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而告之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了解人类为应对自然灾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采取的预防和预报措施。
3、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品质,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
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同学们,如果我们关注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它们像凶残的魔鬼,肆虐地摧毁人类的家园,甚至会奔走人们宝贵的生命。
那么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二、教学活动活动准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围绕一种自然灾害展开专题研究。
活动一:地震灾害1、让学生用文字描述或图片展览的方式介绍地震发生时会出现的情况。
2、地震大事记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先让学生借助资料,用列表的方式编写地震大事记,然后用表格或图片等方式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数字统计。
(2)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事例、亲历者笔记等,感受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3、指导学生阅读《地震带分布图》,看看哪些地区易发生地震、自己的家乡是否位于地震带上。
活动二:洪水灾害1、引导学生阅读《河流分布图》,让学生通过地图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有重大洪灾隐患的国家。
2、教师可参与“资料库”,或收集有关资料,展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洪水灾害,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洪水频发的国家,以及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
3、在认识洪灾危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分析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十课《劝学》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十课《劝学》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十课《劝学》课文原文君子曰:学不行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qū)中(zhòng)规。
虽有槁(gǎo)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ān)省(xǐng)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眠。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ji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广而告之教案

广而告之教案
教案标题:广而告之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广告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广告的特点和分类;
3. 培养学生分析广告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创作有效广告的能力。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引导学生回顾最近看到的广告,并讨论广告的作用和目的。
知识讲解:
2. 讲解广告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广告对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的重要性。
3. 介绍广告的特点,如简洁明了、吸引人眼球、刺激购买欲望等。
4. 分类讲解广告,包括商品广告、服务广告、公益广告等。
分析广告:
5. 教师选择一则经典广告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广告的内容、形式和目标受众。
6. 学生小组讨论其他广告,并分析广告的特点和目的。
创作广告:
7. 学生小组进行广告创作活动,要求他们选择一个产品或服务,设计一则广告。
8. 学生展示自己的广告创作,并互相评价。
总结与评价:
9.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对广告的分析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10.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广告分析和创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
教学资源:
- 广告视频或图片
- 广告分类表格
- 广告创作评价表格
教学评估:
- 学生对广告的分析和创作能力的表现
- 学生对广告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教学延伸:
-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广告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撰写相关的报告或展示。
-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不同类型的广告,如海报、电视广告或网络广告,并进行创作比较和评价。
诫子书一等奖教学设计7篇

诫子书一等奖教学设计7篇《诫子书一等奖教学设计7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诫子书一等奖教学设计第1篇导语:《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以下是小编整理诫子书的板书教案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教学目的1.背诵课文,积累诫、夫、修身、澹泊、励、遂等词语。
2.理解文章大意,并进行现代审视。
3.了解阅读文言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积累诫、夫、修身、澹泊、励、遂等词语。
2.理解文章大意,并进行现代审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情景激趣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历代的赞扬。
其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诸葛亮在民间与官方的影响都甚大,后世流传着大量与他相关的歇后语、俗语、成语等,如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七擒孟获、既生瑜,何生亮等。
本文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当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
又在临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不仅让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后来诸葛瞻战死绵竹,为国尽忠,就是明证,也给其他人提供了修身立志的借鉴,其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本文,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二、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文意。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序号标出情节结构。
广而告之教案

广而告之教案教案:带你了解广而告之技巧教学目标:1. 了解广而告之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广而告之的几种技巧和方法。
3. 能够根据需求运用合适的广而告之技巧。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是一种宣传和传播的方法,通过广泛发布信息来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
2. 广而告之的作用:- 扩大知名度: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品牌、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
- 增加销售:吸引更多潜在客户,提高销售量。
- 塑造形象:打造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
- 传播价值观:通过广而告之传递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
3. 广而告之的技巧和方法:a) 广告:在媒体上刊登广告,包括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
b) 社交媒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吸引粉丝和用户分享传播。
c) 口碑营销:通过客户口口相传,传播积极的口碑信息。
d) 外部公关活动:参与公众活动、赞助社会事业等方式树立正面形象。
e) 搜索引擎优化:通过优化网站内容和关键词,提高在搜索引擎的排名。
f) 事件营销:利用重大事件、节日等契机推出营销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广而告之现象,并激发他们对广而告之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通过示范和案例分析,讲解广而告之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3. 小组合作:分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广而告之的实践活动设计,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4. 分享讨论: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广而告之活动,并就活动的设计理念和效果进行讨论和评价。
5. 总结归纳: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广而告之的重要性和应用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个人或团队的实际需求,设计一个自己的广而告之活动,并在下节课向全班进行分享。
教学评价:1. 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广而告之技巧的能力。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积极参与和交流情况。
3. 学生对广而告之概念、作用和技巧的总结能力。
拓展练习:1. 在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实施一个真实的广而告之活动,并汇报活动的效果和反馈。
《广告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下册)

《广告词》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下册)教学目标了解广告词的概念、特点、作用以及学习写作技巧。
通过对广告基础知识的把握,能赏析广告,并能用一两种方法写作广告词教学重难点广告词的写作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一1广告视频导入同学们看到的是什么?一则广告,那么什么是广告与广告词,如何写作出精彩的广告呢,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2老师最近发现有个事情非常令人郁闷那就是我们在欣赏广告的时候,常常会被那些乏味的电视剧打断,不知道我们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现在的一些广告确实拍的非常好,你们让人过目难忘,尤其是这些广告的广告词颇具艺术性,值得我们来研究,你们能举例吗?如:移动的我的地盘我做主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中国联通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
——李宁牌系列运动服今天我们来学习广告词的一些知识,写写广告词,希望对我们同学的以后发展会有帮助二、广告与广告语广告:简而言之就是广而告之广告是营销的工具和手段,营销功能应被视为广告与生俱来的本质功能。
营销离不开传播,传播功能是广告的最基本功能,广告词,又称广告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广告词指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和招贴形式向公众介绍商品、文化、娱乐等服务内容的一种宣传用语,包括广告的标题和广告的正文两部分。
狭义的广告语则单指广告的标题部分。
广告通过信息的传播起到促进、劝服、增强、提示的作用。
总的来说,广告词是广告正文的高度概括,它所概括的是广告主体和信息,是为了加强诉求对象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印象而在广告中长期、反复使用的简短口号性语句,它要基于长远的销售利益,向消费者传达一种长期不变的观念,由此我们来分析一下广告语的文体特点。
请结合书本知识大红鹰——我们百折不挠,大红鹰,新时代的精神!——大红鹰,胜利之鹰!德芙巧克力,丝般柔软。
(巧克力广告词)因为梦想,所以北京。
(“北京2008奥运会”广告词)海尔:海尔,中国造麦氏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农夫山泉,有点甜好空调,格力造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广告词的写作要求简洁凝练明白易懂朗朗上口新颖独特,富有情趣雷人广告知多少播放视频,展示幻灯片教学楼内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推广普通话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推广普通话教案推广普通话教案(精选5篇)推广普通话教案1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以致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形成词语贫乏、语音不准、句子表达不完整。
再者,我们班的幼儿都是来自农村,大多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爷爷奶奶对于说普通话的困难导致幼儿从小很少有机会接触普通话。
通过鼓励幼儿用普通话大胆讲话,学说礼貌用语,念有趣的儿歌,从而让孩子爱说普通话、会说普通话。
活动目标:1.认识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2.养成说文明话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一首儿歌,风儿和小鸟的录音。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在平时与小朋友或者与老师的交流中也要学会使用普通话。
活动难点:让幼儿认识到说普通话、讲文明话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一、教师谈话导入师:世界上的语言真奇妙,小动物有小动物的语言,小花有小花的语言,小草有小草的语言,我们人类有也有我们自己的语言。
我们有的说普通话,也有的说方言。
你们平时说的都是什么话呀?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1.播放小鸟和风的声音的录音,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声音师:小朋友们,刚刚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呀?(小鸟和风声)。
2.再播放录音,猜猜小鸟和风儿说了些什么师:小朋友们猜猜看,小鸟和风儿它们说了些什么呀?师:小鸟和风儿说的话可真好听呀!那小朋友们还听过什么声音吗?(小动物的叫声,雷声,雨声,人们的说话声)。
小结:无论是风雨,还是鸟兽都说它们自己的话。
那么我们人类,我们中国人应该说什么话呢?三、学习儿歌《大家都说普通话》1.教师念儿歌,幼儿仔细聆听师:刚刚这首儿歌里,你听到了什么?(鼓励幼儿举手用普通话回答问题)2.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学念儿歌儿歌:鸟有鸟的话,风有风的话。
有的像唱歌,有的像吵架。
说话不能猜谜语,大家都讲普通话。
小结:普通话是我们人类的语言,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儿歌后,以后小朋友们都要用普通话来交流。
《口语交际―说说广告》说课稿_教案

《口语交际—说说广告》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广告”这项口语交际活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和《跟踪台风的卫星》,这三篇课文都具有一定的科学宣传材料,这项口语交际活动安排在这三篇课文之后,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具有宣传与评价的意义,这项口语交际活动,既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辩别是非能力。
2、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
能否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是决定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根据教材的前后联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说话的意识,提高说话的爱好。
②能尝试为自己喜欢的商品或公益活动设计广告,并进行演示。
③让学生做到说话时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
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根据这项活动的要求,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为自己喜欢的商品或公益活动设计广告。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说出自已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表达的欲望。
二、说设计理念精心创设情境,为口语教学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这是口语交际教学是否有效的要害举措;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应努力实现交际的多向互动、沟通,为口语交际的实效提供保障;广告设计的交际课贴近生活实际,因此,营造和谐、宽松的交际氛围,引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的、多向的交流与互动,引导学生大胆实践,积极参与,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有帮助。
三、说学情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每个人自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学习口语交际了。
小学生入学前已具备了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而告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校园里的平面设计,知道招贴画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招贴画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创意形成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有创意的招贴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分析以及学生的欣赏、探究、总结,引导教学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校园里的平面设计,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促进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招贴画的主题创意,灵活运用图、文进行编排设计,
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教学难点:利用形象素材图案处理,进行创意的设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示例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铅画纸、相关素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招贴画”
◆展示一张电影(《少林足球》)招贴画
●通过提问引出课题
●招贴画,又叫“海报”或“宣传画”,是张贴在公共场所用于宣传的画,醒目地传达视觉信息,是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
[说明]“开门见山”的方式在教学中可以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增强学生对招贴画的感受。
二、招贴画的基本知识:
◆招贴画的分类:
●展示不同种类的招贴画
(比较几张招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招贴画的作用:宣传作用
●招贴画的分类:根据招贴画宣传的主题内容不同,可以将招贴画分为电影招贴画、商业招贴画、政治招贴画、公益招贴画、文化招贴画等等
◆招贴画的要素:
●通过设问分析招贴画的构成要素
●招贴画的设计主要就是一种文字与图案的编排
文字:主标题、小文字(时间、地点、组织者等)
图案:与主题内容吻合
色彩:能感染人的情绪
◆招贴画的特点:
主题鲜明、形式感强、构思新颖
[说明]通过图片的展示、回顾让学生总结招贴画的作用、分类构成要素,结合教师的引导和分析加深学生对其理解和具体要求的掌握,为后面的设计奠定基础。
三、招贴画设计的形式
◆分别展示三张招贴画(同一招贴画的不同编排)
●引导学生分析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求
●招贴画的基本要求:图文并茂、主题鲜明、编排合理
[说明]通过三张表现同一内容、不同编排的招贴画,结合招贴画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招贴画设计的形式。
四、招贴画设计的创意
◆展示课本中创意海报《冰淇淋广告》,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
◆展示三组招贴画(同一主题“2008北京奥运会”不同创意)比较分析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
●欣赏设计家的创意,引导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
[说明]招贴画设计的创意形成可以说是一张招贴设计的精华所在,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环节。
教师通过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设计中不受习惯思维的局限,能创造性的运用发散思维。
五、作业:
◆招贴画的设计
以“实验中学第十三届田径运动会”为主题,进行招贴画设计
●示范两张不同创作方法的招贴画,加强对所学知识实际运用的理解
●创作步骤:
1、审题——准确把握主题内容的关键
2、选择形象——与主题相吻合的艺术形象
3、图形的创意——图形应具有代表性,具象、抽象都可以
4、组合构图——单纯、简练,有较强的形式感和艺术感
5、制作方法——剪贴、拓印、手工绘制等
●根据分发的素材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意设计
六、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启发学生思路。
对学生的每一闪光点进行辅导,在班上应及时肯定上佳创意的同学,注重学生个性的保护。
七、展示与评价:
将学生较有代表性的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并请学生互相评论,老师点评及总结。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招贴画设计进行展开,首先通过一些比较来熟悉的招贴画介绍一些基本的招贴画知识点,然后根据一个拟订的主题、多种设计形式进行本课重点——编排设计的分析讲解,使学生掌握招贴画的设计重点,接下来解决教学难点——创意设计,这里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展示同一主题(2008北京奥运会)多种创意设计的招贴画,进行分析讲解,从而打开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一种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并结合我校第十三届田径运动会进行创意设计;最后,通过作品展示,进行交流、评析。
整个教学方式是以学生自主探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