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阜阳市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阜阳发展新规划方案

阜阳发展新规划方案第1篇阜阳发展新规划方案一、背景分析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阜阳市紧抓国家战略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然而,在新的发展阶段,阜阳市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本方案旨在为阜阳市未来发展制定一份合法合规的规划,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1. 经济发展: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20年翻一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打造成为安徽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2. 社会进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3. 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空气质量、水质等生态环境指标持续改善。
三、发展战略1. 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升阜阳市核心竞争力。
2. 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农业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3. 绿色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具体措施1. 产业发展:(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3)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发挥园区集聚效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2. 城乡建设:(1)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品质。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保障耕地资源。
3. 生态环境:(1)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阜阳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公布!涉及机场、铁路、轨道交通、BRT等

中心城区拓展研究范围:北至绕城公路(S102)、东至济广高速、南至滁新高速接小润河、西至省道S256(新编号为S423)。
规划年限
规划期限共分为两个层次:近期建设规划为2019-2023年,远期规划期限至2030年。
在《阜阳市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8-2030年)》中,对于市民比较关注的机场、高铁、BRT快速公交等都做了规划。
扩建机场航站楼,并改进机场管理系统,优化场内交通流线组织,完善集疏运体系。
积极发展航空货运,在现有的航站楼北侧建货运仓库和货运业务用房。
全面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利用摆渡车、步道系统等,与阜阳西站形成空铁联运枢纽,提升区域服务辐射能力。
铁路系统规划
1、枢纽布局
阜阳市规划形成“一主一辅”的铁路客运枢纽与“一主两辅”的货运枢纽分布格局,实现阜阳铁路枢纽由“并列式”向“环形”布局的转变,构建“东西并峙”、“快慢分离”的铁路组织模式。
中心城区轨道线网规划图
中心城区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主干线和加密线构成。规划轨道线路5条,其中城区主干线3条,加密线2条。中心城区轨道总长178.3千米,轨道密度0.59千米/平方千米。
1号线(东西向主轴):全长41.8km,34站。城市轨道骨干线路,近期主要联系阜阳西站、老城中心、阜阳站,远期分别向南连接城南韩新庄中心及三塔镇地区,向东服务阜阳站东片区及袁寨镇地区。
客运方面,强化铁路阜阳西站功能,打造阜阳高铁主枢纽。提升阜阳站客运功能,主要承担普速列车、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和通过作业。
货运方面,阜阳编组站为主要货运枢纽,规划对其进行扩建,由现有三级四场扩建为三级七场。阜阳南站与阜阳北站(原阜阳西站)作为辅助货站。
2、线网格局
《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pdf

规划范围内共有 2 条城市快速路, 8 条城市主干路,形成“四 横六纵”的交通骨架系统:
“四横”——淮河路:城市内环路; 三清路:向西连接机场;
润河路:贯通本次规划范围与经开区、西湖片区 的景观大道。
竹园路:规划范围南边界。 “六纵”——南京路:城市主干路,连接城市内环;
五里路:连接老城与本区域; 西清路:连接老城与本区域; 阜王路:城市南北向空间拓展主轴,北连老城,
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星级酒店、商务楼 等大型公建,以开敞的滨水空间组织大型城市公共活动。
(2)东南向新城活力轴:以八里松路为景观路、以润河路为交 通纽带,结合五道河岸线与公共功能的集聚,强调“市民服务、活 力休闲”的理念,将商业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市民文化中心、社 区中心、滨水休闲餐饮、滨水度假、会展商贸、主题乐园等各种市 民服务性空间串联起来,空间上以收放有序的滨水建筑与绿地空间 相互穿插,并组织各种休闲活动。
主要沿中清河两侧分布,延续老城区的人文发展轴线,打造清 河历史文化体验带(沿中清河) 。包括行政办公和文化设施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 160.40 公顷,占规划 建设总用地的 9.32%。
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 主要分布在沿五道河两侧和阜王路东侧,依托滨水环境,设置 商业用地、商务用地以及娱乐康体用地等,打造滨水文化体验带。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 157.85 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 地的 9.17%。 4、公用设施用地( U) 规划区内配套设施共计水厂 1 处、110kV 变电所 4 处、邮政支局 1 处、电信支局 1 处、消防站 4 处、加油站 4 处、加气站 2 处。 公用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 8.56 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 0.50%。 5、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S) 规划设置公交首末站 9 处、社会停车场 9 处、交通枢纽用地 1 处(铁路附属场地) 。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 396.69 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 地的 23.06%。 六、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阜阳市城区14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阜政秘〔2018〕69号

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阜阳市城区14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正文:---------------------------------------------------------------------------------------------------------------------------------------------------- 关于阜阳市城区14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阜政秘〔2018〕69号市城乡规划局:《关于批准阜阳市城区14个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阜规办〔2018〕14号)收悉。
根据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35次会议纪要(第132号)精神和有关政策法规,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城南新区CHN07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南新区CHN13单元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南新区CHN06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南新区CHN10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南新区CHN12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开区HX06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开区YN03单元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颍州区HX03单元07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颍州区YN10单元28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S256省道与S102阜临路交叉口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颍泉区HD07单元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颍泉区QB06单元03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袁寨镇阜口路北部片区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颍州区HX04、HX08、HX14单元阜阳市师范学院及周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4个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请你局严格按照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加强规划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全面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
阜阳市人民政府2018年3月9日——结束——。
阜阳市《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

《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一、规划范围城南新区位于阜阳老城南部的颍南片区之中,用地范围北起淮河路,西至南京路,南到竹园路,东至京九铁路,规划用地总面积1826.0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731.04公顷。
规划范围内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规划。
二、规划发展目标为实现阜阳城市向西向南拓展、完善城市总体结构、提升城市功能的总体目标,在城南建设一个以文化、市民服务、创意研发为互补功能,生态居住、社区服务为支撑功能,充满活力、富有地域特色的综合化新区和现代化都市中心。
三、规划功能定位以商业金融、商务商贸为主导功能,以文化、市民服务、创意研发为互补功能,生态居住、社区服务为支撑功能,绿色、智慧型高品质综合新区。
四、规划布局结构规划以三河(中清河、西清河、五道河)交汇处的双清湾为核心,积极引导滨水景观塑造与活动组织,构建“十字双轴、多区多节点”的总体空间结构。
十字双轴——(1)南北向的城市空间主轴:以阜王路及中清河为主体,向南延伸至京九铁路,以延续“轴连老城、三清贯颍”的城市文脉,同时滨水沿线设置市民服务中心、城建展览馆与档案馆、歌剧院、青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星级酒店、商务楼1等大型公建,以开敞的滨水空间组织大型城市公共活动。
(2)东南向新城活力轴:以八里松路为景观路、以润河路为交通纽带,结合五道河岸线与公共功能的集聚,强调“市民服务、活力休闲”的理念,将商业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市民文化中心、社区中心、滨水休闲餐饮、滨水度假、会展商贸、主题乐园等各种市民服务性空间串联起来,空间上以收放有序的滨水建筑与绿地空间相互穿插,并组织各种休闲活动。
多区——沿“十字双轴”安排市民服务区、市民文化区、商务办公区、商业金融区、创智住区等重要功能片区。
多节点——根据社区规划,结合水系、绿地公园形成2处街道中心和7处社区中心,通过水系将这些空间节点联结在一起,形成充满活力的空间网络结构。
五、城市建设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R)规划居住用地分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
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与发展战略与目标规划包括市域域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部分。
1.规划期限: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2.城市性质: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以加工制造、商贸物流为主的皖西北中心城市。
3.城市规模: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82万人,用地规模82.8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140万人,用地规模140平方公里。
4城市规划区范围: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划定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1108.6平方公里。
二、城市总体布局5.城市总体布局:远期选择向西、南和东南作为主要拓展方向,兼顾颍东、泉北发展。
以河西区为中心,颍、泉河为纽带,形成“三区四片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河东片区:规划重点完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功能,发展加工制造业,建设东北工业区、颍东辛桥物流园区和城市生活居住区。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年,规划人均绿地面积14.66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3平方米,形成“一环、二带、三廊、多园”的绿地结构模式。
“一环”:环绕颍州古城的环城公园;“二带”:颍河风景带,泉河风景带;“三廊”:京九绿地长廊,道路绿色长廊,高压走廊:“多园”:城市中l 8个集中的公园绿地。
四、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7.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按照完善城市功能的要求,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
给水工程:城区近期供水水源采用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电厂全部采用颍河地表水;远期从淮河引水4O万吨/日,配套建设平原水库,并建没污水回用工程。
城区共规划建设6座水厂。
为解决阜阳市地下水超量开采的问题,应加快实施“引淮入阜”工程,在保持地面稳定性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严格审批制度,有计划地封闭自备井,并开展人工回灌地下水研究工作。
大力治理城市水污染,特别是颍河、泉河的水污染防治。
力争颍河、泉河水质早日变清,为城市提供可靠的水源。
排水工程:规划扩建颍南污水处理厂,新建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颍东污水处理厂。
开放共生的“城市客厅”——阜阳规划展示馆设计分析

图1 展示馆
本项目功能组成为“一加四”模式,以阜阳市规划展示馆为主体、联合阜阳市档案馆、城建档案馆、国土局档案馆、房产局档案馆(以下称四馆),共同组成复杂公共建筑群。
在功能布局上,采用“五馆合一、整合资源、一体构形、分合有致”的总体指导原则。
其中,阜阳市规划展示馆位于东南角,四馆合体位于西北角,当中以“阜阳城市客厅”平台空间过渡。
两部分根据不同的功能采用不同的层高,充分合理利用空间,节约能耗。
本工程规划展示馆属于小型展览建筑规模,展厅等级属于丙等。
规划展示馆位于主体建筑的东南侧,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地下一层为汽车库以及部分设备用房,一至三层为规划展示空间,设置了城市建设模型展示厅以及各类展示,四层为规划展示馆内部办公空间。
本工程档案馆为“L”形,位于主体建筑的北侧和西侧,为乙级馆,地下一层,地上五层。
地下一层主要为职工食堂、汽车库以及部分设备用房。
一~五层分属阜阳市档案馆、城建档案馆、国土局档案馆、房产局档案馆等四家档案馆。
各档案馆分别设置相应的档案库、技术用房、展示厅以及阅档室等空间[1]。
阜阳市2024年工作计划

阜阳市2024年工作计划引言阜阳市作为中国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承担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责任。
为了推动阜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目标,制定了2024年的工作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阜阳市2024年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经济发展在2024年,阜阳市将继续坚持经济发展优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2.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推广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生产模式,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加强大数据应用。
推动大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利用,搭建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提供优质的大数据应用服务,支持企业决策和政府决策。
二、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阜阳市2024年的重要发展目标,通过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环境改善,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品质。
1.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3.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和乡村民宿,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吸引力。
三、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阜阳市2024年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通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1.加强环境治理。
加大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减少环境污染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2.推进生态建设。
加强湿地保护和植被恢复,修复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
3.培育绿色产业。
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快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绿色转型。
四、民生福祉阜阳市将继续关注民生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阜阳市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作者:陈鹏
来源:《名城绘》2018年第03期
摘要:为实现阜阳城市向西向南拓展、完善城市总体结构、提升城市功能的总体目标,在城南建设一个以商业金融、商务商贸为主导功能,以文化、市民服务、创意研发为互补功能,生态居住、社区服务为支撑功能,充满活力、富有地域特色的综合化新区和现代化都市中心。
关键词:阜阳市城南新区控制
一、现状条件
(1)地形地貌
阜阳城区地势平坦开阔,地形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坡降为1/8000。
本区属于河漫滩微坡平地,地形平坦开阔,海拔高度一般为28.2~31.5m,地形坡降为1/8000-1/10000。
(2)气候气象
阜阳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旱涝灾害较频繁,霜冻、干热风、冰雹、大风及连阴雨等灾害性气象都时有发生。
(3)水文地质
根据《安徽省阜阳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报告》,阜阳城区在大地构造上属新生代的巨大凹陷盆地的一部分,地质构造以古河道为主的河湖相沉积。
(4)地震
根据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阜阳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
二、规划目标
为实现阜阳城市向西向南拓展、完善城市总体结构、提升城市功能的总体目标。
三、SWOT分析
规划区未来发展具有区位、交通、景观、用地四大优势。
1.优势分析
(1)區位优势
规划区位于城市内环与外环之间,西距阜阳机场2.8公里,北距老城2.5公里、城市中心3.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2)交通优势
根据在编的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道路交通便捷,内环线淮河路(快速路)在规划区北侧经过,外环线新韩路(快速路)南距规划区1.3公里,阜王路(快速路)南北向穿越规划区。
(3)用地优势
规划范围内现状建成区主要集中在北部沿淮河路附近,以多、高层居住建筑为主;南部目前基本为村庄和农田,地势平坦,利于开发。
(4)景观优势
规划区内可利用的水资源丰富,东清河、中清河、西清河、五道河、柳沟等水系经过规划区,有利于滨水景观打造,展现阜阳“皖北水乡”河“滨水园林城市”面貌。
2.劣势分析
规划区主要存在四大发展劣势:土地利用有待优化;现状基础设施薄弱;可利用的文化景观资源较少;受机场限高影响较大。
(1)土地利用有待优化
规划区北部淮河路附近已逐渐建成现代居住区,而南部仍以村庄、农田为主;沿南京路、三清路违法建设较多。
(2)现状基础设施薄弱
规划区内新建道路不多,河道岸线和水质有待整治,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多,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巨大。
(3)文化景观资源不多
除“三清贯颍”的三条河流以及老城主轴阜王路在规划区内,并没有其他可以利用的文化景观资源。
(4)受机场限高影响较大
规划区距阜阳机场仅2.8公里,受机场净空限制影响较大。
规划区内有一半的用地有严格的控高限制。
3. 机遇分析
规划区所在的城南片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当下主要面临四大发展机遇:城市经济实力增长迅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轮”驱动、内优外扩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南新区建设的启动。
(1)城市经济实力增长迅速
近些年阜阳市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发展使得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光关注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更加注重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轮”驱动
从区域发展的宏观趋势来看,中部崛起政策的效应发挥、区域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扶持皖北发展政策的深化、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双轮”驱动等多重因素给阜阳带来了累积叠加效应。
(3)内优外扩的城市发展战略
根据在编的《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处于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潜力较大。
(4)城南新区建设的启动
阜阳市已启动阜城城南新区建设,未来随着市民服务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建设与使用,规划区即将迎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黄金时期。
4.挑战分析
规划区当下主要面临三大发展挑战:如何完善城市结构和功能?如何塑造新城特色与形象?如何提升生态环境与品质?
(1)如何带动城市转型发展,完善城市结构与功能,是城南新区的重要挑战之一。
(2)如何优化用地布局,塑造新城特色与形象,将是城南新区建设的又一重要挑战。
(3)如何做好“水文章”,提升生态环境与品质,将是城南新区建设的一项重大挑战。
四、规划地区整体性控制
1.总体空间结构
规划以三河(中清河、西清河、五道河)交汇处的双清湾为核心,积极引导滨水景观塑造与活动组织,构建“十字双轴、多区多节点”的总体空间结构。
1.1 十字双轴
南北向的城市空间主轴——以阜王路及中清河为主体,向南延伸至京九铁路,以延续“轴连老城、三清贯颍”的城市文脉。
东南向新城活力轴——以八里松路为景观路、以润河路为交通纽带,结合五道河岸线与公共功能的集聚。
1.2 多区
沿“十字双轴”安排市民服务区、市民文化区、商务办公区、商业金融区、创智住区等重要功能片区。
1.3 多节点
根据社区规划,结合水系、绿地公园形成2处街道中心和7处社区中心,通过水系将这些空间节点联结在一起,形成充满活力的空间网络结构。
2.功能分区
从颍南片区统筹功能布局的角度出发,按主导功能和地区特质,城南新区总体上分为6大功能分区。
五、总体定位
规划地区的规划功能定位为:以商业金融、商务商贸为主导功能。
(作者单位:阜阳市城乡规划局颍东规划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