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重构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配电网规划研究范文

配电网规划研究范文

配电网规划研究范文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配电网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配电网规划研究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未来电力需求的预测,对城市配电网进行合理布置和规划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配电网规划研究的重要性、方法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

重要性1.适应城市发展: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配电网规划研究能够预测未来电力需求,并合理规划电网的布置,以适应城市的发展。

2.提高供电可靠性:合理规划的配电网能够分散负荷,减少电网的负荷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

同时,它还能够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并快速修复电力故障。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配电网规划研究可以优化电网结构,减少能源传输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合理规划的电网还能够降低输电损失,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方法1.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城市的用电数据、人口数据、经济发展数据等,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城市的用电需求,并预测未来的用电趋势。

2.电网模拟和优化: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对电网进行模拟和优化。

通过模拟不同的电网结构和不同的电力负荷,可以评估不同的配电网方案,并选择最优方案。

3.技术评估:对现有和新兴的电力技术进行评估,分析其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例如,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会对电网规划产生重大影响,需要考虑在电网规划中加入这些新兴技术。

挑战1.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配电网规划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一个挑战。

为了准确预测未来的用电需求,需要收集准确的数据,并建立可靠的数据模型。

2.不确定性:未来的城市发展和电力需求是不确定的。

因此,配电网规划研究需要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并制定合理的预测和决策方法。

3.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现有的电网规划过时。

因此,配电网规划研究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并灵活调整电网规划方案。

建议1.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政府和电力公司应该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建立完善的数据平台,并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呼吁,分布式电源已经逐渐成为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分布式电源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是指将分散在用户侧的小型电源单元(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接入到配电网中,能够在保证用电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用户自主供电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

与传统集中式发电相比,分布式电源具有接近负载、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用能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涉及到配电网的设计、规划、控制、保护等方面。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逆变器控制策略、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配电网保护策略等。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并网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是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基础和关键。

常见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包括同步运行并网技术、逆变器并网技术、微网并网技术等。

同步运行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使其与配电网同步运行。

这种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并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稳定的优势。

同步运行技术对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负荷动态特性等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小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接入。

逆变器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的直流输出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并与配电网进行并联运行。

逆变器并网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可实现对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微网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以及配电网设备通过微网控制器进行智能管理,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自治能力的小型微网系统。

微网并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并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三、逆变器控制策略逆变器是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的桥梁,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性能和稳定性。

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的开题报告

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的开题报告

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电能质量问题的核心就是解决功率负载不平衡、过载和电压偏差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与配电网络的动态重构密切相关。

在配电网络中,动态重构是指通过合理调整网络拓扑结构和参数配置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针对这一目的,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动态重构方法,如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方法等。

其中,基于逐次逼近法的方法因为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动态重构领域。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的原理和特点,研究其应用范围和优缺点,建立适用于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分析。

2. 通过对现有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的研究和总结,建立适用于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3. 基于Matlab等工具,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并分析其优缺点。

4. 根据仿真结果,总结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方向。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学建模法和仿真验证法等研究方法。

在文献资料方面,将选取相关权威期刊、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等,对已有的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在数学建模方面,将采用逐步逼近法、有限元分析法等手段,建立适用于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在仿真验证方面,将采用Matlab等工具,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如下:1. 深入分析了基于逐次逼近法的配电网络动态重构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对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2. 建立了适用于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并应用Matlab等工具进行了仿真验证。

配电网规划研究

配电网规划研究

配电网规划研究一、引言配电网是城市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进行配电网规划研究是必要的。

本文将对配电网规划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以及研究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二、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传统的配电网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同时,由于城市规划、用电负荷变化以及新能源接入等因素的影响,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面临着挑战。

因此,进行配电网规划研究,以优化配电网的布局和运行方式,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目的配电网规划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确定适合当前和未来电力需求的配电网规划方案。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2. 优化配电网的布局,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3. 降低配电网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4. 支持新能源接入和智能电网的发展。

四、方法配电网规划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 数据采集:采集相关的电力系统数据,包括用电负荷数据、供电设备数据、路线数据等。

2. 系统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包括用电负荷预测、电力系统摹拟等。

3. 规划方案设计: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设计适合当前和未来电力需求的配电网规划方案。

4. 评估和优化:对设计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包括供电可靠性评估、经济性评估等。

5. 实施和监控:在规划方案确定后,进行实施并进行监控,确保规划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五、研究内容配电网规划研究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用电负荷预测:通过分析历史用电负荷数据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用电负荷。

2. 配电网布局优化:根据用电负荷预测结果,优化配电网的布局,包括变电站的选址、配电变压器的配置等。

3. 供电可靠性评估:通过系统摹拟和故障分析,评估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确定供电可靠性改进措施。

配电网络重构算法综述

配电网络重构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 M 1 T 71文献标 志码 : A来自配 电网络重构算法综述
李 飞 . 邱正美z . 马丽s . 朱铁铭4
(. 1临汾供 电公 司 , 山西 临汾 0 10 ;. 4 0 0 2潍坊供 电公 司 , 东 潍坊 2 1 0 ; 山 6 0 0
3中国电力科 学研 究院 , . 北京 109 ;. 山供 电局 , 0 124萧 浙江 杭 州 3 10 ) 12 1 O v r iw n Al o ihm so srb i n Ne wor c nfg a in e v e o g rt fDit i uto t k Re 0 i ur tO
L e , I h n — i M i Z i m n4 I i Q U Z eg me , A L3 HU Te ig F , —
( . ifnP we u pyB ra , ifn0 1 0 , h n i rvn e C ia 2 W efn o r u pyBue u W efn 61 0 , h n o g 1L ne o r p l u eu Lne 4 0 0 S a x o ic , hn ; . i gP we p l ra , i g2 0 0 S a d n S P a S a
Poic, hn ;.hn l tc o e R sac stt B in 0 12 C ia4 Xasa o e p lB ra, r neC ia3 i Ee r w r eerhI tue eig10 9 , hn ;. i h n w r u py ueu v C a c P i ni , j o P S Haghu 2 1Z @ ag r ic, hn ) nzo 1 0 ,h n o neC ia 3 1 Pv
s fi in te i n u ce ta tnto .

配电网重构的算法研究综述

配电网重构的算法研究综述

2 0 1 3年 9月 S e p t e mb e r 2 0 1 3
配 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网重 构 的算 法研 究 综 述
崔 芳芳 , 吕志林
( 浙江 舟山电力局 , 浙江 舟 山 3 1 6 0 2 1 )
摘 要 : 配 电 网重 构是 配 电 网络 优化 的 主要措 施 , 可 以有效 地 降低 网损 、 提 高 系统 的可靠 性 , 其 实质是 一 个 多 目标 非 线性 混和 优化 问题 。 文章介 绍 了配 网重构 问题 中的优 化 算法 , 包括 : 数 学 优 化 理论 、 最优 流模 式 算 法 、 支路 交换 法、 禁 忌搜 索算 法 、 模 拟 退 火法 、 遗传 算 法 、 人 工神 经 网 络、 专 家 系统 、 模糊 数 学等 。对 各种 算 法进行 了分类 归纳 , 并分析 了各 种 算法 的优 缺 点 。 关键词: 配 电 网; 数 学优 化理 论 ; 最优 流模 式 法 ; 支路 交换 法 ; 智 能优化 算 法 ; 重构; 算 法 中 图分 类 号 : T M 7 1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 9 7 0 6 ( 2 0 1 3 ) 0 3 - 0 0 5 7 — 0 5
di s t r i bu t i o n n e t wo r k r e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 i n d e t a i l ,i n c l u di ng ma t he ma t i c a l o p t i ma l a pp r o a c h e s ,o p t i ma l f lo w p a t t e r n a l g o r i t h m ,b r a n c h e x c h a ng e me t h o d, t a b u s e a r c h, s i mu l a t e d a n n e a l i n g a l g o r i t hm , g e n e t i c a l g o - r i t hm ,a r t i ic f i a l n e u r a l n e t wo r k,e x p e r t s y s t e m ,f u z z y ma t he ma t i c s a n d S O o n. Al l k i n d s o f a l g o r i t h ms a r e J

配电网规划研究

配电网规划研究

配电网规划研究一、引言配电网规划研究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优化电网结构和布局,保障电能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传输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配电网规划研究的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

二、目的配电网规划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评估,确定最佳的配电网结构和布局,使得电能传输更加高效、可靠,并且能够适应未来的电力需求增长。

同时,该研究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三、方法1. 数据采集:采集相关的电力系统数据,包括电力负荷数据、电网拓扑结构、电力设备参数等。

2. 现状分析:对现有的配电网进行分析,包括电力负荷分布、电力设备容量、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的评估。

3. 需求预测:根据历史数据和未来的电力需求增长趋势,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负荷。

4. 规划方案设计:根据需求预测和现状分析的结果,设计不同的规划方案,包括电网结构调整、设备升级、新建变电站等。

5. 评估和比较:对各个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考虑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6. 结果分析:根据评估和比较的结果,选择最佳的规划方案,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解释。

四、数据分析1. 电力负荷分析: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电力负荷的季节性、日变化和峰谷差等特点,从而预测未来的负荷需求。

2. 电网拓扑分析:通过对电网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电力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供电路径,从而评估电网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3. 设备容量分析:通过对电力设备的容量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设备的负荷率和潜在的瓶颈,从而指导设备的升级和扩容。

4. 环境影响评估:通过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土地占用、噪音污染、电磁辐射等方面的影响。

五、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比较的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配电网的现状:电力负荷分布不均匀,某些区域存在供电不足的问题;部份设备容量已接近极限,需要进行升级和扩容。

2. 需求预测:未来五年内,电力负荷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配电网络重构算法综述

配电网络重构算法综述
o v i n g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a l s a f e t y ,e c o n o mi c a l e ic f i e n c y a n d p o we r s u p p l y q u a l i y,t t h e r e c o n i f g u r a t i o n o f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n e t wo r k i s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t o t h e s y s t e m’ S s a f e t y a n d e c o n o mi c o p e r a t i o n . Ac c o r d i n g t o he t a v a i l a b l e e x i s t i n g d o c u me n t s o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n e t wo r k r e c o n ig f u r a t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c l a s s e s t h e c o mmo n 8 k i n d s o f a l g o i r t h ms i n t o h e u r i s t i c a l g o r i t h ms ,s t o c h a s t i c o p t i mi z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s nd a he t o t h e r s , a n d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e a c h k i n d . A c o mp a is r o n o f t h e s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网重构研究综述
本文介绍了配电网重构的目的与意义,阐述了国内外配电网重构的发展历程,并详细介绍了配电网重构的算法,以及算法和重构问题结合的方法,同时综述了国内外配电网重构的研究热点,并介绍了处理不确性问题的方法,最后展望了配电网重构的发展方向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标签:配电网重构;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不确定性
1 引言
由于配电网中存在大量的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开关操作的排列组合数目十分巨大,若采用穷举搜索将面临“组合爆炸”问题。

因而配电网重构是一个多目标非线性混合优化问题。

在现有配电网络的基础上,对网络进行重构,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配电网重构算法的研究现状
传统算法如启发式算法之类的特点是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

缺点是给出的配电网重构结果与配电网的初始结构有关,不能保证全局最优。

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之类可以求得很好的解,却由于计算时间过长而限制了其应用。

目前不少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算法速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2.1 传统优化技术
传统优化技术是相对人工智能方法这些现代优化技术而言的,它主要包括了启发式方法、最优流模式算法、支路交换法、动态规划法。

2.2 人工智能方法
近年来,许多人致力于将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中,用于配电网重构的人工智能方法主要有: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方法、蚁群算法方法、微粒群算法方法、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3 重构问题和算法结合的现状
对于配电网重构问题,需要找到系统满足某一个或某些目标函数最优的拓扑结构,这是一个离散的最优化问题,具有很多的不可行解,如何缩小搜索空间,避免不可行解的产生是配电网重构问题的核心。

3.1 化整为零策略
为缩减编码长度,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基于化整为零策略和改进二进制差
分进化算法的配电网重构方法。

将开关根据其在环路中的位置进行分类,建立了环路–开关关联矩阵。

应用化整为零策略将整个解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子解空间,应用改进二进制差分进化算法直接对各子解空间进行并行搜索,比较所有子解空间的搜索结果即可找到重构问题的最优解,缩短了开关方案的编码长度。

3.2 动态“回路”编码与“树形”解码技术
遗传算法实际应用于配电网重构时,目标电网的拓扑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静态的编码、解码方案不能适应要求。

4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的研究现状
目前,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作为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也得到大力的发展,这些设备的并网对配电网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影响,配电网重构同样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4.1 风力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分布式电源。

现在对于含DG的配电网重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整体形式上,很少有针对具体的发电形式作进一步研究。

有研究将DG视为“负”的负荷模型,通过结合遗传算法和禁忌规则,以网损最小对含有DG的网络进行优化重构。

另外有人提出在配电网中加入DG时,应该先接入小容量的DG,这样可以避免以后扩展大容量的DG时对先前的连接方式造成影响;并以DG的渗透率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重构算法,在保证网络可靠安全的前提下,使得DG的渗透率最大。

4.2 太阳能发电系统
目前还没有考虑含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配电网重构,但很多研究均给出了其模型。

太阳能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的输出功率与光照强度密切太阳能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4.3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使用电力来代替传统的石油对汽车进行驱动,能够缓解能源紧张的趋势,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得到迅速发展。

而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势必会对配电网的结构、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了解并准确预测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5 配电网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
不确定性采用确定性潮流很难反映出随机变化对配电网运行工况的影响。

于是有学者提出了采用概率潮流来分析配电网运行工况。

概率潮流计算可计及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随机扰动或不确定因素对潮流的影响,从而获得状态电压和支路潮流的统计矩或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函数。

概率潮流被广泛应用于概率最优潮流、概率负荷分析和概率稳定等领域,为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可靠性分析及安全稳定分析等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5.1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建立一个概率模型或随机过程,使它的参数等于问题的解,然后通过对模型或过程的观察或抽样试验来计算所求参数的统计特征,最后给出所求解的近似值。

该方法的精度对抽样次数有一定的要求,抽样次数越多,精度越高,但同时计算时间也更为长久。

故通常只将其作为评价各种算法优劣的标准;
5.2 卷积技术
相关研究给出了处理不确定性的卷积技术,该方法可获得支路潮流的概率密度函数,但卷积计算十分繁琐;累积量法常结合Gram级数得到状态量的概率分布,能够反映状态量的概率信息。

优点:和蒙特卡洛模拟相比精度相差无几,计算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7 结论
本文综述了配电网重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及主要计算方法。

配电网重构是在不需要大量投资的基础上,有效的减小网络损耗提高经济效益,或通过改变网络拓扑结果,提高网络安全性的有效方法。

而分布式電源和电动汽车的引入对配电网重构带来的一定的困难。

可以预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汽车,而其大量的并网充放点会对电网造成一定的冲击,带来负荷压力和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李振坤,陈星莺,余昆等.配电网重构的混合粒子群算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31):35-41.
刘健,毕鹏翔,董海鹏.复杂配电网简化分析与优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