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种植》校本课程教材(汇编)
小学《草本植物种植》校本课程

小学《草本植物种植》校本课程
目的
本课程旨在让小学生了解草本植物的基本知识和种植技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
第一课:了解草本植物
教学内容
- 草本植物的定义和特点
- 常见的草本植物
- 草本植物的用途
活动安排
- 观察和比较不同的草本植物,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草本植物和它们的用途。
- 采集一些常见的草本植物,让学生亲手观察和感受。
第二课:草本植物的生长条件
教学内容
- 草本植物的生长需求
- 草本植物的适宜生长环境
活动安排
- 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资源,让学生找出一些草本植物的生长需求和适宜生长环境。
- 观察校园内和附近的草本植物,让学生分析它们为何能够在这里生长。
- 在校内教学园地培育一些种子,让学生亲手观察草本植物的生长过程。
第三课:草本植物的种植技巧
教学内容
- 草本植物的繁殖方式
- 草本植物的种植方法
- 常见的草本植物种植技巧
活动安排
- 让学生自行收集一些草本植物的种子,然后在校内教学园地播种。
- 观察并记录草本植物的生长过程,保证每个学生都亲手参与到种植的过程中。
- 根据草本植物种类不同,介绍相应的种植技巧。
课程总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小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草本植物的基本知识和种植技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蔬菜种植校本课程

《蔬菜种植》校本课程xx坊子区xx堡街道xx小学编者 xx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校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构想,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并辅助于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深入研究成为学校的重点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中,指出要坚持xx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社会中,学生出身社会后缺乏实践能力也引起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思考,学生实践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社会和教育现状,我们认识到:学校教育应该尤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小学阶段,尤其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1年,我校以xx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针对xx的孩子在自然、社会、生活方面的认识局限性和动手能力不足,从学生每天要吃的蔬菜的种植入手,提出开设《蔬菜种植》校本课程,创造性地把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孩子带进田间地头,让学生了解蔬菜及其种植的相关知识,体验种植的过程和乐趣,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在快乐中探究xx,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指导思想《蔬菜种植》校本课程以xx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
xx先生生活教育思想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其中“教学做合一”是对xx“从做中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含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种植蔬菜的校本教材

种植蔬菜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种植蔬菜介绍本教材旨在为学生提供种植蔬菜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和如何在校园中种植蔬菜。
目标1. 培养学生对蔬菜种植的兴趣和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责任感。
3. 提供学生与大自然互动的机会,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
内容第一章:蔬菜的基础知识1. 蔬菜的分类和种类。
2. 蔬菜的生长需求和适宜环境。
3. 常见蔬菜的特点和食用部分。
第二章:蔬菜的种植准备1. 选择适合种植的蔬菜品种。
2. 土壤准备和改良。
3. 种子的选择和储存。
第三章:蔬菜的播种和育苗1. 播种的时间和方法。
2. 育苗的注意事项。
3. 常见育苗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四章:蔬菜的生长和管理1. 提供适宜的水和养分。
2. 控制病虫害和杂草。
3. 做好蔬菜的修剪和支撑。
第五章:蔬菜的收获和利用1. 判断蔬菜成熟的标志。
2. 收获蔬菜的正确方法。
3. 蔬菜的储存和利用建议。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结合实地观察。
2. 学生参与实际种植过程。
3. 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任务。
4. 学生撰写蔬菜种植日记和总结报告。
评估方式1. 实地考察和观察学生的种植成果。
2. 蔬菜种植日记和总结报告的评分。
3. 口头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估。
结束语通过本教材的研究,学生将了解种植蔬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希望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种植出属于自己的蔬菜,体验种植的乐趣,并将这些经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促进健康饮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小学种植课程教学设计全册

小学种植课程教学设计全册认识、种植蔬菜教学目标:1.懂得种植蔬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培养劳动技能。
2.识别蔬菜,了解其生长性及其特点,掌握种植方法及管理要点。
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种植蔬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蔬菜的生长性及其特点,掌握种植蔬菜的方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进行实地考察一、启发与引导:老师问学生:“你们所知道的蔬菜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有青菜、白菜、萝卜、黄瓜……”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你们可知道这些蔬菜是怎么来的吗?”学生回答:“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老师说:“我们每天吃的各种蔬菜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今天,老师会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农民的蔬菜园地。
”二、认识蔬菜:1.带领学生到附近菜市场参观。
2.让学生识别各种蔬菜。
3.询问菜摊主介绍这些蔬菜的种植方法。
三、认识几种常用的农具:1.让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农具有哪些。
2.出示农具,让学生说出农具名称。
3.介绍这些农具各有什么作用。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了解辣椒的特点一、导入新课:介绍辣椒的概述和栽培意义,引起学生兴趣。
二、品种类型:根据口味、形状、熟性等将辣椒分为不同类型,如甜味椒、辣味椒、圆椒、尖椒、早熟和晚熟椒。
三、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特征介绍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与栽培有关的特征特性,并与番茄比较,强调不同之处。
二)生育周期着重讲授结果对生长和生理活动的影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
栽培上要注意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优质高产。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介绍对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营养的要求,与番茄对比讲授,强调其不同点。
四、扩展延伸比较辣椒和番茄的生长发育性。
五、布置作业:试比较番茄和辣椒的生长发育性。
三、了解蕃茄的生长过程:1、蕃茄的种子怎么来的?2、蕃茄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3、蕃茄的生长过程有哪些阶段?四、了解蕃茄的用途:1、蕃茄可以生吃,可以做成各种菜肴。
2、蕃茄也可以制成番茄酱、番茄汁等食品。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校园种植与栽培

第一小学校本课程课程开发年级:一年级课程开发教师第一小学“校园种植与栽培”校本课程纲要一年级“校园种植与栽培”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名称:“校园种植与栽培”校本课程二、课程开发背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有太多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充斥着着他们的眼球;聆听着太多刺耳的汽车鸣笛声;电子产品成了陪伴他们度过课余时间的主要伙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非常渴望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更有一种勇于探索实践的劲头,校园里各类植物遍布,生机勃勃,便利、丰富的资源可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进行一些简单的种植活动,也是学生们直观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良好机会,不仅能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兴趣,还能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掌握简单的种植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比较等多方面能力。
建立校园种植园及室内栽培旨在让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的重要途径,将进一步丰富我校科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推动科学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动手动脑的操作能力,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品质,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种植技能,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锻炼吃苦耐劳的劳动品德,增强关爱大自然的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开发理念:品尝劳动的艰辛,收获丰收的喜悦,体验成长的快乐,在劳动中学会合作,懂得关爱、理解生命,学会感恩。
四、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体验、探究、分享1.“体验”劳动生活,增进孩子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情感。
2.“探究”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知识、营养价值、作用等,学习观察、思考、想象、表达,养成良好的探究兴趣和习惯。
3.“分享”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发展孩子的交往、合作、分享等情感和能力。
(二)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校园农场知时令、农事,了解种菜环节,掌握施肥要领,关注蔬菜成长,能够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生物知识。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开辟自己班级的小菜园,在校园劳动实践中去学习知识,在实践中去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去学会劳动,学会做事、做人。
小学种植校本课程教材

课程:《种植》校本课程教师:班级:全校学生时间:《种植》特色活动课程纲要《种植》校本课程教材1、认识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并知道1--2种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
2、知道各种不同的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不同,农作物生长习性各不相同。
3、关注世界粮食需求趋势,确立节约、健康的生活态度。
4、体会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感受植物生长的多样性。
5、识别常见的粮食作物概述主要的外部特征6、常见的蔬菜与野草的认识和特性的了解7、常见植物的特性及节约意思的培养一、引入学习教师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常见的农作物:“你认识哪些农作物?能说说它的样子吗?它们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收获?”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描述,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描述完整。
大家说了很多自己认识的农作物,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农作物。
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大家对常见农作物有全面的了解。
教师根据季节选取基地农作物进行讲解课程讲解按照类别进行参观基地植物园:1、粮食类:小麦、玉米、花生、大豆。
2、蔬菜类:白菜、萝卜、胡萝卜、黄瓜、番茄、辣椒等3、水果类:苹果、梨、桃、葡萄、樱桃等二、收集农作物1、小组为单位收集植物的叶子和果实,归纳他们的特征。
2、先引导学生对这些农作物进行比较:这些农作物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学生可能会说到许多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这些农作物播种的时间一样吗?成熟的时间呢?学生通过交流的资料就会发现,这些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的时间并不一样。
3、研讨: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为什么不一样?这些农作物的播种期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阅读农作物生长的资料,会发现,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时间气温不同、降雨量不同,不同的农作物需要的生长条件不同。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些农作物都是同一天播种,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体会到自然界的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小学六年级校本课程课本《种植养殖技术》

第一课菊花种植技术同学们,菊花你一定不陌生吧,光会观赏还不行,你知道怎么种植吗,学习了今天的课文,我想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一)概述菊花为菊科植物,以头状花序入药,为大宗常用中药, 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外感风热、头晕头痛等症。
经常饮用菊花茶有避暑除烦,情心明目之功用。
菊花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中著名的有安徽的毫菊,浙江的杭白菊,河南的怀菊花,河北的祁菊花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中药材,远销港澳台地区。
菊花喜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怕水涝,但苗期、花期不能缺水,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短反应很敏感,每天不超过10小时的光照,才能现蕾开花。
(二)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种植菊花的土地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直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土中生长为好。
粘地和低洼地不宜种植,盐碱地不宜种植,忌连作。
2.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
(l)分株定在11月收摘菊花后,将菊花茎齐地面割除,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植株,将其根全部挖出,重新栽植在一块肥沃的地块上,施一层土杂肥,保暖越冬。
翌年3 -4月扒开粪土,浇水,4—5月份菊花幼苗长至15厘米高时,将全株挖出,分成数株,立即栽植于大田,栽时株行距为40厘米,挖穴,每穴栽苗1-2株,栽后盖上压实,浇定根水,一般一亩老苗可栽15亩左右的生产田。
(2)扦插育苗4—5月份或6-8月份,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新技作插条。
取其中段,剪成10-15厘米的小段,用植物激素处理插条,然后将插条插入苗床,行距20-25 厘米,株距6-7厘米、压实浇水,约20天左右即可发根,每隔一个月后追施一次人畜粪水,苗高20厘米时可出圃移栽。
3.移栽分株苗于4—5月、扦插苗于5-6月移栽。
选阴天或雨后或晴天的傍晚进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珠距各40厘米挖穴,穴深6厘米,然后,带上挖取幼苗,扦插苗每穴栽1株,分株苗每穴栽1—2株。
栽后覆土压紧,浇定根水。
3、田间管理(l)中耕除草菊苗移栽成活后,到现蕾前要进行4- 5次除草。
小学植物栽培校本教材

第一部分目测鉴定土壤的方法一、看颜色微酸性的土壤大都呈黑色、褐色、棕黑色;碱性土壤大都呈白色、黄白色。
大多数花木适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
二、看水情浇水后水立即渗下,漂出的水浑色,多为酸性土壤;浇出水冒出白泡,起白沫,多为碱性土壤。
浇水后土壤松软为酸性土壤;浇水后土壤板结,且干得快,土壤表层呈白粉状为碱性土壤。
三、看团粒酸性土壤团粒结构多,抓起一把,仔细观看,有米粒似的土粒;碱性土壤呈白沙状,团粒结构少或没有。
第二部分新栽花卉的养护注意事项一、新栽花该如何养护小伙伴们,如果你是新手,又开始喜欢上那些可爱的花草了,冲动了买了一些小小盆栽,开始了自己的养花之旅。
但是爱花的花痴们,从市场上新买来的盆栽植物它有一个过渡期你知道吗?怎样让它平安地渡过这个时期你还知道不?不知道不要紧,今天小美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如果拿不准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原盆原土,尽量选择本地植物(北花南养或者南花北养,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对于新手,可能有些不合适),尽量选择应季开花的种类,这样容易缓苗恢复(反季开花的植物,由于打破了生长的规律,在换了新环境后,可能要等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它需要重新适应当前的环境,这有个过程)。
(一)新栽盆栽的处理步骤缓苗期在买来到家后,无论如何,缓苗是必经一步,缓苗期的养护,对绝大多数植物,都很适用。
新买到家的植物,缓苗是必须要进行的,这点是不能跳过的。
养护方法比较简单,放位置相对固定的散射光、通风处,无需用肥和过早地让它晒太阳,平时该浇水时,就给它浇足透水,注意是表土见干则浇透,这种浇水法,在任何时候,都是通用的。
由于植物尚在缓苗的时候,出现少量黄落叶或者出现少量落花落花蕾,都是正常现象;只要日后顺利恢复生长了,那么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
至于缓多久,以植株自身情况为准;因植物种类,差别很大,一般情况下,植株小的要比大的缓苗快,草本的要比木本的缓苗快。
定植只适合买来后,原本就是裸根或者根系上带土坨的植物,这需要根据个人喜好或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花盆;在定植后,务必浇足透水,然后放散射光、通风处,让它慢慢地缓苗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种植》校本课程教师:
班级:全校学生
时间:
《种植》特色活动课程纲要
《种植》校本课程教材
1、认识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并知道1--2种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
2、知道各种不同的农作物播种和成熟的时间不同,农作物生长习性各不相同。
3、关注世界粮食需求趋势,确立节约、健康的生活态度。
4、体会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感受植物生长的多样性。
5、识别常见的粮食作物概述主要的外部特征
6、常见的蔬菜与野草的认识和特性的了解
7、常见植物的特性及节约意思的培养
一、引入学习
教师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常见的农作物:“你认识哪些农作物?能说说它的样子吗?它们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收获?”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描述,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描述完整。
大家说了很多自己认识的农作物,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农作物。
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大家对常见农作物有全面的了解。
教师根据季节选取基地农作物进行讲解
课程讲解
按照类别进行参观基地植物园:
1、粮食类:小麦、玉米、花生、大豆。
2、蔬菜类:白菜、萝卜、胡萝卜、黄瓜、番茄、辣椒等
3、水果类:苹果、梨、桃、葡萄、樱桃等
二、收集农作物
1、小组为单位收集植物的叶子和果实,归纳他们的特征。
2、先引导学生对这些农作物进行比较:这些农作物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学生可能会说到许多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这些农作物播种的时间一样吗?成熟的时间呢?
学生通过交流的资料就会发现,这些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的时间并不一样。
3、研讨: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为什么不一样?这些农作物的播种期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阅读农作物生长的资料,会发现,不同的农作物播种时间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时间气温不同、降雨量不同,不同的农作物需要的生长条件不同。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些农作物都是同一天播种,会出现什么现象,由此体会到自然界的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教学拓展
1、植物存在的意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通过对庄家、蔬菜等农作物的了解,动的农民伯伯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教育大家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四、课外实践
1、让孩子收集本地区的主要生产的农作物,本地区的特产信息。
2、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的农产品,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种植》校本课程教材
《种植》校本课程教材
《种植》校本课程教材
月季花,你喜欢吗,你知道怎么你知道怎样种植它们吗,
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它的种植技术吧!
月季花别名明红、长春红,属蔷薇科、蔷薇属。
[形态特征]
月季为常绿或落叶灌木,小枝绿色,散生皮刺,也有几乎无刺的。
多数羽状复叶,小叶一般3--5片,椭圆或卵圆形,长2--6cm,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光滑,托叶与叶柄合生。
花生于枝顶,花朵常簇生,稀单生,花色甚多。
品种万千,多为重瓣也有单瓣者,花有微香,花期4--10月,春季开花最多,肉质蔷薇果,成熟后呈红黄色,顶部裂开,“种子”为瘦果,栗褐色。
(见图2--10)
月季花变种主要有小月季、月月红、变色月季。
①小月季:植株矮小多分枝,高一般不超过25cm,叶小而窄,花也较小,直径约3cm,玫瑰红色,重瓣或单瓣,宜作盆栽盆景材料,栽培品种不多,但小月季在矮化高种中起主要作用。
②月月红:茎较纤细,常带紫红晕,有刺或近于无刺,小叶较薄,带紫晕,花为单生,紫色或深粉红色,花梗细长而下垂,品种铁瓣红、大红月季等。
③变色月季:花单瓣,初开时浅黄色,继变橙红、红色最后略呈暗色。
[习性]
《种植》校本课程教材
《种植》校本课程教材
大蒜是大家经常吃到的吧,有的小朋友还不知道它是怎样种
植的,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你一定有所收获。
精细整地。
种植大蒜以肥沃、松软、排水优良的砂质土壤
为好,尽量避免连茬。
一般深耕在15~20厘米,结合深耕亩
施厩肥1000~1500公斤,筑2米左右畦,挖好排水沟,畦面保
持平整、松软。
适时播种。
作蒜头种植的,以九月上旬至十月上旬播种为宜;最迟不得超过十月中旬。
作青蒜种植的,以八月中下旬播种最佳。
播种采取穴植,每穴2—3瓣,间距17×20厘米,深度保持在0.02~0.3米,播种后覆盖一层草木灰或浇上一层泥沙浆。
亩播种量120—140公斤。
要注意选择抗逆性较强的品种。
田间管理。
大蒜齐苗后用竹片移苗、定苗。
在定苗后施肥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
大寒前后松土一次,翌春二月下旬及时疏通排水沟,如遇天旱,应及时沟灌进行抗旱。
防治病虫。
大蒜主要病虫害有疫病、咖啡豆象。
亩用25%多菌灵1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疫病;大蒜咖啡豆象可用磷化铝每立方米3—5克熏蒸防治。
及时采收。
蒜薹的采收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
当蒜薹上部向下弯曲时,或抽出叶顶0.1米时应及时采收,并削净蒜蒂,就地摊晒2—4天,然后贮藏。
思考题:请你总结一下,大蒜的种植需要那些要点呢?
《德育》校本课程教材
名称
《德育》校本课程教材
《德育》校本课程教材
《德育》校本课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