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复习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PPT

《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PPT

写作背景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 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 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 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 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 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
魏征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 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 ---《谏太宗十思疏》。
唐太宗
朕可以正 亡以见衣人 一知兴冠以 镜得替;铜 矣失;以为 !。以古镜
魏人为, 征为镜可 没镜,以 ,,可
题目解说
本文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谏太宗”交代了写作目的;“十思”则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 要内容,即十种值得深思的情况;“疏”是一种文体,属古文体中的 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章。疏,是分条论述的意思。
知识梳理
• 词类活用
•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远:远长。 •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远长。 • 能克终者盖寡 终:坚持到底。
知识梳理
• 词类活用
• ⑤ 形容词使动用法 • 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 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 宏兹九德 宏:使……光大 。 •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劳累。
谏太
十宗 思作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

胜:战胜,克服。
休:美好,福禄。休戚相关
念:考虑。
• 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应当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止境的美好。不考 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 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 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
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当:主持,掌管。 神器:帝位。
安、危:形作名,安定的生活,危险的境地。
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 域中:天地间。
以:第一个是动词,“实行”。第二个是转折 连词。同“而”。
大:形容词作名词,重位。
处:保持。
极天:至高无上的皇权。 无疆:没有止境;没有穷尽
作者认为,人君应当怎么做?
理清思路
3、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 戒奢行俭。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
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 之难乎?
1、元首:古义“泛指所有帝王”,今义为“国家最高 领导人。” 2、景:重大的。 3、殷忧:深切忧虑。 4、著:显著。 5、而:连词,“却”,表示转折。
6、实:的确。 7、克:能够。 8、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
9、岂:难道。岂……乎: 难道是……吗?
10、之:代词,代指天下。
所有的帝王,都承担着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谁不(因为)深切
地忧虑而治国之道显著的,功业建成后却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 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就很少了,难道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
当初攻取天下时绰绰有余,如今守卫天下却力不从心,这是为什 么呢?处在深切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对待臣民;已经成功, 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轻视别人。(如果)竭尽诚心,即便南北方也能 成为一体;(如果)傲视别人,就算亲骨肉也会变成陌生人。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ppt课件

写作背景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年) 四月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 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天下后,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即位初期,他常以隋朝 的暴政为戒,励精图治,听取劝谏,被人们誉为“从谏如流”的君主。出现了历史上 有名的“贞观之治”。
可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 利,边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 一个表现是,宫室土木之作,逐渐增多。另一个表现是,竭诚纳谏之心日见淡薄。 “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此外还有畋猎频繁,颇失其度;责罚偏严, 时有轻重;用人欠当,远贤近佞的问题等。
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 十条值得
君主之一。
深思的情
在他统治时期, 况 。
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
治局面 “贞观之治”。
疏通事理,分 条陈述。作为一种 文体,属古文体的 奏议类,专指臣下 向国君陈述意见的 奏疏。
文化常识链接
华骈 美散 流结 畅合
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但 经常突破骈文的束缚,使骈散语句交替运 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 然流畅,易于诵读。
封建时代臣子向皇 帝提出建议的文书。 如晁错《论贵粟疏》、 贾谊《论积贮疏》等。 疏主要特点:
务正 尽反 其论 旨述 生比 动喻 有排 力比
疏多以论述为主,对于同一个问题, 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加 透彻。
疏多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 作为一种推理手段,起到了生动、形象的效 果;论述时多采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 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9
恩所加
– 思无因喜以谬赏
10
罚所及
– 思无以怒而滥刑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情境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 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 德义”的结论。 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是:将有作则思知 止以安人。 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是:诚能见 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5.《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是:念高危则思谦冲 而自牧。 6.《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是:惧满溢则 思江海下百川。 7.《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道德不宽厚,不能克服欲望,就如同挖根求木茂, 堵源求泉流远的句子: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8.《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说明人们开始都能 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第二段
凡百(所有的)元首(帝王),承天景(大)
命,莫不殷忧(深切的忧虑)而道著(治道显著),功成而德
衰(德行衰减),有善(好)始者实繁,能克(能够)终者盖
(大概,表推测)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深重的忧患),必竭诚以待
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看不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竭诚则吴越为一
①重权,重任 ②重大的地位 ③安,安乐的时候; 危,危难的时候 ④奸恶的人 ⑤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①达到远方 ②流得长远
(3)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①则思正身以黜恶 ②弘兹九德 ③则思知止以安人
意动用法
①乐盘游
②忧懈怠
使……牢固 使……正 使……光大 使……安宁
以……为乐 以……为忧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1《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课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C
解析:A项,安:使动用法,“使...安宁”。B项,正:使动用法,“使....端正”。 C项,乐:意动用法,“以..为乐”。D项,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
是: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
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 掌握,主持 ③安步当dàng车: 当作 ④木兰当户织: 对着,面对 ⑤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假使、如果
⑥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 对等、比得上 ⑦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担当、担任 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占据、把守
五、特殊句式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状语后置句 2、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判断句
奸恶的小人 有才能的人 / 好的意见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达到远方
塞源而欲流长者 远远流淌 能克终者盖寡 坚持到底
⑤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 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使……谦虚。
⑥动词用作名词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⑦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2.翻译划线的句子: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民,他们最
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内 心却不服气。(得分点:虽、董、振、苟)
(第3段)君人者,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 以自戒,将有作则思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课件30张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课件30张
戒赏罚不公
壹 固本思源
比喻论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善始实繁
总结历史 对比论证
宗贰
克终盖寡

引出警告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反面


叁 提出十思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正面
拓展延伸: 唐朝初建,叛乱未已,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百废待举。朝 臣们在如何立国施政问题上是有争议的。
唐太宗曾回忆道: “朕即位之初,上书者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 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魏征认为: “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见新旧《唐书》 本传)“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不然,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荀 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事实证明,魏征这套与民生息、无为而治的办法是合乎国情、顺乎民 心的。
其:反问语气词,难道,怎么。 忽:轻视。
朽的绳索,难道可以轻视吗?
君人者,诚 能 见 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
名作动,统治 如果 贪图的东西
表目的
兴建、建造
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使……安宁
牧,养。加强自身
的道德修养。
骄傲自满
名作动,居于……之下
乐 盘游 则思 三驱 以为度; 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凡百元首:凡百,所有的。元首,泛指所有帝王 2、景:重大的。 3、殷忧:深切忧虑。 4、著:显著。 5、而:连词,“却”,表示转折。
6、实:的确。 7、克:能够。 8、盖:表示推断的语气词。 9、岂:难道。 10、之:代词,代指天下。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30张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精品PPT30张课件

就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 征在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 《谏太宗十思疏》为第二疏。
唐太宗接到奏章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 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
“贞观之治”的后期之所以没有多大反复,就是因为太宗在 一定程度上听取了魏征的这一劝谏。唐太宗也给予魏征很高的 评价: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 之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浚(jùn ) 谗(chán )邪 谬(miù)赏 壅(yōng )蔽
载(zài )舟
文章解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 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求:要求,追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zhǎng):生长。 固:形容词的使动,使…牢固。 根本:树根。 流:泉流,名词。 远:形作动,流得长远,达到远方 。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

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

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
■ 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 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如《阿房宫赋》。
■ 论,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重大事件或社会等问题,提出 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 《六国论》《过秦论》。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讲课课件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讲课课件

❖ “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 思的情况。
❖ “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 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复习目标: 1、背诵默写课文。 2、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一[高考再现]:
默写名句: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 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什么?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 (福建卷)
❖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 ⑤ 使动用法 ❖ 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 ❖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 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 三、重要虚词 ❖ 之: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 结构助词,的。 ❖ 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 代词,指代天下。
❖ 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 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 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 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 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 (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 (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 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 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 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 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 大意呢?
背景回顾
❖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 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 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 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 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 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 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 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 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 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 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 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 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 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
• 1、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 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 ;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 2、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 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 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 可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
董:督责 震:威吓
重点字词二
• 终苟免而不怀仁 • • 貌恭而不心服
上 • 所宜深慎 • •
苟:暂且 怀:缅怀 貌:名作状,表面
宜:应当 深:深切 慎:警惕,戒慎
重点字词三
• 其可忽乎 其:难道

忽:轻视,怠慢
• 诚能见可欲 诚:真的

可欲:想要的东西

重点字词三
• 则思知足以自戒 以:用来
• 将有作 作:兴建,这里指兴建宫室

之:用在主谓之间

长:高
• 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

根本:同义复词,根
• 欲流之远者
欲:想要
• 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 思国之安者
思:想要
• 必积其德义
积:厚积
•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而:连词,表转折 ,但

望:希望
•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固:稳固
• 德不厚而望重国之点治字词一厚:深厚

治:安定
• 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主持,承担
• 则思知止以安人 止:停止

安:使…
• 则思谦冲而自牧 谦冲:谦虚

冲:谦虚

牧:约束,修养
• 惧满溢
惧:害怕
• 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 下
重点字词三
• 乐盘游 乐:以……为乐,娱乐
• 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
• 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把…… 作为 度:限度
• 岂其取之易 其:那
重点字词二
•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而:连词, 表转折
• 必竭诚以待下 竭:竭尽

以:连词,表修饰
• 既得志 既:已经,以后
重点字词二
• 则纵情以傲物 以:相当于“而”, 表并列

傲:傲视,轻视
竭诚 则吴越 为一体 则:那么
• 则骨肉为行路
行路:路人
• 虽董之以严刑
• 震之以威怒
• 处:保持
• 厚:敦厚
• 胜:经得住,克服
• 斯:这,代词
• 以:相当于“而”,表转折
重点字词二
• 凡百元首 凡百:所有的
• 承天景命 承:承担

景:大
• 莫不殷忧而道著 殷忧:深切的忧虑

而;连词,表递进
重点字词二
• 有善始者实繁,繁:多
• 能克终者盖寡 能克:同义复词,能够

克:能够

盖:表示不十分肯定地判断
谏太宗十思疏
读准字音
求木之长( cháng )者 必浚( jùn )其泉源 虑壅( yōng )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惧谗邪( xié ),则思正身以黜( chù )恶 文武并用,垂拱( góng )而治
积累词语
•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载舟覆舟
重点• 臣字闻词求木一之长者 求:想要

重:形作名,重大职责,重任
• 而况于明哲乎 而况:何况
• 居域中之大 居:处于
• 大:形作名,重要地位
• 将崇极天之峻 崇:推崇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 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福祉
• 不念居安思危 念:考虑
重点字词一
• 不念居安思危 安:形作名,安逸的环境

危:形作名,危难
• 戒奢以俭 以:相当于“而”,表并列
• 5、处在深重忧患中,一定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 后,就放纵自己的感情傲视别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越 结成一体。傲视别人,就是亲骨肉也成为陌生人。
• 6、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威风怒气吓唬他们,最 终苟且以求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内心 却不服。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民众;(百姓和皇帝 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
• 3、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 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徳不处其 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 也。
• 4、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 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 3、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任,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应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不考虑 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 能保持敦厚,情感不能克制欲望,这也(如同)砍断 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 4、无不在深深的忧愁中就治道显著,功业建成就德行 衰减,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善终的大概很少。 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当时得天下时 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不足。为什么呢?
• 5、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6、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 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 慎。

垂拱:垂衣拱手,喻
指轻而易举
重点字词三
• 不言而化 而:连词,表转折
•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劳

苦:使……苦
• 代下司职
代:代替

司:管理
• 役聪明之耳目 役:役使,劳损
• 亏无为之大道哉 亏:毁坏,减损
•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 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 义。
• 忧懈怠
忧:担心
重点字词三
• 则思慎始而敬终 敬:慎
• 虑壅蔽
壅蔽:被堵塞、蒙蔽
• 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虚

下:指臣下的意见
• 想谗邪
想:担心
重点字词三
• 想谗邪 谗邪:说坏话的人
• 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使……正

以:连词,而来

黜:排斥

恶:邪恶的人
重点字词三
•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思:考虑
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 7、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
• 8、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 百川 ;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 慎始而敬终
• 7、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能轻视吗? 统治天下的人,果真能见了想要的东西,就想到知 足来警戒自己;

因:因为
• 宏兹九德 宏:扩大,弘扬

兹:此
• 简能而任之 简:选择
重点字词三
• 择善而从之 的意义
• 仁者播其惠 • 信者效其忠 • 文武争驰

善:形作名,好
播:散播 效:献出 驰:奔驰效劳
重点字词三
• 可以尽豫游之乐 尽:尽情享受

豫:巡游
• 可以养松乔之寿 养:保养
• 鸣琴垂拱
鸣:使……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