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欣赏期末考试(含答案)
语文阅读《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语文阅读《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在这份文档中,我们将提供一份语文阅读《期末考试卷》的内
容和答案。
请注意,本文档的目的是提供帮助和指导,而不是代替
自主研究和思考。
以下是题目及其答案的详细内容:
阅读理解题
1. 题目:《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它由谁创作?
答案:《红楼梦》是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
2. 题目:《红楼梦》这部作品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风貌?
答案:《红楼梦》反映了中国清朝时期的社会风貌。
3. 题目:小说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什么关系?
答案: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表亲关系。
4. 题目:《红楼梦》的情节发生在哪个富裕家族?
答案:《红楼梦》的情节发生在贾府。
阅读填空题
1. 题目: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空白处的单词:《红楼梦》是一部关于(爱情)与(人生)的经典小说。
2. 题目: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空白处的词语:小说中,贾宝玉是一个(感性)而(细腻)的人物。
阅读判断题
1. 题目:《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答案:错误。
2. 题目:《红楼梦》是由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正确。
以上是《语文阅读《期末考试卷》含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请您在解答问题时保持独立思考,参考本文档时请核实内容。
《文学学(2)》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学(2)》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文学学(2) 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2小时
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文学研究的方法?
- A. 历史研究法
- B. 实证研究法
- C. 形式主义研究法
- D. 文本阅读法
2.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
- A. 《红楼梦》
- B. 《西游记》
- C. 《水浒传》
- D. 《三国演义》
...
40. 以下哪个人物是被认为是伟大的战争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苏轼
第二部分:简答题 (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请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2. 解释文学批评中的"内在评价"和"外在评价"的概念。
3. 请阐述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与情节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论述题 (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详细评述一位你欣赏的现代作家,并就他/她的作品风格、主题和影响进行讨论。
2. 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文学作品,解读其中的象征意义并分析其文学价值。
第四部分:附加题 (共1题,20分)
1. 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例,讨论诗词创作中的音韵和格律对于诗意表达的重要性,并以具体作品分析论证。
注意事项:
-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简答题和论述题请用书面语作答在答题卷上。
- 翻译文学作品标题时,请遵循相应的翻译规范。
祝你考试顺利!。
文学期末真题答案解析高中

文学期末真题答案解析高中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期末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检验,下面将对文学期末真题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考试。
第一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接下来的问题。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首诗歌描绘了人生的变幻无常,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无奈的诗歌。
通过描绘人生中故人心易变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痛楚与无奈之情。
问题一要求解答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情感表达上得出答案,诗中的忧伤和无奈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背叛。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该诗的主题是人际关系的易变性和残酷性。
问题二要求解答作者通过何种手法表达了主题。
我们可以从诗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上得出答案,诗歌中的"初见"、"秋风"、"画扇"等形象描绘了人生的变幻无常,通过提供具体的意象,作者巧妙地表达了人际关系的易变性。
同时,诗歌运用了对仗格律的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抒发的情感。
第二题:阅读下面的短篇小说,完成接下来的问题。
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人。
这是一句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短篇小说通过写人物面对山月和水风时的感受,以及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困境和无奈的反思和思考。
问题一要求解答短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阅读这句诗句,可以发现短篇小说主要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人物无法理解山月和水风的内心,同时又受到眼前人的伤害,从而引发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思考。
问题二要求解答短篇小说作者的观点。
观察短篇小说中人物的痛苦和无奈,可以推断作者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持有批判和反思的态度。
作者通过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考,揭示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百花时期”的文学创作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五七”作家群与“知青”作家群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2.“创造社”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
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创作方法上提倡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同时还吸取某些现代主义手法。
无论其诗歌或小说都更直接也更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因而规模虽不及文学研究会,却在青年中引起广泛的反响。
“五卅“运动后,创造社成员在思想上大都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倡导新兴的“普罗文学”,对中国左翼文学的勃兴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鸳鸯蝴蝶派从1912年(民国元年)到1917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
品读古代文学经典_中原工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品读古代文学经典_中原工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形影神》组诗中,“影”指的是身影、影子,同时也象征人的行为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即人的名誉、声望。
参考答案:正确2.下面诗句中,描写陶渊明贫困状况的诗句有。
参考答案: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_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_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是的观点。
参考答案:影4.《形影神》组诗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组。
参考答案:五言诗5.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是。
参考答案: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6.在钟嵘《诗品》中,陶渊明被列为。
参考答案:中品7.《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通史。
参考答案:纪传8.《史记》中主要记述帝王事迹的部分是世家。
参考答案:错误9.《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
参考答案:正确10.关于“李陵之祸”对司马迁的影响,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影响了司马迁的金钱观_影响了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_影响了司马迁的生死观1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
参考答案:《史记·货殖列传》1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
参考答案:司马迁《报任安书》13.(),夕餐秋菊之落英。
参考答案:朝饮木兰之坠露兮14.屈原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能。
参考答案:正确15.《离骚》第一段提到屈原的()。
参考答案:身世_生辰_名和字16.关于《离骚》表述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具有现实主义色彩17.“扈江离与辟芷兮”,下一句是“()”。
参考答案:纫秋兰以为佩18.《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文帝年间1000多年的历史。
参考答案:错误19.“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是的观点。
参考答案:刘熙载20.《离骚》中“昔三后之纯粹兮”中的“三后”不包括()参考答案:楚怀王21.下列关于屈原的表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姓屈,名原,字平2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文学名著鉴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文学名著鉴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篇:文学名著鉴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文学词语文学:作家通过想象虚构,以语言为载体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名著:指在文学史上流传久远、广为人知、具有典范性的优秀文学作品.语言艺术:以语言为载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学鉴赏: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被它的艺术形象所吸引,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感享受,领会作品思想内容的一种审美活动.诗歌:是一种情感浓烈、想像丰富、结构跳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诗人情感,语言精美、意境空灵、富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意境:是诗歌所达到的一种诗中有画、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整体诗美的理想状态.文学大师:指文学造诣精深,享有盛誉的文学家.共鸣:作家通过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在某些方面或某一点上与欣赏者的思想感情相同或相似,激起欣赏者的思想感情的波澜,使欣赏者的思想感情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高低起伏而变化.二、文学理论1、人类为什么需要文学?掌握世界、诗意审美、精神家园2、文学名著的三个必备条件.1流传时间上比较长;○2空间上传播的范围比较广;○3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典范性.既有完美的表现形式,又有○深厚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蕴,让人回味无穷、百读不厌.3、确认文学名著读者的三个层次.专家型读者、作家型读者、普通型读者4、文学的性质与属性(即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人学,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是自由的精神生产, 学是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5、语言艺术的特点是什么?1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和意象性;○2表现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和丰富性;○3表现思想感情的便捷性和深刻性.○6、文学艺术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自由境界7、文学的美感魅力.引人入胜的吸引力、牵人情愫的感染力、动人心魄的震撼力8、文学鉴赏的过程.(1)从对艺术形象的感受开始!感受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图画和诗的意境;○2感受形象时要将“形似”与“神似”统一起来;○3感受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性格和灵魂;○4感受形象要注意把握其独特之处.○(2)随着能动的再创造而深入。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2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2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以下不属于英雄传奇类小说的是()。
参考答案:《包公案》2.以下散文作品不属于欧阳修的是()。
参考答案:《游褒禅山记》3.《三国演义》中献连环计的是()。
参考答案:庞统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宋代散文的特色。
()参考答案: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5.以下不属于同一个故事序列的是()。
参考答案:晋·干宝《搜神记》“东海孝妇”故事6.鲜明地表达了“让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理想的剧作是()。
参考答案:《西厢记》7.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以下作品不属于他的创作的是()。
参考答案:《倩女离魂》8.下列对元杂剧体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元杂剧的角色一般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类。
9.清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如周进、范进、严监生等,它是一部()小说。
参考答案:讽刺10.宋代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参考答案:苏轼11.北宋早期词人晏殊沿袭了花间词的风格,但将词进一步典雅化、文人化。
其代表作是《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小园香径独徘徊。
参考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12.《满井游记》的作者是(),他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袁宏道1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论证了“忧劳可以兴国,”的道理。
参考答案:逸豫可以亡身14.“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出自,生动概括了王朝的短命过程。
参考答案:《桃花扇》15.下列不是关汉卿杂剧作品的是。
参考答案:《赵氏孤儿》16.苏轼词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以诗为词”,极大拓展了词的表现空间。
苏轼开创了词派中的“派”,但他更多的词作还是婉约词,如其名作《水龙吟》“春色三分,,。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情思细腻,语调婉转。
参考答案:豪放;豪放派###二分尘土###一分流水17.“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的诗论观点。
文学鉴赏教学资料-期末试卷与答案(b卷).docx

文学鉴赏期末试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分,每空I分)1、填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心乐事谁家院。
”2、晚明散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最高,作家中又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最。
7、代表中国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4、《虞美人•听雨》这首词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线索,按 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序用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年、壮年到老年不同阶段的人牛况味。
队诗歌创造形象有其特殊性,一般只抓住最便于抒情的典型事物作写意性的描写,即往往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的创造来构建自己的形彖体系,抒发主观情感。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从修辞的角度来说,用了的手法,写出明月若即若离、无情却有情的奇妙感。
二、简答题(共3•分,每题■分)1、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2、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成因是什么?氛简要说明《压迫》的戏剧结构特点。
4、如何理解“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三、阅读分析题(共3•分)I、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这是一个使人回味再三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
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
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
他气恼至极。
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B)A.《九辩》B《离骚》C《孔雀东南飞》D《木兰诗》2.宋代豪放词开山鼻祖是(A)A.苏轼B.辛弃疾C.陈亮D.柳永3.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的诗人是(B)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4.小品文精品《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B)A.欧阳修B.苏轼C.曾巩D.王安石5.以下作品中不属于乐府民歌的是(D)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木兰诗》D.《迢迢牵牛星》6.汤显祖“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与(D)A.《长恨歌》B.《长生殿》C.《桃花扇》D.《牡丹亭》7.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是(C)A.欧阳修B.苏轼C.韩愈D.柳宗元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名作(C)B.《归园田居》C.《饮酒》D.《读山海经》9.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B)A.江湖诗派B.江西诗派C.西昆诗派D.永嘉四灵10.标志着枚乘开创大赋的典范作品是(C)A.《笙赋》B.《柳赋》C.《七发》D.《梁王菟园赋》11.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B)A.葛洪的《西京杂记》B.刘义庆的《世说新语》C.郭澄之大《郭子》D.邯郸淳的《笑林》12.以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D)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汤显祖13.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A)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清忠谱》14.《汉书》中突出体现坚贞不屈民族气节的任务传记名篇是(A)A.《苏武传》B.《东方朔传》C.《朱买臣传》D.《李陵传》15.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C)A.王国维B.胡适C.鲁迅16.提出“不平则鸣”观点的著名文人是(A)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王安石17.名句“天生为材比有用”出自李白作品(B)A.《蜀道难》B.《将进酒》C.《行路难》D.《梁园吟》18.以下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是(C)A.《老子》B《庄子》C.《论语》D.《墨子》19.钟嵘称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是(D)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木兰诗》D.《古诗十九首》20.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B)A.表现民间疾苦B.表现男女之情C.表现军旅征战D.表示山水景物21.记孔子及其弟子语录、行事的儒家经典著作的是(C)A.《老子》B.《庄子》C.《论语》D.《墨子》22. 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是(D)A.曹丕《典论-论文》B.陆机《文赋》C.钟嵘《视品》D.刘《文心雕龙》23.提出“陈言务去”、“因事陈词”古文文体革新观点的是(A)A.韩愈C.苏轼D.欧阳修24.被称为“乐府双壁”的是《木兰诗》与(B)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羽林郎》D.《秦妇吟》25.《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A.《文选》B.《玉台新咏》C.《乐府诗集》D.《乐府诗选》26.“楚辞”这种新体诗的开创者是(A)A.屈原B.刘向C.王逸D.宋玉27.关于《汉书》,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C)A.纪传体B.断代史C.通史D.儒家正统思想28.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B)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王实甫29.道家学派的代表作是(B)A.《老子》B.《庄子》C.《孙子》D.《墨子》30.《史记》是记载历史的著作,又以(B)A.记事为中心B.记人为中心C.记言为中心D.评论为中心A.王和何晏B.阮籍和向秀C.阮籍和嵇康D.嵇康和刘伶32.被鲁迅称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的著作是(D)A.《郭子》B.《西京杂记》C.《笑林》D.《世说新语》3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D)A.岑参B.高适C.李白D.杜甫34.初唐诗人中倡导“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是(C)A.王勃B.骆宾王C.陈子昂D.张若虚35.《诗经》所收录诗歌的年代是()A.从尧舜时代到西周末年B.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C.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末年D.从春秋初年到战国中期36.成语“自相矛盾”出自(D)A.《庄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37.成为正始诗坛创作高峰的是(C)A.曹丕的《燕歌行》三首B.曹操的《短歌行》C.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D.嵇康的《赠兄秀才入军》38.中唐时期,大力倡导创作讽喻诗的是(A)A.元白诗派B.韩孟诗派D.刘禹锡39.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A)A.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B.相传为苏武、李陵所写的都“苏李诗”C.《孔雀东南飞》D.张衡的《同声歌》和秦嘉的《赠妇诗》40.“浩然之气”出自(B)A.《老子》B.《孟子》C.《墨子》D.《庄子》41.北朝民歌中最出色的叙事长诗是(B)A.《孔雀东南飞》B.《木兰诗》C.《陌上桑》D.《西洲曲》42.司马相如赋的代表作是(C)A.《吊屈原赋》和《鸟赋》B.《七发》和《梁王菟园赋》C.《子虚赋》和《上林赋》D.《招隐士》和《酒赋》4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作者是著名山水田园诗人(B)A.陶渊明B.孟浩然C.王维D.柳宗元44.将屈原、宋玉和西汉贾谊等人等骚体辞章收在一起,辑为《楚辞》的是(C)A.唐勃B.王逸C.刘向D.王充45.陆机的文学成就赋胜于诗,其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作是(D)A.《登楼赋》B.《洛神赋》C.《三都赋》D.《文赋》二、判断题2.《战国策》是编年体史书。
(错)3.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祖诗《水浒传》。
(错)4.《桃花扇》诗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
(错)5.《摸鱼儿》体现了辛弃疾词作艺术风格多样,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对)6.《史记》全书共112篇,分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
(错)7.曹植后期诗歌典型的代表作是《白马篇》。
(错)8.班固的《汉书》坚守儒家思想。
(对)9.提出“文章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观点的是刘《文心雕龙》。
(错)10.明代小说中代表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聊斋志异》。
(错)11.《史记》的体例是编年体通史。
(错)12.北宋婉约词集大成者是李清照。
(错)13.“春秋三传”中,《左传》属古文经,《公羊传》和《谷梁传》属今文经。
(对)14.《战国策》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错)15.《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一首诗歌。
(对)三、名词解释1.唐宋八大家“八位作家以及文学史上的贡献”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2.(中唐)古文运动“韩愈和柳宗元贡献倡导问题的提心”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
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3.江西诗派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代表人物:黄庭坚?风格特点:脱胎换骨,挺直坚时代作品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时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杜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四、简答题1.简析《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相同点:《史记》与《汉书》都出自卓绝的历史学家之手,他们都具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正义感,所以,两部史书都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二者同样具有批判精神,两部史书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帝王的荒淫、权奸的昏庸、外戚的专横都有揭露批判。
不同点:一、体例内容不同《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二、思想上的不同第一,《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
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
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揭露,《汉书》都远不如《史记》的广度和力度。
这不仅因为《史记》是私修,《汉书》是官修;而且决定于作者的思想。
司马迁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和进步历史观的伟大思想家,而班固则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
三,风格上的不同第一《史记》的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相当明显,而《汉书》常常变成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
第二,《史记》善于叙事,笔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
《史记》能做到随物赋形,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法。
第三、汉书》中的人物不如《史记》中的人物生动传神、血肉丰满,因而其文学性亦不及《史记》。
第四,《史记》与《汉书》的语言风格也大不相同。
《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练畅达、生动形象,完全是文学家的语言;《汉书》简洁整伤、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
2.简析柳永词的风格特点。
柳永词作的风格,分为以下四个层面:一、清劲奇丽,文采风流柳永的才华艳发,英俊风流,潇洒浪漫中带有一种读书人所特有的清雅气质,这样的气质展现在词中,便是‘清劲奇丽,文采风流’。
所谓清劲奇丽,文采风流,便是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
二、通俗易懂,雅俗各具柳永的词多为白描文字、通俗文句,所以市井小民皆可喜而歌之。
三、旖旎近情,尽态描绘为了适应市井生活和歌台舞榭的题材,柳永把他漂泊的生涯、旅中的愁绪和颓废纵欲的享乐,都大胆而赤裸裸的写进词中,这就突破了五代以来,保守而拘谨的词风,而创出旖旎抒情的作风。
他在歌妓情态上作了相当细腻的描写,使人不仅能从词中想见歌妓栩栩如生的模样,还能完全体会他们沦落的心情,这更有别于词发展早期,那含蓄委婉的描写之风。
四、曲折委婉,中具浑沦之气我们检视柳永的词,会发现他的词看起来多半是曲折委婉,但仔细品吟,则会发现其中蕴含一种浑厚雄沦的气魄,这就是‘浑沦之气’,而这样曲折中带有浑沦的表现,尤其展现在羁旅行役的词作之中。
3.试析《庄子》的艺术成就。
(1)哲理与诗意的交融,如《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美好故事;(2)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如混沌凿七窍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