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生产计划手册--bom

计划手册

(V2.0)

计调业务管理部

前言

企业各方面的运作需要计划的支持,计划及其控制是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生产计划作为公司物流的核心,从93年起一直在摸索和实践适合华为特色的计划理论和计划方法。经过近十年的积累,生产计划从当初单一的计划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计划方法共存且有强大IT支持的计划系统,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总结和复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以及实现计划系统工作规范化、工作模板化,我们编制了这本书。

本书吸收了近几年来华为公司物流计划采用的先进理论、方法体系以及一些成功经验,在内容上做到普遍性、先进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全面性。内容上包括了维护计划参数和环境、制定需求计划、调整主生产计划、制定物料计划、分析和控制计划和计划统计等全部6个计划业务模块;同时介绍了计划发展历史、销售计划与预测、研发物流计划、BOM、MRPII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公司级变革项目ISC 的阶段性成果。

本手册的第二个特点是实用性。从基本的计划理论到业务流程,从业务流程到详细的操作指导,从正面的操作指导到反面的案例,多角度回答了“如何做计划”这样一个问题。

本手册的第三个特点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本书的编著者都是长期从事生产计划工作的业务骨干,他们既吸收了先进的计划理论,同时将自身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写了出来。

全书共分为三篇,共十四章。第一篇主要是对计划基础知识和生产计划方法进行概述,第二篇主要介绍生产计划制定的主要方法,第三篇主要围绕计划分析和计划统计。第一篇编写分工如下:丁智编写第一章,曹金荣编写第二、三章,杨兴武编写第四章,第一篇由唐建国、张毓飞主审。第二篇的编写分工如下:钟效培编写第一、二章,第三、四、五章主要由褚小四、于成刚、华峰、何娟等人共同编写,张毓飞编写第六章。第二篇由何娟、张勇维主审。第三篇别写分工如下:庾用滔编写第一章,程哲编写第二章,第三、四章由鲍在平、程哲、郑敏、肖勇等人共同编写,第三篇由刘国伟、唐建国主审。附录由付红举编写,全书由唐建国进行统稿。同时,在计划手册的编撰过程中,刘志彬作做了大量组织和标准化工作。

本书的读者主要是针对进入计划系统不久的员工,编写目标是“我们的手册应该做得非常细,一个新的计划员在指导下按照手册做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十”;当然研发计划、市场计划、备件计划、产品调度等同事们如果看了这本书,相信也会有相应的收获。

生产计划至今仍是一门发展中的管理学科,可供编写者参考的资料较少,也限于作者的水平,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批评和指正,以便今后改进。

目录

第一篇计划基础知识

第一章生产计划发展历程

第二章生产计划方法与理论简介

第一节库存管理

第二节常用计划方法

第三节销售与运作计划(S&OP)

第四节 JIT思想

第五节 TOC理论

第六节 MRPII、JIT和TOC的比较

第七节供应链管理

第三章BOM基础知识

第一节结构树

第二节项目的分类

第三节项目模板基础知识

第四节 BOM清单基础知识

第五节 ECO基础知识

第四章华为生产计划业务概述

第一节华为公司物料流向

一、华为公司正向物流

二、华为公司逆向物流

第二节计划体系组织结构

第三节华为公司生产计划业务框架

一、华为公司生产计划计划框架

二、华为公司生产计划主业务

三、华为公司生产计划其它相关业务

第四节 ISC与计划调度流程改进

第五节华为公司ORACLE 系统模块结构图

第二篇计划制定

第一章计划参数和计划环境的维护

第一节计划属性

第二节常用计划属性及计划百分比的维护

第二章需求管理

第一节需求管理概述

第二节需求计划评审

第三章制定MRP计划

第一节 MRP计划流程

第二节制定主需求计划(MDS)

第三节制定主生产计划

第四节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第四章制定库存计划

第一节最小-最大值方法

第二节电缆的计划方法

第三节终端配套项目采购计划

第五章其它专项计划业务介绍

第一节关键器件储备需求计划

第二节长单计划

第三节 ECO计划审核和跟踪

第四节停产器件处理

第六章研发物流计划简介

第一节研发物流计划的特点

第二节研发物流管理业务及流程

第三节例外管理

第三篇计划分析与物控统计第一章供应能力分析

第二章库存分析

第一节库存分析方法

第二节死料、低周转物料的分析与处理

第三节库存控制的主要方法与应用

第三章统计工具、方法与应用

第一节常用统计工具与方法介绍

第二节主要统计业务介绍

第四章物控基本业务介绍

第一节存货出库控制

第二节来料质量控制

第三节缺料解决方法

第四节加工策略与发货策略调整第五节日清日结

计划手册附文1:

TOM (全面订单管理)模型

附录:计划名词术语

第三章 BOM基础知识

BOM 即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是记录研发成果,反映公司产品物料构成关系的数据文件,自下而上反映公司产品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的加工过程,是指导生产、计划、商务、采购、成本核算及技术管理的基础数据,是MRPII系统的核心主导文件。

BOM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商务、计划、采购、成本的准确与可信度以及相关业务环节的运作;BOM的层次结构决定产品的生产、调测等物流方式。

本章主要介绍结构树、项目分类、项目模板、BOM清单、ECO、计划属性等基础知识,分六节介绍。

第一节产品结构树

一、产品结构树的定义

产品结构树是描述某一产品的物料组成以及各部分文件组成的层次结构的树形图。

产品结构树的层次结构必须反映产品的功能划分与组成;必须考虑产品的生产和商务需求。在产品的总体设计方案完成后,要通过产品结构树来实现产品的功能划分,将产品实物化。产品结构树的完成是产品总体设计完成的标志之一。

二、产品结构树的用途

确定产品的BOM结构;规划产品所包含的主要的BOM及关键物料、软件等;规划产品所包含的全部生产文件;制定产品的BOM和文件归档计划。

三、产品结构树的拟制原则

?每个独立的“整机产品”对应一个结构树。

?结构树应反映“整机产品”的自制项目和关键的采购物料,非关键采购物料不需反映。

?模板为PTO、ATO、POC、AOC的项目都应展开,反映到下一层。不同产品之间,一般不能借用ATO模型项目、ATO选择类别项目、PTO模型项目、PTO选择类别项目。

?成品板项目应展开到下一层;对于制成板,如果其下层含软件,或含散热器、拉手条等结构件,也应展开。

?借用其他产品的项目不展开。

四、产品结构树示意图

一般产品的结构树可用如下示意图表示:

产品名称

文件A

文件B

文件C

┌─10 模块1

││文件A

││文件B

││文件C

│├─10.10 子模块11

││文件A

││文件B

││文件C

│├─10.20 零件12

││文件A

││文件B

││文件C

│└─10.30 部件13

│文件A

│文件B

│文件C

├─20 模块2

││文件A

││文件B

││文件C

│├─20.10 子模块21

││文件A

││文件B

││文件C

│├─20.20 零件22

││文件A

││文件B

││文件C

│└─20.30 组件23

│文件A

│文件B

│文件C

│├─20.30.10 元器件231

······

图1.3.1 BOM结构树

五、产品结构树的拟制

为方便共享和管理维护,产品数据中心在NOTES平台上开发了<产品结构树与数据计划>电子流,具体操作见电子流中操作指导。

产品结构树要通过评审后才能在此基础上申请项目编码,拟制BOM清单。参与产品结构树评审的部门:PDT开发项目组、产品数据小组、报价、成套、工艺、试制、计划等。

六、产品结构树的维护

由于产品结构树的重要作用,产品结构树归档后的更改是受控的。产品结构树的更改需相关环节审核,由数据批准人批准后才能更改。

第二节 项目的分类

一、 项目的概念

项目是构成BOM 清单的基本元素,包括所有和生产制造有关的元器件、外协件、半成品、成品、软件、资料、备件等。

MRPII 系统中每个项目有唯一的项目编码(item),以项目编码进行区分和索引。

项目分采购件和自制件两大类,采购件由供应商提供,如一般的电容、电阻、芯片等元器件,自制件是公司自行设计的元器件、外协件、半成品、成品、备件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物料虽然是从外协厂采购来(如印制板),但这是外协厂按照公司所出图纸要求制作的,所以应属于自制件,采购件和自制件在审核流程上不同,相关信息也有区别。

二、 项目编码的结构

项目编码用8位数字或字母表示,前两位表示大类,三和四位表示小类,后四位表示顺序号。

三、 项目的分类及编码原则

? 按照功能分类,参考使用习惯。

? 相同的物料只能有相同的编码,不同的物料有不同的编码。 ? 相同是指:在公司应用范围内,效果相同或差异是可以忽略的。

? 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的器件只能有一个编码,即一个编码可以有多个生产厂家和厂家型号。

如:08050006( 瓷介电容器-50V-33pF±5%-NPO-4-5.0)的生产厂家和厂家型号有:

生产厂家 厂家型号

TDK CC45CH1H330JYR 东莞宏明

DCC330J20COHF5RJ5A

大类编码

小类编码顺序号

四、项目描述规则

每个项目编码对应一个项目描述,按照不同的项目分类有不同的描述规则。

项目描述规则用于规定项目需要说明的特征、名称、参数等要素及其排列顺序,项目描述一般以小类名称开头,各种要素分段描述,各要素之间用“-”或“/”号分隔。

例如:小类名称-机型-型号-相关说明-〖必要说明〗

小类名称:项目所属小类的名称或该小类再细分后的名称,如小类的名称为组件/附件,项目描述中的小类名称可为组件或是附件。

产品名称:项目所属产品或模块的名称,必须包括由研发体系《命名流程》产生的对外型号(如果有的话)和中文名称。

型号:自制产品的型号定义。

简明型号:指采购项目厂家型号的基本部分。

相关说明:项目的中文描述,包含项目的主要信息(项目的功能、特性和关键参数),尽量使用对外描述。

“〖〗”:在项目描述规则中,符号…〖〗?中的字段为可选部分,只在必

要时候加以描述。

备注:项目描述规则详见:《MRPII-BOM项目编码分类与描述规则操作指导书》。

五、自制件型号定义

1、整机型号定义规则:

具体说明

区分位

标识位

产品序列号

产品系列代号

图1.3.2 自制件型号定义(一)

产品系列代号:表明不同产品系列,如:“SS”表示“SBS传输设备”;

产品序列号:表明同一产品系列中不同的产品,用1位数字或字母表示。

标识位:1位,用于说明自制件为何整件:

B:总装机柜D:用户终端E:配电盒/风机盒

G :告警箱 H :话务台

K :母

板插框 M :功能模块 R :天馈系统

W :分线盒

Z :装配组件

T :终端(注: 指起维护管理作用的终端)

区分位:1位,用于区分同一产品的同种整件,

例如:CB1M1BAM 表示B 型后AM (海外版),不支持链路

CB1M2BAM 表示同种B 型后AM ,支持4条X.25链路 CB1M3BAM 表示同种B 型后AM ,支持8条X.25链路

具体说明: 对该自制件的具体描述,根据不同的产品而定,长度为 3到4位,一般

用英文缩写字母表示。

2、单板型号定义规则:

图1.3.3 自制件型号定义(二)

产品系列代号:表明不同产品系列,其定义同整机型号定义;

产品序列号:表明同一产品系列中不同的产品,用1位数字或字母表示;

单板名:单板功能描述的英文缩写,在研发体系《命名流程》基础上产生,最大长度为4

位。

版本号:1位,单板的版本号。

区别后缀: 用于区别印制板、制成板和成品板。印制板无区别后缀,成品板的后缀用

“0”,“1”,“2”...表示,只有一种时用“0”表示,有两种以上时用“1”,“2”等表示,成品板过多时,可用两位后缀,从“01”开始。 制成板一般无区别后缀,同一PCB 但无对应成品板的制成板种类过多无法区分时,可有至多2位区别后缀。

3、软件型号定义规则:

区别后缀单板名版本号产品序列号产品系列代

图1.3.4 自制件型号定义(三)

产品系列代号: 表明不同产品系列,其定义同整机型号定义;

产品序列号: 表明同一产品系列中不同的产品,用1位数字或字母表示;

具体说明: 对软件的功能、特征等的具体描述,根据不同的软件而定,单 板软件的具体

说明采用单板名,长度为3到4位,一般用英文缩写字母表示;

软件序号: 用于区别同一种产品的同种软件,初始为01。对于软件升级不能向下兼容,

以及因功能不同需并列存在的软件均在此位上加以区别。

4、拉手条型号定义规则:

板名+拉手条类型(一位,如D ,F 等)。

注:如果一种板的某种类型的拉手条有多种版本时,在后面加1,2,……区分,如: ASL_D1,ASL_D2……。 5、板名条型号定义规则: 母板名+“N ” 。

注:如果一块母板对应多种板名条则以N1,N2,……区分。

六、采购件优选等级

1、优选等级的意义:

区别不同来源物料的可用程度。 2、采购件优选等级的确定:

①、申请项目编码时,经过技术认证和商务认证;

②、优选等级由BOM 数据管理部综合技术认证和商务认证的结果填写。 3、优选等级的种类:

①、通用 - A :优选、 B :可选 、D :不选 ②、华为专用- HA 、 HB 、HD : ③、MBC 专用-MA 、 MB 、 MD

软件序号具体说明产品序列号产品系列代

④、如果商务或品质认证为“D 不选”,而申请人仍要选用此器件,应填写原因和改进措

施,由产品经理给出是否选用的意见。

七、项目分类集(category)

在INV、PUR、MRP、COST、ENG、OE模块中,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对项目进行分类,项目分类集的功能主要是方便各业务查询、报表、统计,在各种报表和程序中分组统计项目,灵活的分类集允许不同的用户按照各自的需求,对项目进行报表和查询。

1、分类集:

分类集是指具有相同分类依据的分类的集合。在MRPII系统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依据,对项目进行不同的分类;不同的分类依据,对应于不同的分类集。

2、分类:

分类是指具有相同特征的项目的逻辑组合。某一分类集下面,有不同的的分类;(也就是某一分类方法下,项目被划分到不同的范畴,不同的范畴对应不同的分类)

同一项目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的分类集;在同一分类集中,一个项目只可以属于一种分类。

3、项目分类的控制水平:

分类集的控制水平分为项目级和组织级。对于项目级控制水平的分类集,分配给该分类集的项目在其所属的所有组织中均属于该分类集;对于组织级控制水平的分类集,分配给该分类集的项目在各组织中可以属于不同的分类集。

分类的控制水平一旦确定之后,不能更改,否则会引起项目分类数据混乱。

4、分类集、分类、弹性域的关系:

不同的分类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使用相同的弹性域结构;分类集和其下的分类所使用弹性域结构必须是一致的。

分类集的特点:

①、定义不同的分类和分类集;

②、在不同的分类集可以使用相同的分类名称;

③、一个项目可以分配多个分类集;

④、在项目级或组织级控制分类集;

⑤、根据不同的功能范围指定各自的分类集。

现在系统中已有的分类集有:为满足采购专家团对项目分工管理的需求而设的IT项目分类集、计算机项目分类集、仪器项目分类集等。

第三节项目模板基础知识

在MRPII系统中,每个项目有上百种属性,对不同类的项目定义不同的属性值,从而在计划、商务、生产、采购等业务中进行不同的控制处理,这些控制项目属性的类型就称为项目模板。

一、采购项目 (Purchased Item) --- P

公司直接从供应商处购买的项目,其主要特征是可采购的。

举例:07010368 金膜电阻器-1/6W-3.32kΩ±1%

05040060 工具软件-Windows95-标准版-软盘

注意:有许多自制件是公司自己设计的(如印制板),但因其是外协加工制造,由采购向外协厂家下达PO (采购定单)“采购”回来的,所以项目模板是采购项目。

二、供应项目 (Supply Item) --- SI

类似采购项目,但生产车间不须按单领料,以大量领料方式领用。

举例:26010249 标准件-螺钉-M3*40-镀镍-GB818-85

21100015 非金属件-GT-150I-线扣-150*3.6mm-强度18.2kg

说明:对一些明显是大量领料的项目,例如线扣、板名条、螺钉、螺母、热缩套管、标签等,项目模板应该采用供应项目,否则生产处理时不按单领料,在生产上会造成大量的假需求,导致任务令不能及时关闭。

三、ATO项目 (ATO Item) --- AI

构成固定,按MRP计划在车间进行装配,可直接销售的库存项目。

举例:03022483 制成板-Radium A25-BS01MUXB-复接/分接板

说明: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很难判断是否能销售,于是,我们将“构成固定,按MRP计划在车间进行装配的库存项目”指定为ATO项目,一般是半成品。

四、虚拟项目 (Phantom Item) --- PH

指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在制品,其构成固定,一般没有库存,在上级任务令中自动分解。

举例:02300211 母板插框-C&C08STP-SP0K2LPU-1:2配置链路接口插框(含9米HDLC电缆)

02230830 组件-Radium A25-ATM接入交换机机架安装组件

说明:关于虚拟项目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①、有时为了使清单的层次更加清晰和条理化,方便商务选配,我们把一些物料“放在一起”

虚设成一个项目,称为“虚拟项目”。

②、指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在制品,其构成固定,在生产过程马上用到,一般不下生产线,通

常是在上级清单领料时自动分解的,没有库存。

虚拟项目(PH)与ATO项目(AI) 的共同特征:构成固定,其清单为标准清单。

虚拟项目(PH)与ATO项目(AI) 的区别在于:AI一般要进行出入库处理,而PH一般不做单独的物品入库。

五、ATO模型项目 (ATO Model Item) --- ATO

如果产品的某些部件可由客户来选择,我们往往先制作一个模型,将可由用户选择的部件做在这个模型下面,OE根据客户需求通过该模型进行选配,从而得到一个具体的装配。这个模型一般为满配置,即是用户各种选配的组合。

举例:01040006 多媒体通信设备-ViewPoint2000-会议电视系统

01070245 电源系统-W64C2Z-PS48240/20

说明:产品的模型,不是一个具体的装配,而是一个可能的装配(满配置),其构成是可选的,商务成套时根据合同订单进行选配,生成一个具体的装配任务令,即配置项目,生产根据该任务令进行领料、装配。

六、ATO选择类别项目 (ATO Option Class Item) --- AOC

指可供客户选择,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项目的集合。该项目无库存,本身不需装配,但参与下一道工序的装配。

举例:02230614 组件-ViewPoint-MCU电缆及接头

说明:以PC机生产厂家为例,其586PC机可根据客户订单进行装配,于是将其指定为ATO模型项目,而其中硬盘有几种不同的容量:540M、840M、1G、2G等。我们将“硬盘”指定为ATO选择类别项目,它是有共同特征的540M、840M、1G、2G硬盘的集合。

七、成品项目 (Finished Good) --- FG

指构成固定,在车间进行装配,可直接销售的最终产品。

举例:01090006 路由器-Quidway1003-PRT10031-ISDN S/T

八、PTO模型项目 (PTO Model Item) --- PTO

按订单挑选发货,既含按订单装配的ATO模型,又含无需装配而只用于发货的其他物料的一个产品模型的混合体。一般产品模型的第一级定义为PTO。

举例:01010072 程控交换机-C&C08A

说明:如PC机生产厂家,586PC机主机需根据客户订单调测装配,但发给用户的视保屏、安装盘、资料等是不用出现在装配任务令中的,因此586计算机应定义为PTO模型。

九、PTO选择类别 (PTO Option Class Item) --- POC

POC是一个直接发货的项目的集合,OE定货时如果选配了POC选项类清单中的物料,则这些被选到的物料将用于商务发货。如:发货附件、安装成套件等。

举例:04010733 成套电缆-CC0L1NK0-CC08A外部成套电缆

02230923 附件-C&C08S-CS1FDDJA-调度机安装成套件

说明:POC可选类别下一般包含通过挑选而直接进行发货的部件或组件。

十、KIT项目

KIT项目是一组不需要装配、不参与调测但需要成套发货的项目的集合,OE定货时只需要选择KIT项目编码,其子项目不能选配,发料时直接发放KIT项目的子项。

说明: KIT项目适用于不需要装配、也不参与调测、需要成套发放但不用单独打包的一组物料,如一套标准配置的台式多媒体电脑(包含一台主机、一台显示器、一个键盘、一对音箱等)。

十一、软件项目(SW)

指公司开发的纯软件,为抽象的概念,无库存,与载体一起构成物理软件。

举例:05010598 软件-TELLIN-S6TER51-网管设备NetAcess

05021938 软件-RM02EIR0-V2EIR1-远程监控

说明:开发人员申请编码时,只申请物理软件的编码,BOM部给出对应的纯软件的编码。

十二、子装配项目(SA)

在车间装配但不直接销售的库存项目,其构成是固定的。

举例:成品板中包含的制成板。

说明:实际工作很难判断项目是否可以直接销售,故用ATO项目代替SA项目,SA现已不用。

十三、外加工项目(PI)

指由公司分料,并送料到外协厂加工的项目,编码以“W”开头,一般是半成品,如单根电缆、制成板等。

举例:W04024905 单根电缆-DL3810-远程监控端子引出线

说明:有些自制件根据生产需要提出申请,事先已有对应的自制件项目编码,一般为AI项目,带“W”项目只用于计外协加工费用。

小结:

①、采购件只有采购项目和供应项目两种模板;

②、自制件可能为包括采购项目在内的任一种模板;

③、采购项目与供应项目属于基本物料,一般没有清单,区别在于领料方式不同,即供应项

目为大量领料,另供应项目客户订单属性缺省为“否”,即商务不能直接选配;

④、ATO项目和虚拟项目构成固定,区别在于有无库存,其下级物料的供应类型不同;

⑤、AOC只能在ATO模型项目清单下,不能直接出现在订单栏目中。

⑥、POC只能在PTO模型项目清单下,PTO一般是产品第一级。

第四节 BOM清单基础知识

一、清单类型及其子项类型

根据清单父项的项目模板决定清单的类型,分为以下四种清单:

1、标准清单:

标准清单指构成产品的部件及每个部件数量是固定的,生产直接按照清单进行领料、生产,AI,PH,FG,SA等是标准清单。

2、模型清单:

模型清单指清单中的项目或数量是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的,OE根据合同单进行选配,生成一个具体的装配,生产按照这个具体清单进行生产、发货,调整计划百分比,ATO模型、PTO模型是模型清单,模型清单中子项的数量要按缺省值定义。

3、可选类清单:

可选类清单是一个可选组件的集合,存在于模型清单中,也可以包含多层可选或模型的清单,AOC、POC是可选类清单。

4、计划清单:

计划清单对产品的各部分描述计划百分比,通常代表产品族,不是一个具体可销售的项目。在计划清单中,部件的百分比之和不一定是100%。

清单父项的项目类型不同,限定其子项的项目类型,如表1.3.1:

表1.3.1 BOM清单类型

三、物料清单的构成

每份清单主要包含清单父项信息和清单注释,清单子项(零部件)信息,位置序号(在参考指示器)和替换部件信息。

下表显示不同类型清单的信息:

表1.3.2 物料清单构成

清单父项信息包括:清单父项的编码、描述、模板、单位、版本、替代、清单状态、借用等信息,

清单注释:早期我们公司用清单注释记录产品的清单状态,包括开发,试产,转产,现在清单的状态直接用项目状态表示。

描述性元素:对于模型和可选类清单,可以有描述性元素列表。当为客户订单配置一个项目时,系统自动为新配置的项目分配值。

清单子项(零部件):清单父项的模板限制其所含子项的项目模板,每份清单可以有多个子项,对每个子项可以定义其工序序号、项目序号、生效日期、失效日期、用量、计划百分比、损耗率、供应类型、供应子库、货位等。模型和可选清单还有可选信息和订单信息。

参考指示器:用于定义单板清单的位置序号。

替代部件:可以定义清单中部件的替代部件,替代部件的数量是完全替代原部件所需的数量,可以不同于原部件的数量。

四、项目或组织间清单的共享

MRPII系统中在同一组织或跨组织间,任意两个相同类型的项目都可以共享清单,因此如果两个不同的项目有相同的清单,可以只定义和维护一份清单,其它项目参照该项目的清单,如果多个组织用相同的清单生产同一项目,可以在一个组织定义清单,其它组织参照该清单。

对于模型和可选清单,在生产制造组织定义和维护清单,主组织要参照制造组织的清单(主组织是OE的项目证实组织),一般模型或可选类清单之间不允许参照,因为不同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计划百分比。

在定义一个新清单时,如果新清单已存在零部件,系统将不允许参照别的清单;不能参照一个清单本身已经是参照的清单,即不能创建参照链,而且只能参照具有同样替代名称的清单。

下图举例说明清单定义主清单,替代清单,共享清单的不同步骤:

定义主清单———→定义项目版本—————→定义零部件

定义替代清单——————————————→定义零部件

定义共享清单——→定义项目版本(主清单)

图1.3.5 定义清单步骤

五、拷贝清单

为了节省时间,对于类似的清单可以把已有清单的内容拷贝到新清单,既可从当前组织拷贝,也可以从不同组织拷贝,然后根据需要对拷贝的新清单进行修改,可以拷贝主清单,也可以拷贝替代清单,不能拷贝参照的清单,但可以拷贝被参照的清单。

在当前组织拷贝清单时,将把所有信息拷贝到新清单,包括子项的供应类型和供应子库及库位。

系统只允许两个相同项目类型的清单之间拷贝,例如:新清单类型是模型的,则只能拷贝一个已实施的模型清单。

注意:从一个组织向另外一个组织拷贝清单时,系统只拷贝那些在两个组织同时存在的项目,不拷贝项目的供应子库和货位。

在制造环境拷贝工程环境的清单时,系统只拷贝其中已转制造环境的项目,这样,如果工程清单包含工程和制造项目,新清单中只能拷贝制造项目。

六、替代清单

在MRPII系统中每个自制项目可以定义一个主清单和多个替代清单,在生产、成本卷积和执行其它功能时,可以指定是用主清单还是替代清单,可以用ECO控制替代清单的更改。

对同一产品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可以通过在清单定义表中指定项目序号和替代名称定义不同的替代清单,但替代清单不能有新的版本。

定义替代清单前必须先定义一个主清单。目前还没有用替代清单。

七、清单的版本

可以对任意或所有清单更改进行版本控制,包括标准、计划、模型和选择类别,目前系统中定义了版本的清单只有制成板和物理软件。

清单的版本实际是取清单父项编码的版本,系统根据项目版本的生效日期对清单的版本进行控制,比如:某制成板项目有REV A (99.2.1)和REV B (99.5.1),那么清单中99.5.1以前生效的项目是A版本清单,99.5.1 以后生效的项目是B版本在A版本清单的基础上修改的内容。

在制成板清单中,制成板和PCB板的版本是一一对应的,即A版本的制成板包含A版本的PCB,B 版本的制成板包含B版本的PCB。

一旦定义了新版本,老版本的清单就不能修改,但可以查询和生产。

八、供应类型

供应类型决定部件在WIP的物料供应方式,有项目级的供应类型和项目在某清单中的供应类型,项目的供应类型根据项目的模板确定,项目在某清单中的供应类型优先级高于项目的供应类型,项目在清单中的供应类型缺省值为空,系统自动取该项目的供应类型,如果一个项目在不同的清单中有不同的供应方式,可以修改清单中该项目的供应类型。供应类型有下表所列的几种类型。

在实际过程中有些物料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领料方式,那么其项目的供应类型为缺省的,在不同的清单中以不同的供应类型区分。例如:一单根电缆在成套电缆中的供应类型为虚拟,在整机功能模块中的供应类型为推式,就可以在清单的供应类型中控制。

九、清单的定义和更改

清单的定义由开发人员在MRPII系统的工程环境用ECO定义,定义完成后,通过填写BOM电子流中的,经审核批准后,由BOM数据管理部将ECO实施,ECO实施后,清单正式生效。

实施后的清单通过来更改维护:可以对清单进行增加、删除或替换某零部件;改变一个零部件的数量或位号;可以批量更改主清单或替代清单,通过定义ECO的生效时间控制计划生效或立即更改。

十、删除清单

删除清单不同于一个子项的失效,删除是从清单表中物理删除,以下情况清单不能删除:

①、存在替代清单,则不能删除主清单;

②、存在参照清单,则不能删除该清单;

③、如果有离散任务令或滚动计划参照清单或工艺路线,则不能删除清单;

④、如果项目的销售订单没有关闭,则不能删除清单;

⑤、如果模型清单的配置项目存在,则不能删除该模型清单;

⑥、如果某可选类清单是另外一个清单的子项,则不能删除该可选类清单;

删除一个清单时,将删除所有子项的参考指示器和替代项目。

第五节 ECO 基础知识

一、ECO的概念

ECO 即工程更改定单(Engineering Change Order),在MRPII系统中用于定义和修改清单,使清单的修改过程有可追溯性。为控制某些清单定义或更改能同时生效,每个ECO可以同时定义或更改多份清单,例如在多份清单中替换某个部件,或定义同一产品的几份清单。

对于新开发的产品,项目组首先要在MRPII系统对应的组织下定义ECO,定义完成后,提交BOM 清单归档,BOM归档审批流程通过后,由BOM人员将ECO实施,新清单就生效了。一旦实施,以后要修改,项目人员首先要在MRPII中定义ECO修改清单,如在NOTES的BOM电子流中填写申请更改清单,ECO实施后清单被再次修改。

ECO中可以记录申请人、申请部门、更改原因、更改内容,可以将相关内容的清单定义到一份ECO中,通过ECO的计划时间控制整个ECO中包含清单的实施时间,可以由系统根据条件自动实施,也可以手工实施,ECO只有实施后,才能成为正式清单。

ECO未实施前,在清单查询时,一般看不到ECO中的内容,只有“是否实施”选“否”,才可以查到包括未实施ECO中的内容,打印报表也类似。

华为工程服务流程规范

华为业务 工程服务流程及规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华为企业业务简介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为适应信息行业正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华为做出面向客户的战略调整,华为的持续创新正从电信运营商网络面向企业业务,消费者领域延伸,协同发展"云-管-端"业务。 作为华为三大业务集团之一,华为企业业务依托华为强大的研发和综合技术能力,在企业业务领域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理解客户所需,致力于为全球政企行业提供全面、高效的ICT解决方案和服务,包括企业

网络、统一通信与协作、云计算数据中心、企业信息安全,以及垂直行业应用等。展望未来,华为企业业务希望能和全球的企业客户、合作伙伴一起,共同迎接ICT转型的挑战,合力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链,推动ICT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客户满意度。 1现场服务行为规范 1.1行前准备(尽可能多的了解项目信息:方案、BOQ、客户负责人)1.1.1接受现场服务任务后,请在出发前先做好相关准备,包括服务方案、 操作步骤、工具、备件等,尽量避免到用户现场才临时查资料、翻 文档、借工具、等候备件、打求助电话等情况; 1.1.2提前与客户确认安装/维护环境是否具备,产品及其配件是否齐备, 避免至现场才发现无法实施服务的情况; 1.1.3提前与客户确认上门安装/维护时间,考虑交通堵塞等不可控原因, 预约时间时向客户说明有半个小时误差; 1.1.4与客户确定了上门时间,就需要履行承诺,准时上门并带齐提供服 务所必须的工具、备件等; 1.1.5严格按预约时间(提前3~5分钟)到达约定地上门服务,由于特殊 原因不能守时的应该最少提前30分钟和顾客解释清楚,并且明确告 知顾客到达时间。同时电话知会该项目的服务项目经理; 1.1.6做到仪容仪表整洁大方,并准备好华为提供的服务名片,不准在名 片上添加非华为的商业信息。

华为等几个公司的组织架构

华为组织架构(事业群+矩阵式) 公司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增资、利润分配、选举董事/监事等重大事项作出决策。由工会和任正非两名股东就组成,工会作为公司股东参与决策的公司重大事项,由持股员工代表会审议并决策,持股员工代表会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组成,代表全体员工行使权利。持股员工代表51人,候补持股员共代表9人,由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和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对公司的整体业务运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公司在战略和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董事会下设人力资源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协助和支持董事会运作。 监事会主要职责包括检查公司财务和公司经营状况,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和董事会运作规范性进行监督。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轮值CEO制度,轮值CEO在轮值期间作为公司经营管理以

及危机管理的最高责任人,对公司生存发展负责。 EMT经营管理团队:在各个平台上分别设置经营管理团队(EMT),各自按照其对应客户需求的规律来确定相应的目标、考核与管理运作机制,在统一的公司平台上进行差异化的运作和经营管理。按华为公司治理规章,EMT是华为日常的最高责任机构,受董事会委托执行华为的日常管理,属于华为核心高层。

2014年,公司业务组织架构逐步调整为基于客户、产品和区域三个维度的组织架构。各相应组织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对公司的财务绩效有效增长、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客户满意度负责。 华为以BG事业群作为主要的组织结构,同时华为的组织结构又可看作是矩阵制结构,但不是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职能平台+BG事业群+区域组织形成三维组织架构,该架构网收缩时,就会叠加起来,意味着华为要精简部门、岗位和人员;当其扩张时,该架构网就会拉卡,就要增加部门、岗位和人员,但在这一过程中,流程会始终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1、BG组织(Business Group事业群):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面向三个客户群(运 营商网络、企业业务、消费者)而设定的BG组织,以适应不同客户群的商业规律和经营特点。BG不是一个特指的部门,使指化为的一个业务集团,每个BG之下有分成很多B U(business Unit 经营单元)。事业群机制就是把企业内公共资源平台化,从而让每个独立事业群更加专注自己的领域,提高公司资源效率,但协调工作增大。

{生产计划}华为生产计划手册

{生产计划}华为生产计划 手册

计划手册 (V2.0) 计调业务管理部

前言 企业各方面的运作需要计划的支持,计划及其控制是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生产计划作为公司物流的核心,从93年起一直在摸索和实践适合华为特色的计划理论和计划方法。经过近十年的积累,生产计划从当初单一的计划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计划方法共存且有强大IT支持的计划系统,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总结和复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以及实现计划系统工作规范化、工作模板化,我们编制了这本书。 本书吸收了近几年来华为公司物流计划采用的先进理论、方法体系以及一些成功经验,在内容上做到普遍性、先进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全面性。内容上包括了维护计划参数和环境、制定需求计划、调整主生产计划、制定物料计划、分析和控制计划和计划统计等全部6个计划业务模块;同时介绍了计划发展历史、销售计划与预测、研发物流计划、BOM、MRPII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公司级变革项目ISC的阶段性成果。 本手册的第二个特点是实用性。从基本的计划理论到业务流程,从业务流程到详细的操作指导,从正面的操作指导到反面的案例,多角度回答了“如何做计划”这样一个问题。 本手册的第三个特点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本书的编著者都是长期从事生产计划工作的业务骨干,他们既吸收了先进的计划理论,同时将自身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写了出来。 全书共分为三篇,共十四章。第一篇主要是对计划基础知识和生产计划方法进行概述,第二篇主要介绍生产计划制定的主要方法,第三篇主要围绕计划分析和计划统计。第一篇编写分工如下:丁智编写第一章,曹金荣编写第二、三章,杨兴武编写第四章,第一篇由唐建国、张毓飞主审。第二篇的编写分工如下:钟效培编写第一、二章,第三、四、五章主要由褚小四、于成刚、华峰、何娟等人共同编写,张毓飞编写第六章。第二篇由何娟、张勇维主审。第三篇别写分工如下:庾用滔编写第一章,程哲编写第二章,第三、四章由鲍在平、程哲、郑敏、肖勇等人共同编写,第三篇由刘国伟、唐建国主审。附录由付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华为公司版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华为 公司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 本工具说明:作为人力资源部门,除了自己要有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相关政策、制度,为了便于各部门掌握和理解,还应该把制度做成手册形式易于理解与操作的更加详细文本,发给各个部门经理,指导他们在不同情景下参照使用,比如,如何处理人员入职,如何调整薪资。本工具书就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对于集团公司,总公司人事部,也有必要作出此类手册,对全系统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给予明确的规范和指导,本工具书也是一个很好的范本。 本工具书给出了两个范本。 (范本一) 目录 第一章手册的目的 一. XXXX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致力于达成以下目标: 1构筑先进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使用中培养和开发员工,使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2保持XXXX内部各公司在人事制度和程序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保持人力资源系统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标准。 3保证各项人事规章制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二. 为达到上述目标,XXXX公司人力资源部编制本手册,以此规范和指导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 政策和程序。 三. 公司人力资源部是负责制订及实施有关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的部门。 四. 本手册将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充实和修订。人力资源部热忱欢迎员工和各分支机构提出修 改意见。 第二章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职责 一. 核心职能:作为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选拔、配置、开发、考核和培养公司所需的各 类人才,制订并实施各项薪酬福利政策及员工职业生涯计划,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潜能,对公司持续长久发展负责。 二. 工作职责: 1制度建设与管理 A制订公司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 B制订公司人事管理制度,总分公司人事管理权限与工作流程,组织、协调、监督制度和流程的落实。 C核定公司年度人员需求计划、确定各机构年度人员编制计划; D定期进行市场薪酬水平调研,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E指导、协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机构管理 A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分支机构选点调研、人才储备、筹备设立等方面工作; B公司系统各级机构的设置、合并、更名、撤销等管理; C制订公司机构、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 D公司及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考察、聘任、考核、交流与解聘管理; E监督、检查与指导分支机构人事部工作。 3人事管理 A员工招聘、入职、考核、调动、离职管理。 B公司后备干部的选拔、考察、建档及培养; C公司干部和员工的人事档案、劳动合同管理; D协助组织各专业序列技术职务的考试与评聘; E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数据分统计及析; F管理并组织实施公司员工的业绩考核工作。 4薪酬福利管理 A制订并监控公司系统薪酬成本的预算;

华为工程服务流程规范

华为业务 工程服务流程及规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华为企业业务简介 (4) 1现场服务行为规范 (4) 1.1 行前准备(尽可能多的了解项目信息:方案、BOQ、客户负责人) (4) (14) 3.1 工程质量自检要求 (14) 3.2 通用产品安装质量标准 (16) 3.3 常见安装质量正反案例图片 (21)

3.4 版本使用规范 (22) 4工程服务文档返回规范 (26) 5到货即损(DOA)货物处理流程 (29) 5.1 术语 (29) 10.1 技术授权团队 (35) 10.2 技术授权流程 (35) 11客户授权 (36) 12操作知会 (37)

12.1 邮件通知: (37) 12.2 短信通知: (37) 13审计和考核 (38) 第一部分华为企业业务简介 1 1.1.1接受现场服务任务后,请在出发前先做好相关准备,包括服务方案、操作步骤、工 具、备件等,尽量避免到用户现场才临时查资料、翻文档、借工具、等候备件、打求助电话等情况; 1.1.2提前与客户确认安装/维护环境是否具备,产品及其配件是否齐备,避免至现场才发 现无法实施服务的情况;

1.1.3提前与客户确认上门安装/维护时间,考虑交通堵塞等不可控原因,预约时间时向客 户说明有半个小时误差; 1.1.4与客户确定了上门时间,就需要履行承诺,准时上门并带齐提供服务所必须的工具、 备件等; 1.1.10不允许在客户现场处理与本次工作无关的事项,严禁在机房或办公场所抽烟、玩游 戏、上与工作无关的网站,严禁在客户机房或办公场所睡觉; 1.1.11严禁擅自使用客户电话,如确实需要,须经客户同意后方可使用; 1.1.12禁止操作与本次服务不相关的设备,禁止操作其它厂家的设备;

华为公司组织结构及具体描述

华为公司组织及财务系统华为公司组织结构图示

一、华为公司管理职位设置及职责 本公司管理职位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公司总裁” 第二层次:各大系统,职位名称“系统总裁” 第三层次:各一级部门,职位名称“部门总监” 第四层次:各二级部门,职位名称“部门经理” 决策、协调委员会 组成人员: 公司总裁、各系统总裁、各部总监及各有关专业资深顾问。 主要任务: a)确定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经营理念; b)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的战略规划; c)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运用策略; d)财经管理; 议事方式: a)常规会议议事:每两周一次; b)临时会议议事:由各委员提议;主任委员视议题缓急之轻重程度予以批准 后即可召开; 会议须有议程;各委员会前须有准备;会议结论力求确定可行。 总裁办公室 职位名称:[总裁办公室主任] 主要任务:协助公司总裁,完成各项日常行政事务工作,负责总裁与各系统之间的信息沟通工作,负责各系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管理工程部 职位名称:[管理工程总监] 主要任务:承担公司管理工程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为公司各业务系统及部门提供专项管理辅导。 审计部 职位名称:[审计总监] 主要任务:在公司总裁的直接领导下,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各环节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遵循了公司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公司的目标。 法律事务部 职位名称:[法律事务总监] 主要任务:负责公司日常法律事务的处理,公司对外纠纷、诉讼事宜的处理,为公司的对外投资各项制度改革等重大事宜提供法律意见,起草或审订公司重要的法律文件。 研究开发系统 职位名称:[研究开发系统总裁] 主要任务:研究开发系统总裁统率所属部门,在公司总裁指挥下,综理本公司产品和技术之研究、开发、试验之事务。其主要分项任务如下: a)依据公司产品战略发展规划拟订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及产品中试计 划; b)督促所属部门按项目管理程序组织产品开发工作及新技术研究开发工作; c)督促所属部门组织和实施设计验证、设计评审和设计改进工作; d)签订研究开发系统之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变动; e)在公司总裁授权下,发展各类研究和开发专业人才,以及决定本系统人员之 考核、加薪及晋升水准; 3

华为员工手册

致新员工书 您有幸加入了华为公司,我们也有幸获得了与您合作的机会。我们将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共同信任的基础上,与您一起渡过在公司工作的岁月。这种尊重、理解和信任是愉快地进行共同奋斗的桥梁与纽带。 华为公司共同的价值体系,就是要建立一个共同为世界、为社会、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企业文化。这个文化是开放的、包容的,不断吸纳世界上好的优良文化和管理的。如果把这个文化封闭起来,以狭隘的自尊心,狭隘的自豪感为主导,排斥别的先进文化,那么华为一定会失败的。这个企业文化粘合全体员工团结合作,走群体奋斗的道路。有了这个平台,您的聪明才智方能很好发挥,并有所成就。没有责任心,缺乏自我批判精神,不善于合作,不能群体奋斗的人,等于丧失了在华为进步的机会,那样您会空耗了宝贵的光阴。 公司管理是一个矩阵系统,运作起来就是一个求助网。希望您们成为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开放的子系统,积极、有效地既求助于他人,同时又给予他人支援,这样您就能充分地利用公司资源,您就能借助别人提供的基础,吸取别人的经验,很快进入角色,很快进步。求助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做不好事才不光彩,求助是参与群体奋斗的最好形式。 实践是您水平提高的基础,它充分地检验了您的不足,只有暴露出来,您才会有进步。实践再实践,尤其对青年学生十分重要。只有实践后善于用理论去归纳总结,才会有飞跃的提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怕做小角色,才有可能做大角色。 我们呼唤英雄,不让雷锋吃亏,本身就是创造让各路英雄脱颖而出的条件。雷锋精神与英雄行为的核心本质就是奋斗和奉献。雷锋和英雄都不是超纯的人,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其标准是随时代变化的。在华为,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就是英雄行为,就是雷锋精神。 实践改造了,也造就了一代华为人。“您想做专家吗?一律从基层做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部是干部部(处)的业务主管部门,公司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由人力资源部制订后,各干部部(处)负责制度的细化,在公司的统一框架内,把各项政策、制度转化为与本部门业务特点紧密结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制度。 如:人力资源部制订公司的《中基层职员绩效考核方法》后,各干部部(处)在此方法的范畴内,结合研发、市场、生产、技术支援、财经等不同业务的特点,将其细化为可操作性的各部门绩效考核规范。各干部部(处)细化后的政策、制度须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和备案,在人力资源部的监控和指导下实施。 第二章治理者的人力资源治理职责 各级治理者是公司人、财、物、信息等各项资源的具体掌管者。在这些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也最具有制造性的要素。财、物、信息等资源也只有通过人对其的合理使用与组合,才能使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各级治理者作为公司各项资源的掌管者,负有使这些资源为公司制造更大价值的直截了当使命。故各级治理者要使用好这些资源,第一要使用好人。正如公司在干部治理中所强调的"各级治理者第一是一个人力资源治理者"。 ■人力资源治理不只是人力资源治理部门的工作,而是全体治理者的职责。 ■各部门治理者有责任记录、指导、支持、鼓舞与合理评判下属人员的工作,负有关心下属人员成长的责任。 ■下属人员才能的发挥与对优秀人才的举荐,是决定治理者的晋升与人事待遇的重要因素。 图:治理者的人力资源治理职责 第三章职位与任职资格 一、职位治理 1、什么是职位 每个组织都有其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组织采纳了某种战略,战略决定了它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确定了组织必须进行的所有工作。职位之因此存在,是因为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关心组织架构达到其目的。职位是组织架构的差不多单位。所有职位的组合应该完成组织机构的目的。职位是连接职员与需要完成的工作的桥梁。 职位属于组织;以结果为导向;职位是动态的。 2、职位分析

华为直饮水设计规范

1.目的 为了规范本公司内所有涉及直饮水工程的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特编制本设计技术要求。设计文件应在遵照国家相关规范及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并严格按照本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2.概述 明确直饮水系统具体技术标准。 3.术语

4.适用范围 此标准适用于华为公司所有新建项目、改造及扩建项目(含VIP项目)的直饮水工程。 5.参考标准 1、CJJ110—2006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2、CJ 94--200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3、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GB 50015-200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5、GB/T 29038-2012 《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 6、YB/T 4204-2009 《供水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7、CECS 277-2010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 8、GB 12771-2008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9、CJ/T_151-2001 《薄壁不锈钢水管》 10、GB/T 21835-2008 《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 11、2010版水系统GMP实施指南

12、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 13、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 14、CJJ/T154-2011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 6.内容 6.1 系统设计 1、预处理、膜处理和后处理工艺的选用和组合及出水水质应符合华为公司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规定。 2、最高日直饮水定额可按下表采用 注:1、此定额仅为饮用水量; 2、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住宅楼可提高至4~5L/(人·日) 3、最高日直饮水定额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4、厨房具体用水量、用水点由厨房顾问提供确定。 3、直饮水专用水嘴额定流量宜为0.04~0.06L/s。 4、直饮水专用水嘴最低工作压力不宜小于0.03MPa。 5、管道直饮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不得与建筑内其他给水系统直接相连。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华为公司最全版)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 本工具说明:作为人力资源部门,除了自己要有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相关政策、制度,为了便于各部门掌握和理解,还应该把制度做成手册形式易于理解与操作的更加详细文本,发给各个部门经理,指导他们在不同情景下参照使用,比如,如何处理人员入职,如何调整薪资。本工具书就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对于集团公司,总公司人事部,也有必要作出此类手册,对全系统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给予明确的规范和指导,本工具书也是一个很好的范本。 本工具书给出了两个范本。 (范本一) 目录 第一章手册的目的 (2) 第二章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职责 (3) 第三章招聘工作 (5) 第四章新员工入司工作流程 (10) 第五章员工转正考核工作流程 (12) 第六章员工内部调动工作流程 (13) 第七章员工离职 (16) 第八章劳动合同 (18) 第九章薪资制度 (21) 第十章考勤管理 (24) 第十一章员工福利 (27) 第十二章绩效管理 (29) 第十三章奖励制度 (31) 第十四章违纪处分 (32) 第十五章培训与发展 (35) 第十六章职业生涯发展 (38) 第十七章人事档案管理 (41)

第一章手册的目的 一. XXXX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致力于达成以下目标: 1构筑先进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使用中培养和开发员工,使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2保持XXXX内部各公司在人事制度和程序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保持人力资源系统的专业水平和道德标准。3保证各项人事规章制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二. 为达到上述目标,XXXX公司人力资源部编制本手册,以此规范和指导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和程序。 三. 公司人力资源部是负责制订及实施有关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的部门。 四. 本手册将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充实和修订。人力资源部热忱欢迎员工和各分支机构提出修改意见。

华为生产计划手册

一个70岁的商业思想家,10多位40岁出头的战略企业家,几千位30-40岁出头的中高层管理者,率领着10多万20-30岁的以中高级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劳动大军,孤独行走在全球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华为,一个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它的成功绝非偶然。 华为公司 计划手册 (V2.0) 计调业务管理部

一个70岁的商业思想家,10多位40岁出头的战略企业家,几千位30-40岁出头的中高层管理者,率领着10多万20-30岁的以中高级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劳动大军,孤独行走在全球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华为,一个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它的成功绝非偶然。 前言 企业各方面的运作需要计划的支持,计划及其控制是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生产计划作为公司物流的核心,从93年起一直在摸索和实践适合华为特色的计划理论和计划方法。经过近十年的积累,生产计划从当初单一的计划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计划方法共存且有强大IT支持的计划系统,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总结和复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以及实现计划系统工作规范化、工作模板化,我们编制了这本书。 本书吸收了近几年来华为公司物流计划采用的先进理论、方法体系以及一些成功经验,在内容上做到普遍性、先进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全面性。内容上包括了维护计划参数和环境、制定需求计划、调整主生产计划、制定物料计划、分析和控制计划和计划统计等全部6个计划业务模块;同时介绍了计划发展历史、销售计划与预测、研发物流计划、BOM、MRPII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公司级变革项目ISC的阶段性成果。 本手册的第二个特点是实用性。从基本的计划理论到业务流程,从业务流程到详细的操作指导,从正面的操作指导到反面的案例,多角度回答了“如何做计划”这样一个问题。 本手册的第三个特点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本书的编著者都是长期从事生产计划工作的业务骨干,他们既吸收了先进的计划理论,同时将自身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写了出来。 全书共分为三篇,共十四章。第一篇主要是对计划基础知识和生产计划方法进行概述,第二篇主要介绍生产计划制定的主要方法,第三篇主要围绕计划分析和计划统计。第一篇编写分工如下:丁智编写第一章,曹金荣编写第二、三章,杨兴武编写第四章,第一篇由唐建国、张毓飞主审。第二篇的编写分工如下:钟效培编写第一、二章,第三、四、五章主要由褚小四、于成刚、华峰、何娟等人共同编写,张毓飞编写第六章。第二篇由何娟、张勇维主审。第三篇别写分工如下:庾用滔编写第一章,程哲编写第二章,第三、四章由鲍在平、程哲、郑敏、肖勇等人共同编写,第三篇由刘国伟、唐建国主审。附录由付红举编写,全书由唐建国进行统稿。同时,在计划手册的编撰过程中,刘志彬作做了大量组织和标准化工作。 本书的读者主要是针对进入计划系统不久的员工,编写目标是“我们的手册应该做得非常细,一个新的计划员在指导下按照手册做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十”;当然研发计划、市场计划、备件计划、产品调度等同事们如果看了这本书,相信也会有相应的收获。 生产计划至今仍是一门发展中的管理学科,可供编写者参考的资料较少,也限于作者的水平,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批评和指正,以便今后改进。

华为公司经营管理政策

××公司基本法 第一章公司的宗旨 一、核心价值观 (追求) 第一条××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为了使××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员工) 第二条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技术) 第三条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我们卓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 (精神) 第四条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我们行为的准则。 (利益)

第五条××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文化) 第六条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是可以转化成物质的,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 这里的文化,不仅仅包含知识、技术、管理、情操......,也包含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无形因素。 (社会责任) 第七条××以产业报国和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二、基本目标 (质量) 第八条我们的目标是以优异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优越的终生效能费用比和有效的服务,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要。 质量是我们的自尊心。 (人力资源) 第九条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

华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华为——企业管理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我们经历了很多,我们国家的很多很多优秀的企业也经历了很多磨难。有因为自身企业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的亏损、资金链断裂的公司,也有因为美国与我们的贸易战而被针对,但一直自强不息,努力改革求发展的公司。在亚洲金融杂志中,某些中国公司被认可在公司治理方面有着骄人成绩,如腾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等。本文就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控方面的成功之处进行分析。 2019年是5G兴起的一年,作为中国乃至世界5G潮头的弄潮儿,华为通过对企业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度过了一个个难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创立,刚刚开始只有十几个人,两万元的注册资本,经过了30年的发展与拼搏努力,华为已经成为科技巨头、世界五百强、5G时代领头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未上市的世界五百强。 华为公司之所以能在30年里做大做强,不断创辉煌,与他的企业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内控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风险管理 在风险管理中,往往把危机形容为“严冬”。如何应对"严冬",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方法。和很多企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性危机管理不同,华为的管理透露出常怀“危机意识”的企业文化。华为在成长过程中是怎样"过冬"的? 华为一直高度重视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据说,华为实施有效风险

管理措施后预计每年能为集团减少至少约4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当前,华为集团正在建设风险管理体系V2.0,华为企业风险管理部是公司CEO、CFO的强力助手,可以与各领域高管直接对话,部门主要职责包括:构建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和框架,每年组织识别公司风险地图,统筹、协调各Risk Owner有效管控重大风险,保障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推动并把风险管理活动嵌入到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规划流程中(已实践了COSO 2017版的理念),实现风险管理也业务管理相结合;根据公司要求,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级风险、国家风险开展专项风险管理项目;例行报告公司风险管控状况,确保所有重大风险被有效管控,实现重大风险管理的闭环;构建公司财务稳健管理体系撒,包括识别、评估公司经营风险,组织压力测试,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依据已建立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针对运营、合规、突发事件等TOP风险进行管理,监督各Risk Owner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端到端管理,并通过测评及回溯机制进行闭环管理。 华为风险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为支撑华为集团在复杂的内外部环 境和巨大的不确定性市场中有效控制风险,力求业绩增长和风险之间的最优平衡,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通过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以规则的确定性应对结果的不确定性,持续管理内外部风险,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华为公司的风险管理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任正非是一个十分爱国的人,所以华为在他的带领下,华为很多方面都有很多中国元素,比如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为办事处,华为员工叫“一线”,这是

华为公司委员会管理法

华为公司委员会管理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贯彻公司的民主决策、权威管理制度,规范公司各委员会、部门首长办公会议的运作,定位其职责,提高其效能,特制定本管理法。 第二条性质 本管理法对委员会和部门首长办公会议的设置、职能、运作及管理具有强制性规范和指导作用。 第三条范围 本管理法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公司各类委员会、分委员会及其相关秘书机构,以及部门首长办公会议。 第二章委员会与部门首长办公会议 第四条委员会制度 委员会制度是公司民主集中制度的体现与实现形式,是公司走向职业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权力智慧化、互补化的保证。 第五条部门首长办公会议 部门首长办公会议是公司各行政职能部门贯彻集体管理的形式,也是公司各部门业务与事务处理的权威管理机构。 第六条设置宗旨 公司设立委员会,在进行决策与监控管理过程中,对目标、方针政策和干部选拔实行委员会集体审议,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科学性。 通过部门首长办公会议的集体管理方式,贯彻落实目标、方针、政策和路线。避免和减少首长在权威管理过程中个人决策的失误。 第七条职能 委员会务虚,部门首长办公会议务实。委员会是决策做正确的事,部门首长办公会议是正确地去做事。 委员会负责确定管理的目标、政策措施,评议和挑选干部,并在实行中进行监控。 部门首长办公会议负责推动目标的实现,组织与调动资源,进行层层考核与测评,促使人的因素转化成物质力量。 第八条运作 各委员会的运作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委员会会议方式。第九条分委员会 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设立二级或多级分委员会,分委员会接受委员会的领导。分委员会在相关的组织层次行使职责。 第十条秘书机构 委员会日常事务和会务由指定秘书机构负责处理。委员会的秘书机构为对应的同级专业、职能部门。分委员会设立秘书机构需报上级委员会批准。 第三章委员会的组成 第十一条委员会组成 委员会一般由资深行政人员、资深专业人士,以及相关部门的行政与专业技术首长三部分人组成。委员的选拔贯彻“从贤不从众”的原则。 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设副主任数人。委员与主任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委

华为的组织架构

华为得组织架构 凌菲智享汇关注 0、7 2018、10、08 16:44 字数3297 阅读29251评论0喜欢9 原编:Lily| 图:网络 了解一个公司,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都要从组织架构入手。 ▼ 华为组织架构 1、华为得组织架构 股东会 股东会就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由工会与任正非两名股东组成。 工会作为公司股东参与决策得公司重大事项,由持股员工代表会审议并决策。 持股员工代表会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组成,代表全体持股员工行使有关权利。持股员工代表51人与候补持股员工代表9人由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2013年,持股员工代表会举行了3次会议,听取了2012年度公司经营情况、公司合并财务情况、监事会工作情况等报告,审议通过了利润分配、增资、公司董事监事补选办法等议案,并投票补选了公司董事。 董事会 董事会就是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得决策机构,对公司得整体业务运作进行指导与监督,对公司在战略与运作过程中得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董事会得主要职责为: 对公司重大战略进行决策,审批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监控其实施; 对公司业务发展中产生得重大问题,包括重大市场变化、重大危机,向管理层提供综合得建议及咨询意见; 审视公司业务运作规律、组织与流程,并批准重大组织调整、业务变革、流程变革得举措; 审批重大得财经政策、财务决策与商业交易活动; 审批公司得经营及财务结果并批准财务报告; 建立公司得监控机制并进行监督; 建立公司高层治理结构,组织优化实施; 首席执行官得选拔、考评与薪酬确定,批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得任命与薪酬; 审批公司层面得人力资源规划与重大人力资源政策。 监事会 按照中国公司法得要求,公司设立监事会。监事会主要职责包括检查公司财务与公司经营状况,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得行为与董事会运作规范性进行监督。监事列席董事会会议。监事会成员共5名,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选举产生。 独立审计师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毕马威作为独立审计师。

华为生产计划手册--bom

计划手册 (V2.0) 计调业务管理部

前言 企业各方面的运作需要计划的支持,计划及其控制是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生产计划作为公司物流的核心,从93年起一直在摸索和实践适合华为特色的计划理论和计划方法。经过近十年的积累,生产计划从当初单一的计划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计划方法共存且有强大IT支持的计划系统,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总结和复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以及实现计划系统工作规范化、工作模板化,我们编制了这本书。 本书吸收了近几年来华为公司物流计划采用的先进理论、方法体系以及一些成功经验,在内容上做到普遍性、先进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全面性。内容上包括了维护计划参数和环境、制定需求计划、调整主生产计划、制定物料计划、分析和控制计划和计划统计等全部6个计划业务模块;同时介绍了计划发展历史、销售计划与预测、研发物流计划、BOM、MRPII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公司级变革项目ISC 的阶段性成果。 本手册的第二个特点是实用性。从基本的计划理论到业务流程,从业务流程到详细的操作指导,从正面的操作指导到反面的案例,多角度回答了“如何做计划”这样一个问题。 本手册的第三个特点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本书的编著者都是长期从事生产计划工作的业务骨干,他们既吸收了先进的计划理论,同时将自身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写了出来。 全书共分为三篇,共十四章。第一篇主要是对计划基础知识和生产计划方法进行概述,第二篇主要介绍生产计划制定的主要方法,第三篇主要围绕计划分析和计划统计。第一篇编写分工如下:丁智编写第一章,曹金荣编写第二、三章,杨兴武编写第四章,第一篇由唐建国、张毓飞主审。第二篇的编写分工如下:钟效培编写第一、二章,第三、四、五章主要由褚小四、于成刚、华峰、何娟等人共同编写,张毓飞编写第六章。第二篇由何娟、张勇维主审。第三篇别写分工如下:庾用滔编写第一章,程哲编写第二章,第三、四章由鲍在平、程哲、郑敏、肖勇等人共同编写,第三篇由刘国伟、唐建国主审。附录由付红举编写,全书由唐建国进行统稿。同时,在计划手册的编撰过程中,刘志彬作做了大量组织和标准化工作。 本书的读者主要是针对进入计划系统不久的员工,编写目标是“我们的手册应该做得非常细,一个新的计划员在指导下按照手册做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十”;当然研发计划、市场计划、备件计划、产品调度等同事们如果看了这本书,相信也会有相应的收获。 生产计划至今仍是一门发展中的管理学科,可供编写者参考的资料较少,也限于作者的水平,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批评和指正,以便今后改进。

华为公司管理制度

第一章公司的宗旨一、核心价值观第一条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第 二条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 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第三条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我们卓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第四条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我们行为的准则。第五条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第六条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是可以转化成物质的,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这里的文化,不仅仅包含知识、技术、管理、情操……,也包含

了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无形因素。第七条华为以产业报国和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公司的发展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二、基本目标第八条我们的目标是以优异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优越的终生效能费用比和有效的服务,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要。质量是我们的自尊心。第九条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第十条我们的目标是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的电子和信息技术支撑体系。第十一条我们将按照我们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要求,设立每个时期的合理的利润率和利润目标,而不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三、公司的成长第十二条我们进入新的成长领域,应当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核心技术水平,有利于发挥公司资源的综合优势,有利于带动公司的整体扩张。顺应技术发展的大趋势,顺应市场变化的大趋势,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就能使我们避免大的风险。只有当我们看准了时机和有了新的构想,确信能够在该领域中对顾客作出与众不同的贡献时,才进入市场广阔的相关新领域。第十三条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引力。这四种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多更大的机会。加大这四种力量的牵引力度,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就会加快公司的成长。第十四条我们追求在一定

华为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资料

质量管理手册HUAWEI QUALITY MANAGEMENT MANUAL

目录 第1章质量手册说明 (5) 第2章公司愿景、使命与战略 (6) 2.1愿景 (6) 2.2使命 (6) 2.3战略 (6) 第3章质量方针 (7) 第4章质量目标及策略 (8) 4.1质量管理体系愿景 (8) 4.2质量管理体系中长期目标和规划 (8) 4.3质量措施和方法 (8) 第5章体系架构 (10) 5.1质量管理业务总览 (10) 5.2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11) 第6章综合质量管理 (13) 6.1客户满意管理 (13)

6.2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 (13) 6.3体系文件管理 (15) 6.4质量体系规划管理 (16) 6.5质量度量管理 (17) 6.6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 (19) 6.7管理评审 (20) 6.8员工培训 (21) 6.9关键资源管理 (23) 6.10持续改进 (24) 6.11客户财产管理 (26) 第7章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管理 (27) 7.1产品需求管理 (27) 7.2市场管理 (28) 7.3销售管理 (29) 7.4产品开发 (29) 7.5供应链管理 (33) 7.6客户服务 (40) 第8章附录 (44) 8.1华为简介 (44) 8.2华为公司组织结构图 (44) 8.3TL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条文与业务描述的关系对照表 (46)

8.4TL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条文与功能系统的关系对照表 (48) 8.5质量手册参考的流程文件清单 (48) 8.6术语与缩略 (49) 8.7手册历史 (51)

华为生产计划手册

计划手册 () 计调业务管理部

前言 企业各方面的运作需要计划的支持,计划及其控制是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生产计划作为公司物流的核心,从93年起一直在摸索和实践适合华为特色的计划理论和计划方法。经过近十年的积累,生产计划从当初单一的计划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计划方法共存且有强大IT支持的计划系统,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总结和复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以及实现计划系统工作规范化、工作模板化,我们编制了这本书。 本书吸收了近几年来华为公司物流计划采用的先进理论、方法体系以及一些成功经验,在内容上做到普遍性、先进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良好结合。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全面性。内容上包括了维护计划参数和环境、制定需求计划、调整主生产计划、制定物料计划、分析和控制计划和计划统计等全部6个计划业务模块;同时介绍了计划发展历史、销售计划与预测、研发物流计划、BOM、MRPII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公司级变革项目ISC的阶段性成果。 本手册的第二个特点是实用性。从基本的计划理论到业务流程,从业务流程到详细的操作指导,从正面的操作指导到反面的案例,多角度回答了“如何做计划”这样一个问题。 本手册的第三个特点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本书的编著者都是长期从事生产计划工作的业务骨干,他们既吸收了先进的计划理论,同时将自身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写了出来。 全书共分为三篇,共十四章。第一篇主要是对计划基础知识和生产计划方法进行概述,第二篇主要介绍生产计划制定的主要方法,第三篇主要围绕计划分析和计划统计。第一篇编写分工如下:丁智编写第一章,曹金荣编写第二、三章,杨兴武编写第四章,第一篇由唐建国、张毓飞主审。第二篇的编写分工如下:钟效培编写第一、二章,第三、四、五章主要由褚小四、于成刚、华峰、何娟等人共同编写,张毓飞编写第六章。第二篇由何娟、张勇维主审。第三篇别写分工如下:庾用滔编写第一章,程哲编写第二章,第三、四章由鲍在平、程哲、郑敏、肖勇等人共同编写,第三篇由刘国伟、唐建国主审。附录由付红举编写,全书由唐建国进行统稿。同时,在计划手册的编撰过程中,刘志彬作做了大量组织和标准化工作。 本书的读者主要是针对进入计划系统不久的员工,编写目标是“我们的手册应该做得非常细,一个新的计划员在指导下按照手册做就能做到八九不离十”;当然研发计划、市场计划、备件计划、产品调度等同事们如果看了这本书,相信也会有相应的收获。 生产计划至今仍是一门发展中的管理学科,可供编写者参考的资料较少,也限于作者的水平,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批评和指正,以便今后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