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欣赏
文学欣赏教案

文学欣赏教案[教案]教学主题:文学欣赏学习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文学欣赏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将学会运用各类文学元素进行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学生将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短的故事、诗歌、或演讲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文学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文学欣赏的概念和定义,强调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意义。
2. 教师通过示例解释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意象、语言等元素的重要性。
三、文学作品欣赏(20分钟)1. 教师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的片段等。
2. 教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然后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例如:- 这篇作品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你对这篇作品的主题有什么理解?四、学生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供额外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自行选择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可在家庭作业中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想。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资源:- 文学作品:诗歌、小说片段等- 小组讨论材料- 家庭作业纸教学评价:-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表现。
-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质量和提交情况。
- 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反馈对话,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文学欣赏名词解释

文学欣赏名词解释文学欣赏,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它是一种充满魅力和深度的精神活动,能够让我们走进作者创造的奇妙世界,领略文字背后的丰富情感、深邃思想和独特艺术魅力。
文学欣赏的第一步是阅读。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一篇文章,那些排列整齐的文字就像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
通过阅读,我们获取了作品所呈现的信息,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等。
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欣赏远不止于此。
在阅读的基础上,感受是文学欣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氛围,比如喜悦、悲伤、愤怒、宁静。
我们仿佛能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体会到他们在创作时的喜怒哀乐。
这种感受可能是微妙而难以言表的,但却能深深触动我们的内心。
理解则是进一步深入文学作品的关键。
我们要去思考作品的主题、意义、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比如,为什么作者会选择这样的人物和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哪些现象?理解不仅让我们对作品有更清晰的认识,还能帮助我们从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识。
评价是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基于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对作品的价值、优缺点进行判断和分析。
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比如文学技巧、思想深度、社会影响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充分考虑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学传统。
文学欣赏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常常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欣赏诗歌时,我们要留意其意象的运用、韵律的美感以及诗人通过简洁的文字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小说则以其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广阔的社会背景吸引着读者。
我们在欣赏小说时,会关注人物的性格发展、情节的起承转合以及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探讨。
散文形式自由,题材广泛,可以是抒情的、叙事的、议论的等等。
欣赏散文,我们要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品味其语言的优美和表达的精妙。
语文说课稿中的文学欣赏与批评

语文说课稿中的文学欣赏与批评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学科,而文学欣赏与批评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从文学欣赏的重要性、文学欣赏的目标和文学批评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学欣赏的重要性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
文学欣赏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并培养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首先,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开拓视野,拓宽思路。
其次,文学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加深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文学作品还具有审美价值,学生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能够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二、文学欣赏的目标文学欣赏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具体而言,文学欣赏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学生能够提高对作品中的语言、形象、结构等元素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其次,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水平。
文学作为一种学科,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学生需要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
再次,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人文情操。
最后,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
文学欣赏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提高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三、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有助于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包括:首先,形式批评。
形式批评注重对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研究作品的结构、叙事技巧和语言运用等,揭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点。
其次,主题批评。
主题批评注重对作品的主题和思想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等,揭示作品所要传递的核心意义。
再次,文化批评。
《文学欣赏》第一章

延留阶段是指读者对文学作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延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回味
就是回味作品语言、人物、情节和感情等方面的魅力,带来 第二次的享受;
二是融入
就是入戏,即将对作品的理解带入、投影到现实生活中。
三、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 以审美为主导,综合分析价值; 2 整体把握作品,评判作品优劣; 3 调动联想和想象,获得审美享受; 4 主观感情入其内,客观分析出其外; 5 用心体验,领悟言外之意;
二、 文学欣赏的过程→(三)发展阶段
联想是把两种事物联 系在一起的想象,而 想象是指大脑对已有 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 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 程。想象具有主观创 造性。
联想 与 想象
情感 反应
情感反应包括共鸣 和净化两种,是文 学欣赏带来的享受 达到最大值的标志。 其中,共鸣是一种 心灵感应现象。
二、 文学欣赏的过程→(四)延留阶段
造形象;二是可以强烈、浓厚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三是优美动听,富有音乐性。
二、文体的定义及分类
采用一定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能够反映一定社会生活、表现一定主题的,独立成篇
的文字称为文章。文章的体裁简称文体,是文章的写作模式,是在长期的写作 实践中自然形成的。
二、文体的定义及分类→(一)按形式分类
我国古代根据语言声律形式将文体分 为韵文和散文。韵文是指押韵的文体,如 诗歌;散文是指不押韵的文体,如史传、 诸子散文等。
二、文体的定义及分类→(二)按功能分类
文章的功能是指文章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人们根据文章功能将文体分成若干类。
例如,曹魏时,人们把文体分为“奏、议、书、论、
铭、诔、诗、赋”8类,现代人则把文体分为文学类、新 闻类、公文类等。
文学欣赏名词解释

文学欣赏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文学欣赏!文学欣赏啊,就好比你走进了一个超级大的宝藏库(就像阿里巴巴进入了那满是财宝的山洞一样)。
你在里面能发现各种各样闪闪发光的宝贝,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美妙绝伦的诗句,还有能让你脑洞大开的奇妙想象。
比如说小说吧,那就是一个个精彩绝伦的世界在等着你去探索(这不就跟去一个全新的奇妙国度旅游似的嘛)。
你跟着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经历那些惊心动魄的冒险。
像,哇塞,跟着哈利在魔法世界里闯荡,那感觉,简直绝了!
诗歌呢,就像是一串串璀璨的星星挂在夜空中(是不是跟那美丽的星空一样吸引人呀),简短却又有着无穷的魅力。
读着那些优美的诗句,你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和情感。
还有戏剧,那就是一场场现场直播的精彩演出(跟咱看现场演唱会似的),演员们在舞台上尽情展现,你在台下被深深吸引。
文学欣赏不只是简单地读文字,而是要用心去感受,去体会。
你得像个好奇的孩子一样,睁大双眼,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美好(就像孩子好奇地探索新玩具一样)。
你不去深入地欣赏,怎么能发现那些让你惊叹不已的东西呢?
咱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那多没意思呀!得沉浸其中,让自己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这不就跟咱自己亲身经历似的嘛)。
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呀!
总之,文学欣赏就是一场奇妙的旅程,充满了惊喜和感动,等着我们去开启,去探索,去享受!所以呀,大家都快来加入这场文学的盛宴吧!。
诗词鉴赏与文学欣赏的区别与联系

诗词鉴赏与文学欣赏的区别与联系诗词鉴赏与文学欣赏是文学爱好者们常常接触到的两个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
诗词鉴赏强调对古代诗词作品的审美与解读,而文学欣赏则是对整个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
本文将从定义、内容、方法和互补性等方面探讨诗词鉴赏与文学欣赏的区别与联系。
一、定义及内容1. 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是指对古代诗词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它注重对诗词作品的艺术美感的领悟与体验,注重作品本身的音韵、格律、形象等方面的品味,力求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2. 文学欣赏文学欣赏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理解和解读的过程。
它不仅包含对诗词的欣赏,还涉及小说、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
文学欣赏关注的是作品的整体性、情节、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旨在探索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价值。
二、方法与内容的差异1. 方法诗词鉴赏主要通过对作品的音韵、格律、用词与意象的解析,结合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涵义进行分析,以探究诗词中含蓄而深刻的意义。
文学欣赏则更加注重对整个作品的结构、人物、情节等方面的分析与阐释,显示了对整体性的关注。
2. 内容诗词鉴赏的内容主要是古代文人创作的诗词作品,注重于通过鉴赏诗词来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与文化。
而文学欣赏涵盖了各种文学形式,涉及广泛的题材和题材的多样性。
三、联系与互补性1. 互补性尽管诗词鉴赏与文学欣赏在方法和内容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诗词鉴赏注重对细节和句法等方面的解析,强调阅读技巧和表达形式的理解,这些能力对于文学欣赏的成功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文学欣赏则更注重对整体性的掌握,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分析与理解,这些方法对诗词鉴赏的解读也是有益的。
2. 联系诗词鉴赏和文学欣赏在实践中也常常相互交织在一起。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引用到古代的诗词,因此对诗词的鉴赏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在诗词鉴赏中,也会通过对作品的整体性分析,探究其所呈现的文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作为常用的理论术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等同于文学接受,包含了阅读、欣赏(狭义)、鉴赏、批评、接受等概念,与“文学创作”相对应。
现代文学理论视“文学”为一种“活动”,作为一种“活动”,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构成的基本流程为: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在这一流程中,作家的活动是文学创作,读者的活动是文学欣赏(接受),文学作品是联系二者的中介。
由此看,狭义的文学欣赏即上文所说的与“鉴赏”相区别的“欣赏”,指以欣悦、审美的心态对文学作品的感性把握;而广义的文学欣赏则指的是与文学创作活动相对应的文学接受。
狭义的文学欣赏是一种“心态”,而广义的文学欣赏是一种“活动”。
书名的“文学欣赏”,两种含义兼而有之,更多的是广义。
2.本书的性质这是一本专门讨论怎样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性、入门性的文学理论书。
作为文学理论书,本书不讲文学的一般原理和文学理论发展史(这是“文学概论”和“文论史”的内容);作为讨论文学欣赏的书,也不专门讲文学欣赏的系统理论(如文学欣赏的性质、特征、动机、能力、过程等),而重在讨论“怎样欣赏”,即重点讨论文学欣赏的角度、原则和方法,重在读者欣赏能力的提高。
笔者的期望是,读者读完此书,不但了解了具体的欣赏角度和方法,更能够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作品的阅读分析中,通过练习,掌握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使欣赏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切感到欣赏能力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不仅对中文专业学生有意义,而且对非中文专业的所有学生,乃至于对社会上所有文学爱好者都有意义。
因为,青年人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陶冶情操丰富心灵的大好时机,而文学作品正好具有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人生境界的功能。
所以,青年人对文学欣赏有强烈兴趣应当说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这为他们通过文学作品进行自我美育创造了极好的心理前提。
然而,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复杂微妙的精神产品,也并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轻易把握得了的,而必须具备一些文学知识,掌握一些欣赏的基本方法。
关于文学欣赏作文汇编8篇

关于文学欣赏作文汇编8篇关于文学欣赏作文汇编8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学欣赏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学欣赏作文篇1凡事,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会有不同的感受,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就会柳暗花明。
欣赏落花寂寥的秋,苦涩的雨,凄凉的风。
秋来的一场雨伴随着凉风袭来,百花落尽,一片片花瓣任由风与雨的蹂躏、践踏……勾勒了一幅离别伤感图。
因为伤感,所以就有了“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零落的花,深埋于土,化作来年的春泥滋润花。
本是死的寂静,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却是生的喜悦。
死,寂静;生,喜悦。
欣赏落花,便有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精美”之说。
欣赏飘叶二月春风似剪刀,长天不时掠过一群飞鹰,望断南飞,偶尔飘过几片落叶遮蔽你的瞳孔,你就会产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
秋天,落叶四处飘扬,撒落一地,往往给人们添了麻烦,不时地学秋风扫起了落叶。
落叶,烦。
以欣赏的眼光看落叶,或许,你会惊羡不已。
欣赏飘叶,会给人们一种新的视野,使人如释重负,屏息凝神,静心休目。
那是精神的升华与情感的陶冶。
欣赏对手人的一生,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手,总是与你形影不离的人,如:某次考试,对手超越了你,甚至常常会令你声誉扫地,令你学习下降……这时,你嫉恨对手,头头是道地说他的不好,然而却自我感觉良好。
那么,你不妨换一种思维,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对手,这样,既可以看到他的闪光点,又可以向他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岂不很好。
欣赏对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有时,不妨静下心来,一个人去欣赏花的红,草的绿,天的蓝,人的美……凡事,抱有一种欣赏的态度,你会惊讶地发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空。
本来,我们的世界已经够美了,学会欣赏,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更精彩。
文学欣赏作文篇2在荒凉贫瘠的山石间?你是否感受到那倔强地在寒风中探头探脑的小草的凛凛傲气;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你是否领略雪中红装素裹,格外妖娆的梅花的清高孤傲?在茫茫人海中,你是否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瞥见那不同寻常气质的佳人?在我的生命里,总有形形色色的人告诉我学会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代文学
❖ 1. 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诗歌散文
❖ 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这时所确立的文 化精神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 (1)先秦诗歌的巨作——《诗经》、《楚辞》 ❖ (2)先秦诗歌代表人物——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
❖ (3)先秦散文——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的散文 由萌芽而至成熟。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代表作 《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 策》)和哲理散文(代表作《论语》、《孟子》、 《老子》、《荀子》、《韩非子》 )。
文学欣赏的大概过程
《文心雕龙·知音第48》云: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
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一)阅读感知过程
❖ 即披文、沿波阶段,也就是通过语音、语 义、语法等各个层面,对语言形式所表达 的情感和形象内容进行初步的把握,以进 入文学作品的浅层结构,这时的读者仿佛 打开了艺术圣殿的大门,对其中的艺术宝 藏先进行一番浏览,还没有进行仔细的品 味,也就是还没有与自我的心灵世界进行 交流。
❖ 4. 中国古代文学的新发展:明清小说(明代四大 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金瓶梅》及清代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与 戏曲(《牡丹亭》与 《长生殿》和《桃花代文学的序幕
(鲁迅的《狂人日记》、《彷徨》,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 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巴金的家庭问题小 说、老舍的市民小说,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
一、什么是文学欣赏
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艺术形象,把自己 在生活实践中的体验和思想感情传达给读者 的语言艺术。
文学欣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 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想象的一种精神 活动,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
为什么说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美的认识和评 价,欣赏过程,就是读者受到美感教育过程。通 过欣赏,读者认识了文章反映的生活面貌,领会 到它体现的思想意义,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得到 提高,艺术上得到享受。
好象夹在不能摆脱的枷板中一
样。
人们在鉴赏过程中往往掺进自己的感情
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在欣赏时,我们不仅 感受到社国山河的壮美和 诗人高昂旷达的情怀,而 且会掺进我们今天在现实 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时代精 神。
人们凭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通过联想、 想象、玩味,可以发掘出形象中的含蓄、象 征等隐蔽的形象和意义,因小见大,举一反 三。
(三)文学欣赏存在共鸣现象
当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家通过作品 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强烈地打动了读 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他们爱 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 人物的胜利而欢乐,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 快;或者为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 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这种现象,就是文学鉴 赏中的共鸣现象。
马小跳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
是一个正常的男孩子,只不过一 生下来就会跳,而且非常淘气、 异常活跃、超常顽皮。
马小跳就是一个孩童,他淘气 并快乐着。因为不爱睡午觉,他 就拿着望远镜到处看;因为想当 爸爸,他就要和他的“贪玩老爸” 互换角色;因为想看轰隆隆老师 变魔术,他就与生活老师耍花招; 因为想让安琪儿长高些,便浇了 她一身的水……马小跳并不是大 人眼中的乖宝宝、好孩子,但他 并不在乎大人怎么看,他依然淘 气,依然简单地想其所想,做其 所做,乐其所乐。
文学欣赏的基本特点
(一)文学鉴赏是审美享受的
面对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果我们阅读时漫不 经心,不去具体地细致地深入地感受和把握艺术 形象,不作设身处地的体验,积极的想象,那么, 也感受不到其中的美,就得不到审美的享受,这 种阅读仍然不是鉴赏。
相反,如果我们全神贯注地阅读,深切感受, 深入体验,积极联想,仔细玩味,乃至达到“入 迷”、“忘我”的境地,那么,我们便会感到审 美享受的满足和愉快。这时,阅读就不是一般的 阅读,而成为文学鉴赏了。
(二)文学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通过思维想象活动,可以“丰富”、“补充”和
“扩大”作品中艺术形象,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
造”。
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秀,
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
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
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额上帽
子的边缘,好象她的梦想的羽
冀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
她的颔都在一块粗大的石头上,
(二)感受复现过程
❖ 即入情、讨源阶段,也就是把文本的艺术世界纳 入自我的心灵世界的阶段,这时文本的情感内容 与自我的内心需要相融合;文本的形象内容与自 我的生活经验及类似的形象积累相融合,即给文 本的艺术世界以自我的心灵的观照。
❖ 前个阶段是用眼睛看,这个阶段是用心灵去感悟。 文本的世界是零碎的,读者的心灵是杂乱的,通 过情感和形象的深化,文本的情感和形象渐渐清 晰起来,自我心灵中的情感和形象也获得了明确 的形式,此即审美感受的深化,这时文本在读者 的感觉中变成了作品。
❖ 2.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汉赋、汉乐府民歌及
《史记》
❖ 3. 中国古代文学的极致:唐诗宋词元曲
❖ (1)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高峰——唐诗宋词
❖ 唐代著名诗人雅称.ppt
❖ (2)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元 曲(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杂剧属戏剧,散曲 属诗歌。)
❖ 元曲四大家及著名.ppt
文章中表现的某种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 的情操,会激起我们对美好生活和高尚情操的向 往和追求。一些暴露黑暗势力和丑恶灵魂的文章, 会激起我们摧毁丑的事物,争取美好生活的强烈 要求。至于那些内容或形势有缺陷的文章,通过 欣赏,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欣赏的两层含义
❖ “欣赏”包括两方面的意思: ❖ 一是欣赏,也就是感受、体验。 ❖ 一是鉴别,也就是判断、评价。
产生共鸣的条件大致有三
第一,社会矛盾的类同, 第二,生活处境近似, 第三,实践经验相通。
二、中国文学概况
❖ 古代文学
❖ 上起《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出现的殷商时期,下迄 “五四”运动的中国文学,一般称之为中国古代文 学。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肇始于五四运动时期,它以“五四” 文学革命为其开端而揭开新的一页,使中国文学开 始走上现代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