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心得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有效抢救与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吸氧、监护、体位,以及准确使用抢救药物和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患者各种心理支持。
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急性左心衰竭的死亡率。
结论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危重,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抢救时,操作熟练、敏捷,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病情以及用药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抢救过程中,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也非常重要。
标签:急性左心衰竭;护理急性左心衰竭时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急诊,因其病情危重,病程进展快,应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这就要求护士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全面的护理,以保证抢救的成功。
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为89岁,最小为26岁。
高血压性心脏病32例,冠心病26例,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严重心律失常所致2例。
主要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频繁咳嗽,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皮肤湿冷,口唇及指端紫绀,患者因有窒息感而极度烦躁不安、恐惧,呼吸频率达30~40次/min,可闻及两肺广泛湿啰音或伴哮鸣音,吸气时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内陷,心率增快,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严重时出现心源性休克和意识障碍。
2治疗和护理2.1体位帮助患者端坐休息,双下肢下垂,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以减少静脉回流。
专人护理,床栏两侧给予保护性措施,以保证安全。
2.2吸氧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6~8 L/min,必要时氧气湿化瓶内装30%~50%的乙醇湿化液,以降低肺泡泡沫的张力。
如病情特别严重者可给予面罩呼吸机持续家养给氧,以加强气体交换及防止组织液向肺泡内继续渗出。
吸氧过程中,要保证吸氧管道的通常,保持呼吸道通常。
2.3病情观察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呼吸的频率和节律。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护理体会

7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 摩 与康复 医学
2 1. ( ) 0 0 6中
C iee n ua o hn s i lt n& R h b i t nMe i n 2 1 , o 1 Ma p i e a it i d ie 0 0 N . 7 la o c
・
康 复与护理 ・
急性左 心衰竭的急救护理体会
【 文章 编 号 1 0 8 8 9 2 1 )6 0 4 2 1 0 —1 7 (0 0 0 —0 7 —0
急性左 心衰 是指 由急 性心 脏 病变 所 导致 的 患 者心 室 负荷 的 4 结 果
增 加或 者是 心肌 收缩 力 急 剧 下 降 , 以致 形 成 了患 者 心 脏 排 血 量 4 1 『 . 临床疗 效结 果 。3 O例 患者 进 行 综 合性 急救 后 : 效 7例 、 显 的下 降 , 而出 现 了重要脏 器灌 注 不 足等 状况 , 以临 床上 往 往 有效 1 进 所 9例 、 效 4例 , 有效 率达 到 8 . 7 。 无 总 66
t xte ey vt lsg fc nc . hee rm l ia iniia e Ke wo d :Th c e y rs e a ut Le the r a s f a tfde Fis i r tad N u sng ri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效抢救及护理方法。
方法采取吸氧、坐位、监护、准确使用各种抢救药物等措施,并实施用药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并对患者实施各种心理护理。
结果68例患者中临床情况好转趋于稳定的病例有41例,占总病例数的60.29%,临床情况反复不稳定的病例有21例,占总病例数的30.88%,临床病情恶化死亡的患者有6例,占总病例数的8.83%。
结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措施,及时缓解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抢救;护理;体会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肌受到了严重损伤,或是心脏的负荷突然增大等,从而使得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衰竭,影响到心脏排血功能,临床上出现以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心内科常见急症。
急性左心衰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临床死亡率高,因此对于临床急救提出了较高要求。
对于此类病患,如果能及时有效地施行抢救治疗,那么其预后较好,相反若延误了抢救时机,则病情迅速发展恶化会导致死亡。
本文将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内二科抢救护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科自2009年3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急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共68例。
所有患者临床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40例,女28例,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58.4岁。
发病原因包括:长期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部分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恶性肿瘤、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等。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咳嗽、咯吐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皮肤湿冷、口唇紫绀,呼吸频率增快,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吸气时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内陷,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
1. 2 抢救护理治疗1. 2. 1 快速对病情评估首先处理危急生命情况,呼吸心跳骤停者紧急实施心肺复苏,气道梗阻者大管径吸痰或气管插管以畅通气道;迅速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边抢救边评估,评估与抢救处理交替进行。
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体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了心血管疾病,其中左心衰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由于左心室泵功能突然降低或者室壁破裂等原因,导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从而引起广泛水肿,心源性休克和呼吸困难等表现。
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
一、护理前准备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护理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检查工具和药品。
在进行护理前,我们需要对医嘱进行一遍认真的复核,特别是药品的用量和给药时间要核对。
此外,我们还需要为患者做好护理环境的准备工作,如清洁床铺、更换床单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二、及时进行监测在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进行护理时,我们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等。
对于心率异常的患者,我们要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此外,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情况时,我们应立即给予氧气供应,以缓解患者的呼吸道症状。
三、合理的营养支持在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时,由于病情紧急,往往需要及时予以治疗。
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地进行营养支持,以满足患者的身体需要。
对于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我们应适当地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四、注意体位和体位转换在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进行护理时,我们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和体位转换。
对于极度疲劳的患者,我们要按照患者的身体状态,采取适当的卧姿和卧位。
在给患者提供食物和水分时,我们需要避免患者的头部过度向后仰,以免气道堵塞。
在患者需要坐起来或下床时,我们需要引导患者缓慢地挪动脚步,避免其突然活动引起脑部供血不足。
五、排除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往往容易并发其他疾病。
在进行护理前,我们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病史,以便更好地进行监测和护理。
如出现并发其他疾病的现象,我们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以保证患者病情的稳定。
六、心理护理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心理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心衰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 ] 尤黎明 .内科护理 学 [ 1 M]. .北京:人 民卫 3版
生 出 版 社 ,2 0 0 3: 1 1 2.
缺氧 。抬 上急救 车后 ,仍 要求病 人采用半 卧位或
坐位 。
[ ] 叶任 高 .内科 学 [ 2 M]. 5版 .北京:人 民卫生出
2 2 心理 治疗 .
采用 心理 疏 导 ,安 慰 病人 ,以
2 护理 体会 1 急救车到达现场后 ,充分利用现场 急救设 0 2
2 8 急救车 到 达 医院 后 ,护 送 人心 衰病 房 进 一 . 步治疗 ,并 向病房 医护人员 交待病情 及院前 急救
情况 。
参 考文 献
备 ,配合医生紧急救治 ,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护理。 2 1 病人体 位 . 采用 半 卧位 或 坐位 ,要 求 家属 配合进行 ,制动 ,尽量减 少活动 ,以免加 重心肌
中心对 心衰病 人 院前 救 治取 得 一定 的临 床经 验 ,
现介 绍护理 经验如下 。 1 临床 资料 本组 3 O例心 衰 患者 ,均 为我 院 10急救 中 2 心于 2 0 0 9年 1月 ~ 0 0年 1月 收治 的 病人 ,经 21
注意 观察用 药效果及 药物不 良反应 ,如吗啡 、硝 酸甘 油 、西 地兰 、呋塞米 、多 巴胺 等 ,发现 问题
版 社 ,2 0 0 0: 19 5.
减轻病人 的心理 负担 ,减 轻其 出现的焦虑 、濒死
( 0 0—1 21 0—2 6收稿 )
作者简介 :杨再琴 ( 9 1 ,女 ,贵州铜仁 市人 ,主管护 师,主要从事急诊科急救 护理 工作。 17 一)
・
2 0・ 8
第2 3卷
黔
南 民
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体会急性左心衰是指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
左心衰竭时由于肺部充血,可引起心悸、气短、不能平卧、痰中带血,生命危在旦夕,所以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非常重要,现总结出如下几点仅供参考。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情观察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性质和程度、有无发绀,病人末梢循环情况,体温、脉搏、心率、血压,下肢有无浮肿,尿量多少,动态心电图监测,了解心肌供血情况,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先兆。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分。
记录液体出入量,用药时发现患者有出汗、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及时通知医生。
2持续氧气吸入急性左心衰时肺淤血,患者耗氧量增加,而粘膜充血、水肿,又使气体交换障碍,所以要高流量吸氧,面罩吸氧较比导管吸氧效果好,用35%乙醇湿化氧气,从而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的高低,调整氧流量,以免用氧不当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
3休息休息对心力衰竭病人尤为重要,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通过休息便可达到控制心衰的目的,反之可加重心衰。
休息可使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减轻,心率减慢,降低心脏耗氧量。
休息可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合理安排。
心功能III级病人严格限制体力活动,每天需要充分的休息。
心功能IV级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由陪同人员帮助完成,除体力上充分休息外,精神上还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免间接的加重心脏负担。
4饮食护理指导病人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要易于消化,富含维生素,富于营养,要少食多餐,避免过饱,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食欲差的要鼓励病人进食,每日用水量不易超过600~800ml。
5心理护理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努力减轻病人的紧张不安、焦虑、烦躁、抑郁情绪。
首先,要关心体贴患者,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与家属建立融洽的关系。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入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时 与患 者沟通 , 患者 及其 家属讲 解 手术 的 目的 、 要 为 必 性 、 术区域 、 手 手术体位 、 手术过程 、 麻醉方法 、 手术大 概
需要 的时 间 、 注意 事项及 术 后效 果等 。 并认 真听 取 患者 及家 属 的想法 , 助患者 解 除种种 顾虑 和思 想障 碍 , 帮 以
垄
堡 医 堂
堂 塑
VO . 7 1 2 No 2 0 0 . 2 1
J 0URNAL OF CHE NGDE M E C C L DI AL 0L EGE
的患者 还会怀 疑手 术 的预期 效果 。 因此 , 术前 做好 患者
的 心 理 护 理 就 尤 针 我
乐观 的心 态面 对手 术 。
2 1 2 术前 患者 准备 : 1 参加术前病例讨论 , . . () 详细 了 解手 术方法 和 术后可 能 出现 的并 发 症 。 定 护理计 划 , 制 明确观 察及护 理要 点。 2) ( 术前停用 抗凝 及抗血 小板 药 物3 5 停 用抗 心律失 常药 ( - d, 除胺碘酮外) d 3 以上 。3 常 () 规术前备皮 ( 颈部及乳头 上区 、 下区 ) 药物过敏试 验 、 腋 、 指导训练床上大小便 。 术前禁食 、 -6 术晨抗 生素 预 水4 h, 防用 药, 前3 mi 可予镇静剂 。4 物品准备 : 术 0 n () 备好抢救 物 品及药品 , 除颤器 、 如 心电监护仪 、 引器 、 吸 利多卡 因 、 胺 碘酮 等 。
【 考文 献】 参 [】 王 方正 , 1 华伟 , 陈新 . 经静 脉植入单导 管型心律转复 除颤 器… . 中华心律失 常学杂志 ,9 7 l 1: - . l 9 , ()6 9 [】 游群 芳 , 2 朱玲玲 , 月娥 . CD安装 术治疗恶性室性 叶 I 心律失常 的护理 . 代护理 杂志, 0 l( 7 :0 现 2 0 ,1 ) l .
4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4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3-24T15:39:45.2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作者:宋玲玲[导读]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性左心衰是指某种原因导致短时间内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心脏前负荷突然加重,心排血迅速降低,肺循环压力突然上升,从而发生肺淤血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抢救;护理急性左心衰是指某种原因导致短时间内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心脏前负荷突然加重,心排血迅速降低,肺循环压力突然上升,从而发生肺淤血。
急性左心衰病情危急,因此护士应全面了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我院 2015年 3月—2015年 9月共收治了 43 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 2015年 3月—2015年 9月共收治了 43 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其中男 28例,女 15 例,年龄 44~82 岁,平均年龄(61.5±5)岁。
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严重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可咯出或自鼻、口腔涌出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早期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晚期双肺对称性地布满干、湿啰音或哮鸣音、呼吸频率失常、心率增快(一般大于120次/分钟),血压初期表现为上升、以后随病情变化降至正常或表现为休克血压。
本组病例其中冠心病2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 1.2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1]1.3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抢救及护理措施,4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症状好转34例,病情加重7例,死亡2例。
2.急救措施与护理2.1 体位护士应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明显、强迫坐位、发绀、大汗淋漓等急性左心衰症状,立即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增加肺活量以利于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心得
摘要:本文通过对急性左心衰急性发作期时的特点,结合临床的护理经验,提出了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
作者希望通过在医护人员的快速反应的抢救措施和在医院的精心护理,使患者病情得到初步控制,降低其死亡率,拯救生命。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47-02
急性左心衰发病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不管是对医生还是护士都是需要对患者进行争分夺秒抢救的危急症候[1]。
急诊医护在出诊急性左心衰时,需要进行快速有效的院前抢救,初步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猝死率,对减少护送过程中患者的危险性非常重要。
因而,急性左心衰病人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对于患者生命的挽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急性左心衰的概念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急剧下降[2],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根据解剖学分为急性左心衰竭和急性右心衰竭,急性右心衰竭较为少见,可发生于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及大块肺栓塞,临床上多以急性左心衰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重者可伴有心源性休克。
2 临床表现
急性左心衰发病迅速且危重,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主要表现
为突发性的严重性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40次/min,强迫性端坐呼吸,面色苍白,频繁的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发绀、大汗、烦躁。
病情危重者甚至可以出现因脑出血而神志模糊。
伴四肢湿冷,两肺都有湿罗音。
若急性肺水肿不能及时控制的话,可出现心源性休克或窒息。
3 院前急救
3.1 现场急救。
在接到呼救后,以最短的时间迅速的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有效快速的评估。
由于急性左心衰病性紧急而凶险,在病人住院前,医护人员必须在半小时内使病情恶化得到初步的控制[3]。
快速掌握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等体征,以便及时的进行抢救用药,缩短急救反应的时间,为急诊科的院内抢救赢得足够的时间。
3.2 体位。
使患者采取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增加肺容量和肺活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因而减轻心脏负担。
3.3 氧疗。
立即用鼻管高流量给氧,最初的吸氧浓度为100%,流量为4~6l/min。
在通氧时,可加入适量的50%~75%的乙醇湿化瓶或是使用有机硅消泡剂,以改善肺泡通气。
对危重患者,应给与面罩加压给氧,氧浓度为40%~60%。
若上述方法仍不能有效通氧,则采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3.4 镇静。
急性左心衰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伴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增加了全身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
5~10mg皮下注射或肌注吗啡,必要时每隔15分钟重复一次,总共2~3次,可有效的使
患者呼吸深度减少,频率减慢,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
由于吗啡有抑制呼吸的不良反应,患者有呼吸意识障碍、颅内出血、慢性肺部疾病时禁用。
3.5 利尿药。
利尿药可减轻心脏前负荷,扩张静脉,有改善呼吸困难,缓解肺水肿的作用。
用速尿20~40mg静注,注射后20min 后起效,4小时后可重复1次,效果不明显者,可加大重复剂量。
3.6 血管扩张剂。
临床对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患者主要以硝普钠、硝酸甘油或是酚妥拉明等血管扩张剂为主进行静脉滴注,可以降低心室负荷,从而缓解肺淤血。
在应用血管扩张药物之前,应多次测量血压,时刻调节滴注速度,避免血压波动太大。
3.7 洋地黄类药物。
如西地兰,适于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首剂0.4~0.6mg静脉滴注,2小时后可斟酌再给0.2~0.4mg。
3.8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急性肺水肿时,可以考虑用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静脉滴注。
因为激素可以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渗出物,改善机体的平衡状态,并且可以扩张冠状动脉。
对于危重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
4 护理措施
4.1 密切观察病情发展。
作为医护人员应该了解急性左心衰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时刻注意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及血压的变化,然后详细记录24h出入量,以便在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变化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征象时,及
时联系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理。
4.2 心理护理。
急性左心衰发作的患者多有精神紧张、情绪烦躁等神志病理征象,并且还会出现对病情的恐惧心理。
因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格外重要,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不仅是对患者上的精神上的安慰,也是增加了病人自己战胜病情的信心和信念。
因而良好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稳定情绪,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
4.3 合理饮食。
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介绍和讲解各种食物与病情发展的利弊关系,严格控制饮食,才会从源头上消除急性左心衰的发病诱因。
左心衰的患者应予低脂肪、低钠盐、低胆固醇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
另外容易出现大便干燥、便秘的症状,是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运动量少,肠蠕动也会随之减少,因而护士要嘱咐患者每日做腹部的按摩,按照顺时针方向,由右下腹缓慢按摩到左下腹(肠的部位),每次循环300下,每天2次,可在睡觉前和清晨做。
另外遵循医嘱,口服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4.4 合理休息。
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应当卧床休息,以伴卧床的体位为宜。
病情控制后,可以下床去户外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由于长期卧床而引发肺部感染、下肢栓塞以及精神体力的日益消耗,影响身体健康。
对于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应当严禁下床,不做任何体力活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5 结论
急性左心衰是内科急症之一,起病急、病情重,不及时处理可导致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性的损害,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医护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技能,对病情做到有效的评估和处理,同时灵活控制药物的应用,以免血压波动过大。
此外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能够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
总而言之,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健康,是医务人员的共同心愿,以及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玲洁,张凤如.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现况.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6,33(1):18-21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1-132
[3]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