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授课讲稿

合集下载

山东大学授课讲稿 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山东大学授课讲稿 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山东大学授课讲稿第三讲第四章立体的三视图立体可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两类。

如果立体表面全部由平面所围成,则称为平面立体。

最基本的平面立体有棱柱和棱锥(图4—1a、b)。

如果立体表面全部由曲面或由曲面与平面所围成,则称为曲面立体,最基本的曲面立体有圆柱、圆锥、圆球、圆环及一般回转体等(图4—1c、d、e、f)。

在工程制图中,通常把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圆环等立体称为基本几何体。

图4-1 立体的分类(a)棱柱(b)棱锥(c)圆柱(d)圆锥(e)圆球(f)圆环第一节平面立体三视图一、棱柱的三视图棱柱是由棱面和上、下底面围成的平面立体,相邻棱面的交线称为棱线。

如图4—2所示为正六棱柱,棱线垂直于H面,顶、底两面平行于H面,前、后两棱面平行于V面。

正六棱柱三视图画图步骤如下(图4-2):(1)用点画线画出作图基准线。

其中主视图与左视图的作图基准线是正六棱柱的轴线,俯视图作图基准线是底面正六边形外接圆的中心线(图4-2a)。

(2)画正六棱柱的俯视图(正六边形各边为棱面的积聚性投影),并按棱柱高度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确定顶、底两个面的投影(图4-2b)。

(3)根据投影关系完成各棱线、棱面的主、左视图(图4-2c)。

(4)按图线要求描深各图线(图4-2d)。

图4-2 正六棱柱三视图的画图步骤二、棱锥的三视图棱锥是由棱面和底面围成,即棱线汇交于一点(锥顶点)。

如图4-3所示四棱锥底面平行于H面,四条汇交的棱线是投影面的倾斜线。

四棱锥三视图画图步骤如下(图4-3):(1)画出作图基准线(图4-3a)。

(2)确定锥顶的V、W面投影,并画出底面(矩形)的H面投影(图4-3b)。

(3)根据投影关系完成各棱线、锥面的主、左视图(图4-3c)。

(4)按图线要求描深各图线(图4-3d)。

图4-3 四棱锥三视图的画图步骤第二节平面立体切割体三视图一、概述平面立体被截平面切割去某些部分后的形体称为平面立体切割体(简称平面切割体)。

山东大学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大学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在小组里谈一谈,你如何评价这位内侍的做法?
2、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位国君,你还有什么办法得到千里马?
3、把你知道的益智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
赵威后问齐使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赵威后问齐使》的原文及译文。
谈谈你取得好成绩时或得到老师的表扬时是怎么做的?遇到困难或失败时呢?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
后羿射日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后羿射日》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
曾子杀猪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曾子杀猪》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活动广角。
1、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吧。
名胜游踪展现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教案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教案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培养学生运用人机交互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人机交互基本概念2.1 定义与分类介绍人机交互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概念。

2.2 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设计讲解用户体验的概念、要素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介绍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交互界面设计3.1 界面设计原则讲解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直观性、易用性、一致性等。

3.2 界面布局与美观性介绍界面布局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界面的美观性。

3.3 交互元素与反馈讲解交互元素的使用及其在界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介绍如何提供有效的反馈,以提升用户体验。

四、交互方式与技术4.1 触摸屏交互技术介绍触摸屏交互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移动设备中的应用。

4.2 语音交互技术讲解语音交互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及其在智能、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

4.3 手势交互技术介绍手势交互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应用。

五、人机交互应用案例分析5.1 移动应用交互设计案例分析一款热门移动应用的交互设计,探讨其成功之处。

5.2 虚拟现实交互设计案例以一款虚拟现实游戏为例,讲解其在交互设计上的创新与应用。

5.3 智能家居交互设计案例分析一款智能家居系统的交互设计,探讨其在人机交互方面的优缺点。

六、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6.1 需求分析讲解如何进行用户需求分析,以确定交互设计的目标和方向。

6.2 概念设计介绍概念设计的方法,如草图、原型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构建交互设计的初步框架。

6.3 详细设计与迭代讲解详细设计的重要性和迭代过程,如何通过不断的测试和反馈来优化交互设计。

七、交互设计工具与技术7.1 设计软件工具介绍常用的交互设计软件工具,如Sketch、Adobe XD、Figma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交互设计。

第八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八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八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山东大学授课教案2005年9月15日课程名称:经济法;本次授课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教学日期:每周七1-----2节;授课教师姓名:徐希亭;职称:讲师;授课对象:本科生;授课时数:3学时;教材名称及版本:经济法原理,2004年版;授课方式:讲课;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消费者的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掌握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的确定。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2――3个学时。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要内容;自学教本???页的内容。

主要外语词汇:――――。

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参考教材(资料),教本,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文件等。

复习思考题: 1.消费者的概念、特征。

2.消费者权利有哪些?3.经营者义务有哪些?2005年2月15日1.本次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学日期:校历第七周。

授课对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授课时数:计划一学时,纳入竞争法讲。

教材选用:高教出版社出版,主编杨紫煊,新版本。

授课方式:讲课。

2.本章主要内容:消费者的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的确定。

3.本章重点、难点: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学生掌握重点。

其他了解。

4.复习思考题:见讲稿最后。

5.参考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文件等。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个新兴的“法种”。

有关消费者、消费者问题、消费者运动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是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阶段的产物。

在商品经济社会,消费者是弱者。

所以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结构、内容及程序等方面,都突出了保护弱者的现代立法趋势,也体现着经济立法的社会化倾向。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仅保护着消费者个体的权益,而且保障着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整体利益。

最新五年级上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9)

最新五年级上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9)

第一单元友善知道经典驿站第一课择善而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和陸,是一种心存善意而外显友好的人格状态。

2、让学生明白友善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和陸,是一种心存善意而外显友好的人格状态。

教学过程:一、教材引入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的改编和实施意义。

2、本单元内容的引入和编排意义。

根据第一单元编排序言去讲和引入。

二、学习新课1、学习理解选文的含义。

(1)、学生自读《论语・颜渊》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①美:好事。

②恶(e):坏事生:君子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学生自读《孟子·滕文公上》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守:看守、瞭望,这里指应对来犯之敌或意外的灾祸。

生:人们平时交往要互相友爱,应对来犯之敌或意外的灾要互相提助,遭遇疾病或困境时要互相照顾,这样百姓之间就亲密和陸了。

(3)、学生自读《墨子・兼爱中》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救贱,诈不欺愚。

-----《墨子・兼爱中》①执:控制。

②动:威逼、胁迫。

③放:通“做”,做视、看不起。

生: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强势的人就不会控制弱小的人,多数人就不会胁迫少数人,富人就不会欺侮穷人,尊贵的人就不会视卑贱的人,狡诈的人就不会欺骗愚笨的人。

2、温馨点击(1)教师总结:师:我们在与他人交住的过程中要择善而行。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力做到成入之美。

在面对弱小的同学时我们要友善相处,不以大取小。

当得到别入的帮助时。

我们要学会感恩。

友善,它体现礼,影显文明,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之中,弥足珍贵。

(2)学生谈感悟和想法。

3、活动广角“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和睦相处,这些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

教学大纲-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教学大纲-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第1章绪论1. 本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为学生打开微生物学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学习微生物学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1. 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与人类的特殊关系(历史、现在与未来)。

2. 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学习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

3. 展望微生物学的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2. 授课主要内容:1.1 微生物一. 微生物与人类二. 微生物及其共性三.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位置1.2 微生物学(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一. 微生物的发现二. 微生物学发生、发展和展望3.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第2章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1. 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向学生介绍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即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使他们了解微生物学在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与动植物学研究的不同,为后面介绍其他微生物学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2. 授课主要内容:2.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一、无菌技术:1. 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 2. 接种操作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稀释倒平板; 2.涂布平板; 3.平板划线; 4.厌氧微生物的分离三、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四、单细胞(孢子)分离五、选择培养分离;1. 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2. 富集培养六、微生物的保藏技术(调整到微生物生长控制讲授之后)七、二元培养物2.2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1. 普通光学显微镜;2. 暗视野显微镜;3. 相差显微镜;4. 荧光显微镜;5. 透射电子显微镜;6. 扫描电子显微镜;7. 扫描隧道显微镜8.原子力显微镜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1. 光镜制样(染色观察;活体观察);2. 电镜样品制备(不讲,学生可自学)。

3.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第3章~第4章微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1. 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三章:微生物的类群及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包括原核和真核微生物生物为了授课的系统性,本部分汇总了课本上不同章节的的内容并按照类群-形态-结构-功能的脉络进行了系统化。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化学(2)》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人:张树永审定人:编制时间:2017年4月审定时间: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不超过200字,须提供中、英文对照描述)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

以数学、物理学和物理化学(1)为基础,为后续化学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未来从事化学研究和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物理化学(2)主要包括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胶体化学、催化化学、光化学、溶液化学等内容。

其蕴含的方法论知识主要包括:变化过程的表示、相关参数的表征、科学研究的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和化学学科思维等。

物理化学(2)具有完善的知识框架和系统的学科思维体系,对学生理解、思考和判断化学现象,提出、分析和解决化学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物理化学(2),学生可以发展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Physical chemist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undation courses for chemistry major. This course sets its base on the advanced mathematics and college physics, provides solid supports for the subsequent courses for chemical major, and strongly backs up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chemistry and other related careers.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covers many chemistry branches such as kinetics, electrochemistry, surface chemistry, colloidal chemistry, catalysis chemistry, photochemistry and solution chemistry etc. Physical chemistry is an accumulation of the important weltanschauung and methodologies of chemistry discipline, including the way to describe change processes, determination of some important physo-chemical parameters, the special method to solve definite problems and the general way of thinking. It has perfect knowledge network and systematic patterns of thinking. I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reflect on and comment on the chemicalphenomena, to find, analyze and solve chemistry and related problems. Physical chemistry (2) pays much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 thinking ability, critical spirit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students.三、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形成系统的化学理论框架,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的能力,养成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发展应用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从化学哲学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化学学科的发展。

《分子生物学》讲稿

《分子生物学》讲稿

《分子生物学》讲稿课程简介课程编号:总学时数:80 周学时:6开课学期:第7学期学分:5本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系统的阐述,注重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以DNA的结构及功能为主线,以基因表达及调控为视点,加大利用科学实验理解分子生物学概念和理论的内容,把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预修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教材: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朱玉贤等(注:为专科学习时采用的教材)Gene VIII (Benjamin Lewin主编)(注:为接本时的补充教材)教学参考书:1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ition by B Alberts)2.Molecular Cell Biology (4th Edition by H Lodish)3.Molecular Biology (2nd Edition by R Weaver)4.分子生物学(Instant Notes in Molecular Biology, 2nd Edition by P Turner)5.Advanced Molecular Biology (by R Twyman)6. 分子细胞生物学(第二版),韩贻仁,山东大学出版社7. Genomes 2, T. A.布朗著,袁建刚等译,科学出版社学时分配表理论课65学时章次内容学时一绪论 3二 DNA是遗传物质 3三 DNA的结构 3四 DNA复制和分子杂交 6五基因突变和修复8六遗传重组 8七基因组及基因作图8八基因转录和RNA加工 9九蛋白质合成 6十基因表达调控 9《分子生物学》理论课程内容课程要求: 按照知识点进行介绍;不拘泥于形式;互相学习,可以随时打断,随时质疑;要求能够在掌握一些知识的情况下熟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能够提出问题和建议;能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1 绪论[基本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应对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对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基因、基因组、染色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授课讲稿第七讲第七章产品的零件图、装配图第一节标准件和常用件在机器或仪器中,有些大量使用的机件,如螺栓、螺母、螺钉、键、销、轴承等,它们的结构和尺寸均已标准化,称为标准件。

还有些机件,如齿轮、弹簧等,它们的部分参数已标准化,称为常用件。

本章将分别介绍这些机件的结构、画法和标注方法。

一、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螺纹是零件上常用的一种结构,如各种螺钉、螺母、丝杠等都具有螺纹结构。

螺纹的主要作用是连接零件或传递动力。

1.螺纹的基本知识(1)螺纹的形成螺纹是根据螺旋线形成的原理而制作出来的。

如图7-1所示,当一动点M沿圆柱面的母线AB作等速直线运动,同时该母线又围绕圆柱轴线作等角速回转运动,则动点M 运动的轨迹即为圆柱螺旋线。

图7-1 圆柱螺旋线的形成在车床上车削螺纹,是常见的形成螺纹的一种加工方法。

如图7-2所示,将工件装夹在与车床主轴相连的卡盘上,使它随主轴作等速旋转,同时使车刀沿主轴轴线方向作等速移动,当车刀切入工件达一定深度时,就在工件表面上车制出螺纹。

在圆柱体外表面上的螺纹叫外螺纹,在圆柱孔内表面上的螺纹叫内螺纹。

图7-2 在车床上加工螺纹a)加工外螺纹 b)加工内螺纹(2)螺纹的基本要素螺纹的基本要素主要是牙型、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向等。

其意义分述如下:1)螺纹牙型螺纹牙型是指螺纹件轴向剖面的轮廓形状。

常用的有三角形、梯形、锯齿形等。

2)直径螺纹的直径有三个:大径(d、D)、小径(d1、D1)和中径(d2、D2)。

螺纹的大径:是指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图7-3),即螺纹的最大直径。

螺纹的大径通常又称为规格尺寸或公称直径(管螺纹除外)图7-3 螺纹各部分的名称螺纹的小径:是指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即螺纹的最小直径。

螺纹的中径:是指螺纹的牙齿厚度与牙槽宽度相等处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它近似或等于螺纹的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值。

3)线数n螺纹有单线和多线之分。

在同一螺纹件上只有一条螺纹的叫单线螺纹(图7-4a),在同一螺纹件上有几条螺纹的叫多线螺纹。

如图7-4b为一段双线螺杆,在它上面做了两条螺纹。

一般连接用的螺钉,车床上的传动丝杠等都是单线螺纹,而摩擦压力机的螺杆是多线螺纹。

图7-4 螺纹的线数4)导程s和螺距p导程:在车制螺纹时,工件旋转一周刀具沿轴线方向移动的距离叫导程,即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轴向距离。

螺距:是螺纹件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轴向距离。

单线螺纹的螺距等于导程(图7-4a);如果是双线螺纹,由图7-4b可知,一个导程包括两个螺距,则螺距=导程/2;若是三线螺纹,螺距=导程/3。

因此,螺距和导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螺距=导程/线数。

5)旋向是指螺纹旋进的方向。

螺纹有右旋与左旋之分(图7-5)。

按顺时针方向旋进的螺纹称为右旋螺纹,按逆时针方向旋进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

在上述五项要素中,改变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得到不同规格的螺纹。

因此,相互旋合的内、外螺纹这五项要素必须相同。

图7-5 螺纹的旋向为了便于设计和制造,国家标准规定了一些标准的牙型、大径和螺距。

凡是这三项都符合国家标准的称为标准螺纹;牙型符合标准而大径或螺距不符合标准的称为特殊螺纹;牙型不符合标准的称为非标准螺纹(如矩形螺纹)。

2.螺纹的规定画法(根据GB/T4459.1-1995)螺纹按其真实投影来画比较麻烦,实际上也没有必要。

因此,制图标准对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画法作了如下规定:(1)外螺纹的规定画法1)外螺纹不论其牙型如何,在平行于螺杆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上,螺纹的牙顶线(表示大径的直线)用粗实线表示,牙底线(表示小径的直线)用细实线表示;螺杆轴端的倒角和倒圆部分也应画出。

图7-6所示。

2)在垂直于螺纹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上,螺纹的牙顶圆(表示大径的圆)用粗实线表示,表示牙底圆(表示小径的圆)的细实线只画约3/4圈(画图时一般可近似地取d1≈0.85d);此时螺杆上的倒角投影省略不画。

如图7-6所示。

图7-6 外螺纹的规定画法a)外形 b)一般画法3) 有效螺纹的终止界线(简称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其画法如图7-6所示。

4)螺纹的收尾部分(称为螺尾)在图上一般不画。

(2)内螺纹的规定画法1)内螺纹不论其牙型如何,在平行于螺孔轴线的投影面的剖视图中,牙顶线(表示小径的直线)用粗实线表示,牙底线(表示大径的直线)用细实线表示;在剖视图或断面图中剖面线都必须画到粗实线;螺孔上的倒角和倒圆部分也应画出。

如图7-7所示。

图7-7 内螺纹的规定画法a)外形 b)剖视图画法2)在垂直于螺纹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上,螺纹的牙顶圆(表示小径的圆)用粗实线表示(画图时可近似地取D1≈0.85D),牙底圆(表示大径的圆)用细实线表示,且只画约3/4圈。

此时螺孔上的倒角投影省略不画,如图7-7所示。

3)螺尾一般省略不画。

4)绘制不穿通的螺纹孔时,一般应将钻孔深度与螺纹部分的深度分别画出,并标上尺寸(图7-8)。

加工不穿通的螺孔时,先按螺纹小径钻孔,后用丝锥攻丝(图7-8b)。

钻头的锥顶角一般做成118°,在孔底部形成118°的锥顶角。

画图时此角按120°画出,但不必标注尺寸。

如图7-8a所示。

图7-8 不穿通螺孔的画法a)钻孔深度 b)攻丝深度5)螺孔不剖开时,不可见螺纹的所有图线均按虚线绘制,如图7-9所示。

图7-9 不剖时内螺纹的画法(3)螺纹联接的画法(图7-10)以剖视图表示内、外螺纹的连接,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的画法绘制,其余部分均按各自的画法绘制,如图7-10所示。

画图时应注意:表示内、外螺纹牙顶的粗实线和牙底的细实线必须对齐;当画螺纹联接部位的断面图时,在断面图上两紧固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如图7-10b中A-A所示。

图7-10 剖视图中螺纹联接的画法a)通孔 b)不通孔如图7-11所示,为不通孔时螺纹联接的画法,注意螺孔底部的绘制。

图7-11 不通孔螺纹联接的画法(4)螺纹牙型的表示方法当需要表示螺纹牙型时,可采用局部剖视图或局部放大图绘制(图7-12)。

图7-12 螺纹牙型表示法a)梯形外螺纹 b)梯形内螺纹 c)矩形螺纹3.螺纹的标注螺纹的种类很多,但规定画法却相同,在图上对标准螺纹只能用螺纹代号或标记来区别它们的不同。

普通螺纹、梯形螺纹及管螺纹的标注方法如下:(1) 普通螺纹的标注普通螺纹的完整标记由螺纹规格代号、螺纹公差代号及螺纹旋合长度代号三部分组成,其格式为:螺纹规格代号—螺纹公差带代号—螺纹旋合长度代号牙型代号公称直径×螺距旋向-中径公差带代号顶径公差带代号-旋合长度代号1)普通螺纹的牙型代号为“M”,公称直径指螺纹大径。

螺纹副(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标记中的内、外螺纹公差带代号用斜线分开,斜线前后分别表示内、外螺纹公差带代号。

例如M20×2-6H/6g。

2)旋合长度是指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的有效长度,普通螺纹的旋合长度分为三组,分别称为短旋合长度、中旋合长度和长旋合长度,相应代号为S、N、L。

相应的长度可根据螺纹公称直径及螺距从标准中查出。

当为中旋合长度时,“N”省略标注。

3)普通螺纹精度等级:根据螺纹的公差带和短、中、长三组旋合长度,螺纹的精度又分为精密级、中等级和粗糙级三种。

在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中等级。

公称直径以毫米为单位的螺纹,其标记应直接注在大径的尺寸线上,或注在其引出线上。

如表7-1中图例所示。

表7-1 普通螺纹的标注(2) 梯形螺纹的标注梯形螺纹的完整标注的内容和格式为:螺纹代号- 中径公差带代号- 旋合长度代号其中螺纹代号内容:Tr 公称直径×导程(螺距)旋向梯形螺纹的标注见表7-2。

表7-2 梯形螺纹的标注4.螺纹紧固件及其比例画法(1) 常用的螺纹紧固件有螺栓、螺柱、螺钉、螺母、垫圈等。

这些零件的尺寸都已标准化,在技术文件上只须注出其标记即可。

(2) 螺纹紧固件的比例画法设计机器时,经常会用到螺栓、螺母、垫圈等螺纹紧固件,它们的各部分尺寸可以从相应的国家标准中查出,由螺栓的螺纹规格尺寸d、螺母的规格尺寸D、垫圈的公称尺寸d,按d或D进行比例折算,得出各部分尺寸后按近似画法绘制。

1)六角头螺栓。

六角头头部系由六棱柱经倒角30°而形成,故每个棱面上均产生双曲线),这些曲线可由圆弧代替(图7-13)。

画法步骤如下:图7-13 六角头部曲线的近似画法①画出六棱柱的投影。

②以R=1.5d为半径画弧与顶面的投影相切,并与右边两棱线交于1、2两点。

③由2点做水平线,与相邻的棱线交于3点,平分线段2-3得点4。

④以点4为圆心,4点至1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弧1点至5点,最后过点5作30°的倒角线。

左边一段曲线画法与此相同。

六角头螺栓的各部分尺寸与螺纹大径d的比例关系如图7-14a所示。

(2)六角头螺母。

六角头螺母各部分尺寸与螺纹大径D的比例关系如图7-14b所示。

表面交线的画法与六角头螺栓头部的画法相同。

(3)垫圈。

垫圈各部分尺寸按与它相配的螺纹紧固件的大径d的比例关系画出(图7-14c)。

(4)双头螺柱。

双头螺柱的外形可按图7-14d的简化画法给制。

各部分尺寸与大径d 的比例关系如图中所示。

图7-14 单个螺纹紧固件的比例画法a)螺栓 b)螺母 c)垫圈 d)螺柱5.螺纹紧固件联接的画法(1) 螺栓联接螺栓联接是将螺栓杆身穿过两个零件的通孔,再用螺母旋紧而将两个零件固定在一起的一种连接方式(图7-15)。

图7-15 螺栓联接1)螺栓、螺母、垫圈按大径d的比例关系绘制,其余部分的比例关系如图中所示。

2)螺栓的有效长度l应先按下式求出:l=δ1+δ2+h+m+a然后再从附表2-4中选出相近的标准长度l。

3)在画螺栓联接的装配图时,应遵循下列基本规定:①当剖切平面通过螺栓、螺柱、螺钉、螺母、垫圈等标准件的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未剖切绘制。

②在剖视图中,两相邻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但同一个零件在各个剖视图中,其剖面线的方向和间距应相同。

③两零件的接触面应画成一条线,不得画成两条线或加粗。

(2)螺柱连接用螺柱连接零件时,先将螺柱的旋入端旋入一个零件的螺孔中,再将另一个带孔的零件套入螺柱,然后放入垫圈、用螺母旋紧(图7-16)。

图7-16 螺柱联接1)各部分画图尺寸的比例关系与螺栓连接相同。

若采用弹簧垫圈,其尺寸可按d2=1.6d、s=0.25d绘制。

2)双头螺柱的有效长度l可先按下式算出:l=δ+h+m+a选取相近的标准长度。

3)双头螺柱旋入端长度b m的值与带螺孔的被连接件的材料有关。

材料为钢或青铜时取b m=d,材料为铸铁时,取b m=1.25~1.5d,材料为铝时,取b m=2d。

4)机件上螺孔的螺纹深度应大于旋入端螺纹长度b m,画图时,螺孔的螺纹深度可按b m+0.5d画出,钻孔深度可按b m+d画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