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孔子世家(11)全文

合集下载

《史记》第47期:三十世家·孔子世家(原文)

《史记》第47期:三十世家·孔子世家(原文)

《史记》第47期:三十世家·孔子世家(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於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兒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郰人輓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後往合葬於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後,灭於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

饘於是,粥於是,以餬余口。

”其恭如是。

吾闻圣人之後,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於陈蔡之间,於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適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適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彊,陵轹中国;齐大而近於鲁。

鲁小弱,附於楚则晋怒;附於晋则楚来伐;不备於齐,齐师侵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適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与翻译【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白话翻译】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按: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境鄹城)。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做孔防叔。

(按:孔防叔为孔氏自宋迁鲁的第一代。

)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与颜姓女子野外交合而生孔子(按:一说“野合”意为不合婚配常理,指结婚时叔梁纥年老而孔子母亲年轻),而且是到尼丘山去向神明祈祷才怀上孔子的。

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诞生。

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是凹下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

字叫仲尼,姓孔。

【原文】丘生而叔梁纥死,葬於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郰人輓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後往合葬於防焉。

【白话翻译】孔子生下不久,叔梁纥就死了,葬在防山。

防山在鲁城的东边,自此孔子没法确知自己父亲的坟墓所在,因为母亲没有告诉他。

孔子小时候玩耍,常摆起各种祭器,学着大人祭祀时的礼仪动作。

母亲死了(按:钱穆《孔子传》认为在孔子十七岁以前),就暂时浅厝在鲁城街道五父衢的路旁(以便以后为父母合葬),可能是他行事谨慎吧!后来同邑人挽父的母亲,指点出孔子父亲的墓地,然后孔子才把母亲迁去防山和父亲合葬在一起。

【原文】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白话翻译】孔子腰间系着孝麻(还在守丧),(鲁国贵族)季孙子设宴招待士人(按:士有二说,一说文学之士,一说军役之士),孔子前往参加。

季孙的家臣阳虎拒斥他说:“季氏招待士人,不是要招待你的。

”孔子于是退了回来。

【原文】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後,灭於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

高中语文文言文《孔子世家》原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孔子世家》原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孔子世家》原文
孔子贫且贱。

及(等到)长,尝为季氏史,料(管理)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牲畜)蕃息(繁殖增多),由是(因此)为司空。

己而(不久)去(离开)鲁,斥(排斥)乎(相当于,被)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返回)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感到奇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到,往)周。

”鲁君与(给)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童仆)俱,适周问礼,盖(大概)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状后,以财送人), 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偷)仁人之号,送送子以言,曰:聪明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

使告鲁为好会(友好会晤),会于夹谷(状后)
”定公曰:“诺。

”具左右司
“请
“吾两
请命有司!”有司却(拒
视晏子与景公,
“请奏宫中之乐。

”景公曰:
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
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如),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
文(花言巧语)
(悔过)(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及译文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

非与?”孔子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①匪虎,率②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与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禾)。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孔子诞生。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

郰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

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

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敢余侮。

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

’其恭如是。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彊,陵轹中国;齐大而近于鲁。

鲁小弱,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则楚来伐;不备于齐,齐师侵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word版本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word版本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与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子世家原文、注释与翻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宋尚斋平译注【说明与解析】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面的成就,是研究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

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游列国,奔走游说。

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

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中对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容和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

文章也写了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

他对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子的原话,用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子出生在国昌平乡的陬邑。

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

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子的。

襄公二十二年子诞生。

他刚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所以就给他取名叫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孔子世家(11)全文
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①。

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②,进取不忘其初。

于是孔子去陈。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③,蒲人止孔子。

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

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巳。

吾与夫子再罹难④,宁斗而死。

斗甚疾。

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⑤。

与之盟,出孔子东门。

孔子遂适卫。

子贡曰:盟可负邪⑥?孔子曰:要盟也⑦,神不听。

①被寇:指遭受侵犯。

②狂简:志大而疏略于事。

③会:恰遇④罹:遭遇。

⑤出:释放。

⑥负:违犯。

⑦要盟:要挟之下订立的盟约。

要:要挟,胁迫。

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

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

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

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①,以卫伐之,无乃不可乎②?孔子曰:男子有死之志③,妇人有保西河之志④。

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⑤。

灵公曰:善。

然不伐蒲。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

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⑥,三年有成⑦。

孔子行。

①待:防备。

②无乃:大概,岂不是。

③公叔氏叛乱后,想
将蒲改属他国,而蒲人坚决反对,所以说:其男子有死之志。

④西河是卫国的地方,所以卫国妇人有保西河之志。

⑤四五人:指与公叔氏一道反叛的人。

⑥期月:一整年。

⑦成:指成效。

佛肸为中牟宰。

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

佛肸畔,使人召孔子。

孔子欲往。

子路曰:由闻诸夫子: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①。

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②;不曰白乎,涅而不淄③。

我岂匏瓜也哉④,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击磬⑤。

有荷蒉而过门者⑥,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⑦莫己知也夫而已矣⑧!
①不入:指不入其国。

②磷:薄。

③涅:一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矿物。

此处作动词用,印染。

淄:黑色。

④匏瓜:葫芦的一种。

这句孔子说自己有才能,不像那中看不中吃的匏瓜。

⑤磬:用石或玉制成的一种打击乐器。

⑥荷:扛、担。

蒉(ku,愧):用草编的盛土器具。

⑦硁(kng,坑)硁:象声词。

击石声。

⑧己知:即莫知己,没有人知道自己。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①,十日不进。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②。

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④。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⑤。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⑥,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⑦,眼如望羊⑧,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⑨,曰:师
盖去《文王操》也⑩。

①鼓琴:弹琴。

②数:指演奏乐黄的技术、方法。

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④志:指乐曲的情感意蕴。

⑤为人:乐曲作者的人品。

⑥穆然:沉默静思的样子。

穆,通默,沉默。

⑦几然:身长的样子。

⑧望羊:又作望洋,远望。

⑨辟:同避。

再拜,拜两拜。

⑩《文王操》:相传为周文王所作的琴曲名。

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

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①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②!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

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已得志,杀之乃从政。

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③,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④,覆巢毁卵则凤皇翔⑤。

何则?君子讳伤类也。

夫鸟兽之于不义也知辟之,而乎丘哉!乃还息乎陬乡⑥,作为《陬操》以哀之⑦。

而反乎卫⑧,入主蘧伯玉家。

①河指黄河。

②洋洋:水盛大的样子。

③刳胎:剖腹取胎。

夭:指幼小的动物。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象征吉祥的兽。

④蛟龙:古代传说中能兴云致雨、调和阴阳之气的一种动物。

⑤凤皇:也作凤凰,古人也以之象征吉祥。

⑥息:休息。

⑦《陬操》:琴曲名。

⑧反:同返。

他日,灵公问兵陈①。

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②,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③,仰视之,色不在孔子。

孔子遂行,复如陈④。

①兵陈:指军队列陈作战的方法。

陈,同阵。

②俎豆之事:指祭祀之事。

③蜚雁:飞雁。

蜚,同飞。

④如:往;到。

夏,卫灵公卒,立孙辄,是为卫出公。

六月,赵鞅内太子蒯聩于戚①。

阳虎使太子絻②,八人衰绖③,伪自卫迎者,哭而入,遂居焉。

冬,蔡迁于州来。

是岁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

齐助卫围戚,以卫太子蒯聩在故也。

夏,鲁桓,釐庙燔,南宫敬叔救火。

孔子在陈,闻之,曰:灾必于桓、釐庙乎④?已而果然。

①内:同纳,接纳。

②絻:古代的一种孝服。

③衰(cuī,催):同缞,古代一种用粗麻布制成的孝服。

绖(di,迭):古代丧服上的麻布带子。

④桓:指鲁桓公。

釐:指鲁僖公。

釐,同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