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指导课_一粒种子的旅行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一粒种子的旅行》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一粒种子的旅行》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一粒种子的旅行》《一粒种子的旅行》是一篇关于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科学教育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并且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本教案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实地观察和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及其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2.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

三、教学难点:1. 探究不同种子的传播方式对植物生长和繁衍的影响。

2.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媒体:投影仪、实物或图片展示。

2.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土壤、小铲子和水壶。

3. 实地观察场地:学校的植物园或周围的公园。

五、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学习(15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图片或实物种子,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2. 学生分别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植物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 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种子传播对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有什么重要性?Step 2 实地观察(2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到实地观察场地(如学校植物园或周围的公园)。

2. 学生小组分工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并记录下来,包括种子大小、形状、颜色等信息。

3. 学生也可以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到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周围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4. 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实地观察结束后,学生回到教室准备下一步的实验。

Step 3 实验探究(30分钟)1. 学生小组按照老师的指导,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

2. 学生小组分别选择两种不同形状的种子,将其分别种植在土壤中,并在同一条件下浇水。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粒种子的旅行》(精选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粒种子的旅行》(精选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粒种子的旅行》(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一粒种子的旅行》,涉及章节为第二章《探索种子成长奥秘》。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种子的结构、种子生长的过程、种子传播的途径以及种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探究兴趣。

2. 帮助幼儿了解种子传播的途径,提高幼儿对大自然中生物相互关系的认识。

3. 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幼儿对生活中植物的关注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传播的途径。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生长过程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实物、放大镜、图片、PPT、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植物,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中种植的植物,激发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展示种子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外形和结构。

(2)通过PPT和视频,讲解种子生长的过程,让幼儿了解种子从发芽到成熟的全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画出种子的结构。

(2)分组讨论:种子传播的途径,每组选一种传播方式,进行角色扮演。

(2)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保护植物,爱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根、胚芽。

2. 种子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3. 种子传播途径:风力、水力、动物、人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种子旅行”为主题,画一幅画。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充分了解种子的奥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实地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和传播途径,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

课外指导课教学设计生命奇迹——《一粒种子旅行》读书指导课

课外指导课教学设计生命奇迹——《一粒种子旅行》读书指导课

课外指导课教课方案生命的奇观——《一粒种子的旅游》念书指导课作品简介:《一粒种子的旅游》是 2010 年海南第一版社第一版的绘本图书,作者是德国的安妮·默勒。

在这本书里,安妮·默勒向我们介绍了植物的各种“旅游”手段,比如老鹤草的“小勺子”、田蓟的“小伞”、草莓的爬行茎 ,, 各种巧妙的方法,让人大开眼界。

本书的文字生动风趣,插图出色纷呈。

作者在书中大批运用拼贴手法,使得画面既充满艺术感,又深具真切感,让读者在认识知识的同时,获取非同平常的艺术享受。

阅读目标:1.学习读文字、看图画、展想象等绘本阅读的基本方法,学习默读。

2.经过赏识富裕小孩兴趣的文字和精巧图片,激发对科学绘本的阅读兴趣,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经过对绘本内容的认识,激发察看植物、认识植物的兴趣,培育研究大自然的科学精神。

4.学习记简单的念书笔录。

阅读要点难点:1.经过绘本阅读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2.学习记简单的念书笔录。

课前准备:1.学生提早认识《一粒种子的旅游》。

2.课件教课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会在好多不行思议的地方发现植物的影子,比方在石墙的空隙里、高高的房顶上、广场的角落里 ,, 植物没有脚,也没有交通工具,它们终究是怎样抵达这些地方的呢 ?今日,老师就率领大家一同去研究此中的巧妙。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课前,同学们都自由阅读了《一粒种子的旅游》这本书,谈谈你们都收获了什么?1.这本书的书名是一粒种子的旅游,作者是安妮·默勒(是的,你从这本书的封面知道了很多信息,真会看书,那从封面上你们还读到了哪些信息?)第一版社、订价、内容简介(所以我们看一本书要先学会看封面)板书:看封面2.这本书有图画也有文字(是的,像这样文字配上图画的书,我们叫它绘本,又叫图画书)3.我知道凤仙花的种子的旅游方法是把种子抛到空中(你看书很认真,关注了内容,很会读文字)板书:读文字4.我知道紫花地丁长什么样子?(你从哪里知道的?)从书中的插图上知道的(是的,你还学会了看图片。

绘本阅读指导课_一粒种子的旅行

绘本阅读指导课_一粒种子的旅行

《一粒种子的旅行》二年级绘本阅读推荐目标:1、定位于绘本推荐课。

着眼于学生的阅读期待,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绘本图画美,表现手法与众不同;文字美,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手法,使文字生动有趣;这是一本科普类的绘本,意在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

过程:一、导入质疑1、课前老师和大家交流时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爱读书,也读了不少书,故事书、科普书、历史传记、绘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读一本书,请你读读书名——《一粒种子的旅行》。

(指板书)看到这个书名,你有什么疑问?读过书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拉!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种子,开始一段神奇的旅行吧!二、读腰封,感受价值1、看,这就是《一粒种子的旅行》,它是一本图画书,也叫绘本。

看到这本书,很多同学是不是偷偷地想:老师要带我们读绘本,是不是有点小儿科了?你知道吗?这本书可不简单!2、请你关注一下这里,这条浅绿色的封面,猜猜它会叫什么?它出现在封面的腰部——腰封。

(出示腰封)上面所写的,是各界对这本书的评价(实物投影)3、谁来读?(指名读)4、通过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现在,你又了解了和这本书有关的哪些信息?(板书:科普绘本)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绘本,将会带给我们奇妙的感受!现在,你最想做的就是——马上读书!三、读封面,感受基调1、读书啊,首先要从封面读起。

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2、表现手法。

同学们读过很多绘本。

封面上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不同在哪儿?表现手法和我们以前见到的不一样。

以前都是油画、水粉、印刷画,这里,作者运用了水彩和纸片,树叶的拼贴,巧妙地把各种绘画技巧融合在一起,刻画出了植物优美的线条,使得画面既充满艺术感,又感到很真实。

3、我们继续来看封面,你还了解了和这本书有关的什么内容?(作者、国籍、译者)(板书:安妮.莫勒)4、瞧,同学们多聪明,从绘本的封面读出了这么多的内容!好,现在我们就先来读一读吧!(发书)同学们先快速地翻一翻,快速地浏览一番。

一粒种子的旅行绘本故事

一粒种子的旅行绘本故事

一粒种子的旅行绘本故事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小男孩叫做小明。

他非常喜欢大自然,尤其是种子。

他觉得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可以孕育出美丽的花朵和茂盛的树木。

于是,他决定带着一粒种子开始一段奇妙的旅行。

小明拿着一粒种子,来到了一片广袤的田野。

他找了一个适合的地方,轻轻地将种子埋在土里,并用水轻轻地浇灌。

他告诉种子说,“你要好好生长,长成一棵茁壮的树,让这片田野变得更加美丽。

”种子听了,仿佛也在微笑。

接着,小明又带着种子来到了一座高山。

他找到一个山洞,将种子放在了一个温暖的角落。

他告诉种子说,“你要在这里安心成长,将来可以为山林增添一抹绿色。

”种子听了,仿佛也在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小明又带着种子来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旁,他将种子轻轻地撒在了泥土里。

他告诉种子说,“你要和这条小溪一起成长,让水边的花草更加繁茂。

”种子听了,仿佛也在欢快地舞动着。

种子在小明的悉心呵护下,一天天长大。

它在田野上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为小鸟们提供了温暖的家;它在山洞里长成了一株坚韧的树,为山林增添了一抹绿色;它在小溪旁长成了一株婀娜多姿的树,为水边的花草增添了生机。

小明看着种子长成了一棵棵茁壮的树,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感慨。

他明白,每一粒种子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只要用心呵护,它们就会在世界各个角落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这就是一粒种子的旅行绘本故事。

它告诉我们,用心呵护每一粒种子,让它们在旅途中绽放出生命的光芒。

愿我们都能像小明一样,用心去呵护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每一粒种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最新《一粒种子的旅行》科普阅读教案资料

最新《一粒种子的旅行》科普阅读教案资料

呵护童心,激发童趣——《一粒种子的旅行》指导活动设计作品分析:(德)安妮·默勒著的《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是一本关于植物的生命奇迹的精美绘本,讲述了种子是怎样旅行的。

人类去长途或短途旅行时,可以乘坐火车、汽车甚至飞机,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一粒种子的旅行》通过老鹤草的“小勺子”、田蓟的“小伞”、草莓的匍匐茎……向我们展示了植物种子旅行的办法,展现自然的神奇力量。

根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低段孩子阅读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学习默读。

现代社会科技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科学现象在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中是触手可及的。

科学素养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素养之一,但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积累是需要时间的,不是能够一蹴而就,需要从小抓起。

科学绘本是将一些难以理解的科学道理通过画面和文字的结合讲述科学道理的文学材料。

其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特别是科学绘本中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能强烈地吸引低段孩子的注意力,对他们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

《一粒种子的旅行》是一本儿童科学绘本。

儿童科学绘本是儿童文学中的一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儿童性,不管是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

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保持它原有的儿童情趣,对它的接受对象——低段孩子,也应给予空间让他们对绘本进行儿童式的解读。

指导阅读这样的一本科学绘本,既要考虑它的文学价值,又要考虑它的科学价值。

文学价值就是让孩子在阅读当中得到审美体验,科学价值就是从阅读中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要想阅读的价值发挥其真正的意义,首先要让孩子有兴趣、愿意主动去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图文并茂的绘本本身就有很大的兴趣,而且《一粒种子的旅行》语言表述生动形象、略带幽默,富有儿童色彩,而且内容很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书中很多例子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这样让孩子很容易产生兴趣。

一粒种子的旅行绘本分享

一粒种子的旅行绘本分享
一粒种子的旅行绘本分享
contents
目录
• 绘本简介 • 内容解读 • 艺术风格 • 教育价值 • 互动环节 • 总结与感悟
01 绘本简介
作者介绍
01
作者:安妮·默勒
02
国籍:德国
成就:荣获博洛尼亚童书展最佳童书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等
03
绘本概述
主题
种子传播与生长
内容
以一粒种子的视角,讲述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传播、 生长过程,以及与各种生物的互动。
形式
绘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文字简练生动,插 画细腻传神。
绘本特色
创意独特
以种子为第一人称,赋 予其情感和生命力,让 读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
自然。
艺术价值
教育意义
插画风格清新自然,色 彩丰富,细节处理得当,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种子旅行这一主题, 引导孩子关注自然环境,
培养生态意识。
语言优美
文字简练、生动,语言 节奏感强,易于孩子理
珍惜自然
通过观察种子的旅行,孩子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奇妙和大自然的伟大,从而学会珍惜自 然、保护环境。
勇敢面对挑战
种子在旅途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它始终不放弃,这启示孩子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 困难和挑战。
学会合作与分享
绘本中可能描绘了其他植物和动物帮助种子完成旅行的情节,强调了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
增强环保意识
绘本中的种子在旅途中经历了各种自然环境,让 孩子认识到自然的美好和珍贵,从而增强环保意 识。
培养耐心和毅力
种子旅行的过程漫长而艰辛,需要耐心等待和不 断努力,通过绘本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培养观察与思考能力
观察细节
绘本中的画面丰富,细节入微,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 奥秘,提高观察能力。

一粒种子的旅行绘本故事

一粒种子的旅行绘本故事

一粒种子的旅行绘本故事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开始,一段奇妙的旅行故事就此展开。

这是一个关于种子的故事,一个小小的种子,躺在土壤里,渴望着生长。

它渴望着阳光、雨露,渴望着成长,渴望着展示自己的美丽。

于是,它开始了自己的旅行。

第一站,阳光。

种子冒出了土壤,迎接着温暖的阳光。

阳光让它感到温暖和舒适,也让它茁壮成长。

在阳光的照耀下,种子慢慢地长出了嫩芽,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样子。

第二站,雨露。

雨露滋润了种子,让它变得更加茁壮。

每一滴雨露都是对它的呵护和关爱,让它在旅途中不再感到孤单。

雨露的滋润,让种子的根茎变得更加坚实,让它有了更多的力量去继续前行。

第三站,风。

微风吹拂着种子,让它感受到了自由和舒适。

风抚摸着种子的叶子,让它摇曳生姿,展现出优美的姿态。

风的吹拂,让种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让它更加坚定了前行的决心。

第四站,成长。

在阳光、雨露和风的呵护下,种子茁壮成长,变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它展开了自己的枝叶,为大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种子的旅行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着,因为它知道,成长永远不会停止。

这就是一粒种子的旅行绘本故事,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每一粒种子都有着自己的旅行,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在这个旅途中,阳光、雨露、风,以及成长,都是种子不断前行的动力和力量。

愿每一粒种子都能在自己的旅行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愿每一个人都能像种子一样,坚定前行,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和机遇。

愿我们都能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绽放出自己独特的风景线。

因为,每一粒种子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旅行,而我们,也同样如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粒种子的旅行》
二年级绘本阅读推荐
目标:
1、定位于绘本推荐课。

着眼于学生的阅读期待,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绘本图画美,表现手法与众不同;文字美,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手法,使文字生动有趣;这是一本科普类的绘本,意在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

过程:
一、导入质疑
1、课前老师和大家交流时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爱读书,也读了不少书,故事书、科普书、历史传记、绘本……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读一本书,请你读读书名——《一粒种子的旅行》。

(指板书)
看到这个书名,你有什么疑问?读过书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拉!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种子,开始一段神奇的旅行吧!
二、读腰封,感受价值
1、看,这就是《一粒种子的旅行》,它是一本图画书,也叫绘本。

看到这本书,很多同学是不是偷偷地想:老师要带我们读绘本,是不是有点小儿科了?你知道吗?这本书可不简单!
2、请你关注一下这里,这条浅绿色的封面,猜猜它会叫什么?它出现在封面的腰部——腰封。

(出示腰封)上面所写的,是各界对这本书的评价(实物投影)
3、谁来读?(指名读)
4、通过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现在,你又了解了和这本书有关的哪些信息?(板书:科普绘本)
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绘本,将会带给我们奇妙的感受!现在,你最想做的就是——马上读书!
三、读封面,感受基调
1、读书啊,首先要从封面读起。

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表现手法。

同学们读过很多绘本。

封面上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不同在哪儿?
表现手法和我们以前见到的不一样。

以前都是油画、水粉、印刷画,这里,作者运用了水彩和纸片,树叶的拼贴,巧妙地把各种绘画技巧融合在一起,刻画出了植物优美的线条,使得画面既充满艺术感,又感到很真实。

3、我们继续来看封面,你还了解了和这本书有关的什么内容?
(作者、国籍、译者)(板书:安妮.莫勒)
4、瞧,同学们多聪明,从绘本的封面读出了这么多的内容!
好,现在我们就先来读一读吧!(发书)
同学们先快速地翻一翻,快速地浏览一番。

四、读引言,感受内容
1、大家看一看,封面上还有一段文字,这是这本书的引言,它将告诉你一些关于这本书的重要的有用信息。

请你自由朗读。

谁来读给大家听?(3人分节读)
2、愿意跟着种子们一起去冒险吗?
五、读绘本,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
1、跟随种子们去冒险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植物的生长过程才行。

(出示插图)请你翻到绘本的第一页,自己读一读。

2、植物是从什么开始生长的?又是怎样生长的呢?读了文字,你了解了吗?
3、看,作者还细致地把植物生长的过程绘制在“相框”里了。

结合你刚刚看到的文字,说说看。

(指名回答)老师指图相机补充。

指第3幅图:这就是花瓣掉落后的果实,这是什么?把果实剖开了,看到了果实的内部结构。

4、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们发现植物本身并不会旅行,但是它们会把自己的种子送上旅途。

他们有什么秘密手段?赶快走入书中看看吧!
六、精读精彩片段,呈现种子旅行的奇妙方法
1、出示插图。

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
蒲公英
这是蒲公英的花。

这是蒲公英的种子。

(出示蒲公英种子图)种子怎么样?(种子随风飘舞。


在最最远方,还有一个乘着降落伞的人,就像一株蒲公英的种子……)
罂粟
这是罂粟的花,花瓣大而艳丽,多漂亮呀!
哪是罂粟的果实?长什么样?(出示罂粟果实图)它有什么特点?(顶着一叶小伞,如一个小药壶般,有缝隙,能看到里面一粒粒轻轻小小的种子。

罂粟的种子很轻很轻,随着风轻轻一摇,种子就会洒落出来。

蝴蝶
一只黄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一只灰色的停留在花枝上休憩。

2、你瞧,这一页插图里,作者的表现手段依然是奇妙多样的。

依然用绚丽夺目的春天色彩、手撕画和草叶拼贴的手法向我们展开了一幅种子旅行的画面。

3、那么,作者又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向我们作描述的呢?打开这一页,图文对照着再读一读。

相信你一定还会有收获。

自读、
4、(出示放大文本)指名读。

(出示插图)教师配乐读。

5、、同学们愿不愿意跟随蒲公英的脚步,一起去旅行呢?好,我们一起出发!(播放录像)
七、总结学法,设疑。

瞧,蒲公英、杨树和罂粟的种子可以借助风力旅行,还有哪些种子也要借助风力呢?
大自然中除了风可以帮助种子旅行,还有哪些也能帮助种子旅行,是怎样帮助的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全都藏在书中。

我们怎样把这些知识都能读懂读会呢?请你按照今天学习的方法,(出示方法)一、仔细观察,二、展开想象,三、品读文字。

到书中去找寻大自然的奥妙,去品读安妮.默勒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画吧!
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与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