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37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答案生物【学案导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答案生物【学案导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学案”是指教师依据教学任务、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学法特点、心理特征等设计,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供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
其本质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指导学生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学案导学模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任务为主线,以发展为目标”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教室变成“开放的学堂,自主的舞台”,构建一种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通过学案导学,学生不仅知道“我要学”(自主性),而且明白“学什么”(任务)、“怎么学”(方法)、“学得怎样”(评价)。
它是新课改理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有机统一。
通过“师在教中学、生在学中教”的互动,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1 学案编制应包含的体系1.1 目标体系学案应包含有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好的本课三维学习目标。
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达到的程度,即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清楚自己需要实现的目标的权利,教师要将学习的知情权还给学生,这样才能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师与学生这一学习的共同体齐心协力去完成任务。
如“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三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并推测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2 问题体系这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根本,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之形成一个个学习任务。
这些问题是用于引导学生到达学习目的,前后问题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并具有层次陛。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2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2(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B.民族主义C.天赋人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2.直接促使北美殖民地人民与英国国王彻底决裂、确定争取独立的共同目标的事件是( )A.列克星顿枪声B.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发表C.《独立宣言》发表D.英王颁布诏书,宣布北美处于叛乱状态3.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说:“在人类历史事件的进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他们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据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意旨,采取独立和平等地位时,由于他们对人类舆论的尊重,所以必须把他们不得不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
”材料中的两个民族是指( )A.美利坚和不列颠 B.法兰西与美利坚 C.美利坚与印第安 D.印第安与不列颠4.根据《独立宣言》,政府存在的目的是( )A.发展社会经济B.维护民族利益C.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D.反对外来侵略5.《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段话最能说明独立战争的性质的侧重点是( )A.民族独立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反殖民主义斗争 D.小国的反抗斗争6.“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这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
”引文的出处及理论根据分别来自( )A.《人权宣言》、《社会契约论》B.《权利法案》、《论法的精神》C.《独立宣言》、《社会契约论》D.美国1787年宪法、《论法的精神》7.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都强调( )A.人的自然权利B.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8.观察右图,这幅漫画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主权论”兴起C.反对君主专制制度D.近代民主思想兴起9.《人权宣言》之所以被作为1791年宪法的前言,主要是因为它( )A.规定了法国根本的政治制度B.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否定了法国封建的等级制度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10.下列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B.都维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C.都体现了反封建专制的要求 D.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11.法国《人权宣言》为资产阶级社会确立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的人权③法律是公众意志的体现④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于议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理论基础是法国启蒙思想②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③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体制④赋予全体公民充分的选举权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13.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数学必修第一册2023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数学必修第一册2023【学习目标】
1. 理解双曲函数的基本性质。
2. 掌握绘制双曲函数图形的方法。
【知识重组】
双曲函数作为一种特殊的曲线函数,有着自己的注意事项,需要考生在记忆双曲函数的基本性质的同时,能够掌握绘制双曲函数的技巧。
双曲函数的性质:
(1)定义:双曲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sec(x+b),其中a为系数,b为常数。
(3)如果a>0,则有:y=a*Sec(x+b)>0 ,y=a*Cosec(x+b)<0。
(4)极值:双曲函数的极值点的x 值是b的值;y值由a的正负大小决定。
(5)导数:双曲函数的导数形式为: y'=a*tan(x+b);也可以用其通式记作
y'=a*cot(x+b)。
绘制双曲函数图形:
1.根据双曲函数[y=(a/2)*sec(2x+b)]的参数a和b来决定曲线的大小、方向、偏移、极值和导数。
2.先求取双曲函数对应的坐标(x,y)得出函数图像。
3.在函数图像中画出极值点和导数点。
4.根据原函数所提供的x,y的定义域确定绘图范围,画好函数的图像。
【能力反思】
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学习关于双曲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掌握绘制双曲函数图形的方法,在广泛阅读有关资料之后,最终对双曲函数也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一步步认识到双曲函数的定义、通式、极值、导数,明白了如何根据双曲函数参数a和b绘制双曲函数图像,以及根据函数定义域确定绘图范围。
希望以后能够以此学习数学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释放思维的丰富性。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20—2021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A版必修4【配套备课资源】第1章 1.5

2020/9/7
本课时栏目开关
本课时栏目开关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本课时栏目开关
左
右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本课时栏目开关
缩短
不变
伸长
A [-A,A]
伸长 A
缩短 -A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0,0)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C
本课时栏目开关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B
本课时栏目开关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C
本课时栏目开关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本课时栏目开关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解析
本课时栏目开关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0 1 0 -1 0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0
1
0 -1 0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左 右
左
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2
ω>1
0<ω<1
几何画板演示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几何画板演示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纵 A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人教版)英语选修7同课异构课件:Unit 1:Grammar

Be careful!
5. 不定式作定语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say on the question?
注意: 作定语的不定式如果是不及物动 词, 或者不定式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是 不定式的地点、工具等,不定式后面须有 相应的介词。
He is looking for a room to live in. There i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6. 不定式作状语 I stayed there to see what would happen. We were very excited to hear the news.
(adverbial)
10. We must call on local government to give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disabled people.
(object complement)
The following verbs are normally followed by the infinitive. afford, agree, appear, arrange, ask, attempt, care, choose, claim, come, consent, dare, decide, demand, deserve, determine, elect, endeavor
如: He made a face and made everybody laugh. 他做了一个鬼脸, 逗得大家都笑了。
注意:
如果上述结构变为被动语态,不定式就由 原来的宾语补足语变为主语补足语,此时第2类 动词(let, have无被动语态)后原来不带to的不 定式要加to。 如: He was seen to go upstairs.
最新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4(讲义):专题1第一单元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Wor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4(讲义):专题1第一单元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Word版含解析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 [学习目标定位] 1.熟知能量转化形式及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本质。
2.学会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2)依据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可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下列图中,图1表示放热反应,图2表示吸热反应。
(3)N(g),O(g)===2N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22由图可知:1 mol N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946_kJ; 21 mol O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498_kJ; 22 mol NO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是1264_kJ;则N(g),O(g)===2NO(g)的反应吸收的热量为180_kJ。
222(反应热、焓变的概念(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即: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所具有的焓与反应物所具有的焓之差)。
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1。
3(Δ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1)放热反应是反应完成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
由于反应后放出热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故ΔH<0(填“<”或“>”,下同)。
(2)吸热反应是反应完成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
由于反应升高,故ΔH>0。
时吸收环境能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4(有下列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燃烧煤炭取暖 ?钠与水反应 ?胆矾受热失去结晶水,其中为吸热反应的是??,放热反应的是????。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第1课时

升高,由0价升高到+4价
。
(2)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氧化铜(失去氧生成了铜);该物质在反应前后,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 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2价降低为0价 。
答案
(3)化合价的变化与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
答案
2.请分析下列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若有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1)2NaOH+H2SO4===Na2SO4+2H2O 答案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 (2)3CO+Fe2O3=高==温==3CO2+2Fe 答案 有变化。碳元素由+2价升高到+4价,(CO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铁元素由+3价降低到0价,(Fe2O3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
一 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导学探究 1.写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2CuO=高==温==2Cu+CO2↑ ;
请根据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碳(得到氧生成了二
氧化碳) ;该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 碳元素的化合价
点燃 =====
2NaCl;在反应前后
钠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根据它们的原子结构,
分析讨论其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 由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分析可知:钠原子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
成为具有稳定结构的Na+,其化合价由0
价升高为+1价。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
成为具有稳定结构的Cl-,其化合价由0
答案
活学活用 3 4
3.下列反应中,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NH4HCO3==△===NH3↑+CO2↑+H2O B.2KMnO4==△===K2MnO4+MnO2+O2↑ C.Ca(OH)2+CO2===CaCO3↓+H2O D.FeO+2HCl===H2O+FeCl2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20—2021学年 高中数学 人教A版必修4【配套备课资源】第1章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Hale Waihona Puke 时栏目开关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D
本课时栏目开关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D D
本课时栏目开关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60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 》2020—2021学年 高中 数学 人教A版必修4【配
套备课资源】第1章
2020/9/7
本课时栏目开关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本课时栏目开关
旋转
一条射线
端点
本课时栏目开关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2)角的分类:按旋转方向可将角分为如下三类: 逆时针方向旋转 顺时针方向旋转 没有作任何旋转
本课时栏目开关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本课时栏目开关
本课时栏目开关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第几象限角 整数个周角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推动量子力学发展 (1)1905年提出 光量子 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 (2)1921年因 光电效应 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 子力学的发展。 3.其他成就 在 宇宙学 、统一场论等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答案
深度点拨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实际上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与发展,其关系用图 示表示如下:
学思之窗 1.提示 爱因斯坦的科学创新体现了向权威挑战、大胆质疑、追求真 理的精神。 2.提示 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 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 强、勇敢地战斗。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 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 3.提示 对爱因斯坦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 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并竭尽全力为改善人类境况而奋斗。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学案5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课标要求
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在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一、提出狭义相对论
学习·探究区
1.成长历程 (1)出身:1879年,出生于德国南部小城乌尔姆的一个犹太血统家庭。 (2)童年:善于思考,对自然界的现象总爱寻根问底。 (3)中学:被赶出校门,坚持自学。 (4)大学: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主修数学和物理。迷 上了物理学,为以后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答案
三、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1.捍卫和平 (1)一战时:在仅有四人参加的 反战宣言 上签字。 (2)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并为此到法、英、荷等国 奔走。 (3)20世纪30年代:开始呼吁各国人民为 和平 而斗争。 (4)二战中:为美国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城市终生遗憾。 (5)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亲自领导组织了“ 原子科学家非常委 员会 ”。
学习延伸 2.提示 (1)科技进步具有双重作用,可用来自我毁灭,也可造福人类。 科技造成的灾难实际上是其应用者——特定的制度体系造成的。科学 的发展为战争杀伤力增强创造条件,威胁世界和平。因此,他积极致 力于防止核战争。 (2)没有变化。爱因斯坦建议造原子弹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战争。 (3)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社会学 家,他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社会良知和对人类和平与进步的关心。
在的图像……
——《爱因斯坦创造了什么样的人类奇迹》
思考 结合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及影响,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中被推翻的“我们的空间和时间观”是指什么? 答案 以牛顿经典力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静止的、绝对的时空观。
答案
(2)“我们现在称之为时空的东西”是指什么? 答案 以相对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时空观。 (3)概括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对现代科技的影响。 答案 狭义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广义相对论推动 了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奠定了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答案
2.评价 (1)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这个 理论已经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2)如果没有爱因斯坦,原子能发电站、 宇宙飞船 等现代科技或许还在 探索之中。
答案
易混易错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标志,而吹响现代物理学第一声号角 的是量子论。相对论广博,量子论实用并且最早用于技术研究,如果说 相对论作为时空的物理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时空观念,那么 量子论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实践。
教材互补
为了人类获得永久的和平,爱因斯坦一度建议联合建立一个“世界政 府”,或者把联合国改组为世界政府。这种美好的愿望虽然是不现实的, 但他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却是真实的。 (北师版)
深化探究
材料 爱因斯坦余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纠正他所犯的这个“最痛心 的错误”。1947年,他在联合国大会上说道;“今后若干年内,自然 科学家的态度将决定人类文明的命运。人类终于懂得,当前的任务是 什么,这就是寻求谅解,为的是实现各国人民间、不同信仰的各民族 间的彻底谅解。”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允许自己沉默》 思考 结合爱因斯坦的社会活动,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爱因斯坦“最痛心的错误”指什么? 答案 建议美国总统罗斯福研制原子弹,成为美国原子弹研究的发起 人之一。
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
中的“这个原理”是( A )
A.相对论
B.日心说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 相对论树立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打破了经典物 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故A 项符合题意;B项是哥白尼的科学成就,C项是普朗克的科学成就,D 项是牛顿的科学成就。
深化探究
材料 在20世纪,我们极其幸运地目睹了我们世界的物理图像的两次 重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推翻了我们的空间和时间观,把两者结合为我
们现在称之为时空的东西,人们发现这种时空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弯曲
着,从而引起人们早就熟悉的、无处不在而又神秘的引力现象。第二
次革命完全改变了我们理解物质和辐射本性的方式,给了我们一种实
返回
12345
2.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比较准确的说法是( B )
A.前者否定了后者
B.前者概括了后者
C.前者发展了后者
D.前者推翻了后者
解析 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而非否定了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发展了经典力学,并把它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解析答案
12345
3.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上
解析答案
12345
4.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推动
这一变化的是( B )
A.电的发明和利用
B.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
C.经典力学的发展
D.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提供的时间“20世纪初”。电的发 明和利用是在19世纪;经典力学是在17世纪末;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 用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提出狭义相对论 (1)提出:1905年6月,发表了《论物体的电动力学》,标志着狭义相对 论的提出。 (2)内容: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3)意义:改变了 牛顿力学 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 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答案
重点精讲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 (1)要点:指出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时间和空 间是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的,物质的质量也是随运动速度的变化而 变化的。 (2)意义:该理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运动之间的本质上的统一 性,把牛顿的力学理论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当运动速度远比光速低的时 候)概括在内,从而建立了一个既适用于宏观、低速,又适用于微观、 高速的运动理论。
二、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1.广义相对论 (1)标志:1916年发表论文《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 (2)内容 ①等效原理,即在一个加速运动的系统里,物体会自动改变运动状态, 而改变这种运动状态的力,就是 惯性力 。 ②广义相对性,即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 各种物体运动上。 (3)意义:改变了人们对 宇宙 的认识,在广义相对论的指引下,天体和 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
答案
(2)爱因斯坦如何看待科技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 答案 从全人类的立场看待科技进步,反对科技的滥用。 (3)爱因斯坦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 坚持献身科学的理想主义;维护正义、反对法西斯和强调以人 为本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不迷信权威、不惧怕困难、不计名利;独立 自主、自由思考、刨根问底地追求科学真理。
解析答案
12345
5.爱因斯坦生前留下遗言:“不许把房子变成博物馆。”这说明爱因
斯坦什么样的可贵精神( B )
A.崇拜偶像
B.反对个人崇拜
C.看重荣誉
D.死后要哀荣
解析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还拥有伟大的人格。解 答本题要立足于题干的材料,理解其含义为反对个人崇拜。
解析答案
返回
教材问题区
1.“他打破绝对静止的时空观,改变着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他
爱好和平反对战争。”文中的“他”是指( C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解析 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可变性,打破了绝
对静止的时空观,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解析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