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优秀教案山东大学版
第5课亲师信道(教学设计)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年级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出现的选文的含义,明白亲师信道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在生活中做到尊重老师、尊重知识和道义。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顾,表达想法。
师:你听说过《学记》吗?里面藏着许多尊师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走进《学记》,学习更多尊师的知识吧!
3.温馨点击
大屏幕出示关于《学记》的介绍:
《学记》写成于战国晚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学记》提出尊师的思想,强调老师受到尊崇,知识、道义才会受到尊重,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尊师重道的先河。
师生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4.活动广角
组织开展小组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两句名言的看法。
(1)让我们把第一段选文背诵下来吧!
(2)老师教导我们说……
我的思考
成长
阶梯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你表现得怎么样?如果觉得自己在某项活动中表现很好,就在对应的椭圆内画一个胜利的标志吧!(课本第15页)
板书
设计
亲师信道
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
教学反思:
(1)课件出示: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 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
——《吕氏春秋·尊师》
(2)理解文意
学生自读选文,想一想“论”和“光明”的含义,同桌交流文意。
教师出示注释:①论:说明。②光明:发扬光大。
师生交流,结合注释,说一说选文的文意:
君子学习,谈论问题一定称引老师的教诲来说明道理,对老师的教诲一定尽心竭力使它发扬光大。
二、学习选文、探究新知
1.学习选文一
(1)课件出示: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12-2013(上)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于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特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共有学生44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23人。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初步时期。
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但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很高。
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在古诗的朗诵、欣赏和背诵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册共有26课,包含“经典驿站”、“人物长廊”、“名胜游踪”和“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本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内容具有活动性、趣味性。
本册教材内容如下:1.“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2.“名人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3.“名胜佳境”:展示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年级上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出版社)

第一单元尊师重道经典驿站1尊能者师一、教材引入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的改编和实施意义。
2、本单元内容的引入和编排意义。
根据第一单元编排序言去讲和引入。
二、学习新课1、学习理解《荀子.致士》。
(1)、学生自读《荀子.致士》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里主要讲了什么?生:成为老师的四个条件。
(3)、这四个条件分别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生:尊严威信、阅历信仰、条理清楚、举一反三。
2、学习理解唐韩愈《师说》。
(1)、学生自读唐韩愈《师说》。
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里主要讲了什么?生:如何找到老师?或谁可以成为老师?。
(3)、这四个条件分别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生:地位无高低、年龄无大小、懂道理和有知识。
3、温馨点击。
(1)教师总结:“三人行,必有我师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2)学生谈感悟和想法。
4、活动广角(1)谈一谈“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的意义是什么?(2)我们身边谁可以成为老师,想一想、找一找。
(3)试着背一背第二段选文吧!5、成长阶梯(1)师:通过交流、自我评价对号入座。
(2)学生展示生1:我能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的意义生2:我能背诵第二段选文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尊师之道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二、学习新课1、学习理解《荀子.大略》。
(1)、学生自读《荀子.大略》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里主要讲了什么?生1:国家重视老师有什么好处。
生2:国家轻视老师有什么害处(3)、国家重视老师、轻视老师的好处、害处分别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生1:法律制度得到保持和推行。
生2:法律制度得到破坏、国家趋于衰落。
2、学习理解《吕氏春秋.劝学》。
(1)、学生自读《吕氏春秋.劝学》。
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里主要讲了什么?生:怎样才能成为圣人?圣人的存在对国家什么好处?(3)、怎样才能成为圣人?圣人的存在对国家什么好处?你能分别说一说吗?生:事理通达、富有才学的人物。
四年级上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计划(山大版2019年)

四年级上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计划(山大版2019年)四年级上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计划(山大版2019年)一、计划背景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
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他们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本计划依据山大版2019年四年级上册教材,制定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育目标1.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古代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活动内容1. 课文学习:- 按照教材顺序,讲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成语、历史故事等。
- 分析课文中的传统美德,如孝道、礼仪、诚信等。
2. 专题讲解:- 安排专题讲座,深入讲解传统文化的某个领域,如书法、国画、传统音乐等。
- 邀请专家或老师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泥塑、刺绣等。
- 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如太极拳、蹴鞠等。
4. 文化考察:- 安排文化考察活动,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生实地感受传统文化。
- 组织学生进行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
5. 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就传统文化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步骤1. 宣传发动:- 召开家长会,宣传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 向学生介绍本计划的目的和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组织实施:- 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 注重活动的实效性,确保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益。
3. 总结评价:- 定期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19山大版

四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19山大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1. 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简介1. 课程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中国传统节日、俗、艺术、历史等。
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学1. 课程内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分析、创作等。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艺术1. 课程内容: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
2.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创作、表演等。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历史1. 课程内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影响。
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三、教学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40分钟。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第一单元:2周2. 第二单元:3周3. 第三单元:3周4. 第四单元:2周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质量。
3. 作品展示:学生创作的作品将进行展示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19山大版》。
2. 辅助材料: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和思考的能力。
3. 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创作来体验和理解传统文化。
以上是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我们将尽力为学生提供有趣、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山东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山东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一、任务背景山东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是为了帮助四年级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素养。
通过备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
二、备课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4.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5.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备课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1.1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1.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核心价值观是什么?1.3 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区别和联系。
2.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1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2.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和传统节日;2.3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3.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3.1 尊重和传承的文化传统;3.2 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观念;3.3 人文关怀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4.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1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4.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影响;4.3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的意义。
四、备课方法和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视听教学:播放相关音乐、视频等,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底蕴。
五、备课评估1. 课堂小测验: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评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四年级上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出版社)

生: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谁说一说尊敬老师的具体表现?
生1:对老师恭恭敬敬、和颜悦色、言语谨慎。。
生2:在老面前行走,快而节奏、严肃庄重。
3、温馨点击。
老师结合10页上内容进行总结、引导。
4、活动广角
(1)小组内交流尊师表现在哪些方面?
(2)得到老师的教导和帮助,要说声“谢谢”。
1、学习理解《荀子.大略》。
(1)、学生自读《荀子.大略》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里主要讲了什么?
生1:国家重视老师有什么好处。
生2:国家轻视老师有什么害处
(3)、国家重视老师、轻视老师的好处、害处分别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生1:法律制度得到保持和推行。
生2:法律制度得到破坏、国家趋于衰落。
2、学习理解《吕氏春秋.劝学》。
2尊师之道
师的看法,理解尊师重教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2、让学生懂得人人从就要尊敬老师的道理。
教学重
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理解尊师重教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人人从就要尊敬老师。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生4:博取知识以修养身心为先、修养身心以学习为先。
2、温馨点击。
老师结合13页上内容进行总结、引导。
3、活动广角
(1)我来讲一讲“安车蒲轮”的故事吧!
(2)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拜师的礼仪吧。
4、成长阶梯
(1)师:通过交流、自我评价对号入座。
(2)学生展示
师:能力自评项目:这段吕氏春秋选文,你读的怎样?你对拜师的礼仪了解的怎样?和大家交流敬学尊师的故事,大家给你的评价是什么?。
2019山大版四年级上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2019山大版四年级上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国画、剪纸、京剧等。
3. 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
4.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史记》、《红楼梦》等。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
3. 实践体验:安排学生参观传统建筑、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五、参考资源1.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指导大纲》2.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六、教学辅助工具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2. 课件制作软件:PPT、Keynote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2. 第二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3. 第三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4. 第四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5. 第五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国画。
6. 第六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剪纸。
7. 第七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京剧。
8. 第八周: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宫殿。
9. 第九周: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庙宇。
10. 第十周: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园林。
11. 第十一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
12. 第十二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史记》。
13. 第十三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红楼梦》。
以上为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具体教学细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第一课时1、南园十三首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二课时 2、无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三课时 3、问刘十九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四课时 4、塞上听吹笛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五课时 5、塞上听吹笛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岑参及其《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岑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宋词第六课时 6、生查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欧阳修。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3、找欧阳修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七课时 7、望江南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苏轼及其《望江南》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还知道抒发思乡情怀的古诗词。
3、写一首小诗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八课时 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辛弃疾。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辛弃疾其他的作品。
3、搜集辛弃疾抗金爱国的故事。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九课时 9、诉衷情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陆游及其《诉衷情》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陆游。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搜集其他爱国诗人的作品。
3、搜集和陆游同年代的诗人。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十课时: 10、扬州慢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姜夔及其《扬州慢》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姜夔。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元曲第十一课时: 1、寿阳曲·渔村夕照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马致远及其《寿阳曲·渔村夕照》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马致远。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曲子。
2、欣赏《天净沙·秋思》。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十二课时:2、南仙吕傍妆台·无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开先及其《南仙吕傍妆台·无题》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李开先。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曲子。
2、课外找三首描写边塞的元曲并填好表格。
3、背诵。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第二单元人物长廊第十三课时:4、蔡文姬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蔡文姬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蔡文姬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蔡文姬是怎样写作《悲愤诗》的?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有关蔡文姬的书,领略她的优秀品质吧!3、在班上开个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蔡文姬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后记:第十四课时:5、陶渊明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陶渊明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陶渊明是怎样辞官归隐的的?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领略他的优秀品质吧!3、了解陶渊明作品的成就。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第十五课时:6、李白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李白诗《上李邕》《春夜宴桃花园序》,体会李白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白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白是怎样上当的?2、有感情的朗读《上李邕》《春夜宴桃花园序》!3、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第十六课时:7、杜甫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杜甫诗《客至》,体会杜甫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杜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杜甫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2、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第三单元名胜游踪8、三孔1、孔府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府。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孔庆镕诗《五柏抱槐》、李隆基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府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李东阳撰写、的对联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2、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2、孔林授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林。
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张说诗《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林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思堂上诗句表达了什么意思?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孔林的典故。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3、孔庙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庙。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乾隆皇帝及郭沫若诗句。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庙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金声玉振坊图和文的关系?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9长江1 长江之歌教学目标: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印象。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杨基诗《长江万里图》、李之仪词《卜算子》。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李之仪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李之仪的《卜算子》?2、学唱《长江之歌》。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2 巴山蜀水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了解长江上游是巴蜀之地。
欣赏赞美三峡的诗《渡荆门望楚》(唐陈子昂)、《上三峡》(唐李白)。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
欣赏陈毅诗句。
三、活动广角。
1、对照地图查找三峡景区。
2、了解流来观的图片及对联。
3、整理描写三峡的古诗文。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3 古楚风光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中游的名胜。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两首诗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崔颢诗《黄鹤楼》?2、写下《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朗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4 吴越音韵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下游。
教学过程:一、阅读诗画揽胜。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赵维烈《南乡子登燕子矶》、杨慎《临江仙》。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万里长江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诗配画。
2、搜集三首与南京、扬州、镇江这三处地方有关的古诗词并朗诵给同学和老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