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淮工制药分离工程考前重点附答案.doc

合集下载

制药分离工程复习资料

制药分离工程复习资料

1、简述分子蒸馏的过程、特点及机理。

分子平均自由程、分子蒸馏。

设计分子蒸馏的重要数据参数。

答:①分子从液相主体向蒸发表面扩散;②分子在液相表面上的自由蒸发;③分子从蒸发表面向冷凝面飞射;④分子在冷凝面上冷凝。

特点:1、普通蒸馏在沸点温度下进行分离,分子蒸馏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只要冷热两面间存在着温度差,就能达到分离目的。

2、普通蒸馏是蒸发与冷凝的可逆过程,液相和气相间可以形成相平衡状态;而分子蒸馏过程中,从蒸发表面逸出的分子直接飞射到冷凝面上,中间不与其它分子发生碰撞,理论上没有返回蒸发面的可能性,所以,分子蒸馏过程是不可逆的。

3、普通蒸馏有鼓泡、沸腾现象;分子蒸馏过程是液层表面上的自由蒸发,没有鼓泡现象。

4、表示普通蒸馏分离能力的分离因素与组元的蒸汽压之比有关,表示分子蒸馏分离能力的分离因素则与组元的蒸汽压和分子量之比有关,并可由相对蒸发速度求出。

机理:分子蒸馏机理是根据被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分子平均自由程的差异。

蒸发表面与冷凝表面之间距离小于轻相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于重相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时,轻相分子在碰撞之前便冷凝、不会被返回,而重相分子在冷凝之前便相互碰撞而返回、不发生冷凝,这样轻相重相便被分离开。

分子自由程(1)分子在两次连续碰撞之间所走的路程的平均值叫分子平均自由程。

(2)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条件下,根据被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分子平均自由程的差异进行的非平衡蒸馏分离操作。

重要参数:分子蒸发速度、蒸汽压、分解危险度、分离因数。

2、反胶束的形成、萃取及过程答: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当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在有机溶剂内形成的胶束叫反胶束,或称反相胶束。

在反胶束中,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基团在外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接触,而极性基团则排列在内形成一个极性核。

此极性核具有溶解极性物质的能力,极性核溶解水后,就形成了“水池”。

萃取原理:蛋白质进入反胶束溶液是一种协同过程。

即在两相(有机相和水相)界面的表面活性剂层,同邻近的蛋白质发生静电作用而变形,接着在两相界面形成了包含有蛋白质的反胶束,此反胶束扩散进入有机相中,从而实现了蛋白质的萃取。

制药分离工程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模拟题含参考答案1、蛋白质物质的分离纯化通常是多步骤的,其前期处理手段多采用下列哪类方法:( )A、操作简便B、负载量大C、分辨率高D、价廉答案:B2、当溶液处于( )时,表现为过饱和溶液瞬间析出较多晶核。

A、稳定区B、不稳区C、介稳区D、亚稳区答案:B当溶液处于不稳区时,表现为过饱和溶液瞬间析出较多晶核。

3、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机理是由于形成了( )。

A、络合物B、胶束C、离子对D、复合物答案:B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机理是由于形成了胶束。

4、在结晶操作时,为防止“晶簇”产生,可以适度进行( )。

A、母液循环B、溶剂冲洗C、加热D、搅拌答案:D在结晶操作时,为防止“晶簇”产生,可以进行适度搅拌。

5、发酵液中铁离子的去除通常用: ( )A、变性法B、酶解法C、加入黄血盐生成普鲁士蓝沉淀D、吸附法答案:C6、简单的交换柱可用( )装入交换树脂制成,在滴定管下部塞上玻璃棉。

A、微量滴定管B、酸式滴定管C、半微量滴定管D、碱式滴定管答案:B7、分离纯化前期,由于提前液中成份复杂,目的物浓度低,因而宜采用()A、分离量大分辨率低的方法B、分离量小分辨率高的方法C、分离量大分辨率高的方法D、分离量小分辨率低的方法答案:A8、结晶时如果过饱和度增加,可使成核速度和晶体生长速度增快,但成核速度增加更快,因而得到( )的晶体。

A、细小B、粗大C、均匀D、不均匀答案:A结晶时如果过饱和度增加,可使成核速度和晶体生长速度增快,但成核速度增加更快,因而得到细小的晶体。

9、冷冻干燥制品的正确制备过程是( )A、预冻-测定产品共熔点-升华干燥-再干燥B、预冻-升华干燥-测定产品共熔点-再干燥C、测定产品共熔点-预冻-升华干燥-再干燥D、测定产品共熔点-升华干燥-预冻-再干燥答案:C冷冻干燥制品的正确制备过程是:测定产品共熔点-预冻-升华干燥-再干燥。

10、以下关于超临界萃取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B、超临界萃取后,工业上常用升高温度来分离萃取物C、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液体,粘度接近气体D、超临界萃取具有低能耗、无污染和适合处理易受热分解的高沸点物质答案:B11、交联度是聚合载体骨架时交联剂用量的质量百分比,它与树脂的( )有密切的关系A、交换容量B、形状C、粒度大小D、性能答案:D12、下列哪个酶不用于酶法分解细胞壁()A、核酶B、蜗牛酶C、纤维素酶D、壳聚糖酶答案:A13、( )在药品生产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分离纯化过程,而且往往是一个工艺过程的最后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出厂产品的质量。

制药分离工程考试题目word版本

制药分离工程考试题目word版本

制药分离工程考试题目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制药工业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药、中药制药;生物药物、化学药物与中药构成人类防病、治病的三大药源。

原料药的生产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基本的原材料通过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或酶催化反应或提取而获得含有目标药物成分的混合物。

第二阶段,常称为生产的下游过程,主要是采用适当的分离技术,将反应产物或中草药粗品中的药物或分纯化成为药品标准的原料药。

分离操作通常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萃取属于传质过程 浸取是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最常用的。

浸取操作的三种基本形式:单级浸取,多级错流浸取,多级逆流浸取。

中药材中所含的成分:①有效成分 ②辅助成分 ③无效成分 ④组织物 浸取的目的:选择适宜的溶剂和方法,充分浸出有效成分及辅助成分,尽量减少或除去无效成分。

对中药材的浸取过程:湿润、渗透、解吸、溶解及扩散、置换。

浸取溶剂选择的原则:①、对溶质的溶解度足够大,以节省溶剂用量。

②、与溶剂之间有足够大的沸点差,以便于采用蒸馏等方法回收利用。

③、溶质在统计中的扩散系数大和粘度小。

④、价廉易得,无毒,腐蚀性小。

浸取辅助剂的作用:①、提高浸取溶剂的浸取效能。

②、增加浸取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③、增加制品的稳定性。

④、除去或减少某些杂质。

浸取过程的影响因素:①、药材的粒度。

②、浸取的温度。

③、溶剂的用量及提取次数。

④、浸取的时间。

⑤、浓度差。

⑥、溶剂的PH 值。

⑦、浸取的压力。

浸出的方法:浸渍、煎煮、渗漉。

超声波协助浸取,基本作用机理:热学机理、机械机理、空化作用。

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大能量的超声波作用在液体里,当液体处于稀疏状态时,液体将会被撕裂成很多小的空穴,这些空穴一瞬间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的瞬间压力,即称为空化效应。

微波协助浸取特点:浸取速度快、溶剂消耗量小。

局限性:只适用于对热稳定的产物,要求被处理的物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萃取分离的影响因素:①、随区级的影响与选择原则。

化工制药分离工程相关习题答案

化工制药分离工程相关习题答案

索氏提取的流程特点及其优缺点索氏提取法流程特点:利用溶剂回流,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纯溶剂萃取。

即溶剂与药材在浸提罐中经一定时间浸提后分离出浸提液,浸提液在浓缩罐中经蒸汽加热,溶剂蒸出,经冷凝器冷凝回流再次进入浸提罐中。

溶剂的回流使药材与溶剂始终保持了很大的浓度差,不仅提高了萃取率,还降低了耗能。

优点:1、工艺、设备简单,操作简便;2、萃取率高:由于溶剂的回流,溶剂和药材细胞组织内的有效成分之间始终保持很大的浓度差,加快了提取速度,提高了萃取率;3、生产效率高,因为溶剂的不断蒸发回流,生产出的提取液已是浓缩液,节约了生产成本与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4、能耗低:由于索式萃取是直接对萃取剂进行加热,且选用的萃取剂一般沸点都较低,从根本上保证了能量的快速传导和充分利用。

而且萃取剂是循环利用的,这既减少了溶剂用量,又缩短了操作时间,大大降低了能耗。

缺点:1、浸提时间长;2、浸取过程需不停加热,不适于热敏性药材;3、长时间浸取往往导致大量高分子杂质溶出;4、长时间高温加热对浸出有效成分造成破坏。

如何制备100%的乙醇,使用了哪些分离手段,这些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1、如何制备100%乙醇:在95.57%酒精中加入生石灰(CaO)加热回流,使酒精中的水跟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氢氧化钙来除去水分,然后再蒸馏,这样可得99.5%的无水酒精,再加入金属镁,使其与水反应,再蒸馏可得100%乙醇。

2、使用的分离手段有:回流、蒸馏。

2.1 回流原理:回流就是在反应中令加热产生的蒸汽冷却并使冷却液流回反应体系的过程。

其技术特点是:(1)连续操作;(2)部分回流;(3)回流液相和上升气相接触。

2.2 蒸馏原理: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费点不同,将液态物质加热至沸腾并使之汽化蒸发,而后再将汽化之蒸汽冷凝为液体。

其技术特点是:(1)通过蒸馏操作,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无需加入萃取剂或吸收剂。

(2)蒸馏分离应用较广泛,不仅可以分离液体混合物,还可以经过降压或者液化等手段分离气体或固体混合物。

制药分离工程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

1-2 分别给出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以及中药制药的含义。

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等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广义的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中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

化学合成药物一般由化学结构比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称全合成);或由已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对化学结构进行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称半合成)。

中药则以天然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为主,但自古以来也有一部分中药来自人工合成(如无机合成中药汞、铅、铁,有机合成中药冰片等)和加工制成(如利用生物发酵生产的六神曲、豆豉、醋、酒等,近年来亦采用密环菌固体发酵、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灵芝和银耳发酵等)。

1-5 试说明化学合成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三种制药过程各自常用的分离技术以及各有什么特点。

1-10 试按照过程放大从易到难的顺序,列出常用的8种分离技术。

1-11结晶、膜分离和吸附三种分离技术中,最容易放大的是哪一种?最不容易放大的又是哪一种?1-12 吸附、膜分离和离子交换三种分离技术中,技术成熟度最高的是哪一种?最低的又是哪一种2-1简述植物药材浸取过程的几个阶段。

①浸润、渗透阶段,即溶剂渗透到细胞中②解析、溶解阶段,解析即溶剂克服细胞成分之间的亲和力③扩散、置换阶段,包括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2-4选择浸取溶剂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对常用的水和乙醇溶剂适用范围进行说明。

①对溶质的溶解度足够大,以节省溶剂用量②与溶质之间有足够大的沸点差,以便于溶剂采用蒸馏方式回收利用③溶质在溶剂中扩散系数大和粘度小④价廉易得,无毒,腐蚀性小生物碱盐类、苷、苦味质、有机酸盐、鞣质、蛋白质、唐、树胶、色素、多糖类(果胶、粘液质、菊糖、淀粉),以及酶和少量挥发油都能被水浸出,选择性相对差,容易引起有效成分水解。

制药分离工程复习题+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复习题+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复习题+答案1、在蛋白质固相析出操作中,下列哪种方式易导致蛋白发生可逆沉淀( )。

A、加热B、有机溶剂沉淀C、盐析D、重金属离子沉淀答案:C盐析沉淀蛋白质为可逆过程,其它为不可逆过程,会引起蛋白质变性。

2、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降低介质相对湿度B、提高介质流速C、提高介质温度D、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答案:D3、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可采用的色谱方法是: ( )A、吸附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亲和色谱D、离子交换色谱答案:B4、无机盐对蛋白质盐析效果,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NH4+>Na+> K+B、al3+>Ca2+>Na+C、NH4+<K+<Na+D、al3+<Ca2+<Na+答案:B5、强酸型树脂与H+结合力弱,因此再生成氢型比较困难,故耗酸量较大,一般为该树脂交换容量的( )倍。

A、3~5B、4~6C、3~6D、4~7答案:A6、链霉素在中性溶液中能以()形式存在,可用离子交换法进行提取。

A、一价阳离子B、游离碱C、二价阳离子D、三价阳离子答案:D7、广义上而言,水处理中常用的助凝剂可以分为( ) 。

A、酸碱类、氧化剂类、矾花核心类、高分子物质类等B、酸碱类、还原剂类、矾花核心类、高分子物质类等C、PH值调节类、氧化剂类、中和剂类、阴离子型低分子物质类等D、PH值调节类、缓蚀剂类、矾花核心类、阴离子型低分子物质类等答案:A广义上而言,水处理中常用的助凝剂可以分为酸碱类、氧化剂类、矾花核心类、高分子物质类等。

8、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是指: ( )A、菌株的发酵与细胞的大量培养B、基因重组、杂交瘤技术和新型菌株的构建工作C、产物的分离纯化与后处理加工D、产品的后处理加工答案:C9、阴离子交换剂可交换的离子是: ( )A、阳离子B、阴、阳离子都可交换C、阴、阳离子都不能交换D、阴离子答案:D10、通常原料液中稀释剂B组分的分配系数KB的值为( )。

制药分离工程的复习提要

制药分离工程的复习提要

制药分离⼯程的复习提要课程名称:制药分离⼯程⼀、考试的总体要求:全⾯掌握制药分离⼯程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法,能够运⽤所学理论知识合理选定单元操作和进⾏相关的设计计算;对制药过程中的某些现象进⾏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操作进⾏优化。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灵活应⽤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考试的内容及⽐例:(重点部分)(1)制药分离过程(10%)制药分离过程是制药⽣产的主要单元操作,掌握制药分离⼯程单元操作的地位、特征和⼀般规律,以及制药单元过程设计的内容、特点。

主要包括制药分离过程的特点、设计的⽬的和要求及单元过程的选择依据。

(2)蒸馏与精馏(10%)正确掌握精馏过程的设计计算⽅法,能够对给定分离要求的精馏过程进⾏计算分析,包括蒸馏和精馏的区别、⽓液平衡、理论板和回流⽐和精馏过程概念与计算。

(3)萃取和浸取(10%)掌握单级液液萃取和浸取过程的特征和设计计算⽅法(物料衡算),能够对萃取过程的萃取剂、萃取相和萃余相进⾏计算分析。

包括三⾓形相图和杠杆定律、萃取的相平衡关系、单级萃取器的物料衡算、浸取相平衡和单级浸取。

(4)结晶(15%)掌握结晶过程的原理、相平衡关系以及晶核⽣程和⽣长的规律,能够进⾏结晶器物料衡算和结晶颗粒数的计算。

包括结晶-溶解的相平衡曲线及其分区、晶核的⽣产和晶体的成长、结晶过程的控制⼿段、间歇结晶器。

(5)吸附和离⼦交换(15%)正确掌握吸附和离⼦交换装置的性能特征及设计⽅法,能够根据分离要求合理选⽤吸附剂或离⼦交换剂,并进⾏相关的计算分析。

包括吸附等温线⽅程、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离⼦交换平衡⽅程和速度⽅程、典型吸附剂和离⼦交换剂。

(6)⾊谱分离法(15%)正确掌握⾊谱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计算⽅法,能够根据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谱法种类及进⾏设计。

包括⾊谱法平衡关系及分配系数、阻滞因数和洗脱容积、⾊谱法的塔板理论、⾊谱分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应⽤原则。

(7)膜分离(15%)掌握膜性能特征的表征参数,能够根据分离要求设计膜分离流程以及合理选⽤膜组件。

制药分离工程习题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习题答案

制药分离工程习题答案制药分离工程习题答案在制药分离工程中,习题是学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会给出一些常见的制药分离工程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一、浓缩技术1. 什么是浓缩技术?浓缩技术是指将溶液中的溶质浓度提高的过程,通常通过蒸发、结晶、膜分离等方法实现。

2. 浓缩技术有哪些应用?浓缩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例如制备浓缩药液、浓缩生物制剂、浓缩食品添加剂等。

3. 请简述蒸发浓缩的原理。

蒸发浓缩是利用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挥发性差异,通过加热使溶剂蒸发,从而使溶质浓缩的过程。

4. 蒸发浓缩的工艺条件有哪些?蒸发浓缩的工艺条件包括温度、压力、蒸发器类型和操作方式等。

5. 结晶浓缩和蒸发浓缩有什么区别?结晶浓缩是通过溶质在溶剂中结晶的方式实现浓缩,而蒸发浓缩是通过溶剂的蒸发实现浓缩。

二、吸附技术1. 什么是吸附技术?吸附技术是指利用吸附剂对溶液中的溶质进行吸附分离的过程。

2. 吸附技术有哪些应用?吸附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例如制备纯化药物、去除杂质、废水处理等。

3. 请简述吸附分离的原理。

吸附分离是利用吸附剂表面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溶质在吸附剂上富集的过程。

4. 吸附分离的工艺条件有哪些?吸附分离的工艺条件包括吸附剂的选择、操作温度、压力、溶液浓度等。

5. 吸附剂的选择有何要求?吸附剂的选择应根据溶质的性质和目标分离效果来确定,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树脂、硅胶等。

三、膜分离技术1. 什么是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半透膜对溶液中的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

2. 膜分离技术有哪些应用?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例如制备纯化药物、浓缩生物制剂、废水处理等。

3. 请简述膜分离的原理。

膜分离是利用半透膜对不同溶质的渗透性差异,通过压力或浓度差驱动溶质的分离过程。

4. 膜分离的工艺条件有哪些?膜分离的工艺条件包括膜的选择、操作压力、温度、溶液浓度等。

5. 常见的膜分离方法有哪些?常见的膜分离方法包括超滤、纳滤、反渗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富集:对摩尔分数小于0.1组分的分离。

2.制药分离工程是制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描述医药产品生产过程所采用的分离技
术及其原理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从动植物原料、生物发酵或酶催化、化学合成物料中分离、纯化医药目标产物,以及制成成品的过程。

3.浸取是利用固体原料中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选择一种溶剂作为萃取剂用来溶解固
体原料混合物中待分离组分的分离操作。

4.离心过程在离心力作用下料浆中的液体穿过离心机多孔转鼓的过滤介质,而固体粒子被截
留的分离过程。

5.干燥技术是利用热能除去物料中的水分(或溶剂),并利用气流或真空等带走汽化的水分
(或溶剂),从而获得干燥物品的工艺操作技术。

6.膜分离是利用经特殊制造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在外力(如膜两侧的压力差、浓度
差、电位差等)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浓缩而获得目标产物的过程。

7.AOT,英文全称为Aerosol 0T,化学名称为丁二酸2乙基己基酯横酸钠。

8.场是以时空为变量的物理量,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
着,但确实存在。

9.分离因子是分离过程中混合物内各组分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的表征。

10.nanofiltration,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通过膜的渗透作用,借助外界能
量或化学位差的推动,对两组分或多组分气体或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

二、简答题:
1、简述用数学表示式描述物质的分离程度及分离类型?
完全分离:(a+b+c+d+• • •) — (a) +(b)+(c)+(d)+・• •
不完全分离:(a+b+c+d+…)(a) +(b+c+d+…)或(a+b+c+d+…)—(a, b) + ( b, a) + • • •
2、二氧化碳作为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莘取剂,主要是因为哪些优异特性决定的呢?
1)超临界CO2密度大,溶解能力强,传质速率高
2)超临界CO2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等条件比较温和
%1临界温度为3.1 °C,接近于室温,适用于分离热敏性物质
%1CO?临界压力为7.38MPa,中等压力,工业水平最易实现
3)C02具有无毒、无味、不燃、不腐蚀、价格便宜、易于精制和回收等优点
4)超临界CO2具有抗氧化抑菌作用,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3、简述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操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树脂型号的选择一树脂前处理一考察树脂用量及装置(径高比)一样品液前处理一树脂工艺条件筛选(c、T、pH、盐浓度、上柱速度、饱和点判定、洗脱剂的选择、洗脱速度、洗脱终点判定)一目标产物的收集一树脂的再生
4、絮凝作为中药及生物制药中常用的沉淀强化技术,简述常用絮凝剂的种类及主要特性。

常用的絮凝剂一般分为三类:无机絮凝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无机絮凝剂:分为无机低分子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低分子金属盐,主要是铝、铁盐及其水解聚合物
三、论述题
1、简要论述分离膜的基本结构、性能要求及分离操作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构一般分为三层:支持层、过渡层、分离层(皮层),每一层膜的厚度及所含的微孔形态、大小、数量不一样,分离层对分离膜的性能起决定性影响。

性能要求:(1)分离能力:选择性透过某些物质的能力(2)透过能力:膜通量大小(3)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抗氧化性、抗微生物分解性和机械强度(4)经济性:价格取决于分离膜材料和制造工艺。

因素:(1)操作温度(2)化学耐受性(3)膜的吸附性质(4)膜的无菌处理
2、简述化学萃取的基本概念及常见的化学萃取剂类型。

存在溶质与络合反应剂之间的化学作用,这类伴有化学反应的传质过程,称为化学萃取。

化学莘取剂:(1)液体阳离子交换萃取剂(2)液体阴离子交换莘取剂(3)协同莘取
3、简要论述离子交换反应分离的类型及常用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顺序。

答:1)离子交换反应类型(5分)
a)中性盐分解反应
R-SO3H + NaCl V R-SO3Na + HC1
R-N(CH3)3OH + NaCl V R-N(CH3)3C1 + NaOH
b)中和反应
R-SO3H + NaOH = R-SO3Na + H20
R-COOH + NaOH V R-COONa + H20
R-N(CH3)3OH + HC1 二R-N(CH3)3C1 + H2O
R-N(CH3)2 + HC1 # R-NH(CH3)2C1
c)复分解反应
2R-SO3Na + CaCl2 V (R-SO3)2Ca + 2NaCl
2R-COONa + CaCl2 n (R-COO)2Ca + 2NaCl
R-N(CH3)3C1 + NaBr 二R-N(CH3)3Br + NaCl
R-NH(CH3)2C1 +NaBr # R-NH(CH3)2Br + NaBr
2)常用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顺序
a)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Fe3+ > Al3+ >Ca2+>Na+
Tl+>Ag+>Cs+>Rb+>K+>NH^>Na+>H+>Li+
b)苯乙烯系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H+>Fe3+>Al3+>Ca2+>Mg2+>K+>Na+
c)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S0^>N03>Cr>OH>F>HC03>HSi03
d)苯乙烯系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OH>SOQ>NOf>Cl>HCOf>HSiO£
四、计算题
1.用中空纤维超滤器精制某植物小分子蛋白溶液,使原浓度0.08%的蛋白增至
2.1% (W/V),其相对分子
质量为M=18000,扩散系数D=1X1O 4 m2/So超滤器过滤面积为10 m2,操作温度为4C,超滤压力差3.0 MPa。

经实验测定,超滤的初始滤速为2.16Xl(y3 m3/(nFh)。

求:
1) 若忽略浓差极化,估算超滤处理l.On?蛋白原液所需的时间t 。

2) 估算浓差极化对超滤时间的影响。

解:1)忽略浓差极化,估算超滤处理l.On?蛋白原液所需的时间, Jw = Lp, Ap = 2.16 x 10-3 m 3/(m 2 • h) = 2.16 x 10-3/3600 (m/s) l/0 = 1.0 m 3 1.0 x 0.08% V = ---------------- 2.1% 0.038 (m 3) V^p-RTNX = 0 VAp-RTN)— 根据间歇操作时间计算公式 , 、 RTN Al A M — V )+kln TlLpAp Ap 1 z 1 =矿('。

_ ') = ---------- 10-3 JW 10 X 2-16 X 3600 忽略浓差极化时,In V 0Ap - RTN Y \ = _1_ _ VAp-RTN 八 AL p Ap v 0 ) 1.0 x 0.08%\ 1 ) =1.6 x 10s (s) h 44.5 h 2)估算浓差极化对超滤时间的影响 T = 273.2 + 4 = 274.2 (K) △p = 3.0 MPa = 3.0 x 106 Pa N = 1.0 x IO 6 x 0.08%/18000 计算公式为t 1 W PL (M)+劄 VoAp-RTN 、 甘 3.0X106 1 V Q ^p 一 RTN Y \ V/\p-RTN )\ 三1-°・0038 + 3.41 x 10- x 血(矗驾尚焉) 10 x 2.16 x 10-3/3600 1.6002 x 105 (s) a 44.5 (h) 2.在醋酸戊酯-水系统中,青霉素K 的分配系数此=215,青霉素F 的& = 131。

已知手册中青 霉素K 和F 的pKa(K) = 2.27, p/Q(F) = 3.51。

从现有的混合青霉素(主要为F 和K)中分离 纯化获得青霉素Fo 1) 求pH = 3.0和pH = 4.0时的萃取系统选择性系数。

2) 通过系统系统酸碱性,是否可获得高纯度的目标产物青霉素F 。

解:1)在醋酸戊酯-水系统中,青霉素K 和F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K) = 10—2 27 = 5.37 X 10一3 Ka(F) = 10~3-51 = 3.09 X 10一4 由选择性系数公式:
pH = 3.0时,伐=祟x 卷端部 2.965
1 I Ka(B) [ | K Q (K)
二 Ki(A) 1 +~[^ 二 &(F) 1 +
P — &(B) 1 | 匕(4广 K(K) [ | K Q (F)
~[H]^ "[HF
TT 4 c 131 1+5.37x10-3/10-4
pH = 4.007, 62 = — x ---------------- 土~ = 8.149
L rz 215 1+3.09X10-4/10 一 4 故02> Bi ,表明通过调节酸碱性可获得纯度较高的目标产物青霉素F 。

五、作图题
1、在中药材的提取工艺中,间歇式浸取器使用尤为普遍,其型式较多,其中以多能式提取罐使用 较为
典型。

1) 简述多能式提取罐的主要组成部分?
2) 绘制多能式提取罐的示意图。

答:1)多能提取罐主要由提取罐、泡沫捕集器、热交换器、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气液分离器、 管道过滤器等部件组成。

水毒口 阀门十 水出口 TT ________ (-热交换器 冷却 器 油水液 阀门 至浓缩工段 放空 /V 芳香水回流 水灵 .,阀 油 水 分 tl 芳香油出 V 放水阀 阀门卜・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