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前提方案
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prp操作性前提方案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挑战。
而针对这些风险,企业需要制定出一套操作性前提方案,以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PRP概述PRP全称为“Pre-Requisite Program”,即前提方案。
它是指在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之前,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程序。
PRP体系包括:GMP(良好生产规范)、GHP (良好卫生规范)、辅助工程和实施HACCP所需的前提条件。
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制定是确保食品生产的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它具备可操作性和可管理性,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
二、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重要性1. 保障食品安全PRP操作性前提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一套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制定并执行一系列的操作程序,企业能够有效防范食品污染、交叉感染等风险,确保生产出安全、健康的食品产品。
2. 提升企业信誉度建立完善的PRP操作性前提方案有助于企业提升其信誉度。
通过执行严格的卫生标准、采取合理的食品储存和运输措施等,企业能够向消费者传递出一个良好的形象。
消费者对于质量和安全有较高的要求,符合这些要求的企业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3. 降低经营风险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通过监控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和产品召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三、制定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建议1. 充分了解企业现状在制定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之前,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
例如,了解企业已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生产设备和工艺、员工素质等。
只有了解企业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前提方案。
2. 清晰规范操作程序PRP操作性前提方案需要清晰规范企业在各环节中的操作程序。
PRP卫生操作前提方案

5.1.7.1员工佩戴首饰,用粉质化妆品,喷洒有浓烈气味的香水,在加工区吃东西、喝水、吸烟应加以纠正。
5.3.7.2如果生产加工区所使用的消毒设备不齐,应将其更换为正确合适的设备。
5.2手的清洗、消毒设备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2.1.洗手频率和要求
操作人员的手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在下列情况时,必须对双手进行清洗消毒:
5.3.2.4盛装化学药品的容器必须耐腐蚀、坚固、封口严密。
5.3.2.5化学药品领用时必须履行手续,做好储存及管理。
5.3.2.7对库存化学品进行清点,对因在储存过程中出现色泽变化、吸潮等异常情况或标签不清晰的化学品,不得使用。经厂长批准,统一交公安部门处理。
5.1.2.4员工个人卫生及行为要求
a.男员工不留长发,不允许蓄胡须。
b.女员工不应涂口红,不化浓妆,不戴假发、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假睫毛等。
c.不允许搽擦带有浓烈气味的香水。在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应把长发束起,工作时不佩带手表、耳环等各种首饰。
d.加工人员在手接触了不洁物、入厕后、处理完脏的设备和工具后要按要求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在生产车间及仓库内不许随地吐痰,不许吸烟,不许修指甲、梳头、挖耳朵等。
2.4使用于生产厂区内的有毒化合物。
2.5企业内部与食品生产作业相关所有人员的健康状况。
2.6生产场所、仓库及相关区域的有害昆虫、鼠类的防治和杀灭。
3、定义
PRP前提方案,是在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
4、引用
GB 14881-1994《食品通用卫生规范》
5.2.6.5搬运工在搬运原料和包装材料时要防止倾倒和刮破外包装,以防止产品受到外部污染。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一、前提方案PRP中的内容主要包括:a)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布局和建设;b)包括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厂房布局;c)空气、水、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提供;d)包括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的支持性服务;e)设备的适宜性,及其清洁、保养和预防性维护的可实现性;f)对采购材料(如原料、辅料、化学品和包装材料)、供给(如水、空气、蒸汽、冰等)、清理(如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和产品处置(如贮存和运输)的管理;g)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h)清洁和消毒;i)虫害控制;j)人员卫生;k)其他适用的方面。
二、前提方案PRP的验证:a)目的:验证前提方案满足输入的要求,并得到实施。
b)方法:对照前提方案的策划要求,现场进行确认,具体按《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检查表》进行。
c)频率:首次运行或变更后重新运行时和不超过1年的时间间隔(结合内部审核)进行。
d)职责:由食品安全小组负责。
e)记录:参加人员应填写验证《签到表》,验证情况和结果记录在《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检查表》中。
对验证不合格的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结合内部审核进行时,按《内部审核程序》的规定。
三、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3.1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s))应形成文件,针对每个方案应包括如下信息:a)由方案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b)控制措施;c)有监视程序,以证实实施了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s));d)当监视显示操作性前提方案失控时,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e)职责和权限;f)监视的记录。
3.2根据前提方案的输入要求,建立的操作性前提方案应包括:a)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表面接触的水的安全;b)与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和卫生;c)预防食品免受交叉污染;d)卫生设施及人员卫生;e)防止外来物的污染;f)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识、贮存及使用;g)员工健康与卫生控制;h)害虫的预防与控制;i)包装储运卫生控制;j)其他适用的方面。
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prp操作性前提方案PRP(Platelet Rich Plasma)是一种现代医疗技术,它利用自体血液中富含的血小板和生长因子来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如肌肉劳损、韧带拉伤和关节炎等。
PRP操作性前提方案是指,在进行PRP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一、病史和身体检查在进行PRP治疗之前,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已有疾病、过敏史、手术史和药物使用史等,以预测患者对PRP治疗的反应和可能的风险。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身体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PRP治疗。
二、诊断和影像学检查PRP治疗需要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和损伤程度,以选择最合适的PRP治疗方案。
医生可以通过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来评估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并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
三、血液样本采集和PRP制备在PRP治疗之前,医生需要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并进行PRP 制备。
PRP制备包括血液离心、血小板计数和血浆分离等步骤,以获得富含血小板和生长因子的PRP,为接下来的治疗做好准备。
四、治疗方案和PRP注射技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损伤程度,医生需要制定个性化的PRP治疗方案,并选择适当的注射技术。
PRP注射技术包括直接注射、穿刺注射和超声引导注射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注射技术。
五、治疗后的护理和康复PRP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和康复,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医生需要教导患者正确的休息和运动方式,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PRP操作性前提方案是PRP治疗的关键环节,它涵盖了病史和身体检查、诊断和影像学检查、血液样本采集和PRP制备、治疗方案和PRP注射技术以及治疗后的护理和康复等方面。
通过严格遵循这些前提方案,医生可以确保PRP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前提方案(Preliminary Research Plan, PRP)是指在正式研究开始之前所制定的一个计划,旨在明确研究的目标、方法、工作内容以及预期结果等。
它是研究过程中的第一步,提供了实施研究的基本框架。
PRP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概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所期望的结果。
2. 研究背景:介绍该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3. 研究内容和方法:详细阐述研究的内容、范围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具体步骤,实验设计和调查问卷等工具的使用。
4. 预期结果和意义:说明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对学术、实践或政策的影响,指出研究可能带来的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操作性前提方案(Operational Preliminary Plan, OPRP)是在PRP的基础上展开的,更加注重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OPRP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明确研究的具体计划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制定合理的时间表,确保研究进度的可行性。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具体规划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来源,并提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具体方法和软件工具,保证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研究的资源和条件:明确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并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障措施,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4. 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提前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以应对不可预见的情况。
通过PRP和OPRP的制定,研究者能够在正式研究开始之前明确研究目标、方法和工作计划,降低研究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PRP和OPRP也可以作为研究的框架和指导,使研究者更加有序地进行研究工作,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prp操作性前提方案PRP操作性前提方案是指针对PRP(油品回收加工站)的操作性前提做出的一套方案。
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目标是为了确保PRP的正常运行,并满足相关法规、标准和环境要求。
在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中,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 PRP设备和设施:列出PRP所需的设备和设施,包括回收设备、储存设备、处理设备、处理站点等。
并描述这些设备和设施的性能要求、操作规程和使用条件。
2. 操作规程:制定PRP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程序、操作步骤、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
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操作PRP设备,并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3. 安全管理:明确PRP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培训。
确保PRP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控制,并保障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4. 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噪声控制、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等。
确保PRP的运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最小化,并符合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
5. 废物处理:制定废物处理方案,包括废油、废水和废气的处理方式和要求。
确保废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处置,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6. 质量控制: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控制和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
确保PRP生产的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
7. 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定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保养、维修和更换。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
8.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和应急措施。
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扩展和深入分析:在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中,设备和设施的选择和性能要求非常重要。
需要考虑设备和设施的适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操作规程的制定也需要严格遵循标准和要求,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安全管理是PRP操作中的关键环节,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PRP操作的风险和安全要求。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prp前提方案

prp前提方案本文将介绍PRP前提方案,包括其定义、意义、实施步骤以及可能的效果和影响。
一、PRP前提方案的定义PRP前提方案是指在实施某项计划或项目之前,对相关的前提条件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方案。
它是为了确保计划或项目能够成功实施,避免潜在风险和问题。
二、PRP前提方案的意义PRP前提方案的意义在于帮助组织或个人在正式开始实施计划或项目之前,对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问题进行提前预判和解决。
这样可以提高计划或项目的成功率,减少后期调整和修正的风险。
三、PRP前提方案的实施步骤1.明确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计划或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确保PRP前提方案能够针对这些目标进行评估和分析。
2.识别前提条件: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识别与实现目标相关的前提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财务预算、技术支持等。
3.评估风险:对每个前提条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问题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如人力不足、预算不充足等。
4.制定策略:在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5.实施监控:在制定策略后,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调整和修正,确保PRP前提方案的有效实施。
四、PRP前提方案的效果和影响实施PRP前提方案可以带来以下效果和影响:1.提前预防问题:PRP前提方案的实施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提前预防可能的问题和挑战,减少后期调整和修正,提高计划或项目的成功率。
2.减少损失:通过对前提条件的评估和风险管理,可以减少因计划或项目失败而导致的人力、财务等方面的损失。
3.增强执行力:PRP前提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组织或个人的执行力,确保计划或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成果。
4.良好的沟通与协作:PRP前提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各方的参与和沟通,促进了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氛围。
综上所述,PRP前提方案是一个在计划或项目实施前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方案。
它的实施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计划或项目的成功率。
通过逐步执行实施步骤,PRP前提方案能够带来多个方面的效果和影响,包括减少损失、增强执行力和促进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一、前提方案PRP中的内容主要包括:a)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布局和建设;b)包括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厂房布局;c)空气、水、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提供;d)包括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的支持性服务;e)设备的适宜性,及其清洁、保养和预防性维护的可实现性;f)对采购材料(如原料、辅料、化学品和包装材料)、供给(如水、空气、蒸汽、冰等)、清理(如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和产品处置(如贮存和运输)的管理;g)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h)清洁和消毒;i)虫害控制;j)人员卫生;k)其他适用的方面。
二、前提方案PRP的验证:a)目的:验证前提方案满足输入的要求,并得到实施。
b)方法:对照前提方案的策划要求,现场进行确认,具体按《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检查表》进行。
c)频率:首次运行或变更后重新运行时和不超过1年的时间间隔(结合内部审核)进行。
d)职责:由食品安全小组负责。
e)记录:参加人员应填写验证《签到表》,验证情况和结果记录在《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检查表》中。
对验证不合格的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结合内部审核进行时,按《内部审核程序》的规定。
三、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3.1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s))应形成文件,针对每个方案应包括如下信息:a)由方案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b)控制措施;c)有监视程序,以证实实施了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s));d)当监视显示操作性前提方案失控时,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e)职责和权限;f)监视的记录。
3.2根据前提方案的输入要求,建立的操作性前提方案应包括:a)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表面接触的水的安全;b)与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和卫生;c)预防食品免受交叉污染;d)卫生设施及人员卫生;e)防止外来物的污染;f)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识、贮存及使用;g)员工健康与卫生控制;h)害虫的预防与控制;i)包装储运卫生控制;j)其他适用的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大农牧有限公司肉制品分公司PRP前提方案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章节号内容页数0.0 目录 1 0.1 前言0.2 引用文件0.3 术语与定义1.0 工厂设计及生产设施2.0 物料的卫生要求3.0 工厂的卫生管理4.0 生产管理5.0 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6.0 标识,包装,运输与储存的卫生要求7.0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8.0 记录管理9.0 工作服管理规定10.0 有毒化合物管理11.0 无害化处理规程12.0 更衣室操作程序0.0前言1.0本前提方案对生产的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进行了规定。
这些规定是在国家法律法规、GMP法规、食品标准的基础上,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2.0本前提方案就是下列项目进行了规定:2.1工厂设计及生产设施2.2原辅材料的卫生要求2.3工厂的卫生管理2.4生产管理2.5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2.6标识,包装,运输与储存的卫生要求2.7产品质量检验管理2.8记录管理2.9工作服管理规定2.10有毒化合物管理2.11无害化处理规程2.12更衣室操作程序3.0 前提方案是实施HACCP计划的基础,在有效实施前提方案的基础上,才可以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并最终生产出安全食品。
因此全体员工严格遵守。
0.2引用文件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冰鲜、冰冻鸡、冰鲜乳鸽系列产品等食品生产所必需的基本卫生环境进行管理。
2引用文件2.1 GB/TI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8);2.2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2年第3号公告《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2.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SO22000:20052.4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5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2.6 食品卫生通则2.7出口禽肉及制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GBT21701-20082.8家禽屠宰质量管理规范NYT1340-20072.9禽流感微量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SNT 1182.2-20042.10禽类屠宰加工技术规范DB44/T701-20092.11肉与肉制品感官评定规范GBT 22210-20082.12 鲜、冻禽产品GB16869-20052.13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生产企业通用要求GBT27341-20092.14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GBT22005-2009 2.15肉类制品企业良好操作规范GBT20940-20072.1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2.17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2.18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GB4789. -20102.1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GBT 27301-20082.20 食品工具、设备用消毒剂卫生标准 GB14930.2-19942.21 畜禽屠宰HACCP应用规范GBT 20551-20062.22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6543-20082.23 屠宰和肉类加工厂企业卫生注册管理规范GBT20094-200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其他产品标准名称见《适用法律法规和及相关要求清单》0.3术语和定义1.0内包装车间: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分装、封口等工序的车间。
2.0外包装车间:将符合要求的内包装生产的半成品进行入箱包装的车间。
3.0洁净区洁净车间内卫生要求最高的生产区域,加工内容主要为内包装等。
清洁区一般为全封闭并且相对独立的加工区域,人员进入清洁区只能走专用通道,其他区域的人员不能直接进入清洁区。
半成品通过人工通过物料窗口传递到清洁区进行进一步加工,产品密封后用人工方式通过物料窗口传递到次清洁区进行贴标签、喷码、装箱、打包装袋。
4.0次清洁区生产车间内除3.0洁净区以外的生产区域。
5.0半成品加工中的原料,也自称为半成品,是原料开始进入加工区域到成为成品前的所有中间产品,也就是从原料进入加工区域,进行实质性加工开始,直到装盒封口成为成品这个过程中内容物的通称。
6.0成品经过包装后的半成品经过喷码、外包装后所得到的产品叫成品。
7.0终产品成品经过外包装后,直接可以用于运输的成品叫做最终产品。
8.0生产用水投入产品中的水质,也包括生产设施(场地、设备及工器具)的清洗用水,人员的清洗用水以及检验用水。
1.0工厂设计及生产设施1.0目的使厂房、设备和设施设计与布置合理,便于养护清洁和消毒,为加工环境提供一个卫生条件,使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2.0适用范围2.1厂区环境2.2厂房与设施2.3卫生设施2.4生产设备3.0生产设施规范和要求3.1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规范:3.1.1厂区环境清洁、无物理、化学、放射性污染源,厂区内没有经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没有危害食品的不良气味、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等不良环境。
加工厂区内禁止堆放不必要物品和饲养畜禽。
3.1.2厂区道路平坦、硬底化、无积水、环境绿化优美,厂区道路由专人负责保养,经常保持清洁无污染物,厂区花圃定期浇水,修整。
3.1.3 厂区内由专人进行杀虫、灭蝇、灭鼠工作。
3.1.4 生活区和生产区严格分开,厂区道路旁设有垃圾筒,每天由清洁工定时清扫收集垃圾,送到厂外垃圾点,生产下脚料及时清理。
3.1.5厂区内废水排放系统符合国家环境规定要求。
3.1.6 厂区非生产区域环境卫生每月由行政人事部组织相关人员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生产区域的环境卫生由品管员每天检查。
3.1.7 废弃物、下脚料放入专用的、不渗水、有盖的容器中,并及时处理、清除。
3.2 厂房与设施现状及管理规范:3.2.1 现有车间面积与生产能力完全相适应,车间内配有防虫、防鼠设施,掏膛、内包装等生产车间设有制冷设施。
厂房的改扩建,按新建的要求进行,绘制相应的厂区平面图。
3.2.2车间布局合理,按工艺要求设计,待宰区及屠宰区(非清洁区)、脱毛工段及掏膛工段(次清洁区)、预冷消毒区及内包装区(清洁区)、外包装区(次清洁区)有间隔,无交叉污染环节。
3.2.3 车间地板装修平坦无裂缝,采用无毒、坚固、防滑、耐腐蚀、不渗水、易清洗的材料建筑;排水沟采用明沟,沟底平滑、有弧度和坡度,便于清洗消毒,排水流向由清洁区流向非清洁区,脏水出口处设有不锈钢或塑料排污网,防止固体废物流出和防鼠防虫的作用。
3.2.4 车间内窗台与墙面成约45°角不易积水,车间窗门采用不透水、耐腐蚀、不变形不锈钢或铝合金和有机透明玻璃筑成易于清洗。
3.2.5 车间内墙壁采用无毒、坚固、耐腐蚀、不渗水、易清洗的浅色材料铺贴,天花板装修白色塑材;车间内墙面与地面呈弧形不易积水藏污,且易于清洗;扣板上面安装有水管、制冷管道和电路等,固定天花板上牢固不会掉落。
3.2.6 车间内工作台、支架、小推车、消毒盘等工具,全部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加工用的容器采用无毒无害符合食品用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料制造,各车间按不同颜色区分用途或进行标识使用,严防交叉污染;不同岗位使用不同刀具。
3.2.7 车间、检验等工作场所拥有充足的人造或自然光线,符合生产、检验要求,且生产线上的照明设施均装有防护罩,光线以不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为宜。
检验场所的工作面混合照度不应低于540LX,加工场所工作面不应低于220LX,其它场所一般不应低于110LX。
3.2.8 有温度要求的生产车间墙壁装有温度计,有专人检查温度和维护制冷设施。
有环境要求的车间其温度均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之内(内、外包装车间温度≤12℃,掏膛和内脏处理车间温度≤20℃)。
3.2.9 车间供电、供水及排水系统适应生产需求,生产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与生产供水系统相连的伸入液面下的水管安装有止回阀。
3.2.10 车间天花顶装有抽风设施和空气调节设备,排气口有防虫装置。
3.2.11 包装材料和辅料专库存放,由专人管理,保持其清洁卫生。
包装材料仓库内设有足够紫外线灯,进行杀菌消毒。
仓库设有防鼠、防虫蝇、防尘设施,内外包装材料分开存放。
3.3卫生设施3.3.1车间出入口处设有鞋靴消毒池,深度不低于鞋面,并设有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和干手设施,水龙头采用感应式开关,洗手消毒盆采用耐腐蚀、易于清洗的不锈钢材质制造。
3.3.2 进入清洁区和非清洁区的洗手消毒处贴有简明易懂的洗手消毒方法标志。
3.3.3 与车间相连的更衣室,有充足的空间和配给工人相应数量的更衣柜及鞋架,更衣室内墙壁采用浅色易于清洗的瓷砖筑成,安装有紫外线灯杀菌、消毒,并有充足的照明灯。
3.3.4 加工区内各车间设有足够洗手消毒设施和明显标志,确保加工操作人员及时对手和工器具进行清洗消毒。
3.3.5 原料入口处设立车轮消毒池,并每天更换消毒液。
3.4 生产设备3.4.1车间生产设施按流水线工艺布局合理,无交叉污染发生。
3.4.2 所有可能接触产品的设备、用具,采用无毒、无害、无污染、无异味、耐腐蚀的不锈钢或食品塑料制造而成,其设计简单、易于清洗和消毒,车间内不能使用有影响产品卫生的竹木器具。
3.4.3所使用的设备必须遵循安全卫生原则,防止微生物及外来物质的污染。
3.4.3.1操作台、工器具要及时清洗消毒,盛放已加工好的产品的容器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3.4.3.2 加工中使用的全部工器具、以及接触食品的设施的表面,在操作过程中应经常清洗消毒,并且在每日的班前班后还须按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进行有效的清洗和消毒。
3.4.3.3 设备不易直接清洗的部位,必要时,必须拆出清洗。
3.4.4加工废弃物存放于专用的、不渗水、带盖的容器内,并及时处理,卫生容器也须及时清洗和消毒。
3.4.5所使用计量器具有计量部门检定合格证书,并在遵守有效的期限内使用。
3.4.6原辅料库内照明灯装配有防爆装置,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设施。
成品库内配备有足够垫板,垫板高度不低于10cm,离墙壁、天花板不少于30cm。
4.0 相关文件《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5.0 相关记录《生产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微生物检验记录》《消毒液检查/更换记录》《制冷设备运行及各冷间温度记录表》《紫外线/灭蚊灯(臭氧)使用记录》《厂区清洁处理记录》《环境卫生检查记录》2.0物料的卫生要求1.0目的为减少将危害带到后期生产阶段的可能性,避免危害可能会对食品或消费者带来有害影响。
2.0 适用范围生产原料、辅料、生产用水3.0 原料、辅料及加工用水卫生要求3.1 原料要求3.1.1毛鸡是必须经检疫合格无疫病,及不含有害药残、金属异物的健康活体,必须是来自国家注册的、合法的生产企业,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必须提供相关的证明资料;供方保证无针头残留。
3.1.2由具备资格的宰前兽医对每批原材料进行验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