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中国

合集下载

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一审判决出炉

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一审判决出炉

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一审判决出炉近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昆明中院)作出一纸判决,令一场持续近三年的环境公益诉讼有了结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提出诉讼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胜诉。

为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栖息地免遭正在建设的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的破坏,2017年7月12日,自然之友向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全国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后经指定管辖,案件由昆明中院负责审理。

今年3月16日,昆明中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立即停建,自然之友获得胜诉。

判决书指出,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的后续处理,要由生态环境部依照环评法的相关规定作出决定。

目前,自然之友等4家环保组织已向生态环境部提出申请,请求生态环境部依法撤销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相关环评批复。

这几家环保组织认为,只有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永久停建,绿孔雀的栖息地才能免遭破坏。

环保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2017年3月21日,环保组织“野性中国”在云南省恐龙河保护区附近的野外调查中,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物种绿孔雀的栖息地恰好位于正在红河(元江)干流建设的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的淹没区。

“如果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持续建设,绿孔雀这片最完整的栖息地势必遭到破坏。

”这一问题,也引起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以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关注。

自2009年起,绿孔雀(Pavo muticus)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评为濒危(EN)物种。

进入21世纪,绿孔雀在全球数量下降超过50%,并已经在其大部分历史分布区灭绝。

在我国,绿孔雀仅分布于云南省,且数量持续下降,现存数量远远小于大熊猫。

“正在建设中的戛洒江一级电站坝址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境内,大坝设计蓄水水位为675米,而大坝上游河谷海拔为640米。

戛洒江一级电站大坝建成蓄水后,将在上游形成大片淹没区。

”环保组织调查发现,戛洒江一级电站的建设将使得中国尚存的面积最大的绿孔雀栖息地遭到全面破坏,绿孔雀或在短期内面临区域性灭绝威胁。

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

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

P137.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 2009年02月26日23:59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训练营营员毕业合影奚志农在实习中为营员讲解DV的使用项目名称: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申请主体:野性中国工作室项目概述:1)项目内容简述:(200-300字)“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是野性中国工作室的一个长期项目,通过为自然保护区为主的自然保育工者提供自然摄影的理念和技能的培训以及设备的支持,从而促进中国濒危物种抢救性拍摄的工作;用真实的中国自然影像,唤醒公众对自然保护的意识。

用影像保护自然。

中国的从2004年12月首届训练营至今,野性中国工作室与佳能(中国)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共同举办3届全国性训练营和3届地方性训练营,共培训营员300余人。

2)项目地点:6次训练营的培训地点分别为:北京市、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四川雅安市、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广西崇左生态公园3)项目执行周期: 2004年10月至今4)项目合作方及角色:主办/承办单位:野性中国工作室合作资助单位:国家濒管办、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雅安市政府、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全国40个自然保护区及各类媒体5)项目资金总额:180万资金来源:企业、基金会和个人捐助项目综述:1)项目背景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全球热点地区,但中国的野生动物摄影事业却刚刚起步,许多中国特有的、濒危的物种甚至都从来没有影像记录。

当国外的自然影像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中国几乎还没有职业的野生动物摄影师。

而在自然保护工作中,野生动物的影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可以让公众、决策者、研究和保护者直观地了解到野生动物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所面临的危机,广泛地吸引和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关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事业中。

影像记录这种方式正在成为自然保护和野外研究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

野性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野性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野性中国纪录片观后感《野性中国》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纪录片,它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深入的拍摄和细致的叙事,观众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这部纪录片由中国著名导演自然系列纪录片王者爱德华·杨执导,他带领团队在各个角落记录了中国国土上的奇妙动植物。

影片以“拍摄中国最美的地方”为目标,展示了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物种。

影片的第一部分沉浸在四川的高原之中,山脉起伏、湖泊汇聚,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之一。

我们看到了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大熊猫到金丝猴,它们适应着高海拔、低氧气的环境。

它们的生存和繁衍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转到云贵高原,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岩层之一。

影片展现了这里独特的湖泊和溪流,以及栖息在其中的各种鸟类和水生生物。

观众们可以看到黑颈鹤在湖中优雅地舞动、大鲵从湖水中冒出来、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舞等。

这些画面让人忍不住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下来,纪录片带领观众进入神秘的喜马拉雅山脉,这座世界最高山脉被誉为“天国之境”。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世界第三高峰卓奥友峰的壮丽景色,以及迁徙到此地的雄鹿和雪豹等奇特动物。

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而这些珍贵的资源同样需要我们去保护。

影片的最后一部分展示了中国的东北地区,这里被称为“北国精灵”。

雪域森林、湿地和草原上居住着北方虎、马鹿、鹤等许多宝贵的动植物。

他们相互依存,构成了这片土地上独特而和谐的生态系统。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中国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的重要性。

中国地域广阔,拥有多种气候和地理环境,这为众多生物种类的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的推进,许多珍稀物种正面临着威胁。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以及这个美丽的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同时,纪录片还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古老的生态智慧。

很多动植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和传统中。

《野性中国》观后感(共5则)[修改版]

《野性中国》观后感(共5则)[修改版]

第一篇:《野性中国》观后感《野性中国1》观后感Wild China,中文名:《美丽中国》,它是一部拍摄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系列的最佳记录片。

这部纪录片分为六个部分:“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就是从中国的民族、农业、村落、旅游、植物、动物等方面记录中国,展现中国的另一面,从而记录中国的濒危物种和自然环境的变迁,提高公众和政府的自然保护意识,推动中国自然历史题材影像的发展。

它的口号是用影像保护自然。

俗话说:一方山水一方人。

一方山水孕育了一方的人,在那山水间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点点滴滴都表达了一方人的一方情。

《美丽中国》采用最现代的形式记录中国最原始的面貌,表达中国人最原始的感情,它的每一集纪录片都力图展现中国不同区域独特的人文特色和生态景观,让人们特别是中国人了解中国的现状,进而教育大家要保护自然,保护人类的家园,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Wild China第一集——《龙之心》,在这一集当中拍摄者拍摄的是中国南方。

在中国,江南素有“鱼米之乡”美称,从气候来看,中国南方属于湿润的亚热带气候,适合稻谷的种植,从而孕育了南方的稻米文化。

中国南方地形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同时由于湿热的气候及其它各方面的原因,中国西南形成了独特喀卡斯特地貌。

水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稻米也是南方人的主要食物。

由于南方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在中国南方的云南省、贵州省等地的稻田一般都是环山而行,这就是著名的梯田。

其中纪录片中的元阳县红河谷河谷的水稻梯田是中国最为古老的人工地形。

元阳县丘陵都很陡,骤降海拔2000米,至下面的红河谷底,每个山坡上都有上千个梯田,是人们以简陋的工具用手开拓出来的。

梯田环山而行,面积不大,不适宜机械化生产,因此保留着最为传统的牛耕方式,其中云南稻米梯田是中国最古老的人类遗址之一。

整片的丘陵梯田广布,浩瀚而伟大的工程,从上往下看整个山谷是多么的壮阔,那层层的梯田犹如攀登的阶梯,通向光明的山顶。

关于动物团结的纪录片

关于动物团结的纪录片

关于动物团结的纪录片
有很多关于动物团结的纪录片,以下是其中一些示例,仅供参考:
1. 《我们的星球》:这部纪录片由《地球脉动》团队打造,探索了自然世界的独特又宝贵的奇迹,并采用了令人惊艳的摄影和技术,并以前所未有的拍摄方式探寻了了一些我们从未看过的动物行为。

2. 《野性中国》:这是一部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北京电视台联合摄制的4集系列电视纪录片,讲述中国的故事,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中国自然和生态的历史变迁。

3. 《荒野间谍》:这部BBC纪录片共6集,耗时3年完成。

为了真实纪录人类和动物“密谋”的各种场面,BBC派出500多人的摄制组,在非洲塞内加尔沼泽地、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南美洲亚马逊雨林等6大自然秘境,选取30多处动物栖息地,进行了长达500多天的潜伏拍摄。

BBC纪录片自然篇之野性系列

BBC纪录片自然篇之野性系列

BBC纪录片自然篇之野性系列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

BBC出品的纪录片题材广泛、制作精良,既可以追溯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欣赏从宇宙到地心深处的奇妙境界。

而且整体节奏相对较慢,主持人往往是某一领域的先驱或者专家,配乐也非常都好听。

偶尔看一部这样的纪录片,足不出户也能畅游世界。

“野性(wild)”系列是自然片中很早推出也较为有名的一个系列。

全面深入的介绍了几大洲的自然地理。

1野性中国(美丽中国)查看详情这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

看完真的好想去旅行。

共计六集:《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和《喧闹海岸》。

2野性非洲查看详情一连六集的Wild Africa探索非洲大陆的自然史,以及形成六大环境的物理力量。

拍摄超过两年,足迹遍布二十多个国家。

非洲形形式的野生生态尽在这系列之中,以新颖手法尽显非洲新姿。

3野性南美洲查看详情本片共六集,探索南美大陆上繁杂独特、惊险刺激的野生生态。

从赤道几乎伸展至南极,广大的南美大陆地貌悬殊,既有热带海洋,也有冰冠雪山。

4野性澳洲查看详情带你全面领略澳洲的自然奇观:有热带森林,也有珊瑚礁;有灼热的沙漠,也有白色的雪山;表现了澳洲由一片茂盛的绿色植物的土地发展为今天这个先进的国家,另一方面却保存着它中心那广阔的沙漠。

5野性印尼查看详情共三集,讲述了世界上最为神奇的地域以及其魔力无穷的野生动物生活,印度尼西亚的一万七千个岛屿构成了地球上最大,最为复杂的群岛。

从寒冷的冰川到珊瑚礁,从猩猩到科莫多龙挑战人类想象的极限。

6野性欧洲查看详情共四集,穿越热带沼泽、冰河期和失传已久的古文明,节目将进行一趟不可思议的旅程,体验丰富多彩、高潮迭起的欧洲大陆传说。

7野性加勒比查看详情共四集,本片带领我们从西印度群岛,到古巴、波多黎各以及中美洲海岸,探索这个区域的沸腾湖泊、浓密丛林、萧萧沙漠、石灰岩洞、绝美的珊瑚礁,以及大批出人意料的野生动物。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创始者方震东——为濒危植物建“方舟”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创始者方震东——为濒危植物建“方舟”

. 50 .环境与生活2021.09.12总第163期绿色人物Green character苍山自然中心是由民间环保组织“野性中国”于2016年创建。

自然中心的林间小屋,就像一座小小的博物馆,陈列着关于苍山生态图文资料,还有野猪和啄木鸟的头骨,白腹锦鸡的皮毛,甚至小熊猫、豹猫的粪便等实物。

每当有游客前来,雷哥和志愿者就会用孩子都听得懂的生动语言,结合展品为他们讲解这里的多元生态。

苍山自然中心不仅架起了一座连接公众与生物多样性知识的科普桥梁,它还是游人的“庇护所”——苍山天气多变,风雨无定,一座温暖的小木屋,一杯热腾腾的手冲咖啡,足以驱散高海拔的寒意。

除去11月至次年3月的风季,自然中心每年运营的7个月中,通常由雷哥与江苏女孩王亚灵两名常驻人员带着5名短期志愿者开展工作。

志愿者负责游客的沿途指引,以及热饮和纪念品的售卖——这是中心日常运营经费的来源。

王亚灵的主要工作是志愿者招募沟通和后勤保障。

而作为“管家”,雷哥需要操心中心正常运转的各类琐事——钢结构生锈了得自己刷漆,桌椅坏了也尽量自己动手修葺,如果从山下请工人上来,成本会非常昂贵。

“但最费神的是在培训志愿者的过程中,怎样向他们传递该有的工作态度。

”汪仲雷直言,“有些志愿者是抱着旅游散心的目的而来,与游客缺乏沟通。

在苍山连呆七天的经历非常难得,志愿者们能看到很多普通游客看不到的野生动物,认识原先不认识的高山植物,我希望他们可以把这种观察自然的美好体验,积极地分享给更多人。

”“但大多数志愿者给我的还是感动,甚至可以说,他们带给我的力量,是我坚持在自然中心工作的驱动力。

”汪仲雷转而说道。

他和妻子在古城拥有一家经营多年的客栈,成熟的管理团队让他不用事事亲力亲为,于是闲不住的雷哥总是忍不住往山上跑,苍山自然中心的一切,都时时牵动他的心绪,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更是让他放不下的理由。

从居委会退休的白族阿姨、曾经历越战的老兵、对植物怀有极高热情的大学生、都市的普通白领……他们因对苍山的爱而来,与雷哥有了短暂的交集,收获了与自然共处的宝贵经历。

120个世界顶级摄影及相关网站

120个世界顶级摄影及相关网站

PART1.自然摄影十大经典风光,动植物摄影网站。

1. 美国国家地理:/世界上最大的人文地理杂志,其网站展示有大量精美图片和资讯。

2. 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官方网站,主要介绍国内外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

3. 纪实影像:/美国加州的一家自然摄影网站,内含大量的动物植物摄影图片。

4. 中国风光摄影网:/中国人自己的风光摄影组织,包含器材知识,图片展示,摄影交流等版块。

5. 山脉图像:/英国一家专门拍摄山脉的摄影网站,并且包含大量全景图片。

6. 中国野生动物摄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摄影频道,旨在保护濒危珍惜野生动物。

7. Yann Arthus-Bertrand:/法国一家主要展示航空摄影图片的网站,网站内很多照片是世界著名的经典佳作。

8. 野性中国:/由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史立红夫妇创建,希望通过精彩照片激起大家的环保热情。

9. TB网:/一家冒险性的网站,内部包含大量优秀的动植物摄影图片,以及人与自然的图片。

10.Bob Hudak:/美国一家黑白风光摄影网,其黑白照片主要采用银胶、氯化银、铂盐等工艺放大。

PART2.人物肖像人物肖像,艺术人体等相关摄影网站。

1.Elephoto :/上海一家时尚摄影网,主要从事时尚人物摄影,其作品新潮前卫。

2.图像概念:/一家专门拍摄情侣和家庭的网站,照片温馨而惬意,仿佛是生活的重现。

3.George Hurrell:/好莱坞著名人像摄影师George Hurrell的个人网站,照片大多是三四十年代的黑白人像。

4.中国婚纱摄影网/中国最大的婚纱人像网络交流平台,网站内容丰富。

5.艺术人体:/一家艺术人体摄影网站,其大量黑白人体摄影作品相当震撼。

6.清风恋影:/北京一家婚纱摄影工作室,尤其擅长外景婚纱拍摄。

7.深绿中国著名人像摄影师窦劲松的摄影主页,其作品时而恬静优美时而野性火辣。

8. Jeanloup Sieff /人像摄影师Jeanloup Sieff的摄影空间,网站设计独特,黑白人像作品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初次看到纪录片《野性中国》是在选修课上,后来知道名字是英国广播公司为
这部纪录片提的,或许BBC是因为纪录片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缘故,当然纪录片《野性中国》在国内也有另一个翻译《美丽中国》,这是纪录片中
的原话,纪录片展现了形形色色的野生的或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美丽中国》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典范。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初次看到纪录片《野性中国》是在选修课上,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只看了其中的两集,分别是《彩云之南》和《长城以外》。

这部记录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
第一次联合拍摄的。

后来知道名字是英国广播公司为这部纪录片提的,或许BBC是因为纪录片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缘故。

不过我很在意“野性”这个词,因为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野蛮的”或“未开化的”,总之是些很原始的东西。

当然纪录片《野性中国》在国内也有另一个翻译《美丽中国》,每集的名字也不同。

如上文的两集分
别叫《云翔天边》和《风雪塞外》。

这些不同不能不让人联想,这是一种区别,是认识上
的差异。

《云翔天边》介绍的是祖国的西南,包括云南省和贵州省。

云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到3%,但是它占有全国总数近四分之一的植物、动物物种在这里都随处可见。

西双版纳
的亚洲野象,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高黎贡山的红腹角雉,无量山的黑冠长臂猿,思茅的
大绯胸鹦鹉……还有憨态可掬的小熊猫,长相奇特的熊狸,啃食竹根的竹鼠和寄宿于竹筒
中的小型蝙蝠——扁颅蝠。

云南仿佛包罗世间所有的万花筒,雪山竹海,密林深潭,承载
着各种奇花异卉,使行走其间的动物也像这片土地那样披满了缤纷颜色。

《风雪塞外》介绍的是祖国的北部。

包括内蒙草原、甘肃戈壁、东北密林、西部边陲。

有以“魔鬼城”闻名的敦煌雅丹,也有凡间仙境长白山天池,有硕果累累的吐鲁番,也有荒
芜人迹的大沙漠。

这里生活着野马、野猪、鹅喉羚、沙鼠、大天鹅、蓑羽鹤、沙狐和东北虎。

另外该集有很大一部分表现了动物与少数民族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这种关系由来已久,甚至敦煌壁画里也有关于驼队的生动描绘。

二、野性和美丽
(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野性中国》的讲述者是站在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所以有些话说得很特别。

这些特
别的东西很容易让人感觉出来,因为它会让你皱眉,但又不得不深思。

在《云翔天边》一集中说到白马雪山的滇金丝猴时,讲述者以一种娓娓道来,潜移默
化并带有自然关怀的语调,传达了他们的生存状况。

它们终年生活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地域,不管是大雪封山或是酷暑难耐。

但唯一令人遗憾的是——它们濒临灭绝。

不用猜测,这显
然是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已经深深影响到了它们的活动。

无独有偶,同样在《风雪塞外》一集中,讲述了威风凛凛的东北虎。

正当我们为它们
的雄壮而感慨时。

讲述者淡淡切换了一个角度,说道,如今的东北虎只零零星星的生活在
人工自然保护区,在野外已没有一只东北虎。

这是暗示人们的破坏吗?显然,我认为是的。

在讲到自然人文景观时,影片讲到了豢养驯鹿作为交通工具的鄂温克族和用传统方法
破冰捕鱼的赫哲族,当然更少不了生活在马背上的蒙古族。

在展现这些少数民族和动物的
关系时,我们不但只欣赏到了优美的风土人情,同样也感受到一些令人悲哀的东西。

鄂温克族豢养驯鹿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很大的依赖和信任,小驯鹿
甚至是被鄂温克族亲手接生出来的。

它们被自由放养在山林达半年之久时,鄂温克族人会
以吹口哨的形式,传达出督促它们下山的信息。

可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豢养驯鹿了,因
为大部分鄂温克族都移居到城市生活了。

看到赫哲族在展现冰上车技时,相信每个人到会感慨一番。

当他们熟练的破冰设网后,就可以在家中坐享其成了,真是令人羡慕。

大自然对于人们馈赠实在是丰厚。

可是在几天后,他们来查收验网时,捕到的只是零星的几条小鱼。

这是过度捕捞的原因吗?
蒙古人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我们看到它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学习马术,并举行比赛。

这也解释了曾经缔造蒙古帝国的蒙古骑兵。

当然由此便引出了旷古绝今的万里长城。

我不知道外国人对万里长城的态度是怎样的,但影片的讲述语调好像并不欣赏。

“很难想象,修建如此雄伟的防御工事就是为了防御这些淳朴的人”,这是纪录片中的原话。

[三、野性和美丽的统一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野性和美丽并不矛盾,或许他们有着相同的暗示。

纪录片展现了形形色色的野生的或
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它是一种野性的,纯自然的美。

而它们现在的处境也从侧面反应了人
类在现代物质文明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漠不关心,野蛮。

只是野性中国这个名字在这个意义
上说的更直接。

如果我们继续毫无节制,文明的人类岂不是成了实实在在的野性之人。


美丽中国则是从正面表达了我们看到的和所希望看到的。

而没把问题表现的那么尖锐,但
在保护自然的希冀上,愿望是相同的。

《美丽中国》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典范,它生动、深刻地展示了
自然类纪录片应该如何从纪实的品格上升到思维的品格,引发人们对人与大自然的重视审
视与深刻反思。

同时,作为普通观众,人们在欣赏自然类纪录片时,不能简单停留在一种
表象的震撼上,应当怀有一种思维品格,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来欣赏和思考自然类纪录
片所展现的美丽的、震撼的视觉语言。

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

也许是社会生活太
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
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生灵。

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
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

如果每一个观
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那么这就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

理解爱护珍稀动物,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
怀精神。

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
隔阂和异化,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感觉越来越迟钝,心肠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
识淡薄,悲悯情怀丧失,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己的冷漠动物。

《美丽中国》以自然为对象,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物。

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
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
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
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际上它
是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

或者说,它不是
从人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自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用
暗示和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

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
境本来是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
坏殆尽,多种物种濒临灭绝,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

当我
们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才能发现这个世
界的自身结构和内在关联,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

野性和美丽是统一的。

野性展现自然之美,让我们饮水思源。

美丽表达心灵寄所,让
我们兼爱非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