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人工林改建果林技术的探讨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是指通过人工种植红松树苗,培育成为人工林的一种技术方法。
红松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优良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木材优质等特点,广泛用于经济林的种植。
下面将详细介绍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前需要对造林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选择适宜的地块,通常应选择高海拔、耕地种植结构比较差、土层较厚的山地坡面。
还要铲除野草杂草、病虫害植物,使地块整洁干净,为红松的正常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还需要进行适度的施肥处理,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种苗。
选择合适的红松种苗对于红松人工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红松种苗应具备以下特点:树高为25-30cm,胸径为0.6-0.8cm,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种苗的选择可以通过查看苗木生长情况、观察叶片形态、根系结构以及进行抽样检测等方法进行。
接下来,红松人工林的种植方式有多种选择,常见的有母树穗条扦插、播种和移植等。
母树穗条扦插是指将红松母树的枝条剪取并插入育苗床中,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发根活力较好的苗木进行播种。
播种是将红松种子均匀撒播于育苗床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芽生长后,将幼苗移植到造林地上。
移植是指将已经成活的红松苗木从育苗床中取出,按照一定的密度移植到造林地上。
不同的种植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环境。
红松人工林的抚育管理是确保其正常生长的关键。
在抚育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进行适量的修枝疏密,以保证树冠的合理发展。
要进行适时的追肥,保证红松树的生长所需的养分。
还需要进行适量的浇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工作,保证红松树的水分供给。
还要进行适度的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是实现红松人工林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可以促进红松人工林的快速生长和良好发展,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林种植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证。
谈红松干果林培育技术

谈红松干果林培育技术作者:崔昌华来源:《现代农业研究》2016年第06期红松干果林是以培育经济林为目标,靠生产红松果实取得收益,红松种实一般两年一收,其坚果种子即红松果仁营养丰富,是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国际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市场潜力巨大。
人工培育红松干果林一般15~20年即可结实,30年以上即进入盛果期。
目前,全地区具有结实能力的红松林不到现有红松总面积的20%,因此,发展改建红松干果林前景非常广阔。
培育改建红松干果林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形式,现就有关技术措施分述如下:1 改造红松阔叶林该类林分是综合改造的伐造结合和林冠下造林的产物。
多为上世纪80年代后的集体造林,具有面积大、管理差,林质劣的特点,由于幼林抚育不及时,加之缺乏管理,使这些林分多在天然林冠下的杂灌丛中挣扎,处于种间竞争的弱势群体,一般树高在4m以下,胸径在3cm以下,侧枝少而短,居于树上部,冠型纤细,连年生长量较小。
这些林分所占比例较大,要把每亩红松70株以上且分布均匀的林分作为改建红松干果林的对象,密度过低不宜改造,以免破坏天然林资源,大致可采取3项技术措施:1.1 疏伐。
疏伐可分为四次进行,并采取少量多次循序渐进的方式,初次疏伐上层枝干要把采伐强度控制在15%范围以内,清除下木灌丛量要控制在50%范围以内,这样是为了避免红松因为疏伐突然得到强光照射而死亡,要选择非目的树种和次要树种进行采伐,目的树种要全部保留。
初次疏伐后要在2年后进行第二次疏伐,把采伐强度控制在20%范围以内,将下木灌丛全部清除,与初次疏伐一样,要选择非目的树种和次要树种进行采伐,并保留目的树种。
第三次疏伐要在3年后进行,采伐强度控制在25%的范围以内,部分目的树种可以采伐,但是珍贵树种要全部保留下来。
1.2 施肥。
为了让红松尽快生长,避免营养不良造成“小老树”状态,必须对红松进行施肥,以补充营养,使其快速生长,施肥最好为3次,前2次施肥要以氮肥为主,这是为了促进红松茎叶的生长,使其枝干结实。
红松人工林改建果林技术的探讨

红松人工林改建果林技术的探讨摘要: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是东北东部山地的地带性树种和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
通过人工用材林改建果林或者果材兼用林,是发挥红松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对红松果林发展的趋势与方向、红松人工林改建果林技术、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便为今后的红松果林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松;人工林;果林技术;林分、透光抚育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是东北东部山地的地带性树种和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
近些年来有关红松果林的研究称为热点之一,如何建设红松果林,成为林业部门和林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有关红松果林的研究较多[1-4],都对红松果林的发展提供方向。
根据我们局红松人工林林的特点,探讨了红松果林培育的主要方法与管理技术,为红松果林生产提供技术帮助。
1 红松果林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早在五十年代,前苏联就对天然红松林改造技术进行了研究,制订了西伯利亚红松原始林改造成商品林的定向经营全套技术及人工果园营造系列技术。
在美国及欧洲的芬兰等国家,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促进植物开花结实的技术研究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初步应用。
朝鲜也对矮化促进结实有过很好的研究。
上个世纪末开始出现由用材林改建成果材兼用林或者果林。
由于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对一些重点区域或地块开始禁伐,就使得林分培育的目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具有生态效益和非木质经济效益的这类树种越来越受到重视。
红松果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和经济效益高的树种开始发展。
红松人工林的早期分杈对用材林培育影响很大,但将其林分进行定向改造建立红松果林或果材兼用林,不仅能继续发挥红松林分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红松人工林改建果林技术选择禁伐林分或限伐林分,以生产优质红松松籽为目的红松人工林,进行的由用材林改建为经济林的先进技术。
红松人工林培育及经营技术的探讨

红松人工林培育及经营技术的探讨摘要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 人工林培育的多年实践表明,要搞好红松人工林培育及实现合理经营,必须从选种、育种做起,抓好种苗基地建设,同时选择好立地及栽植技术,集约经营,合理利用有限的林地资源,大力培育红松人工林。
利用红松大苗移栽和对中幼龄林改建培育果材兼用林,利用红松嫁接苗培育红松果林。
同时结合培育目标,并根据林分的林龄及立地条件确定合理的密度,提高红松人工林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和球果结实量,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健词: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培育;经营技术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high quality Korean pine artifcial forest, the seed selection,breeding, seedling base bulid must to be done, meanwhile,site choice, cultivated technology, intensive management, reasonable utilization with limitated forest resources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made. Korean pine forest used for fruit and wood cultivation should be used with transplant of big seedlings and rebuild of half- mature forest and young growth. Korean pine fruit forest cultivation should be used with graft. Logical density should be confirmed according to forest age and site condition to improve wood and cone yield of per ground area, therefore, get mor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Key words: Korean pine, artificial forest,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人工栽培红松林,在我省是在本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
红松人工林改建果林结实效益分析

2 h l a总产值 3 O m O O万元 , 年均产 值 3万元 , 年
纯 收入 24 万 元 。 .O
主要 发生 在 1 ~2年 生蒙古 栎 的嫩叶 片上 , 防治
5 3 幼林 抚育 .
造林 1 3 ~ a内 , 年 进 行 松 土 除 草 1 2次 , 每 ~ 直
摘 除病 叶烧毁 , 疏株 清 场 , 病 初 期 喷 波尔 多 液 , 发 后
的重 要途 径 。 1 试 验 地 概 况 及 内 容
2 1 3 接 穗 选择 与贮 藏 .. 采集 雌花 枝 。雌花 枝就 是树 冠上 部外 围当年 的 枝 条 。采 集 时间一 般 在落雪 后 到融 化前 为宜 。穗 条
长 1 c 左 右 , 接部 位 直 径 5 7 0m 嫁 ~ mm, 当年 高 生 长
主要危 害橡 实和幼 苗 , 防治人 工捕 杀 , 用硫 化锌 拌 毒饵诱 杀 。
6 2 柞 叶 白粉 病 .
参考 文献 :
[] 昌杰 , 绪 卿. 树 栽 培 [ .北 京 : 1王 张 柞 M] 农业 出 版社 ,9 2 18 . [] 2 江苏 省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编 著 . 树 造 林 基 础 知识 [ . 苏 科 学技 术 }版 社 ,9 2 植 M] 江 f 5 18
期喷 0 3度石硫 合剂 。 . 6 3 舞毒 蛾 .
播 造林 2 3 ~ a后 应 平 茬 。蒙 古 栎 树 种 幼 年 生 长 缓 慢 , 用平 茬 办 法促 进 高 生 长 , 可 在造 林 2 3 ~ a后 , 秋 末 春初 , 用利 刀 齐地 面平茬 , 当年生 萌条 即可超 过原
20 0 9年 l 月 2 1 5日调查 l 株 嫁接 结 实 的 与嫁 1
红松果材兼用林人工移植及定向培育技术探讨

物, 去掉多余根系置于穴坑中心 , 浇足水后 , 培士踏 实与地表一齐 , 移植 t
株/ 公顷之 间, 最高可达 2 0 6 0株 , 顷, 公 树叶着色浅绿 , 长状 态纤细 , 生 林 内光线不足 , 严重缺乏养分 , 连年高生长在 l —2 4 2厘米之间。 红松习性为幼年耐一定程度 的蔽荫 , 随着年令 的增长 , 在林 冠下生
红松是我省 主要造林树种之 一 , 属典型地带植物 , 仅存 于温带针 阔 混交林 区域 。 东北地 区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 、 张广才岭 、 白山一带 。 长 红 松又名果松 , 是珍 贵的常绿乔木 , 喜生于湿润 的缓 山坡 或排 水 良好 的平
坦地 。 兴 安 岭 和 长 白 山林 区是 红 松 的故 乡 , 省 除 大 兴 安 岭 和 西 部 干 小 我
[ 关键 词] 红松 果材
人 工移植 ( 限伐 )导致林冠下红松此种生长状态仍持续 下去。 或 , 如何能有效利用冠下幼树资源 , 创建 红松果 材兼用林 , 人工移植红
松 大 苗 ( 树 ) 一 条 捷 径 。 十 年 代 我 们 有 过 红 松 大苗 移 植 的经 历 , 幼 是 八 虽
株 / , 植 成 活 率 5 %。柳 毛林 场 成 活 率 低 的 原 因 : 是 苗 木 质 量 问 亩 移 0 一
然而 , 在过去几十年营造林生产 过程中 , 林冠下 营造红松 林面积 占 有一 定比例 , 市约有 5 0公 顷 , 全 0 既有天然 次生林冠下 , 又有人工 落叶 松林冠下 。以市直前进林场为例 , 冠下红松现有 10公顷 。 0 经调查 , 现有冠下 红松幼树在林 分 中多数都 处于 3 —4级木 , 被捂
浅谈利用新技术培育红松果林

浅谈利用新技术培育红松果林在林木良种繁育与推广工作中,为充分利用现有红松资源增加红松种籽产量,提高红松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很多地区开展了红松坚果林的培育研究嫁接技术,将选优接穗嫁接到红松果林中,促进红松果林尽快结实,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本文结合生产,通过优树选择和嫁接技术对近几年红松坚果林培育研究做了初步总结。
1.圃地选择应选择在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劳力充足的地方。
如在山地,坡面日照不可太强,冬季不受寒风侵袭的地方。
红松适宜排水良好地段,坡度可适当大点。
利用红松人工幼林嫁接建立菜穗圃,林分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嫁接母树的生长、发育。
根据红松的开花生物学特性,选择最有利红松生长、发育的立地、气候和生态环境。
园址应设在坡度平缓、土壤透水性良好、郁闭度0.2~0.3较为适宜。
选作砧木的红松幼树10年生1m-1.5m高的最为合适。
红松人工林高生长,10年以前生长较慢,10-40年为速生阶段,10年生以后的砧木,可以加快接穗生长,提早结实。
1m-1.5m高嫁接便于操作,接穗容易形成树冠;幼树过高不仅不易操作,接穗也很难形成树冠。
2.红松采穗圃的营建(1)红松生长较慢,营建采穗圃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苗圃嫁接培育成0.5m高左右的大苗定植;二是利用0.5-1.0m高的红松人工幼林嫁接原地不动;三利用0.5-1.0m高的红松人工幼林嫁接移出定植。
(2)在苗圃培育大苗营建采穗圃要用4-6年生的红松苗作砧木嫁接。
嫁接成活后如果过密可翌年春季进行移植,密度为10×20cm。
在苗圃培育2-3年定植,定植前要客土整地。
利用红松人工幼林嫁接原地不动营建采穗圃嫁接前一定要区划好,用罗盘和米绳区划出10×10m或10×20m的小区,每个小区可以容纳一个无性系10-20单株。
3.优树选择3.1优良林分选择采用嫁接方法建立红松果林,首先要进行优树选择,选择优树要在优良林分中进行,选择结实多、生长好、产种量高的林分。
红松人工用材林改培成兼用林经营技术

红松人工用材林改培成兼用林经营技术【技术内容】红松是大径材种,它以优异的材质、独特的价值驰名中外。
红松在世界上分布不广,我国的东北是其自然分布区的中心地带,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完达山、小兴安岭,其范围北起小兴安岭的北坡,南到辽宁的宽甸县,东起完达山东北麓的黑龙江饶河县,西界于辽宁本溪,以及苏联的远东、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1红松的经济价值与现状红松(Pinaskoyaiensis)俗称果松,是松科松属,常绿高大乔木,雌雄同株异花树种。
在吉林辉南,花期6月上旬,翌年9月上旬球果成熟,期间经过15个月。
红松是结实量较大的树种之一,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营养价值极高,是高级滋补品。
红松的花粉可入药,有润心肺、益气血的功效;松针可作良好的饲料;松针油是高级化妆品的原料,还可制成高级润滑油;全株可提取松脂。
总之全身是宝。
近几年来,红松种子的经济价值随着红松果仁的开发而倍增。
目前红松种子的价格是24元/kg,普通做果仁开发的种子也达到了20元/kg。
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因为红松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随着森林可采资源的减少,天然原始的红松林在本地已不多见。
而且,天然林中的活立木蓄积也很少,仅在天然林中残存着零星的红松单株,在通化地区红松蓄积仅占活立木总蓄积的1.24%,在辉南占活立木总蓄积的1.55%。
由于红松种子价值的提高,天然林中的零星红松树木又不易管护,所产种实不到成熟期,即被采掠一空,造成了天然红松下种更新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红松天然更新种源的短缺,导致了森林资源自然演替规律的变化;依靠天然更新再形成阔叶红松林是不可能的。
据辉南县现有天然红松生长林分内的调查,红松幼苗天然更新率4株/hm2。
部分林班为零。
而在管护较好的人工红松林内的林分调查,天然更新的小苗,为18株/hm2,林缘及周边林缘较林内多。
为了更好地做好红松人工林的改培,就必须要调查清楚其结实期、结实盛期、结实量和结实间隔期。
根据1995、1997、1998年对人工红松林和天然红松林树木结实情况的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松人工林改建果林技术的探讨
摘要: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是东北东部山地的地带性树种和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
通过人工用材林改建果林或者果材兼用林,是发挥红松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对红松果林发展的趋势与方向、红松人工林改建果林技术、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便为今后的红松果林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松;人工林;果林技术;林分、透光抚育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是东北东部山地的地带性树种和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
近些年来有关红松果林的研究称为热点之一,如何建设红松果林,成为林业部门和林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有关红松果林的研究较多[1-4],都对红松果林的发展提供方向。
根据我们局红松人工林林的特点,探讨了红松果林培育的主要方法与管理技术,为红松果林生产提供技术帮助。
1 红松果林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早在五十年代,前苏联就对天然红松林改造技术进行了研究,制订了西伯利亚红松原始林改造成商品林的定向经营全套技术及人工果园营造系列技术。
在美国及欧洲的芬兰等国家,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促进植物开花结实的技术研究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初步应用。
朝鲜也对矮化促进结实有过很好的研究。
上个世纪末开始出现由用材林改建成果材兼用林或者果林。
由于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对一些重点区域或地块开始禁伐,就使得林分培育的目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具有生态效益和非木质经济效益的这类树种越来越受到重视。
红松果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和经济效益高的树种开始发展。
红松人工林的早期分杈对用材林培育影响很大,但将其林分进行定向改造建立红松果林或果材兼用林,不仅能继续发挥红松林分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红松人工林改建果林技术
选择禁伐林分或限伐林分,以生产优质红松松籽为目的红松人工林,进行的由用材林改建为经济林的先进技术。
2.1 林分的选择
2.2 改建的果林产量的预测
2.3 透光抚育
3 管理技术
3.1 果林的经营密度
改建完成后的红松人工果林管理,应该服从于红松人工果林经营密度表,而红松人工果林经营密度表是由径级和冠幅所决定的。
我们根据径级与冠幅的关系,确定了红松人工果林经营密度表(见表2)。
3.2 间伐强度与间隔期
改建后的红松人工果林采伐强度应控制在25~30%之间,伐后的
保留株数应该参照表2进行正常的管理。
两次间伐的间隔期一般在3~5年。
3.3 树体的管理
3.3.1 修枝整形
修枝要结合定株间伐时作业进行。
也就是一般在冬季树液停止流动时进行。
修枝作业要求切口要与树干平行,尽量减少枝桩的残留和对树体的破坏。
3.3.2 平头促进分枝
红松人工果林的树木平均高度在6~7米时,要及时将上部近两年的主梢平去,保留四个以上的侧枝,形成多枝的状态,以利于促进树冠发育和结实枝的多生,达到高产的目的。
3.4 病虫害的防治
3.4.1 红松针叶锈病
加强红松果林的抚育和修枝。
在发病季节可喷200倍液的敌锈钠或1:1:170的波尔多液,或0.3~0.5度的石硫合剂。
每10~15天喷施一次,连续用药3~4次。
3.4.2 红松疱锈病
发病时及时伐除病树,集中烧毁。
发病较轻时,可将患病出表皮刮破后,涂的生石灰与氢氧化钠(4:1)混合液或不脱酚洗油或焦油。
3.4.3 红松流脂溃疡病
患病部涂抹的药剂可选用,生石灰与氢氧化钠(5:1),松焦油+
汽油(1:1),70%的锰代森200倍液,75%的百菌清200倍液。
3.4.4 松梢螟
对低龄幼虫可喷射90%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或50%敌敌畏乳油,或50%磷胶乳油1000倍液。
3.4.5 红松球蚜
五月上旬喷洒46.6%的”1059”3000倍液,或50%的敌敌畏500~1000倍液。
参考文献
[1]吴长山等.人工红松混交林改建经济林技术初探[j].吉林林业科技,2000,2:44-46.
[2]冯启祥等.红松果林两种营建技术模式的探讨[j].吉林林业科技,2003,5:34-36.
[3]龙作义等.红松榛子果林兼用园的建立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5,3:18-19.
[4]杨凯等.红松果用林研究进展与产业化前景[j].林业科技开发,20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