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20210304122844)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概述1. 引言1.1 遗传学的重要性1.2 遗传因子发现的历史背景2. 格雷戈尔·孟德尔的豌豆实验2.1 孟德尔的生平简介2.2 豌豆实验的设计2.3 遗传规律的发现2.3.1 一阶杂交(单因子遗传)2.3.2 二因子杂交(多因子遗传)2.4 孟德尔定律的表述2.4.1 分离定律2.4.2 组合定律3. 遗传因子的概念3.1 遗传因子的定义3.2 遗传因子与性状的关系3.3 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4. 染色体理论的建立4.1 细胞分裂的发现4.2 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4.3 托马斯·亨特·摩根的果蝇实验4.4 连锁与重组的概念5.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实5.1 核酸的发现5.2 奥斯瓦尔德·艾弗里的实验 5.3 DNA双螺旋结构的解析5.4 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6. 遗传工程与基因编辑6.1 基因克隆技术6.2 基因工程技术6.3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7. 遗传学的应用7.1 农业中的遗传改良7.2 医学中的遗传诊断与治疗 7.3 法医学中的DNA指纹技术8. 遗传学的未来展望8.1 基因组学的发展8.2 个体化医疗的前景8.3 伦理与法律问题9. 结论9.1 遗传因子发现的科学意义 9.2 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贡献参考文献附录A. 孟德尔豌豆实验的原始数据B. 染色体图谱C. 基因编辑技术的操作指南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关于遗传因子发现知识点的概述框架,具体每个部分需要根据实际的学术研究和资料进行详细撰写和扩展。
每个章节都应该包含详细的解释、实例、图表和参考文献,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
此外,为了确保文档的可编辑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使用Word文档格式进行撰写,并在完成后进行彻底的校对和格式审查,以避免任何乱码或错乱字符段落的出现。
知识点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的分散定律(1)一、遗传学基本概念1. 遗传、变异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别之间相似的现象。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间或子代个别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变异又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2. 性状、相对性状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性的总和。
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
有的是形态布局特性(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法特性(如狗的打击性、遵从性),等等。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联合种性状(如种子的形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种子的形状有圆滑和皱缩之分)。
【重要提示】相对性状的理解要点:“两个同”:同种生物、联合性状。
“一个不同”:不同表现类型。
二、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简略成功的原因1. 豌豆花的特点(1)从布局上看,豌豆花属于两性花。
(2)当花蕊成熟后,豌豆花雄蕊的花粉会落到联合朵花雌蕊的柱头上,这种方法叫作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3)豌豆花在未绽放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称为闭花授粉。
(4)由上述剖析说明,在自然状态下,豌豆都是纯种。
2. 人工杂交的基本操纵(1)①是除去花的全部雄蕊,称为去雄,该历程的目的是防备自花传粉,连合豌豆花的授粉特点剖析,该操纵历程应在雄蕊和雌蕊未成熟时举行。
(2)②是套袋处理,目的是防备外来花粉的干扰。
(3)③是待雌蕊成熟时,收罗另一朵花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这种方法称为人工异花传粉,此中,提供花粉的A花称为父本(♂),接纳花粉的B花称为母本(♀)。
(4)④还是套袋处理,目的是防备外来花粉的干扰。
3. 相对性状豌豆的各种性状易于区分并能够稳固遗传【核心概括】豌豆的特点成功的要害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避免外来花粉混杂,终于既可靠又简略剖析具有许多简略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终于简略查看和剖析易于栽培,生长期短实验周期短,实验易于开展和剖析能产生较多的种子便于收集数据,利于终于的统计花较大易于举行人工异花传粉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不同品种的豌豆之间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为了便于剖析,孟德尔首先对一对相对性状举行杂交实验。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1)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7)专题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10)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21)专题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28)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1.豌豆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的自花传粉和玉米的同株异花传粉都称为自交2.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杂交)的一般步骤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如豌豆的红花与白花、狗的直毛与卷毛、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等。
(1)玉米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有何优点?提示①单性花,雌雄同株,便于进行人工杂交;②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能稳定遗传;③易栽培,生长周期短,一次产生的后代数量多。
(2)利用玉米进行人工杂交时,是否还需要在开花前对母本去雄?为什么?提示不需要。
因为玉米是单性花,即雌雄异花,只需在开花前对母本的雌花进行套袋,即可避免自交和外来花粉的干扰。
(3)利用玉米进行人工杂交时,主要的操作流程有哪些?提示开花前套袋→(开花时)采集花粉→人工授粉→套袋。
[典例1]下列各项中,互为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长毛与鼠的黑毛B.豌豆的紫花与白花C.牛的有角与羊的有角D.茉莉的白花与绿叶解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A和C都不属于同一种生物,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D属于同一种生物的不同性状,所以也不属于相对性状。
答案 B【归纳总结】两次套袋的“三同”与“一不同”:【技法点拨】相对性状的“两同一不同”★均为相对性状(1)在对豌豆的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中,亲本是否都进行了去雄处理?提示去雄只对母本进行,父本不能去雄。
(2)融合遗传与孟德尔遗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提示子代是否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2.写出下列遗传符号的含义(1)P:亲本♂:父本♀:母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2)×:杂交;⊗:自交。
1.1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1、豌豆的特点(1)传粉、授粉。
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
(2)有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开花之前)→(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说明P表示,♂表示,♀表示↓表示产生下一代F1表示F2表示×表示× 表示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决定,用表示(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决定,用表示(矮茎用d表示)。
(2)体细胞中因子在。
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
(3)在形成时,成对因子发生彼此,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因子中的个。
(4)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的。
第1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五、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因子发生,分离后的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1、交配类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则甲♂×乙♀为。
2、性状类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的的。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后代中,遗传性状出现和的现象。
3、基因类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示。
等位基因:控制的个基因。
4、个体类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组成。
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遗传,后代性状分离):纯合子(如AA的个体)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表现型第3页共10页第4页共10页五、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正推类型:(亲代→子代)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⑴AA×AA AA全显⑵AA×Aa AA : Aa=1 : 1全显⑶AA×aa Aa全显⑷Aa×Aa AA : Aa : aa=1 : 2 : 1显:隐=3 : 1⑸Aa×aa Aa : aa =1 : 1显:隐=1 : 1⑹aa×aa aa全隐逆推类型:(子代→亲代)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亲代基因型⑴全显至少有一方是AA⑵全隐aa×aa⑶显:隐=1 : 1Aa×aa⑷显:隐=3 : 1Aa×Aa1、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当待测个体为动物时,采用测交法;当待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但自交法较简便。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一】相关概念:一、性状类:1、性状: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具有的各种特征。
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简记为“两同一不同”)。
如:狗的卷毛与直毛、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3、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4、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的现象;二、交配类:1、自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交配;2、杂交:同一个体或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3、测交:杂合子与隐性重合子杂交或F1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4、正交和反交是一对相反的概念:若正交为母本为高茎豌豆与父本矮茎豌豆杂交,则反交为母本为矮茎豌豆与父本高茎豌豆杂交;5、自由交配:玉米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雌花既能完成自交,也能完成杂交,我们把这种方式叫做自由交配;三、基因类: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3、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基因A与A ;4、等位基因:杂合子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的基因B与b ;5、非等位基因:有两种,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A与B,另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A与C;四、符号类:1、亲本:P2、母本:♀3、父本:♂4、子一代:F1 ;5、子二代:F26、子n代:Fn7、纯合子:AA或aa8、杂合子:Aa ;9、自交:⊗10、杂交:× ;五、其他:1、自花传粉:同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从而完成授粉的方式;2、闭花受粉:如豌豆等植物在未开花之前已完成受粉的现象;3、表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也叫表现型;4、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5、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6、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二】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一、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3、豌豆花大,便于进行去雄,传粉等;4、子代数目多,便于进行统计分析。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一、遗传因子的概念遗传因子是指影响个体性状或表型的基因,是决定生物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遗传因子是由DNA分子组成,具有编码蛋白质的信息。
二、遗传因子的发现历程1. 格里高利·孟德尔的实验: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存在和遗传规律。
2. 摩尔根和斯图尔特·贝弗里奇的实验: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 阿瑟·斯通等人的实验:通过玉米杂交实验,发现了连锁不平衡现象。
4.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等人的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首次观察到DNA分子结构。
5. 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的实验:通过解析DNA分子结构,揭示了基因信息储存和复制机制。
三、遗传因子类型1. 显性基因:表达出来的性状掩盖掉隐性基因。
2. 隐性基因:只有在纯合子状态下才表现出来。
3. 多基因性状: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呈连续性分布。
4. 环境影响: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四、遗传因子的遗传方式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携带突变基因,且为显性基因。
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携带突变基因,但为隐性基因。
3. X连锁显性遗传: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
4. X连锁隐性遗传: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和男性都可能患病。
五、遗传疾病与遗传因子1. 单基因疾病:由单个突变基因引起的疾病,如囊肿纤维化、地中海贫血等。
2. 多基因疾病:由多个不同的突变基因或多个不同的位点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如高血压、肥胖症等。
3. 染色体异常疾病:由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克氏综合征等。
六、遗传因子与遗传咨询1. 遗传咨询:通过遗传学知识和技术,为个人或家庭提供有关遗传风险的信息和建议。
2. 遗传咨询的对象:有家族史或个人患有遗传性疾病的人群,以及计划生育或孕期检查的夫妻。
3. 遗传咨询的内容:了解家族史、评估遗传风险、制定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等。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遗传因子的发现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突破,它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本文将从遗传因子的定义、发现历程、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遗传因子的定义遗传因子是指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它们位于染色体上,由DNA分子组成。
遗传因子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形态、生理功能和行为特征等,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础。
二、遗传因子的发现历程遗传因子的发现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
20世纪初,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存在和遗传规律的更深层次。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的,而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也被揭示出来。
最终,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和完成,使得我们对遗传因子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三、遗传因子的作用机制遗传因子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和调节基因表达来发挥作用。
具体来说,DNA分子通过转录生成mRNA分子,然后mRNA分子通过翻译生成蛋白质。
不同的基因会编码不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则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功能。
此外,遗传因子还可以通过突变、重组和表观遗传等方式产生新的遗传变异,从而推动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
四、遗传因子的应用前景遗传因子的发现和研究为人类健康、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例如,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遗传性疾病。
基因编辑技术则可以精准地修改遗传因子,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新的希望。
此外,遗传因子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为人类认识自然界和探索宇宙奥秘提供更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遗传因子的发现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突破,它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遗传因子的研究将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汇总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基因分离定律一、基本概念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4、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5、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6、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7、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③花大,易于做实验④生长周期短(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①客观事实②提出问题③提出假说④演绎推理⑤预期结果⑥实际结果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Ⅰ(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杂交实验,发现问题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F1:高茎豌豆F1: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3 : 1 1 :2 :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解释现象(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P 纯斡高萇SSU*她种離星瓏“(1)1)}(ill)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1、豌豆的特点(1)_________ 传粉、__________ 授粉。
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____________ (开花之前)T___________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TT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P纯种高茎豌豆X细申璟茎豌豆g 高菱豌豆[自交先高茎豌亶逵蔓豌豆T87 277说明P 表示_________________ , 父表示_________ , 辛表示________J表示产生下一代F1表示____________F2表示______________X表示 _______________x 表示---------------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假说(1 )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用_____________ 表示(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决定,用表示(矮茎用d表示)。
(2 )体细胞中__________ 因子在。
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________________ ,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
(3)在形成时,成对因子发生彼此,分别进入不同的因子中的个。
(4)受精时,___________ 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__ 的。
第1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一一测交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五、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_不相融合;在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_________ 因子发生 _________ ,分离后的 ___________ 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 _______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1、交配类杂交:基因型 ______________ 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 ______________ 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用来测定 F1的基因型, 属于杂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 甲早X 乙父为 _______________ ,则甲父X 乙早为 ______________ 。
杂合子由 __________________ 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 ______ 能稳定遗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T 表现型2、性状类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因子冋矮等。
相对性状:的 的。
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后代中,遗传性状出现和的现象。
3、基因类显性基因: 控制的基因,用来表 示。
隐性基因: 控制的基因,用来表示。
等位基因: 控制的个基因。
4、个体类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 岀来的性状, 如咼茎和矮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组成。
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遗传,后代性状分离):J纯合子(如AA 的个体)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站神于一隐件施令于码愛石代第5页共10页 第6页共10页五、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AA 、Aa 、aa 个体分别占1/4, 1/2 , 1/4。
但因为纯显致死,即 AA1/4 A A自11/HAA2/4 片 4iH] 2■Au JI2/KAa1/I6an■“■-___ _________ ~_ -J7f\6 \ A7/I6JUI六、具体类型题分析及解题技巧1、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当待测个体为 动物时,采用测交法;当待测个体为 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但 自交法较简便。
2、 杂合体连续自交问题连续自交可使其后代的杂合子比例逐渐下降, 而纯合子的比例逐渐 上升,最终可导致后代群体的基因纯合, 因而是获取能稳定遗传的 纯种的主要方法。
注意到连续自交类各子代每种类型都自交。
3、淘汰杂交类淘汰杂交类中涉及到淘汰后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会发生改变 ,这一细节将决定整个分析的正确与否。
淘汰的方式有直接淘汰和间接淘 汰,如人为选择、限定,某些个体失去繁殖能力或含有致死基因等,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学会审题。
例1已知Aa 的个体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有纯显致死的现象, 则该 种个体连续自交 2代之后的性状分离比为?(设 A 控制白色,a 控制黑色) 【解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 Aa 自交得到的F i 中三种基因型的正推类型:(亲代T 子代)逆推类型:(子代T 亲代)2/的个体被淘汰,所以F i仅存Aa、aa两种个体,且所占比例分别为2/3, 1/3。
故F i自交得到的F2中性状分离比为:Aa: aa=( 2/3 X/2):(1/3+2/3 X/4) =2/3。
4、自由交配类自由交配/随机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例2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形,现让纯合的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得F i, F i自交得F2,现让F2中的红果番茄与红果番茄相交,其后代中杂合体占多少?A. 3/4 B . 4/9 C. 1/9 D . 1/6 【解析】F2中红果番茄自由交配有四种交配方式,列表如下(设A控制红果,a控制黄果):因此,后代中杂合体的比例为1/9+1/9+2/9=4/9。
故选B。
5、遗传系谱分析题遗传系谱分析题解题的关键是用“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一般规律或假设验证法对遗传病的类型作出准确判断。
在此基础上对基因型推断、相关概率计算等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要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交配方式基因型及比例早1/3AA XS1/3AA1/9AA早1/3AA XS2/3Aa1/9AA , 1/9Aa早2/3Aa XS1/3AA1/9AA , 1/9Aa早2/3Aa x$2/3Aa1/9AA , 2/9Aa, 1/9aa 1、实验过程Fi■W数比例IS IS n315 108 10132①黄色圆粧、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实验结果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 以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3、结果分析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每一对相对性状,无论是豌豆种子的粒形还是粒色,只看一对相对性状,依然遵循 ___________。
比例均为_______ 。
这说明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
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作出的解释(1)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这样,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它们产生1/16第10页共10页的配子分别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 )杂交产生的F i 遗传因子组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现型 单显(Y_rr ) YYRr 2/16 3/16 黄皱(3) 当F i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 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对 的遗传因子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 。
F i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 种: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 为。
(4)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种,性状表现为种: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J yyRR 1/16 单显(yyR_)yyRr2/16 j 3/16绿圆重组类型(表现型):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指亲本P 中没有的表现型) 三、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一一测交杂讨子一代隐拄證武2、遗传图解YTKKW TTVR'R >TYYK I 犷训YyJU 栉Y>1tr+aYrkr 爭』Kr *4-33 IVJT tfic* 国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 3: 3: 1 YYRR 1/16* YYRr2/169/16黄圆 双显 (Y_R_ )YyRR 2/16测更配于测艾石代 I 肯囲J 蒂钺:「承阿T 舉帔'四、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 /专因子自由组合。
五、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纯隐(yyrr ) yyrrYyRr 4/16 1/161/16 绿皱在自由组合定律中,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的 概率是它们每一性状出现的概率的乘积(乘法定理) 。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
YYrr9页共10页1/16第10页共10页例如:Yy尺「x Yy Rr(UYY : 2Yy : ly>)Rr (圆勒咽X I1RR ; 2Rr: Irr)比密1/4 2/4 1/41/4 2/4 1;4心負色:】垛色)X(3圜越:1皱待)比刮3/4 1/43/4 V4贅艷圓粒3/4 K952 :黄色蟹粒3/4 X 1/4=3/16 3绿色圜粒1/4 X 3/43/M;绿色皱粒1/4^ 1/^1/16 ;1、配子类型的问题例:某生物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这三对基因为独立遗传, 则它产生的精子的种类有:Aa Bb cc2 X 2 X 1=4 种2、基因型类型的问题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先将问题分解为分离定律问题:Aa X Aa宀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 : 2Aa :1aa);Bb X BB T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 : 1Bb);Cc X Cc T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 : 2Cc : 1cc)。
因而其后代有3X2X3 = 18种基因型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表现型?先将问题分解为分离定律问题:Aa X Aa T!代有2种表现型;Bb X bb岳代有2种表现型;Cc X Cc岳代有2种表现型。
因而其后代有2 X X2= 8种表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