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物地理区划

合集下载

我国动物地理区系的划分及主要区域

我国动物地理区系的划分及主要区域

我国动物地理区系的划分及主要区域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国动物地理区系的划分及主要区域动物地理区系是指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地理分布规律和特征的动物群落的区域性分类。

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

动物资源及地理分布.


一、我国的动物资源
中国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哺乳动 物,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 的少数地区,目前仅有 1000 只左右,杂食性。作 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大熊猫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 迎和喜爱。属于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称为“国宝”。
羌塘高原动物贫乏,主要种类为野牦牛、藏羚、野驴等,青海西藏地区, 自然条件垂直变化比较明显,气候随海拔降低而较温暖。高山带以下主要是 草原环境。东南部有高山针叶林,动物区系中包括出现于针叶林或高山灌丛 和高山草甸的种类,如自唇鹿、马踌、松田鼠、马鹿。其中狭颅鼠兔,川西 鼠兔,木里鼠兔只在本区出现。其它的种类如大耳鼠兔,藏鼠兔,间颅鼠兔, 红耳鼠兔、黑唇鼠兔和灰鼠兔等在其它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扩展。这个地带为 现代鼠兔最繁盛的中心。雪豹、白鹿鹿、藏狐、藏原羚、岩羊、盘羊、喜马 拉雅旱獭、藏苍鼠等为广泛分布的种类。


吉林、辽宁以及阿尔泰山一带的典型种类有驯鹿、驼鹿,狼獾,雪兔, 马鹿,白鼬、伶鼬、猞猁、棕熊、狼、狐及仅见于新疆阿尔泰山地的河狸。 还有林旅鼠、普通田鼠、蝙蝠、飞鼠、松鼠、狍、艾鼬、狗獾,小型兽如须 鼠耳蝠,大棕蝠、褐家鼠等。
我国东北邻近的苏联、朝鲜、日本附近分布的种类有鼠兔科的鼠兔、紫 貂、原唇、花鼠、大林姬鼠、狭颅田鼠,长尾黄鼠。以及缺鼠鼹、东北兔、 东北鼢区:包括云南、与两广南部、福建省东南合海一带,以及台湾、海 南岛和南海各群岛。在我国范围内动物中,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几种长臂猿、 懒猴、熊猴、几种叶猴、亚洲象、熊狸、大斑灵猫、椰于猫。广布科中的毛 猥、背纹鼬、豚鹿、鼷鹿、野牛、兰腹松鼠、巨松鼠,笔尾树鼠、长尾攀鼠 等等,其中有许多只限于云南最南部。在亚南热带地区代表性科中有树(鼠 句)、棕果蝠、银星竹鼠等。

内蒙和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河西走廊、塔里木、紫达木、准噶尔等 盆地和天山山地等地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属荒漠和草原地带,主要有黄 羊、达乌尔鼠兔、达乌尔黄鼠、小毛足鼠、草原鼢鼠、长爪沙鼠、草原田鼠、 草原旱獭等动物。西部荒漠地区属于典型的荒漠种类,与蒙古接壤的砾质和 砂质戈壁地带分布了如栓柳沙鼠、短耳沙鼠,红尾沙鼠,大沙鼠、子午沙鼠、 五趾心颅跳鼠、三趾心颅跳鼠、肥尾心颅跳鼠、长耳跳鼠、五趾跳鼠、小五 跳鼠、巨泡五趾跳鼠、羽尾跳鼠、三趾跳鼠、小耳跳鼠等典型荒漠种类,食 肉类广布种中有虎鼬、漠猫、兔狲和沙狐。有蹄类有野生双峰驼、野驴以及 几种羚羊,为本区代表件种类。天山山地森林种类有马鹿、狍等。 青海、西藏和西川西部,东由横断山脉的北端,南由喜马拉雅山脉,北 由昆仓、阿尔金和祁连山各山脉所围绕的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500m以上。 气候属长冬无夏的高寒地带。植被包括高山草甸,高山草原和高寒荒漠。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2.0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2.0

丹顶鹤
东北虎
华北区
本区动物区系一方面与东北森林 及蒙新草原地带有密切关系,另一方 面也混有一些南方产物,特有的种类 比较少,反映本区动物有南北两方过 渡的特点,但偏重于北方。人类的农 业活动对本地区动物的影响比国内其 他地区更为显著。危害农作物的啮齿 类,如仓鼠、姬鼠、鼢鼠等较常见。 褐马鸡、长尾雉的分布局限于本区。
包括云南与广东、广西的南部、 福建东南沿海一带以及台湾、海南 岛和南海各群岛。气候炎热多雨, 动物种类冠于全国。哺乳动物以热 带森林树栖食果种类最繁盛,典型 的有多种猿猴、松鼠及食果蝠类, 在云南还有亚洲象。本区鸟类非常 繁盛,产有许多热带种类,如鹦鹉、 犀鸟、太阳鸟等,它们大多羽色艳 丽。此外,还有原鸡、绿孔雀等仅 见于本区的热带种类。爬行类中著 名的有飞蜥、巨蜥、鳄蜥等。
犀鸟
华南虎
白唇鹿
华中区
包括四川盆地以东的长江流域。 南北类型相混杂和过度现象成为本区 的特色,与华南地区共有的种类多, 如猕猴、穿山甲、灵猫和华南虎等。 长江中下游有我国特产的淡水鲸类白 鳍豚。本区特产鸟类有金鸡、竹鸡、 长尾雉、黄腹角雉等。爬行动物中的 扬子鳄为我国特产,分布于长江下游。
白 鳍 豚
华南区
褐马鸡
仓鼠
蒙新区
本区包括内蒙和鄂尔多斯高原、阿 拉善、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盆地 和天山山脉。本区干旱的气候、荒漠 和草原为主的植被条件影响动物区系 的组成。动物种类贫乏,主要是适应 于荒漠和草原种类,以啮齿类和有蹄 类最为繁盛。啮齿类中以跳鼠科和沙 鼠亚科为最典型,有蹄类有野生双峰 驼、野驴和几种羚羊。鸟类也以适应 荒漠生活的种类为多,典型代表有大 鸨、沙鸡、沙百灵等。
双பைடு நூலகம்驼
羚羊
青藏区

动物的生物地理分布

动物的生物地理分布
布有影响
竞争关系:不同动物之间 的竞争关系会影响它们的
分布和数量
帮助理解动物的分布和迁徙规律 为保护濒危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 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策略
动物的分布规律
热带地区: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高
温带地区:物种相对较少,但特有物种 较多
寒带地区:物种稀少,但特有物种较多
促进科学研究:动物的分布规律是生物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促进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地理分布的影 响因素
温度:影响动物的生长、 繁殖和分布
降水:影响动物的饮水和 食物来源
湿度:影响动物的生活环 境和生理活动
风速:影响动物的迁徙和 分布范围
山脉:影响动物的迁徙和分布
河流:影响动物的饮水和觅食
干旱沙漠 区:位于 干旱地区, 气候干燥, 动植物种 类特殊
高山冰雪 区:位于 高山地区, 气候寒冷, 动植物种 类特殊
海洋区: 位于海洋 中,气候 湿润,动 植物种类 丰富
气候条件:不同地区的气 候条件对动物的分布有重
要影响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动 物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有
影响
食物资源:食物资源的丰 富程度和分布对动物的分
动物的生物地理分布
汇报人:XX
目录
动物地理区的划分
动物的分布规律

动物地理分布的影 响因素
动物地理分布的演 替
动物地理分布的保 护与利用
动物地理区的划分
热带雨林 区:位于 赤道附近, 气候湿热, 动植物种 类丰富
温带森林 区:位于 温带地区, 气候温和, 动植物种 类多样
寒带苔原 区:位于 北极地区, 气候寒冷, 动植物种 类较少
逆行演替:生态系统向简单、原始 方向发展的过程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我国动物地理区划分属于世界动物地理分区的古北界与东洋界。

两界在我国境内的分界线西起横断山脉北部,经过川北的岷山与陕南的秦岭,向东至淮河南岸,直抵长江口以北。

我国动物区系根据陆栖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类和鸟类的分布情况,可以分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中区及华南区7个区。

其中前4个区属于古北界;后3个区属于东洋界。

东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山地森林草原及松辽平原地区。

气候寒冷,因此本区耐寒性的森林动物十分丰富,也是我国毛皮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如鼬科的紫貂、水獭、黄鼬,猫科的东北虎、金钱豹,犬科的貉和赤狐,熊科中以黑熊最为普遍。

有些栖息于北极圈的寒带种类也延伸至此,如驼鹿、狼獾、雪兔和森林旅鼠。

鸟类以松鸡科和雉科种类最多。

爬行类和两栖类在本区较贫乏。

华北区北临蒙新区与东北区,南抵秦岭、淮河,西起甘肃,东临黄海和渤海。

本区动物区系一方面与东北森林及蒙新草原地带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混有一些南方产物,特有的种类比较少,反映本区动物有南北两方过渡的特点,但偏重于北方。

人类的农业活动对本地区动物的影响比国内其他地区更为显著。

危害农作物的啮齿类,如仓鼠、姬鼠、鼢鼠等较常见。

褐马鸡、长尾雉的分布局限于本区。

蒙新区本区包括内蒙和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山脉。

本区干旱的气候、荒漠和草原为主的植被条件影响动物区系的组成。

动物种类贫乏,主要是适应于荒漠和草原种类,以啮齿类和有蹄类最为繁盛。

啮齿类中以跳鼠科和沙鼠亚科为最典型,有蹄类有野生双峰驼、野驴和几种羚羊。

鸟类也以适应荒漠生活的种类为多,典型代表有大鸨、沙鸡、沙百灵等。

青藏区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气候属高寒类型。

动物区系贫乏,主要是由适应于高原的种类所组成。

偶蹄类中的野牦牛和藏羚为本区的特有种。

广泛分布的有藏原羚、岩羊、盘羊、白唇鹿、藏驴等。

鸟类种类较少,雪鸡、雪鹑、藏雀等均为高原独特的种。

我国动物地理分区概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课时).doc

我国动物地理分区概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课时).doc

我国动物地理分区概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课时)我国动物区系分属于世界动物区系的古北界与东洋界两大区系。

这二大区系的分界线西起横断山脉北端,经过川北岷山与陕南的秦岭,向东达于淮河一线。

在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地势平坦,缺乏自然阻隔,因而呈现为广阔的过渡地带。

我们祖国有着广阔疆域和多样的自然条件,动物类群极为丰富,特别是古北界与东洋界均见于我国,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不可比拟的,这些为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和广泛利用动物资源提供了优越条件。

加以我国在第四纪以来,并未遭受像欧亚大陆北部那样广泛的大陆冰川覆盖,动物区系的变化不像欧亚北部那样剧烈,因而保留了一些比较古老或珍稀种类,例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褐马鸡、扬子鳄和大鲵等,均为世界仅有的珍贵动物。

解放以来,我国动物学和动物地理学工作者对我国昆虫以及陆栖脊椎动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根据对我国自然区划、动物区系和生态动物地理群的综合分析,把我国分为东北、华北、蒙新、青藏、西南、华中和华南七个区,各区内并有相应的亚区。

制定动物地理区划的最终目的在于合理地、有计划地利用动物资源,因而必须优先注意各区内的数量占优势的种类以及有发展前途的种类。

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与生态地理动物群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一)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包括东北北部(大、小兴安岭北部)和新疆最北部(阿尔泰山区),均属泰加林南部的边缘地区,是我国木材及重要毛皮兽产区。

兽类中有蹄类众多,驼鹿、马鹿、麅和野猪为优势种,食肉类中黄鼬、香鼬、艾虎、棕熊、狐、水獭等较普遍,松鼠、花鼠、林姬鼠、棕背 NFDBF 和红背 NFDBF 为小型兽类的优势种及常见种,后两种对红松更新有严重危害,解放后我国动物学工作者在控制其危害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鸟类中以榛鸡、斑翅山鹑和雉较为繁盛,是重要狩猎对象。

此外星鸦、渡鸦、黑啄木鸟、三趾啄木鸟、戴菊和币鸟等均为本区常见的有代表性种类。

变温脊椎动物稀少。

(二)温带森林—森林草原、农田动物群从东北针叶林带以南至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温带季风地区。

我国动物地理区划课件

我国动物地理区划课件

根据海洋生物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和温度 属性,可以将海洋生物分为三类:
按温度属性划分的 海洋生物类型 1. 冷水种
寒带种 亚寒带种 2. 温水种 冷温种 暖温种 3. 暖水种 亚热带种 热带种
适合水温
低于4℃ 0℃左右 0~4℃左右 4~20℃左右 4~12℃ 12~20℃ 高于20℃ 20~25℃ 高于25℃
• 自然区划、生态动物地理群
• 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条件的区域分化存在 着密切的关系,区划的分界线与相应的自 然分界线相当或大体相当。
• 根据环境温度、湿度、降雨量以及植被等 条件的不同,中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季 风区、蒙新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
• 在季风区内,又可分为五大温度带:寒温 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及热带。
世界海洋动物地理分区
• 海洋分为沿海带和远海带等生态带 (ecological zone)。
• 生态带的划分根据主要是海洋深度及其相 应变化的生态条件。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 压力逐渐增大,光线逐渐减弱,温度逐渐 降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相应发生变化。
沿海带(coastal zone)是指自海岸 至水深200m的海区。分为潮间带 (intertidal zone)和浅海带(littoral 或 neritic zone)。 潮间带是指大潮高潮线和 大潮低潮线之间的沿岸海滨地带。 浅海带
• 自然区划
• 生态动物地理群
• 根据动物对大区域气候条件适应的共同性, 可以将我国的动物分为七种基本的生态动 物地理群,它们与动物地理区划存在着密 切的关系。
表5-3.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自然区划
界 亚界 区
亚区
自然区 生态地理动物群
东 北 亚 古界

23 动物地理分布

23 动物地理分布

第三节 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划分
动物区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地理隔离 和分布区的一致所形成的动物整体,也就是有关地 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在现今生态条件下所 生存的动物群。动物区系有许多分类位置明确并在 地理分布上重叠的动物种所组成。
海洋动物区系:门类齐全
按动物地理学观点分
大陆动物区系:种类多
(五)古北界
包括欧洲大陆、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及阿拉伯半岛、 喜马拉雅山以北的亚洲。 区系特点: ①与新北界的动物区系有很多共同特征。 ②不具固有的陆栖动物科,但特有)、羚羊、旅鼠等;鸟类中有山鹑、 鸨、毛腿沙鸡、百灵、地鸦、岩鹨(liù )、沙雀等。
生态地理动物群与依据区系组成而划分的动物区系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两者的配合反映了现代生态 因素和历史因素共同对于当地动物的影响,以及各地 动物区系的发展动态和形成过程。 四、水域的动物分布 (一)淡水生物群落 流水水体:是指沿一定方向不断流动的水流,包括 河流、山溪及泉水等。 河流的流速和底质是形成及决定其动物区系组成、 生态分布的主要因素。 静水水域:指不沿一定方向流动的水体,如湖泊、 池塘和沼泽等。 湖泊一般可分为沿岸带、亚沿岸带和深水带3个水 区,沿岸带是湖泊内生物量最大的地带(图23-4)。
(四)东洋界
包括喜马拉雅山以南、我国南部、印度半岛、斯里兰 卡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苏门达腊岛、 爪哇岛、加里曼丹岛等大小岛屿。 区系特点: ①具大陆区系特点,动物种类繁多。 ②哺乳类中的长臂猿科、眼镜猴科、树鼩科等为本界 特有科。 ③鸟类中的和平鸟科为本界特有科。 ④爬行类中的平胸龟科、鳄蜥科、食鱼鳄科等为本界 特有科。
二、气圈
气圈内的大气中,氧约占 21%,氮占 78%,二氧化 碳占0.03%,还有含量不等的水蒸气和少量惰性气体。 氧的存在及溶解于水的性质,是一切动物呼吸和生存 的先决条件。氮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 是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的基本成分和主要原料。 三、土壤岩圈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构成仅地壳表层 与生命有关。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中间层,厚度约2865 km,主要由 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核 心部位,距离约为3473 km。 生物体的矿物质代谢都是在地壳之间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底栖生物(benthonic organism)是指生 活于水域(包括淡水、海洋等)底面、底 上和底下的动植物。
• 远海带(pelagic zone)是指沿海带范围 以外的全部海洋水域。其水体自上而下根 据深度分为3个带:上层带(〈200m)、 半深海带(200~4000m)和深海带(〉 4000m) 。
高地森林草原—草甸、
Ⅳ 青 藏 ⅣA 羌塘高原亚区 9
寒漠动物群
区 ⅣB 青海藏南亚区 10
表5-3.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续)
界亚 界
东 中
洋印 亚
界界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自然区划

亚区
自然 区
生态地理动物群
Ⅴ 西 南 ⅤA西南山地亚区 11 区
高地森林草原—草甸、 寒漠动物群
ⅤB 喜马拉雅亚区 12
• 淡水动物的地理分区,主要以鱼类组成作为区划 依据。地球上的淡水鱼类种类和数量虽很多,但 其中绝大部分是鲤形目的种类,故通常以它们为 主索。 中国淡水水生动物分布区可以划分为5个 区:北方区(或称为北方山麓区)、华西区(或 中亚高山区)、宁蒙区(或宁蒙高原区)、华东 区(或江河平原区)、华南区(或岭南山麓区)。
• 自然区划
• 生态动物地理群
• 根据动物对大区域气候条件适应的共同性, 可以将我国的动物分为七种基本的生态动 物地理群,它们与动物地理区划存在着密 切的关系。
表5-3.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区划的关系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中国自然区划
界 亚界 区
亚区
自然区 生态地理动物群
东பைடு நூலகம்北 亚 古界


Ⅰ 东 北 ⅠA 大兴安岭亚区 1
为自潮间带以下至200m水深的沿海海域。
• 潮间带生物(intertidal organism):栖 息、生活在潮间带的各种生物。潮间带生 物属于底栖生物的一部分。
• 潮间带生物的种类繁多,包括藻类、高等 植物、无脊椎动物的许多种类和少量的鱼 类。如:软体动物的滨螺、牡蛎等腹足类 和双壳类;甲壳动物的藤壶、蟹类、龟足; 以及沙蚕、海葵等。
• 自然区划、生态动物地理群
• 动物地理区划与自然条件的区域分化存在 着密切的关系,区划的分界线与相应的自 然分界线相当或大体相当。
• 根据环境温度、湿度、降雨量以及植被等 条件的不同,中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季 风区、蒙新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
• 在季风区内,又可分为五大温度带:寒温 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及热带。
• 海洋动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海水温度、盐 度、水深、底质等因素以及大陆阻限的影 响。目前,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海洋动物 地理区划系统。
• 根据海洋哺乳类和鸟类分布,地球上的海 洋可以划分为七个区:北极区、北太平洋 区、北大西洋区、热带印度一太平洋区、 热带大西洋区、南温区 。
中国海洋动物地理分区
• 我国海区的海洋生物区系分别属于北太平 洋区和热带印度一太平洋区。两区的分界 大体是从长江口北岸至朝鲜济州岛之间。 根据不同海区的鱼类区系成分及其温度属 性等特点,我国海洋鱼类地理分布区大致 可划分为三个区:黄-渤海区 、东海区 、 南海区 。
自然分布区 月平均水温 不高于10℃
0~25C
大于15℃

ⅠB 长白山亚区
2
ⅠC 松辽平原亚区 3
Ⅱ 华 北 ⅡA 黄淮平原亚区 4 区
ⅡB 黄土高原亚区 5
季风 区北
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
温带森林—森林草原、 农田动物群

Ⅲ 蒙 新 ⅢA 东部草原亚区 6
温带草原动物群




ⅢB 西部荒漠亚区 7 ⅢC 天山山地亚区 8
西部 高原
温带荒漠、半荒漠动物 群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界 亚界

亚区
Ⅰ东北区
ⅠA 大兴安岭亚区 1
东北亚界 古
ⅠB 长白山亚区
2
ⅠC 松辽平原亚区 3

Ⅱ华北区
ⅡA 黄淮平原亚区 4
ⅡB 黄土高原亚区 5

Ⅲ 蒙新区
ⅢA 东部草原亚区 6
中亚亚界
ⅢB 西部荒漠亚区 7 ⅢC 天山山地亚区 8
Ⅳ 青藏区
ⅣA 羌塘高原亚区 9
ⅣB 青海藏南亚区 10
世界海洋动物地理分区
• 海洋分为沿海带和远海带等生态带 (ecological zone)。
• 生态带的划分根据主要是海洋深度及其相 应变化的生态条件。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 压力逐渐增大,光线逐渐减弱,温度逐渐 降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相应发生变化。
沿海带(coastal zone)是指自海岸 至水深200m的海区。分为潮间带 (intertidal zone)和浅海带(littoral 或 neritic zone)。 潮间带是指大潮高潮线和 大潮低潮线之间的沿岸海滨地带。 浅海带
季风
Ⅵ 华 中 ⅥA 东部丘陵平原亚区
13 区南

ⅥB 西部山地高原亚区
14
亚热带森林—林灌草 地、农田动物群
Ⅶ 华 南 ⅦA 闽广沿海亚区 15 区
ⅦB 滇南山地亚区 16
ⅦC 海南岛亚区
17
热带森林、林灌草 地、农田动物群
ⅦD 台湾亚区
18
ⅦE 南海诸岛亚区 19
中国淡水动物地理分区
根据海洋生物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和温度 属性,可以将海洋生物分为三类:
按温度属性划分的 海洋生物类型 1. 冷水种
寒带种 亚寒带种 2. 温水种 冷温种 暖温种 3. 暖水种 亚热带种 热带种
适合水温
低于4℃ 0℃左右 0~4℃左右 4~20℃左右 4~12℃ 12~20℃ 高于20℃ 20~25℃ 高于25℃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续)
界 亚界

亚区
Ⅴ 西南区 ⅤA西南山地亚区
11

ⅤB 喜马拉雅亚区
12
中印亚界 Ⅵ 华中区 洋
ⅥA 东部丘陵平原亚区
13
ⅥB 西部山地高原亚区 14

Ⅶ 华南区 ⅦA 闽广沿海亚区
15
ⅦB 滇南山地亚区
16
ⅦC 海南岛亚区
17
ⅦD 台湾亚区
18
ⅦE 南海诸岛亚区
19
• 我国的动物地理区划,除了以动物区系及 其起源为根据以外,在进行动物地理区划 时,还应当综合考虑古环境的演变、我国 的自然区划、生态动物地理群特点以及人 类活动等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