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气功基础——静功
动意功——静功功法

动意功——静功功法《动意功》功法,动静结合,即练动功又练静功。
性命修,打开人体智能库,融化人体的“雪山”地带,开发潜能,祛病健身。
下面主要谈一谈动意静功部分的内容。
动意功的静功和动功,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在练功方法上是形、气、意、神,表、中、里同时并练,但最关键的是要理解“动意”两字在静功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动意静功的特点:压气。
练这套功是自然呼吸,但是我们在这讲一点小功法。
一开始吸气时,意想气从肚脐进入吸到命门内侧,呼的时候从命门到肚脐,但意念不要呼到肚脐外面,这样反复练3-9次,当练到一定的阶段,也就自然而然地配合上了呼吸。
因为人体的丹田部位时刻都在进行着升降开合,这就必然要影响人体的呼吸。
但是,一开始练功时,不要强制性的呼吸,应始终把握住“松静自然”,否则容易导致气泄。
在练静功时,坐好放松以后,利用这个小功法,把命门部位的气机调动起来,等它发热了、跳动了,这时气可能会沿督脉上行,这时你的意念一定要向下压气,把气机压到尾闾,使尾闾这一带气机充足,当尾闾这一带发热了,气机充实了,它再返回来向上的力量就大拉,这叫反冲力。
也就是我们动意惊动在练法上启动气机快,出功快的一大特点。
也就是我们动意静功在练法上和其他静功有着截然的区别点。
有很多的功法普遍主张向上领气、引气,而动意功则主张向下压气。
如果直接提气,按中医的道理,就会造成人体上盛下虚,上盛下虚人则无根。
所以,我们这种练功的方法,正符合中医理论上盛下虚的主张,也符合武术、气功中所提倡的上虚下实、气沉丹田。
在坐静功时,不是把气引向头部,而是应用了处处截击的方法。
什么时候不内部的气机压的自己能跳动起来了,气就充足了。
气机也就充分的调动了起来,才挖掘了潜在的能量,在应用到给人发气治病时,才能用之不竭,才不至于疲乏。
那么,怎么截呢?如果在练静功过程中,命门部位跳动起来了,这时,我们不能让气向上走,要用意识把气向下压,使下部的气机充实,当气满了以后,再也压不住了,不然要产生一个“反冲力”,气冲过命门可能一下达到脊关。
【图解】气功养生基本功,附具体操练方法

【图解】气功养生基本功,附具体操练方法气功锻炼的基本功法,以“气”为开端,以“功”为结果,形式多样,名目繁多,举不胜举。
但万法归宗,任何功法都要从基础功的锻炼开始。
今天我们重点谈谈基础功的具体操练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静功是气功锻炼的基础,主要包括站功、坐功、跪功和卧功四大类型。
各类功法起势和收势均为混沌一体势,又称混沌一体功,简称混沌功,分站功、坐功、跪功和卧功混沌一体势(混沌一体功)四大基本类型。
一、混沌一体站功(一字站功):起势和收势。
混沌一体站功,又称混沌一字站功(|字功),简称一字功(|字功),均以立正势为起势和收势。
一字功(|字功)是气功锻炼起势——行功——收势的基础环节,遵循三调要领进行锻炼。
(一)、姿势(调身)。
立正势起。
两腿合拢,两脚呈立正势,两手在体侧紧贴两腿自然下垂,两臂尽力伸直。
身体正直,正头,展胸,竖脊,昂然屹立。
(二)、呼吸(调息)。
调匀呼吸,吸气6——9秒,吸气时全身尽力绷直,屏息3——6秒;呼气6——12秒,呼气时全身放松。
共呼吸6——12口气。
初学者以自然呼吸法为宜,不必刻意强调腹式呼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三)、心意(调心)。
宁神静气,意守丹田,想象天地人上中下一气贯通,全身轻松舒畅的情景。
呼气,天气降,想象一股清气从天而降,氤氲全身。
默念:天气降,天降运气,我是最幸运的人;吸气,地气升,想象一股蒸气从地而升,温暖全身。
默念:地气升,地升福气,我是最幸福的人;和气,想象天地二气交合于丹田,小腹部温馨舒适。
默念:人气聚,人聚和气,我是最和气的人,我是最健康的人。
二、站功站功主要包括一字站功、大字站功和马步站功三类功法。
除姿势变化外,呼吸(调息)和心意(调心)均同一字站功。
(一)、混沌一字站功。
(二)、大字站功。
一字站功起。
两腿分开,比肩稍宽,两臂从体侧抬起至平肩,掌心向下,呈大字形。
身体正直,正头,展胸,竖脊,昂然屹立。
(三)、马步站功。
1、垂撑势马步桩功。
习练静功的要点、功效及注意事项

习练静功的要点、功效及注意事项静功,是打坐入静的功夫,又称静气功、莫想功或念力气功。
静功是身心休养理论性较强的气功,古代流传下来的“吐纳”、“修炼”、“内功”、“龟息”、“炼丹”、“静坐”、“坐禅”均属于静功的范畴,是一种以调整呼吸、调整身体活动和调整意识或意念(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的好方法,是习练气功的首选。
一、习练静功的要点古人云:“善养生者养内,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气流行冲和,百病不作。
”告诫后人长寿必须静养,养内。
我们就是要通过静功修炼达到静养和养内。
初学者在习练静功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1.习练静功应注重精、气、神的“内功”修炼我们学习了气功的原理和种类之后了解了静功。
静功是相对于动功而言,动功是采取与意念相结合的各种肢体运动及自我按摩、拍打的方法,以锻炼筋、骨、皮。
因为它有动作表现于外,所以称为“外功”。
而习练静功是采取坐、卧、站等姿式不动,着重于身体内部精神、脏腑、气血、津液的锻炼,着重于对精、气、神的“内功”修炼。
2.习练静功的精髓是“内动”静功的精髓在于“内动”。
静功的静是一种外化形式,静功并非静止,而是一种“外静内动”的特殊运动状态。
在练功过程中通过意念使一种“内动”和热感在全身运行,从而调节和活跃机体功能。
所以,习练静功时必须要做到意念集中、精神宁静、内外兼修,必须达到“外静内动”的效果。
正如人们所讲的“养心在静、打坐养性、静主养神”和“内炼一口气、内炼精气神,静以养神、能静‘能动',乐而长生”的道理。
3.习练静功要注重动静结合动与静是相对的,也是辨证的。
这里所说的动静结合,一方面是指在练功时强调静功与动功的密切结合,另一方面是指在练静功时要体会“静中有动”。
动,指形体外部和体内“气息”(感觉)的运动,动功可视为“外动”,而静功可视为“内动”。
静,指形体与精神的宁静,动功可视为“内静”,静功可视为“外静”。
快速入门得气的静功心法

快速入门得气的静功心法
静功心法:气功的实质是锻炼运用意识的功夫,无论是哪家功法,特别是高级功,都强调在心意方面下功夫。
1,洗髓法:全身放松,意想宇宙中有益于人体的灵源之气或各种信息能量,象甘露水或毛毛雨,聚集在你的上空,从头顶灌下到全身,缓缓地冲洗你全身的毛孔、肌肤、脏腑、骨髓、细胞和血液。
耐心细致的体察露水冲过全身各部时的轻微感受。
2,梳筋功:意想师父拿着一把大梳,从你的头上到身、脚,象梳头一样,从上到下的梳,细致的体察梳过身体各部位时的感受,亦可从脚梳向头部。
3,合气法:意想宇宙精元之气,从头顶百会穴进入体内,经全身到脚底涌泉穴出体外,到空中成圆弧形回到体内,体外和体内气流象圆圈似的,周而复始划圆圈。
亦可从脚底到全身到头顶出体外,再回体内,仔细体察气体经过身体时的感受。
4,毛孔开合法:意想全身毛孔开合,可配合呼吸进行,在呼气时全身毛孔张开,体内污秽之气经毛孔排出体外,吸气的时候,宇宙中的精元之气从全身毛孔进入体内。
耐心体察气体在全身毛孔出入时的感受。
5,意守身体敏感部位和穴位,如劳宫、涌泉、手指、脚趾、印堂、百会等部位,认真体察产生的酸、麻、胀、痒、痛、蚁行等感受。
以上各法采用站、坐、卧均可。
关键是全身放松,思想要放松,意识要轻柔淡泊,体察要细致入微,体察气在身体各部运行时的麻软、胀痒、跳行等生理反应以及身体的各种舒适、愉快等良性感受,体察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的气功状态。
静功与动功

静功与动功气功中“静功”与动功的区分,是以练功时躯体的空间位置是否变化为标准的。
“静功”是指练功时躯体在空间的位置保持不动的一类功法。
虽从外形上看不动,精神也很宁静,但人体内的脏腑机能在定向性的意念活动影响下,都在不停地调整运动,即所谓“动中有静”、“外动而内静”、“形动而内神静”。
“动功”是指练功时,躯体在空间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的一类功法。
虽从外形上看不断地动,但精神活动却保持相对宁静,即所谓“动中有静”、“外动而内静”、“形动而神静”。
静功可按不同流派和练功目的分为许多种,如医家吐呐功法、道教周天功法、佛教禅定功法、儒家静坐功法等;亦可按练功姿势分为卧式静功、坐式静功、站式静功。
动功按不同练功姿势可以分为卧式动功、坐式动功、站式动功、行走式动功等。
还可按有无规定套路分为套路动功和非套路动功两大类。
所谓套路动功,是指动作具有规范化的要求,从起功到收功的整个过程都有规定的程序。
一招一式,一节一段,都必须按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做。
非套路动功则没有规范化的动作程序要求和节段招式,练功时可凭当时的感觉和心意来相对随意地运动。
非套路动功还可进一步分为散手功和诱发功。
散手功:是指在纯熟地掌握套路动功的基础上,练功时完全打乱原套路的节段程序,并在招式上也不象套路动功那么典型,仅保留原招式的某些风格,具有既取消了原套路和招式,又内含与原套路和招式似与不似的韵味特点。
诱发功:也被一些人称为自发功、引动功、静动功等,是完全不受套路和招式限制,凭借入静状态时体内出现的感觉随意运动的一类功法。
虽然可将气功功法分为静功和动功两大不同类别,但两类功法也有很多共性。
如在练功手段上,均要求调息、调身、调心;在练功姿势上,均要求放松、自然,而且两类功法中的动静都是相对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当然,静功与动功在目的性、作用用途和适用范围等方面,也各有所主。
例如静功虽然对形体也有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宁静心神,培育真气来调整脏腑气机,使整体功能活动协调平衡,来达到健身治病的功效;动功虽然也要求精神宁静,但更多的是通过身体的运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通利血脉,舒筋壮骨,使形体更健壮。
心灵莲花功——静功

心灵莲花功——静功作者:荒野闲鹤静者是儒、道、佛三家气功地命脉所在,道本于静,“静坐练功”为本门功法基本功。
1、坐功(1)静坐要领头正肩平,不可倾斜。
两目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略带敛意;两耳返听不闻。
口微闭,脸含笑意,颔微收,舌轻抵上腭。
背脊直立,如串铜钱(体弱有病者,初宜任其自然,定久自直),不可前俯后仰。
宽松衣带,臀部须稍垫高数寸,以免身体重心后仰,气脉不利,并耐久坐,功熟其垫渐低;坐时取平坐,自由盘、单盘、双盘均可,双盘为跌坐,长为平稳,但初学者不易,不必勉强。
两手结定印:两拇指相拉,成一圆形,置于小腹前;两手重叠,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两拇指微微相对;两手抱球于小腹前,掌心向里,十指自然松开,中指相对;以上均可接通人身南北极,利于气血流通。
呼吸自然,轻柔细长,不令耳闻。
意照下丹田,似守非守,勿忘勿助。
清晨寅时,夜半子时,向东静坐最佳,其余时间亦可。
下坐时,要先收好功,徐徐张眼,舒放手足,再搓热双掌,摩擦面部及两足,使气血活动,然后离坐适当运动。
坐时若心乱气泽,可先劳动其身,使身柔气平,然后入坐。
(2)要领作用简释a) 头正肩平则气顺,肩平胸张,使胸部自由扩张,若肋骨压垂,肺部收缩,则呼吸不全。
b) 下颌微压左右二动脉,使气血运行和缓,易得安宁。
c) 目微闭,或露一线之光,可凝止散乱之心,目为神窍,全开则神露,全闭则神暗,目受于色则神损。
d) 两耳返听不闻,耳为精窍,耳逐声音则精耗。
e) 口微闭,无耗气之患。
口为气窍,口开则气散。
f) 脸含笑意,使心怀愉悦,为松静身心之秘诀。
g) 舌轻抵上腭,以接触唾腺,促进津液之产生,且利于交通任督。
h) 竖直脊梁,使脏腑气舒;若弯腰曲背,久必成病。
i) 意守丹田,使神气相抱,凝聚精气神三宝。
j) 寅时(清晨3~5时)为肺经流注,肺主一身之气;子时(夜半11~1时)为阳气发生之时。
k) 向东而坐,取其生气。
2、站功择山林绿荫之处,庭院或室内亦可。
天朗气清之时,面南或面北。
静气功入门

静气功入门静气功入门气功可分为动、静两种,两者的原理其实是一样的。
而经过练静气功,更易理解气功原理,也更容易掌控自己。
练静气功时有一定的姿式,但姿式不是很关键的事,不用考究身体的每一局部是如何准确放置的,姿式是为了便于放松,使血脉畅通,以免影响练功。
姿式大致分为站式、坐式和卧式三种。
卧式和坐式大多是为那些身体虚弱而不适于长时间站立者所用的,年青人用站式,因为站式奏效快。
站式是这样的:双脚平行,站立略为分开同肩宽膝盖不要伸直,微曲上身根本坚持垂直,腹部不要往外凸,含胸(即胸部稍微凹进),使背部伸展双手自然下垂,贴近大腿两侧头部垂直,使双眼能自然地平视。
姿式摆好后,轻轻活动每个关节,包括每块脊椎之间,留意不要大幅度的动,以不影响摆好的姿式为宜,其目地是使关节放松。
姿式是练气功的外形,意念是气功的精髓。
练功的意念过程可分为三局部,分别是准备、意守和收功。
在此之前先讲一下意念活动的基本准绳,其基本准绳是放松,这两个字的含义可能超出字面的意义,包括关节放松、肌肉放松、思想放松等。
其最重要的则是思想放松,什么也不想,似乎这个世界上只要我一个人,没有忧愁、快乐、关心的事。
真的放松了,那么关节、肌肉自然会松弛下来。
明白了最根本的准绳后就能够开端练功了。
准备功的做法是这样的,摆好姿式后就逐渐放松,由头开端从上到下。
先扫除邪念,只想着练功,切忌心猿意马 (一会儿想这,一会儿想那,思想象猿与马一样此起彼伏,奔腾不休)。
然后双目微闭,眼光朝正前方略向下,似视非视,意念由上至下,经过颈骨,脊椎,髋骨,膝盖,到脚趾,逐一放松关节,能够试着想象每个关节都被轻轻拉开一点。
然后放松呼吸,就是呼吸不用力,意念也不要集中到呼吸上去。
待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就能够意守了。
意守就是将思想集中在丹田。
关于丹田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较多的是丹田就是气海穴,顾名词义,就是贮气的中央,而关于丹田的位置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不过大致都处于腹部脐左近,对初学者来说意守脐较为容易。
练习气功的必修课练习气功怎么做到静

练习气功的必修课练习气功怎么做到静
练习气功的必修课练习气功怎么做到"静"
练习气功的必修课练习气功怎么做到"静",练习气功,入门常识是必修课。
练习气功,坐有坐的要求,动有动的要求,收有收的标准,那么,练习气功怎么才能做到"静"呢?详情请往下看。
练习气功的必修课练习气功怎么做到"静"
第一:气功锻炼非常强调入静,高度入静又称"入定"或"闭关"。
在人静时,脑神经活动大部处于休息状态,停止了活动,只有意守的一点非常活跃。
此时如果受到突然的惊动,会使正处于高度休息静止的神经不能一下应付突然变化,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至失控,俗称"走火人魔"。
对身体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第二:练静功时要注意选择安静的环境,安静的时间。
如许多人喜欢在半夜无人的地方练功,并非完全是为了保密,主要的是为了安静。
同时,还要告诫家人和周围的人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和惊动。
有的为了防止来客敲门惊动人静,便在门口挂上一块写着"闭关入定,请勿敲门"的牌子,以防客人敲门惊动练功。
有气功知识的人见人在练功或见了这样的牌子,便会悄悄地退去,绝不会去打扰和惊动练功之人,给人造成损害。
第三:练气功者,心里要能静下来,摒除杂念,心神合一,其实这是练气功最难以做到的,很多人,心烦气躁根本就静不下来。
上述三个必修课,第一二都容易实现,唯独这第三个有点难,这就要靠练习者自己了,心静神定方能练好气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气功基础——静功气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承,我的朋友heshang 40多年前偶得气功宝典并长期坚持练习,颇有心得。
为了批判有些气功网站故弄玄虚、宣传迷信、疯狂敛财的不正之风,作者根据记忆和心得整理成文,以唯物辩证法观点诠释气功,授权发表。
目录:一.前言二.气功生理三.呼吸四.姿势五..练功,六.气感和得气七.禁忌、不宜、副作用及其它八.结束语1.1出处40多年前偶尔读到的一本书使我与气功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本书的书名就叫《气功》[注1]。
作者的姓名可惜现在记不起来了,记得是龙华医院的中医科主任,解放前做过和尚,是一名医僧,解放后还俗,就职于上海龙华医院。
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倡中医学西医,西医学中医,作为中西医交流的论文,撰写了气功这本书,字数不多,大约不到一万字。
作者自述,试图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中国古老的气功作一次深入浅出的阐述,为新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
我原来并不接受气功,对气功玄之又玄的表述,常常使人如隧云里雾里,神化了气功,就远离了民众,很多想学气功的人被排斥在门外。
这本书的优点是看得懂、记得住、学得会、可体验,虽然只读过一遍,至今还能背出90%,学以致用,得益非浅。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承,本人在记忆和感悟的基础上,根据练功的心得整理成文,供愿意学习气功的读者参考。
1.2什么是气功提起气功,我们就会想起早些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关于气功的神奇故事,气功大师发功,隔墙取物,为千里之外的病人治病,把功力贮存在茶叶里,成了信息茶,饮用后可治百病,延年益寿。
这些都是伪气功、伪科学,是骗人的。
现在虽然没有了市场,但影响犹在,在一些气功网站上,成了宣传迷信和赚钱的工具。
只有普及气功知识,才能消除人们对气功认识上的误区。
什么是气功?气功就是应用有规律的呼吸运动自我养生的一种方法。
气功有动功和静功之分,动功如太极气功,也称太极拳。
本文所述是静功,静功是气功的基础。
静功也称吐纳,在寺庙里也称坐襌、卧襌。
动功是内外兼修,难度较高,需要在有人指导下练习。
静功主要是修内力,养脏腑。
练静功加上适当运动,一样能起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练静功就是练呼吸,长期坚持练习气功,可以有效提高血液中的氧浓度。
有的人脸色红润,鹤发童颜,是因为他血液中的氧浓度高,体表毛细血管丰富。
有的人脸色灰暗,是因为他血液中的氧浓度低,毛细血管堵塞,因此新陈代谢功能差,容易得病。
练习气功可以打通堵塞的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不但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而且会使人感到精力充沛,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提高工作效率。
按照本文提供的方法,稍有文化的人,都能自学练习气功。
破除了迷信和铜臭,气功将有可能在民间普及。
二. 气功生理2.1营养的三大来源一个健康的身体,需要依靠细胞的新陈代谢来维持,而细胞的新陈代谢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才能充分的进行。
食物、水和空气是构成营养的三项基本元素。
有人统计,没有食物,有水和空气,生命大约可以维持一个月。
没有食物和水,生命大约可以维持一个星期。
因为食物中有水,所以有食物和空气而没有水的命题不存在。
虽有食物和水,没有空气,生命只能维持几分钟,可见空气对生命是多么重要。
食物是人类营养构成中的主要原料,人从出生直到死亡,需要不断进食食物,以提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基本原料和人体活动的能量来源。
人体的70%是水,水既是合成生命物质的基本元素,也是输送营养物质的溶剂。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食物和水需要和氧气结合发生化学反应才能生成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空气中有21%是氧气,人体通过呼吸,使氧气溶解在血液里,参与营养物质的合成。
人对空气的依赖甚于鱼对水的依赖。
过去,由于食物匮乏,人们的大部分支出都是用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因此,一说到营养,马上就会想到食物,今天,人们对滋补品的追求,仍然是食物的延伸。
以前水在农村是不化钱的,在城市里化的钱也不多,人们并不重视水在营养中的作用。
无论在城市或农村,空气都是不化钱的,空气是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人们普遍没有概念。
因此,多呼吸空气,尤其是新鲜空气,也是人类补充营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练习气功,就是调节机体内部的平衡,增强人体对氧气的吸收能力,提高血液中的氧浓度,从而达到均衡营养,激发细胞活力,祛病强身的目的。
2.2呼吸和肺活量人类靠肺呼吸,肺是由千千万万个肺泡组成的,在这里,空气和血液相互接触,空气中的氧溶解到血液里,释出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随剩余的空气排出体外。
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是1.6~2.0升,每分钟呼吸20次,每次呼吸的空气量大约是肺活量的10%左右,因此,一个人每分钟需要呼吸的空气量大约在3.2~4.0升。
造物主把人类的肺设计成一个堆栈,堆栈的运作方式是先进后出,后进先出,大部分空气在肺泡中的停留时间很少。
而且,在正常工作状态,只有一小部分肺泡在工作,大部分肺泡处在闲置状态,其中一部分肺泡就会因长期不工作而发生退化。
如果减少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深度,延长空气在肺泡中的停留时间,理论上每分钟呼吸2次就能满足人体对氧的需求。
这时,那部分闲置的肺泡也被激活。
我们平时呼吸时实际吸收的氧气,不足吸入量的1%,在大部分肺泡被激活的情况下,空气和血液接触的面积增加,血液溶解空气中氧的能力也会增加,因此每分钟呼吸一次也能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
我们练习气功,就是通过有规律地控制呼吸的节奏,增强肺泡溶解氧气的能力,提高血液中的氧浓度,充分激活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从而使生命朝气蓬勃。
2.3心肺互动和气针通常情况下,呼吸的快慢是由心脏跳动的节奏来控制的,例如,奔跑时,心跳加速,呼吸也会变得急促。
这是因为在运动时,人体消耗的氧气增加,需要血液加速流动,心跳加速,呼吸也相应加速。
练习气功时,呼吸的快慢是由人的意念控制的,呼吸变得慢而悠长,心脏的跳动也会相应变慢,而且变得强而有力,这就是心肺互动。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心脏是输送血液的动力,血液通过心脏,进入主动脉,再进入小动脉,然后进入毛细血管,为新陈代谢送去营养物质,也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带出,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血液通过毛细血管进入静脉,回到心脏。
人体中有亿万条毛细血管,遍布于全身的皮肤、肌肉、各种脏器。
这些毛细血管中有一部分是被堵塞的,长期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
在毛细血管的两端,一端是动脉,一端是静脉,在心跳主导呼吸的情况下,毛细血管的动脉端是正压,静脉端没有压力。
在呼吸主导心跳的情况下,动脉端是正压,静脉端有一个负压。
就是说,一端有推力,一端有吸力,使一部分原来闭塞的毛细血管得到疏通。
这个负压还有一个作用,负压所产生的吸力像针灸用的钢针一样,刺激神经末梢,激活细胞,好像有千千万万根钢针同时在进行针灸,人体会有一种麻麻的感觉,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气针。
它刺激穴位,激活对应的器官,并使一部分长期阻滞的毛细血管得到疏通,促进新陈代谢。
2.4按摩作用人们在练习气功时,空气在体内按一定的规律运动,轻轻地挤压胃、肠等各种内脏器官,好像按摩师在按摩一样,使这些脏器的毛细血管得到更多血液的供应,对胃的按摩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对肠子的按摩促进肠子蠕动,有利于吸收营养,同时,能够使食物残渣变得柔软,使大便通畅。
三.呼吸3.1呼吸的方法我们练习气功实际上就是练习呼吸,也叫练吐纳。
平时我们是用鼻子呼吸,练气功时,一个呼吸程序分别由口和鼻来完成,即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
我们要集中思想在呼吸上,排除一切杂念,双眼微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舌尖抵住下齿龈,用舌面的升降或咀唇的开合度控制气流的速度。
吸气时,轻合双唇,慢慢吸,如涓涓细流,吸足。
呼气时,双唇微启,慢慢呼,自然、平和、匀速,呼净。
3.2四种呼吸方式人类自然的呼吸方式有两种,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在自然人群中,多数人是腹式呼吸,少数人是胸式呼吸。
练习气功有四种呼吸方式,我们主要推荐使用前面三种。
3.2.1腹式呼吸吸气鼓腹,呼气收腹。
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吸进的空气首先储存在腹腔内,然后再填满胸腔。
呼气时,先将胸腔内的空气压入腹腔,再将腹腔内的空气慢慢呼出,腹部自然下落,快要呼尽时,用力收腹,把腹腔内剩余的气体排出体外,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呼吸过程,如此周而复始3.2.2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反,吸气收腹,呼气鼓腹。
吸气时,慢慢收腹,使吸进的空气储存在胸腔内,胸部稍稍鼓起。
呼气时,胸部用力下压,腹部微微鼓起,把胸腔内的空气慢慢压入腹腔,然后呼出,不断重复。
3.2.3锤式呼吸锤式呼吸就是把一个吸气或呼气的过程分成若干个小的等分,像打桩的气锤一样,可以和腹式呼吸或胸式呼吸结合,这样,我们在练功时,实际上已经有了四种呼吸方式。
锤式呼吸有很大的冲击力,可以打通一部分严重阻滞的毛细血管,使这一部分毛细血管恢复活力。
3.2.4真呼吸这是一种最原始的呼吸方式,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呼吸功能,真呼吸不仅用肺呼吸,还用全身的细胞呼吸。
在真呼吸状态下,用鼻子吸气和用口呼气的过程是连续的,即呼吸的堆栈方式变成了隧道方式,呼吸变得特别慢而悠长。
我们不主张普通人练习这种呼吸方式,只有造诣深厚的气功大师才可以练习。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指出,初学气功的人以及大多数练习气功的人不要去尝试练习这种呼吸方式,以免伤害脏器。
气功作为一种养生的方法,练习前面三种呼吸方式就足够了。
四.姿势练习气功的姿势可以多种多样,主要有站姿、坐姿、卧姿,还有人是蹲着练气功的,基本的要求是端正、自然、放松。
下面介绍三种方式。
选择哪一种姿势练功,往往是由练功的环境决定的。
4.1站姿通常在室外练功的时候采用站姿,这时应该背风站立,双脚平行如肩宽,也可以站成八字形,双手自然下垂,中指贴裤中缝。
双目平视,认定前方一目标物,似看非看,视而不见。
吸气和呼气时身体自然伸缩。
4.2坐姿可以有正坐和盘腿坐,正坐时,双脚平行或成V字形,双手放于大腿上,其它如站姿。
4.3卧姿卧姿可以有仰卧、侧卧,解开领扣和放松裤带,让腹部有更大的自由空间。
仰卧时,双脚平行或成V字形,也可成八字形,双手中指贴裤中缝,也可放于股腹之间,枕头应稍高,防止血液大量集中到头部。
卧姿更适用于那些容易失眠的人,临睡前练一会气功,往往会帮助人自然入睡。
练功的姿势并不重要,可以在任何一种姿势的情况下练功,重要的是自然、放松。
五.练功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一些气功的基本知识,现在我们可以练功了。
由于呼出的气体中会带出大量的水分,所以练功前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或牛奶。
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环节:5.1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练功要循序渐进,要先易后难,这里包括三层意思,首先,对初学者来说,把呼吸从每分钟20次降到每分钟10次左右,先练顺呼吸。
然后再增加呼吸深度,从每分钟呼吸10次逐步降到5~7次,选择一种或几种呼吸方式做到能够很自然地控制呼吸节奏,不要刻意追求呼吸深度;其次,每次练功时,呼吸深度也是逐步增加,可以从每分钟呼吸呼吸10次逐步降到每分钟5~7次,再降到每分钟3~5次或更低,其间分别进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及锤式呼吸,这样每次练功时可以有四种呼吸方式;在此基础上对长期坚持练功的人来说,在每次练功的过程中,呼吸次数可以主要控制在每分钟3~5次为主,其间尝试串插一次或几次深度较高的呼吸,如把呼吸降到每分钟2次或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