴定平板技术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为了使实验操作标准化,欧蒙开发了滴定平板技术 :滴加标本或标记抗体至加样板的反应区,然后将生物薄片载片盖在加样板表面的凹槽里,这时,载片上的所有生物薄片均与液滴接触,反应同时开始。

系统的几何结构决定了液滴的位置和高度。

因为液体被局限在一封闭的空间里,所以不再需要传统的“湿盒”。

并且可在一致的反应条件下同时温育任何数量的标本。

准备:检查加样板是否反应区亲水而周边疏水如果不是,可用湿纸巾擦拭,必要时可使用家用洗涤剂或Extran MA 01(默克公司),再用水彻底冲洗。

需要消毒时,可于3%的Sekusept Extra (汉高公司)中浸泡1小时。

只有当载片平衡到室温后方可打开袋子。

不要触及生物薄片。

按照要求用记号笔对玻片进行标记。

稀释: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稀释血清标本。

每次实验均需加入阳性和阴性对照。

对照血清使用前必须混匀。

加样:在加样板的每个反应区加入稀释血清,避免产生气泡。

滴加完所有待测标本后才开始温育(一次最多200份)。

使用聚苯乙烯加样板。

加样体积:10 µl/反应区(3 x 3 mm)25 µl/反应区(5 x 5 mm)70 µl/反应区(7 x 9 mm)温育:将载片盖在加样板对应的凹槽里,反应即开始。

确保每个标本均能够与生物薄片相接触,而标本之间不相互接触。

室温温育30分钟。

清洗:用烧杯盛PBS-Tween缓冲液,流水冲洗载片,然后立即放入装有PBS-Tween缓冲液的小杯中浸洗至少5分钟。

冲洗1秒钟小杯内浸洗5分钟加样:将荧光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酶结合物)加入洁净加样板的每个反应区。

完全加完所有的二抗后,方可继续温育(最多可加50个载片)。

使用连续加样器。

加样前应使用加样器混匀。

为节约时间,可在第一步温育的同时滴加酶结合物至另一个加样板的反应区中。

加样体积:10 µl/反应区(3 x 3 mm)20 µl/反应区(5 x 5 mm)60 µl/反应区(7 x 9 mm)温育:从PBS-Tween 清洗缓冲液中取出一张载片,5秒钟内用吸水纸擦一下背面和边缘后,立即将载片覆有生物薄片的一面朝下,盖在加样板的凹槽里。

注意:为防止破坏基质,不要擦拭反应区的间隙。

检查生物薄片是否与液滴接触良好,然后继续下一张。

从现在开始,注意避免阳光直射载片。

室温温育30分钟。

清洗:用烧杯盛PBS-Tween缓冲液,流水冲洗载片,然后立即放入装有PBS-Tween 缓冲液的小杯中浸洗至少5分钟。

可在每150ml磷酸盐缓冲液中加10滴(150 µl)伊文氏蓝进行复染。

冲洗1秒钟小杯内浸洗5分钟封片:在盖玻片上滴加甘油/PBS。

使用聚苯乙烯封片板。

从PBS-Tween 清洗缓冲液中取出一张载片,用纸擦干背面和四边,注意不要擦拭反应区间隙。

将载片的生物薄片朝下置于准备好的盖玻片上,立即检查盖玻片是否放入载片的凹槽里,如有必要,需调整位置,正确放置。

然后再进行下一个载片的操作。

封片体积:10 µl/反应区(3 x 3 mm)10 µl/反应区(5 x 5 mm)20 µl/反应区(7 x 9 mm)结果判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