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等各种流感疾病在人员聚集场所的传播,本方案制定了指导和规范学校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工作。
以下是经常性消毒措施: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对地面、墙壁等表面定期消毒。
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喷雾消毒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用药量: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
地面消毒喷药量为200ml/㎡-300 ml/㎡,由内向外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对经常使用或接触的物品、餐饮具定期消毒。
对人体接触较多的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5-30分钟。
餐饮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煮沸消毒15-30分钟;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应下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
对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食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
如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溴为250mg/L-5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200mg/L二氧化氯的溶液浸泡、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
消毒后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等,亦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涤剂清洗衣物。
卫生间、厨房和居住的房间要经常打扫,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擦拭,作用时间30分钟。
以下是发现疑似甲型H1N1等各种流感病人时的消毒措施: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可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擦拭,作用时间30分钟。
2024年疫情防控预防性消毒方案

2024年疫情防控预防性消毒方案2024年疫情防控预防性消毒方案1一、消毒原则(一)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措施应以清洁为主,保持空气流通, 内外环境定时进行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二)公众接触频率高的物体表面和重点部位,以及人员活动频繁的室内地面可进行预防性消毒。
(三)使用的消毒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管理要求。
(四)防止过度消毒。
不必要对室外环境(包括空气)开展大面积消毒。
室外地面、交通工具外部不需要进行消毒。
(五)有人条件下,不建议喷洒消毒。
二、各类场所预防性消毒措施(一)公共场所1.影院、KTV、网吧、体育馆、展览馆、博物馆、公园、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应注意加强通风,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
首选自然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
2.使用空调系统的场所,应保证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定期清洗消毒空调滤网。
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可浸泡于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或2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作用lOmin30min,作用完毕,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
对需要消毒的金属部件优先选择季铵盐类消毒剂。
3.公共物品、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门把手等公共高频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或消毒。
可采用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
小型物体表面,如电梯按钮、门把手等也可用75%的酒精擦拭。
(二)公共交通工具1.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2.日常情况下,应保持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环境整洁卫生。
3.火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运行结束后,可对内部物体表面(如车身内壁、地面、座椅、桌面、吊环、车内扶手、司机方向盘等),采用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除地面以外的物体表面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洗涤、消毒处理,消毒采用加热的方法,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无加热条件的采用浸泡消毒法,选择有效氯为25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
消毒措施方案

消毒措施方案消毒是一种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当前新冠疫情流行的背景下,加强消毒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消毒措施方案,以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一、消毒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消毒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消毒的效果。
首先,要提前准备好消毒剂和相应的工具设备,如擦拭布、喷雾器等。
其次,要对待消毒的区域进行彻底清洁,清除表面的污垢和杂物。
最后,要确保自身的安全,佩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二、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对于有效杀灭病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消毒剂有漂白粉、酒精、过氧化氢等。
在选择时,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消毒对象的特性来确定。
比如对于硬表面的消毒,可以选择漂白粉;对于皮肤和手部的消毒,可以选择酒精;对于空气中的消毒,可以选择喷雾器喷雾过氧化氢。
三、消毒的具体操作消毒的具体操作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物体进行相应的处理。
下面以家庭环境为例,介绍一种常见的消毒措施。
1. 清洁消毒首先,使用清洁剂擦拭表面,清除污垢和杂物。
然后,用消毒剂溶液擦拭表面,确保全面覆盖,并按照消毒剂的说明进行适当的停留时间。
最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以防留下消毒剂残留物。
2. 空气消毒在家庭环境中,可以使用喷雾器喷洒过氧化氢消毒剂,将其均匀喷洒至整个室内空气中。
同时要注意通风,以便更好地扩散消毒剂并保持空气流通。
3. 频繁接触物品的消毒对于经常接触的物品,如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湿布擦拭,或将它们放入含有酒精的消毒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对于不适宜浸泡的物品,可以使用喷雾器喷洒酒精消毒。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酒精,以免损坏物品。
四、定期消毒和常规保持卫生消毒工作不是一次性的事情,要定期进行,并且在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定期消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同时根据需要对特定区域或物品进行更频繁的消毒。
此外,要保持室内外的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保持环境的清洁。
幼儿园疫情期间环境及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简表

幼儿园疫情期间环境及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简表
续表
注意事项:
1.幼儿玩教具、图书等日用品均以平时的消毒方式方法为准,根据情况适当增加频率以达到疫情期间的消毒目的。
另外,倡导健康有效的自然方式消毒(清洗、通风、晾晒等),把握好制剂消毒的频率以免过度消毒。
2.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不与其他清洁剂混用;由于食堂内会有明火,所以禁止使用乙醇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3.紫外线消毒须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引言概述:消毒隔离制度是一种重要的防疫措施,旨在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通过对环境、物品和人员的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消毒隔离制度的重要性1.1 防止病原体传播: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有效杀灭或者去除环境、物品和人员表面的病原体,阻断疾病传播途径,降低感染风险。
1.2 保护公众健康:通过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可以减少疾病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传播,维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1.3 预防疫情暴发: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能够及早发现并控制疫情,防止疾病暴发蔓延,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二、环境消毒的方法2.1 表面消毒:使用消毒剂对环境表面进行擦拭、喷洒或者浸泡,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
2.2 空气消毒:利用紫外线辐射、臭氧气体或者空气过滤器等技术,对空气中的病原体进行消毒处理,净化室内空气。
2.3 水源消毒:采用氯化物、臭氧或者紫外线等方法对水源进行消毒,确保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安全性。
三、物品消毒的措施3.1 手部消毒:通过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洗手液等方式,有效清洁双手,防止病原体通过手部传播。
3.2 日常物品消毒:对常用物品如手机、钥匙、眼镜等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3.3 医疗器械消毒: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消毒规范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确保手术和治疗的安全性。
四、个人隔离的措施4.1 居家隔离:对有疾病症状或者接触过病患的人员进行居家隔离,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4.2 医学观察:对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防止疫情扩散。
4.3 隔离病房: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隔离治疗,避免与其他人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五、加强宣传教育5.1 提供科学知识:加强对公众的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其对消毒隔离制度的认知和理解。
5.2 宣传消毒方法: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措施,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件预防性消毒方法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件预防性消毒方法
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托幼机构的环境和物件需要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
下面是一些简单有效的预防性消毒方法:
1. 常规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托幼机构的地面、墙壁、桌椅、玩具等物件。
使用清洁剂和消毒液,按照说明进行正确使用,并注意对于不同材质要选择不同的清洁方法。
2.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细菌、病毒等的滋生和传播。
3. 手部卫生:教育幼儿正确洗手,定期进行手部消毒。
给幼儿配备肥皂和洗手液,鼓励他们经常洗手,并指导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
4. 食品安全: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厨房和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妥善储存食品,确保食品安全。
5. 垃圾处理:定期清理垃圾,避免垃圾滞留导致细菌滋生和传播,保持环境卫生。
6. 定期检查:托幼机构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卫生问题和风险。
总结起来,托幼机构环境和物件的预防性消毒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常规清洁、通风换气、手部卫生、食品安全、垃圾处理和定期检查等措施来实现。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您确保托幼机构的卫生和安全。
(字数:141)。
动物防疫消毒制度(四篇)

动物防疫消毒制度一、消毒的概念(一)消毒的定义。
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存环境和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叫消毒。
(二)消毒的目的和意义。
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消毒不能消除患病动物体内的病原体,仅是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它需配合免疫接种、隔离、杀虫、灭鼠、扑灭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二、消毒的种类根据消毒的具体目标可分以下三种:(一)预防性消毒:为了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对畜禽舍、场地环境、人员、车辆、用具和饲料、饮水等进行的定期、反复的消毒。
(二)随时消毒(也可称紧急消毒)。
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从患病动物体内排除的病原体而采取的应急性消毒措施。
消毒的对象包括畜禽所在的圈舍、隔离场地以及被病畜禽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
随时消毒应及时进行,并且要多次消毒。
(三)终末消毒。
在最后一头病畜禽痊愈或死亡(扑杀)后,经过一个潜伏期的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在解除封锁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而进行的疫区全面彻底的最后大消毒。
终末消毒后经验收合格即可解除封锁。
三、防疫消毒的原则(一)使用的消毒药必须高效低毒,消毒器械最好为高压喷____,消毒面积小的场地或散养户也可用动力喷雾器。
(二)消毒程序。
在未发生疫情的场地为,清扫-冲洗-消毒;已发生疫情的场地为,消毒-清扫-消毒。
(三)消毒前要认真对使用的消毒药进行检查,使用合格产品。
(四)严格按要求正确配臵消毒药物,保证使用浓度的准确。
(五)根据消毒的对象和环境情况,保证消毒药物的使用剂量。
四、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1、机械消毒。
指用清扫、洗刷、通风和过滤等手段机械清除病原体的方法。
清扫。
清除畜禽舍、场地、环境和道路等场所的粪便、垫料、剩余饲料、尘土和废弃物等。
清扫工作要做到全面彻底,不留任何死角,不遗漏任何地方。
洗刷。
对水泥地面、饲槽、水槽、用具或动物体表用清水或消毒液进行洗刷或用高压水龙头冲洗。
幼儿园消毒要求与方法

孳生地、无鼠害
活动室、教室和寝室: 有纱窗和纱门,防止苍蝇、蚊子等有害生物侵入和隐匿。 幼儿被褥:单独叠放,不得混杂堆叠在一起。 室内:经常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传染病流行期间,每
LOGO
幼儿园环境与物品预防性消毒要求及方法
LOGO
幼儿园预防性消毒要求及方法
小白鹤幼儿园一日常规消毒流程
班级 执行时间
早晨(5:30) 上午(9:00) 下午(2:00) 早餐 早餐后卫生
消毒方式
高压蒸汽消毒 高压蒸汽消毒 高压蒸汽消毒
消毒内容
喝水杯、餐具、餐巾、擦手巾 漱口杯、餐具、餐巾 洗脚巾、餐具、餐巾
必须单独消毒处理,痰盂可用1000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3、消毒药械:消毒盆、拖把、抹布、胶皮手套、量桶。 4、标准要求:物品的消毒均为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卫生间必须安装防蚊蝇
设施。
LOGO
幼儿园预防性消毒要求及方法 1、小白鹤幼儿园环境与物品预防性消毒要求 及方法。 2、小白鹤幼儿园一日常规消毒流程。
LOGO
托幼机构环境、物品消毒基本要求
做到一人一巾一杯一水,一用一消毒 卫生间采用水冲式便池,便器每日消毒; 突发肠道疾病患者,便器专人专用,及时消毒。 儿童接触的用具、玩具应定期清洗消毒,传染病 流行季节每日一次。
LOGO
各类物品消毒方法
物理方法: 热力消毒:煮沸、流通蒸汽 紫外线 微波
机械通风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
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 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 30min。 2、擦拭法 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 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产品说明使用。
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产品。
2.保洁柜无消毒作用。不得用保洁柜代替消毒柜进行消毒。
餐桌、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
使用浓度为有效氯100~250 mg/L、消毒10~30分钟。
1.可采用表面擦拭、冲洗消毒方式。
2.餐桌消毒后要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擦净。
3.家具等物体表面消毒后可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去除。
图书
每两周至少通风晾晒一次。
适用于不能湿式擦拭、清洗的物品。
曝晒时不得相互叠夹。曝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便盆、坐便器与皮肤接触部位、盛装吐泻物的容器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使用浓度为有效氯400~700 mg/L、浸泡或擦拭消毒30分钟。
1.必须先清洗后消毒。
成都市温江区永宁小学
消毒对象
物理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方法
备注
空气
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
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
采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持续照射时间60分钟。
1.不具备开窗通风空气消毒条件时使用。
2.应使用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按照每立方米瓦计算紫外线杀菌灯管需要量。
2.浸泡消毒时将便盆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
3.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后控干或晾干存放。
体温计
使用75%~80%乙醇溶液、浸泡消毒3~5分钟。
使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乙醇溶液。
备注:
1.表中有效氯剂量是指使用符合卫生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次氯酸钠类消毒剂;
2.传染病消毒根据国家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
3.禁止紫外线杀菌灯照射人体体表。
4.采用反向式紫外线杀菌灯在室内有人环境持续照射消毒时,应使用无臭氧式紫外线杀菌灯。
餐具、
炊具、
煮去残渣、清洗后再进行消毒。
2.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疏松放置,水沸后开始计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