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授课教案-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如果黏性流体沿着粗细均匀的管道作稳定流动
p1 gh1 p2 gh2 w
或
( p1 p2 ) g(h1 h2 ) w
可见,由于黏性力的存在, 要流体在管道中作稳 定流动,管道两端要有压强差或者高度差 (h1h2) 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医学物理学
h1 =h2 ; v1 = v2 P1 —P2 = W 能量损失表现为: 压强降低
第三章、流体的流动
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医学物理学
第一节 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
一、理想流体
实际流体
可压缩 粘滞性
理想流体
不可压缩 无粘滞性
医学物理学
流动性 ★突出流体的流动性 ★忽略次要性质 ★理想模型
二、定常流动
1、稳定流动:流体空间各点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的 流动。V (x, y, z)
●空间各点的速度可以不同,同一点的速度不随时 间变化。
单位:m3.S-1
医学物理学
2.连续性方程 条件:不可压缩的流体作稳定 流入
流动。 导出:质量守恒定律。
v1 S1
流出
v2
S2
物理意义:不可压缩的流体作稳定流动时,同一流 管不同截 面处的流量相等。
医学物理学
应用: 1.流线密处流速大
12
2.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流动速度与动脉比较 S1V1=S2V2
2、非稳定流动:流体空间各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流动。
医学物理学
3、流线: 任一瞬间,可以在流体中划这样一些线,线上各点 的切线方向和流经该点的流体粒子的速度方向相 同,这些线就叫做这一时刻的流线。
特点: ①切线——速度方向; 疏密——流速快慢。 ②流线不能相交; ③稳定流动,流线分布不随时间而改变 ④稳定流动时形状与液粒运动轨迹相同。
山东大学授课讲稿 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山东大学授课讲稿第三讲第四章立体的三视图立体可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两类。
如果立体表面全部由平面所围成,则称为平面立体。
最基本的平面立体有棱柱和棱锥(图4—1a、b)。
如果立体表面全部由曲面或由曲面与平面所围成,则称为曲面立体,最基本的曲面立体有圆柱、圆锥、圆球、圆环及一般回转体等(图4—1c、d、e、f)。
在工程制图中,通常把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圆球、圆环等立体称为基本几何体。
图4-1 立体的分类(a)棱柱(b)棱锥(c)圆柱(d)圆锥(e)圆球(f)圆环第一节平面立体三视图一、棱柱的三视图棱柱是由棱面和上、下底面围成的平面立体,相邻棱面的交线称为棱线。
如图4—2所示为正六棱柱,棱线垂直于H面,顶、底两面平行于H面,前、后两棱面平行于V面。
正六棱柱三视图画图步骤如下(图4-2):(1)用点画线画出作图基准线。
其中主视图与左视图的作图基准线是正六棱柱的轴线,俯视图作图基准线是底面正六边形外接圆的中心线(图4-2a)。
(2)画正六棱柱的俯视图(正六边形各边为棱面的积聚性投影),并按棱柱高度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确定顶、底两个面的投影(图4-2b)。
(3)根据投影关系完成各棱线、棱面的主、左视图(图4-2c)。
(4)按图线要求描深各图线(图4-2d)。
图4-2 正六棱柱三视图的画图步骤二、棱锥的三视图棱锥是由棱面和底面围成,即棱线汇交于一点(锥顶点)。
如图4-3所示四棱锥底面平行于H面,四条汇交的棱线是投影面的倾斜线。
四棱锥三视图画图步骤如下(图4-3):(1)画出作图基准线(图4-3a)。
(2)确定锥顶的V、W面投影,并画出底面(矩形)的H面投影(图4-3b)。
(3)根据投影关系完成各棱线、锥面的主、左视图(图4-3c)。
(4)按图线要求描深各图线(图4-3d)。
图4-3 四棱锥三视图的画图步骤第二节平面立体切割体三视图一、概述平面立体被截平面切割去某些部分后的形体称为平面立体切割体(简称平面切割体)。
山东大学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在小组里谈一谈,你如何评价这位内侍的做法?
2、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位国君,你还有什么办法得到千里马?
3、把你知道的益智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
赵威后问齐使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赵威后问齐使》的原文及译文。
谈谈你取得好成绩时或得到老师的表扬时是怎么做的?遇到困难或失败时呢?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
后羿射日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后羿射日》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
教学后记|:
授课时间:
曾子杀猪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曾子杀猪》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活动广角。
1、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吧。
名胜游踪展现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案主自决 Self-Determination - 山东大学课程中心30

Self-Determination
Social workers respect and promote the right of clients to self-determination and assist clients in their efforts to identify and clarify their goals. Social workers may limit clients’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when, in the social worker’s professional judgment, clients’ actions or potential actions pose a serious, foreseeable, and imminent risk to themselves or others. 社会工作者尊重且促进案主的自决权,并协助案 主尽力确认和澄清他们的目标。在社会工作者的 专业判断下,当案主的行动或潜在行动具有严重 的、可预见的和立即的危险会伤害自己或他人时, 社会工作者可以限制案主的自决权。
• (b) In instances when clients are not literate or have 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the primary language used in the practice setting, social workers should take steps to ensure clients’ comprehension. This may include providing clients with a detailed verbal explanation or arranging for a qualified interpreter or translator whenever possible. • 如果察主不识字或对实务机构内所使用的基本语 言难以理解,社会工作者应采取行动以确保案主 的理解。这可能包括:提供案主详细的口头说 明.或尽可能安排合格的翻译人员。
零点漂移-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基于彩色图像的识别方法
• 步骤4
对模板和可能的匹配区域进行预处理,方法是对各个像素点的R、G、B 分量重新进行线性组合得到一个值,然后再将该值归一化处理:
pi , j 为第i 其中,ri, j gi , j bi , j 分别为第i 行第j 列像素点的R、G、B分量大小; 行第j 列最终获得的值;
基于灰度图像的识别方法
• 标志点识别
步骤2 精细查找 这里采用如下方法查找白色圆环: a.构造任意形状连通域识别算法,搜索出各连通域; b.对各连通域外轮廓作尺寸筛选; c.求连通域内轮廓并对内轮廓尺寸作筛选。 经以上3步即可求出在规定尺寸范围内的环状物。利用背景相消方法,只 要受试者着装没有与标志点尺寸及对比度相仿的环状物,即可实现对标 志点图像的自动识别。
步骤2—模糊增强 通常迭代次数r取2或3,若r=1模糊增强不够充分,主要边缘不清晰;若 ' r≥4则模糊增强过度,细节边缘信息丢失过多。很显然,对矩阵 umn 进 行逆变换即可得到经模糊增强处理后的图像 X’ ,此时像素点灰度点 ' (m,n)的灰度级 lm n为:
基于灰度图像的识别方法
• 标志点图像模糊边缘的锐化
步骤1—模糊矩阵的建立 首先将待处理的每一帧图像作256级灰度处理,并将其映射成一个有L个 灰度级M×N的图像,对应矩阵为 X=lmn ,m=1,2,...,M,n=1,2,...N ,其中 lmn 为 图像像素(m, n)的灰度级,与其对应的灰度矩阵为 X=mn , m 1,2,...M , n 1,2,..., N ,其中 mn为 l mn 相对于特定灰度级的隶属度。设 G= 1 ,取隶属度函数 L 1 为:
基于彩色图像的识别方法
• 步骤1
用24位RGB的图像格式读人静态图像,手动标定各个 标志点,获得各个标志点的初始模板,可以选取比标 志点略大的正方形模板,设边长为M个像素。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教案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技术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培养学生运用人机交互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人机交互基本概念2.1 定义与分类介绍人机交互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概念。
2.2 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设计讲解用户体验的概念、要素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介绍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交互界面设计3.1 界面设计原则讲解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直观性、易用性、一致性等。
3.2 界面布局与美观性介绍界面布局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界面的美观性。
3.3 交互元素与反馈讲解交互元素的使用及其在界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介绍如何提供有效的反馈,以提升用户体验。
四、交互方式与技术4.1 触摸屏交互技术介绍触摸屏交互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移动设备中的应用。
4.2 语音交互技术讲解语音交互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及其在智能、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
4.3 手势交互技术介绍手势交互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应用。
五、人机交互应用案例分析5.1 移动应用交互设计案例分析一款热门移动应用的交互设计,探讨其成功之处。
5.2 虚拟现实交互设计案例以一款虚拟现实游戏为例,讲解其在交互设计上的创新与应用。
5.3 智能家居交互设计案例分析一款智能家居系统的交互设计,探讨其在人机交互方面的优缺点。
六、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6.1 需求分析讲解如何进行用户需求分析,以确定交互设计的目标和方向。
6.2 概念设计介绍概念设计的方法,如草图、原型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构建交互设计的初步框架。
6.3 详细设计与迭代讲解详细设计的重要性和迭代过程,如何通过不断的测试和反馈来优化交互设计。
七、交互设计工具与技术7.1 设计软件工具介绍常用的交互设计软件工具,如Sketch、Adobe XD、Figma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交互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 - 山东大学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092001课程名称:生命周期评价中文:生命周期评价英文:life cycle assessment开课单位: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课学期:四年级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洪静兰教学方式:讲授考试方式:撰写案例研究报告书适合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本科生总学时和学分:32学时,2学分课程作用与任务:教学目的:生命周期环境(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是对从原材料的生产、产品的制作、包装、运输及废弃物的处理等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及经济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工具。
这项工具目前已被国外广泛地应用到清洁生产审核、政府政策、可持续发展教育、工艺改进和生态设计中。
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练习来掌握原料、能源、流程、产品是如何影响环境的。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is a “cradle-to-grave” approach which enables 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burdens associated with a product, process, or activity by identifying, quantifying and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utilized energy, materials and the wastes released to the environment. LCA could identify and evaluate opportunities for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 to guide government policy, strategic planning, marketing, consumer education, process improvement, product design, eco-labeling and consumer education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This course describes how raw material and energy consumption, processes, and products affect environmental impacts. Practical case studies will be taken from straws open burning up to the energy recovery from straws.先修课程要求: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共16次,每次2学时。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blind as a mole”
“giraffe‘s long neck” “birds have no teeth?”
Jean Baptiste Lamarck (1744-1829)
拉马克主义
推翻拉马克主义:
德国的魏斯曼把老鼠尾巴都切断后,再让其互相交配来产生 子代,而生出来的结果也依旧都是有尾巴的。再将这些没有的子 代互相交配产生下一代,而下一代的老鼠也仍然是有尾巴尾巴的。 他一直这样重复进行至第二十一代,其子代仍然是有尾巴的。
根
root
节(内节点)
inner node
字母代 表在不 同物种 里的特 定某一 种核酸 或蛋白 质序列。
根和节都表示理论上曾经存在的祖先,现在都不存在了。系统发生树Fra bibliotek系统发生树
有根树与无根树
archaea
archaea
eukaryote
archaea
eukaryote
eukaryote
通过外类通群过(外out类gro群up) 来确定树来根确定树根
用MEGA5建NJ树
点击C可以看到保守序列,点击V则是可变序列。
点击“选择和编辑数据”图 标,可对所选择的序列进行 编辑,完成后点击close即可。
单击可选择要分析的序列, 双击可以编辑序列名称。
魏天迪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2015.11.06
进化论与智慧设计论
这篇文章是作者专门用于反对造物主理论和智能设计论的。
拉马克主义
用进废退论:
拉马克(1744-1829)认为,生物经常使用的器官会逐渐发达,不使用 的器官会逐渐退化。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 传的,因此生物可把后天锻练的成果遗传给下一代。如长颈鹿的祖先原 本是短颈的,但是为了要吃到高树上的叶子经常伸长脖子和前腿,通过 遗传而演化为现在的长颈鹿。又例如上一代是为举重选手,则子代应遗 传得自父母之强健肌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预防医学本次授课内容流行病学概述教学日期2011.4.26 授课教师姓名王束玫职称教授授课对象07级护理1、2班授课时数 2教材名称及版本《预防医学》第五版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学科特征。
熟悉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应用领域。
了解流行病学发展简史以及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流行病学定义和地位0.5学时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和用途 1 学时流行病学进展0.5学时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重点:流行病学定义难点: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外语词汇epidemiolog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cross-sectional study screening ecological study analytical study 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Theoretical epidemiology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复习思考题1. 试述流行病学学科特点2. 简述流行病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参考教材(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第六版2007王滨有主编:预防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流行病学》2008课程名称预防医学本次授课内容疾病分布教学日期2011.4.26、29授课教师姓名王束玫职称教授授课对象07级护理1、2班授课时数 2教材名称及版本《预防医学》第五版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掌握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主要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及用途;散发、暴发、流行的概念;疾病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的描述。
熟悉率、比、比例的概念和主要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计算;出生队列分析及移民流行病学概念。
自学我国人群主要的健康问题及全球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 1 学时分布形式、流行强度 1 学时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重点: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分布形式、流行强度难点:出生队列分析及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主要外语词汇distribution of disease;incidence rate;morbidity;attack rate;mortality rate;fatality rate;secondary attack rate;infection rate;survival rate;rapid fluctuation;seasonality;periodicity;secular change;endemic disease;sporadic;epidemic;outbreak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复习思考题1、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有何不同?2、出生队列分析技术有何作用?3、简述疾病的分布形式。
参考教材(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第六版2007王滨有主编:预防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流行病学》2008课程名称预防医学本次授课内容描述性研究教学日期2011.4.29授课教师姓名高莉洁职称讲师授课对象07级护理1、2班授课时数 2教材名称及版本《预防医学》第五版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掌握描述性研究、现况研究的概念,掌握现况调查的设计及实施步骤;熟悉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和质量控制方法;熟悉现况研究、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熟悉样本含量的估算方法以及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
了解调查表的编制。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概述0.5学时现况调查 1.5学时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重点:现况调查的种类难点:抽样调查主要外语词汇descriptive epidemiology;census;sampling survey;simple random sampling;systemic sampling;stratified sampling;cluster sampling;multistage sampling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复习思考题现况研究的目的有哪些?简述抽样调查中,各种常见的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缺点。
参考教材(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第六版2007王滨有主编:预防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流行病学》2008课程名称预防医学本次授课内容病例对照研究教学日期2011.5.10授课教师姓名高莉洁职称讲师授课对象07级护理1、2班授课时数 2教材名称及版本《预防医学》第五版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特点;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OR的含义及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的意义;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一般步骤;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了解病例对照研究的几种衍生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概述0.5学时设计与实施、资料整理与分析 1 学时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0.5学时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重点:资料整理与分析难点: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OR的含义及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的意义主要外语词汇case-control study;retrospective study;matching;category matching;individual matching;odds radio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复习思考题1、请设计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饮用咖啡是否引起膀胱癌。
2、为了确定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是否对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影响,在已婚护士中做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将159名心肌梗死住院病例与3180名对照进行比较。
结果是21名病例和273名对照使用过口服避孕药。
请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并作出推断。
参考教材(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第六版2007王滨有主编:预防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流行病学》2008课程名称预防医学本次授课内容队列研究教学日期2011.5.10、5.17授课教师姓名高莉洁职称讲师授课对象07级护理1、2班授课时数 2教材名称及版本《预防医学》第五版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相关的概念,队列研究的设计与资料整理分析,包括累积发病率、发病率密度、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等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熟悉队列研究的特点、选用指征、研究目的与用途、研究类型及其选择、队列研究的偏倚及其防止、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了解队列研究的实施步骤、样本大小的估计、随访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概述0.5学时设计与实施、资料整理与分析 1 学时队列研究的优缺点0.5学时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重点:资料整理与分析难点: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RR、AR、PAR、SMR的含义及在队列研究中的意义。
主要外语词汇cohort study;follow up study;birth cohort;prospective cohort study;historical cohort study;end point;cumulative incidence;incidence density;relative risk attributable risk;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复习思考题1、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2、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及SMR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参考教材(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第六版2007王滨有主编:预防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流行病学》2008课程名称《预防医学》本次授课内容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教学日期2011.5.17 授课教师姓名高莉洁职称讲师授课对象07级护理1、2班授课时数 3 教材名称及版本《预防医学》第五版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1.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概念、原理和类型;2.掌握临床试验的定义、特征和设计基本原则;3.熟悉临床试验设计的组成部分和临床试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4.了解现场试验研究、临床试验的评价标准。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概述0.5课时2.临床试验 1.5课时3.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与观察研究的比较0.5课时4.课题讨论实习十六0.5课时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重点:实验研究与观察研究的区别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盲法的概念、类型和应用难点:临床试验研究的偏倚及控制方法主要外语词汇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RCT;Blindness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复习思考题1.如何进行临床试验研究的随机分组?2.在临床试验中,如何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对照?3.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参考教材(资料)《流行病学》第一版姜庆五主编2003《临床流行病学》郝培良主编2000课程名称《预防医学》本次授课内容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教学日期2011.5.24授课教师姓名高莉洁职称讲师授课对象07级护理1、2班授课时数 3教材名称及版本《预防医学》第五版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掌握诊断、筛检、诊断试验、筛检试验的定义及区别;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熟悉联合应用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概述(定义、目的、分类、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0.5课时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评价 1 课时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筛检中的偏倚0.5课时课题讨论实习十八 1 课时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重点: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评价试验真实性、可靠性、收益的各种指标截断值的确定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难点:评价试验真实性、可靠性、收益的各种指标截断值的确定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联合试验主要外语词汇screening、validity、reliability、sensitivity 、specificity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复习思考题1.如何确立“金标准”?2.如何评价一项筛检试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参考教材(资料)姜庆五主编《流行病学》第一版.2003郝培良主编《临床流行病学》课程名称《预防医学》本次授课内容病因推断教学日期2011.5.31授课教师姓名高莉洁职称讲师授课对象07级护理1、2班授课时数 3教材名称及版本《预防医学》第五版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1.掌握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Mill准则、推断病因的基本步骤、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2.熟悉病因的分类、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3.了解病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