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数字与筹码教学过程

合集下载

蒙氏数字与筹码教案

蒙氏数字与筹码教案

蒙氏数字与筹码教案教案标题:蒙特梭利数字与筹码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蒙特梭利数字与筹码教具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教学准备:1. 蒙特梭利数字教具(包括数字牌、数字棋盘等)。

2. 筹码教具(包括红蓝筹码、筹码盘等)。

3. 数字卡片或图片。

4. 纸和铅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回顾之前学习的数字概念,如1到10。

2. 展示蒙特梭利数字教具,解释其用途和作用,让幼儿对其产生兴趣。

探索活动:1. 让幼儿自由地触摸和探索蒙特梭利数字教具,引导他们观察数字牌和数字棋盘上的数字,并尝试将相应的数字牌放入数字棋盘上的对应位置。

2. 引导幼儿使用蒙特梭利筹码教具,让他们将相应数量的筹码放到数字牌上,加深对数字数量的理解。

实践活动:1. 准备一些数字卡片或图片,每张上面有一个数字。

让幼儿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使用蒙特梭利数字教具和筹码教具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放置数字牌和筹码,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2. 让幼儿自由地选择数字卡片或图片,然后使用蒙特梭利数字教具和筹码教具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放置数字牌和筹码,并向其他幼儿展示自己选择的数字和相应的操作。

拓展活动:1. 引导幼儿进行数字排序活动,使用蒙特梭利数字教具和筹码教具将数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2. 让幼儿进行数字运算活动,使用蒙特梭利数字教具和筹码教具进行简单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总结活动:1. 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强化对数字和筹码的理解。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评估方法:1. 观察幼儿在探索、实践和拓展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完成的数字卡片或图片以及相应的操作记录,评估其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针对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具的难度和活动的复杂程度。

2. 结合其他数学教具和游戏,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蒙特梭利数学教具操作步骤

蒙特梭利数学教具操作步骤

蒙特梭利数学教具操作步骤数学教具操作步骤一、数棒示一: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数棒搬运到工作毯上(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4、拿出第一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这是1”;拿出第二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2,这是2”,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依序点数到“10”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二: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数棒与数字卡搬运到工作毯上4、先将数字卡从1—10水平排放在工作毯上5、拿出第一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这是1”,再拿出1的符号与数棒相结合;拿出第二根,用手点数嘴里说到“1、2,这是2”,再拿出2的符号与数棒相结合,(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依序点数与符号相结合到“10”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二、砂纸数字板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把砂纸数字板盒搬运到桌上4、取出1的砂纸数字板,与桌延对齐,口念“1”,用2指触摸书写“1”进行3次书写(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取出2的砂纸数字板,与桌延对齐,口念“2”,用2指触摸书写“2”进行3次书写。

完成后进行三阶段教学法6、用上述的方法依序完成“3—9”的书写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三、纺锤棒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纺锤棒箱搬运到工作毯上4、手指数字点数给孩子看,并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手指数字“1”,取一根纺锤棒,口念“1”,放入相应的盒;手指数字“2”,取二根纺锤棒,口念“1、2”,放入相应的盒(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用上述的方法,完成“3—9”的纺锤棒工作7、纺锤棒盒子空空的没有了,询问孩子“还有哪里也是空空的?”,孩子指出“0”的位置,老师进行“0”的介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数字与筹码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数字与筹码搬运到工作毯上4、把数字卡从1—10排放在工作毯上,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手指数字卡“1”,取出“1”的筹码,手指数字卡“2”,取出“2”的筹码,手指数字卡“3”,取出“3”的筹码(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用上述的方法完成4—10的数字与筹码排放7、最后检查一下数字与筹码是否都排对了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五、彩色串珠操作步骤:示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彩色串珠搬运到工作毯上4、拿出“1”的量,点数“1”,拿出“2”的量,点数“2”,然后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用上述的方法完成3—10的点数(老师在示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彩色串珠和小数字卡搬运到工作毯上4、将小数字卡从1—10水平呈现在工作毯上5、老师取出一个数字卡,孩子拿出相应数字的量6、最后检查一下数字与彩色串珠是否都配对了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金黄色珠搬运到工作毯上4、老师示工作“这是一粒珠,我们叫它1”、“这是一串10,我们叫它10”、“这是一片百,我们叫它100”、“这是一个千,我们叫它1000”,并从右到左依序排放,然后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大数字卡搬运到工作毯上4、老师取出大数字卡“1、10、100、1000”进行示,并从右到左依序排放,然后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八、金黄色珠与数字结合—十进位的介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金黄色珠和大数字卡搬运到工作毯上4、老师先进行“1、10、100、1000”量的复习,再将数字卡“1、10、100、1000”放在相对应的量的位置,进行三阶段教学法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

蒙台梭利数学教案

蒙台梭利数学教案

蒙台梭利数学教案教案概述:该数学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蒙台梭利数学教具进行探索和学习。

教案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1. 目标:- 了解蒙台梭利数学教具的基本形状和功能。

- 学习数字、数量和数学运算的概念。

-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注意力。

2. 教学步骤:a. 引入:- 给学生展示蒙台梭利数学教具,介绍它们的名称和基本形状。

- 向学生提问,让他们猜测这些教具的作用。

b. 实践探索:- 让学生使用教具进行实际操作,观察不同形状的教具如何组合和分解。

- 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例如加法、减法和乘法。

c. 游戏活动:- 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使用蒙台梭利数学教具来解决问题。

- 例如,让学生用教具拼出给定的数字或数量。

d. 讨论总结:- 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在实践探索和游戏活动中的发现和经验。

-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数学概念和规律。

3. 拓展练习:- 练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例如多位数的加法和乘法。

-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问题,并用蒙台梭利数学教具解决。

4. 评估:- 布置一些练习题,考察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和游戏中的表现,并给予反馈。

5. 教学资源:- 蒙台梭利数学教具(材料名称和图片展示)。

- 游戏活动设计和练习题。

教案反思:该数学教案通过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和游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通过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和拓展练习,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开课-蒙氏教案—数字与筹码(认识单、双数)

公开课-蒙氏教案—数字与筹码(认识单、双数)

活动名称:《数字与筹码(认识单、双数)》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活动数字1-10,绿色筹码55个。

1-10的控制卡片,小猫图片2个。

小鱼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1.走线。

2.线上游戏:《听数拍手》。

3.介绍工作名称,铺工作毯,取工作,数字散放。

4.(1)出示控制卡1,右手食指指着说:“这是1”,取数字1放在上面,取筹码1说:“这是1”,放在控制卡上。

”(2)取控制卡2,手指:这是“2”,取数字2放在上面,取筹码2说:“1、2,这是2”放在控制卡上。

方法同上直至到10。

(3)摆完后,“请小朋友看一看控制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找一找那些数字下的筹码缺少了朋友。

”总结:1、3、5、7、9、这几个数字下筹码缺少了朋友,多孤单啊,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单数。

“再找一找那些数字的筹码是好朋友手拉手。

”总结:2、4、6、8、10这几个数字下的筹码是好朋友手拉手,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双数。

(4)三阶段教学,找个别幼儿提问。

(5)收工作,收时重复单双数。

5.游戏:《给小猫送鱼》今天猫哥哥和猫弟弟来我们班做客,他们可喜欢吃鱼了,猫哥哥告诉我它喜欢吃身上是单数的鱼,猫弟弟告诉我,它喜欢吃身上是双数的鱼。

一会老师给小朋友发小鱼,你们想一想该送给谁。

6.幼儿自由操作。

错误订正:筹码有剩下或不足的情形。

直接目的:了解数可分为“单数和双数”两种。

间接目的:认识数的念法与相同量的关系。

蒙氏教学课件 构成三角形——数字与筹码【推荐下载】

蒙氏教学课件 构成三角形——数字与筹码【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蒙氏教学课件构成三角形——数字与筹码
蒙氏感官(十六)
构成三角形——数字与筹码
正六边形——小盒
把三角形散放在工作毯上,把相同颜色、形状、大小的放在一起。

拿出红色的钝角等腰三角形:触摸、拼摆、说结论:六个个钝角等腰三
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六边形、三个平行四边形形可以拼成一个正六边形、将黄色的大正三角形放在中间、说结论:一个大正三角形盒三个钝角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六边形。

红色小正三角形:触摸、拼摆、结论:两个小正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平
行四边形,我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二分之一,两份是二分之二,二分之二等于一。

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也叫菱形。

绿色小正三角形:触摸、拼摆、结论:三个小正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等
腰梯形,我把一个等腰梯形平均分成三份,一份是三分之一,两份是三分之二,三分是三分之三,三分之三等于一。

灰色的小正三角形:触摸、拼摆、结论:我把正六边形平均分成三分,
红色的占一份,我把正六边形平均分成两份绿色的占一份。

我把正六边形平均分成六份灰色的占一份。

数字与筹码
准备好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数字与筹码的工作。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数字与筹码奇数偶数小班教案

数字与筹码奇数偶数小班教案

数字与筹码奇数偶数小班教案教案标题:数字与筹码奇数偶数小班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辨别奇数和偶数。

2. 帮助学生通过使用筹码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奇数和偶数的理解。

3. 提供多种活动和游戏,以增强学生对奇数和偶数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的数字卡片,每个数字卡片上标有相应的奇数或偶数标记。

2. 筹码:适量的筹码,用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游戏材料:如数学游戏板、骰子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数字的概念,并提问他们是否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2. 准备一组数字卡片,向学生展示其中的数字,并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主体:3. 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标记,将数字分类为奇数或偶数。

4.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数字的特征,例如奇数末尾的数字通常是1、3、5、7或9,而偶数末尾的数字通常是0、2、4、6或8。

5. 让学生用筹码来表示每个数字。

例如,对于数字3,学生可以用3个筹码表示;对于数字4,学生可以用4个筹码表示。

6. 让学生用筹码进行实际操作,将数字卡片上的数字用筹码表示出来,并判断它们是奇数还是偶数。

7. 引导学生讨论奇数和偶数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奇数相加得到的结果仍为奇数,偶数相加得到的结果仍为偶数等。

巩固练习:8. 制作一个数学游戏板,上面有奇数和偶数的方格,学生轮流掷骰子,根据所掷的骰子点数,将筹码放置在相应的奇数或偶数方格上。

9. 分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先将所有的筹码放置到正确的方格上。

10.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用筹码表示出题目中的数字,并判断它们是奇数还是偶数。

结束活动:1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答关于奇数和偶数的问题,以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1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例如观察家庭成员的生日、餐桌上的人数等。

教学延伸:1. 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复杂的奇数和偶数运算,如奇数和奇数相加、偶数和偶数相加等。

蒙氏教案数字与筹码

蒙氏教案数字与筹码

蒙氏教案数字与筹码教案标题:蒙氏教案-数字与筹码教案目标:1.了解数字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使用筹码进行数字的操作和计数。

3.提升学生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1.数字卡片(1-10)2.筹码(10个)3.白板/黑板和粉笔/白板笔4.教具:数字拼图、数字磁贴等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10,并让学生逐个数数。

2.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筹码,让他们用筹码来表示数字1-10。

主体活动:活动1:数字排序1.将数字卡片1-10随机分发给学生。

2.要求学生按照数字大小的顺序排列卡片,并在旁边使用筹码进行辅助计数。

3.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例如:“哪个数字最大?哪个数字最小?”等,以促进学生对数字大小的理解。

活动2:数字拼图1.将数字拼图的一些碎片打乱,并放在桌子上。

2.要求学生使用筹码来拼出正确的数字形状。

3.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例如:“这个数字有几个直线?”,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数字拼图。

活动3:数字计数游戏1.将一些数字卡片随机放在教室中的不同位置。

2.要求学生使用筹码来计数每个数字卡片,并将筹码放在对应的位置。

3.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例如:“一共有几个数字5?”,以检验学生对数字计数的掌握程度。

总结活动:1.复习数字1-10的顺序和形状。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数字与筹码的关系和使用方法。

教学延伸:1.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入更大的数字,例如11-20,并使用更多的筹码进行计数和操作。

2.对于学龄前的学生,可以使用更大的数字拼图或磁贴等教具来进行数字认知和计数练习。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测试他们对数字和筹码的理解程度。

3.通过学生完成的活动作品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关于蒙氏教案-数字与筹码的一个示例教案,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满足具体教学需求。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案例(2篇)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案例(2篇)

第1篇案例背景:小明是一位5岁的孩子,他正处于蒙台梭利教育阶段。

小明对数字和数学概念非常感兴趣,但他的数学知识还比较薄弱。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老师为他设计了一系列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案例。

案例一:认识数字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数字木棒、数字沙盘2. 教学步骤:(1)老师向小明展示数字卡片,并逐一读出数字,让小明跟随老师读出相应的数字。

(2)老师引导小明用数字木棒摆出相应的数字,让小明触摸和感受数字的大小。

(3)老师带领小明在数字沙盘上用手指写出数字,加强小明的手眼协调能力。

3.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明能够熟练地识别和读写数字,对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

案例二:认识加减法1. 教具准备:加减法算盘、数字卡片、算术题卡2. 教学步骤:(1)老师向小明展示加减法算盘,并解释加减法的概念。

(2)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小明用算盘进行加减法运算。

(3)老师出示算术题卡,让小明独立完成加减法运算。

3.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明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案例三:认识几何图形1. 教具准备:几何图形卡片、几何形状木块2. 教学步骤:(1)老师向小明展示几何图形卡片,并逐一介绍各种几何图形的特点。

(2)老师引导小明用几何形状木块拼出各种几何图形,加强小明的空间想象力。

(3)老师出示几何图形题卡,让小明独立完成拼图任务。

3. 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明能够熟练地识别和拼出各种几何图形,对空间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总结:通过以上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案例,小明在数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强调孩子的自主学习和探索,通过丰富的教具和教学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第2篇案例背景: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数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蒙台梭利认为,数学是逻辑思维的基础,通过数学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建立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数字与筹码
一、教具
▪ 1、圆形红色筹码55个 ▪ 2、1-10的数字卡片10张(或1-10的活动
数字字形) ▪ 3、文字卡片“奇数”、“偶数”各五张
二、学目标
▪ 1、数字和数量相结合的概念,以及数字的 关系;
▪ 2、认识10以内的奇数与偶数。 ▪ 3、10以内的基本运算 ▪ 4、认识数的大小
▪ b)指着‘2’卡和它下面的2个筹码,说‘2’下 面的筹码2个,它们是朋友,‘2’是偶数;
▪ c)指着‘3’卡和它下面的3个筹码,说‘3下 面的筹码是3个,上面2个筹码是朋友,下 面还有1个筹码没有朋友,‘3’就是奇数;
▪ d)依此类推,将引导幼儿认识奇数和偶数。
▪ 3、10以内的基本运算
▪ a)加法: 如计算3+2=?题,“3”对应3个筹 码,“2”对应2个筹码,两部分筹码合在一 起,小朋友就能数出5个筹码,那么就算出 “3+2=5”。这使加算不再抽象与枯燥,非 常具体与好玩的操作使小朋友很容易学习 加法。
▪ f)10以内数的分解:如“5”由哪两个数组成, 通过5个对应筹码的分列,可以得出结论: “5”可分解成“4”和“1”、也可分解成“2” 和“3”。
▪ 4、认识数的大小
▪ 通过数量的对应与比较可以轻松掌握数字 大小的关系,如“2”与“3”哪个大?小朋友 通过数数,可以观察到“3”的筹码比“2”的 筹码多,那么“3”大于“2”。
三、活动提示
▪ 1、筹码和数字的对应 ▪ a)从盒中取出1……10的数字从盒中取出来,
请孩子按数的顺序横向排列且互相间留有 一定间距; ▪ b)指着‘1’,请宝宝拿出相应数量的筹码放 在数字卡的下方;
▪ c)依次方法,请幼儿取和‘2’一样多的筹码, 放在‘2’下方分开排列,横向对齐,中间留 一指宽间距;
▪ b)减法: 10以内的减法练习,课例与加法 类似。
▪ c)合成加法练习: 如计算3+2+5=?,方法 与上述加法类似,很容易算出“3+2+5=10”。
▪ d)合成减算练习: 如计算9-3-5=?方法与 上述加法类似,很容易算出 “9-3-5=1”。
▪ e)加减混合运算: 如计算9-3+5=?,方法 与上述加法类似,很容易算出 “9-3+5=11”。
▪ d)以同样方法做筹码和数卡‘3’的对应的排 列。排第三个筹码时,要另起一排,并放 在上排两个筹码的下方,与上排左边的筹 码垂直对齐;
▪ e)请幼儿按以上方法做余下的筹码与数卡间 的对应排列。
▪ 2、认识奇数和偶数
▪ a)指着‘1’卡和它下面的1个筹码,说‘1下 面的筹码是1个,它没有朋友,‘1’就是奇 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