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术语
道路工程施工术语

道路工程施工术语一、工程前期术语1. 道路工程设计:指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道路的线、面、点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确定路线、纵断面、横断面等要素,为后期道路施工提供依据。
2. 勘察设计图纸:按规划设计需求绘制的地形地貌图、纵坡横断面、结构设计、路线设计等详细图纸。
3. 施工图纸:根据勘察设计图纸,在实际道路施工前,根据施工要求或施工方案绘制的详细图纸。
4. 现场踏勘:建立在实地进行勘察、设计的基础上,核实道路设计现状和实际现场情况。
5. 合同文件:道路工程施工的权利义务几乎都可以从合同文件中找到,包括法定标准、服务内容、质量要求、费用结算等方面的内容。
6.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方法、工程进度、质量控制等内容的详细规划。
7. 施工单位资质:施工方需符合相应的资质要求,包括工程承包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资质。
8. 施工人员资格:施工单位应派遣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人员从事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和监督。
9. 竣工验收材料:包括竣工资料、竣工图纸、竣工验收报告等文件,证明道路工程已完工并达到设计要求。
二、施工准备术语10. 现场办公室:施工现场设立的办公室,负责施工现场的管理、协调和指挥。
11. 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组成的工作队伍。
12. 施工设备:按照工程要求,对现场所需设备进行检查、调试、整备等工作。
13. 施工材料:施工所需的各类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钢筋等。
14. 施工交底:对施工前的工作要求、安全措施、施工程序等进行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按照要求执行。
15. 施工通告:施工方向施工人员发布的工程施工通知,包括施工时间、施工范围、施工要求等内容。
16. 质量检验方案:包括材料检验、工程检验等内容,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17. 安全生产方案:制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18. 施工排水方案:针对道路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排水问题,制定相应的排水措施和方案。
公路工程施工术语(3篇)

第1篇1. 路基(Roadbed):公路的基础部分,包括填方、挖方、土基、垫层等。
2. 填方(Fill):在公路建设中,将土石材料填入路基中,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挖方(Cut):在公路建设中,将路基以下的土石材料挖掘出来,用于路基填方或作为废料处理。
4. 土基(Subgrade):路基的基础部分,由天然土层或经过处理的土层构成。
5. 垫层(Subbase):位于路基和基层之间的一层材料,用于改善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
6. 基层(Subgrade):位于垫层之上,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一层材料。
7. 面层(Surface):位于基层之上,直接与车轮接触的一层材料,具有耐磨、抗滑、平整等特点。
8. 路肩(Shoulder):位于路面两侧,用于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和提供紧急停车空间的部分。
9. 中央分隔带(Median Strip):位于路面中央,用于分隔对向行驶车辆的隔离带。
10. 水稳层(Stabilized Layer):由水泥、石灰等稳定剂与土石材料混合而成的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11. 沥青混凝土(Asphalt Concrete):由沥青、矿料和填料等混合而成的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抗裂性能。
12. 水泥混凝土(Cement Concrete):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混合而成的路面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
13. 桥梁(Bridge):用于跨越河流、山谷、道路等障碍物的建筑物。
14. 桥墩(Pile):桥梁的基础部分,承受桥梁的重量和荷载。
15. 桥梁梁体(Girder):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位于桥墩之上。
16. 桥梁拱圈(Arch):桥梁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优美的外观和良好的承载能力。
17. 路基排水(Road Drainage):为了排除路面和路基中的积水,保证路面和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8. 路基防护(Road Protection):为了防止路基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道路、桥梁和涵洞工程常用词汇及术语

道路、桥梁和涵洞工程常用词汇及术语一、道路工程常用词汇及术语1. 道路:用于车辆和行人通行的线性交通设施。
2. 车道:供车辆行驶的部分,一般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
3. 人行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
4. 车行道:机动车行驶的部分。
5. 车道分隔带:用于分隔不同方向的车道的带状区域。
6. 中央隔离带:用于分隔相对行驶方向的车道的带状区域。
7. 车辆通行能力:道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辆的数量。
8. 道路交通状况:道路上车辆和行人的流动状况。
9. 车辆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路段的车辆数量。
10. 交叉口:道路相交的地方。
11. 路口:道路交叉口的一种特殊形式。
12. 交通信号灯:用于指示交通参与者行驶或停车的设备。
13. 交通标志:用于指示道路规则和警示交通危险的标志。
14. 交通标线:用于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车道划分的线条。
15. 路面状况:道路表面的平整度、抗滑性和排水性等特征。
16. 道路照明:为夜间行车提供照明的设施。
二、桥梁工程常用词汇及术语1. 桥梁:用于跨越河流、道路等障碍物的建筑结构。
2. 桥墩:桥梁上承受桥面荷载的支撑柱。
3. 桥台:桥梁两端的支撑结构。
4. 桥面:桥梁上供车辆通行的部分。
5. 桥面铺装:桥面上的路面材料。
6. 桥面防水层:用于防止水渗透到桥梁下部结构的层。
7. 桥梁荷载:桥梁承受的车辆、行人和水流等作用力。
8. 桥梁跨度:桥梁两个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9. 桥梁梁底高度:桥梁下部结构底部的高度。
10. 桥梁设计寿命:桥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预期使用年限。
11. 桥梁施工方法:桥梁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12. 桥梁维护保养: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
13. 桥梁监测:对桥梁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的工作。
14. 桥梁抗震设计:桥梁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结构完整和功能安全的设计。
15. 桥梁承载力:桥梁结构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三、涵洞工程常用词汇及术语1. 涵洞:用于引水、通行或其他目的的隧道式结构。
道路工程术语

排水沟B添加义项?排水沟【drainage ditch】指的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
10本词条无基本信息模块,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目录1基本概述2基本分类3主要设计基本概述排水沟【drainage ditch】指的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
排水沟基本分类阳沟阳沟又称“明沟”,露出地面的排水沟。
暗沟暗沟(又称为盲沟):àn ɡōu1.地下的排水沟。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修沟的计划是先修一道暗沟;把暗沟修好,再填上那条老的明沟。
”用于在一些要求排水良好的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地下水位高影响植物生长可以用盲沟。
主要设计排水沟设计(design of drainage diteh)按照排水系统工程布局和工程标准,确定田间排水沟深度和间距,并分析计算各级排水沟道和建筑物的流量、水位、断面尺寸和工程量。
田间排水网排水沟间距和断面尺寸由排水要求和机耕要求确定。
除涝排水沟的农沟间距一般为100一400米。
沟深一般为l米左右。
最末一级的地下水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可以用图1和下式表明: Z)=刁万+刁h+s式中D为排水农沟深度;刁H为作物要求的最小地下水埋藏深度,根据排水任务而定:防渍约为0 .8一1 .5米;防止土壤返盐,则为地下水临界深度;刁h 为沟间中心点地下水位与排水沟水位之差,它取决于土质.含水层厚度和排水沟的间距L;s为排水沟水深,一般为0 .1~0 .2米。
土s丁胡一助图l排水沟水位与沟深间距关系当△H 一定时,排水农沟深度与农沟的间距有关。
间距小,△刻、,沟可浅些;否则,要求较大的沟深。
一般首先根据作物要求的地下水埋藏深度△H和施工条件,初步确定排水农沟的深度,再确定相应的排水沟间距。
由于排水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需要通过试验资料和相近地区的成功经验分析选定。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工程的术语及其释义,实现专业术语的标准化,以利于国内外技术交流,促进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道路的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等方面。
第1.0.3条本标准主要选取道路工程中的常用术语,其他有关专业的术语,应遵守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道路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道路road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第2.1.2条公路highway联结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第2.1.3条城市道路cityroad;urbanroad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第2.1.4条厂矿道路factoriesandminesroad主要供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
第2.1.5条林区道路forestroad建在林区,主要供各种林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
第2.1.6条乡村道路countryroad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
第2.1.7条道路工程roadengineering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等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
第2.1.8条道路网roadnetwork在一定区域内,由各种道路组成的相互联络、交织成网状分布的道路系统。
全部由各级公路组成的称公路网。
在城市范围内由各种道路组成的称城市道路网。
第2.1.9条道路(网)密度densityofroadnetwork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
第条道路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ofroad根据道路的性质、交通量及其所处地点的自然条件,确定道路应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规定。
第条设计车辆designvehicle道路设计所采用的汽车车型,以其外廓尺寸、重量、运转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公路工程术语

公路工程术语
1. “填方”:你知道吗,填方就像是给大地盖被子,把低的地方垫高!比如修公路时用土石把大坑填上,让路面更平整。
2. “挖方”:挖方啊,就好像在大地里挖宝藏一样,把多余的土啊
石头啊挖走!像挖隧道时不就是这样嘛。
3. “路堤”:路堤不就是那道路旁边高高的土堆嘛,就像给公路围
了个保护圈一样!比如高速公路边上的那些。
4. “路堑”:哎呀,路堑就像是在大地上切了一刀,形成个深深的沟!像那种开山修路时出现的深沟。
5. “路面基层”:路面基层可是很重要的呀,就好比是房子的地基,支撑着上面的一切!像柏油路下面的那一层。
6. “沥青路面”:沥青路面那可是常见得很呐,光滑又平整,开车
在上面就像滑滑梯一样顺畅!你看城市里很多路都是。
7. “水泥路面”:水泥路面呀,坚固得很呢,就像一块大石板铺在
地上!乡村里有些路就是水泥的呀。
8. “桥梁”:桥梁不就是连接两个地方的大通道嘛,像彩虹一样跨
在水上或山谷上!想想那些宏伟的大桥。
9. “隧道”:隧道就像是在山里开的秘密通道,车子在里面穿梭,
多神奇呀!很多山多的地方都有隧道呢。
10. “交通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那可是保护我们的小卫士呀,没有它们可不行!像路上的护栏和标志。
我觉得公路工程术语真的很有趣,它们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路是怎么
建成的,每一个术语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呢!。
道路施工方面的专业术语

道路施工方面的专业术语
道路施工方面的专业术语包括但不限于:
1.路基:指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2.路堤: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3.护坡道: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边坡稳定,在取土坑与坡脚之间,沿原地面纵向保留的有一定宽度的平台。
4.边坡平台: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边坡稳定,在边坡坡面上沿纵向做成的有一定宽度的平台。
5.护坡: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6.挡土墙:为防止路基填土或山坡岩土坍塌而修筑的、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
7.重力式挡土墙:依挡土墙墙身自重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
8.衡重式挡土墙:利用衡重台上部填土的重力和墙体重心后移而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
9.悬臂式挡土墙:由立壁、趾板、踵板三个钢筋混凝土悬臂构件组成的挡土墙。
10.扶壁式挡土墙:沿悬臂式挡土墙的立臂,每隔一定距离加一道扶壁,将立壁与踵板连接起来的挡土墙。
11.延米:为桥涵专业用语,意思为米。
12.小修保养:修补路面的泛油,拥包,轻微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沉陷,波浪,局部网裂,松散,车辙,麻面,啃边等病害。
13.中修工程:沥青路面整段铺装、罩面或稀奖封层;沥青路面局部严重病害处理;整段更换路缘石、整段维修肩。
14.大修工程:包括路面的翻修、补强等。
15.改建工程:包括提高路面等级、补强、加宽、局部改线。
16.匝道:立交桥和高架路上下两条道路相连接的路段,也指高速公路与邻近的辅路相连接的路段。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中英文对照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第2.1.1条道路road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第2.1.2条公路highway联结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第2。
1。
3条城市道路city road;urban road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第2。
1。
4条厂矿道路factories and mines road主要供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
第2.1。
5条林区道路forest road建在林区,主要供各种林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
第2。
1.6条乡村道路country road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
第2。
1。
7条道路工程road engineering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等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
第2。
1。
8条道路网road network在一定区域内,由各种道路组成的相互联络、交织成网状分布的道路系统。
全部由各级公路组成的称公路网.在城市范围内由各种道路组成的称城市道路网。
第2.1.9条道路(网)密度density of road network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
第2.1。
10条道路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of road根据道路的性质、交通量及其所处地点的自然条件,确定道路应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规定。
第2.1。
11条设计车辆design vehicle道路设计所采用的汽车车型,以其外廓尺寸、重量、运转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第2.1。
12条特种车辆special vehicle外廓尺寸、重量等方面超过设计车辆限界的及特殊用途的车辆.第2。
1.13条计算行车速度(设计车速)design speed道路几何设计(包括平曲线半径、纵坡、视距等)所采用的行车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面层、基层和垫层。
面层混凝土(如在地面、人行道、车道或路缘上)最后一层的半英寸到一英寸厚的砂浆。
沥青路面常用橡胶或聚合物改性沥青作粘结料,铺成开级配抗滑面层。
1、基本释义面层【surface course】指的是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的路面结构层。
混凝土(如在地面、人行道、车道或路缘上)最后一层的半英寸到一英寸厚的砂浆。
2、应用实例沥青路面常用橡胶或聚合物改性沥青作粘结料,铺成开级配抗滑面层。
沥青路面的厚度有向厚层发展的趋势,有的厚达30cm以上。
为了减少反射裂缝,他们用涂沥青的聚丙烯织物铺在基层之上作隔离层。
随着交通量的增大,水泥路面的厚度也在增大,有的厚达28~30cm。
部分面板断面结构采用内侧薄、外侧厚的梯形断面。
为适应高速公路上汽车运行速度快的特点,其路面的拉纹方向平行于路线的走向。
为减轻行车颠簸和面板夏天膨胀的顶推作用,缩缝按、、、不等间距布置,并与中心线呈70°~80°斜角。
高速公路或飞机场应用贫水泥混凝土或经济水泥混凝土做基层。
沥青混凝土的特点:防水、耐磨、降低噪音路面结构层编辑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面层、基层和垫层。
目录1简介2面层▪刚度和稳定性▪沥青面层3基层▪垂直力的作用▪基层可分两层铺筑4垫层▪垫层是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的层次▪修筑垫层的材料1简介编辑路面不但要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而且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行车荷载和大气因素对路面的影响作用,一般随深度而逐渐减弱,因而路面通常是多层结构,将品质好的材料铺设在应力较大的上层,品质较差的材料铺设在应力较小的下层,从而形成了路基之上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
2面层编辑刚度和稳定性面层位于整个路面结构的最上层。
它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同时受到降雨和气温变化的不利影响最大,是最直接地反映路面使用性能的层次。
因此,与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且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道路等级愈高、设计车速愈大,对路面抗滑性、平整度的要求愈高。
修筑高等级道路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等。
沥青面层往往由2、3层构成。
表面层有时称磨耗层,用来抵抗水平力和轮后吸力引起的磨耗和松散,可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或沥青混凝土铺筑。
中面层、下面层为主面层,它是保证面层强度的主要部分,可用沥青混凝土铺筑。
3基层编辑垂直力的作用基层位于面层之下,垫层或路基之上。
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基层还可能受到面层渗水以及地下水的侵蚀。
故需选择强度较高,刚度较大,并有足够水稳性的材料。
用来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如碎石、砂砾),工业废渣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各种碎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砾。
基层可分两层铺筑其上层称基层或上基层,起主要承重作用,下层则称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
底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比基层略低些,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以降低工程造价。
考虑到扩散应力的需要和施工的方便,基层的宽度应较面层每侧至少宽出Δ1(cm),底基层每侧比基层至少宽出Δ2 (cm)。
透水性基层、级配粒料基层的宽度宜与路基同宽。
4垫层编辑垫层是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的层次并非所有的路面结构中都需要设置垫层,只有在土基处于不良状态,如潮湿地带、湿软土基、北方地区的冻胀土基等,才应该设置垫层,以排除路面、路基中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面结构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垫层主要起隔水(地下水、毛细水)、排水(渗入水)、隔温(防冻胀、翻浆)作用,并传递和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保证路基在容许应力范围内工作。
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不一定很高,但隔温、隔水性要好,一般以就地取材为原则,选用粗砂、砂砾、碎石、煤渣、矿渣等松散颗粒材料,或采用水泥、石灰煤渣稳定的密实垫层。
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聚苯乙烯板作为隔温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用松散颗粒透水性材料作垫层,其下应设置防淤、防污用的反滤层或反滤织物(如土工布等),以防止路基土挤入垫层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垫层宽度每侧应比底基层至少宽出25cm,或与路基同宽。
路槽指的是为铺筑路面,在路基上按照设计要求修筑的浅槽。
分挖槽、培槽、半挖半培槽三种形式。
目录1简介2施工3计算方法1简介编辑路槽【road trough】指的是为铺筑路面,在路基上按照设计要求修筑的浅槽。
分挖槽、培槽、半挖半培槽三种形式。
其宽度为路面下结构层的宽度。
挖槽是指把路基中间的土挖除,形成路槽,将挖除的土弃掉;培槽是在路基的两侧用土堆形成两条路肩,形成路槽,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利用整形时的余土或预留土来堆填;半挖半填是将路槽开挖到设计深度的1/2,把挖出的土修成路肩。
2施工编辑路槽有挖方的挖路槽和路基上的培路槽。
路槽是在以前没有大型的压实设备,为保证压实度在路床多填土几十厘米,然后挖除到设计标高,就叫路槽,不过现在基本不用此工艺了。
3计算方法编辑路槽深度用路面结构计算,路槽设计标高=路面设计标高-路面结构层厚度。
路槽施工一般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整平,施工时注意线性和标高。
路拱路拱(crown)即路面的横向断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
路面表面做成直线或抛物线型,其作用是利用路面横向排水。
是扩建和改建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一般路段的路拱横坡和路拱曲线设计。
目录1路拱优缺点:2路拱横坡坡度:3路拱的基本形式:1路拱优缺点:编辑路拱优点:有利于排水。
路拱缺点:对行车不利。
2路拱横坡坡度:编辑路面类型路拱横坡度(%)路面类型路拱横坡度(%)水泥混泥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碎、砾石等粒料路面~其他黑色路面、整齐石块~低级路面~半整齐石块、不整齐石块~3路拱的基本形式:编辑一次式:直线形、折线形二次式:抛物线形,,线形方程为 y=(h1/B)*X+(2h1/B^2)*X^2三次式:线形方程为 y=(h1/B)*X+(4h1/B^3)*X^3路基宽度路基宽度(the width of the road base)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面及其两侧路肩宽度之和。
当设有中间带、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错车道时,还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
路面宽度根据设计通行能力及交通量大小而定,一般每个车道宽度为~,技术等级高的公路及城镇近郊的一般公路,路肩宽度尽可能增大,一般取1~3m,并铺筑硬质路肩,以保证路面行车不受干扰。
路基与路堤的区别路基按断面形式可分为:路堤、路堑、半填半挖。
路堤属于填方路基。
路堤:是指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说白了,路堤就是填方路基,因为路基有填方路基、开挖出的路基即路堑、半填半挖;路床:指的是路面以下一定深度的部分称路床,一般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路床是路面的基础,路床分上、下两层:路面底面以下深度0~3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30~8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下路床。
公路路基的基本知识简介:公路路基基本知识.内容包括:公路路床;公路路堤;公路路基压实;影响公路路基稳定因素;公路路堑;公路路基沉陷;公路路基沿山坡滑动;常见的防止滑坡;公路护栏;公路路基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及护坡道;公路路基防护;干、浆砌片石护坡;锚杆铁丝网喷浆护坡;冲刷防护等.关键字:公路,路基,基本知识公路路基基本知识。
路基是公路的承重主体。
公路路基由宽度、高度和边坡坡度三者所构成。
路基宽度取决于公路技术等级;路基高度取决于纵坡设计及地形;路基边坡坡度取决于地质、水文条件,并由边坡稳定性和横断面经济性等因素比较选定。
公路路床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荷载。
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及下路床(30~80cm)两层。
路面直接铺设在路床上。
因此,对路床,特别是上路床的土质、粒径、压实度都有严格要求,必须均匀、密实、强度高,不得有松散和软弹现象。
挖方路基的路床,必须平整、密实,用重型压路机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强度。
为了确保路面各结构层厚度均匀和排水需要,路床表面必须做成与路面一致的路拱横坡度。
公路路堤路堤是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其作用是支承路床和路面。
路床以下的路堤分上、下两层:上路堤: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范围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内的填方部分。
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公路路基压实填土经过挖掘、搬运,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土团之间留下了许多孔隙,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不均匀或过大的沉陷、坍落、滑动,所以路基填土必须进行压实;对松土层构成的路堑表面及路堤基底均应进行压实。
影响公路路基稳定因素公路路基是一种线形结构物,具有路线长,与大自然接面广的特点,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当地自然条件所决定。
因此深入调查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掌握有关自然因素的自然规律及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因地制宜地采用技术措施,以达到正确进行路基施工和养护的目的。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气候、水文与水文地质、地质条件、植物覆盖等。
人为因素主要指荷载作用、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养护措施。
此外还有沿线附近的人为设施如水库、排灌渠道、水田以及人为活动等。
路基设计时应掌握沿线的湿度和湿度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调节水温情况的措施,以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公路路堑路堑是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
路堑开挖后破坏了原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地质与水文条件,以及边坡深度和边坡坡度。
公路路基沉陷路基沉陷是路基表面作竖向位移,是路基的变形之一。
引起路基沉陷的原因有下列三种情况:1.高而松软的路堤,未经压实或压实度不够,由于路堤的沉缩达到危险的程度,使路基在局部或者大面积沉陷。
2.由于路基处于软弱地基上,地基的沉降使路基表面出现大量沉陷,并且可能同时引起地基的土从路堤两旁隆起。
3.由于路堤内部形成过度饱水区(泥泞)所引起。
当用透水性不同的土,乱而无序地堆成路堤,以及冬季填筑路堤采用饱水的冻结土或混有雪的土,均能产生饱水区,使路基沉陷。
公路路基边坡坍塌,路基边坡坍塌是路基的主要病害之一,表现为路堤坍塌和路堑边坡崩塌。
路堤坍塌的特征是边坡失去正确的形状,以及边坡表面下沉。
路堤坍塌的主要原因是土方施工方法不正确——用斜层法堆填含水量大的土和用各类不同性质的土杂乱堆填。
路堑边坡崩塌是大的石块或土块脱离原有岩石或土体而沿边坡倾落下来。
崩塌是由于修筑路堑之后,使岩石个别地段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特别是各岩层向着路堑的方向倾斜,并随后有水或地震的破坏作用时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