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配电网络重构方法的研究
用于降低网损的配电网络优化重构方法的研究

取 了在基 因 操作过程 中如 产生不可行解 采用返 回重新操作 的改进, 使算 法运算过程 中不产生不可行解。同时为避免欺骗现 象 提 出较 差个体单独 成群 策略 。实例证 明,该算法应用于配 电网重构是有效 的。
W ANG u y n , Xi . u REN i i g , Zh . a CHU n . i g qn Do g q n
( . otesDi lU ies y Ji 3 0 2 C ia 2 s m Z e agC ne o Z ei gEetct d c t nadTann 1 N r at a i nvr t,in12 1, hn ; . t h n i l We e hj i n e t f hj n lc ii r a r yE uai n riig o
me o h t d.I nf a i l ol i s p od e urng ge fu e sb e s ut on i r uc d d i neope a o r e s pe ai n s ul e r o r td ni i e s a c p c r t n p oc s .o r to ho d b pe ae t mi m z e h s a e i e o r
tp lg to ae ndge d eteufail slt na d f r tp lg n ls r r adadbc w r btui o oo yme d sdo e reoj g nes e oui e oo ya a i f w r ak ads s t o h b t u h b o n o so y so f o n u itn
基于降低损耗的配电网络重构的研究

一
母线法和支路法具有算法简单、能够可靠收敛 3 3节点 、 联络开关配 电系统进行重构 , 5 以网损最小 的特 点 。 为优 化 目标 的 配 电网重构 结果 如 表 l 示 。 所 母 线 法 以母 线 的注 入 量为 自变 量 ,列 出潮 流 方 程; 支路法 以配电网的支路数据为研究对象 , 出潮 列
较早 ,在主要的算法研究中 ,大致分为数学优化方 法、 启发式方法 、 智能优化算法及混合算法等[] 3。 - 6
配电网重构 的目标 函数 , 通常有降低 网损 、 电压 数学优化方法 ,是用数学模型对 配电网重构 问 稳定 、 负荷均匀分布 、 提高可靠性等 。本文选用降低 题进行描述 , 然后通过特定 的算法 , 得到不依赖 配电 网损进行研究 , 该方程如下 : 网络初始结构的优化结果 ; 该方法计算 时间长 , 占用
1 配 电网重构算法 的研 究现状
城市 电网的特点是大量使用电缆 ,配电网通 常
以 辐射 状 态 运行 。关 于 城市 配 电 网重 构 的研 究 开展
情况下的配电网重构 ,但是 由于数学求解方面 的限 制 , 目标 优 化 问题 还 未得 到很 好 的解 决 。 多
基于负荷平衡的含分布式发电配电网重构研究

2 改 进 自适 应 遗传 算 法
21 改进 遗传 算 法 .
了网损 , 也平衡 了负荷 , 取得 了较 好 的效果 。
1 配 电 网重 构 数 学 模 型
11 目标 函数 .
量 大 小 对 线路 潮 流 、 点 电压 、 节 网络 损 耗 等 诸 多方 面有很 大 的影 响 。配 电网重 构就 是通 过改 变 配 电网 中分段 开关 和 联 络开关 的开 断状 态 , 合理 地 利用 D G 对 配 电 网 的 支撑 作 用 。 整 配 电 网 网络 结 构 , 到 调 达 降低 网损 、 提高 电压 质量 、 衡 负荷 等 目的 O 均 l 。 传 统 的 配 电 网重 构 文 献 大 多 数 是 以 网损 最 小 为 目标 函数 ,以负荷 平 衡 为 目标 的研究 相 对 较 少 , 而对分 布 式发 电 的研究 则更 少 。 oci aa K i r等人 ¨ hN 1 首 l 先 将 配 电 网重 构 描述 为 混合 整 数 规 划 问题 , 后采 然
12 约 束条 件 _
本文 以负荷平衡指数作 为 目标 函数 , 以网损作 为辅助 目 。 标 使用改进 自 适应遗传算法来研究含有 分布 式 发 电的配 电网重 构 , 服 了采 用 固定 交 叉 率 克
收 稿 日期 :0 1 0 — 8 2 1 - 6 1
含 D 的配 电网重构 应满 足如 下约束 条件 : G
作者简介 : 邹必昌 ( 9 6 ) 男 , 16 一 , 湖北天门人 ,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为 电力系统继电保 护及配 电自动化。
_ l _ 0 : ll l _ 特 稿 专 递 0l l l ll 0 ll -
T OZ U ND E GA H A
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的开题报告

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电能质量问题的核心就是解决功率负载不平衡、过载和电压偏差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与配电网络的动态重构密切相关。
在配电网络中,动态重构是指通过合理调整网络拓扑结构和参数配置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针对这一目的,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动态重构方法,如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方法等。
其中,基于逐次逼近法的方法因为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动态重构领域。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的原理和特点,研究其应用范围和优缺点,建立适用于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分析。
2. 通过对现有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的研究和总结,建立适用于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3. 基于Matlab等工具,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并分析其优缺点。
4. 根据仿真结果,总结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方向。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学建模法和仿真验证法等研究方法。
在文献资料方面,将选取相关权威期刊、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等,对已有的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在数学建模方面,将采用逐步逼近法、有限元分析法等手段,建立适用于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在仿真验证方面,将采用Matlab等工具,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如下:1. 深入分析了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对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2. 建立了适用于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并应用Matlab等工具进行了仿真验证。
配电网重构的算法研究综述

2 0 1 3年 9月 S e p t e mb e r 2 0 1 3
配 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网重 构 的算 法研 究 综 述
崔 芳芳 , 吕志林
( 浙江 舟山电力局 , 浙江 舟 山 3 1 6 0 2 1 )
摘 要 : 配 电 网重 构是 配 电 网络 优化 的 主要措 施 , 可 以有效 地 降低 网损 、 提 高 系统 的可靠 性 , 其 实质是 一 个 多 目标 非 线性 混和 优化 问题 。 文章介 绍 了配 网重构 问题 中的优 化 算法 , 包括 : 数 学 优 化 理论 、 最优 流模 式 算 法 、 支路 交换 法、 禁 忌搜 索算 法 、 模 拟 退 火法 、 遗传 算 法 、 人 工神 经 网 络、 专 家 系统 、 模糊 数 学等 。对 各种 算 法进行 了分类 归纳 , 并分析 了各 种 算法 的优 缺 点 。 关键词: 配 电 网; 数 学优 化理 论 ; 最优 流模 式 法 ; 支路 交换 法 ; 智 能优化 算 法 ; 重构; 算 法 中 图分 类 号 : T M 7 1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9 7 0 6 ( 2 0 1 3 ) 0 3 - 0 0 5 7 — 0 5
di s t r i bu t i o n n e t wo r k r e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i n d e t a i l ,i n c l u di ng ma t he ma t i c a l o p t i ma l a pp r o a c h e s ,o p t i ma l f lo w p a t t e r n a l g o r i t h m ,b r a n c h e x c h a ng e me t h o d, t a b u s e a r c h, s i mu l a t e d a n n e a l i n g a l g o r i t hm , g e n e t i c a l g o - r i t hm ,a r t i ic f i a l n e u r a l n e t wo r k,e x p e r t s y s t e m ,f u z z y ma t he ma t i c s a n d S O o n. Al l k i n d s o f a l g o r i t h ms a r e J
配电网络重构及其优化算法的研究

随着运行条件的不 同, 构的 目的也不同 : 重 当系统 其 主要任务是保证配电网络 的安全经济运行。而 正常运 行 时 , 构 的 目的是 降低 网损 、 重 消除过 负 荷 , 网络重 构是 配 电系统 运行 和控 制 的重 要 手 段 , 也是 保证 配电质 量 , 可能 在 电源 间或馈 线 间得 到 负荷 尽 配 电管理 系 统 ( M ) D S 的重 要 内容 。其 通 过 切换 联 的平 衡分 配 ; 当系 统 发 生 故 障 时 , 构 是 为 了 隔离 重 络开关 和分段 开 关 的分 合 状 态 来 改 变 网络拓 扑结 故 障 区域 , 消除 过 载 , 通 过 开 关 切 换恢 复未 故 障 并 构, 在馈线 或 变 电站 之 间转 移 负 荷 , 而 达 到 降低 从 区域 的供 电 , 般称 为恢 复重 构 。 一 网损 、 除 过 载 、 衡 负 荷 、 高 电 压 质 量 的 目 消 平 提 因此 , 电网络重 构 的优化 目标 可 以有 多 种选 配 的[ ( 一 。对 于 我 国 当 前供 电 紧 张 的 现 状 , 嗍 鲫) 】 通 择 :. 故障恢 复 时间最 短 , 电范 围最小 ;. 高 1使 停 2提 过 网络重 构 可发挥 配 电网 的潜 力 , 具有 很 大 的经 济 配 电系统 稳定性 和 可靠性 ;. 3 最小 化 系统 有 功功 率 效 益和社 会 效益 。
3 2
维普资讯
方 法使 得最终 的 网络结 构独立 于初 始开 关状 态 , 可
引入 了独 立 拓 扑 调 整 概 念 , 大 加 快 了 算 法 的 大
( ) 四 智能优化 算 法
寻到最 优解 或 次最 优 解 。 但其 缺 点是 用 直 流 潮 流 速度 。 算 法来计 算 网络潮 流 , 负荷 以恒定 有功 功 率 电流 且 源表示 。文 献 [ ] 出 了一 种解 决 最 优 配 电 网络 4提 智 能优 化算 法 应 用 于 配 电 网 络 重 构 的方 法 主
配电网网络重构算法的研究

2配 电网重构的计算方法介绍
在 满 足 各 种 运 行 约 束 条 件 下 , 网 损 以 最 小 为 主 要 目标 的 进 行 配 电 网 重 构 。 着 随 配 电 系统 的迅 速 发 展 , 期 的 穷 举 法 ( 开 早 打 个 开 关 , 合 一 个 开 关 , 成 辐射 网 络 , 闭 形 然后 计 算 潮 流 , 复上 述 步 骤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求 出最 重 直 优解 ) 于开 关 数 量 众 多 , 得 计 算 量 过 于 由 使 庞 大 , 致 计 算 时 间过 长 。 导
一
目标 , 满 足 负 荷 需 求 的 情 况 下 计 算 最 优 在 () 转移负荷集合的 求取及节点合并 。 3 候选 潮 流 , 得 网环 支路 的 电 流分 布 , 求 然后 将 电 () 选 转 移 负荷 受 电路 径 电气 距 离 z 4候 流 最 小 的 支路 断 开 , 从而 解 开 一 个 环 , 并且 的计 算 , 考 虑支 路越 限 条件 和 候选 可 合分 并 重新 计算 最 优 潮 流 , 如此 重 复 , 至 配 电 网 直 段开 关集 合的 求 取 。 变 成 辐 射 网 。 算 法 中计 算 一 次 开 关 由合 该 ( ) 环 顺序 : 理 完 网络上 所 有的单 环 5解 处 然后 将 候选 可 合分 段开 关 集 合里 的开 关 至开 需要 计 算 一 次 潮 流 , 算 量 较 大 , 计 该算 后 , 法 与 解 环 的 次 序 有 关 , 同 的解 环 次 序 同 不 按 电压 差从 大 到小 排 序 , 从大 至 小处 理完 所 有分 段 开 关 。 样 可 以导 致 不 同 的 重 构 结 果 。 2 3人工 智能 算法 . 该方法应用到IE 6 配电系统 中, EE9 计 用 于 配 电 网重 构 问 题 的 人 工 智 能 算 法 算 7 潮 流 和 电 气距 离 后 即 可 求 得最 优 解 , 次 主要 有 神 经 网络 算法 【, 传 算法 [, 拟 退 在计 算 量 和计 算 速 度 上 有 很 大 的 提 高 。 4遗 】 5模 】 火 法 和 蚁 群 算 法 『。 经 网络 算 法 的 精 度 7神 J 主要 取决 于 样本 , 获得 完整 的 样本 较 困难 且 4结论 本 文 简 单 介 绍 了配 电网 重 构 求 解 目标 需 要 较长 的 时 问来训 练 样 本 。 模拟 退火 算 法 可以 获得 全 局 最优 解 , 存在 算 法依 赖 参数 和 和 计 算 方 法 , 以看 出 配 电 网络 重 构 本 质 可 计 算 量大 的缺 点。 传 算法 可 以将 支路 的 开 上 是 负 荷 再 分 配 的一 个 过 程 。 路 交 换 法 遗 直 关状态 (/ ) o 1直接 用于 染色 体编码 , 过模 拟 和 最 优 流 法 属 于 启 发 式 方 法 , 算 速 度较 通 计 生 物进 化 的繁 殖 、 叉 、 异操 作 , 交 变 尝试 改 变 快 , 算 结 果 往 往 受 初 始 操 作 顺序 影 响 , 计 无 各 开 关 状 态 , 找 网损 最 小 的 网络 结 构 , 寻 而 法 求 得 最 优 解 。 工 智 能 方 法 众 多 , 敛速 人 收 不 且 容 易收 敛于 最 优解 , 因而 遗传 算 法应 用较 度 慢 是 这 些 方 法 的 通 病 , 适 用 于 大 规 模 多 , 其 也存 在 以下 不足 : 但 一是 收敛 速 度慢 、 配 电 网 系 统 的 网络 重 构 ; 流 支 路 电气 剖 交 易发生 退 化和 早 熟收 敛现 象 ; 是 产生 包含 分 算 法 属 于 物 理 算 法 , 够 避 免 不 收 敛 或 一 能 者 难 收 敛 的情 况 , 算 速 度 较快 , 用于 大 计 适 闭环 和 孤 岛 的 不可 行解 。 型 配 电 网络 重 构 问 题 。 依据 启发 式 、 智能 算 法 和 物 理 算 法 的 特 点 , 多 种 方 法 组 合 起 将 3改进 的配 电网重构计算方法 3 1改进 的支 路交 换法 . 来 以 解决 配 电 网络 重 构 和 对 不 同 求解 目标 当 闭合 一个 联 络开 关 后 , 形成 一 个单 寻 找 最 优 算 法 应 是 今 后 的研 究 的 课 题 。 将 环 网 。 用 单 环 网潮流 算 法计 算 单环 网 虚拟 运 流 , 据流 过 各个 环 网开 关 的虚 拟 流模 值 由 根 参考文献 小 到 大排 序 , 此 来确 定 要 打 开 的 开 关 。 由 判 [ 1 鹏 翔 , 健 , 文 元 . 电 网 络 f 的 ]毕 刘 张 配 构 断是 否 满足 约 束 , 若没 有 , 则打 开 这条 支 路 , 研 究 [ . 力系 统 自动 化 ,0 12 (4 : J电 ] 2 0 , 51) 5 4~ 6 0. 否 则不 打开 此 开关 , 而 打开 流过 虚 拟 流次 转 最低 的支路 开关 , 进行 判断 , 直到 无过载 和 电 []刘 健 , 2 毕鹏 翔 , 海鹏 . 杂 配 电 网简 化 董 复 分 析 与 优 化 [ 】 北 京 : 国 电 力 出 版 M . 中 压越 限 。 过 虚 拟 流概 念 的 引入 , 减 少 计 通 可 算 步 骤 以及 潮 流 分布 的 计算 , 提高 了效 率 。 社 , 0 2. 20 3 2 交流 支 路 电气 剖 分算 法 . []邓 佑 满 , 伯 明 , 年 德 . 电 网络 重 构 3 张 相 配 文 献 [由 负 荷 受 电 剖 分 路 径 电 气 距 离 8 ] 的 最 优流 模 式算 法 f】电网 技术 ,9 5 J。 19 , ( 荷 功 率 由根 节 点 供 给 时 电 气 路 径 的 长 负 1 ( )4 ~5 . 9 7 : 7 O 短) 指标 构造 一种 物 理 寻优 方 法 。 方 法 在 [】毕 天 妹 , 以 信 , 其 逊 . 工 智 能 技术 该 4 倪 杨 人 在输 电 网络 故 障 诊 断 中的 应 用述 评 [】 J. 合环 操 作 形 成 的 闭 环 中根 据 电气 距 离 为 负 荷 分 配 供 电路 径 , 而 确 定应 断 开 的 支 路 , 从 电 力 系统 自动 化 ,0 0 2 () l ~1 . 2 0 ,42: 1 6 使损耗 降到最低。 算方法如下 : 计 [】刘 莉 , 学 允 . 于 模 糊 遗 传 算 法 的 配 5 陈 基 () 1 目标 函数 为 有 功 网损 , 电 网重构 [ . J 电机工 程学 报 ,00 2() 】 2 0 ,02:
配电网重构研究综述

配电网重构研究综述本文介绍了配电网重构的目的与意义,阐述了国内外配电网重构的发展历程,并详细介绍了配电网重构的算法,以及算法和重构问题结合的方法,同时综述了国内外配电网重构的研究热点,并介绍了处理不确性问题的方法,最后展望了配电网重构的发展方向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标签:配电网重构;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不确定性1 引言由于配电网中存在大量的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开关操作的排列组合数目十分巨大,若采用穷举搜索将面临“组合爆炸”问题。
因而配电网重构是一个多目标非线性混合优化问题。
在现有配电网络的基础上,对网络进行重构,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配电网重构算法的研究现状传统算法如启发式算法之类的特点是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
缺点是给出的配电网重构结果与配电网的初始结构有关,不能保证全局最优。
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之类可以求得很好的解,却由于计算时间过长而限制了其应用。
目前不少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算法速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2.1 传统优化技术传统优化技术是相对人工智能方法这些现代优化技术而言的,它主要包括了启发式方法、最优流模式算法、支路交换法、动态规划法。
2.2 人工智能方法近年来,许多人致力于将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中,用于配电网重构的人工智能方法主要有: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方法、蚁群算法方法、微粒群算法方法、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3 重构问题和算法结合的现状对于配电网重构问题,需要找到系统满足某一个或某些目标函数最优的拓扑结构,这是一个离散的最优化问题,具有很多的不可行解,如何缩小搜索空间,避免不可行解的产生是配电网重构问题的核心。
3.1 化整为零策略为缩减编码长度,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基于化整为零策略和改进二进制差分进化算法的配电网重构方法。
将开关根据其在环路中的位置进行分类,建立了环路–开关关联矩阵。
应用化整为零策略将整个解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子解空间,应用改进二进制差分进化算法直接对各子解空间进行并行搜索,比较所有子解空间的搜索结果即可找到重构问题的最优解,缩短了开关方案的编码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配电网络重构方法的研究
摘要: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配电网络系统也逐渐走向智能时代。
而配网系统作为电网末端,其承担着分配电能、供电服务的重要任务。
配网系统
具有点多、面广、运行方式灵活及构成复杂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配网系统
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网络也变得愈来愈复杂,因此这也对其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配网系统正逐渐向智能配网发展,然而其中故障仍然无法避免,一旦配网系统出现故障,往往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的用电。
因此,研究故障后配网
系统的网络重构方案非常重要,只有具备了高效的网络重构方案,才能够确保配
网系统发生故障后的及时供电恢复。
本文主要针对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重构进行
研究。
关键词:配电网;故障;配网系统;网络重构;作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化步伐越来越快,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在我国用电
负荷逐步上升,这就对电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现代城市的配网系统
正不断发达,其主要表现是配网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同时也对其可靠性有了
更高的要求。
只有一个可靠、稳定的配网系统,才能够保证供电的质量。
然而,
任何事物的故障都是不可避免的,配网系统同样如此,配网系统的故障会严重影
响到正常供电,因此这就需要一个高效的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重构方案,以及时
恢复供电,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
以下笔者就来简单谈一谈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
重构方面的问题,以期能够对其工作有所助益。
一、配网系统网络重构的作用
二、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重构方案
1、限制条件
由于现代网配系统的网络结构都比较复杂,因此当进行故障恢复之时,必须
要针对其自身的特点而采用合理的网络重构方案。
通常情况下,此方案需要满足
以下几个限制条件:①当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提供相应的恢复方案,以尽量减少经济损失;②能够尽量多地恢复失电负荷损失,并同时能够区分出用户的优先、
重要等级,尽量不影响正常用户的用电;③能够尽量减少开关的操作次数,从而
延长开关寿命、减少人力操作时间;④能够平衡各个馈线和分支线路的负荷分
配;⑤尽可能地使恢复后的配网系统网络结构接近故障前的结构,并保持其原有
的辐射状结构;⑥严格保障其系统没有发生安全越界状况,如馈线和变压器没有
过载、各负荷点没有越限等。
2、目标函数的构造
本文所采用的算法的前提是假设配网系统为辐射状结构、配网系统故障后的
状态已经可以确定以及其故障已经被有效隔离。
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重构的目标
函数主要如下:①实现负荷数最大化恢复的目标函数:N∈Nt,本式中,N表示
为需要恢复供电的负荷节点、Nt表示为停电区域中所有的失电负荷节点、It表示
为t支路的负荷电流;②保证重要负荷优先恢复的目标函数:N∈N,本式中,N
表示为需要恢复供电的负荷节点、Nt表示为停电区域中所有的失电负荷节点、It
表示为t支路的负荷电流、NMC表示比较重要的负荷节点;③限制开关操作次数
的目标函数:,本式中,NAw表示为配网系统所需恢复的所有开关数目、Xj表示
为j 开关的状态变化值;④限制变压器负荷的目标函数:max i=1,2,…Nm,本式中,Nm表示为配网系统中母线的数量、i表示为母线线路电流值、Vi表示为母线线路电压值。
三、配网系统网络重构的优化目标
1、经济运行
配网系统的潮流分布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其功率越小,那么运行便越经济。
经济运行优化目标下的配网系统网络重构目标函数如下(1):。
本式中,N
表示为支路数、Pi表示为支路i末端的有功功率、Qi表示为支路i末端的无功功率、Vi表示为支路i末端的电压幅值。
4、实现综合优化
配网系统网络重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优化问题,而应该是一个多目标优化协
调的问题,通过网络重构,不仅可以尽快恢复供电、减少故障损失,更还可以带
来许多经济方面的改善。
因此,在进行配网系统网络重构之时,应当尽量以经济
目标为主体,利用罚函数的形式来量化负荷均衡和电压质量等优化目标,从而实
现综合优化。
结束语:
配网系统网络的安全可靠供电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但是由于配网系
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当其发生故障之后,必须要有一个快速、有效的网
络重构方案来实现其快速恢复供电、减少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介绍了配网系统网
络重构的作用、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重构方案以及配网系统网络重构的优化目标,为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重构提供了几条科学参考建议,希望能够给我国电网事业
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助益。
参考文献:
[1]史常凯,徐斌,孟晓丽,宋晓辉,孙军平.智能配电网条件下的网络重构与供电恢复探讨[J].电力建设,2012,01:12-16.
[2]史常凯,余杰,宋晓辉,孟晓丽.一种计及多目标优化的复杂结构配电网供电恢复推理搜索算法[J].电气应用,2012,22:77-82.
[3]向月,刘俊勇,姚良忠,刘友波,田立峰,杨嘉湜.故障条件下含分布式电源配网的孤岛划分与重构优化策略研究[J].电网技术,2013,04:1025-1032.
[4]李永腾.配电网发生故障后快速恢复供电的算法分析[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06:8-11.
[5]于文鹏,刘东,翁嘉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恢复模型及改进贪婪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24: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