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二单元备课要点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三学年级语文练习备课2

苏教版小三学年级语文练习备课2
把词语补充完整:戎马()()()()苦干无书》
小学
三年级语文题姓名:评分:
把下列词语排列成一句通顺的话:街上各种招牌挂着有店铺
照样子写词语例:又尖又长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加偏旁组字再组词:曼()谷()也()干()半()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例:她鞠了一躬。她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喇叭声惊醒了我。
根据意思写词语:金子不全是纯金,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下列“把”字句改成“被”字句:蒲公英把大地装点得十分美丽。
选词填空:<闻名著名>李四光是()世界的地质学家。
把句子补充完整:青蛙唱歌。
例:她鞠了一躬。她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王老师走进了教室。
准:①一定,确实。②正确。③允许,许可。我准确无误地背诵了《燕子》这篇课文。( )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 )郊游的方案得到了老师的批准,同学们可高兴啦! ( )

三下二单元课文讲解教案

三下二单元课文讲解教案

三下二单元课文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结构;(3)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热爱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3)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结构;(3)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

(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结构;(2)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同时,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为学习打下基础。

2. 学习新课。

(1)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示范、联想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语法结构,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讲解语法规则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句子和语法结构。

(3)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3. 活动设计。

(1)课文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现和语音语调。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情景表演,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本组课文安排了三篇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一篇习作、一个练习。

《北大荒的秋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景色,展示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秋景图。

《西湖》描绘了西湖的山山水水,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诗意般的境界,不仅让人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激发了我们游览西湖的强烈愿望。

《拉萨的天空》通过描写拉萨的天空,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座得到大自然恩赐的“日光城”。

教学目标:1.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西湖、拉萨是个美丽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词句练习。

理解成语,熟读成诵。

能够用通顺的语言将不同的情况表述出来。

教学重点:1.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西湖、拉萨是个美丽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2.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

4.能够用通顺的语言将不同的情况表述出来。

课时安排:《北大荒的秋天》两课时《西湖》两课时《拉萨的天空》两课时《习作2》两课时《练习2》三课时5 北大荒的秋天课时:2课时授课课题:北大荒的秋天授课类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1.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2.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习作1:看图作文【教学目标】1.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

2.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重点】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初步感知“化图为文”方法,初步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写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把图意写明白、写具体、写连贯、写清楚。

【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相结合。

2.评价策略多元化:教师收集整理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同位之间相互交流对自己作品的描述,并通过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赏析等评价策略共同提升。

【课前准备】挂图【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1.图上有几个人物?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图简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二、阅读例文1.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说说每段分别写了哪幅图?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吗?3.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一、组织讨论,学习写法1.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这些问题。

2.学生围绕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明白多幅图的基本要求a.仔细观察。

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

b.展开想像。

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

c.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d.重点突出。

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3.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二、学习写法,尝试写作(1)看图选择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学生自由说说四幅图意,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评议。

第二课时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一、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1.同桌先看图口述2.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3.师生点评4.学生练写,师指导。

高中语文 2.2.1《品质》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2.2.1《品质》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

品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尔斯华绥及其创作。

2、分析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认识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类社会的优秀品质。

3、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1 、学习小说中如何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2 、学会联系作家及时代背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深层地理解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价值观,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

【目标重点、难点】1、分析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优秀品质。

2、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3、鉴赏小说的细节描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1、课前预习:(1)作家及时代背景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

他的文学生涯开始得较晚,三十岁发表处女作,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者》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

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

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者》《进退维谷》《出让》)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

《品质》写于1911年。

作者描写的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

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

一部分人于是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的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

(2)自读课文(3)正音识字沁(qìn)人心脾靴(xuē)子一爿(pán) 鬈(quán)曲赊(shē)账趿(tā)拖鞋蹙(cù)眉时髦(máo)褶(zhě)皱脚趾(zhǐ)诧(chà)异断炊(chuī)词语积累簇新:极新、全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备课实践活动2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备课实践活动2

实践活动(二)
教学内容:
规范汉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悠久的语言文化、语言文字的发展及汉字规范的意义。

通过让学生走出校园,走上街头寻找和修改不规范的汉字,并根据实践活动制作一份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我国悠久的语言文化。

1、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语言文化的丰富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悠久的语言文化。

2、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发展,使学生对汉字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3、讨论: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体会汉字规范的重要性。

1、讨论。

联系实际想想,使用汉字不规范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2、归纳总结。

(1)让学生懂得汉字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为了维护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你能想出哪些维护方法呢?
学生讨论,制订方案。

三、调查、修改不规范的汉字
1、学生分成小组,先从校园入手,调查汉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并将其进行修改。

2、学生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调查使用不规范汉字的现象。

3、活动后,小组完成好一份调查报告,写明活动进度、收益。

四、查找资料。

学生查阅有关语言文字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与规范字交朋友”的活动。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课时作业及教学计划)

2019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课时作业及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1、关于习惯本册教材在前五册的基础上,安排了“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这两个主题,配有5页插图。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逐幅弄懂图画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习明确有关要求并身体力行。

2、关于课文全册共安排课文27篇。

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又有展示当代人物精神面貌的;既有赞颂革命英雄人物的,也有表现儿童日常生活的;有介绍风景名胜的,有介绍自然科学常识的等等。

这样安排,不仅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与前五册相比,本册课文后的作业题略有变化:一是增加了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学习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意在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二是增加了“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关于习作本册共安排了8课:看图写一篇作文,为别人画像后写一篇作文,写写自己的新发现,看图写一段对话,写一篇发表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的文章,编童话故事等。

从这8课的内容可看出,本册习作教材能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实践、体验,注重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练习写作。

4、关于练习全册共安排8个,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写字练习、口语交际等,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教学建议1、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之内。

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积极发言、专心倾听、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认真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等方面的习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读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2、小结:‘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

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努力读得正确、流利。

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讨论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四、读课文,提出问题。

五、巩固生字,描红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围绕课题设疑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指名朗读课题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三、交流自学情况交流第一个问题☆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 “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

板书“汤姆”“惊喜”☆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爸爸”“赞赏”☆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

”☆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

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组语文备课要点说明
备课内容:4 翻越远方的大山
5 雪儿
6 花瓣飘香
练习2
备课知识点:(详细到每课)要掌握的词语。

体操国际询问痛哭固定意外治疗选手承受急切第四届试跳箱子外套施展剩下传递任何哀伤托起祝福向往白鸽捡东西懂事艰难险阻忠实盼望捉拿捧场俯视采摘绒布阳台清晨清香舍不得不知所措惹是生非
照样子写词语。

湛蓝:乌黑粉红碧绿翠绿嫩黄淡黄浅蓝紫红ABB式词语有:金灿灿银亮亮红艳艳白花花绿油油“有”字开头的四字词语有:有利可图有机可乘有根有底有始有终有口难言有恃无恐
词语搭配。

优秀的选手惊人的毅力淡淡的清香懂事的孩子
参加比赛赢得荣誉轻轻捧起急切地询问
考点:(知识点呈现方式)按课文内容填空
1、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

我望着它那金黄的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

”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蓝天飞去。

3.读了《雪儿》,我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一个心地善良、向往自由、爱护鸟类的孩子。

4.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造句。

1.当初……①当初我要能自己去买学习用品,妈妈就不会带病上街了。

2.祝贺……①祝贺你考了100分,小明。

易错点:惶恐的“惶”学会会丢掉竖心旁。

懂事的“懂”很多学生会去掉草字头
温馨提醒:您的用心会成就孩子的一生幸福,
让我们静下心来,细心思考、精心设计、真心教学、用爱心去
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