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方案
前提方案的定义

前提方案的定义引言在进行任何项目或计划之前,确定并定义好前提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前提条件是指项目实施或计划执行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没有清晰明确的前提条件,项目或计划的成功实施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因此,制定前提方案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前提方案的定义,包括前提条件的意义、确定前提条件的方法、前提方案的编写要点等。
什么是前提条件?前提条件是项目或计划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它们是项目或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施以及最终成功的关键要素。
前提条件通常是影响项目或计划成功的重要因素,如资源、时间、技术、政策等。
确定前提条件的关键在于识别项目或计划实施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并明确这些要素的可用性和限制性。
只有在明确了项目或计划的前提条件后,才能更好地规划和管理项目,降低风险,确保项目或计划的成功实施。
确定前提条件的方法确定前提条件的方法有多种途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制定问题清单制定问题清单是一种常用的确定前提条件的方法。
通过制定项目或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清单,可以更好地了解项目或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
问题清单应涵盖各个方面,如资源、技术、时间、人力等,并对每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2. 进行现场勘察进行现场勘察是确定前提条件另一种重要的途径。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和了解与项目或计划相关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现场勘察可以帮助更准确地确定前提条件,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3. 参考专家意见与专家进行咨询和讨论是确定前提条件的有效方法之一。
专家由于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提供有关项目或计划实施的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与专家进行交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项目或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并在编写前提方案时充分考虑这些条件。
4. 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确定前提条件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出项目或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
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了解项目或计划所需的资源量、所需的时间周期、可能遇到的问题等。
prp前提方案

prp前提方案一、引言在当今快速变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许多企业开始采用项目管理方法来规划、执行和监控他们的项目。
PRP(前提方案)作为一个项目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项目,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详尽的PRP前提方案,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他们的项目。
二、PRP前提方案的定义PRP前提方案是指在项目启动前制定的一份详细计划,其中包括项目目标、范围、交付物、资源需求、时间表和风险评估等。
PRP前提方案的制定是项目管理的关键起始点,它为项目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并提供了项目管理的框架和规范。
三、PRP前提方案的要素1. 项目目标和范围:PRP前提方案应明确定义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项目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和可衡量的,以便确保项目的整体目标能够实现。
项目范围应明确规定项目的边界和可交付物。
2. 项目交付物:PRP前提方案应列出项目的交付物,并详细描述每个交付物的内容和格式。
这有助于确保项目团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能够按时、按质地交付所需要的结果。
3. 资源需求:PRP前提方案应确定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资源需求的明确规定有助于提前安排资源,避免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4. 时间表:PRP前提方案应包括一个详细的项目时间表,以及每个任务和里程碑的具体完成日期。
时间表的合理安排是保证项目按时完成的基础。
5. 风险评估:PRP前提方案应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这有助于项目团队及时应对潜在的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PRP前提方案的步骤1. 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在PRP前提方案中,项目目标和范围应该被明确定义和规定。
2. 制定项目交付物清单:列出项目所有的交付物,包括主要交付物和次要交付物。
3. 确定资源需求:根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
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HACCP计划不同点

1、概念不同前提方案是指<食品安全>在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是食品生产的前提条件。
前提方案是包括良好操作规范(GMPs)在内的,用于阐述为HACCP体系提供基础操作条件的各项程序。
而操作性前提方案则是为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基本的前提方案。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一套保证食品安全的预防性管理系统,它是质量保证系统中最有效的工具系统。
HACCP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
2、关系不同前提方案是基础要求,是实行hacc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基础条件,也可以说属于前提方案的点。
3、作用不同前提方案是食品生产的前提条件,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
而操作性前提方案则是为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基本的前提方案。
HACCP的基本作用是:(1)危害分析,分析食物制造过程中各个步骤之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
(2)关键控制点:依危害分析结果设定主要管制点及其控制的方法。
HACCP的特点(1)HACCP是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HACCP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HACCP建立在现行的食品安全计划的基础上。
(2)HACCP具有特异性。
每个HACCP计划都反映了某种食品加工方法的专一特性,其重点在于预防,防止危害进入食品。
(3)HACCP原理克服了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方法(现场检验和终产品测试)的缺陷。
(4)HACCP原理恰如其分地肯定食品行业对生产安全食品有基本责任,将保证食品安全的责任首先归于食品生产商/销售商。
(5)HACCP原理强调的是理解加工过程,需要组织与各方的沟通。
前提方案(前提计划)控制程序

前提方案(前提计划)控制程序1.目的规定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编制步骤和实施方法,确保前提方案(前提计划)与组织有关食品安全的需求相适应,并能满足如下目的。
1)控制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工作环境进入产品的可能性。
2)控制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3)控制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策划和实施管理。
3.职责3.1 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策划,包括编制组织、审核,以及实施的监视。
3.2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批准。
3.3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策划,编制、执行和落实本部门负责的前提方案(前提计划)。
4.定义1)前提方案:保证组织内和整个食品链食品安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
2)控制措施:能够用于防止显著的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所需采取的(食品安全)行动或活动。
5.程序5.1 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策划时机a) 设计并实施前提方案(前提计划),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建立、实施的起点。
b) 当新产品生产前,应策划前提方案(前提计划)。
c) 按文件控制的要求,应定期评审前提方案(前提计划),进行必要的更改,以保证其适宜性。
d) 当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变更时,应重新进行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策划。
5.2 前提方案(前提计划)的输入a) 顾客的产品要求。
b) 法律法规的要求。
c) 相关的食品安全指南和国际法典原则。
d) 行业规范。
e) 食品安全研究的技术成果。
f) 经验和同类产品、场所、技术、企业的相同案例。
g) 组织的可控制力和可影响力。
h) 危害分析和危害控制计划的结果。
5.3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5.3.1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的内容,应在如下方面规定要求:a) 建筑物和设施(包括车间、库房更衣室)的布局、环境、设计和建设。
b) 空气、水、能源和其他条件的供应。
c) 设备和工具要求,包括其预防性维护、卫生设计和每个单元维护和清洁的可达性。
前提方案的内容

前提方案的内容引言在进行任何项目或计划的实施之前,制定一个前提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前提方案可以帮助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和限制,并为后续的实施过程提供指导和基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前提方案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制定前提方案。
目标和背景在开始制定前提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背景。
这部分内容可以包括对项目的详细描述、项目背景、需求分析和预期结果等。
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背景有助于确保制定的前提方案与项目的整体目标一致。
范围和限制在制定前提方案时,必须明确项目的范围和限制。
范围定义了项目的边界,规定了项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和可交付成果。
限制则是指制约项目实施的各种条件和限制因素,如时间、资源、技能和质量要求等。
清楚地定义项目的范围和限制有助于确保项目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并避免过度扩大或无法实施的情况。
方案目标前提方案应该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的,并与项目的整体目标相一致。
在制定方案目标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项目交付物:明确项目要交付的具体成果,如产品、报告或软件等。
- 项目时间表:确定项目的时间范围并制定关键里程碑。
- 资源分配:确认项目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资和资金等。
- 风险管理: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 项目质量:规定项目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控制流程。
实施计划在制定前提方案时,应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路线图,指导项目团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表完成任务。
实施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项目结构:明确项目的组织结构和团队成员的职责和角色。
- 工作分解结构(WBS):将项目工作分解为可管理的任务和子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时间和资源计划。
- 甘特图:使用甘特图可视化项目的时间计划和关键里程碑。
- 里程碑计划:确认项目的关键里程碑,并制定相关的任务和时间计划。
- 资源调配计划:规划项目所需的资源分配和利用,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前提方案控制程序

前提方案控制程序背景:在任何组织中,为了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和问题的及时解决,实施一套前提方案控制程序是必要的。
前提方案控制程序是指一套旨在预防问题发生的措施和步骤。
通过识别和消除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措施,可以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确保组织运作的平稳和可持续。
1.风险识别和评估:组织需要首先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以确定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审查来实现。
通过识别潜在的风险和问题,组织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性控制措施。
2.制定前提方案: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前提方案。
前提方案应该明确列出预防性措施,包括采取的控制措施、负责人和时间计划。
前提方案需要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和影响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确保重点解决高风险和高影响的问题。
3.实施前提方案:制定前提方案后,组织需要确保其有效实施。
这包括指派负责人负责实施每个前提方案,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监督机制来监督其执行情况。
同时,组织还需要为实施前提方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支持,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4.监督和审查:组织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和审查机制,以确保前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来实现。
在监督和审查的过程中,组织需要对前提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5.持续改进:前提方案控制程序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组织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前提方案,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回顾和反馈机制来实现。
通过持续改进,组织可以不断提高前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
1.预防问题发生:前提方案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组织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问题的发生。
这有助于减少潜在的负面影响和损失。
2.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前提方案的实施,组织可以避免重复和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运营效率。
3.提升员工参与意识:通过实施前提方案控制程序,组织可以提升员工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前提方案的内容

前提方案的内容在实施任何项目或者解决任何问题之前,制定一个合理的前提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前提方案是指在开始项目之前,对项目的背景、目标、可行性、约束条件和解决方案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的一份详细报告。
本文将探讨前提方案应包含的内容,并说明其重要性。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项目的背景和目标是前提方案的第一部分。
在此部分,应该概述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为何要开展这个项目、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以便后续方案设计和实施时能够有效评估和衡量。
二、问题定义和分析在项目进行之前,必须对问题进行明确定义和深入分析。
本部分应该详细描述问题的性质和范围,并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问题调查和评估。
例如,可以使用SWOT分析、对策优先级矩阵或根本原因分析等工具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并为后续的方案设计提供基础。
三、约束条件和限制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约束条件和限制,包括时间、成本、资源和技术等方面。
在前提方案中,应该明确列出这些约束条件,并分析其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了解约束条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计划和预测可能的挑战,以便做出相应的安排和决策。
四、可行性研究一个成功的项目方案必须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
这包括市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财务可行性和法律可行性等方面。
在前提方案中,需要详细描述这些可行性的研究结果,并明确项目的潜在风险和收益。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和依据,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长期成功。
五、解决方案设计基于前述的背景分析、问题定义、约束条件和可行性研究,必须制定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应该合理、可行且与项目目标相符。
在前提方案中,需要详细描述解决方案的设计思路、技术能力要求、资源需求和预计成本等方面。
这有助于为实施方案提供清晰的指导,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六、风险管理计划任何项目都有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前提方案中,必须详细列出可能的风险和应对策略,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前提方案(Preliminary Research Plan, PRP)是指在正式研究开始之前所制定的一个计划,旨在明确研究的目标、方法、工作内容以及预期结果等。
它是研究过程中的第一步,提供了实施研究的基本框架。
PRP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概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所期望的结果。
2. 研究背景:介绍该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3. 研究内容和方法:详细阐述研究的内容、范围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具体步骤,实验设计和调查问卷等工具的使用。
4. 预期结果和意义:说明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对学术、实践或政策的影响,指出研究可能带来的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操作性前提方案(Operational Preliminary Plan, OPRP)是在PRP的基础上展开的,更加注重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OPRP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明确研究的具体计划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制定合理的时间表,确保研究进度的可行性。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具体规划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来源,并提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具体方法和软件工具,保证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研究的资源和条件:明确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并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障措施,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4. 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提前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以应对不可预见的情况。
通过PRP和OPRP的制定,研究者能够在正式研究开始之前明确研究目标、方法和工作计划,降低研究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PRP和OPRP也可以作为研究的框架和指导,使研究者更加有序地进行研究工作,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报告制度,创口贴管理
13.6 人员清洁
- 洗手时机
13.8 人员行为
27
- 饮食、首饰、储物柜
PAS223: 2011要求
第十四部分 返工
14.1 总要求 - 安全、质量、可追溯性
14.2 储存、标识和可追溯性 - 分区储存,现场标识,使用追溯
14.3 返工方法 - 返工要求(种类、数量、添加方法,预处理等) - 确认记录
- 声明,污染预防,返工管理
21
六)、有毒化合物的标记、贮存和使用
范围:厂区、化验室、车精
消毒剂
次氯酸钠
杀虫剂
敌敌畏(厂区)
化验室用药品 高锰酸钾
食品添加剂
亚硝酸钠、色素
可能接触产品的工业级润滑油– 需食品级NSF – 3H/H1
23
GB/T 23779-2009 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
含麸质的谷类及其制品 甲壳类及其制品 鱼类及其制品 蛋类及其制品 花生及其制品 大豆及其制品 乳及其制品 坚果及其制品
24
PAS223: 2011要求
第十一部分 清洁
11.1 总要求 - 持续适宜有效
11.2 清洁剂和工具 - 识别、存放、使用
清理(如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和产品处置(如贮存和运输)的管理。 g) 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 h) 清洁和消毒; i) 虫害控制; j) 人员卫生;
Slide 6
与ISO22000的差异
返工; 产品召回程序(食品包装召回); 库房; 食品包装信息和消费者意识; 食品防范,生物预警和生物反恐 食品包装设计和开发
PAS223: 2011要求
第七部分 废弃物 管理
7.1 总要求 - 废弃物识别、收集、清除、处理
7.2 废弃物的容器 - 容易识别,指定地方,材质要求,封闭
7.3 废弃物管理和清理 - 废弃物的隔离、储存和清除,废弃食品包装材料 处理
7.4 排水 - 设计、结构、布局、选址
18
PAS223: 2011要求
第八部分 设备适宜性和维护
19
8.1 总要求 - 设备设计-清洁、消毒和维护
8.2 卫生设计 - 遵循卫生设计原则 (材料及含重金属要求,结构,阀门)
8.3 产品接触面 - 无渗透/无锈蚀
8.4 放射设备控制和监视测量设备 - 在线的测量或连续的
8.5 预防性和纠正性维护 - TPM预防性维护保养方案 - 覆盖所有监视和控制仪器,如筛网、过滤器、磁铁、金属 探测器和X光探测器; - 临时性安装的风险,如Tape…… - 维修设备后的程序
12.3 防止进入 - 建筑物(封闭洞、排水沟/下水道等); - 门、窗、通风口设计
12.4 滋生和出没 - 受污染物料(原料、中间品、最终包装物)处理,滋生 地清理,户外储存等
12.5 监视和探测 - 设施分布图/探测器和诱捕器要求/检查及虫害趋势分析
12.6 根除 - 杀虫剂使用(防治对象,3W1H,数量,剂量浓度等)
22
过敏源知识
主要严重的过敏源包括(IFST-1999):
“八大样”: 蛋品、牛奶、花生、黄豆、含麸皮的谷物、树木坚果、鱼类和甲壳类 食品, 占过敏反应占80%
“八小样”: 芝麻籽、葵花子、棉籽、罂粟籽、水果、豆类(不包括绿豆)、豌豆 和小扁豆。
欧盟:蛋品、牛奶、花生、黄豆、含麸皮的谷物、树木坚果、鱼类、甲壳类食品、 贝类(软体动物)、芹菜、芥末、羽扇豆、芝麻籽、二氧化硫(浓度> 10mg/kg )。
PAS223: 2011要求 13.1 总要求
- 个人卫生及行为要求
第十三部分
13.2 人员卫生设施和厕所
人员卫生和员工设施
- 位置要求,洗手及干手设施,厕所卫生设施及门
朝向,更衣衣及储物柜
13.3 员工食堂和指定的进食区域
- 预防交叉污染
13.4 工作服和防护服
- 工作服,发帽,手套,PPE
13.5 疾病和受伤
(e.g. for labels to be used with glass bottles is NOT applicable; for labels to be used with paper bags does is applicable) 如玻璃瓶上的标签不适用;但纸袋的标签却适用。
5
与ISO22000标准的关系
10
定义
11
定义
3.14 包装材料(packing materials)
在航运、运输和仓储时,用来容纳和保护食品包装的材料。
12
定义
3.12 迁移物
物质从外部来源到食物的迁移(例如包装材料、环境) 注:通过迁移,包装上的油墨成分可能穿过基质渗透到对面,继而迁移入食品,或 通过气相进行迁移。(迁移物检测方法)
3.13 无意添加物
使用物质中的杂质或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中间反应物或分解或反应产品。
3.15 渗透
由于材料的堆垛或缠绕卷叠通过在不同面直接接触引起的物质从一种材料或物品 13 的一面到另一面的迁移。
PAS223: 2011要求
第四部分 建筑及建筑物布局
4.1 总要求 - 建筑设计、结构和维护
4.2 环境 - 针对当地环境的污染预防
PAS223:2011要求
引言
PAS223目的
第一部分 范围 第二部分 标准引用文件
第三部分 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食品包装行业
引用文献
- 分析报告COA - 清洁 - 场所 - 最终的食品包装 - 食品包装撤回(召回) - 渗透 - 包装材料 - 中间材料 - 标签 - 规格(书) - 废物
- 分析证书COC
- 污染
- 污染物
- 食品包装
- 迁移 - 无意添加物
9
定义
3.8 食品包装
任何用于控制、保护、处理、传递、储存、运输和展示食品的产品。
注:有对食品有直接接触或者非直接接触,或者无接触的食品包装。直接食 品接触包装是表面或材料直接接触(如:物理上接触到食品或接触到顶部) 或在正常包装食用条件下将要接触食品。非直接接触食品包装是表面或材料 直接接触(如:物理上接触到食品或接触到顶部)或在正常包装食用条件下 将要接触食品。无接触食品包装是在正常的适用食品包装食与食品无直接的 接触,并且没有物质会转移到食品中去。参见图1对此概念的解释。
FSSC 22000: 2011的范围
FSSC 22000 is applicable (ISO TS 22003, categories M) for organizations that manufacture or process-
Packaging Material – Direct or indirect contact with food
PAS 223: 2011
(食品包装生产有关食品安全的前提方案和设计要求)
讲解
培训讲师: 李芳 2012年3月10日
Slide 1
PAS 223: 2011
2
PAS223: 2011 - 引 言
目的: 食品包装行业为满足ISO22000: 2005 所规定的要求,并为前提方案制定该详细要求。
本规范仅可与ISO22000:2005共同使用,而 不能单独使用。
10.1 总要求 - 防止、控制、探测污染,内部和外部检测
10.2 微生物污染 - 识别实施隔离计划 - 进行风险评价从而确定控制措施
10.3 物理污染
- 玻璃及易碎物品(硬质塑料、利器,木头,工具,图钉等
- 检查和记录要求。 10.4 化学污染
- 批准清单,登记 10.5 化学迁移
- 印刷,裱复,外包装材料污染物迁移 10.6 过敏源管理
11.3 清洁方案 - 方案要求 (对象或区域,责任人,方法和频次, 监视和验证要求等)
11.4 监视清洁方案的有效性 - 定期监视
25
PAS223: 2011要求
第十二部分 虫害控制
26
12.1 总要求 - 清洁、检查和监视程序要求, 避免虫害滋生。
12.2 虫害控制方案 - 虫害控制方案(指定人员/防治对象/计划/方法/化学品等)
4.3 工厂位置 - 厂区边界、排水、植被
14
PAS223: 2011要求
第五部分 工作场所和布局
15
5.1 总要求
- 布局设计,人流-物流
5.2 内部设计、布局和交通
- 原料、人员和产品的合理流程 5.3 内部结构和配置
- 墙 - 地面 - 排水、天花板和头顶装置 - 对外开的门、窗、顶部通风或风扇,对外开放口 5.4 设备 - 设备布局,方便卫生 5.5 临时/移动设施 - 临时装置的设计、放置和建造 5.6 储存 - 储存原料、中间产品、化学品和最终食品包装的设施 - 良好储存规范 (分区、隔离、离地离墙等,) - 化学品存放和使用
28
PAS223: 2011要求
第十五部分 撤回程序
15.1 总要求
15.2 产品召回要求 - 联络名单 - 程序,评估其它受影响产品
29
PAS223: 2011要求
第十六部分 储存和运输
16.1 总要求 - 干净、干燥、通风良好;无尘、油烟、异味或其 他 污染源
16.2 储存要求 - 温度湿度等要求, - 分区、隔离存放,废弃物和化学品储存 - 周转系统FIFO/FEFO
6.5 照明 - 足够的照明,防护无污染源 - 照明强度
照明度的要求
生产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明度不应低于250lx(勒克 斯);一般操作工作面不应低于220lx;过道和库区一 般不应低于110lx。印刷和成品检查岗位的照明要求不 应低于450lx,需要按标准光源的要求配置,避免因光 影响调色的判定
16.3 车辆、传送带和容器 -卫生要求 - 装卸、运输过程防护及检查 - 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