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动态重构
关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调度分析

关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调度分析摘要:分布式电源对优化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特点,总结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电能质量及保护方面的影响,系统性地介绍了该导则中关于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原则及运维要求的相关规定,为分布式电源的规范并网以及配电网的调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支撑。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调度分析引言分布式电源科学有序地接入配电网,可在节能环保、提高供电可靠性、延缓输配电网建设投资、解决边远地区用电困难等方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充分挖掘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价值,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效率,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必要通过深入了解分布式电源并网特性,对分布式电源实施主动管理和控制,使分布式电源友好地接入配电网。
1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特点及其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1.1分布式电源并网的主要特点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一般在数千瓦到数兆瓦不等,其容量小的特点决定其通过一定变比可灵活地接入配电馈线的首端、中部或末端。
分布式电源除了单独并网的接入模式外,根据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在输出及控制上互补耦合的特性,还可以联合的方式并网以实现功率可调度的功能;为进一步适应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动态特性并提高整体运行经济效益,多种类型分布式电源以微电网的形式并网也是一种有效的接入形式。
1.2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的主要影响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主要影响按照时间尺度可分为对配电网稳态运行影响、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以及对配电网保护配置的影响。
(1)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改变了传统配电网辐射型的网络结构,使得配电网呈现出多源化,局部线路将出现反向潮流,将使其上游线路负载率增大;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由于部分电源根据其固有特性可输出一定的无功,因此可一定程度降低网络的有功损耗。
(2)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增大了其并网点的短路容量,但由于其出力具有随机性,使得并网点注入功率波动性增大,导致并网点电压波动增加,从而影响配电网供电质量。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及网损分析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及网损分析配电网是电能从电网输送到终端用户的重要环节,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配电系统的需求。
本文将从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的影响、分布式电源潮流分析方法、网损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的影响传统的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中央化大型发电厂供电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和研究的,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供电方式,引入了大量小型分散的电源,并且与配电网的负荷直接相连,因此对配电网潮流和网损分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潮流分布不均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引起了潮流分布的不均匀性,传统的配电系统潮流分布往往是从发电站点到负荷节点的单一方向,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能导致潮流的双向流动,增加了潮流负荷的不确定性。
2.潮流分布多样性:传统的配电网潮流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固定负载情况下进行设计和研究的,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导致负荷的多样化,包括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不同的负荷特性等,使潮流分布变得更加多样化。
3.网损分析变复杂:传统的配电网网损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线性负荷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和研究的,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引入了非线性负荷,使得网损分析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还引起了分布式电源自身的功率损耗以及电流、电压等参数波动,增加了网损分析的难度。
二、分布式电源潮流分析方法为了解决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潮流分析的影响,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分布式电源潮流分析方法。
1.基于等效模型的潮流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节点等效为等效发电机和等效负荷,以此简化潮流计算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分布式电源的影响纳入到潮流计算中,但是等效模型的准确性对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2.基于微网潮流分析方法:微网潮流分析是研究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呼吁,分布式电源已经逐渐成为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分布式电源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是指将分散在用户侧的小型电源单元(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接入到配电网中,能够在保证用电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用户自主供电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
与传统集中式发电相比,分布式电源具有接近负载、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用能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涉及到配电网的设计、规划、控制、保护等方面。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逆变器控制策略、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配电网保护策略等。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并网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是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基础和关键。
常见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包括同步运行并网技术、逆变器并网技术、微网并网技术等。
同步运行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使其与配电网同步运行。
这种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并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稳定的优势。
同步运行技术对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负荷动态特性等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小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接入。
逆变器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的直流输出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并与配电网进行并联运行。
逆变器并网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可实现对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微网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以及配电网设备通过微网控制器进行智能管理,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自治能力的小型微网系统。
微网并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并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三、逆变器控制策略逆变器是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的桥梁,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性能和稳定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络重构影响分析

关键词 :自愈控制 ;分 布式电源 ;配 电网络重构 ;故 障重构 ;网络可行解 ;网络优化解 ;模 拟退 火
中图分类 号 :T M7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 4 9 3 — 2 1 3 7 ( 2 0 1பைடு நூலகம்4 ) 0 3 — 0 1 8 9 . 0 6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I mp a c t o f DG o n Di s t r i b u t i o n Ne t wo r k Re c 0 n f i g u r a t i 0 n
第4 7卷
第 3期
天津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与工程技术版)
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 Un i v e r s i t y (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Vl o 1 . 4 7 NO . 3
( 1 . 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Au t o ma t i o n ,T i a n j i n Un i v e r s i t y ,T i a n j i n 3 0 0 0 7 2 ,C h i n a ;
t i o n s y s t e m s i mu l a t i o n wa s p e r f o me r d wi t h t h e o p e n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s i mu l a t o r s o f t wa r e ( Op e n DS S ) ,a n d a c a s e s t u d y o f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一、本文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逐年提高。
分布式电源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微型燃气轮机等,它们具有位置灵活、规模适中、与环境兼容性强等特点,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的潮流分布、电压质量、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因此,准确进行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对于保障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本文将对分布式电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将重点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影响,包括电源位置、容量、出力特性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种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模型和方法,并对其准确性、有效性进行验证。
本文还将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配电网规划、运行和管理人员提供一套有效的潮流计算工具和方法,以应对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带来的挑战。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推动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发展。
二、分布式电源建模在配电网潮流计算中,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建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分布式电源通常包括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等多种类型,它们的接入位置和容量对配电网的潮流分布、电压质量、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
建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和特性。
例如,对于光伏电源,其输出功率受到光照强度、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而对于风力发电,其输出功率则受到风速、风向、湍流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样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在建模时需要考虑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以更准确地描述分布式电源的实际运行状况。
需要根据分布式电源的具体接入方式和位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一、概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DPG)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故障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故障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准确地评估分布式电源故障的影响,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故障分析叠加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进行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电网故障分析的新方法。
首先对配电网的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和抽象,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数学模型。
然后通过引入故障叠加原理,将传统故障分析方法与分布式电源的特点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分析叠加法。
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建立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数学模型;提出了故障分析叠加法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步骤;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配电网故障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1. 配电网的重要性和故障的影响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能输送到终端用户的使命。
随着现代工业和生活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配电网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配电网的故障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对配电网故障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电源是指在配电网中,由多个独立的发电设备组成的电源系统。
这些设备可以是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板等,它们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向配电网供电。
分布式电源的出现,使得配电网的结构更加复杂,故障分析难度加大。
此外分布式电源的故障可能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运行安全,还会对整个配电网造成影响,甚至引发连锁反应。
因此研究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叠加法,对于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重构

计及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重构徐玉韬;谈竹奎;袁旭峰;谢百明;陈玉峰;吴恒【摘要】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配电网重构需要考虑更多的安全因素.基于配电网支路潮流模型,建立以重构周期内网络有功损最低,以满足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网络运行安全为约束的配电网重构.为有效求解该重构数学模型,利用凸松弛方法将原问题中二次项进行松弛,使之形成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形式,从而可利用YALMIP商业软件进行高效求解.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现有基于粒子群算法及启发式算法的配电网重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凸优化技术的重构结果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算法陷于局部最优,而且稳定性好、计算效率高.【期刊名称】《电测与仪表》【年(卷),期】2019(056)007【总页数】6页(P89-94)【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重构;支路潮流模型;凸优化;混合整数二阶锥【作者】徐玉韬;谈竹奎;袁旭峰;谢百明;陈玉峰;吴恒【作者单位】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5;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330 引言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环节,承载着直接向用户供电的重要作用。
配电网重构作为配电自动化的重要手段,旨在满足配电网安全运行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网络中开关的开断状态对配电网拓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达到降低网损、提高供电质量的目的[1]。
从优化角度分析,配电网重构是一个含多目标、离散变量、非线性项的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
在配电网重构问题的求解策略方面,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可归纳为启发式算法[2-3]、人工智能算法[4-6]和数学规划法[7-8]。
考虑电动汽车时空负荷分布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

考虑电动汽车时空负荷分布特性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程杉;钟仕凌;尚冬冬;魏康林;王灿【期刊名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年(卷),期】2022(50)17【摘要】实现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规模化发展并与电网双赢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提高EV充电负荷的预测准确性,并保证含大规模EV充电负荷的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考虑EV时空负荷分布特性,建立了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与有功、无功联合优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其求解方法。
首先,根据出行链技术和马尔可夫决策理论,考虑天、人、路对EV的影响因素,构建了EV单位能耗模型和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预测模型。
其次,提出考虑储能系统、有载分接开关、投切电容器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动态重构多种主动管理措施,计及经济、技术指标和各设备、系统运行约束,建立了含EV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与有功-无功联合优化数学模型。
然后,为了提高所构建模型的求解效率,通过二阶锥松弛和变量乘积线性化方法将非凸等式约束和非线性不等式约束线性化后,将原始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易求解计算的混合整数二阶锥问题。
最后,基于修改的IEEE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总页数】13页(P1-13)【作者】程杉;钟仕凌;尚冬冬;魏康林;王灿【作者单位】电力系统智能运行与安全防御宜昌市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宜宾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相关文献】1.考虑时空分布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及对电网负荷影响分析2.考虑时空特性分布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3.考虑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接入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4.考虑网络动态重构含多异质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参与调控的配电网多时空尺度无功优化5.考虑负荷与分布式电源变化的配电网动态重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动态重构
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动态重构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转型,传统的中央供电模式逐渐暴露出其不足和局限性。
分布式电源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提供可靠电力供应和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也给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优势,需要考虑配电网的动态重构。
配电网动态重构是指根据电力的供需情况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情况,实时调整和优化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运行参数,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首先,动态重构可以改善系统的可靠性。
传统的配电网结构通常是单纯的树状结构,节点之间的连接比较简单,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导致整个分支断电。
而动态重构可以通过增加连接线路和配置智能开关等措施,将电力供应路径多样化,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动态重构还可以通过实现快速的分支切换和自动重配电力传输路径,提高系统的恢复能力和故障处理效率。
其次,动态重构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引入大量的电力波动和功率流变化,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往往无法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通过动态重构,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优化算法,调整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负荷分布,以使系统的传输损耗最小化、供需平衡和电压稳定。
此外,动态重构还可以根据分布式电源的实际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配电网的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最后,动态重构可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传统的配电网结构通常是基于负荷预测和供应需求平衡的建设,一旦发生分布
式电源的接入,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改建或扩展,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通过动态重构,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优化算法,合理配置系统的设备和资源,实现系统的有效利用和经济运行。
此外,动态重构还可以根据电力市场的需求和价格变化,实现系统的有序调度和能量交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之,考虑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动态重构是实现可靠、稳定和经济的配电网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动态重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配电网的动态重构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通过动态重构配电网结构,可以有效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引起的电力波动和功率流变化,实现传输损耗最小化、供需平衡和电压稳定。
此外,动态重构还可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合理配置设备和资源,实现系统的有效利用和经济运行。
通过动态重构,配电网可以实现可靠、稳定和经济的运行,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优势,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配电网的动态重构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