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概述本次操作系统实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使用。

通过完成实验,学生将了解操作系统内核,进程调度,文件系统和输入输出等关键组成部分。

实验环境实验要求使用 Linux 操作系统,可以选择任意一种 Linux 发行版。

可以在物理机上安装 Linux,也可以使用虚拟机软件(如 VirtualBox)来运行 Linux 虚拟机。

实验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如 Ubuntu、Fedora 等)或虚拟机软件(如VirtualBox)。

2.熟悉 Linux 基本命令和操作,包括文件操作、进程管理等。

实验内容本次操作系统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实验一:进程管理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进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进程创建、终止和状态转换等操作。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编写一个简单的 C 程序,实现进程的创建、终止和状态转换功能。

•使用 Linux 命令行工具编译、运行和调试 C 程序。

•观察和分析进程的状态转换过程。

2. 实验二:进程调度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优先级调度、轮转调度和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等算法。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编写一个简单的 C 程序,模拟进程调度算法的执行过程。

•使用 Linux 命令行工具编译、运行和调试 C 程序。

•观察和分析不同调度算法对进程执行顺序的影响。

3. 实验三:文件系统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原理,掌握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等操作。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编写一个简单的 C 程序,实现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功能。

•使用 Linux 命令行工具编译、运行和调试 C 程序。

•观察和分析文件系统的存储结构和操作过程。

4. 实验四:输入输出本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输入输出机制和设备驱动程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文件读写、设备驱动和错误处理等操作。

linux-实验指导手册-系统管理与配置

linux-实验指导手册-系统管理与配置

Linux实用操作系统实验指导手册实验三系统管理与配置(6学时)一、实验名称系统管理与配置。

二、实验目的要求熟练掌握linux系统的用户和工作组管理;掌握文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了解linux 系统备份的相关知识。

要求熟练掌握Linux系统网卡、调整解调器等网络设备的配置;掌握基本网络命令的使用;掌握网络文件系统NFS的配置;了解电子邮件系统的相关配置等内容。

三、实验环境Redhat Linux系统企业版本4.0及以上四、实验内容(一)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2学时)1.熟悉管理命令的使用方法命令:useradd、usermod、userdel、groupadd、groupdel和groupmod2.在系统中建立testuser1、testuser2用户,均属于testgroup用户组,同时将testuser2归属于root组。

3.根据所建立的用户,结合前面的ls、grep等命令,对testuser1、testuser2用户的信息,以及/etc/passwd、/etc/shadow、/etc/group文件进行管理。

4. 理解并建立shell程序SysMan1echo –n “Please input your groupname: ”read groupnameecho –n “Please input sum: “read sumgroupadd $groupnamefor ((i=1; i<=$sum; i++))douseradd –g $groupname –p student $groupname-$idone5. 理解并建立shell程序SysMan2echo –n “Please input your groupname: ”read groupnameecho –n “Please input sum: “read sumi=1while [ $i –le $sum ]douserdel –r $groupname -$i((i++))donegroupdel $groupname(二)基本网络命令(1学时)熟悉ping、ifconfig、netstat、route命令的功能。

Linux操作系统实验说明书

Linux操作系统实验说明书

Linux操作系统实验说明书1、实验内容及课时为了使学生在上机实验时目标明确,本实验指导书根据教学大纲针对课程内容编写了4个实验,每个实验2学时,学生可以在上机时先完成指导书中给出的内容,在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再深入其他的操作。

实验学时6学时,实验一、二必做,实验三和实验四选一个完成。

4个实验如下:2、实验设备要求实验用机的软件和硬件基本配置。

软件配置:Windows 2000/XP/7系统Orade VM VirtualBox 4 及以上版本Linux Redhat系列硬件配置:CPU P4 2.0G以上、内存 512MB以上3、实验报告要求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对实验中要求操作的部分进行操作并截图,最后完成实验心得。

实验报告格式由老师统一提供,最后打印装订统一提交。

实验一、利用虚拟机安装并启动RHEL Server 5一、实验要求(1)掌握利用虚拟机()软件安装RHEL Server5的基本步骤;(2)启动RHEL Server5并进行初始化设置;(3)登录桌面环境;(4)注销与关机。

二、实验内容下创建Red Hat Linux虚拟机(两种方式选择一种即可),要求虚拟机的内存为512MB或更大,硬盘为15GB或更大。

(2)使用RHEL 5.4的DVD光盘或ISO文件安装Linux系统。

三、实验指导和步骤1.硬盘和分区知识以及Linux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1)硬盘和分区知识磁盘有IDE接口和SCSI接口两种。

磁盘在使用前需分区。

磁盘分区有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之分。

一块硬盘可以有4个主分区,其中一个主分区的位置可以有一个扩展分区替换,即可以有3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且一块硬盘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在这个扩展分区中可以划分多个逻辑分区。

(2)Linux如何表示分区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盘符来标识不同的分区,而在linux下使用分区的设备名来标识不同的分区,设备名存放在/dev目录中。

磁盘设备名称如下:●系统的第1块IDE接口的硬盘称为/dev/hda●系统的第2块IDE接口的硬盘称为/dev/hdb●系统的第1块SCSI接口的硬盘称为/dev/sda●系统的第2块SCSI接口的硬盘称为/dev/sdb分区使用数字编号表示:●系统的第1块IDE接口硬盘的第1个分区称为/dev/hda1●系统的第1块IDE接口硬盘的第5个分区称为/dev/hda5●系统的第2块SCSI接口硬盘的第1个分区称为/dev/sdb1●系统的第2块SCSI接口硬盘的第5个分区称为/dev/sdb5注意:数字编号1-4留给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使用,逻辑分区编号从5开始。

LINUX系统实验指导书

LINUX系统实验指导书

《 LINUX系统级应用》课程实验指导书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4/6 总学分:2.5(课程)必开实验个数: 4 选开实验个数:2二.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三.三.考核方式及办法:在规定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要求,依据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在实验现场逐一检查考核。

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五. 实验项目:实验1 UNIX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掌握UNIX(LINUX)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系统启动、注销、关闭和关机;帐号管理;文件系统的日常管理;文件系统的权限控制。

2、实验工具及环境UNIX(LINUX)系统网络环境或单机。

3、实验计划学时4学时上机实际操作。

4、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⑴系统启动和关闭①使用自己的账户登录UNIX系统,查看系统提示符确定自己使用的shell程序类型别。

◎开机后,系统自检启动后提示login:(输入:root↙)password:(输入:用户口令↙,root用户为redhat)◎查看/etc/passwd文件可以获得用户使用的shell#grep $LOGNAME /etc/passwd↙可能的显示为:user001:*:200:50::/usr/user001:/bin/sh请思考上述命令怎样得到了当前使用的shell类型的?使用下面的命令也可以查看当前shell:#echo $SHELL②注销和关机命令。

◎用户注销使用:$exit↙或$<ctrl>+<D>↙或$logout↙◎超级用户关机使用:#shutdown↙该命令将结束所有的进程,当执行此命令后系统提示“Safe to Power off or Press Any Key to Reboot”时可以关闭电源或按任一键重启系统。

◎haltsys(halt),reboot只能由超级用户在单用户模式下使用。

⑵帐号管理①添加用户,删除用户,修改个人口令后重新进行登录;◎添加用户的shell命令:#useradd user08↙(Linux系统中可以为adduser)上述命令采用默认属性,UNIX也可以使用选项来指定创建帐户的属性:-c comment用户说明-d directory 指定用户主目录-m 若用户的起始目录不存在则创建-g group指定用户所属组-s shell 指定用户使用的shell-u uid为用户分配标识◎修改口令对linux系统而言,用adduser增加的用户应该随即用passwd命令来修改口令。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

linux操作系统实训指导书

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指导书(2013—2014 学年度第2 学期)课程名称: Linux操作系统授课班级: 计应12-1、2、3、4任课教师: 曹英忠教研组长:系部主任:编写时间: 2014 年 6 月5日《Linux操作系统》课程实训指导书一、总体目的为了加强和巩固理论课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并使学生通过实训熟悉Linux命令,真正学会使用Linux。

二、实训要求为了确保实训顺利进行,培养同学们良好的习惯,增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特制定以下实训要求:1. 实训室内禁止饮食,禁止吐痰。

禁止在实训室内喧哗、嬉戏、争斗,保持安静,轻声讨论。

2. 不准恶意破坏仪器设备,设备若有损坏及时向实训指导教师报告。

3. 不准无故旷课、迟到、早退;若有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征求许可。

4. 旷课3节,实训成绩不及格,2次迟到算旷课1节。

5. 实训时间内,请勿离开实训室10分钟以上,否则以旷课论,若确有急事,需征得实训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6. 按规定时间(最后两次课开始提交)、规定格式(每人一份模板)上交实训报告。

三、实训报告格式要求要求写出实训项目的步骤,格式必须包括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施方案、实训结果、实训心得和鉴定表等。

四、实训考核办法本实训共九个题目,其中实训编号为一至六号为每个同学必做项,七到九为选做,只需选择其中任何一题即可。

最终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完成比例、答辩情况、实训表现和态度、实训报告的内容及其表达给以量分。

本着对大部分同学公正平等的原则,对实训成绩考核办法如下:实训成绩考核内容有实训表现与态度(10%)、实训操作过程和实训内容掌握程度(60%)、实训报告的内容与文字表达(30%)三部分组成。

具体细则如下表:五、时间分配实训目录实验一、Linux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的使用实验二、Linux网络参数的配置实验三、Linux的用户管理实验四、Linux的进程管理实验五、Linux的文件管理实验六、利用Samba实现Windows和Linux的资源共享实验七、Linux Web服务器的配置实验八、Linux的FTP服务试验九、shell编程实验一、Linux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会不同Linux用户登录的方法。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1安装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1安装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1安装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1安装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实验题目:rhel6.0加装、采用vmwaretools同时实现linux与windows资源共享实验目的:掌控vmware、rhel6.0加装;熟识采用vmwaretools同时实现linux与windows资源共享的基本方法实验类型:设计实验建议:必修课程仪器设备:计算机实验内容、方法、步骤:一、创建虚拟机建议:1)1024g内存2)单核单个cpu3)40g硬盘二、安装rhel6.0操作系统实验建议:1.在选择软件包安装中,选择安装1-2种服务器,并解释所选服务器功能,要求提交此过程截图,命名为“姓名+服务器”,如张三服务器。

2.同时加装kde与gnome两种相同桌面环境,建议递交此过程图片,命名为“姓名+桌面”,例如张三桌面。

以上两项要求所在步骤请参考下图。

3.加装启动后,设置账户及密码,建议账户为学生姓名,如zhangsan,并图片递交,命名为“张三+账户”,例如张三账户4.采用设置的普通用户登录,在登录及桌面终端截图并提交(运行who命令后,进行截图)。

三、采用vmwaretools同时实现linux与windows资源共享实验要求:1.在windows创建目录,目录名叫学生姓名,如zhangsan2.将zhangsan设置windows与linux共享目录,测试共享功能。

截图提交,如下图。

四、熟识常用系统管理命令(su、init、cal、date…)完成下列任务:1创建用户ustl01,ustl02/useradd2设置ustl01,ustl02密码为ustl01,ustl023切换用户root-》ustl01-》ustl024删除ustl01密码5转换用户ustl02-》ustl01-》root6echo-ehello\输入结果7在终端输入下面内容hellolinuxiamjack8显示时间和1949年10月份日历9时显示内核发行号和主机名10在交互式终端转换,用多用户同时进占11修改/etc/inittab,将默认运行级别改为3,重启后观察运行结果。

linux实训手册

linux实训手册

实训手册2016-2-21编制说明:1.实训手册主要给了出了相关实训操作步骤或流程。

2.相关操作细节要参考教材中相关部份。

3.实训内容可能跟教材相关章节不一至,请选择使用。

Linux网络服务器组建、配置和管理(应用)实践教程实训手册目录1.10 本章实训 (4)2. 8 本章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8 本章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7 本章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7 本章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8 本章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11 本章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11 本章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doc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doc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主编教师:王振目录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3)【实验目的】 (3)【实验环境】 (3)【实验重点及难点】 (3)【实验内容】 (3)实验二常用命令的使用(一) (5)【实验目的】 (5)【实验环境】 (5)【实验重点及难点】 (5)【实验内容】 (5)实验三常用命令的使用(二) (9)【实验目的】 (9)【实验环境】 (9)【实验重点及难点】 (9)【实验内容】 (9)实验四VI编辑器的使用 (14)【实验目的】 (14)【实验环境】 (14)【实验重点及难点】 (14)【实验内容】 (14)实验五Linux系统管理与配置 (15)【实验目的】 (15)【实验环境】 (16)【实验重点及难点】 (16)【实验内容】 (16)(一)命令行管理 (16)(二)图形界面管理 (17)实验六shell编程(一) (19)【实验目的】 (19)【实验环境】 (19)【实验重点及难点】 (19)【实验内容】 (19)实验七shell编程(二) (23)【实验目的】 (23)【实验环境】 (23)【实验重点及难点】 (23)【实验内容】 (23)实验八FTP服务器的配置 (25)【实验目的】 (25)【实验环境】 (25)【实验重点及难点】 (25)【实验内容】 (25)实验九NFS服务器 (26)【实验目的】 (26)【实验环境】 (26)【实验重点及难点】 (26)【实验内容】 (26)实验十配置Samba服务器 (28)【实验目的】 (28)【实验环境】 (28)【实验重点及难点】 (28)【实验内容】 (28)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实验目的】1.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2.通过安装,学习Linux操作系统与其他操作系统的区别。

【实验环境】1、Linux操作系统安装;2、虚拟机软件;3、计算机内存配置要求512M以上。

【实验重点及难点】Linux操作系统安装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 kill 命令,向 run_status 进程发送 SIGSCON 信号,并使用 ps 命令观察其状态(恢复到 R 状态)
(三)查看“可中断阻塞”状态(S) 创建一个 C 程序,如 interruptiblie_status.c,让其睡眠 30s
编译链接,后台运行该程序(后接&符号),并使用 ps 命令查看运行状态
2016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 版】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 版)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2016 年
1
2016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 版】
实验一 观察 Linux 进程状态
一、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中学习 Linux 操作系统的进程状态,并通过编写一些简单代码来观察各种情况下, Linux 进程的状态,进一步理解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机制。
编译链接,后台运行该程序(后接&),并使用 ps 命令查看
(二)查看“暂停”状态(T) 运行 run_status 进程,其进入 R 状态:
3
2016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 版】
使用 kill 命令,向 run_status 进程发送 SIGSTOP 信号,并使用 ps 命令观察其状态(进入了 T 状态)
硬件环境:计算机一台,局域网环境; 软件环境:Linux Ubuntu 操作系统,gcc 编译器。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进程异步并发执行 编写一个 C 语言程序,该程序首先初始化一个 count 变量为 1,然后使用 fork 函数创建两 个子进程,每个子进程对 count 加 1 后,显示“I am son, count=x”或“I am daughter, count=x”, 父进程对 count 加 1 之后,显示“I am father, count=x”,其中 x 使用 count 值代替。最后父 进程使用 waitpid 等待两个子进程结束之后退出。 编译连接后,多次运行该程序,观察屏幕上显示结果的顺序性,直到出现不一样的情况为止, 并观察每行打印结果中 count 的值。 参考程序(实验者也可以自己设计类似程序)
二、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计算机一台,局域网环境; 软件环境:Linux Ubuntu 操作系统,gcc 编译器。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Linux 进程状态及其相互转换 Linux 中,进程有以下 6 中状态。 Linux 系统中的进程主要有以下六种状态。 (1)TASK_RUNNING(可运行状态)。正在运行的进程或在可运行进程队列(run_queue)中 等待运行的进程处于该状态。它实际上包含一般操作系统原理教材中所谓进程三种基本状态中的 运行态和就绪两种状态。 当 CPU 空闲时,进程调度程序只在处于该状态的进程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进程运行。Linux 中运行态的进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 3 种:内核运行态、用户运行态和就绪态。 (2)TASK_INTERRUPTIBLE(可中断阻塞状态)。处于可中断阻塞状态的进程排成一个可中 断阻塞状态进程队列,该队列中的阻塞进程在资源有效时,能被信号或中断唤醒进入到运行态队 列。 (3)TASK_UNINTERRUPTIBLE(不可中断阻塞状态)。不可中断指的是进程不响应信号。处 于不可中断阻塞状态的进程排成一个不可中断阻塞状态进程队列。该队列中的阻塞进程,不可被 其他进程唤醒,只有被使用 wake_up()函数明确唤醒时才能转换到可运行的就绪状态。 (4)TASK_STOP/TASK_TRACED(暂停状态)。当进程收到信号 SIGSTOP、SIGTSTP、SIGTTIN 或 SIGTTOU 时就会进入暂停状态。可向其发送 SIGCONT 信号,让进程转换到可运行状态。 (5)TASK_DEAD-EXIT_ZOMBIE(僵死状态)。表示进程停止但尚未消亡的一种状态。此时 进程已经结束运行并释放掉大部分资源,但父进程尚未收回其 PCB。在进程退出时,将状态设为 TASK_ZOMBIE,然后发送信号给父进程,由父进程再统计其中的一些数据后,释放它的 task_struct 结构。处于该状态的进程已经终止运行,但是父进程还没有询问其状态。 (6)TASK_DEAD-EXIT_DEAD(退出状态),处于此状态的进程即将被销毁,EXIT_ DEAD 非常短暂,几乎不可能通过 ps 命令捕捉到。 Linux 中进程的状态转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四)查看“不可中断阻塞”状态(D) 创建一个 C 程序,如 uninter_status.c,让其睡眠 30s
4
2016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 版】
编译链接,后台运行该程序(后接&),并使用 ps 命令查看运行状态
(五)查看“僵尸”进程(Z) 创建一个 C 程序,如 zombie_status.c,在其中创建一个子进程,并让子进程迅速结束,而父进 程陷入阻塞
5
2016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 版】
实验二 观察 Linux 进程/线程的异步并发执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习如何创建 Linux 进程及线程,通过实验,观察 Linux 进程及线程的异步执行。 理解进程及线程的区别及特性,进一步理解进程是资源分配单位,线程是独立调度单位。
二、实验环境
注:父进程进入 S 状态,子进程进入 Z 状态。 编译链接,后台运行该程序(后接&),并使用 ps以不参照前面代码写,但要贴出实验结果。
四、实验总结
分析为什么出现以上现象,并对其进行总结:什么时候出现运行状态、暂停状态、可中断阻 塞状态、不可中断阻塞状态、僵尸状态?
2
2016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Linux 版】
可以使用 ps 命令查看进程在系统中的状态。在 ps 命令的显示结果中,5 中字符分别代表 5 种不同的进程状态。
(1)R(TASK_RUNNING):可执行状态或运行状态 (2)S(TASK_INTERRUPTIBLE):可中断阻塞状态,可响应中断、接收信号(如 SIGKILL) (3)D( TASK_ UNINTERRUPTIBLE):不可中断阻塞状态,只能响应中断 (4)T( TASK_ STOPPED/ TASK_ TRACED):暂停状态或跟踪状态 (5)Z( TASK_ DEAD/EXIT_ZOMBIE):退出状态,进程成为僵尸进程 注:在状态字符后面如果带+(如 S+),表示进程是前台运行,否则是后台运行。 2 观察进程状态 (一)查看“运行”状态(R) 创建一个 C 程序,如 run_status.c,运行一段长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