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Y-T-LX型轨检仪使用说明书
一型轨检仪图纸_一型轨检仪保养_轨检仪型号

【功能特点】:
可检测轨距、水平、三角坑、轨距变化率和里程。
采用“T”型结构,由专用铝合金型材构成,强度高、重量轻。
采用辅助传感系统,消除了轨距和水平测量的原理性误差。
具有大容量内置存贮器,并可通过 U 盘实现数据转存。
系统一次充电可连续工作 8 小时以上。ຫໍສະໝຸດ 适应野外作业,具备防雨功能。
具有实时超限报警等功能,超限处所信息无线发送功能,并按照超限划分等级。
济宁市铁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
一型轨检仪
产品介绍
1
济宁市铁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名称】:GJY-T-LX 轨道检查仪
【产品简介】:
简易型:能够检测轨距、水平、三角坑、轨距变化率和里程。功能简易,轻便灵活。
系统配置:T 型机架+牚上电脑+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测量范围
误差或重复性
测量要求
示值误差 1 高低
测量重复性
-4°~4°
±1.0mm ≤0.75mm
10m 弦 适用于线路试验
示值误差 2 轨向
测量重复性
-8°~8°
±1.0mm ≤0.75mm
10m 弦 适用于线路试验
示值误差 3 正矢
测量重复性
-8°~8°
±1.0mm ≤0.75mm
20m 弦(对应曲线 450m<R≤800m) 适用于线路试验
零位正确性
±0.15mm
适用于静态测量
4
轨距
示值误差
1410mm~ 1470mm
±0.50mm
适用于静态测量和线路试验;应对使用环境温 度的影响实时进行自动修正。
轨道检查仪作业指导书

轨道检查仪作业指导书轨道检查仪(简称“轨检仪”)是高精度、轻便式、数字化的轨道几何状态的检测系统,为了保证检查工区使用的轨检小车能为所在车间提供准确有效的检查数据,特制定《轨道检查仪路线静态检查作业指导书》。
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路线允许速度 160km/h 及以下普速路线轨道检查仪的作业。
2、引用规范性文件2.1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2.2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2.3 《JJG 1090-2022 铁路轨道检查仪检定规程》。
3、作业指导目的3.1 统一对工区的轨检仪日常测量的基本操作规范。
3.2 统一作业测量后基本维护和保养。
3.3 统一建立长效责任到人的监管机制。
4、作业程序流程﹙班前安全预想﹚→﹙设置防护﹚→ ﹙仪器调试及标定﹚→﹙上道作业﹚→﹙作业完毕下道﹚→﹙撤销防护﹚→﹙仪器日常保养﹚→ ﹙完工分析会﹚→ ﹙向被检工区发 A 类病害通知书﹚→﹙数据上报车间﹚。
5、日常测量的基本操作5.1 轨检仪组成5.2 轨道检查小车操作人员要求配置5.2.1 轨道检查小车人员需进行轨检仪理论、实操培训和安全防护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
5.2.2 轨检仪操作人员应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防护人员高中以上) ,具有必要的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仪器性能状态,熟练掌握轨检仪主要技术指标、操作规程和故障排除方法,同时能胜任路线手工复核检查工作。
5.2.3 作业人员在检查时应认真负责,确保数据准确、检查项目齐全,杜绝漏检、误检和无效检。
如发生无效检,检查监控工区必须及时补检,确保任务完成的到位性。
5.3 上道5.3.1 确认轨检仪已正确拼装,并检查轨检仪各个螺丝是否松动。
5.3.2 将轨检仪抬起轻放在轨道上。
5.3.3 检查各测量轮与走行轮是否与轨道正常接触。
5.3.4 轻推轨检仪行走,检查各测量轮、走行轮是否正常工作。
5.4 测量5.4.1 打开电源,轨检仪系统预热 5 分钟。
5.4.2 启动笔记本电脑上的 Railway Chk 软件核实软件的版本及注册信息。
轨道检查仪作业指导书

轨道检查仪作业指导书轨道检查仪(简称“轨检仪”)是高精度、轻便式、数字化的轨道几何状态的检测系统,为了保证检查工区使用的轨检小车能为所在车间提供准确有效的检查数据,特制定《轨道检查仪线路静态检查作业指导书》。
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线路允许速度160km/h及以下普速线路轨道检查仪的作业。
2、引用规范性文件2.1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2.2 《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2.3 《JJG 1090-2013铁路轨道检查仪检定规程》。
3、作业指导目的3.1 统一对工区的轨检仪日常测量的基本操作规范。
3.2 统一作业测量后基本维护和保养。
3.3 统一建立长效责任到人的监管机制。
4、作业程序流程﹙班前安全预想﹚→﹙设置防护﹚→﹙仪器调试及标定﹚→﹙上道作业﹚→﹙作业完毕下道﹚→﹙撤消防护﹚→﹙仪器日常保养﹚→﹙完工分析会﹚→﹙向被检工区发A类病害通知书﹚→﹙数据上报车间﹚。
5、日常测量的基本操作5.1 轨检仪组成5.2 轨道检查小车操作人员要求配置5.2.1 轨道检查小车人员需进行轨检仪理论、实操培训和安全防护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
5.2.2 轨检仪操作人员应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防护人员高中以上),具有必要的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仪器性能状态,熟练掌握轨检仪主要技术指标、操作规程和故障排除方法,同时能胜任线路手工复核检查工作。
5.2.3 作业人员在检查时应认真负责,确保数据准确、检查项目齐全,杜绝漏检、误检和无效检。
如发生无效检,检查监控工区必须及时补检,确保任务完成的到位性。
5.3上道5.3.1 确认轨检仪已正确拼装,并检查轨检仪各个螺丝是否松动。
5.3.2 将轨检仪抬起轻放在轨道上。
5.3.3 检查各测量轮与走行轮是否与轨道正常接触。
5.3.4 轻推轨检仪行走,检查各测量轮、走行轮是否正常工作。
5.4 测量5.4.1 打开电源,轨检仪系统预热5分钟。
5.4.2 启动笔记本电脑上的Railway Chk软件核实软件的版本及注册信息。
GJY-T-LX型铁路轨道检查仪使用说明书

GJY-T-LX铁路轨道检查仪使用说明书资阳市立信铁路电气设备厂目录1.概述: (2)2. 使用条件及主要性能指标 (2)2.1 使用条件 (2)2.2主要检测项目和技术指标 (2)3. 仪器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3)3.1 现场装配 (3)3.2 仪器上道 (4)4 使用操作指南 (5)4.1 开机步骤 (5)4.2 线路检测 (6)4.3查看记录 (12)4.4 里程数据录入 (14)4.5 硬件校对 (16)5 数据管理 (16)5.1 数据下载 (16)5.2 数据管理 (23)6. 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 (38)7. 日常维护及特别注意事项 (38)7.1 仪器运输注意事项: (38)7.3仪器使用前、后保养的注意事项: (40)7.4仪器储存的注意事项: (42)7.5 其他注意事项: (42)1.概述:GJY-T-LX铁路轨道检查仪(轨检仪)是由微型计算机控制的,用于铁路轨道状态参数检测、计算、记录、比较的一种智能检测记录仪器。
其测量原理是运用飞行控制的三维姿态测量技术,在仪器内部建立一个稳定的三维坐标,当轨检仪沿着轨道推进时,轨道的几何参数实际通过仪器本体在三维空间的姿态变化体现出来。
采用捷联式检测系统(其中水平测量原理与Ⅴ型大轨检车的测量原理完全相同,真正在轨检仪上实现了移动中对水平项目的准确测量),将多传感器检测结果合成出本体的三维姿态变化量,即可检测出轨道静态参数。
当仪器沿着轨道推进时,可检测出轨道的轨距、水平、三角坑、高低(轨顶面10米弦测正矢)、方向(轨内沿10米和20米弦测正矢)等参数与其设计值的差异,同时通过掌上电脑(PPC)的触摸屏,可以将线路里程、线路参数等自动同步存储并显示,可查询线路参数与设计值之差超标或超标零界点附近的数据。
测试数据可通过接口上传到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上,查看并形成检测数据报表、超标数据报表、超标零界数据报表。
也可以转换为EXCEL格式的文档。
日月明轨检仪

日月明(GJY-S)轨检仪使用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轨检仪的日常管理,作业标准以及作业安全。
本规程适用于各车间、工区轨检仪的日常作业和管理。
2、引用标准铁道部行业标准TB/T3147-20072、总则3.1轨检仪是我段进行钢轨轨距.水平.三角坑.轨距变化率检测的主要仪器,为保障此类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的正常使用,必须认真遵守和执行该规程。
3.2本标准所涉及的线路作业内容,均按相关作业、技术标准执行。
4、轨检仪的日常管理与注意事项4.1轨检仪的日常管理必须责任到人,定点存放,严禁仪器外借和有非操作手操作。
4.2在日常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拼装、拆卸和上下道时一定要按照步骤规范操作.4.3不允许在本设备的测量主轴上施加重物,严禁在轨检仪上坐人!4.4应尽量避免在大雨天气下工作,如雨天工作需使用防雨罩,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5轨检仪日常存放在专用箱体内,严禁裸机搬运。
5、轨检仪的测量作业5.1作业范围轨检仪适用于铁道线路钢轨轨距、水平的检查作业。
5.2作业条件在运营线上作业时必须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封锁线路,设好防护。
5.3作业程序5.3.1 准备作业5.3.1. 1测量主轴(大梁)插入测量臂定位销孔,旋转两锁紧手轮,将其锁紧。
5.3.1.2连接航空插头(智能终端与大梁数据线)。
5.3.1.3将电池插入大梁的电池座,并连接电池电源线。
5.3.1.4将推杆插入机架中部的推杆座,将智能终端装入推杆上的托架并连接数据线。
5.3.1.5将仪器平稳放置到轨道上(先将右侧放置到轨道上,将左伸缩轴压缩进轨道)。
5.3.1.6确认整机各部件齐全、良好。
5.3.1.7轨检仪使用前的基本约定设置(此设置针对超限报警):1)启动数据采集软伟JYSPLUS进行软件初始设置:f设置“规范约定”…设置直线段线路的超限标准 f进行直线段的设置后f再设置曲线段的偏差管理。
2)进入“系统设置”,更新所检测线路的曲线参数(如线路参数已更新,则不需此操作),操作人员名单及超限报警号码的设置。
轨检仪操作全流程及重点

轨检仪操作全流程及重点前期准备:1.检查工具,拼装仪器(熟练)设置防护,开始上道检查:2.开机,格式化存储器(必做)操作步骤:开机→系统服务(内含3选项)→系统设置(内含7选项)→选项5 格式化存储器,进入点“确定”完成格式化,再点任意键返回上级菜单,系统设置(内含7选项)。
3.设置时间日期(会做)格式化以后,在回到的上级菜单,选择选项3 时间日期设置,进入设置界面.按“F1"设置年月日,依据显示屏左下角提示,分别输入年月日,并按“确定”。
设置完毕,根据左下角提示按“F2”,进行小时分秒的具体设置。
完成以后,点“确定"推出,回到上级菜单,系统设置(内含7选项).4.传感器标定,要求会使用状态监测进行数据准确性的判定(熟练). 在系统设置(内含7选项)选择选项1 传感器标定,进入以后,有3个选项,按照选项3—1—2的顺序,即方向高低,轨距,水平顺序标定。
方向高低仪器放在钢轨上静止即可标定,轨距和水平需要在检定台上校正,无条件时在现场找规矩水平为“0"点也行。
标定任意一个选项时,都是直接点“确定”键,并且标好一个项目,需回状态监测(点2次取消键),检查标定是否正常,即方向高低,标定以后状态监测显示为正负3以后内跳变,轨距在0。
1以内,水平在0-0。
16变化.5.进入轨道检查(熟练),输入相关内容开始检查。
在状态监测界面检查完所标定的值正确,仪器电压正常,即可点2次取消,回到开机界面,将仪器推行到选好的起点位置,选择选项2 轨道检查,开始进行设置.依次按照顺序设置线路名,上下行,测量里程,测量人,线路增减,左右轨,设置完毕,按“T"开始检查.6.检查完毕,关机插优盘,再开机导数据。
(熟练)检查完毕,结束时点“取消”键,根据提示,再点“确定”键,保存数据.关机插入优盘,然后开机,进入系统服务(内含3选项),选择选项2 记录资料,输入自己需要导出的数据编号,点“确定”键,再按“F1”键,等待数据导出结束.然后退回开机界面,关机,取优盘. 7.拆卸仪器,进行保养。
长吉城际车间轨道检查仪使用管理办法

长吉城际车间轨道检查仪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1.1 轨道检查仪(以下简称轨检仪)作为一种新型轨道检测设备,正逐步运用于线路的静态检查。
为加强、规范轨检仪的使用与管理,保证轨检仪安全、有序、正常的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对轨检仪的使用与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2.1 成立以车间主任为组长的轨检仪检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技术组组长,组员:技术组全体成员。
2.2 轨检仪检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对轨检仪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轨检仪检查数据的基础上,对班组进行技术指导;负责轨检仪的设备检修、标定;对轨检仪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收集,及时向轨检仪生产厂家报告、咨询或请求修理。
2.3 轨检仪检查领导小组应指派专人(或兼职)负责对轨检仪的日常管理,要求人员固定、责任到位、精力到位。
2.4 车间成立线路技术检查组,配备5~6名技术业务熟练的职工,其中至少应有2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职工,负责完成车间辖区内的正线及到发线(包括线路几何尺寸、无缝线路及道岔位移观测、联结零件、加强设备、轨枕、道床、路基、外观、排水沟、封闭网等)检查任务。
线路技术检查组对线路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2.5 线路技术检查组设工长 1名,负责检查工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和轨检仪操作、检查数据分析和处理;操作机手1名,协助工长做好轨检仪操作、检查数据分析和处理;其他人员负责完成除轨检仪操作外的其它检查任务。
2.6 安全防护。
由线路管辖工区负责,设驻站联络员1名、作业地点防护员1名、前后防护员各1名。
防护距离按照《技规》、《安规》具体规定设定,并随轨检仪检查进度及时移动。
第三章检查周期及内容3.1 轨检仪检查线路周期:正线、到发线为每月2遍,当月有轨检车检查时可减少1遍,但轨检车动态检查的资料应作为养修依据妥善保存。
3.2 轨检仪的检查项目包括:轨距、水平、三角坑、轨向、高低、轨距变化率、水平变化率、曲线正矢等项目。
第四章检查作业要求4.1 线路车间每月应根据设备实际状态,制定并下达月度检查任务计划给线路技术检查组。
GJY-T-4轨道检查仪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使用说明书

GJY-T-4轨道检查仪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使用说明书成都四方瑞邦测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hengDu SiFang Railway-helper Observe And Control Science Co.,LtdCopyright ? 成都四方瑞邦测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南大学交通装备研究所成都四方瑞邦测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Tel (Fax): 86-28-87075088ChengDu SiFang Railway-helper Observe And Control Science Co.,Ltd 概述 ..................................................................... ........................................................................ .................... 2 使用注意事项 ..................................................................... ........................................................................ ..... 2 仪器连接说明 ..................................................................... ........................................................................ ..... 2 程序主菜单界面 ..................................................................... .........................................................................3 系统服务界面 ..................................................................... ............................................................................. 3 状态监测界面 ..................................................................... ........................................................................ ..... 4 记录资料界面 ..................................................................... ........................................................................ ..... 4 系统设置界面 ..................................................................... ........................................................................ ..... 6 传感器标定选择界面 ..................................................................... .................................................................. 6 传感器零点标定界面 ..................................................................... .................................................................. 7 资料设置 ..................................................................... ........................................................................ ............. 8 日期、时间设定界面 ..................................................................... .................................................................. 9 设置标准界面 ..................................................................... ........................................................................... 10 格式化存储器界面 ..................................................................... .. (10)系统设置查看界面 ..................................................................... .. (11)轨道检查参数输入界面 ..................................................................... ............................................................ 11 轨道检查界面 ..................................................................... ........................................................................ ... 12 电源电压低提示界面 ..................................................................... ................................................................ 16 关闭系统界面 ..................................................................... ........................................................................ ... 17 电源充电 ..................................................................... ........................................................................ .. (17)1成都四方瑞邦测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Tel (Fax): 86-28-87075088ChengDu SiFang Railway-helper Observe And Control Science Co.,Ltd 本系统包含机械和电气两部分,这里介绍的是电气部分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JY-T-LX铁路轨道检查仪使用说明书资阳市立信铁路电气设备厂目录1.概述: (2)2. 使用条件及主要性能指标 (2)2.1 使用条件 (2)2.2主要检测项目和技术指标 (2)3. 仪器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3)3.1 现场装配 (3)3.2 仪器上道 (4)4 使用操作指南 (5)4.1 开机步骤 (5)4.2 线路检测 (6)4.3查看记录 (12)4.4 里程数据录入 (14)4.5 硬件校对 (16)5 数据管理 (16)5.1 数据下载 (16)5.2 数据管理 (23)6. 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 (38)7. 日常维护及特别注意事项 (38)7.1 仪器运输注意事项: (38)7.3仪器使用前、后保养的注意事项: (40)7.4仪器储存的注意事项: (42)7.5 其他注意事项: (42)1.概述:GJY-T-LX铁路轨道检查仪(轨检仪)是由微型计算机控制的,用于铁路轨道状态参数检测、计算、记录、比较的一种智能检测记录仪器。
其测量原理是运用飞行控制的三维姿态测量技术,在仪器内部建立一个稳定的三维坐标,当轨检仪沿着轨道推进时,轨道的几何参数实际通过仪器本体在三维空间的姿态变化体现出来。
采用捷联式检测系统(其中水平测量原理与Ⅴ型大轨检车的测量原理完全相同,真正在轨检仪上实现了移动中对水平项目的准确测量),将多传感器检测结果合成出本体的三维姿态变化量,即可检测出轨道静态参数。
当仪器沿着轨道推进时,可检测出轨道的轨距、水平、三角坑、高低(轨顶面10米弦测正矢)、方向(轨内沿10米和20米弦测正矢)等参数与其设计值的差异,同时通过掌上电脑(PPC)的触摸屏,可以将线路里程、线路参数等自动同步存储并显示,可查询线路参数与设计值之差超标或超标零界点附近的数据。
测试数据可通过接口上传到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上,查看并形成检测数据报表、超标数据报表、超标零界数据报表。
也可以转换为EXCEL格式的文档。
本仪器的使用,大大地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线路检测的准确度,为检、养、修的分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2. 使用条件及主要性能指标2.1 使用条件1) 使用环境的温度为-20℃~+50℃。
2) 使用环境的湿度为0~90%RH。
3) 海拔高度<2500m。
4) 工作电源:7.4V锂电池。
5) 电池容量:连续工作8h6) 走行速度:<8km/h3. 仪器使用前的准备工作3.1 现场装配为了便于现场使用,GJY-T-LX铁路轨道检查仪采用可拆卸式结构,在使用前只需简单的连接就可完成仪器的装配。
步骤如下:1) 从包装箱内取出仪器。
由于仪器中安装了很多精密测量传感器,所以一定要注意小心轻放,严禁碰撞。
2)将横杆和竖杆连接上后,用力拧紧连接扣上的锁紧螺栓。
如图3-1。
3)将电池固定在电池座上,并将电源线连接好。
4)将推杆插入推杆基座。
5)连接好掌上电脑。
至此,仪器的现场装配已完成,如图3-2所示。
即可上道使用。
图3-1 用力拧紧上下锁紧螺栓图3-2 装配好的GJY-T-LX轨道检查仪3.2 仪器上道仪器装配好后,即可将仪器上道准备检测,右侧检测车轮有较大推力,须用力向内推进轨道,如下图3-3。
图3-3 检测轮的放置图3-4 装配完成上道后的轨检仪4 使用操作指南4.1 开机步骤1) 将仪器组装后,连上线,打开掌上电脑(PPC)电源,PPC屏幕点亮,显示开机画面,如图4-1:图4-1 开机画面图图4-2 开始菜单2)点击“开始”,显示程序清单如图4-2:3)点击“GJY”程序图标,启动检测程序进入程序主界面,如下图4-3:图4-3 主程序界面4)也可按一下PPC上的“程序运行键”,启动检测程序。
PPC键布局如图4-4:图4-4 主程序运行键系统分“线路检测”、“查看记录”、“里程数据”、“硬件校对”四个功能区:点击“线路检测”按钮,进入现场线路检测程序,开始检测以及数据采集,存储等。
点击“查看记录”按钮,进入数据查看、显示等后续处理程序。
点击“里程数据”按钮,进入站名、公里标数据、曲线表的设计值的输入程序,输入路标数据。
点击“硬件校对”按钮,进入传感器校正功能程序。
点击“退出系统”按钮,结束本程序。
4.2 线路检测点击主界面上的“线路检测”按钮,系统进入检测程序。
首先出现“参数设置”界面,设置轨检仪上道检测的里程位置。
如下图4-5和图4-6:图4-5 里程设置(区间)图4-6 里程设置(站场)进入“参数设置”界面,点击“选择线路”选择检测线路的线别(单线就直接选择“上行线”,复线根据要检测的线别选择“上行线”或“下行线”。
请注意:上行线、下行线是指的不同的两条铁路线,不是“顺里程”、“逆里程”的概念,不能混淆。
)、初始的“公里数”、“米数”等参数;或点击“检测站场”,选择“站场”名字、“股道”号、初始的“公里数”、“米数”等参数。
以便检测中自动同步保存各种“里程数据库”中的线路参数和线路标记,如与里程对应的线路设计值(轨距、水平、方向等)、线路类型(直线、缓和曲线…)、站场名字等。
在“检测信息”框中是铁路单位信息,请修改后按“保存单位信息”按钮保存。
选择检测检测人员名字,若无自己的名字,可以点击“修改人名”把检测人员的名字输入、编辑如图4-7的编辑检测人员名录。
编辑结束后点击“完成”按钮。
图4-7 编辑检测人员名录按“放弃”按钮退回到“主界面”,则设置失效。
按“确定”按钮确认各设置参数并弹出数据文件选项“另存为”框,如下图4-8:图4-8 里程参数保存这里是设置检测数据存储用的文件“名称”,默认文件名为“检测线路”名加“里程标记”和当前的时间,也可以自己修改为容易记忆的文件名字(例如“长行桥”等)或使用默认的文件名。
点击“位置”选择存储地址为“SD Card”或“主内存”。
其他选项请不要修改,按“确定”即可。
点击下方的“里程修正”按钮,进入里程修正界面,可以对计程轮因磨损造成的里程误差进行修正。
如图图4-9计程修正进入主检测界面,如下图4-10为直线和圆曲线区段。
图4-10 直线和圆曲线区段显示屏幕下方的“速度”显示检测推行速度,若速度为3.6km/h显示为36,“电压”为仪器的主电池电量(不是指PPC的电量),充满电为6,欠电为3,需要进行充电。
仪器充电时间需要10个小时,充电结束后可使用8个小时以上。
仪器电池一般工作在4到6之间比较理想。
屏幕下方的“里程为该仪器的累计里程。
图中,最上方框黑色数值为实际检测值, 黑色数值下的蓝色数值是实际检测值与轨道设计值的偏差值。
其中“高低”和“方向”的左边数值为“左轨高低”和“左轨方向”,右边数值为“右轨高低”和“右轨方向”。
中间蓝色数值为线路的设计值。
在有设计递变的缓和曲线上,右上角会显示蓝色字,如“缓和位置10.00/70”,其中“70”是指该段缓和曲线长度为70m,“10.00”是指仪器在缓和曲线上的当前位置。
高低项目的设计值一直为0,故无显示。
这些数值都是根据“里程数据库”里人工输入的曲线要素表和当前检测里程自动计算的,无需人工干预,只需要对准检测的里程就可以保证设计值准确性。
如下图4-11为一缓和曲线区段:图4-11 缓和曲线区段显示右下方框显示的是“里程参数设置”界面中的设置值。
其中的“上行线”为检测的线路名称。
其下方的“顺里程”表示检测推行的方向是里程递加方向,点击它将变为“逆里程”,则以里程递减方式检测。
下方的“类型:缓和曲线”为当前里程的线路类型,它是自动和里程数据库中的线路曲线要素表的数据相对应,也可点击它人为改变当前的线路类型。
再下方为检测的里程标记,如“10Km+511m”,若与实际里程有误差,可以通过按PPC 面板上的“上”或“下”方向键使里程加或减,在检测中校准里程。
再下方有两个灰色数据,如“10.551”和“10.501”,为当前点的前方和后方的曲线要素的关键转换点。
本例中即为该缓和曲线的圆缓点和直缓点;若当前点在直线上,这两个数值为该直线区段的直缓点和缓直点;若当前点在圆曲线上,这两个数值为该圆曲线区段的圆缓点和缓圆点。
若缓和曲线上存在线路水平递变距离不够需要顺延超高值到直线区段的情况,这两个数值也可能显示的是顺延区段的起点和终点(即缓和曲线的起点)。
当检测推行到直缓点或圆缓点时,需要将里程数据与路牌准确对应,既里程有误差时可点击其中一个数据,可把里程校准到该转换点里程数值,以便在检测到缓和曲线起点时校准里程,准确计算设计值的递变情况。
如果里程数据能与路牌相对应,程序会自动完成以上对准功能。
左下方的方框为线路管理标准设置,设置相应标准和线路速度指定超限标准数据,检测中超过数据标准后,超标数据会变成红色,并发出声音报警,提示检测人员注意。
也可以自己临时定义超限标准,对自己感兴趣的超限数据报警。
点击方框中的超限项目,如“轨距”,弹出“自定义管理标准”框,修改、保存并确定或放弃。
如图4-12:图4-12 线路标准设置本界面下方有一排按钮,功能描述如下:“20米正矢”按钮表示当前的“方向”项目给出的数据是20米弦正矢(也叫10米桩正矢);点击一下该按钮就变为“10米正矢”,表示当前的“方向”项目给出的数据是10米弦正矢(也叫5米桩正矢)。
一般情况无须人工干预,仪器自动识别当前线路来确定是使用10米弦或20米弦正矢,在直线上检测,此按钮自动变为“10米正矢”,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自动变为“20米正矢”。
若有特殊检测要求可以人工点击一下该按钮,实现自己需要的“方向”检测方式。
按“前进”按钮,按钮将变成“后退”,该按钮用于转换仪器的推行方向正反设置。
按“里程”按钮进入“里程参数设置”界面重新设置初始里程。
一般需要小范围校正米数时只需要按“上”、“下”键进行米数加减即可,大范围修改里程数据起点才使用该功能。
中间的“记录”按钮点击一下,颜色变绿,按钮显示“不记”,表示在“动态”检测方式中的检测数据只显示出来但不会被保存。
再点击一次,恢复原状,表示现在的检测数据会存入检测数据文件。
该功能在调试设备或不希望记录该段线路数据时使用。
如图4-13:图4-13 操作菜单点击“动态”按钮,将转换检测方式为“静态”检测方式,再次点击又变成“动态”检测方式。
动态检测是指每隔0.25米距离系统自动输出一次检测数据,如果仪器不推动,系统不会输出数据,在“动态”方式下,点击“启动”按钮,启动系统准备工作,仪器推动,系统就存储数据,此时“启动”按钮变为“暂停”按钮;再点击“暂停”按钮,系统停止,仪器推动不会输出数据,此时按钮又变回“启动”。
静态检测是指仪器按0.5秒时间间隔,自动连续输出检测数据,但不会存储数据(相当于道尺功能),便于起道或拨道作业时进行测量。
按下后变为“动态”按钮,再次按下又变为“静态”,如此交替执行检测功能和显示该功能下的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