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落枕的手法治疗
治疗落枕了脖子痛的最好方法

治疗落枕了脖子痛的最好方法治疗落枕了脖子痛的最好方法一、按摩法患者坐位,家人左手扶住患者前额部,右手拇指或其余四指(拇指在左、四指在右)分别置于颈项后两侧大筋上,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按揉或拿揉数次。
然后拿住项后两侧大筋将患者头项向前、后、左、右转动,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或者是患者自己一手拇指置于同侧颈项,其余四指置于对侧,由上而下,由下而上进行按揉亦可,注意按揉压痛点。
反复进行约15分钟,疼痛可迅速缓解。
二、热敷法取300~500毫升的米醋,将一块棉纱布浸泡在米醋中,然后将此棉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的疼痛处,再将一个装满热水(水温应在70℃~80℃左右)的热水袋放在浸有米醋的棉纱布上进行热敷,持续热敷20~30分钟。
热水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必要时可更换热水袋中的热水以保持温度。
在进行热敷的同时,患者可不断活动颈部以加强疗效,活动的范围应由小至大。
一般落枕患者用此法治疗1~2次后,其疼痛的症状就可明显缓解。
三、拔罐首先在颈、肩、背部找出两三个压痛点,在压痛点上用三棱针划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许即起罐。
四、耳穴压豆取耳穴颈、神门穴及耳部敏感点,把绿豆压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伤湿止痛膏粘贴固定。
每日按压3次,每次2分钟。
五、运动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头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头,眼睛看向天花板。
停留3秒钟后再低头,如此反复20次。
六、药枕用葛根100克、威灵仙60克、独活、羌活、防风、苏木各30克,一同打碎,加晚蚕砂200克掺匀,用白酒炒热,装入布袋内,枕于颈部疼痛处。
七、中草药内服材料:葛根、赤芍各12克、麻黄6克、桂枝10克、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做法:将上述材料用水煎汁,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八、刺灸针刺大椎、风池、天柱、外观、肩外俞、绝骨等穴,并可加灸。
每次5穴,每日1次,交替针刺。
3个步骤教你缓解落枕脖子痛 1.保护。
急性期切勿用力扭头抵抗僵硬的颈椎,否则可能会导致颈椎的严重损伤。
落枕

后溪(SI 3):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 的近端掌横纹头赤白肉际。直刺0.5~l寸。治 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悬钟(GB 39):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 寸,腓骨前缘。直刺0.5~1寸。
昆仑(BL 60):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 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直刺0.5—0.8寸。孕妇禁 用,经期慎用。
2.嘱患者自然放松颈项部肌肉,术者 一手托起下颌,另一手扶持后枕部,使 颈略前屈,下颌内收。双手同时用力向 上提拉,牵引1分钟后,缓慢左右旋转 患者头部10~15次,以活动颈椎小关 节。维持以上姿势,术者双手保持一定 牵引力的同时,使患者头部逐渐转向患 侧,当出现疼痛时即停止,待疼痛减轻 或消失后再转动一点,如此反复3~5 次。
[诊断与鉴别诊断]
落枕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症状,多在睡眠后出现一侧 颈项部疼痛,局部僵硬并有明显压痛,头颈活动受 限。但在手法治疗前需与下列疾病加以区别。
(一)颈椎半脱位:常见有环枢关节半脱位,往往有外 伤史和肩部负重史,临床表现为颈项疼痛,颈椎旋 转活动明显受限。可摄颈椎张口位片证实。
(二)颈椎病:反复落枕,起病缓慢,病程长。因颈椎 关节不稳而引起,常伴有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 需摄颈椎双斜位片或正位片证实。
(三)颈椎结核:有结核病史和全身体征,如低热、消 瘦、盗汗及疲乏无力等,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需 摄颈椎正侧位片证实。
[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颈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颈部一侧或两侧肌 肉酸痛,晨起后疼痛加重,稍活动后减轻;棘 突上或棘突一侧韧带压痛或明显增厚,X线片 可见到小关节轻度增生或关节间隙模糊。
落枕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骨二科 方正中
落枕又名“失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 伤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冬春季发病 率较高。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 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轻者4~5天 可自愈,重者疼痛严重并向头部及上肢部放射, 迁延数周不愈。此病推拿疗效确切、迅速。落枕 为单纯的肌肉痉挛,成年人若经常发作,常系颈 椎病的前驱症状。
治疗脖子睡落枕的方法

治疗脖子睡落枕的方法治疗脖子睡落枕的方法1、换掉高枕头:不要以为“高枕真的无忧”,其实,落枕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你所使用的枕头过高,过高的枕头不但使颈部的肌肉和关节不能得到放松,反而会因为颈部肌肉和关节的受压而造成局部的紧张和疲劳,结果就容易造成颈部的损伤。
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使用的枕头过高的话,最好是马上换上一个高矮适宜的枕头为好。
2、避免再受风寒:落枕后,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让脖子再受到凉风吹,以免加重落枕的病情。
3、热敷:如果是因为受了风寒而造成的脖子疼痛的话,那么,你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敷袋热敷你的脖子,这样可以缓解脖子的僵硬和酸痛。
4、拔罐:如果落枕造成了你颈部肌肉严重的痉挛和疼痛的话,那你可以采取拔罐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如果疼痛仍然不能缓解的话,你还可以到医院进行局部的封闭,这样治疗下来,一般情况会在2-3天恢复过来的。
5、按摩:对于落枕,一般采用手法按摩治疗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手法按摩治疗的方法是,病人取端坐位,施术者站在其后进行按摩。
如果属于肌肉痉挛的话,可以沿着该痉挛的肌肉行走的方向,实行松筋、理筋等手法按摩,反复3-5次;如果属于副神经痛的话,那你就应该沿着神经分布的区域反复地轻揉。
导致落枕的原因睡姿不良睡眠时姿势不良,如:俯卧把头颈弯向一侧,在极度疲劳时还没有卧正位置就熟睡了,头颈部位置不正或过度屈曲、伸展等,使得肌肉一侧过度紧张,使颈椎小关节错位,时间一长就发生了静力性损伤,则容易造成落枕。
风寒睡眠时如没注意保暖,使颈部受风寒或盛夏贪凉,寒冷刺激使得颈部和背部的气血运行不畅,筋络痹阻,从颈部僵硬疼痛,从而造成落枕。
枕头不合适枕头的作用是使头与腰椎保持平衡,这样才不会使颈椎受压。
如果枕头过硬,使头部与枕头接触面过少,局部压力过大,造成对局部神经的压迫过大,第二天早上产生头、颈、背、臂、手等部位麻木或疼痛;而过软的枕头难以保持枕头的高度,且对头皮压迫面积大,不利于血液循环,同时透气性能差,使得睡眠时难以充分的呼吸,也会增加落枕的几率。
落枕症状中药、推拿按摩和家庭治疗要点

落枕症状中药、推拿按摩和家庭治疗要点落枕是卧枕姿势不良或枕头高低不适及在一个姿势下睡眠过久,致使颈部一侧肌肉在伸展状态下过久而疲劳,气血凝滞,再受风寒侵袭而发病。
典型表现是早晨起床后,突感一侧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并可向同侧肩背及上臂扩散,或感觉皮肤麻木,但无红肿发热,头颈部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重者头颈部呈强迫体位,轻轻搬动就疼痛难忍。
中药+推拿按摩中药介质处方:舒筋活血腾药。
组成:四物汤加减。
当归、川芎、赤芍、生姜、秦艽、防风、甘草各50克,用纱布包分装成两袋,喷少许白酒,上锅蒸热后置于患处,20分钟后可以加手法治疗。
当归养血和血,赤芍和营活血,川芎行血之气而活血,血活则瘀能除,筋能舒,生姜温散,配秦艽、防风以祛风邪,加酒以增强药力,甘草以解毒。
或用云南白药气雾剂以祛瘀舒筋止痛。
推拿按摩可以点按肩井、天宗、曲池、合谷、落枕穴,每穴3分钟,均为患侧穴位;松解菱形肌、斜方肌;拿捏患侧的胸锁乳突肌,由上向下,反复进行5分钟,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按摩最好由专业人士操作,自行操作有风险。
家庭治疗1、注意睡姿。
选择适合自己的睡眠姿势。
多数人以为趴睡、侧卧时肩颈偏斜角度较大,容易落枕;仰卧让颈椎呈直线,可避免疼痛。
其实,侧卧、趴睡引发落枕的比率并不高,反倒因不良姿势发作者居多,如垂头、歪头、卧位或躺在沙发上看书和看电视造成的不适症状更多,就算仰睡可避免颈椎偏斜,但若没有仰睡习惯,还是有可能在睡着后仍回到原形。
2、选择合适枕头。
枕头的高度、软硬度要适中。
枕头高度的选择,应考虑个人体形,不论大人或小孩,最理想的枕头高度以一个拳头高为佳,在材质方面应避免过软或过硬。
3、注意颈部保护。
颈项部保暖,可适当做八段锦、护颈操、放风筝等运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躺在沙发扶手上看书或看电视等。
脖子落枕怎么治疗方法

脖子落枕怎么治疗方法按摩:在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伤湿止痛膏,止痛膏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一、按摩法患者坐位,家人左手扶住患者前额部,右手拇指或其余四指(拇指在左、四指在右)分别置于颈项后两侧大筋上,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按揉或拿揉数次。
然后拿住项后两侧大筋将患者头项向前、后、左、右转动,手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或者是患者自己一手拇指置于同侧颈项,其余四指置于对侧,由上而下,由下而上进行按揉亦可,注意按揉压痛点。
反复进行约15分钟,疼痛可迅速缓解。
二、热敷法取300~500毫升的米醋,将一块棉纱布浸泡在米醋中,然后将此棉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的疼痛处,再将一个装满热水(水温应在70℃~80℃左右)的热水袋放在浸有米醋的棉纱布上进行热敷,持续热敷20~30分钟。
热水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必要时可更换热水袋中的热水以保持温度。
在进行热敷的同时,患者可不断活动颈部以加强疗效,活动的范围应由小至大。
一般落枕患者用此法治疗1~2次后,其疼痛的症状就可明显缓解。
三、拔罐首先在颈、肩、背部找出两三个压痛点,在压痛点上用三棱针划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许即起罐。
四、耳穴压豆取耳穴颈、神门穴及耳部敏感点,把绿豆压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伤湿止痛膏粘贴固定。
每日按压3次,每次2分钟。
五、运动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头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头,眼睛看向天花板。
停留3秒钟后再低头,如此反复20次。
六、药枕用葛根100克、威灵仙60克、独活、羌活、防风、苏木各30克,一同打碎,加晚蚕砂200克掺匀,用白酒炒热,装入布袋内,枕于颈部疼痛处。
脖子落枕了30秒治愈方法

脖子落枕了30秒治愈方法
脖子落枕是一种疼痛感,通常发生在突然的头部或颈部姿势变化期间,导致肌肉或韧带受伤或拉伤。
如果只是轻微的脖子落枕,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缓解疼痛:
1. 休息:在疼痛开始时,尽量避免进行任何可能加重疼痛的活动。
静养和放松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2. 热敷:可以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
热敷可以帮助松弛紧张的肌肉,缓解疼痛。
3. 冷敷:如果疼痛伴有明显的肿胀或炎症,可以使用冷敷物(如冰袋)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每次冷敷应持续15-20分钟,每天重复几次。
4. 伸展和锻炼:适当的颈部伸展和锻炼可以帮助恢复肌肉的活动范围和力量。
只进行轻度伸展,避免过度拉伸或痛苦。
5. 理疗和按摩:寻求专业的理疗师或按摩师的帮助,他们可以通过按摩和其他特定的手法来减轻脖子的疼痛和紧张感。
6. 注意姿势:在平常的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期低头或过度伸张颈部造成的不适。
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严重恶化,应尽快咨询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和治疗。
落枕特效穴补全(带图)

落枕特效穴(带图)应用悬钟穴针刺治疗落枕无数,疗效奇好。
不论何种类型。
不分健侧患侧,一针一穴,稍捻针,令病人转动头颈,立愈。
现代研究:1、悬钟是治疗贫血的常用穴,此穴与红细胞的生成有关。
2、悬钟是嗜酸性粒细胞的敏感穴,对嗜酸性粒细胞有特异性。
3、悬钟对高血压也有降血作用,特别是Ⅲ期高血压,效果较好。
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进行了艾炙前后的对比,结果发现足三里、悬钟二穴交替使用,艾炙后甘油三脂、脂固醇有明显下降。
4、实验证明,针刺悬钟,可使病人肌电幅度升高,从针后5分钟开始,持续30分钟。
5、悬钟配三阴交等穴,可使孕妇子宫收缩。
临床应用:1、枕大神经痛:杜氏治疗枕大神经痛。
方法:患侧悬钟穴,进针后针尖朝向头部,针身与头部经络走向呈“十”字垂直,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手法,5-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效果很好。
〈针炙临床杂志〉1995,11 2、落枕:谷氏、徐氏针刺悬钟穴,留针15-30分钟,捻转针同时嘱患者活动头颈部,结果均1次治愈或明显好转。
3、偏头痛:袁氏治疗偏头痛十余年,久治不效者,取患侧悬钟,针入患者疾呼如触电,针感从针处放射到头部,疼痛顿减,施平补平泻手法,3分钟后,头痛若失,出针,十年痼疾,一针而愈,随访10年未复发。
张氏报道1例头痛十余年,曾取它穴针刺,每日1次,留针30分钟。
每次针后4-5小时头痛又作,治疗10余次,无明显进展,乃试取双侧绝骨艾炙30分钟,当即疼痛大减,5次治愈。
4、脊髓炎:刘氏治疗脊髓炎取悬钟,配阴阳陵泉、关元、中极,捻转补法,每日1次。
20天而愈。
悬钟主治:1、筋骨病:颈项强,四肢关节酸痛,半身不遂,筋骨挛痛,脚气,跟骨痛,附骨疽2、胸胁疾:瘰疬、腑肿、心腹胀满、胸胁疼痛3、其他:头晕、失眠、记忆减退、耳鸣耳聋、高血压4、用中渚穴治疗落枕效果也很好。
定位在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可治疗目眩,站力时头昏眼花,耳鸣,肋间神经痛,后颈沉重感突然觉得头昏眼花的时候用手按住中渚穴(或者用食指和大拇指夹住中渚),深呼吸后按压,大约6秒后,缓慢吐气再按压.左右交替,各做5次.这样效果很明显。
治疗落枕最有效的方法介绍

治疗落枕最有效的方法介绍治疗落枕最有效的方法介绍一、拔罐疗法首先在颈、肩、背部找出两三个压痛点,在压痛点上用三棱针划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许即起罐。
二、耳穴压豆疗法取耳穴颈、神门穴及耳部敏感点,把绿豆压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伤湿止痛膏粘贴固定。
每日按压3次,每次2分钟。
三、运动疗法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头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头,眼睛看向天花板。
停留3秒钟后再低头,如此反复20次。
四、抚摸疗法患者正坐,医者立于一侧。
先用双手从患者头顶分别向左右抚摸,到耳尖为止,再用双手从两鬓角向后抚摸,到耳尖为止,然后用双手从两耳尖开始,沿着耳前向颌骨方向抚摸,最后用双手从太阳穴开始,沿耳尖、耳后、颈部方向抚摸,到冈上肌为止。
抚摸时手法要轻柔,遇到痛点时,轻柔按压10余下,以增强效果。
五、按摩疗法患者正坐于方凳上,医者立于病人背后,先用双手从颈后起,分别向两肩及背部轻抚几遍,使颈部肌肉放松,再按压、拿揉肩井、风池、大椎、身柱等穴各30下,最后在颈部涂红花油或风油精,用烤热的木梳背沿患测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梳熨30下,帮助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六、药枕疗法用葛根100克,威灵仙60克,独活、羌活、防风、苏木各30克,一同打碎,加晚蚕砂200克掺匀,用白酒炒热,装入布袋内,枕于颈部疼痛处。
七、中草药内服疗法材料:葛根、赤芍各12克,麻黄6克,桂枝10克,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做法:将上述材料用水煎汁,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八、刺灸疗法针刺大椎、风池、天柱、外观、肩外俞、绝骨等穴,并可加灸。
每次5穴,每日1次,交替针刺。
治疗落枕的7个小偏方1、苹果1个,饭后食,每日1次。
适用于经常反复落枕。
2、山药15克,研细末,与大米50克,加水煮粥,每日1~2次。
适用于中气不足,经常感冒,落枕。
3、丝瓜1根,鸡蛋2个。
丝瓜切丝,炒鸡蛋,加盐、味精。
适用于落枕后颈项板滞不舒。
4、菊花、龙井茶,用开水冲泡饮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1)无外伤史,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感受风寒后所致。 (2)急性发病,睡眠后一侧颈部出现疼痛、酸胀,可向上肢或背
部放射,颈部活动不利,活动时伤侧疼痛加剧,严重者头部 侧偏。 (3)患侧常有颈肌痉挛,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肩 胛提肌及项韧带等处压痛,在肌肉紧张处可触及肿块或条索 状的改变。 (4)排除颈部外伤、骨折、寰枢关节紊乱症、颈椎病、颈椎间盘 突出症、骨质疏松症、骨结核、强直性脊柱炎、咽部感染、 精神类疾病和心脑血管系统等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
到转移疼痛、解痉镇痛的作用;
肩胛骨内上角处—肩外腧、曲垣; 大椎穴旁处———大椎; 风池穴处————风池、天柱; 穴位主治:落枕、颈项强急、颈椎病。
理论探讨
5,主动活动让病人去掌握活动度,起到消除病人紧 张心理和疼痛恐惧感的作用,也起到缓解肌肉紧 张的作用,利于小关节复位,且不会增加损伤;
6,四个方向的尽力活动起到全面拉伸肌肉,缓解痉 挛,拉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和调整小关 节错位的作用。
落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也是骨科、 疼痛、针灸、按摩等医生门诊工作中遇到的常见 病、多发病,属于急性病症。
该病症状虽重,然恢复亦快,治疗上并不复 杂,但是,如果医患双方重视不够,会给病人的 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让病人倍受痛苦。
“六点四向疗法”是我本人在落枕的临床治疗中摸 索总结出的一套手法,该手法主要涉及6个按压治疗点 和4个方向的主动活动,故将其命名为“六点四向疗 法”。
2,落枕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颈部肌肉痉挛、小关节错乱、 滑膜嵌顿等形成颈部关节与筋肉的功能绞锁状态,那么, 解除绞锁就能立即缓解症状,恢复颈椎功能活动。
3,落枕的发生反映了颈椎关节、软组织平衡协调性差, 应警惕颈椎病的发生,如经常出现落枕可能已患有颈椎 病。
理论探讨
4,治疗点的选择:肌肉、筋膜的附着点、腧穴; 肩胛骨内上角处—肩胛提肌、菱形肌、斜方肌; 大椎穴旁处—头颈夹肌、竖脊肌、斜方肌; 风池穴处—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椎枕肌。 点按肌肉、筋膜的附着点处,不刺激损伤部位,起
落枕治疗新方法--六点四向疗法
王燕伟
王燕伟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学历 河南省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郑州市颈肩腰腿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荣获“郑州市技术状元”称号 荣获“河南省技术标兵”称号 荣获2013年“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 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科技 成果二等奖1项。
六点:肩胛骨内上角处两点 大椎穴旁侧两点 风池穴处两点
四向:前屈;后伸;左、右旋转;
论文汇报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为2012年6月-2013年3月郑州市骨科
医院疼痛中心门诊收治病人,男34例,女26例,年 龄在14~56岁,病程2小时~5天,平均1-2天,就诊 时均有颈部活动受限症状。
7,该疗法正是通过巧妙的手法干预和完美的医患配 合达到解除颈部功能绞锁的目的,从而恢复颈椎 的正常活动功能,缓解症状。
理论探讨
8,该手法对落枕长时间不愈或伴有颈后部慢性炎性 疼痛者疗效差;症状轻微,不伴有颈部活动不利 或受限的落枕病人疗效不明显;
9,该手法也可用于颈部扭挫伤及颈椎病伴颈椎关节 活动不利或受限者;
方法
患者取坐位,挺胸展肩,上肢自然下垂,术者立于 患者背后,双手拇指用力分别按压双侧肩胛骨内上角处, 其余四指固定肩部,同时嘱咐患者尽力做前屈、后伸、 左右旋转四个方向的活动,也可先向容易活动的方向活 动,每个方向尽力达到最大幅度,根据病人活动幅度的 大小及活动的灵活性判断改善情况,一般重复活动2-3 遍,多半病人症状缓解,颈椎活动度改善。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 治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基本消失,颈 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 活动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本组治愈52例,占86.7%;好转6例,未愈2例,总 有效率达96.7%。 2例未愈者当时治疗后未改善,后 配合理疗、药物治疗好转。
如颈椎活动度未完全恢复,改用按压大椎穴处两个 点、风池穴处两点,让患者重复做前屈、后伸、左右旋 转四个方向的活动,做完此6点绝大多数颈部肌肉痉挛, 功能绞锁状态能够解除,疼痛得到缓解,颈椎活动度恢 复正常。
•
方法
手法后嘱患者适当休息,自行活动颈椎,在家可 做颈部热敷,颈部余留不适2-3天多自行恢复。该 手法仅治疗1次,3天后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颈部 的疼痛感及颈椎功能活动度。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8-189
方法
本组均采用该手法治疗,做手法前需与患者做 好沟通,嘱患者需要良好配合,缓解其紧张和恐 惧心理。对疼痛过于敏感,或者对手法操作敏感 的患者,应做好心理安慰,可在体格辅助检查确 诊后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让病人感到医生还是 在做检查,避免治疗时紧张心理。
结论
本人认为“六点四向疗法”治疗落枕体现 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由点到面、注重整体、 医患合作的中医骨伤、筋伤治特点,为落枕的 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快速 的方法。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8-189
理论探讨
1,诊断上落枕是睡时发生,醒时出现症状,具有颈部疼 痛不适,关节活动不利或受限的症状,应与颈部扭挫伤、 颈型颈椎病相区分,虽然有时症状相同,治疗方法也相 同,但在学术上应区分;治疗上要体现“急则治标”的 原则,应尽快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