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1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读准字音
秩序 zhì
深宵
澎湃 péng pài
心不在焉
仰之弥高 mí 兀兀穷年 wù 群蚁排衙yá 迥jiǒng乎不同
警报迭起dié 锲而不舍qiè 目不窥园 kuī
郭沫若在《闻一多全集》序言中评论闻一多:“眼光的 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 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认真阅读课文1-7段,说说作为学者 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以“闻一多先生是一个
的学者,从
看出” 作答
二、品味细节,感悟形象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望闻问切”原本是中医诊病的术语,望诊 是第一步。“望闻问切”是拟人,把我们的民 族看成一个病人。闻一多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 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问题探究
本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
三、精读细研,品味语言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诗兴不作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不动不响 无声无闻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 警报迭起 形势紧张 慷慨淋漓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
的的
多 8—18 “说”了 起稿政治传单
高巨
先 生 言 行 片
革 命 家
就“做” 言行一致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大无畏的革命者
标人

再见!
1—7
闻 一 多
学 “做了再 者 说,做
《唐诗杂论》(3-4段) 详 三本书 《楚辞校补》(第6段) 略

初一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

初一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 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 泰斗”
2004年新华社北京
2月5日电(记者曲志 臧克家 红):我国文坛再失巨 朱自清:“从臧克家开始,我 (1905─2004) 擘, 99 岁的著名诗人、 2000 年 1 月获首届“中国诗 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 他有他 作家臧克家2月5日晚8 人奖──终生成就奖”。 题材的诗。” 还的已 时35分与世长辞,一轮 《 活 人 经 2003 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 明月、万家灯火伴他西 茅盾 :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 有 着死死 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 行…… “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臧 的 了了 奖”。 克 人 家 》 ——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 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 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 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 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 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 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 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 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 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 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 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 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对说和做的态度 ;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不一定 说。 • 文章采用这种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 起悬念:闻一多到底怎样说的怎样做的?使读者 迫不及待的读下文。
文章又是怎样围绕起笔的内容进行记叙议论的?
• 作者截取闻一多向古代典籍钻探的事实 着力描叙:先叙他攀高钻研的研究志趣 ,继写他研究的目的,再写他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的研究精神,最后写他辛苦 凝结而成的硕果。 • 作者叙述了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的目的 是:使议论更有说服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件 (共36张PPT)

9.作者在记叙和描写中带上了自己对闻一多怎样 的情感?
叙述、描写抒情化。作者带着对恩师的敬佩 之情和对好友的赞美之情写作,能把平常的句子 变得不平常。
第三部分
10.结尾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结尾段的两句话在内容上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高度概括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方面的优秀 品质。“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为正 义、民主、自 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勇于牺牲的革 命精神。在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 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 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前半部 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表 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的态度和原则;后半 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表现闻一多 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言行一致。在前半部分与 后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 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3.夹叙夹议,前后照应。
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 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段是第二部分的纲领,最后 两段则是第三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文 中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照应,也有行文 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 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的这些 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 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 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 是始终如一的。
学者
民主战士
8.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试分析其作用。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
他主张在批判封建礼教的同时,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遗产,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对现代社会思考
关注社会现实
闻一多先生密切关注当时中国的社会 现实,对时局和民生问题有着深刻的 思考。
倡导民主与科学
提倡个性解放
闻一多先生主张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反对封建专制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
他积极倡导民主和科学精神,呼吁国 人摆脱迷信和盲从,追求真理和进步。
节奏感
他能够巧妙地控制演讲的 节奏,时而娓娓道来,时 而慷慨激昂,让听众在不 知不觉中沉浸其中。
独特表达方式
诗意表达
闻一多先生常常运用诗意 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使演 讲具有一种独特的的美感 和韵律。
生动比喻
他善于使用生动形象的比 喻来解释抽象的概念,让 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幽默风趣
他的演讲中不乏幽默和风 趣的元素,能够轻松化解 紧张气氛,让听众在愉悦 中收获知识。
提倡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1 2 3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闻一多先生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 积极倡导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 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注重能力培养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提倡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推动产学研合作
闻一多先生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学校与社 会的联系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 就业渠道。
05
跨时代意义:传承闻一多精神
学习闻一多先生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爱国情怀
闻一多先生一生致力于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事业,他的爱国情怀体现在他的诗歌、 散文、演讲和行动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奋斗。
担当精神
闻一多先生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为民族的解放和进步事业 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的担当精神是当代人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PPT课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稿PPT课件

五、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 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主要写了哪些事迹?这些事迹表明闻一多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品 格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
目不窥园: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
专心致志。
“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
诗兴不作: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全不,一已样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2.闻一多先生是如何处理说和做作的关系的?(原文
❖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 精神、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 (2) 理清课文思路,学习通过抓住人物言行特点, 从不同角度表现人 物思想精神的方法。
❖ (3)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学会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 教学重点 :

理清课文思路,学习通过抓住人物言行特点, 从不同角度表现人
诗 《 易 《杂 》 楚古论、辞典》《》新、诗四义经大》《》古等楚、籍。辞《的他校庄整对补子理《》》研周、、髯面腐书争对斋八朽取国,年,民拍民投。主案党身的19而统到革43起治反命年,的对洪以走日独流后出益裁中,、
诗《七子之歌》, 究(后汇成“新义”),被 去。1946年7月15日,
表达了深挚的爱国
了就‘做’。” ❖ 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
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 4.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
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第二部 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 点。 ❖ 5.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用这些 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连缀紧密,脉络清楚, 过渡自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12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pt课件(12页)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或“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部 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 两个 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部分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 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研读第一部分
1、哪两句话是对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 的高度概括。 2、这部分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选 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找一找,圈点勾画
文中对闻一多先生的叙述 中,穿插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试 用横线画出来并加以分析,说说 体现了他哪些精神和品格。
品读赏析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 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 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 尽心血”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 的硕果”等。
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 现出来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 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 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 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 诗兴不作: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 不发。
一反既往: 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 完全不一样。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赫然: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慷慨淋漓: 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 话十分畅快。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 (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示范朗读,初步感知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的?各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2、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
的? 3、综合全文,用一句话概括,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
人?
课文讲解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 质?
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对比写法。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 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做” 了再“说” 、“做”了也不 “说”,为了表现 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
三件事例:闻一多先生编写《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读准字音
无暇及此( 疏懒 ( 目不窥园( 仰之弥高( 漂白四壁( 兀兀穷年( (
s)hū 热情澎湃( k)uī 气冲斗牛(
)mí炯炯目光( p)iǎo沥尽心血(


shuò
) hè ) dié

) péng
) dǒu

jiǒng

词语解释
诗兴不作: 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兴起。
品味语言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 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世纪20年代, 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 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锲,刻。

闻一多.ppt

闻一多.ppt

精选完整ppt课件
33
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 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 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 景,与“大开光精明选完之整ppt课路件 ”的意趣一脉相28
⑦“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 ‘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 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 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坛经典之作。
《古典新义》等。他对《周 腐朽,拍案而起,走出
1925年3月在美国 留学期间创作了组 诗《七子之歌》, 表达了深挚的爱国
易》、《诗经》、《庄子》、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
《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 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
究(后汇成“新义”),被 去。1946年7月15日,
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 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
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
•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 运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使结构整齐,有
节奏感。
• 运用对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富于音乐美。
精选完整ppt课件
29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 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 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 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9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的?
2、在这两个方面,他的“说”和“做”各
有什么特点?作者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印 证?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
个怎样的人?(分别用自己的话和文中原 话回答)
4、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0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3
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1905-- )诗人,从 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 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 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 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 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 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 《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 照》、《泥土的歌》、《宝贝 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 部。
1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 闻一多
2
闻一多先生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 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 战士。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 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 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 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一 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 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 的生命。
——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 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 麻的—小—楷表,现如出闻群一蚁多排先衙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12
说一说 请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闻一多先生
作为学者的形象。
2.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3.两个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 部分: 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 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 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 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 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14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么处理说和做的呢?那 怎么理解他的说和做呢?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他对反动派的揭 露和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 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 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 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 样做 目的: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15
这部分的“说”有什么含义?
18
夹叙夹议
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对课 文结构所起的作用。
闻 一
作为
第1生
的 说 和 做
作为 民主 战士
第8、9段 第19、20段
总领本部分
总结本部分

总领本部分 渡
总结本部分及全文
19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兀兀穷年 wù 沥尽心血 lì 群蚁排衙 yá 迥乎不同 jiǒng 气冲斗牛 dǒu
6
1.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
说和做的?
2. 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
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3. 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
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7
1.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8
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 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做”了 再“说” 、“做”了也不 “说”,为了表现这 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
三个事例
目的:要给我们衰 微的民族开一剂救 济的文化药方
2.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 安排有什么不同?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
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这部分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 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10
找一找,圈点勾画 这一部分对闻一多先生的叙述中,
穿插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试用横线画出 来并加以分析,说说体现了他哪些精神 和品格。
11
分析下列描写的作用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 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 药方”
4
教学目标:
1.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 知文意。
2. 分析文章严谨的结构。 3. 分析文章中的细致描写。
5
检查预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
地壳 qiào 校补 jiào 赫然 hè 函寄 hán 漂白 piǎo
仰之弥高 mí 锲而不舍 qiè 炯炯目光 jiǒng 目不窥园 kuī 警报迭起 dié
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废 寝忘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治学严谨、 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 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13
分析第二部分
1.先找过渡段
2.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么做的?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3.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 ?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 多先生说了。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他“说”了就“做”。
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这部分的“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 的斗争精神,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品德。
16
前期:为出探路索而救潜国 心救学民术的,
取得累累硕果。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
“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
略写。
9
这部分的“说”有哪几种含义?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者告白自己干了 什么的意思。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卓越的学者、 言行一致的志士 伟大的爱国斗士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 争取民主的战士,
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17
?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 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繁多, 可以记述的事很多。作者从大量材料中 只选取了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 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六件事根据表 现的中心的需要有详有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