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概论参考书修订稿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955艺术概论考研基本信息以及参考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955艺术概论考研基本信息以及参考书

参考书目:《文化产业竞争力》
《文化产业竞争力》戴钰 世界图书出版公 司
《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运用文化产业理 论,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国 际与国内文化产业形势与发展趋势的客观评 价与判断,就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给出客 观准确的定位,制定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 战略与对策。
参考书目:《创意产业经济学》
历年真题
第二题:“艺术观在艺术管理中的作用”,今年唯一让 大家有些无从下手的题应该就是这道了,大部分考生都不 知道何为艺术观?其实大家不用纠结艺术观的概念,就像 考试前一天提醒过大家不要抠字眼,要放眼整体就看题的 意思,这道题换句话说,就是艺术管理中艺术的作用和影 响,所以答题时要说明艺术管理本身就是复合型学科,是 艺术+管理的综合结果,这就意味着艺术管理比其他管理学 科更具人文特征,在施行艺术管理的过程中,良好的艺术 观可以让我们更多地关注艺术家创作的主观意识,艺术作 品中所蕴含的美学内涵以及其他精神层面。
参考书目:《现代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如何成功运作大型活动》
《现代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如何成功运作大型活动》邱宛华 等编著, 2004
本书作为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的著作,致 力于全面、系统地反映如何实施项目管理,使当代文化活动节支、 高效地运作成功,总结与挖掘已有的和潜在的成果,展示项目管 理和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方向,推动文化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和国际 标准化。
历年真题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题目算是非常良心的 了,减少了当代艺术生态的常识考察,对没 有从事过当代艺术行业的考生来说,难度降 低了很多。
两道简答题都在考察考生对艺术管理概论 的把握,而且明确要求结和实际案例,这就 要求考生不能死盯书本,而是要充分理解书 本知识,应用到管理实务中去。

《艺术概论》课程标准

《艺术概论》课程标准

《艺术概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时数:学分:适用专业:先修课程:后续课程: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艺术概论》通过介绍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门类区划、艺术的创作活动、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艺术的欣赏和批评等几个方面,帮助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学生加深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并掌握鉴赏作品的方法。

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神,同时增加了国内外最新艺术动态,使学生具备艺术设计相关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该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课程。

其任务是:概括、简明地讲述艺术的基础理论,阐述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之间的基本问题。

在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

2.设计思路《艺术概论》将研究艺术的基本特性、艺术的社会作用、艺术的种属门类、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活动等一系列艺术的基础理论为主要内容,本课程立足于上述理论的培养,通过讲解与鉴赏交叉进行的模式,使得学生学会感受和评价艺术,提高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力,并在之后的企业项目制作课程中得到运用。

二、课程目标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的分析方法,概括出本课程的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艺术的门类区划。

(2)熟练掌握艺术的社会功能。

(3)艺术创作的过程。

(4)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2.能力目标:(1)能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的艺术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2)能够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特点与创作方法。

(3)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动漫作品中存在的艺术的形式美。

3.素质目标:(1)具有爱祖国、爱社会、爱岗敬业的道德观念。

(2)具有胜任本专业工作的良好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3)具有本专业工作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4)具有本专业工作分析、判断和思考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素质、知识与能力。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

内容简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目录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2023版120加原创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2023版120加原创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1.设计已成为我们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一、设计的概念1.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

2.作为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3.作为动词的design,来源于拉丁语Designara,第一是意味着(指示)第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第三是(指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Design”语义的核心即强调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之义。

4.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若对此作进一步的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

5.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

6.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的还有(“意匠”)一词,从字面来理解,(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7.在(20)世纪初,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

8.据现有资料最早提出(“工艺美术”)一词的是(蔡元培)。

9.所谓(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

)10.“Design”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汉语中的(策画)、(策划)、(意匠)、(图案)等词义相近。

二、设计的意义1.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1980)年联合会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一)次年会上把这一定义修改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设计概论完美版

设计概论完美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设计——美术方面,设计常指拟定计划的过程,又特指记在心里中或者制成草图或模式的具体计划。

作为名词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及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比而建立方案2、意匠——从字面解释意匠即意图与匠心,之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3、图案——愈剑《最新图案法》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4、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与日常生活器具制造上加以美术之设计者,即得工艺美术。

1)据现有资料最早提出“工艺美术”这个词的是蔡元培,它在1920年的《美术的起源》一文中写道“美术有狭义的、广义的、。

狭义的是专指建筑造像雕刻图画与美食工艺等2)柳林在《提倡工艺美术与国货》一文中指出:工艺美术即日常生活用品而美术设计制造之技术。

5、工业设计——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一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6、产品设计——工业产品艺术设计,在学科目录上为“工业设计”7、:广告——是将各种高度精炼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引导人们的行为的活动二、问答题1、设计的意义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的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涉及人类的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 现代设计的五个基本原则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顾问彼得。

汤姆逊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曾经提出现代世纪的五个基本原则(1)完整性原则(2)变化原则(3)设计的资源---- 1,工业方面的材料能源工具的运输等2,设计师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是整个设计活动的资源要量力而行,不断补充自己(4)综合原则(5)服务原则3、设计的分类A\工业设计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B\建筑与环境设计:1,都市规划设计2,社区规划设计3,住宅规划设计4,商业建筑设计5,住宅建筑设计6,室内设计7,园林设计C\产品设计:1,汽车设计2,家用电器设计3,家具设计4,文具设计5,工具设计等D\平面设计:1,装潢设计2,包装设计3,企业形象设计4,书籍整体设计4、工业设计的主要品类:1生活用品类2 公共性商业类、服务类、用品类3工业和机械设备类4交通运输工具设备类5、平面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二维的设计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其图形既可以是插图、摄影片、纹样、标志、符号。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

[00688]设计概论自学考试大纲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二OO六年七月自学用书:《设计概论》,赵农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

参考书目:1.《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2.《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设计概论》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必考课程。

《设计概论》以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人员为讲授对象,是一门以基础性理论为主的学科。

《设计概论》教材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主要叙述设计发展的历史;第二章阐述设计的特征;第三章介绍设计创作过程中思维的特点;第四章介绍设计的各类形态及其特点;第五章主要讲授设计批评的标准与方法;第六章主要介绍设计走向市场的步骤、与设计相关的市场法规等。

全书在系统探讨相关理论的同时也注意了内容的可操作性,自考命题中可适当联系设计实际考察考生对设计原理的掌握。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在了解设计工作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掌握设计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设计文化修养,扩展艺术设计思路,以更好地胜任各类设计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考者能联系设计实践,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创作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批评的方法,为从事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提高工作效率。

二、考核目标第一章设计的历史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的关系,认识中国当代设计文化状况。

二、考核知识点(一)设计的发生(二)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三)西方艺术设计的历史(四)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五)中国当代设计文化的状况三、考核要求(一)设计的发生1、识记:人类早期的设计活动2、领会:设计的发生是对自然的模仿(二)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1、识记:(1)先秦时期的设计类型;(2)秦汉至现代的设计代表和设计理论著作(三)西方艺术设计的历史1、识记:(1)西方艺术设计的历史分期;(2)西方古代设计成就;(3)西方近现代的代表设计师和设计作品2、领会:中国设计和西方设计的不同(四)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的关系1、领会:(1)包豪斯及其在设计史上的意义(2)设计与艺术的关系(五)中国当代设计文化的状况1、识记:中国当代设计的进程和阶段性特征2、领会:三种设计模式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借鉴意义第二章设计的特征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设计的本质,认识设计存在的意义,了解设计的物化与文化、装饰与功能、材料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设计视觉与美感的特征。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书籍目录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书籍目录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书籍目录设计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和理论体系。

无论是学习设计专业的学生,还是从事设计工作的专业人士,都需要掌握设计学的基本知识。

为了帮助读者快速全面地了解设计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本书整理了设计学概论的核心知识点,并提供相关参考书目供读者深入学习。

以下是设计学概论的知识点和书籍目录。

一、设计学的基本概念1. 设计的定义和特点- 书籍推荐:《设计原理》(作者:布鲁斯·阿奈斯特)- 书籍推荐:《设计学通识》(作者:乔恩·门肯)2. 设计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书籍推荐:《设计的思考方式》(作者:奥斯汀·库莱)3. 设计过程与方法- 书籍推荐:《设计的逻辑》(作者: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二、设计学的基础理论1. 色彩理论- 书籍推荐:《色彩心理学》(作者:安妮特·普里沃基)2. 形状与构图原理- 书籍推荐:《形状与空间关系》(作者:保罗·兰德)3. 材料与技术- 书籍推荐:《造型艺术的材料与工艺》(作者:海葛·斯卡德莫尔)三、设计研究与创新1. 设计史与设计哲学- 书籍推荐:《设计的故事》(作者:菲利普·伍兹汉姆)2. 设计研究方法- 书籍推荐:《设计研究方法》(作者:布勒·里葛特)3. 创意与创新- 书籍推荐:《创造力的自然史》(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四、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1. 人机交互基础知识- 书籍推荐:《人机交互导论》(作者:贾俊平)2. 用户体验设计原理- 书籍推荐:《用户体验要素》(作者:李翔)3. 可用性测试与评估- 书籍推荐:《用户体验的要点》(作者:约翰·牛顿)五、设计伦理与社会责任1. 设计伦理原则- 书籍推荐:《设计的良心》(作者:纳威尔·贾贝尔)2. 可持续设计与环保意识- 书籍推荐:《可持续设计:前沿概念与实践》(作者:斯图尔特·沃克)3. 设计与社会变革- 书籍推荐:《设计反抗:设计与社会权力关系批判研究》(作者:托尼·弗雷瑟)六、设计与文化交流1. 文化与设计- 书籍推荐:《设计的生活:文化与社会的历时视角》(作者:托尼·弗赖德曼)2. 多元化与包容性设计- 书籍推荐:《无界面:人机交互中的设计思维》(作者:尼尔·斯波夫)3. 国际化设计- 书籍推荐:《跨文化设计》(作者:赵婉璐)通过阅读以上推荐书目,读者可以系统性地学习设计学的核心知识和理论,拓宽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202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一艺术概论 参考书艺术概论

202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一艺术概论 参考书艺术概论

202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一艺术概论 参考书:西方美学史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宗白华 宗白华先生(1897—1986)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 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他著 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 篇章,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一部美学著作。 《美学散步》初版于1981年,后多次重版增印,长销至 今,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和之书。此次推出插图典藏本, 基本保持原貌,仅修订了部分语句疏漏,并新增插图150余 幅,以使本书更加图文并茂,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美学享受 。
202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一艺术概论 参考书:艺术学概论
《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琪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艺术理论著作。 全书共分六部分十六章,内容涉及:绪论、艺术本 质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艺术接受论以及 艺术发展论。本书理论阐述科学严谨,文字流畅, 资料丰富,图片精美,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 基础理论教材。
200+名的老师夜以继日的整理 2022年考研,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一艺术概论覆盖艺术概论考研所有题目 根据2023年的最新考试方向及可能出现的新变动进行整理汇编
202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一艺术概论 2023版中国艺术研究 院专业一艺术概论全套资料
三驾马车系列全新改版
202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一艺术概论 2023版中国艺术研究
全书由序论和三个部分组成,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 兴;第二部分,17、18世纪和启蒙运动;第三部分,18世纪末到 20世纪初,后对全书四个关键性美学问题专题研究。对该书的主要 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 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而 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 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艺术概论参考书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1]
张道一主编:《工业设计全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2]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3]
席跃良:《设计艺术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4]
彭一清:《现代艺术设计的经济意义》,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年第五期[5]
廖少华,陈彧:《设计艺术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
朱铭,荆雷:《设计史》,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8]
荆雷:《设计艺术概论》,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9]
席跃良:《设计艺术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10]
曾宪楷:《视觉传达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11]
丁允明:《现代广告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12]
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14]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18]
黑格尔着,朱光潜译:《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9]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1]
董晓萍:《工匠集团》,《文史知识》,1999年第2期。

[23]
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24]
梅格斯[美]:《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

[26]
朱和平:《世界现代设计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27]
王受之着:《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第一版
[28]
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山东画报出版社,第一版
[29]
邬烈炎、袁熙旸着:《外国艺术设计史》,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30]
王受之着:《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31]
赵湟、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32]
祝帅:《中国大陆设计设计理论20年反思》,《美术观察》
[33]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4]
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中国美院出版社
[35]
乔治·布莱:《批评意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6]
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评论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7]
徐岱:《批评美学》,学林出版社
[38]
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9]
张夫也:《提倡设计批评加强设计审美》,《装饰》,总第103期[40]
张志伟:《设计批评与艺术批评》,《装饰》,总第108期
[41]
曾辉:《设计产业政策与设计批评》,《装饰》,总第105期[42]
周爱民:《视觉文化研究与设计艺术批评》,《装饰》,总第13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