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 《将相和》课件

翻
译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课堂练习
古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文
翻
译
《匈奴数岁无所得。》
第 五 章
课 后 作
业
课后作业
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给家长听。
·
下史 记
课廉 颇
啦蔺 相 如 列 传
第 二 章
识 字 识
图
识字识词
bì
nuò
qiè
壁诺怯
识字识词
sè
fǒu
瑟缶
jù
qīng
拒卿
第 三 章
课 文 赏
析
课文赏析
无价之 宝
成
形容物品特别珍贵,
语
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学
习
攻 无不克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 下来的。
课文赏析
完壁 归 照
成
语
学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
习
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
益为重。
及
特 蔺相如 :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
点 赵王:知人善任,能听取意见的人。
课堂练习
人
物蔺
及 特
相
点如
对事件能深思熟虑,随机 应变,对秦王不顾生死,敢于斗争, 对廉颇能顾全大局,忍辱退让,一 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因为他为维护 赵国利益一再立下功劳,先后被封 为上大夫,上卿。
·
将史 记
相廉 颇
和蔺 相 如 列 传
主 壹课前导读 目 贰识字识词 录
叁课文赏析
肆课堂练习
伍课后作业
第 一 章
课 前 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优质课件(共168张PPT)

选做
选一些词语或句子写在卡片上,比一比, 看谁能一眼看完卡片上的所有内容。
示例:商议 理亏 允诺 胆怯 抵御 推辞 完好无缺 怒发冲冠 同心协力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 蔺相如门上请罪。
课外练习
1.课外看看或听听有关“将相和” 内容的戏曲录像。
2.你知道哪些关于团结友爱的故事, 试着写一件,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 完璧归赵 ):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 原主。
( 推辞 ):对任命,邀请,馈赠等表示 拒绝不接受。
( 发难 ):发起质问、责难。 ( 同心协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整体感知
读课文,思考文题中的“将”和“相” 分别指谁?课文围绕他们写了几件事?
将——廉颇 相——蔺相如
完璧归赵(1-9)
渑池会面
6 将相和
示例:战国时候,赵国的蔺相如奉命出使 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后来又陪同赵王 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为奖 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 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 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来 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允诺
lìn
蔺相如
huà
划归
渑池 胆怯
rǔ
shàn
侮辱 擅长
xuē
páo
削弱 战袍 荆条
璧
臣
蔺
强
诺
划
罪
廉
抵
御
辞
辱
擅
卿
削
袍
写一写
按结构将下列生字分类。
召 臣 议宫献诺
典抄 罪怯拒荆
半包围结构:臣
上下结构: 召 宫 典 罪
《将相和》ppt课件

xiāo 削铅笔 削皮
1.周末我们计划( huà )去公园划( huá )船。
2.秦国削( xuē )弱了赵国的势力。 3.我会自己削( xiāo)铅笔。
生字我会写
召臣 议 缺 宫
书写指导
chén diǎn jù
注意笔顺。
zhào
上下结构。上半部分 “刀”的撇要长,下半部 分“口”要写得扁一些, 撇要盖住口。
送璧回国后,面对秦王,蔺相如又用一个假设句 “如果……”暗示秦王,主动权还在秦王手里,可见蔺 相如的有勇有谋。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
王封他做上大夫。
蔺相如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地保护了和氏璧,避 免了赵国受到秦国的欺诈和侵犯。因为他的出色表现, 赵王封他为上大夫,以表彰他的功绩和忠诚。
顾全大局
廉颇忽然醒悟了, 来到 相府门前……
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 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 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 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课文中心
结构梳理
6 将相和
蔺相如: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 顾全大局
廉颇:勇于认错 知错就改
以国家利 益为重
课堂演练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这篇文章是根据《史记》中的故事改编的。 (√ )
考虑问题周全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 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 我指给您看。”
机智
完璧归赵
语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 城。现在壁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 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 这柱子上!”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 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壁就要向 柱子上撞。--都体现了他机智、 不畏生死、不畏强暴的特点。
思考课文围绕“将”和“相”讲了哪三个 小故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优秀ppt课件

蔺相如机智聪明。
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 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 得罪强大的秦国呢?
蔺相如巧言说服秦王。
速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 一个什么故事?
渑池会面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胆怯,
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
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胆怯: 胆小;缺少勇气。 造句:在困难面前,一味的胆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抵御: 抵挡;抵抗。 造句:抵御外敌入侵是解放军 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心协力: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造句:灾难面前,我们要同心协力,勇敢抗击。
近义词辨析
召集 召开
相同点
不同点
召集——将人们聚集的一起。
指聚集,开始
之意。
召开——召集开会。
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 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 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 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 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 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 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我会认
bì 和氏璧
hu 规à划
rǔ 侮辱
ché 大n臣
zuì 请罪
shàn 擅长
蔺相如的无所畏惧吓 到了秦王的卫士。
秦王的阴谋没有得逞。
速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 了一个什么故事?
廉颇不服气。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 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 上去了。要是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蔺 相如听说了,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蔺相如说明避让廉颇的原因。
负荆请罪
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 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 得罪强大的秦国呢?
蔺相如巧言说服秦王。
速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 一个什么故事?
渑池会面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胆怯,
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
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胆怯: 胆小;缺少勇气。 造句:在困难面前,一味的胆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抵御: 抵挡;抵抗。 造句:抵御外敌入侵是解放军 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心协力: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造句:灾难面前,我们要同心协力,勇敢抗击。
近义词辨析
召集 召开
相同点
不同点
召集——将人们聚集的一起。
指聚集,开始
之意。
召开——召集开会。
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 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 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 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 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 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 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我会认
bì 和氏璧
hu 规à划
rǔ 侮辱
ché 大n臣
zuì 请罪
shàn 擅长
蔺相如的无所畏惧吓 到了秦王的卫士。
秦王的阴谋没有得逞。
速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 了一个什么故事?
廉颇不服气。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 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 上去了。要是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 蔺 相如听说了,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蔺相如说明避让廉颇的原因。
负荆请罪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8 将相和∣人教新课标 (共13张PPT)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720 21/8/7S aturda y, August 07,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72 021/8/7 2021/8 /78/7/2 021 1:15:09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7202 1/8/720 21/8/7 Aug-21 7-Aug-2 1
深入研读,加深体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年级 | 下册
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
从内容上看,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蔺相如的一升再 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 上去了。”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 ,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蔺相如几 次顺利完成使命,也缘于多种原因,他的机智勇敢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廉颇的紧密配合、 当时的斗争形势以及朝野的主导观念等等,这些原因促成了蔺相如的成功。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7 日星期 六2021/ 8/7202 1/8/720 21/8/7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720 21/8/72 021/8/ 78/7/20 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8/ 72021/ 8/7Aug ust 7, 2021
将相和五年级(共33张PPT)

上
册 治远见所折服;并且也对廉颇勇于改过的
精神肃然起敬。请你根据自己的感受课下
册
有感情地读读这几句话,理解蔺相如 的性格特点。
品读课文
2
0
2 3
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
年
五 年
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
级
将 相 和
语
文 上
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
册
脚,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能
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2023-2024学年秋季 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课件
背景简介
2
0 2
司马迁,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3
年 五
思想家。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
将
年
相
级 语
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和
文
上 册
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史记》。其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
相 和
语
文 上
找出重点句子,体会蔺相如的品质。
册
品读课文
2
0
2 3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
年
五 年
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级
将 相 和
语
文
上 册
这句话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
胆识过人,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 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品读课文
2
0 2
②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
3
册
每个小故事加上小 标题。
①自读课文,
《将相和》(完美版)PPT课件

③ 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
11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
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
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
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机智机智 机智
2
.
12
蔺相如捧着璧,
往后退了几步, 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 付十五座城。现 在璧在我手里, 您要是强逼我, 我的脑袋和璧就 一块儿撞碎在这 柱子上!”
③ 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
.
23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 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 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 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 的是我们赵国啊!
.
24
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蔺相如是 一个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
事,是我国历史上光彩不灭的佳话。
.
3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 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 即秦、楚、齐、赵、燕、魏、韩, 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是最强的 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 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 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 和外交方面的措施,有关系国家 兴亡的重大意义。
.
4
识大体,胸怀宽广 的人。
.
25
廉颇忽然醒悟了, 来到相府门前……
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
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
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
26
思考:
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
.
11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
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
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
有动兵的理由。”机智 机智机智 机智
2
.
12
蔺相如捧着璧,
往后退了几步, 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 付十五座城。现 在璧在我手里, 您要是强逼我, 我的脑袋和璧就 一块儿撞碎在这 柱子上!”
③ 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
.
23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 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 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 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 的是我们赵国啊!
.
24
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蔺相如是 一个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
事,是我国历史上光彩不灭的佳话。
.
3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 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 即秦、楚、齐、赵、燕、魏、韩, 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是最强的 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 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 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 和外交方面的措施,有关系国家 兴亡的重大意义。
.
4
识大体,胸怀宽广 的人。
.
25
廉颇忽然醒悟了, 来到相府门前……
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
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
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
26
思考:
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6课 将相和|部编版 (共50张PPT)

“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前因 是_秦_王__约_赵__王_在_渑__池_相__会_,_想__占___ _赵_国_便__宜__, 后果是_秦_王_吃__亏___。
思考题:
❖默读课文第三大段, 想一想主要写了谁和谁?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前 因
是 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 _很_不__服_气_________负_荆_请__罪__ 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人物简介
廉颇: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 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 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 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 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 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 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 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2、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完璧归赵
秦王企骗和氏璧 机智勇敢斗秦王 完璧归赵封大夫
板书设计
智勇双全 以国为重 品德高尚
将 相 渑池之会 和
侮辱赵王要鼓瑟 针锋相对要击缶 再立大功封上卿
维护尊严
负荆请罪
廉颇不服欲羞辱 相如回避忍退让 负荆请罪将相和
知错就改 顾全大局 精神可嘉
你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吗?
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 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 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 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 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 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 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 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 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 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 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 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 “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2日
3
小人书将相和
2020年10月2日
4
2020年10月2日
5
连环画将相和
2020年10月2日
6
2020年10月2日
7
京剧将相和
2020年10月2日
8
2020年10月2日
9
作者简介
2020年10月2日
10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 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 56岁终。)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 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 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董仲舒学《公 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 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 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 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公元前 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 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书。因替投降匈奴 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 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2020年10月2日
16
人物简介
2020年10月2日
17
廉颇: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 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 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 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 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 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 ,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下册
将 相 和
2020年10月2日
10级语文教育2班 1 邱茂群
导语设计
2020年10月2日
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 不还”。多么豪迈的情怀,在我们中 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 多可歌可泣的武将,也有众多有胆有 识的文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司 马迁的《史记》,认识两位熠熠生辉 的人物,聆听千古流芳的故事。
2020年10月2日
26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璧,就上前 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 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璧当时在秦 王手里,硬上去夺,既失礼,秦王左右也会上来 阻拦;直接指出秦王的无信讨还和氏璧,秦王非 但不承认不还璧,还会指责蔺相如无理和小家子 气;此时的蔺相如充分看透了秦王的心理,即对 和氏璧的好奇和喜爱的心理,蔺相如顺其心理, 做法又合情合理,利令智昏的秦王怎能不上当。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 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 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 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 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2020年10月2日
25
重点品读
1、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 您看。
2020年10月2日
14
和氏璧 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 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 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 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 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 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 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 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 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 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 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 一直哭了三天三夜。
蔺相如: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 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 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 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 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 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 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 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渑池:地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内 。
示弱: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
2020年10月2日
23
抵御:抵挡,抵抗。
推辞: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
瑟: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鼓瑟,就是 弹瑟。
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
来的。
2020年10月2日
24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2020年10月2日
13
大夫、卿 官职,分别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大夫是最高一级的大夫。上卿是诸侯下面最 高的官职。廉颇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 的时候,因伐齐有功,已经被提升为上卿。蔺 相如也做上卿,但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 位置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 课文中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2020年10月2日
11
背景简介
2020年10月2日
12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公元前 475-公元前221),因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被 称为“战国”。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 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 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 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 强大的秦国。
2020年10月2日
15
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 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 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 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 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 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 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 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 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 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
2020年10月2日
18
朗读感悟
2020年10月2日
19
2020年10月2日
20
2020年10月2日
21
(一)词语解释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 钱也买不到。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 。
2020年10月2日
22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 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 是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 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 无损地归还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