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框架图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图高考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图高考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图高考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概述-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 细胞具有多种形状和功能,但都包含遗传物质。

2.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

- 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 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

3. 细胞核- 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 核仁参与核糖体的形成。

- 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凝缩成染色体。

4. 细胞质- 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

- 细胞器有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5. 线粒体- 能量转换站,进行有氧呼吸。

- 有自己的DNA,是半自主细胞器。

6.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

- 含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

7. 内质网与高尔基体- 内质网合成蛋白质和脂质。

-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和运输。

8. 溶酶体- 含有消化酶,分解废物和外来物质。

9. 细胞骨架- 由微丝、中间纤维和微管组成。

- 维持细胞形状和提供机械支持。

10.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保持染色体数目不变。

- 减数分裂产生具有一半染色体数目的生殖细胞。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基础- DNA的结构和复制。

- RNA的转录和翻译。

- 基因的表达调控。

2. 基因与表现型-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 显性与隐性遗传。

- 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

3. 染色体变异- 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 数量变异:整套或单个染色体的增减。

4. 基因工程- 基因克隆、基因编辑技术。

- 转基因生物的应用与伦理。

5. 进化论- 物种的起源与演化。

-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

- 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形成。

三、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食物链和食物网。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 群落生态- 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

- 竞争、捕食、共生等生态关系。

3. 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等。

- 生物因素:种间和种内关系。

4. 人类活动与环境- 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四、人体生理与健康1. 呼吸系统- 肺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图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图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必修1 分子与细胞专题一:组成细胞的分子1.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系统表解种类含量(质量分数/%)有机化合物(除CO、CO2、碳酸盐等以外的所有含碳化合物)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 糖类和核酸占1~1。

5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水占85~90 无机盐占1~1.51.2几种常见元素的生理功能元素种类功能缺乏时引起的病症N 构成蛋白质、核酸的重要元素,有生命元素之称各种新陈代谢活动受到影响P 构成磷脂、ATP、NADPH等动物缺P:佝偻病、软骨病K 维持动物细胞内液渗透压动物:心律失常Mg 构成叶绿素元素之一,也可作为多种酶激活剂叶片变黄1.3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表2—2—1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种类含义举例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细胞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丙氨酸、甘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内合成,必需从外界环境中直接摄取。

共8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

(甲携来一本亮色书)婴儿有9种,多出来的一种是组氨酸.(1)大部分酶(2)部分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3)载体(4)抗体(5)干扰素(6)受体(7)糖被➢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规律1: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失水数1)形成肽链失水数=肽腱数=氨基酸数(n)-肽链数(m)2)形成环状肽脱去的水分子数=肽腱数=氨基酸数(n)规律2:有关游离氨基数、游离羧基数的“至少"、“至多”.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注:若是环状,则至少为0。

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规律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氨基酸分子平均质量—18×脱水数规律4: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中含有二硫键时,要考虑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1个二硫键,脱去2个H.规律5:有M个氨基酸形成X条肽链,其中Z条形成环状,则形成的肽键数为M-X+Z.规律6:组成蛋白质分子各原子数的计算(1)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的总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2)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 原子数规律7:氨基酸的排列与多肽种类的计算(1)假若n种氨基酸形成一个m肽,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则形成的多肽种类n m。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图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图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网络图必修1 分子与细胞专题一: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系统表解表种类含量(质量分数/%)有机化合物(除CO、CO2、碳酸盐等以外的所有含碳化合物)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 糖类和核酸占1~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水占85~90 无机盐占1~1.2几种常见元素的生理功能元素种类功能缺乏时引起的病症N 构成蛋白质、核酸的重要元素,有生命元素之称各种新陈代谢活动受到影响P 构成磷脂、ATP、NADPH等动物缺P:佝偻病、软骨病K 维持动物细胞内液渗透压动物:心律失常Mg 构成叶绿素元素之一,也可作为多种酶激活剂叶片变黄B 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花粉发育不良Fe 构成动物血红蛋白的元素缺铁性贫血Ca 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控制肌肉收缩骨质疏松症、抽搐Na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血压下降,心率加快I 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地方甲状腺肿(大脖子病)1.3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4 蛋白质系统表解表2-2-1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种类含义举例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细胞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丙氨酸、甘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内合成,必需从外界环境中直接摄取。

共8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

(甲携来一本亮色书)婴儿有9种,多出来的一种是组氨酸。

➢熟记教材中常见的蛋白质(1)大部分酶 (2)部分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3)载体(4)抗体(5)干扰素(6)受体(7)糖被➢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规律1: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失水数1)形成肽链失水数=肽腱数=氨基酸数(n)-肽链数(m)2)形成环状肽脱去的水分子数=肽腱数=氨基酸数(n)规律2:有关游离氨基数、游离羧基数的“至少”、“至多”。

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注:若是环状,则至少为0.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规律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氨基酸分子平均质量-18×脱水数规律4: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中含有二硫键时, 要考虑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1个二硫键,脱去2个H。

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框架图

高中生物知识体系框架图

⾼中⽣物知识体系框架图⾼中⽣物知识⽹络体系⼀、⽣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程⼆、绿⾊植物的新陈代谢细胞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增殖、分化细胞⼯程细胞结构化学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量元素、微量元素⽐较)化合物(⽔、⽆机盐、蛋⽩质、糖类、脂质、维⽣素、核酸)①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及⾮细胞结构⽐较②⽣物膜的结构、功能及联系③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功能⽐较及其他细胞器的功能①植物组织培养②植物体细胞杂交③动物细胞培养④动物细胞融合⑤单克隆抗体⑥胚胎移植⑦动植物细胞⼯程⽐较细胞分裂(有丝分裂、⽆丝分裂及减数分裂⽐较)细胞癌变(癌细胞特点、致癌因⼦)细胞衰⽼(主要特征、原因)新陈代谢同化作⽤异化作⽤能量代谢物质代谢酶与ATP有氧呼吸⽆氧呼吸细胞呼吸需氧型厌氧型发酵微⽣物的代谢及调节⾃养型异养型能量⾷物⽔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化能合成作⽤提⾼农作物产量⽣物固氮C 3、C 4植物提⾼农作物光合作⽤效率三⼤营养物质的代谢、营养与健康内环境与稳态选修四、⽣命中的能量知识⽹络:氨基转换成新的氨基酸⽣物的新陈代谢植物的新陈代谢光合作⽤光反应暗反应C 3植物与C 4植物⽔分代谢矿质代谢⽔分的吸收、运输、利⽤和散失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新陈代谢与ATP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机盐、维⽣素⼈和动物三⼤营养物质的代谢氧化分解脱氨基作⽤形成组织蛋⽩糖类蛋⽩质脂质转化为糖元转化为脂肪氧化分解转化为脂肪参与机体构成转化为糖元有氧呼吸⽆氧呼吸细胞呼吸微⽣物与发酵⼯程过程原料和产物条件场所过程原料和产物条件场所微⽣物类群微⽣物的营发酵⼯程光能⽣产者体内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消费者体内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遗体及排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化⽯然料中稳热能活跃的化学能(ATP )呼吸热散失机械能⽣物电能稳定化学能光能渗透势能光合作⽤同化作⽤分解者呼吸燃烧呼吸作⽤四、细胞的⽣命历程、⽣物的⽣殖和发育五、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库进化实质基因频率基因型⽐例纯合⼦性状表现型基因型杂合⼦基因类型概念叶绿体线粒体染⾊体DNA显性基因和陷性基因质基因等位基因和⾮等位基因核基因基因结构双螺旋结构基本单位空间结构化学结构DNA 结构脱氧核苷酸编码区⾮编码区⾮编码区真核细胞基因原核细胞基因内部结构编码区内含⼦外显⼦基因功能表达功能传递功能贮存功能复制场所模板原料产物过程特点转录场所模板原料产物过程意义翻译场所模板原料产物过程意义中⼼法则位置变化突变功能基因分离基因突变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由组合基因交换基因重组概念特点类型意义⼀个概念基因⼯程五⾯应⽤四个步骤三种⼯具⼆个原理⼈类基因组计划遗传病染⾊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六、遗传的基本规律七、⽣物的变异与进化基因半保留复制出现差错准确⽆误遗传变异(传递信息)质基因核基因细胞质遗传 DNA 双螺旋空间结构特点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转录、翻译酶、激素结构蛋⽩调控细胞代谢决定细胞结构(表达信息)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型纯合⼦杂合⼦表现型控制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相对性状控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遗传规律基因分离⾃由组合伴性遗传细胞核遗传变异规律遗传进化的内因新物种三个环节育种(⽅法)⼈类遗传病⽣物的变异表现性(改变)=基因型(改变)+环境条件(改变)可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染⾊体⽔平染⾊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体数⽬变异⾮整倍体:单体、缺体、三体等整倍体:单倍体、⼆倍体、多倍体⼈类遗传病与优⽣基因突变:碱基替换、移码突变等 DNA 基因⽔平基因重组基因⾃由组合基因互换基因拼接(DNA 重组技术)进化⾃然选择达尔⽂⾃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存⽃争(⼿段)→遗传变异(内因、基础)→适者⽣存(结果)原始物种新物种基础:⾃然选择学说进化单位:种群推动⼋、植物⽣命活动的调节九、⼈体及动物⽣命活动的调节概念含量调节植物⽣长发育向性运动研发运动光、温度等因素植物激素⽣长素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促进和抑制作⽤特征产⽣部位感光部位作⽤部位⽣长素细胞分裂素⾚霉素⼄烯脱落酸⽣长与分布⽣长与运输发育与实践微量性两重性敏感性作⽤特征种类作⽤实验探究适应影响胰岛素⽣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植物⽣命活动的调节重要的植物激素及⽣理作⽤向性运动激素调节⼈和⾼等动物⽣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CO 2等的调节激素调节⾼等动物激素调节动物⾏为区别与联系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间的传递反射兴奋的传导⾼级神经中枢的调节⽣命活动和调节⼈体⽣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体的稳态内环境与稳态⽔和⽆机盐的平衡和调节⾎糖的调节⼈的体温及其调节特异性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微⽣物与发酵⼯程内容分离提纯发酵过程扩⼤培养和接种灭菌培养基的配制菌种的选育细胞结构繁殖⽅式菌落的概念和特点细菌微⽣物的类群病毒放线菌孢⼦⽣殖菌丝体的结构结构增殖过程核⾐壳有些具囊膜合成释放吸附注⼊类型意义运⽤⽣物固氮培养基的种类微⽣物的营养培养基配制原则微⽣物代谢的⼈⼯控制发酵的概念和种类微⽣物的代谢微⽣物的代谢调节微⽣物的代谢产物微⽣物群体的⽣长规律影响微⽣物⽣长的因素微⽣物的⽣长微⽣物群体⽣长的测定PH 值温度氧医药⾷品⼯业应⽤发酵⼯程⽣产传统发酵产品⽣产⾷品添加剂⽣产单细胞蛋⽩⼗⼀、⽣物与环境种内互助种内⽃争抵抗⼒稳定性恢复⼒稳定性J 形曲线 S 形曲线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例出⽣率死亡率特征数量增长曲线种群环境⽣物群落⽣物个体⽣态学⽣物因素⾮⽣物因素⽣态因素光温度⽔、CO2、矿质元素等种间关系共⽣寄⽣竞争捕⾷湿地⽣态系统海洋⽣态系统淡⽔⽣态系统森林⽣态系统草原⽣态系统农⽥⽣态系统城市⽣态系统⽣态系统⽔⽣⽣态系统陆⽣⽣态系统类型成分⾮⽣物成分:⾮⽣物的物质、能量⽣物成分⽣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物链⾷物⽹营养结构结构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碳循环氮循环光合作⽤呼吸作⽤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功能稳定性⽣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知识体系图 5- ATP和酶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知识体系图 5- ATP和酶

ATP 中文名:三磷酸腺苷元素组成:C 、H 、O 、N 、P结构 功能: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含量少,需求量大。

能持续功能是因为ATP 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断开,也容易重新形成。

ATP 和ADP 相互转化,动态平衡: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段能用于暗反应)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小分子聚合成大分子 大脑思考 肌肉运动 生物发光 生物放电 等各种耗能的生命活动温度:低温抑制酶活性,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 pH :过酸过碱均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 酶的抑制剂或激活剂,如一些离子。

酶 来源:活细胞 本质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探究历程:(能知道巴斯德、李毕希、毕希纳、萨姆纳、切赫和奥特曼的相关研究结论) 作用 催化作用 说明:1、酶空间结构中活性部位与底物分子特异性结合,利于底物分子发生相应的反应; 2、酶起催化作用前后自身结构不发生变化,图中A 表示酶分子。

作用机制: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作用场所:酶在细胞内外、生物体体内外均能发挥作用。

作用特点 高效性: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作用条件温和: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酶的保存——低温保存 酶的变性——高温、强酸、强碱等条件会使酶分子的空间结构破坏而使酶失活,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使其失活,盐析可以析出酶,也不会破坏酶的活性。

酶的水解——蛋白酶能断开肽键使蛋白质类酶水解成小分子,RNA 酶能水解RNA 类酶。

酶活性 概念: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表示方法: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来表示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酶相关曲线例举: 说明:当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增加而加快。

说明:当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先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当酶达到饱和时不再增快。

加酶 说明:加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从而使反应提前结束,但不能改变产物的生成量。

高中生物知识框架图讲解 第3单元 细胞的代谢(共24张PPT)

高中生物知识框架图讲解 第3单元 细胞的代谢(共24张PPT)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6H12O6 中稳定的化学能
实质
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合成有机物并放出O2
固化CO2形成C6H12O6
1、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H]、能量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联 系
ADP和Pi;2、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 无法合成。总之,光反应是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的准备阶段,暗 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完成阶段。二者是光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条件
需要光合色素、酶、水
不需叶绿素和光,需要多种酶、 ATP、[H]、CO2
场所 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进
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区 别
物质变 化
1、水的光解;2、ATP的形 1、CO2 的固定;2、CO2的还原 成
能量变 化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的形成途径
• 1、在植物体内形成ATP的途径有两条,即 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形成;
• 2、在动物体内形成ATP的途径只有一条, 就是通过呼吸作用形成的。
巩固练习
• 2、在绿色植物进行

ADP+Pi+能量 ATP
• 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能量不可能来源于:
• A、淀粉
• B、葡萄糖
• C、光
巩固练习
• 3.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 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考点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光合作用在历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

高中必修一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树状图)

高中必修一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树状图)

高中必修一生物第一章知识总结(树状图)
生物——一种令人惊奇的知识,从最古老的时代开始以来,它已成为人们探索自然界最深奥的奥秘之一。

高中必修一的生物课中,第一章突出了6个重要的概念:“生活的实质”、“现代生物的多样性”、“遗传”、“自然选择与物种起源”、“生态”和“人类与生物”。

从“生活的实质”涉及的单细胞生物到“现代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已经掌握了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等具有许多特征的不同类型的生物。

遗传是控制生物多样性和个体特性的基本过程,它把个体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使物种的基因多样性得以保留。

接下来就是自然选择和物种起源。

它是指物种如何利用自然条件来获得优势,并通过这种优势进行繁殖。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生态系统和其对环境及其组成物的影响,也讨论了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上述概念构成了第一章生物课程的重要内容,可以用下面的图形表示。

生物
|
生活实质
/ \
现代生物多样性遗传
/ | | \
自然选择物种起源生态人类与生物
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课程中的第一章涉及了大量有趣的内容,从基本的生活实质到复杂的人与生物的关系,从生命的起源到生态系统的介绍,从遗传学到自然选择,都在这一章中提出。

学习生物,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重要,这一章给学生提供了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和思想,帮助他们对生物有更深刻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知识网络体系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工程
二、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四、生命中的能量知识网络:
氨基转换成新的氨基酸 生
物的新陈代谢

物的新

代谢

合作用
光反应 暗反应
C 3植物与C 4植物 水分代谢 矿质代谢 水分的吸收、运
输、利用和散失 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新陈代谢与ATP
新陈代 谢与酶 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
水、无机盐、维生素 人和动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氧化分解
脱氨基作用
形成组织蛋白 糖类 蛋白质
脂质
转化为糖元 转化为脂肪 氧化分解 转化为脂肪 参与机体构成 转化为糖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过程
原料和产物
条件
场所
过程
原料和产物
条件
场所
微生物类群
微生物的营
养代谢生长
发酵工程
光能 生产者体内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
消费者体内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
遗体及排出物
中的化学能 热能 化石然料中稳热能
活跃的化学能 (ATP )
呼吸热散失
机械能 生物电能 稳定化学能
光能 渗透势能 光合作用 同化作用 分解者呼吸
燃烧
呼吸作用
四、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五、遗传的物质基础
基因库 进化实质
基因频率 基因型比例 纯合子
性状
表现型 基因型 杂合子
基因
类型 概念
叶绿体
线粒体
染色体
DNA
显性基因和陷性基因
质基因
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 核基因 基因结构
双螺旋结构
基本单位 空间结构 化学结构
DNA 结构
三个特性
三个特点
脱氧核苷酸 编码区
非编码区 非编码区 真核细胞基因
原核细胞基因 内部结构 编码区 内含子 外显子
基因功能
表达功能
传递功能 贮存功能
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过程 特点
转录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过程 意义 翻译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过程 意义
中心法则
位置变化
突变功能 基因分离 基因突变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自由组合 基因交换 基因重组 概念
特点 类型
意义 一个概念
基因工程
五面应用 四个步骤
三种工具
二个原理
人类基因组计划 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六、遗传的基本规律
九、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