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航模基础知识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基础知识要点一、航模的组成航模一般由动力源、螺旋桨、安定器、电池、遥控器等其他配件组成。
1、动力源:航模的动力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燃油发动机,一种是电动机。
燃油发动机航模的优点是马力大,不需要电源,飞行时间长,但需要燃烧汽油,有污染。
电动机航模的优点是噪音小,马力大,环保,但飞行时间短。
2、螺旋桨:螺旋桨是航模飞行的直接动力部分,通过旋转产生升力,推动航模飞行。
根据飞行需要,可选择不同规格的螺旋桨。
3、安定器:安定器是航模的重要配件,主要作用是稳定航模飞行,减少航模的摇晃和旋转。
4、电池:电池是航模的能源来源,一般使用聚合物锂电池。
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倍率会影响航模的飞行时间和性能。
5、遥控器:遥控器是操纵航模的设备,通过遥控器上的操纵杆和控制按钮,飞行员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方向、高度、速度等。
二、航模的性能航模的性能主要分为三种:最大飞行速度、最大爬升率、最大下降率。
1、最大飞行速度:指航模在正常飞行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最大爬升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爬升速度。
3、最大下降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下降速度。
三、航模的飞行环境航模的飞行环境对其飞行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飞行员需要了解航模的最佳飞行环境。
1、高度:航模的飞行高度受到空气密度、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适合在1000米以下飞行。
2、气象条件:航模一般适合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飞行,风速一般不超过10米/秒。
大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不适合飞行。
3、地形:航模的飞行场地需要选择平坦、开阔、无障碍物的地形,以保证航模的安全飞行。
四、航模的操纵技巧操纵航模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操纵技巧:1、控制油门:油门是控制发动机或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油门的大小,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速度和高度。
2、控制姿态:通过控制遥控器的操纵杆,可以控制航模的姿态,如俯冲、爬升、侧滑等。
3、调整重心:航模的重心位置会影响航模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通过调整配重,可以调整航模的重心位置。
航模基础知识(1)

升力 ( ?)
牵引力 重力
阻力
伯努利定律的简单表述:
流体的速度越大,压力越小, 流体的速度越小,压力越大。
模 型 飞 机 神 奇 的 机 翼
机翼剖面示意图
空气流速快,压力小。
空气流速慢,压力大。
两个相邻的空气质点同时由机翼的前端往后端走,一个 流经机翼的上缘,另一个流经机翼的下缘,流经机翼上缘的 质点会比流经机翼的下缘质点先到达后端。
机翼形态
梯形翼
三角翼 前掠翼 矩形翼机体平衡F1源自F2A 重心犹如支点
B
F1 × A = F2 × B , 只有这样模型飞机的机体才会平稳。
《航模基础知识》课件

第七部分:安全与维护
1 安全飞行的注意事项
分享航模飞行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 航模的维护和保养
介绍保持航模正常运行所需的维护和保养步骤。
3 故障排除及维修技巧
指导故障排除以及维修航模的技巧和方法。
遥控器原理及使用
介绍航模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接收机、伺服、速度控制器等的使用方法
讲解接收机、伺服、速度控制器等电子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六部分:飞行技巧
起飞和着陆技巧
分享航模起飞和着陆时的技巧 和注意事项。
基本飞行动作技巧
教授航模基本飞行动作的技巧 和窍门。
天气状况对飞行的影响
探讨不同天气状况对航模飞行 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讨论航模设计中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要素。
第四部分:零件制作与安装
1
三视图和剖视图的理解与绘制
解释航模设计中的三视图和剖视图,并
零件制作的基本工艺
2
教授如何绘制。
分享航模零件制作过程中的基本工艺。
3
零件的安装和调试
指导安装和调试航模零件的步骤和技巧。
第五部分:电子控制系统
电机选择与控制
讲解如何选择和控制航模电机。
探索航模所包含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第二部分:材料与工具
1
常用材料及其特性
介绍航模常用的材料种类和特性。
2
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探索航模制作过程中所需的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第三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计理论基础
空气动力学基础
讲解航模设计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和原理。
标准大气模型
介绍标准大气模型在航模设计中的应用。
稳定性和控制性
《航模基础知识》PPT课 件
(2024年)航模入门基本知识

偏航角调整
通过改变方向舵角度,控制飞机左右 转向。
滚转角调整
通过改变副翼角度,控制飞机左右倾 斜。
2024/3/26
15
性能参数评估方法
01
02
03
04
飞行速度
评估航模在不同飞行阶段的速 度表现。
爬升率与下滑率
评估航模爬升和下滑的能力及 效率。
续航时间
评估航模在一次充电或加油后 的持续飞行时间。
载荷能力
13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01
02
03
伯努利定理
流体流速越快,压力越低 ;流速越慢,压力越高。
2024/3/26
升力产生原因
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快, 下表面空气流速慢,产生 向上的升力。
阻力与升力关系
在飞行中,阻力与升力并 存,需通过设计优化减小 阻力。
14
飞行姿态调整技巧
俯仰角调整
通过改变升降舵角度,控制飞机抬头 或低头。
评估航模携带设备或完成任务 的能力。
2024/3/26
16
飞行安全注意事项
飞行场地选择
选择空旷、无遮挡物的 场地进行飞行。
2024/3/26
气象条件关注
避免在恶劣天气下飞行 ,如风大、雨雪等。
电池安全管理
遥控器操作规范
确保电池充电、放电过 程安全,避免过充、过
放。
17
熟悉遥控器操作,避免 误操作导致飞行事故。
传感器技术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航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飞行姿态的稳定和控制精度的提高上。例如,陀螺仪可以检测 航模的角速度信息,通过反馈控制实现飞行姿态的稳定;GPS则可以提供航模的精确位置信息,实现 定点悬停、自动返航等高级飞行功能。
航模入门指南

航模新手入门指南第一章:航模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固定翼模型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是因为机翼产生的升力。
机翼的横截面是流线型的,上弧的长度大于下弧的长度。
根据伯努力的流体压力差关系,流速越快受到的压强小,所以,机翼就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合力,这就是升力。
2.翼型翼型分为五种:1,平板;2,平凸;3,凹凸;4,双凸;5,s型。
其中最后一种的升力最大。
3.机身机身一般分为板身和仓身两种。
机身的作用主要是连接飞机各部分,调节尾力臂的长度。
尾力臂越长,升降舵和方向舵的舵效越好。
4.尾翼尾翼最主要分为三大类:1垂尾平尾型;2 V型;3无尾翼型。
垂尾平尾型也叫T 型,分为正T型倒T型,以及平尾在垂尾中间的三种情况。
根据垂尾的数量可分为单垂尾,双垂尾和多垂尾三种情况。
V型尾翼分为正V型和倒V型两种。
5.舵面(★重点★)接下来介绍各种舵面的作用。
舵面主要有以下四种:副翼,襟翼,升降舵和方向舵。
在介绍各舵面的作用之前,我先说说模型飞机的三轴,横轴,纵轴,立轴。
纵轴是与机身的几何对称轴,穿过机身;横轴与纵轴垂直且穿过机翼的一条直线;立轴是与上述二者皆垂直的直线。
这三者交与一点,这一点就是模型飞机重力的合力点,即重心。
(以下说明皆以上面的模型俯视图作分析。
)副翼:机翼后面可以上下运动且左右运动方向想反的舵面。
副翼的作用是使飞机绕纵轴做旋转运动。
当活动面左边向上运动,右边向下运动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飞机以纵轴向左倾斜,反之向右;(自己空间想象思考一下。
)襟翼:机翼后面靠近内侧的,且只能向下运动且两侧只能同向运动的舵面;襟翼的作用是起降时提高飞机稳定性,降落时减速,也叫空气刹车。
(在我们的航模中少见,因为小型的航模起降的要求低,用不着。
)升降舵:水平尾翼后面可以上下运动的舵面;升降舵使飞机绕横轴做旋转运动,翼面手受阻使飞机上升或下降。
飞行时滑跑一段距离可以轻轻的拉动拉杆一点,保持不动,看着飞机缓慢上升一定高度后松开,防止飞机迅速抬升,受阻,动力又不够而失速;方向舵:垂直尾翼后面可以左右摆动的舵面。
航模入门基本知识

航模入门基本知识航模入门基本知识一、遥控飞机的种类遥控飞机一般以动力来分有以下几种:1.无动力:一般多用于滑翔机,虽说无动力其实它是利用地球的重力来生成速度有速度自然有升力可敖翔天际。
2.电动:利用电池或者是其它方式如太阳能板来产生电力带动电动马达来生成推力。
3.木精引擎:目前多数的遥控飞机都用此种动力方式,它用的燃料是木精(甲醇)。
4.汽油引擎:汽油引擎体积较大,用于比较大型的飞机,而且省油。
5.涡轮喷射引擎:动力强大,一般用于大型飞机和像真机,工作原理与真涡轮喷射引擎一样。
6.祡油引擎:比较少见的应用。
二、遥控飞机一般以外型功能来分有以下几种:滑翔机、练习机、像真机、运动机、花式特技机、F3A竞赛机、F4D竞速机、空战机和RPV。
三、玩遥控飞机的配备1.遥控器:遥控器通常会听到有玩家说“几动”、“几个通道”,指的是可操做几个动作,通常一个动作就是由一个伺服机(舵机)所控制的。
市面上所售的遥控器,从两动到十动甚至更多的都有,一般飞机须要四动以上,少数滑翔机或动力滑翔机、小型机用三动,少了副翼或方向舵的功能,因此有些空中的动作做不出来!而至于要买哪一型,就看您的最预算而定,如果你有极大的兴趣,且可确定你一直玩下去,就是有闲有钱有热度,那可考虑买高级些的遥控器,要不然四动就很够用了!2.引擎:目前引擎有许多的发展,在此先不详述,目前引擎应用在一般遥控飞机上,多是木精(甲醇)引擎(热塞式引擎GLOWPLUGENGINE),分四冲程和两冲程,初学建议使用二冲程日本OS的引擎,并非其它牌子不好,而是OS的对初学者较好操做。
3.燃油:木精引擎的燃油主要成份——木精(甲醇)+润滑油+硝基甲皖+其它(如防绣剂等等)。
润滑油大体上分三种——篦麻油、半合成、合成,各有优劣;硝基甲皖是一种炸药的材料,无色液状,可提升马力,但相当贵,因此其占的百分比越高越贵。
一般玩家说的”几趴几趴”就是指这个,一般飞机用5~15%就够了。
第一讲 航模基础知识

第一讲航模基础知识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航空模型入门知识PPT课件

全球SPOT*ON 50
能完成一系列的标准特技飞行动作。特点是外形流畅,飞行速度很快。
PEAK50
1.2.3 3D特技机
3D机能完成吊机等花式特技动作,与F3A不同的是,花式特技一般是在较低的速度下完成的。从外观上看,3D机一般有较大的舵面,飞机的减轻做到了极致。
蝴蝶40级3D机
eagle-3D 40级3D机
ATM 涡轮喷气发动机
CRRCPRO GF26i 汽油机
三叶五缸汽油机
2.1.2 油箱
不同级别的发动机对应不同级别的油箱,如15级发动机一般与120cc油箱配套。一箱油应该能让发动机工作至少15分钟。 油箱共有三根油管引出来。一根是输油管,一头接重锤,另一头接发动机的化油器;一根是增压管,一头接发动机消音器上的增压嘴;还有一根是加油管。
联合模型-Glider 2003
1.3.1 主要制作材料
常见的遥控飞机的主要制作材料是轻木和桐木。轻木非常轻,但价格昂贵;桐木便宜,但是不易加工,且比重较大。目前越来越多的飞机采用轻木。 高档飞机(以像真机和F3A为多)和大型飞机(如喷气式飞机)多采用玻璃钢。
轻木
1.3.2 粘合剂
白乳胶:木制飞机多用白乳胶。白乳胶干后重量很轻,且强度大,是粘接木材的最理想材料。缺点是干结时间太长且不防水。 树脂胶:一般用3~4份环氧树脂加1份环氧树脂固化剂搅拌均匀即可使用。2~8小时干结。 302(AB胶):树脂胶的一种。A胶和B胶各一份混合即可使用。优点是凝固时间短。 502:瞬间凝固,但是比较脆。
1.1.1 机身
机身是动力系统和遥控设备的搭载平台,亦是将机翼、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连成一体的部分。 A.机身一般由几个舱组成,以层板制成的隔框分开。 B.机身里装有动力系统和遥控设备。以油动飞机为例,经典的安装顺序,从机头到机尾,依次是发动机、油箱、接收机和接收机电池、舵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航模基础知识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 克/ 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 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四、飞行调整的基础知识飞行调整是飞行原理的应用。
没有起码的飞行原理知识,就很难调好飞好模型。
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学习航空知识,并根据其接受能力、结合制作和放飞的需要介绍有关基础知识。
同时也要防止把航模活动变成专门的理论课。
1.升力和阻力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
机翼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
当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伯努利定律)。
这是造成机翼上下压力差的原因。
造成机翼上下流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a、不对称的翼型;b、机翼和相对气流有迎角。
翼型是机翼剖面的形状。
机翼剖面多为不对称形,如下弧平直上弧向上弯曲(平凸型)和上下弧都向上弯曲(凹凸型)。
对称翼型则必须有一定的迎角才产生升力。
升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a、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b、升力和飞机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同样条件下,飞行速度越快升力越大;c、升力与翼型有关,通常不对称翼型机翼的升力较大;d、升力与迎角有关,小迎角时升力(系数)随迎角直线增长,到一定界限后迎角增大升力反而急速减小,这个分界叫临界迎角。
机翼和水平尾翼除产生升力外也产生阻力,其他部件一般只产生阻力。
2.平飞水平匀速直线飞行叫平飞。
平飞是最基本的飞行姿态。
维持平飞的条件是: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
由于升力、阻力都和飞行速度有关,一架原来平飞中的模型如果增大了马力,拉力就会大于阻力使飞行速度加快。
飞行速度加快后,升力随之增大,升力大于重力模型将逐渐爬升。
为了使模型在较大马力和飞行速度下仍保持平飞,就必须相应减小迎角。
反之,为了使模型在较小马力和速度条件下维持平飞,就必须相应的加大迎角。
所以操纵(调整)模型到平飞状态,实质上是发动机马力和飞行迎角的正确匹配。
3.爬升前面提到模型平飞时如加大马力就转为爬升的情况。
爬升轨迹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叫爬升角。
定马力在一定爬升角条件下可能达到新的力平衡,模型进入稳定爬升状态(速度和爬角都保持不变)。
稳定爬升的具体条件是:拉力等于阻力加重力向后的分力(F=X十Gsin 0 ;升力等于重力的另分力(Y二GCO0)。
爬升时一部分重力由拉力负担,所以需要较大的拉力,升力的负担反而减少了。
和平飞相似,为了保持一定爬升角条件下的稳定爬升,也需要马力和迎角的恰当匹配。
打破了这种匹配将不能保持稳定爬升。
例如马力增大将引起速度增大,升力增大,使爬升角增大。
如马力太大,将使爬升角不断增大,模型沿弧形轨迹爬升,这就是常见的拉翻现象。
4.滑翔滑翔是没有动力的飞行。
滑翔时,模型的阻力由重力的分力平衡,所以滑翔只能沿斜线向下飞行。
滑翔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滑翔角。
稳定滑翔(滑翔角、滑翔速度均保持不变)的条件是:阻力等于重力的向前分力(X二GSi n B)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 二GCos9)。
滑翔角是滑翔性能的重要方面。
滑翔角越小,在同一高度的滑翔距离越远。
滑翔距离(L)与下降高度(h)的比值叫滑翔比(k),滑翔比等于滑翔角的余切滑翔比,等于模型升力与阻力之比(升阻比)。
Ctg B =1/h=k 。
滑翔速度是滑翔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模型升力系数越大,滑翔速度越小;模型翼载荷越大,滑翔速度越大。
调整某一架模型飞机时,主要用升降调整片和重心前后移动来改变机翼迎角以达到改变滑翔状态的目的。
5.力矩平衡和调整手段调整模型不但要注意力的平衡,同时还要注意力矩的平衡。
力矩是力的转动作用。
模型飞机在空中的转动中心是自身的重心,所以重力对模型不产生转动力矩。
其它的力只要不通重心,就对重心产生力矩。
为了便于对模型转动进行分析,把绕重心的转动分解为绕三根假想轴的转动,这三根轴互相垂直并交于重心(图7)。
贯穿模型前后的叫纵轴,绕纵轴的转动就是模型的滚转;贯穿模型上下的叫立轴,绕立轴的转动是模型的方向偏转;贯穿模型左右的叫横轴,绕横轴的转动是模型的俯仰。
对于调整模型来说,主要涉及四种力矩;这就是机翼的升力力矩,水平尾翼的升力力矩;发动机的拉力力矩;动力系统的反作用力矩。
机翼升力力矩与俯仰平衡有关。
决定机翼升力矩的主要因素有重心纵向位置、机翼安装角、机翼面积。
水平尾翼升力力矩也是俯仰力矩,它的大小取决于尾力臂、水平尾翼安装角和面积。
拉力线如果不通过重心就会形成俯仰力矩或方向力矩,拉力力矩的大小决定于拉力和拉力线偏离重心距离的大小。
发动机反作用力矩是横侧(滚转)力矩,它的方向和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它的大小与动力和螺旋桨质量有关。
俯仰力矩平衡决定机翼的迎角:增大抬头力矩或减小低头力矩将增大迎角;反之将减小迎角。
所以俯仰力矩平衡的调整最为重要。
一般用升降调整片、调整机翼或水平尾翼安装角、改变拉力上下倾角、前后移动重心未实现。
方向力矩平衡主要用方向调整片和拉力左右倾角来调整。
横侧力矩平衡主要用副翼来调整。
第二讲弹射滑翔机的制作弹射式模型飞机制作方便,做成后稍作调试,就能凌空翱翔,深受青少年航模爱好者的喜爱。
制作材料:3 X 20 X 190(mm)、3 x 40 x 40(mm)、2 x 30 x100(mm)桐木片各1块,2X40x 190(mm)桐木片2块,大头针 1 枚。
制作方法:1 .在3x 20x 190(mm)的木片上按图示画出机身,然后用刀片削出毛坯;再用 3 x 40 x 40(mm)木片削出垂直尾翼。
将垂直尾翼与机身尾部接触面打磨平整光滑后粘合。
2.用两片2x 40x 190(mm)的桐木片削制成一对机翼,然后用细木砂纸按机翼的截面形状,打磨出翼形。
在离翼根130mm处分别将机翼截成两段后再按机身主视图的要求将翼尖接上,然后将机翼粘在机身指定部位,机翼上反角为3°。
3.用2x30x i00(mm)的桐木片按同样的方法削制水平尾翼,打磨光滑后,胶接在垂直尾翼指定的部位。
4.在机身 A 处刺入一枚去掉针尾的大头针,向后弯折成钝角做成弹射钩。
5.在机头上粘上一团橡皮泥,使整个模型飞机的重心洛在A 点上。
6. 按常规检查调整机翼翼角、尾翼是否对称平 直,然后就可以用一根双股2X 2(mm)的橡筋进行弹射试飞了。
第三讲 弹射滑翔机的调试与飞行.弹射模型飞机的检查和校正从模型正面观测:机翼左右上反角是否相等、机翼有 无扭曲、尾翼有无倾斜或扭曲;从模型俯视方向观测:机 翼和尾翼有无偏斜。
然后检查重心位置是否正确(重心位 置大约在距机翼后缘12mm 处)。
组装如果有问题,必须 加校正。
如果重心位置不对,也要加配重予以解决。
一.手掷试飞调整手掷的方法:手执模型飞机的重心部位,将模型飞机 举过头顶,左右机翼保持水平,机头微微向下10°―― 15° >/ft, I . .A将模型沿机身轴线方向掷出,仔细观察和牢记模型飞机的滑翔姿态。
如果模型出手后大角度向下冲,调整方法为:将水平尾翼后缘往上扳;改变配重,将重心后移。
如果模型出手后产生波状飞行,调整方法为:将水平尾翼后缘往下扳;改变配重,将重心前移。
如果模型出手后就急转弯,调整方法为:如果模型是右转弯,将垂直尾翼后缘往左扳;如果模型是左转弯,将垂直尾翼后缘往右扳。
(注意:在调整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时,用水将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后缘适当浸湿,避免损坏尾翼)。
在调整过程中,需要将以上方法综合运用,并且需要多次反复调整,才能调整好模型飞机。
我们在调整中千万不要性急,要分析问题所在,把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
模型调整完后,一定要牢牢记住模型飞机的滑翔姿态, 特别是模型飞机的转弯方向。
三.弹射飞行的调整弹射模型飞机弹射起飞的常规方式:右转弯盘旋的模型飞,机弹射起飞时右手执弹射手把,左手执模型机身尾部,模型向外倾斜,往右上方弹射起飞;左转弯盘旋的模型飞机,弹射起飞时左手执弹射手把,右手执模型机身尾部,模型向外倾斜,往左上方弹射起飞。
弹射模型飞机正常起飞后,注意视察其滑翔姿态,再参照手掷滑翔的调试方法反复细心调试,模型调试好后,该模型飞行性能是很不错的。
第四讲手掷滑翔机的制作今天我们开始制作一架手掷(P1S)模型飞机手掷模型飞机可以说是制作与飞行相对都比较简单的模型,也是初学者入门的一个项目。
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模型飞机竞赛规则中,手掷模型飞机又分为手掷留空模型和手掷直线距离模型两类(展示这两类模型)。
手掷留空模型就是用手将模型用力掷向空中,模型进行滑翔,看谁的模型从在空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手挚直线模型就是就是用手将模型沿直线掷出,看谁的模型沿直线飞得远。
由于飞行要求的不同,两种模型的设计也是不一样的。
前者重点要求是滑翔性能好,争取更多的留空时间;后者重点应在飞行阻力小,飞得远。
制作这类模型飞机的材料一般都是桐木或轻木。
我们选择的是由工厂加工成的全部都是桐木,在工厂进行了初步加工,需要细致加工和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