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材料选用表.doc

合集下载

各类化工介质对应材料选用表

各类化工介质对应材料选用表

B C B B C × C × C B C C × B B C B B B C B × B × × × B C × × × B × × × × × × × × C B C B B
C C × B B B C C B B C B C C B B × × A C B × C C × C × C C C × × C × × × × × × C C C B C
C × × × C B B B × C × × × × C × × × C C A C B B A A C C C C C B C × × × × × B × A × × × ×
B × × × B B C B × C × × C × C C C B B B × B A B B × B B B B × × × × × C B C A × × × ×
B C × × A A A A × B × × C A B C B × B B A A B B A B B B B B B B B × × B C C A × A C × × C ×
B C C C A A A A B B × C B A B C B × B B A A B A A B A A A B B B B × × B B A A A B × × C
B C × × A B B A × A B × A
A B A B A A B C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A A B A B A A A A A A A A A × B A A A A A A A A A A B × A A A B A
× × C × × C × B B A × B A B B
× × C × × × × × × × B C × × B C C A × C A × C × × × A A A × C C B × B C × × × × × C B × B

管道手册

管道手册

一、管线编号LS 3510—2″—1S1—HC (50)工艺介质绝热层厚度 管线号 绝热代号 公称直径 管道等级、材质二、介质对照表三、管道等级四、各等级管道适用范围五、绝热代号六、缩写词说明七、管道壁厚系列表(见表1)八、管道空视图常用缩略语九、管道材料色标十、焊材选用表十一、KBR垫片代号4 D F 1垫片结构类型,见表1 垫片填充材料,见表4垫片厚度,见表2 垫片基本材料或夹套材料,见表3查表1至表4,4DF1规定的垫片为:非石棉填充平环金属缠绕垫,基本材料为18Cr-8Ni不锈钢带,碳钢定位环,用于突台平面法兰,尺寸按ASME 。

表1 第一个代号垫片结构类型和垫片尺寸标准表2 第二个代号—垫片厚度表 3 第三个代号—垫片基本材料或夹套材料表4 第四个代号—垫片填充材料表 5 – KBR垫片代号实例说明十二、KBR螺栓代号B B8螺栓型式,见表1 KBR螺栓类型,见表2上例表示为单头螺栓,材料为非稳定的18Cr-Ni AISI 304SS。

螺栓型式前缀代码规定见表1。

KBR螺栓类型及其材料尺寸规范和适用于各种类型螺栓的螺母及其材料尺寸规范见表2。

表1 螺栓型式前缀代码表 2 材料规范十三、管道试压盲板试压用插入式盲板最小厚度(毫米)十四、支管连接规定十五、管道基本识别色十六、管道焊缝检验等级表注:Ⅲ类碳钢焊缝为氩弧打底、壁厚小于32mm或坡口钝边由机械加工时均按25%比例抽查,否则按100%检验。

25%检查时如发现不合格缺陷,则加照同规格焊缝3张。

如经KBR书面同意,可用超声波检测代替X射线检测。

当焊缝表面条件适合时,磁粉探伤可用渗透探伤代替。

支管焊缝包括主管与加强板的焊缝、支管与加强板的焊缝及主管与支管的焊接焊缝,但不包括对接焊缝和法兰焊缝。

螺纹联接的密封焊视为承插焊。

如果整条焊缝均已进行X射线检测,则不再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

陶瓷电容材质

陶瓷电容材质

陶瓷电容分级:NPO(COG)X7R X5R Y5V Z5U这个是按美国电工协会(EIA)标准,不同介质材料的MLCC按温度稳定性分成三类:超稳定级(工类)的介质材料为COG或NPO;稳定级(II类)的介质材料为X7R;能用级(Ⅲ)的介质材料Y5V。

X7R电容器被称为温度稳定型的陶瓷电容器。

当温度在-55℃到+125℃时其容量变化为15%,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电容器容量变化是非线性的。

X7R电容器的容量在不同的电压和频率条件下是不同的,它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大约每10年变化1%ΔC,表现为10年变化了约5%。

X7R电容器主要应用于要求不高的工业应用,而且当电压变化时其容量变化是可以接受的条件下。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相同的体积下电容量可以做的比较大。

COG,X7R,X5R,Y5V均是电容的材质,几种材料的温度系数和工作范围是依次递减的,不同材质的频率特性也是不同的。

NPO、X7R、Z5U和Y5V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填充介质不同。

在相同的体积下由于填充介质不同所组成的电容器的容量就不同,随之带来的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容量稳定性等也就不同。

所以在使用电容器时应根据电容器在电路中作用不同来选用不同的电容器。

一NPO电容器NPO是一种最常用的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单片陶瓷电容器。

它的填充介质是由铷、钐和一些其它稀有氧化物组成的。

NPO电容器是电容量和介质损耗最稳定的电容器之一。

在温度从-55℃到+125℃时容量变化为0±30ppm/℃,电容量随频率的变化小于±0.3ΔC。

NPO电容的漂移或滞后小于±0.05%,NPO(COG)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它只是一种电容COG(Chip On Glass)即芯片被直接邦定在玻璃上。

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大大减小LCD模块的体积,且易于大批量生产,适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LCD,如:手机,PDA等便携式产品,这种安装方式,在IC生产商的推动下,将会是今后IC与LCD的主要连接方式。

GC1管道材料的选用

GC1管道材料的选用

GC1管道材料的选用1 、等级的设置鉴于GC1管道的特殊性,在设计时应将介质性质、设计条件、选材等相同的GC1 级类介质管线单独设置等级。

避免将价格高的管道材料用于普通的介质管线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 、管材标准的选用在TSG D0001 的表1 中规定了一些管材标准用于GC1 级介质的要求,设计时应执行该表中的各项要求。

表列的不锈钢焊接钢管标准,建议不要选HG/T20537,一是因为该标准年份比较久远,在冶金、焊接、检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标准中一些要求从技术角度上来讲已经落后;另一原因是,对比GB/T12771-2008 标准,该标准的使用范围小,可生产的钢管材质也较少。

所以设计时多选用GB/T12771。

表1 中规定GB/T8163、GB3087、GB/T9711.1 不能被用于GC1 类介质管线,但在其注释7 中有补充说明:经过逐根超声检测并达到合格要求的,允许用于设计压力≤4.0Mpa 的本规程A1.1(1)规定的管道。

这条注释有别于GB/T20 01.2 中的要求的,这与两个标准的生效年份有关。

规范之所以对这三个标准的管材使用有限制,主要因为这三个标准中的管材在生产制造、检验、试验方面的要求较低,用于GC1 级管线,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设计时,需综合考虑管材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做最优选用。

目前GB/T9711 系列标准已升版为GB/T9711-2017。

新版中,钢管等级PSL1 对应的是原GB/T9711.1 中的管材,PSL2对应的是原GB/T9711.2 中的管材。

在《全国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第三版中,对GB/T9711 的使用限制与附表1 中对GB/T9711.1 的规定是相同的。

选用该标准时,需注意其不允许使用的范围。

GB/T9948-2013、GB/T6479-2013 和GB/T5310-2017 用于GC1 级无缝管线是可选的。

从这三个标准各自的名称可以看出它们的使用范围的侧重。

介质-材料选用表

介质-材料选用表

介质-材质选用表介质, 材质硝酸( HNO 3 )一般特点:属氧化性介质。

浓HNO 3工作温度一般为40度以下,元素Cr 、Si为抗氧化性,含Cr 、Si 的不锈钢和其它材料为浓HNO 3 的耐蚀理想材料。

高硅铸铁(STSi15R):温度93% 以下的一切温度;高铬铸铁(Cr28):温度80% 以下的一切温度;不锈钢(SUS304 、SUS316 、SUS316L):温度80% 以下的一切温度;S-05钢(0Cr13Ni7Si4):温度98% 以下的一切温度;工业纯钛(TA1 、TA2):沸点以下的一切温度(除发烟外);工业纯铝(Al):室温的一切温度(仅用于容器);CD-4MCu 时效硬化合金:沸点以下的一切温度;因可耐、哈氏合金C 、金、钽等都有良好的耐蚀性。

硫酸(H 2 SO 4 )一般特点:沸点随浓度升高而升高。

如:浓度5% ,其沸点为101 ℃;浓度50% ,其沸点为124℃;浓度98% ,其沸点为332℃。

浓度75%以下呈还原性(或呈中性),超过75% 呈氧化性。

不锈钢(SUS316 、SUS316L) :温度40 ℃以下,浓度20% 左右;904 钢(SUS904 、SUS904L) :适于温度40~60 ℃、浓度20~75% ;温度80 ℃、浓度60% 以下;高硅铸铁(STSi15R) :室温至90 ℃之间各种浓度;纯铅、硬铅:室温的各种温度;S-05 钢(0Cr13Ni7Si4) :90 ℃以下的浓硫酸,高温浓硫酸(120~150 ℃);普通碳钢:室温70% 以上的浓硫酸;铸铁:温度为室温的浓硫酸;蒙乃尔、金属镍、因可耐尔:中温中等浓度的硫酸;钛钼合金(Ti-32Mo) :沸点以下、60% 的硫酸和50 ℃以下、98% 的硫酸;哈氏合金B 、D :100 ℃以下、75% 的硫酸;哈氏合金C :100 ℃左右的各种温度;镍铸铁(STNiCr202) :室温60~90% 的硫酸。

盐酸(HCl)一般特点:还原性介质,最高温度为36~37%.沸点:浓度在20% 时,为110 ℃;浓度在20~36% 时,为50℃;因此盐酸的最高温度为50 ℃。

各种管材及附件执行标准及技术参数.

各种管材及附件执行标准及技术参数.

管材及管件:122、其它金属管系列:3、给水铸铁管系列:45 Array67常用介质选项用管材:8、管路法兰:A注:给排水常用法兰为板式平焊法兰HG20593-97。

B、标注格式举例:1、配公制管,公称通径为300,压力等级为PN1.0的板式平焊全平面法兰表示为:PL 300-1.0 FF2、配英制管,公称通径为150,压力等级为PN1.6的带颈平焊突面法兰表示为:SO 150(A)-1.6 RF CEF、法兰(法兰盖)尺寸表:9、紧固件:A、紧固件型式有:六角头螺栓、等长双头螺栓、全螺纹螺柱、Ⅰ型六角螺母BC、等长双头螺栓规格及性能等级:DE注:专用螺母标准号为HG20613,材料牌号为35CrMo、0Cr18Ni9、0Cr17Ni12Mo2。

F、紧固件标示示举例:●螺纹规格为M16、公称长度为L=80mm、性能等级为8.8级的六角螺栓,其标示为:GB5782 螺栓 M16×80 8.8级●螺纹规格为M30×2、公称长度为L=160mm、材料牌号为35CrMoA双头螺柱,其标示为:HG20613 双头螺柱 M30×2×160 35CrMoA●螺纹规格为M24、公称长度为L=120mm、材料牌号为25Cr2MoVA全螺纹螺柱,其标示为:HG20613 全螺纹螺柱 M24×120 25Cr2MoVA●螺纹规格为M12、性能等级为8级的六角螺母,其标示为:GB6170 螺母 M12 8级G、紧固件使用条件:●商品级六角螺栓使用条件应符合下列各条件:a、压力为PN≤1.6Mpa;b、非剧烈循环场合;c、配用非金属软垫片;d、介质为非易燃易爆及毒性危害程度较大的场合;●商品级双头螺柱及螺母使用条件应符合下列各条件:a、压力为PN≤4.0MPa,配用非金属垫片。

b、非剧烈循环场合;c、配用非金属软垫片;●除上述两点外,应选用专用级螺柱(双头螺柱或全螺纹螺柱)和专用螺母。

微波介质基板材料及选用

微波介质基板材料及选用

微波介质基板材料及选用杨维生彭延辉(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3)摘要:本文就现代通讯中,微波复合介质电路基板材料进行了重点介绍。

在对微波复合介质电路基板材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针对相关微波复合介质电路基板材料的选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选用;微波;基板前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数字电路逐渐步入信息处理高速化、信号传输高频化阶段,为处理不断增加的数据,电子设备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高。

为此,在满足传统设计及制造需求的基础上,对微波介质电路基板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鉴于应用于印制电路板上的信号必须采用高频,因此,如何减少在电路板上的传输损耗和信号延时,成为高频电路设计和制作的难题。

在设计微波电路的时候,需要一些印制电路板质量的知识,尤其是在为某一特定应用选择微波电路基板材料的时候更是如此。

当今的微波电路设计者较其前辈显得更为幸福,因为有很多微波介质电路基板材料的商业化产品可供选择,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因为,有太多选择可能,使选择的过程变得困难,所以,很多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是相对介电常数(Dk),将其作为一个关键的筛选参数。

研究表明,一些基本的材料属性,会导致印制板所用介质电路基板的标称Dk值发生偏差。

例如,产品数据表上所列参数值,是基于特定的材料厚度和铜箔类型。

然而,不同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同一种产品,通常具备不同的介质厚度和铜箔厚度,而介电常数会随着介质厚度和铜箔厚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事实上,甚至铜箔的表面粗糙度,也会对Dk值造成影响。

此外,随着设计水平的日渐提升,微波介质电路基板材料的可加工性差异、金属化孔质量及可靠性、层间介质多层化变形性等因素,将日益凸显,给微波电路设计选材带来更多困惑2微波介质电路基板材料介绍在微波介质电路基板的研发、市场化进程中,全球各相关供应商所推出的产品牌号“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但是,细究其基板材料构成,无外乎树脂体系、玻璃纤维增强、陶瓷粉改性等诸方面。

机械密封材料选用表

机械密封材料选用表
3Cr13 4Cr13
1Cr18Ni9TI Cr18N112M02TI
C41 C4
-1-
名称
硫酸
盐酸 碳酸 磷酸 丙烯酸
介质 浓度% 发烟

1-75 稀
42 <36 任意
温度℃
常温 100 常温 沸点以下
动环
静环
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钨+碳化钛, 填充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陶瓷
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钨+碳化钛, 填充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陶瓷,填 充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高硅铸铁
陶瓷
酚醛树脂浸渍石墨, 浸青铜,浸铅石墨
聚四氟乙烯, 氟橡胶
碳化钨
碳化钨
丁腈橡胶
铸铁,陶瓷,45 号钢淬火,碳化钨
浸铅石墨,铜
丁腈橡胶
3Cr13 4Cr13 1Cr18Ni9Ti 铍青铜 磷青铜
3Cr13 4Cr13 65Mn 60Si2Mn 50CrV
钨铬钴含金,陶瓷 呋喃树脂浸渍石墨 聚四氟乙烯
机械密封材料选用表
名称 清水
介质 浓度%
河水 海水 过热水
含泥砂
汽油、机油、 液态烃等
含颗粒
重油
石油 液化石油气,
染色液 液氧,液氟6

苯 机
<100
酮、醇、

醛、酯
3
硝酸
10 <66 浓 发烟



温度℃

辅助密封圈
弹簧
常温
>100 常温 >100
9Cr18。1Cr13 堆焊 酚醛或呋喃树脂浸 斯太立特合金,铸 渍石墨,青铜,酚醛
说明:(1)哈氏 B,即 Hastlloy B 镍钼合金, (2)斯太立特合金即钨铬钻合金; (3)941 钢即 Ocr12Ni25Mo3Cu3Si2Nb; (4)C4即 00Cr14Ni14Si4; (5)C5即 00Cr20Ni24Si4T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质——材料选用表材料牌号介质Steel合金CD4MCu Mon Ni H-B H-C Ti Zi 乙醛, 70 ℉ B A A A A A A A A A 醋酸, 70 ℉× A A A A B B A A A A 醋酸, <50% ,沸点× B A A B B B C A A A 醋酸, <50% ,沸点×× B A C B B × A A A 丙酮,沸点 A A A A A A A A A A A 三氯化铝,<10% , 70 ℉× B C B C B C A B A 三氯化铝,>10% , 70 ℉×× C B C C × A B A 三氯化铝,<10% ,沸点××× C ××× A × A 三氯化铝,>10% ,沸点××××××× A ×× A 硫酸铝, 70 ℉× B A A A B B B B A A 硫酸铝,<10% ,沸点× B B A B ×× A A A A 硫酸铝,>10% ,沸点× C C B C ×× B B C B 氯化铵, 70 ℉×× B B B B B A A A 氯化铵,<10% ,沸点×× B B C B B B A A A 氯化铵,>10% ,沸点××× C × C C C C C 氟硅酸铵, 70 ℉×× C B C ×× C ××硫酸铵,<40% ,沸点×× B B C B B × B A A砷酸 225 ℉×× C B C ××氯化钡,<30% , 70 ℉× B C B C B B B B B B 氯化钡,<5% ,沸点× B C B C B B B B A A 氯化钡,>5% ,沸点× C × C × C C C C C C 氢氧化钡, 70 ℉ B × A A A B A B B A A 硝酸钡,沸点 C × B B B B B B B 硫酸钡, 70 ℉ C × B B B ×× A A 苯 ( 甲 ) 酸× C B B B B B A A A A 硼酸,沸点× C B B B C C A A B B 三氯化硼, 70 ℉ (干 ) B B B B B B B B B三氟化硼,70 ℉, 10%(干 ) B B B A B A A A 盐水, 70 ℉××××× B B 溴 ( 干 ) , 70 ℉××××××C B B ××溴 ( 湿 ) , 70 ℉××××××C B ××硫酸氢钙, 70 ℉×× B B B ×× B A A 硫酸氢钙,沸点×× C B C ×× C A A 氯化钙, 70 ℉ B C B B B B B A A A A 氯化钙,<5% ,沸点 C C B B B A A A A A A 氯化钙,>5% ,沸点× C C B C C C A A B B 氢氧化钙, 70 ℉ B B B B B B B A A氢氧化钙,<30% ,沸点C B B B B B B A A氢氧化钙,>30% ,沸点×× C C C C C氯酸钙,<2% , 70 ℉××× C ×××氯酸钙,>2% , 70 ℉××× C ×××苯酚, 70 ℉ C B A A A A A A 二硫化碳,70 ℉ B B A A A B B 碳酸, 70 ℉ B C A A A C B A 四氯化碳,100% ,沸点 B B A A A A A B 氯酸, 70 ℉××× B C ×××次氯酸,70 ℉ C C B B B氯乙酸,70 ℉×××氯磺酸,70 ℉××× C ` ××× A 铬酸, <30% ×× C B C ××柠檬酸× C A A A C C A 硝酸铜,75 ℉ C × B B B ×××硫酸铜,沸点× C C C C ××甲苯基酸× C B B B C C B氯化铜× C ××× C ×氰醇, 70 ℉ C B B B二氯乙烷 C B B B B C B B 二甘醇,70 ℉ A B A A A B B B 二硝基氯苯,70 ℉ (干 ) C B A A A A A A B AA A AB A B A A AAA A AB A A CA A AA BA B ×B A A A A A ×BA A A BC B×B A B B A A A A A乙醇胺,70 ℉ B × B B B C × A A 乙醚, 70 ℉ B B B A A B B B B A A 乙醇,沸点 A A A A A A A A A A A 氯乙烷,70 ℉ A B B B B B B B B A A 乙硫醇,70 ℉ C B B A B B B B B A A 硫酸乙酯,70 ℉ C × B A B B B二氯乙醇,70 ℉ C B B A B B二氯乙烯,70 ℉ C B B B B B B B B A A 乙二醇,70 ℉ C B B B B B B B C A A 环氧乙烷,70 ℉ B B B B B B B A A A AC × B B B B B A A A A 三氯化铁,<5% , 70 ℉×××××××× A A B 三氯化铁,>5% , 70 ℉×××××××× B B ×硝酸铁, 70 ℉×× B × B ×× B硫酸铁, 70 ℉×× C B C C C B B B 硫酸亚铁, 70 ℉× C C B C C C B B A A 甲醛,沸点 B B A A A B B B B A A 甲酸, 212 ℉× C × A B C C A A C A 氟立昂, 70 ℉ A A A A A A A A A A A 盐酸, <1% , 70 ℉×× C B C B B B A B A 盐酸, 1%~20% , 70 ℉××××××× B C × A盐酸,>20% , 70 ℉×××××× B C × B 盐酸,<% , 175 ℉×× C C C ×× A C × A 盐酸,%~2% , 175 ℉×××××× B C × A 氢氰酸, 70 ℉×× C B C C C C C双氧水,<30% , <150 ℉ C × B B B B B B B A A 氢氟酸,<20% , 70 ℉× B × B C C C C B ××氢氟酸,>20% , 50 ℉× C × C × C C C B ××氢氟酸,沸点××××× C × C ××氟硅酸, 70 ℉× C B C B 乳酸, <50% , 70 ℉× B A A A × C B B A A 乳酸, >50% , 70 ℉× B B B B C C B B A A 乳酸,<5% ,沸点×× C B C ×× B B A A 石灰乳, 70 ℉ B B B B A B B B B B B 氯化镁, 70 ℉ C C B A B C C A A A A 氯化镁,<5% ,沸点× C C B C C C A A A A 氯化镁,>5% ,沸点× C × C × C C B B B B 氢氧化镁, 70 ℉ B A B B A B A B B A 硫酸镁 C C B A B B B C C B B 马来酸 C C B B B C C B B A硫醇 A × A A A ××氯化银,<2% , 70 ℉××××××C B A A硝酸银,70 ℉ C × B B B C C甲醇, 70 ℉ A A A A A A A A A A A 萘磺酸,70 ℉× C B B B C C B B环烷酸,沸点 C C B B B C C B B氯化镍,70 ℉×× C B C C × A B B 硫酸镍× C B B B C C B A硝酸×× B B B ×× B B 硝基苯,70 ℉ A C A A A B B B B A 硝基甲烷,70 ℉ A A A A A A A A A A A 硝基丙烷,70 ℉ A A A A A A A A A A A 亚硝酸,70 ℉××× C ×××氧化亚氮,70 ℉ C C C C C ×× C 油酸 C C B B B C C C C C C 发烟硫酸,70 ℉ B × B B B ×× B B B 草酸× C C B C C C B B × A 棕榈酸 B B B A B B B光气, 70 ℉ C C B B B C C B B 磷酸, <10% , 70 ℉× C A A A C C A A A A 磷酸,>10%~70% , 70 ℉× C A A A C C B C B B 磷酸, <20% , 175 ℉× C B B B C C A A C B 磷酸,>20% ,175 ℉ <85% × C C B C C C B C C C磷酸, <10% ,沸点, <85% × C × C C C C C C C C 酞酸, 70 ℉ C B B A B B B B B A A 酞酐, 70 ℉ B C A A A A A A A苦味酸, 70℉×× C B C C × B 碳酸钾 B B A A A B B B B A A 氯酸钾 B C A A A C C B A A 氯化钾, 70 ℉ C C B A B B B B B A A 氰化钾, 70 ℉ B × B B B C C B B重铬酸钾 B B A A A B B B A A 赤血盐 C B B B B B B B B A A 亚赤血盐,70 ℉× B B B B B B B B B 氢氧化钾,70 ℉ C C B A B A A B C B A 次氯酸钾× C C B C ×× B A碘化钾, 70 ℉ C B B B B B B B B A A 锰酸钾 B B B B B C B B磷酸钾 C C B B B B B 海水, 70 ℉ C B B A B A A A A A A 硫酸氢钠,70 ℉× C C B C C C B B B A 溴化钠, 70 ℉ B C B B B B B B B 碳酸钠 B B B A B B B B B A A 氯化钠, 70 ℉ C B B B B A A B B A A氰化钠 B × B B B ×× B重铬酸钠 B × B B B B乙醇钠 B A A A A A A氟化钠 C C B B B B B C C B B 氢氧化钠,70 ℉ B B B A B A A A A A A 次氯酸钠×× C C C ×× B A B 乳酸钠, 70 ℉ B C C C C C C C 氯化锡,<5% , 70 ℉× C × C × C C B B A A 氯化锡,>5% , 70 ℉××××××× B C B B 熔融硫磺,175 ℉× C B B B C C B A二氧化硫,70 ℉ B × A A A C C C A A硫酸, <2% , 70 ℉ C C B B B C C B C 硫酸,2%~40% , 70 ℉× C B A B C C A A B A×C C B C C C A A ×A 硫酸,40%~90% , 70 ℉××× B ××× A A × C 硫酸,93%~98% , 70 ℉ B × B B B ×× B B × C 硫酸, <10% , 175 ℉× C × B ××× A C × B 硫酸, 10%~60% 及80% , 175 ℉××× B ××× B C × C 硫酸, 60%~80% , 175 ℉××××××× B C × C 硫酸,<3/4% ,沸点×× C B C ×× B B × B 硫酸,3/4%~40% ,沸点××× C ××× B C × B硫酸, 40%~65% 及 >85% ,沸点× × × × × × × × × × × 硫酸, 65%~85% ,沸点× × × × × × × × × × × 亚硫酸, 70 ℉×CCBC××BBAB四氯化钛, 70 ℉ CCB C CC二氯乙烯,沸点 B C B B B B B B B A A 尿素, 70 ℉ C C B B B CCCC BB醋酸乙烯酯 B B B B B B氯乙烯 B C B B B C C C B A水,沸点BAAAAAAAAAA氯化锌 C C B A B B B BAA 氰化锌 ×B B B B B B B B B B硫酸锌×CAAACCCCA注: 1. 表中材料代号含义如下:C . I . ――铸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