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由2 V 增大到4 V 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 A ,若将该电阻接到10 V 电源上,则通过它的电流是( ) A . 0.3 A B . 0.4 AC . 0.6 AD . 0.5 A2.若R 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铭牌磨损,导致阻值未知,则利用下列电路图不能够准确测出未知电阻Rx 阻值的是( )A .B .C .D .3.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R 增大2倍B . 当电流强度增大2倍时,电阻R 减小为二分之一C . 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 值不为零D . 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 也为零4.如图是自动测量油箱的油量装置图.其中R ′是定值电阻,R 是弧形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与是金属杠杆的一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油量表是电压表改装而成的B .R 和R ′是并联的C . 油位越高,通过R 的电流越大D . 油位越低,R 两端的电压越小5.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将导体连入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 B .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越小 C . 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 D .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6.为实验室制作一个电铃电路,现有器材:一个12 V 的电源,一个“6 V 1 A”的电铃、若干导线,要使电路中的电铃正常工作,至少还需要( ) A . 串联一个6 Ω的电阻 B . 串联一个12 Ω的电阻C . 并联一个6 Ω的电阻D . 并联一个12 Ω的电阻7.电阻R 1、R 2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 1∶R 2=4∶1,则通过R 1、R 2的电流和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分别是( )A . 1∶1和4∶1B . 4∶1和1∶1C . 1∶1和1∶4D . 1∶4和4∶18.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3 V ,R 2为6 Ω,当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如把S 合上,电流表的示数为( )A . 0.5 AB . 0.75 AC . 1 AD . 1.5 A9.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如果考虑到安培表[即安培计]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具有分压作用),伏特表[即伏特计]本身也有一定的电阻(具有分流作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测量值等于电阻的实际值B . 测量值小于电阻的实际值C . 测量值大于电阻的实际值D .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0.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该( )A . 保持滑动变阻器R 2滑片的位置不变 B.保持R 1不变,调节R 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C . 保持滑动变阻器R 2两端的电压不变D . 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11.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部分电路如图,关于测量误差和产生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 测量值偏大,是由于电流表有内阻B . 测量值偏大,是由于电压表有内阻C . 测量值偏小,是由于电流表有内阻D . 测量值偏小,是由于电压表有内阻12.阻值都为1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其等效电阻为( ) A . 5 Ω B . 10 ΩC . 20 ΩD . 40 Ω13.如果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按照图中的电路图连接了电路,各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均正确,结果会( )A.电流表被烧坏B.电压表被烧坏C.电流表示数为0 D.电压表示数为014.电阻R1和R2串联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U1>U2,如果将这两个电阻并联则通过这两个电阻的电流为()A.I1>I2 B.I1=I2C.I1<I2 D.不能确定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B.灯泡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大C.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D.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大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在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实验时,靠改变 ________所在位置,记录几组数据,分别算出电阻,最后算出 ________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17.5 Ω的电阻R1跟15 Ω的电阻R2并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 V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________A,R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 V.18.将两个电阻串联,R1=2R2,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若将两个电阻并联,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9.(1)如图1是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在图中○内填写适当的电表符号,在表旁标“+”“-”接线柱.(2)上题中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则导体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 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_______A,此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3)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图3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电路,但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错的线上打叉并改正过来.∶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则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待测电阻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请你在“○”内填上合适的电表.表一、表二记录的是实验数据,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表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其中电池组电压为3 V,Rx的阻值约为10 Ω左右.(1)如果电压表选择3 V的量程.那么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的量程.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以免实验时间过长,因________而影响阻值.(2)将图甲中器材连接成测定Rx阻值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最左端时,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3)老师看到了他们的数据后,认为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实验电路接错了.A.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电路接错了;B.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4)小明同学已将前两次实验的数据记入了正确的表中,第3次实验的电表指示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中,并完成表中的有关计算.(5)从记录表中看出,三次实验计算所得的电阻值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22.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 V1的读数为8 V,闭合开关后 V2的读数为5 V.若电阻R1的阻值为12 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R2的阻值.2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18 V不变,灯泡L1的电阻是20 Ω,L2的电阻是5 Ω,求:(1)电路的等效电阻;(2)干路电流.24.有两只电阻R1和R2,把他们串联后接到18 V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为2 A,当它们并联接在同一电源上时,总电流为9 A,求R1和R2的阻值.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电阻的阻值不变,因电阻两端的电压从2 V增加到4 V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 A,所以,由I=可得:I2-I1=-=-==0.1 A,解得:R=20 Ω,将该电阻接到10 V电源上时通过它的电流:I===0.5 A.故选D.2.【答案】D【解析】A项电压表可以直接测量Rx的电压,电流表可以直接测量Rx的电流,根据Rx=,求出电阻.不符合题意.B项电压表V1可以直接测量R0的电压,R0是定值电阻,根据I0=求出电流,电压表V2可以直接测量Rx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得Ix=I0,根据Rx=,求出电阻.不符合题意.C项电流表A1可以直接测量R0的电流,R0是定值电阻,根据U0=I0R0求出电压,电流表A2可以直接测量Rx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得Ux=U0,根据Rx=,求出电阻.不符合题意.D项电流表只能直接测量Rx的电流,电压不能直接和间接测量,无法计算电阻.符合题意.3.【答案】C【解析】公式R=只说明导体电阻的大小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比值,但它与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当电压增大2倍时、当电流强度增大2倍时、当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均不变.故选C.4.【答案】C【解析】图中油量表串联在电路中,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故A错误.由电路图可知,R和R′依次串联,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两电阻是串联的,故B错误;油位越高,浮标上移,滑片下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通过R的电流越大,故C正确;油位越低,浮标下移,滑片上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U=IR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 两端的电压越大,故D错误.5.【答案】D【解析】A项导体接入电路,如果开关没有闭合,电路没有构成通路,则电路中也没有电流,该选项错误;B项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说明它的电阻越小,题中没有“电压一定”这个条件,该选项错误;C项电压是形成电流的首要条件,小灯泡有电流通过,则小灯泡两端一定有电压,该选项错误;D项电阻一定时,其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题中“导体、该导体”的字眼就说明了电阻一定,因此该选项正确.6.【答案】A【解析】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U电铃=6 V,电流I=1 A,因为电源电压12 V大于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6 V,所以,要使电铃能在12 V的电路上正常工作,必须给它串联一个电阻,故C、D错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UR=U -U电铃=12 V-6 V=6 V,由I=可得,串联电阻的阻值:R===6 Ω,故A正确,B错误.7.【答案】A【解析】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1∶1,由欧姆定律得:===.8.【答案】B【解析】当S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R===10 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1的阻值:R1=R-R2=10 Ω-6 Ω=4 Ω;当S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则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I′===0.75 A.9.【答案】B【解析】根据R=,测量电阻时,应该测量电阻两端的实际电压和通过电阻的实际电流;而安培表实际测量的是通过待测电阻和伏特表的总电流,即电流偏大,而伏特表是与电阻并联连接,测量的电压是准确的,由R=可知,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故选B.10.【答案】B【解析】11.【答案】A【解析】图中是安培表内接法,由于安培表的分压作用,电压测量值偏大,电流表测量值准确,根据欧姆定律I=可知,电阻测量值偏大,等于电阻R与安培表内阻之和.故选A.12.【答案】C【解析】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阻值都为1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其等效电阻:R=R1+R2=10 Ω+10 Ω=20 Ω.13.【答案】C【解析】在此电路中,由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电路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接近于零.故选C.14.【答案】C【解析】电阻R1和R2串联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U1>U2,所以,由I=的变形式R=可知,R1>R2,将这两个电阻并联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I=可知,I1<I2.15.【答案】C【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泡变暗.故选C.16.【答案】欧姆定律或R=断开滑片平均值【解析】17.【答案】1.26【解析】由题意可知,电阻R1与电阻R2并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两电阻两端的电压:U1=U2=U=6 V,因为I=,通过R1的电流:I1===1.2 A.18.【答案】1∶1 2∶11∶21∶1【解析】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阻串联时,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即电流之比为1∶1;由I=可得,电压U=IR,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IR1∶IR2=R1∶R2=2∶1.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电阻并联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电压之比为1∶1;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1∶1=R2∶R1=1∶2.19.【答案】(1)(2)8.50.2632.7 Ω(3)∶∶变小变小不变【解析】(1)根据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端,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简称(正进负出).(2)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15 V,其分度值为:0.5 V,由指针位置可知U=8.5 V,电流表所选量程为:0~0.6 A,其分度值为:0.02 A,由指针位置可知I=0.26 A,由I=得R==≈32.7 Ω.(3)∶在图3的实验电路中,应将连在滑动变阻器左端的导线改接在待测电阻左端的接线柱上.∶因滑动变阻器和待测电阻串联,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此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增大,整个电路中电流减小,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减小.而待测电阻阻值不变,因为电阻不随其两端电压和电流的改变而改变.20.【答案】在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解析】(1)电压表与电阻R0并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2)表一中的电阻R=5 Ω不变,随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也增大,并且成倍数的增大,即在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表二中的电压U=2 V不变,当电阻增大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减小,并且成倍数的减小,即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1.【答案】(1)0~0.6 A减小误差温度(2)(3)乙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4)数据如表所示;(5)电阻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解析】(1)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0.3 A,所以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0~0.6 A;此量程分度值小,精确度高,可以减小读数时产生的误差,并且电路中电流小,减少了温度对电阻的影响;(2)电压表选0~3 V量程,电流表选0~0.6 A量程,当滑动变阻器接左上与右下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最左端时,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3)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电压表测量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阻的电流;当电阻两端电压增大,电流也应该随之增大,而乙表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可以得出乙同学的电路接错了.(4)电压表量程是0~3 V,由图乙所示电压表可知,电压表分度值是0.1 V,电压表示数是2.8 V;电流表量程是0~0.6 A,由图乙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分度值是0.02 A,电流表示数是0.28 A;由I=,可得电阻R3===10 Ω;电阻阻值R=(10 Ω+10.4 Ω+10 Ω)≈10.1 Ω,数据如表.(5)随着实验的进行,通电时间增长,电阻产生的热量增多,电阻温度升高,电阻阻值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所以三次实验计算所得的电阻值不完全相同.22.【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则R1两端的电压:U1=U-U2=8 V-5 V=3 V,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0.25 A,则R2的阻值:R2===20 Ω.答:电路中的电流为0.25 A,R2的阻值为20 Ω.【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2的阻值.23.【答案】解:(1)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R=R1+R2=20 Ω+5 Ω=25 Ω,(2)电路电流:I===0.72 A.答:(1)它们的等效电阻是25 Ω;(2)如果电压是18 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0.72 A.【解析】(1)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串联电阻阻值.(2)由欧姆定律,根据公式I=求出干路电流.24.【答案】解:串联后接到18 V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为2 A,则R串=R1+R2===9 Ω;并联接在同一电源上时,总电流为9 A,则并联后总电阻为R并===2 Ω;即:+=;解得:R1=3 Ω,R2=6 Ω或R1=6 Ω,R2=3 Ω;答:R1=3 Ω,R2=6 Ω或R1=6 Ω,R2=3 Ω.【解析】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I=I1+I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U=U1=U2,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为:U=U1+U2;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为:I=I1=I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I=.。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串联电路随着用电器的个数增加,其总电阻(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2.阻值相等的两电阻R串联时总电阻为40 Ω,则它们并联时的等效电阻为( )A. 20 ΩB. 80 ΩC. 10 ΩD. 30 Ω3.把一根阻值为24 Ω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变成一个圆环,并以如图所示的方式从A、B两点接入电路,则该圆环在电路中的电阻为( )A. 4.5 ΩB. 6 ΩC. 10 ΩD. 20 Ω4.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值也为零5.图中,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A.B.C.D.6.关于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导体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导体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其电压越大D.导体中的电流越小,其电压越小7.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由 2 V增大到 4 V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 A,若将该电阻接到10 V电源上,则通过它的电流是( )A. 0.3 AB. 0.4 AC. 0.6 AD. 0.5 A8.如图所示的电路,R1=4 Ω,R2=6 Ω,电压表示数为 3 V,则电源电压为( )A. 3 VB. 5 VC. 1 VD. 2 V9.一只 2 Ω的电阻和一只 4 Ω的电阻串联,已知 2 Ω电阻两端的电压是10 V,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一个 6 Ω的电阻代替这两个电阻的串联B. 4 Ω的电阻两端电压是20 VC.通过 2 Ω电阻的电流是 5 AD.通过 4 Ω电阻的电流是 2.5 A10.如图是一个自动体重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图,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重显示表是用电压表改装成的B.体重越大,体重显示表的示数越大C.体重测试仪电路由于缺少开关,始终处于通路D.体重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电路消耗电能越少11.甲、乙两段电阻丝,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比较( )A.甲大B.乙大C.相等D.无法确定12.下列电路图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已知.在不改变电路的情况下,能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的电路图是( )A.B.C.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时,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B.用不同的导体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的结论不一样C.相同的电压加在电阻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相同D.同一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电流也越大14.一个阻值为 1 Ω的电阻与一个阻值为 5 Ω的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 )A.大于 5 ΩB.大于 1 Ω、小于 5 ΩC.等于 1 ΩD.小于 1 Ω15.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并根据各自的试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U-I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R1与R2的大小关系是( )A.R1>R2B.R1=R2C.R1<R2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R2=R3=10 Ω.宇宇同学误将一电流表并联在R1两端,闭合开关后,读得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U=________ V;发现错误后,该同学将图中电流表换成了电压表,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__ V.17.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该电路中任何一个电阻都________,两个阻值分别为20 Ω和10 Ω的电阻串联时的总阻值是__________ Ω18.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测量三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9.某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实验中,按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几组示数并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如图(b)所示的U-I图线.则被测电阻R1的电阻值为______ 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电压表所接的量程为0~3 V),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20.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由实验小组长选择了器材:若干节干电池、金属导体、电流表、电压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讨论得到了可以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从而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1)请在图甲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2)小组共同设计记录电流I与电压U的表格.(3)请按电路图将图乙的器材连接好.(4)该小组同学能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并能正确测量和读数,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画出导体A的U-I图线.(5)由图线A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某同学通过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数据如表所示.(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各表中的数据,归纳得出结论:①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共3小题)22.老师提供了下列器材测量电阻:电压恒定的电源一个(电压未知),定值电阻R0一个(阻值已知),待测电阻Rx一个,量程合适的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在下面画出实验电路图.(2)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3)写出Rx的表达式.23.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2)小明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都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两个电阻R1、R2并联的总电阻为R总=,有同学据此认为三个电阻R1、R2、R3并联后的总电阻R总=,但是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请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加以证明,并推导出正确的表达式.五、计算题(共3小题)2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 6 V,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 A;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5安.求:(1)电阻R1的阻值.(2)电阻R2的阻值.2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为 6 V且保持不变,电阻R1=4 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 4 V.求:(1)电流表的示数.(2)电阻R2的阻值.2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已日益普及.如图甲是一种测量小汽车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原理图,它主要由电源、压敏电阻R(电阻随所受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油量表(实质上电流表)等组成电路.压敏电阻R在一定范围内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油箱位于压敏电阻上方,电源电压为12 V.问:(1)未放油箱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2)压敏电阻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是500 N,该油量表(电流表)的量程是多少?(3)若油箱的质量为 6.5 kg,当油量表(电流表)的示数为0.06 A时,则油箱内汽油的重力是多少?(g取10 N/kg)答案解析1.【答案】 A【解析】当串联电路随着用电器的个数增加时,相当于增长了电阻的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所以总阻值也会变大.2.【答案】 C【解析】由于阻值相等的两电阻R串联,则串联时等效电阻为:R串=2R,所以,R=R串=×40 Ω=20 Ω;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则它们并联时的等效电阻:R并=R=×20 Ω=10 Ω.3.【答案】 A【解析】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则圆弧部分的电阻R1=×24 Ω=6 Ω,圆弧部分的电阻R2=×24 Ω=18 Ω;以图中方式接入电路中时,R1与R2并联,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该圆环在电路中的电阻:RAB===4.5 Ω.4.【答案】 C【解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导体两端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C正确;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所加电压无关,故D错误.5.【答案】 A【解析】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6.【答案】 A【解析】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电流由电压决定,不是电流决定电压,故A正确.7.【答案】 D【解析】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电阻的阻值不变,因电阻两端的电压从 2 V增加到 4 V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 A,所以,由I=可得:I2-I1=-=-==0.1 A,解得:R=20 Ω,将该电阻接到10 V电源上时通过它的电流:I===0.5 A.故选 D.8.【答案】 B【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I===0.5 A,由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得:R=R1+R2=4 Ω+6 Ω=10 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U=IR=0.5 A×10 Ω=5 V.9.【答案】 D【解析】已知电阻R1=2 Ω,R2=4 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得:R=R1+R2=2 Ω+4 Ω=6 Ω;故A正确;已知2 Ω电阻两端的电压是10 V,则I1===5 A;因为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 4 Ω电阻中的电流I2=I1=5 A;根据欧姆定律得:R2两端的电压U2=I2R2=5 A×4 Ω=20 V;则选项B、C正确,D错误.10.【答案】 B【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体重测试仪串联在电路中,所以体重显示表是用电流表改装成的,故A 不正确;当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体重显示表的示数越大,故B正确;当自动体重测试仪的上方无物体时,滑片位于绝缘体的位置,电路处于断路,故C不正确;由W=UIt可知,电路消耗电能的多少与工作时间有关,而工作时间不知,消耗电能的多少无法判断,故D不正确.11.【答案】 D【解析】两电阻丝电压U相同,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I=,由于不知道两电阻丝电阻R的关系,无法判断通过它们的电流关系.12.【答案】 A【解析】A项定值电阻R与未知电阻Rx串联,流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单刀双掷开关打到1时,测出R与Rx的串联电压U1,开关打到2时测出电阻Rx的电压Ux,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由欧姆定律求出流过Rx的电流,则该电路能测出电阻Rx的阻值;B项不论怎样闭合、断开各开关,都不能同时测出Rx的电压与电流,不能用该电路测出电阻Rx的阻值;C项闭合开关S2,电压表上端为正接线柱,下端为负接线柱;只闭合开关S3,电压表上端为负接线柱,下端为正接线柱,又不能更改电路,所以其中有一次电压表接线柱一定接反,不能读出电压表示数,不能测出待测电阻阻值;D项无论单刀双掷开关打到何处都不能测出Rx的电压与电流,不能用该电路测出Rx的阻值.13.【答案】 D【解析】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实验中,对同一导体,改变加在两端的电压,发现通过的电流也随之改变,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换其他导体,也能得出同样结论.故选 D.14.【答案】 D【解析】15.【答案】 A【解析】由U-I图象得出:当R1与R2两端电压相同时,I1<I2,电压一定时,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因此R1>R2.故选A.16.【答案】 6 2【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电流表并联在R1两端时,R2、R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R2+R3)=0.3 A×(10 Ω+10 Ω)=6 V;电流表换成了电压表时,三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2 A,由I=可得,电压表的示数:U1=I′R1=0.2 A×10 Ω=2 V.17.【答案】大30【解析】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该电路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两个阻值分别为20 Ω和10 Ω的电阻串联时的总阻值:R=20 Ω+10 Ω=30 Ω.18.【答案】R=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取平均值减小误差【解析】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欧姆定律,即:R=,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滑动变阻器主要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能完成多次实验;测量三组数据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19.【答案】8 1.6【解析】20.【答案】开关导线导体两端的电压(1)(3)(4)(5)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解析】21.【答案】(1)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3)①同一导体,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相同的②不同导体,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不同的,且电阻越大,比值越大【解析】(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电阻一定时,电压变为原来的几倍,电流也随之变为原来的几倍,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5、8或3、6、9的电流与电阻变化的倍数关系,电压一定时,电阻变为原来的几倍,电流随之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3)表一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均为5;表二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均为10;表三中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均为20;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有关数据,可初步得出,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相同的.②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有关数据,可初步得出,不同导体,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不同的,且电阻越大,比值越大.22.【答案】(1)电路图如图:(2)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1.③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④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出Rx的阻值.(3)电阻两端的电压U=I1R0所以Rx==R0【解析】23.【答案】(1)(2)电阻断路.【解析】24.【答案】因为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当三个电阻并联时,并联后的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为=++;化简后可得:R总=.【解析】25.【答案】解:(1)当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的电阻:R1===6 Ω;(2)当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当S闭合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R2的电流I2=I-I1=1.5 A-1 A=0.5 A,R2的电阻:R2===12 Ω.答:(1)电阻R1为6 Ω;(2)电阻R2为12 Ω.【解析】(1)当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2)当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不变,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2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2的阻值.26.【答案】解:(1)由串联电路特点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U-U2=6 V-4 V=2 V;由欧姆定律得,电流表的示数I===0.5 A;(2)由欧姆定律得,电阻R2阻值R2===8 Ω;答:(1)电流表的示数是0.5A.(2)电阻R2的阻值是8 Ω.【解析】(1)由电路图知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电阻两端R1的电压,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电流;(2)已知电阻R2两端的电压、流过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电阻R2的阻值.27.【答案】解:(1)根据图乙可知,未放油箱时电阻R1=400 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1===0.03 A;(2)由图乙可知,当F=500 N时,R2=80 Ω,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2===0.15 A,所以电流表的量程为0.03~0.15 A;(3)由I=可得,压敏电阻的阻值:R3===200 Ω;由图乙可知,当R=200 Ω时,F=180 N,此时汽油和油箱的总重力等于180 N;由G=mg可得,m总===18 kg,汽油的质量:m汽油=18 kg-6.5 kg=11.5 kg,G汽油=m汽油g=11.5 kg×10 N=115 N.答:(1)未放油箱时,电路中的电流是0.03 A;(2)压敏电阻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是500 N,该油量表(电流表)的量程为0.03~0.15 A;(3)若油箱的质量为 6.5 kg,当油量表(电流表)的示数为0.06 A时,则油箱内汽油的重力是115 N.【解析】(1)根据图乙可以看出,未放油箱时电阻R=400 Ω,根据欧姆定律可求电路电流的大小.(2)根据图乙读出压敏电阻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500 N时压敏电阻的阻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从而得出电流表的量程;(3)先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压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然后根据图象读出压敏电阻承受的压力,再根据压力等于重力、G=mg和油箱的质量求出汽油的质量,并进一步求出油箱内汽油的重力.。

欧姆定律测试题(附答案)

欧姆定律测试题(附答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关于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闭合开关S后,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U2,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I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1A.I1=I2B.I1>I2C.U1=U2D.U1>U23.如图所示,电路中R1的阻值为6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 A,的示数为0.3 A,则R2的阻值是( )电流表A2A.18 ΩB.24 ΩC.6 ΩD.3 Ω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像,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B.通过甲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C.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减小D.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大5.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转动式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R和R0是并联的B.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C.油位越高,通过R的电流越大D.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6.通过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如图5所示。

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 V 的电源两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R 甲∶R 乙=2∶1B. U 甲∶U 乙=2∶1C. I 甲∶I 乙=2∶1D. I 乙∶I 甲=2∶17.如图电路中(R 0),不能测出R x 阻值的是( )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 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 1示数变小,电流表A 2示数不变B .电流表A 1示数不变,电流表A 2示数变小C .电流表A 1示数变大,电流表A 2示数变小D .电流表A 1示数变小,电流表A 2示数变大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灯L 不亮,电压表有示数,若电路故障在灯L 或电阻R 上某一处,对于故障的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电阻R 断路B .用导线连接R 两端,根据灯的亮暗可以检测出故障原因C .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流表,根据电流表有无示数可以检测出故障原因D .在L 两端再并联一个电压表,根据电压表有无示数可以检测出故障原因10.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反映温度变化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U =4.5 V 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 V ,R 0是300 Ω的定值电阻,R t 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人教版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检测试题(答案)

人教版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检测试题(答案)

《欧姆定律》检测试题(含多类型)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2Ω,R2=1Ω,电压U维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则I与I′的比值为( C )A.1:2 B.2:1 C.2:3D.3:22.小明同窗为了探讨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将A、B 两点间10Ω的电阻改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 B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3.关于公式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导体两头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B.导体内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小C.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D.R的值不是由U和I决定的4.如图所示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由此可以判断( C )A.R甲=R乙B.R甲<R乙C.R甲>R乙D.无法比较5.如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路,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 )变大 B.变小C.不变 D.无法肯定6.下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够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上移时( A )A.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降低B.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升高C.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降低D.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升高7.电工师傅修理电器时,急需一只阻值为8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阻值为2Ω、5Ω、10Ω和40Ω的电阻各一只,下列做法能帮忙他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D )A.将2Ω的电阻和5Ω的电阻串联B.将2Ω的电阻和10Ω的电阻串联C.将5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D.将10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8.如图所示,电阻R1=40Ω,R2的阻值范围为0~20Ω,电源电压是6V,且维持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则电压表示数的转变范围是( B )A.0~6 V B.4~6 VC.2~4 V D.2~6 V9.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路正常.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互换位置,电路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B )A.电流表、电压表被烧毁B.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C.灯泡正常发光D.电流表有示数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维持不变,R=10Ω,当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V.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0.6AB.电阻R两头的电压是2VC.通过灯泡L的电流是0.2AD.灯泡L两头的电压是2V11.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头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B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B.B导体的电阻为10ΩC.A导体两头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D.B导体两头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A12.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头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U AB>U BC,I AB=I BC B.U AB<U BC,I AB=I BCC.U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I BC13.电阻R已知,按照图中电表的读数来求出Rx的阻值,其中不能实现的图是( C )A.B.C.D.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1分)14.如图所示反映的是电阻串、并联规律的示用意,其中甲(选填“甲”或“乙”)图能够反映电阻并联规律.乙图表示的含义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的电阻之和.15.如图的电路中,R1:R2=3:5,那么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I1:I2= 1:1 ,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 3:8 .16.如图所示,AB两头电压恒为U,三个电阻R一、R二、R3的阻值均为12Ω,某同窗误将一只电流表并联在了电阻R3的两端,结果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据此可以推知AB两端电压U= 12 V.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50Ω,R2=25Ω.若甲、乙都是电压表,则当S一、S2都闭合时U甲:U乙= 3:1 ;若甲、乙都是电流表,则当S1闭合、S2断开时,I甲:I乙= 2:3 .18.电阻为12Ω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8V的电源,要使它正常工作,要给它串联一个 4 Ω的电阻.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1的阻值为8Ω,R2两头的电压为4V,则通过b点的电流为 0.25 A,R2的阻值为 16 Ω.20.如图是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转变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20 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头,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35 A.21.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25 Ω;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 A;电路两头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5 V.22.如图,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均不亮,仔细检查发现灯泡L2的灯丝断了,其它部份均正常.这时若用电压表测a、b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0 V,测b、c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 6 V.23.王明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6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 15 Ω和 6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来取得.24.用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定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当S接b时,调节电阻箱R的旋盘,直到电流表示数又为0.3安为止,的阻值为60 欧.读取电阻箱的电阻值为60欧.由此可知,RX三.作图题(共2小题)25.如图所示,它是“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的电路连接实物图,请画出它的电路图.26.如图所示,一个黑箱内有由几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组成的电路,箱外有四个接线柱.已知一、2间的电阻是一、3和二、4间电阻的2倍,而3、4间没有明显的电阻,请画出盒内最简单的一种电路图.四.实验探讨题(共3小题,7+6+6=19分)27.(7分)在“探讨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30Ω),两个滑动变阻器(规格别离是“5Ω,2A”、“20Ω,1A”),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甲)中将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2)在连接电路时,要求先将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别离处于阻值最大的位置.(3)实验时,先在ab间接接入10Ω电阻,移动滑P,使电压表示数为3V,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l5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c (选填“c”或“d”)端移动,这样移动滑片的目的是:使定值电阻两头电压维持3V不变.(4)本实验需在ab间前后接入上述四个定值电阻,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规格为20Ω,1A 的滑动变阻器.(5)通过实验获救数据,取得如图(乙)所示导体的电流I随电阻R转变的图象,由图象可得出结论:电压一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8.(6分)我区某校九年级物理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B 端(选填“A”或“B”);(3)小组同窗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4)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10 Ω.他们以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后来物理老师告知他们这是不合理的,理由是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5)小组同窗做完该实验后,又思考该电路还能用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写出一条即可)29.(6分)在探讨“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活动中,小明同窗画出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1)请将图2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B 端.(填“A”或“B”)(3)小明接通电路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也没有任何的转变.你以为电路中的故障是电阻R短路.(4)排除故障后,小明首先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那么他应该控制维持不变;随后他又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控制电阻两头的电压为2V进行实验,第一次进行很顺利,第二次换上一个新的电阻后,无论如何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老是大于2V.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1条即可)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小.五.计算题(共3小题,6+6+8=20分)30.(6分)小林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0来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只闭合S的情况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再同时闭合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电源电压不变,求:(1)电源电压;(2)电阻Rx的阻值.31.(6分)如图所示,电源两头电压U维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电阻R2的阻值为18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求:(1)电流表的示数 I;(2)电源两头的电压 U.32.(8分)如图所示,R1=20Ω,R2=40Ω,电源电压维持不变.(1)当开关S一、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A,电源电压是多少?(2)当开关S一、S2都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是0.1A,灯的电阻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3小题)1.C;2.B;3.D;4.C;5.A;6.A;7.D;8.B;9.B;10.D;11.B;12.A;13.C;二.填空题(共11小题)14.甲;乙;15.1:1;3:8;16.12;17.3:1;2:3;18.串;4;19.0.25;16;20.20;0.35;21.25;0.6;15;22.0;6;23.15;60;串;24.60;三.作图题(共2小题)25.;26.;四.实验探讨题(共2小题)27.断开;阻值最大;c;使定值电阻两头的电压维持3V不变;“20Ω,1A”;电压一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8.B;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10;不合理,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或测量电阻的功率);29.断开;B;电阻R断路;电阻;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小;33.并;2;4;0.75;五.计算题(共3小题)30.;31.;3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综合检测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导体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完成探究,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A.眼睛观察电压表,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记录电流表示数B.眼睛观察电压表、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记录电流表示数C.眼睛观察电流表,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记录电压表示数D.眼睛观察电流表,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记录电压表示数2.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B.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U为已知且恒定,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不能测出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的电路是()A.B.C.D.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C.R2两端电压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5.如图所示,这是一种显示汽车油箱油量的装置图,其中滑杆P相当于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电流表读数增大,R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B.若电流表读数增大,表明油量增多C.若电流表读数减小,电阻0R的功率减小D.若电流表读数减小,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减小6.有一种金属导体材料在0~100℃之间时,电阻R与温度t(℃)满足关系:R=100+2t (单位Ω)。

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与电压表等元件连成如图电路。

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量程为0~3V,R0阻值为200Ω。

若把电压表的刻度盘改为指示水温的刻度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温刻度不均匀,环境温度越高,对应电压表读数越大B.该装置的测温范围是0~100℃C.水温刻度盘上的0℃与电压表0V对应D.若将R0换成更大的电阻,则温度计的测温范围会变小7.如图为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监控装置示意图,R1是光敏电阻,当光照射的强度增大时其阻值变小,R2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小张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当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 A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第2题图第3题图3.(2019·宿迁)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2 V。

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D)A.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 B.R1、R2组成并联电路C.若开关断开,电压表示数为0 D.R1、R2电阻之比2∶14.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采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恒为3 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 Ω 1 A”的字样。

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时,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当把20 Ω的电阻接入a、b之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 V,其原因可能是(A)A.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B.电源电压3 V太低C.20 Ω的电阻阻值太小 D.控制的电压1.5 V太高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所示是轿车油量表原理图,金属滑杆与油箱中的浮子通过绝缘细杆相连,滑杆可绕固定轴O转动。

Q是轿车仪表盘上的油量表,可以提醒司机剩余油量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Q实质是一个电流表B.装置K实质是一个滑动变阻器C.油量减少,K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D.油量减少,K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6.某同学想用一只“1.5 V 5 Ω”的小灯泡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采用电压为 6 V 的蓄电池作电源,为了保证小灯泡在使用时不至于因为电压太大而烧毁,该同学又从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捆标有“1 Ω/cm”的电阻线。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欧姆定律是通过推导得出的规律B.欧姆定律反映出了导体电阻跟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C.欧姆定律中的I、U和R反映的是同一段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D.由欧姆定律变形得U=IR,说明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U跟电流成正比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 A1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 A2与 A1的示数之差不变D.电压表V 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变小3.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A两端的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A和B的电阻之比为2︰1C.当导体B两端电压为0V时,导体B的电阻变为0ΩD.当导体A和B并联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6A4.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V不变③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5Ω④将Rx从10Ω换成5Ω后,应将滑片P向右移A.只有②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③④D.只有②④5.小海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跟滑杆的一端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随油面下降,带动滑杆使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从而引起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时,表明油箱中的油量减少B.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阻R0两端电压变大C.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电流表示数变大D.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6.小伟给学校图书馆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湿度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湿度H的变化关系图乙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检测题(含答案)[测试范围:第十七章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关系的图象是()2.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B.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

闭合开关S1,小灯泡发光,再闭合开关S2,则()A.电压表示数不变B.电流表示数变小C.小灯泡变亮D.电路的总电阻变大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自左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5.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中信息可知()A.A导体的电阻为10 ΩB.B导体的电阻为5 ΩC.A、B导体并联在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6 AD.A、B导体串联在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5 A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都突然变大,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A.灯L发生了断路B.灯L发生了短路C.电阻R出现断路D.电阻R出现短路7.如图甲所示为气敏电阻阻值随有害尾气浓度β变化的曲线,某物理小组利用气敏电阻设计了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为气敏电阻,L为指示灯(电阻一定)。

闭合开关,当有害尾气浓度β增大时()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指示灯亮度增大B.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指示灯亮度增大C.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指示灯亮度减小D.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指示灯亮度减小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1、S2,测得U甲∶U乙=4∶3;若只断开开关S2,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则此时I甲∶I乙是()A.1∶1B.4∶3C.3∶4D.16∶9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0 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9-27题每题3分,共27分) 19.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该 A .保持R 2滑片的位置不变 B .保持R 2两端的电压不变C .保持R 1不变,调节R 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D .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20.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先在 A 、B 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R ,移动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为2V ,读出电流表示数.接着取下5Ω的电阻换上10Ω定值电阻,不进行其它操作就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示数及应进行的操作是A .电压表示数大于2V ,应将滑片P 向左滑B .电压表示数大于2V ,应将滑片P 向右滑C .电压表示数小于2V ,应将滑片P 向左滑D .电压表示数小于2V ,应将滑片P 向右滑21.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 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 ;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8V ,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为 A .0.4A ,20Ω B .1A ,20Ω C .0.4A ,10Ω D .1A ,10Ω22.把两条材料相同、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等的电阻丝并联在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粗电阻丝的电流较大B .通过细电阻丝的电流较大C .加在粗电阻丝两端的电压较大D .加在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较大 23.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 0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 x 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ABCD24.如图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电流表电阻可忽略不计,只考虑电压表本身的电阻,那么 A .测量值等于电阻的实际值 B .测量值小于电阻的实际值 C .测量值大于电阻的实际值D .测量值加电压表的内阻值等于电阻的实际值题号192021222324252627答案25.如图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假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随R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 26.黄冈市利用如图所示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身体柔韧性测试。

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

若琦同学设计了四种电路(如图2所示)模拟测试,并要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

其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27.某型号天然气泄漏检测仪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R与天然气浓度β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用此仪器检测天然气是否泄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天然气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小B.天然气浓度减小时,电流表示数变大C.天然气浓度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D.无论天然气浓度怎样变化,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二、填空与作图(28-32题每题3分,33题2分,共17分)28.现要测定标有“3.8V,0.3A”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值.给你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4.5V和12V的电源各一套(电源电压恒定),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标有“50Ω,1A”和“10Ω,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只,量程为0.6A和3A的电流表各一只.量程为3V和15V的电压表各一只.应选用V的电源;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V;滑动变阻器的3 / 8规格应选择 .29.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片P 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6V ,两块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均如图乙所示,则R 1电阻是 Ω;若将滑片P 向右移动,A 1的示数将 ,A 2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0.图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2V ,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0Ω 0.5A ”字样,图乙为R 1的I-U 图象,R1的阻值为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 时,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Ω,为了不损坏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不小于 Ω. 31.电阻触摸屏已普遍用于电脑及手机。

当手指触摸屏时。

会对触摸屏产生一个压力,这种压力信号即转换成电信号,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

如图所示,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时,触摸点P 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R 1.下部分电阻为R 2,电源电压不变。

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R 2两端电压增大,则R 2阻值 ,触摸点P 到屏下边缘的距离 ,此时通过R 2的电流( )R 1的电流。

32.如图是黎明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物电路图,图中有一处接线错误,请在错误的接线上用“×”标出,闭合开关后,这根错误接线对电路产生的后果是 .去掉这根错误的接线后,请在图中再补上一根接线,使实验能够正确测量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33.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的坐标上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实验次数 1 2 3 4 5电压U/N 1.0 1.5 2.0 2.5 3.0电流I/A 0.2 0.3 0.4 0.5 0.6三、实验与探究(34题3分,35、36题各4分,37题5分,共16分)34.图甲圆柱体直径为cm;图乙是游码在天平标尺上的位置,其表示的质量是g;图丙温度计的读数是℃.35.小华和小海同学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路图如图所示),他们用两个导体进行实验,试验中多次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大小,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同一导体,.(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5的数据,他们提出了猜想:在电压相同的情5 / 8况下,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相同.(3)为验证上述猜想,在已有表一、表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小华重新预设了B 导体两端的电压,并测出相应的电流值.小海分析了小华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华的测量数据有问题,他为测量便修改了数据,如表三所示,小海的修改数据的做法不正确,理由是 . (4)如果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不能忽略,而实验操作规范正确,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 (填“大于”、“等于”、“小于”)导体的电流。

36.如图是某同学“测量2. 5V 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 。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她完成实物连接图。

(2)该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则灯泡在2.5V 时的电阻是 。

(4)若想利用该电路继续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措施: 。

37.把铜片和铁片插到菠萝中,就成为一个水果电池(1)铜片和铁片哪个是正极?写出你的判断方法:(2)换用其他的不同金属或水果再做一个水果电池.在做过的水果电池中,用哪两种金属做电极、用什么样水果得到的电压最高?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下面的实验数据:你的实验结论是。

(3)在探究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出猜想水果电池的电压可能与:①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 ②两金属片插入水果中的深度有关 请你设计研究水果电池的电压与两金属片插入水果中的深度是否有关的实验。

电极 水果正极 负极 菠萝 苹果 猕猴桃铜 铝 0.2V 0.1V 0.08V 铜 铁 0.1V 0.05V 0.06V 铝 铁 0.02V 0.01V 0.05V(4)如果设法用自制水果电池为小灯泡供电,为了使小灯泡的亮度明显一些,你可以怎样做?(说出一点即可).四、综合应用(38题7分,39题8分,共15分)3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标有“50Ω,2A”字样.(l)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闭合S1,断开S2,求电流表的示数I1。

(2)保持滑片P在最右端,闭合S1、S2,电流表示数I=0.6A,求R2的阻值.(3)将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闭合S1、S2,电流表示数为0.68A,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3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其原理如图甲所示.迎风板与一压敏电阻R x连接,工作时迎风板总是正对风吹来的方向.压敏电阻的阻值随风力的变化而变化.已知电源电压恒为 4.5V,定值电阻R=1.0Ω。

压敏电阻Rx与迎风板承受风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若在电路中接入一电压表,使电压表示数随风力的增大而增大,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电压表.(2)无风时,求电压表的示数和定值电阻中的电流;(3)如果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求该装置所能测量的最大风力.参考答案题号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C B A A C B C C D28、4.5,15,50Ω 1A29、20,变小,不变30、20,40,431、增大,增大,等于32、闭合开关后,电路发生短路;烧坏或损坏电流表、电源(只要求写一点)33、如图所示34、0.90;1.2;9.35、(1)通过导体两端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数据应以实验测量为准,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4)大于36、(1)如图所示;(2)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3)10Ω;(4)将灯泡换成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或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37、(1)可以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接线柱分别接在铁片和铜片,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2)用菠萝作为水果,用铜和铝作为电极的水果电池的电压最高;7 / 8(3)用同一种水果,保持两极的距离不变,改变插入的深度,观察电压与深度的关系;(4)将几个水果电池串联起来对小灯泡供电。

38、(1)0.12A,(2)12.5Ω;(3)30Ω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