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关于初中七年级《战国争雄》历史教案范文合集
关于历史《战国争雄》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关于历史《战国争雄》教案范文学科领域:历史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历史与社会》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知道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掌握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商鞅变法、合纵连横等。
(3)能够分析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的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识记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战国时期的争霸过程,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3)战国争霸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商鞅变法的意义。
(2)合纵连横策略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探究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
2. 合作学习: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分析战国争霸的过程和影响。
3. 情景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战国时期的历史场景。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战国争霸背后的原因和启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春秋时期的历史,引出战国时期的背景。
(2)提问: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争霸事件?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掌握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战国争霸的原因和影响。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情景教学:(1)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战国时期的历史场景。
(2)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战国时期的各国争霸场景。
5. 启发式教学:(1)提问: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发展有何意义?(2)引导学生思考合纵连横策略的运用和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战国时期的争霸特点和影响。
最新整理七年级上册历史《战国争雄》教案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战国争雄》教案七年级上册历史《战国争雄》教案七年级上册历史《战国争雄》教案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下面七年级上册历史《战国争雄》教案,供参考!范文一【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
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通过合纵与连横。
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学生读引言2.教师引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
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二、新课讲授(一)“战国七雄”1.观察地图,谈发现。
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三家分晋”,七个国家的分布有何特点等(二)战国时期的战争1.学生读教材,看看战国时期战争有哪些特点?2.读教材“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然后请几个同学来复述这两次战役。
思考:体现了哪些战争艺术、成语?3.简述长平之战的影响。
(三)、合纵与连横1.学生阅读教材,弄清何为纵、横?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影响?在地图上出示意出来。
《战国争雄》教案(通用4篇)

《战国争雄》教案(通用4篇)《战国争雄》篇1第7课战国争雄【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
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通过合纵与连横。
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学生读引言2.教师引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
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二、新课讲授(一)“战国七雄”1.观察地图,谈发现。
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三家分晋”,七个国家的分布有何特点等(二)战国时期的战争1.学生读教材,看看战国时期战争有哪些特点?2.读教材“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然后请几个同学来复述这两次战役。
思考:体现了哪些战争艺术、?3.简述长平之战的影响。
(三)、合纵与连横1.学生阅读教材,弄清何为纵、横?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影响?在地图上出示意出来。
2.阅读小字,评人物的行为。
“朝秦暮楚”。
(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春秋时期的战争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在作战目的上有何不同?战国纷争有哪些?(五)学习测评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初中历史战国争雄教案汇总

初中历史战国争雄教案汇总第一章:战国争雄的背景1.1 学习目标了解战国争雄的背景和原因掌握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2 教学内容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春秋时期的纷争和战国时期的争霸分析战国争雄的原因,如人口增长、土地兼并、贵族争权等讲解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和秦国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分组讨论战国争雄的原因和七雄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战国时期的争霸过程第二章:齐国的崛起2.1 学习目标了解齐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掌握齐国在战国时期的崛起和发展2.2 教学内容介绍齐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等讲解齐国在战国时期的崛起和发展,如齐桓公的改革、齐国的强大军事力量等2.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齐国崛起的原因和齐国在战国时期的发展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研究齐桓公的改革措施和效果第三章:楚国的强盛3.1 学习目标了解楚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掌握楚国在战国时期的强盛和衰落3.2 教学内容介绍楚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长江流域、文化繁荣等讲解楚国在战国时期的强盛和衰落,如楚庄王的扩张和楚国的内部矛盾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楚国的地理位置分组讨论楚国强盛的原因和楚国在战国时期的衰落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楚庄王的扩张过程第四章:燕国的改革4.1 学习目标了解燕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掌握燕国在战国时期的改革和成就4.2 教学内容介绍燕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北方边陲、民族融合等讲解燕国在战国时期的改革和成就,如燕昭王的改革措施和燕国的崛起4.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燕国改革的原因和燕国在战国时期的成就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燕昭王的改革措施和效果第五章:韩国的抗争5.1 学习目标了解韩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掌握韩国在战国时期的抗争和命运5.2 教学内容介绍韩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中原地区、四战之地等讲解韩国在战国时期的抗争和命运,如韩国的防御策略和最终的灭亡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韩国的地理位置分组讨论韩国抗争的原因和韩国在战国时期的命运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韩国的防御策略和抗争过程第六章:赵国的兴起6.1 学习目标了解赵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掌握赵国在战国时期的兴起和衰落6.2 教学内容介绍赵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黄河流域、农业发达等讲解赵国在战国时期的兴起和衰落,如赵武灵王的改革和赵国的对外扩张6.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赵国兴起的原因和赵国在战国时期的衰落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赵武灵王的改革措施和效果第七章:魏国的变法7.1 学习目标了解魏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掌握魏国在战国时期的变法和影响7.2 教学内容介绍魏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黄河南岸、商业繁荣等讲解魏国在战国时期的变法和影响,如魏文侯的变法措施和魏国的强盛时期7.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魏国的地理位置分组讨论魏国变法的原因和魏国在战国时期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魏文侯的变法过程第八章:秦国的统一8.1 学习目标了解秦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掌握秦国在战国时期的统一过程和建立统一的措施8.2 教学内容介绍秦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西部边陲、军事强国等讲解秦国在战国时期的统一过程和建立统一的措施,如商鞅变法、秦始皇的统一政策等8.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秦国的地理位置分组讨论秦国统一的原因和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建立统一的措施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商鞅变法和秦始皇的统一政策的效果第九章:战国争雄的影响9.1 学习目标了解战国争雄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掌握战国争雄对后世历史的深远影响9.2 教学内容分析战国争雄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如人口流失、经济破坏、文化断层等探讨战国争雄对后世历史的深远影响,如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等9.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战国争雄影响的看法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时事报道,模拟战国争雄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开展辩论赛,让学生探讨战国争雄对后世历史的积极和消极影响10.1 学习目标反思战国争雄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10.2 教学内容反思战国争雄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如领导者的责任、国家的统一等10.3 教学活动开展反思活动,让学生写下他们对战国争雄的启示,并分享给同学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如绘制战国争雄的时间轴、编写战国争雄的小故事等,以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战国争雄的背景和原因重点环节2: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重点环节3:齐国的崛起重点环节4:楚国的强盛重点环节5:燕国的改革重点环节6:韩国的抗争重点环节7:赵国的兴起重点环节8:魏国的变法重点环节9:秦国的统一重点环节10:战国争雄的影响本教案涵盖了战国争雄的历史背景、七雄的特点、各国的崛起、强盛、衰落、抗争、统一以及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历史的影响。
202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

202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战国时期的基本历史背景,包括主要国家、重要事件和时间线索。
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熟悉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人物及其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能够对战国时期的重大事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提高学生的历史材料阅读和理解能力,学会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
锻炼学生的历史论述能力,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战国历史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引导学生理解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战国时期的主要国家及其争霸战争。
战国时期著名战役的经过、结果及影响。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关系和军事斗争。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战国时期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历史视频片段或讲述历史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相关内容。
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 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指导材料,包括历史地图、时间线、重要事件概览等,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自主思考,尝试回答教师提出的预习问题。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或国家争霸进行讨论。
小组内成员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行思维碰撞和辩论。
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4. 讲解与互动教师详细讲解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强课堂互动性。
结合历史材料或多媒体资源,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历史知识和故事。
初中历史战国争雄教案汇总

精选初中历史战国争雄教案汇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通过学习战国争霸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政治斗争,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纷争。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到战国争雄的历史现象,是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二、教学内容1. 战国时期的背景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划分、诸侯国的数量变化。
2. 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齐、楚、燕、韩、赵、魏、秦。
3. 战国争霸的主要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4. 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孙膑、庞涓、白起等。
5. 战国争雄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战争与政治斗争、各诸侯国的发展与衰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战国争霸的主要战役,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2. 教学难点:战国争雄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展示战国时期的地图、战役示意图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战国争霸的主要战役为例,深入剖析战争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战国七雄的特点和战国争雄的历史意义。
4.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战国七雄:展示地图,详细讲解七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分析战国争霸:介绍主要战役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4. 介绍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示其在战国争雄中的重要作用。
5. 总结战国争雄的历史意义:战争与政治斗争、各诸侯国的发展与衰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3.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或口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对战国七雄、主要战役和著名人物的记忆和理解。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史料的分析以及交流沟通能力。
七年级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背景,掌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史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认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史实。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更迭过程。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历史》。
2. 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著名的战争吗?”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史实,回答问题:“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是哪些国家?”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争霸过程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4.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和学生的讨论,详细讲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更迭过程,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典型事件,如齐桓公改革、晋文公争霸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8. 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引导学生探讨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2. 对比春秋战国时期与其他历史时期的战争,让学生认识到战争与和平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史实的掌握程度。
关于历史《战国争雄》教案范文

关于历史《战国争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各个诸侯国的主要特点;(2)掌握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3)了解战国争雄的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战国时期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2)运用比较法,分析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差异和竞争关系;(3)运用史料分析法,探讨战国争雄的原因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各个诸侯国的主要特点;(2)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3)战国争雄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2)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和战国争雄的内在原因;(3)战国争雄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战国时期的兴趣;(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战国争雄吗?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各个诸侯国的主要特点;(2)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史料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战国争雄的原因和影响;(2)学生发表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复习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各个诸侯国的主要特点;3. 请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初中七年级《战国争雄》历史教案范文合集
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一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
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通过合纵与连横。
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引言
2.教师引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
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二、新课讲授
(一)“战国七雄”
1.观察地图,谈发现。
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三家分晋”,七个国家的分布有何特点等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1.学生读教材,看看战国时期战争有哪些特点?
2.读教材“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然后请几个同学来复述这两次战役。
思考:体现了哪些战争艺术、成语?
3.简述长平之战的影响。
(三)、合纵与连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