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说课稿

合集下载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教学设计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教学设计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能力目标:找到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愿意为理想全力以赴。

【设计意图】理想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代中学生,生活条件的优越使他们在责任意识、坚定意志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在确立理想时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很多困惑。

怎样通过短短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理想、选择理想并快乐的挑战自我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仔细研读教材后,我围绕“理想与现实”这个主题设计以下两大板块活动,力图通过参与交流,讨论归纳使学生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

【课前准备】水*笔,绘图纸,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磁带【教学过程】导语:有这样一首诗写的很美: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这节课就让我们立足现实,畅谈理想。

理想空间,尽情畅想活动导入:(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伴着这熟悉的旋律,我们眼前又浮现了那偏僻山村中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目光,对教师的崇敬、对知识的期盼,所以小女孩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

你的理想是什么呢?给制自己的理想树。

(引导学生从学业、事业、家庭等方面去设计)同学们画的理想树都很漂亮,每个同学的理想也不尽相同,那么你认为什么是理想呢?一旦你的理想确定下来,它对你的行为有哪些作用?(见教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美梦成真”,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当事者迷。

你的理想可能有的地方不太适合你。

下面就请将你的理想介绍给最了解你的好友,请他帮你参谋;同时也应热心做别人的参谋。

现在你的理想己经确定,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以上两个问题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进行引导,最后归纳出相应的理论知识。

)课堂总结: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荫。

教学设计4: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教学设计4: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2.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己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二、教学重点难点:考前紧张与考试焦虑三级课程整合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三、教学活动设计:1.绘制自己的理想树:1)让学生回顾自己小时候的理想。

2)请学生谈谈自己现在的理想。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理想接龙”,每个人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理想并相互交流。

3)指导学生画出自己的理想树。

教师可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棵树,留下足够的空间填写学业、事业、家庭、休闲、自我成长方面的目标,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提醒学生保留这棵理想树,在本框最后一个活动中将会继续使用。

2、“小张报考研究生”1)指导学生阅读小张的故事。

2)引导学生思考后面的三个问题,在全班进行探讨和交流。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内在的激励,缺少前进的动力;有了理想,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在新的希望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3、“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1)呈现三个情境。

2)分小组探讨后面的问题,每个人充分发表意见。

3)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总结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

4、“从老师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1)呈现故事情境。

2)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对后面问题的认识。

3)教师进行总结:要实现理想,就要把长远目标与具体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明确现在做的事情对实现长远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5、“杨振宁的故事”1)指导学生阅读杨振宁的故事;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①杨振宁为什么要中途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②如果他不放弃自己的初衷,结果可能会怎样?③这则故事对你的启示有哪些?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蛮干,而要掌握一定策略,特别是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具体理想作出适当的调整。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说课稿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说课稿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说课稿引言:本节课属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第十课,在九年级政治乃至初中政治中,不是重点亦不是难点,一般中招涉及题目比较简单,理想话题虽是老话题,但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讲至关重要,我们应重视对青少年的理想教育,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一、谈本节课学生需掌握的知识与需提高的知识与活动本节课涉及的学习重点,目标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明确理想的含义,作用及如何实现理想。

2、让学生明确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正视这种矛盾与差距。

3、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进行理想教育。

4、让学生提升应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方法是任何一节课的重要反映,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目标要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处理:1、学生结合导学案明晰本节课脉络。

2、运用电子白板出示本节课的“目标导学,合作探究”内容:1)理想的含义是什么?2)理想对人生有何作用与意义?3)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如何实现我们的理想?3、针对出示目标,探究内容学生分组讨论。

(重要环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4、小组展示分组讨论结果。

(赏识教育:肯定学生合作结果,指出不足)5、针对共存问题,教师释疑,突破重难点1)正视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问题(导学案教师释疑)2)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理想(P129杨振宇故事)3)正确对待理想奋斗是现实理想的阶梯a努力学习,提升素质b坚持不懈,不屈不挠c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最关键)二、谈本节课涉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节课最重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明确理想的含义、作用、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于让学生对人生确立远大的理想与目标,让理想与目标引领我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多元的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谈巩固、反馈与练习1、学生建构本节知识网络2、绘制理想树人生需要理想理想的含义理想的作用理想现实间的差距如何实现理想。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案(精选3篇)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案(精选3篇)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案(精选3篇)《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篇1[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和途径。

难点: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让学生绘制一棵理想树的纸、笔、剪刀和彩纸。

[板书设计]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给未来插上翅膀1、什么是理想2、理想的作用二、通向理想之路1、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存在差距2、实现理想的途经(1)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2)根据实际情况,对理想进行调整(3)通向理想之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材料: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有一次跟日本学生在上课时一起看了一场电影。

电影中有一段是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而在旁边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这时所有的日本学生都欢呼起来,在鲁迅听来,这一声格外的刺耳。

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的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

他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说课稿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说课稿

教学重点:理想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理想与 现实之间的差距。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说教法
1、活动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 创 设特定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突 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知识在合作中生 成。
2、情感体验法。通过设计情境并探究 从情境生成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只是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合作讨论法】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是人教版《思想品德》 九年级第十课的第一框。第十课的课题是《选择 希望人生》,而本框的学习任务是指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人生理想,明确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本课是以学生成长中的问 题作为全书的落脚点,体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注。 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必将对学生今后 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框乃至本课在 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分析归纳法】
体现了“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探究、体 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 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课堂小结 4.课后作业
5.板书设计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一、 给未来插上翅膀 1、什么是理想 2、理想的作用 二、通向理想之路 1、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存在差距 2、实现理想的途经 (1)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 (2)根据实际情况,对理想进行调整 (3) 通向理想之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重要作用及实现 的途径
【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 己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 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 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人教版九年《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word教案

人教版九年《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word教案

备课时间:2012年1月4日设计人:汪彦审核人:付进华班级:学生姓名: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2、能力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3、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教学重点】:理想的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知识链接】——导入新课一、社会调查下图为中学生树立理想的调查统计图。

树立理想的只占调查人数的28%,可见,当代的中学生缺乏理想。

理想,是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没有理想,生命和生活,任凭风吹雨打,随波逐流,也如一个在茫茫沙漠中长途跋涉的旅人,没有了指南针,那么,他只好漫无目的地走,不知道自己会走到什么地方去。

什么是理想呢?二、关于追求理想的故事①匡衡凿壁借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的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在汉元帝间,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为郎中,迁博士。

②文天祥少年正气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③范仲淹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

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

范仲淹依然坚持俭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

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知识梳理】——预习导航一、理想的含义:理想是我们在、未来职业、甚至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课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课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课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案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能力目标:认知理想的重要性;能够找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掌控实现理想的方法。

科学知识目标:理想的含义;理想的促进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

教学重点:理想的含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绘制自己的理想一棵1、我们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让学生回顾自己小时候的理想)2、在恳请同学们谈谈你现在的理想就是什么?(用“理想接龙”的方式)使每个人用一句话归纳自己的理想。

3、我们以心灵为笔,以生活为纸,画出自己的理想蓝图。

画出后以纸为载体把他反映出来,分别填出学业、事业、家庭、休闲、自我成长的目标,并在全班交流。

小结:理想就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理想、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崇尚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期盼,充分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

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崇尚各种理想的历程。

活动二:懂得理想的重要性1、恳请同学们写作小张的故事,思索后面的三个问题。

(1)在确认录取研究生以前,小张的生活状况就是怎样的?(2)直面别人的取笑,小张为什么能一笑置之?(3)在确定了报考研究生的目标后,小张的目标发生了哪些变化?2、对比小张前后的变化,说说有理想和没理想的区别?小结:存有理想就是能够鞭策我们不断超越自我,使我们充满著了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的欢欣,并使我们的人生充满著美好;能够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没理想,就可以并使我们缺乏一种平衡、长久的内在激励,难受各种阻碍;没理想,我们的自学和生活就可以缺乏行进的动力,甚至迷失方向。

3、学生展示收集的名人名家关于理想的真知灼见以及诗人的赞美诗。

学生朗读著名诗人流沙河的一首诗-----《理想》。

让学生进一步懂得理想的重要性,激励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教案_1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教案_1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教案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实现理想的途径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能够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性,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全力以赴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对理想的规划和理想的重要作用2.难点:理想的实现三、教学方法活动体验反思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准备教学PPT、实物投影仪、理想树、红黄绿的水彩笔等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播放配乐诗朗诵:《理想》;正式上课开始,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聆听、一起朗诵《理想》,重温初一语文教材中的关于理想的美文。

通过教师提供的情境,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得到了很好的情感体验,情境思考激发学生树立理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说一说1】伟人的理想:有理想引入到伟人的理想,为说说自己的理想做好铺垫。

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谈谈伟人的理想。

通过学生谈伟人的理想,再次激发学生知道树立理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画画说说】要求全班同学用一句话简单概括自己的理想并画出自己的理想树,接着进行交流。

归纳:小时候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尽管幼稚,却代表了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⑴写出自己的理想。

同桌互相⑵画出自己的理想树,并在树上留下足够的空间填写学业、事业、家庭、休闲、自我成长方面的目标。

⑶交流自己的理想。

(1)从伟人的理想到自己的理想,采取由远到近的方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理想是什么。

(2)指导学生填写理想树并请学生交流,并为本课结束前“让理想树”长大做好准备,这样体现了前呼后应。

【想一想1】理想的含义。

学生在谈自己理想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归纳理想的含义。

【小故事1】:“小张考研”,投影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说课稿
引言:本节课属九年级政治第四单元,第十课,在九年级政治乃至初中政治中,不是重点亦不是难点,一般中招涉及题目比较简单,理想话题虽是老话题,但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讲至关重要,我们应重视对青少年的理想教育,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一、谈本节课学生需掌握的知识与需提高的知识与活动
本节课涉及的学习重点,目标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明确理想的含义,作用及如何实现理想。

2、让学生明确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正视这种矛盾与差距。

3、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进行理想教育。

4、让学生提升应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能力。

二、谈本节课的教师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是任何一节课的重要反映,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目标要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处理:
1、学生结合导学案明晰本节课脉络。

2、运用电子白板出示本节课的“目标导学,合作探究”内容:
1)理想的含义是什么?
2)理想对人生有何作用与意义?
3)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4)如何实现我们的理想?
3、针对出示目标,探究内容学生分组讨论。

(重要环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4、小组展示分组讨论结果。

(赏识教育:肯定学生合作结果,指出不足)
5、针对共存问题,教师释疑,突破重难点
1)正视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问题(导学案教师释疑)
2)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理想(P129杨振宇故事)
3)正确对待理想奋斗是现实理想的阶梯
a努力学习,提升素质b坚持不懈,不屈不挠c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最关键)
三、谈本节课涉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课最重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明确理想的含义、作用、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于让学生对人生确立远大的理想与目标,让理想与目标引领我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多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