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常见不良现象原理解析整理

合集下载

LCD原理及常见不良分析

LCD原理及常见不良分析

俗稱 ﹕ 小螞蟻
氣泡
高倍顯微鏡下的情況
許多許多小氣泡
圖一
圖二
.環境照度: 400~600 Lux .判定pattern: 50 % gray (灰 度) .判定方法: >Limit Sample 判定NG; <=Limit Sample 判定OK. 圖三
加嚴的檢驗標准
• 大幅度的搖晃panel,幅度腳90至 130度的后,頻率約10次/S.直立,小幅 度(5度)的搖晃panel,頻率為10次 /S,不可出現水紋波.
檢驗標准:使用30X放大鏡﹐在全黑和灰色背景下。
亮暗點(圖示)
畫面抖動﹐條狀顯示異常﹐字體 顏色異常
• Driver IC 工作不正常或ESD
偏光導刮傷﹐connector 變形﹐開裂﹐螺 孔無螺紋或偏位﹐玻璃破損液晶外泄。
Back lamp connector 受傷變形
Panel 刮傷
刮傷偏光層
LCD 原理及常見不良及判定
prepare by SQA
LCD 與CRT 顯示器的原理。
• 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显像原理,是
将液晶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靠两个电极间电场的 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电场效应,以控制光 源透射或遮蔽功能,在电源关开之间产生明暗而将影 像显示出来,若加上彩霞色滤光片,则可显示彩色影 像。
• CRT的成象原理是依靠电子束高速撞击屏幕上的荧光 粉形成亮点,并由偏转线圈产生磁场控制电子束在屏 幕上逐个把像素击亮,并以很快的速度逐行扫描,利 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重现图像。
簡述LCD 較CRT的優缺點
• LCD的优点: 1、LCD相对CRT显示器来说是一种节能型产品,一般15英寸 LCD的最大功耗都在30W以下,而目前的17英寸CRT显示器的功 耗则在100W以上。 2、LCD的平板式结构决定了它的身材非常的苗条,重量也很轻。 在显示器向大屏幕方向发展的时候,LCD的这种超轻超薄的特点 显得优势格外明显。 3、LCD与CRT显示器不同,它无闪烁、无辐射,能够有效的保 护用户的视力健康。 4、LCD不存在线性和非线性失真现象。 • LCD的缺点: 1、LCD的响应时间比较长,因此在动态图像方面的表现不理想。 2、LCD的可视角度相对CRT显示器来说是比较小的。 3、LCD显示屏比较脆弱,容易受到损伤。 4、目前的制造工艺决定了LCD存在点缺陷问题,其制造的良品 率相对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LCD的制造成本。

液晶面板其他故障现象

液晶面板其他故障现象

液晶面板其他故障现象(1)白屏或黑屏液晶显示器在背光灯正常点亮的情况下只显示为白屏(常亮)或黑屏(常暗)大多是由于液晶面板失去供电电压而引起的。

当液晶面板失去供电电压时,对于常亮(NW)型液晶面板,其故障表现为白屏;而对于常黑(NB)型液晶面板,其故障现象表现为黑屏。

因此,不管遇到黑屏或白屏故障都要∷首先检查液晶屏的供电,以及供电电路中的保险电阻(熔丝)。

(2)光栅明、暗交替显示光栅明、暗交替显示一股是由于液晶面板内部电路虚焊或接触不良引起。

(3)花屏花屏基本是由于电路故障产生的。

首先应该排除屏线的断裂,然后看液晶面板供电电压是否已经加到面板上,再依次检查后级是否有高压及负压输出等。

有相当一部分花屏是由于行驱动IC 工作不正常引起的。

(4)偏光镜不良引起的故障现象由于液晶面板偏光镜不良引起的故障现象如图1 所示,这种故障在一般条件下较难处理。

图1 液晶面板偏光镜不良引起的故障现象(5)背光单元引起的故障现象由于背光单元引起的故障除了背光灯不良、背光灯亮度降低等现象外,还有图2 所示的背光不均匀、漏光,以及背光灯处有异物从而在屏幕上产生黑色或白色的圆形、线状图案等现象。

图2 背光单元不良引起的故障现象(6)摩尔纹摩尔纹是一种因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刻痕方向不能匹配所造成的光干涉现象,如图3 所示(示意图,实际使用时没有这么严重)。

这是一种因液晶面板结构引起的现象,往往不算作故障。

图3 摩尔纹(7)Mura 纹Mura 纹是指显示器亮度不均匀而在屏幕上产生的各种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是液晶屏生产工艺中某些环节造成的,也可能是液晶屏与液晶面板组件中的机械部件(如液晶屏的边框、背光单元甚至接插件等)所产生的干涉而引起。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将显示器切换到黑色画面以及其他低灰阶画面,然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

由于液晶屏不同程度的缺陷,屏幕上就有可能有各式各样的Mura 纹,可能是横向条纹或45&deg;条纹,可能是切得很直的方块,也可能是某个屏幕某个部位出现一块没有规则的痕迹。

液晶显示器液晶面板的故障分析与维修

液晶显示器液晶面板的故障分析与维修
介绍彩色滤光片损坏的可能性,以及液 晶显示屏幕组件配对的必要性。
5. 显示屏里面出现黑色硬块
讲解了LCD显示器的黑暗问题的根本原因 以及解决方案。
维修与保养技巧
1. 拆卸LCD液晶屏
液晶面板处理前需要先将液晶 涂料及支撑构架拆下,便于后 续维修。
2. 更换损坏部件
详细讲解了计算机LCD显示器常 见故障的定位方法和部件更换 步骤。
1 3. 《电子知识》杂志
涵盖广泛的电子设备行业的专业期刊,包括 液晶显示器的维修和保养。
2 4. 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
探讨机电一体化和LCD显示器维修的基本概念 和技术,若干典型维修实例。
液晶显示器未来发展趋势
1. 3D技术
LCD显示技术的未来之路不仅需要提高分辨率,还需要实现突破,比如3D技术、颜色显示技 术的进一步提升。
维修实例与案例分析
Lenovo LCD显示器维修案例分析
琐碎的丝印线破损问题看似不大,但对整个维修过 程和效果影响很大。
手持焊接工具在液晶维修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手持焊接工具的种类和操作技巧,并提 供了一些使用技巧。
使用AR技术辅助维修
介绍了使用AR技术修复正确问题的过程和技能。
维修流程及步骤
1
1. 故障分析
根据客户反馈确定故障,并对设备进行
2. 损坏部件更换
2
详细的外观检修及内部检测。
更换LCD凸参灯丝、光驱等等故障部件,
并进行液晶面板反应检查。
3
3. 清洁设备
清洁设备,清理掉沉积物并保持设备的
4. 检验和测试
4
干燥。
重点检验已更换部件和 LCD 液晶面板是 否正常工作,如有必要做防腐涂层处理。
维修工具和设备

LCD液晶显示屏不良现象的原因分析

LCD液晶显示屏不良现象的原因分析

LCD液晶显示屏不良现象的原因分析1. 短路:客户称为开机长鸣、鸣叫、交短、漏光。

它是因为LCD 中不该连在一起的拉线却连在一起,伴随大电流无穷大(电测扫描会叫),在模组中显示字节某些比较淡或缺划。

2. 大电流:在模组上的表现为显示淡,模糊或电池损耗快,如果电源供电则可视为正常,电测时电流较大。

3. 断路:客户称这之为少划、缺划、断字,实际上是ITO 被刮伤断开,模组上看到的也是缺划。

4. 蚀刻不足:客户称之为黑点、多点,模组或电测机上表现为多了一块图案。

5. 蚀刻过渡:客户称之为字细、字变形,模组或电测机上显示的为某个字节的一部分缺掉。

6. 字淡:指Voff 电压较高.客户一般叫字淡、色淡;分为两种( 1@局部字淡:由大电流引起的;2@整体字淡:与液晶配比或制程条件有关。

)判定方法:厂内为电测时在同样频率下,同样的视向与样品对比样品字体黑度,在黑度同时,电压差异大於一定范围时,厂内判NG。

模组上则是显示模糊才能说字淡。

7. 鬼影:即字深在同样的电压下,同样的视向与样品比对字估较样品深一些,在模组上显示就是不该出现的字节在不点亮时也隐隐约约看见,影响了对比度。

8. 漏光:显示字节有的较其它字节要淡。

不显示的字节鬼影程度不一致,也就是字节不均。

9. 导电不良:客户称之为闪烁、字节闪烁、字节模糊不清、接触不良、晃动、显示不全、半显、缺划……原因是导电性不好,电测时正常电压下显示为苛个字节或某一部份字节显示不稳定,在点模糊或不显示。

但将电测机测试,电压调高时,又可以正常显示,这是与“断路"的区别。

10. 表面不均:客户一般称灰度不均、显示不均、字节不均、白点、黑点、污点……电测时显示显示某个字了节上会有白色或黑色的小点点,而且这些小点点一般会随着电测机频率的高低和电压的大小而缩小或扩大,模组显示亦是如此,故判断表面不均是模组的频率输出电压对工厂来说很重要。

11. 图白:客户称之为字缺、字节缺少一部分。

LCD液晶显示屏不良现象的原因分析

LCD液晶显示屏不良现象的原因分析

LCD液晶显示屏不良现象的原因分析1. 短路:客户称为开机长鸣、鸣叫、交短、漏光。

它是因为LCD 中不该连在一起的拉线却连在一起,伴随大电流无穷大(电测扫描会叫),在模组中显示字节某些比较淡或缺划。

2. 大电流:在模组上的表现为显示淡,模糊或电池损耗快,如果电源供电则可视为正常,电测时电流较大。

3. 断路:客户称这之为少划、缺划、断字,实际上是ITO 被刮伤断开,模组上看到的也是缺划。

4. 蚀刻不足:客户称之为黑点、多点,模组或电测机上表现为多了一块图案。

5. 蚀刻过渡:客户称之为字细、字变形,模组或电测机上显示的为某个字节的一部分缺掉。

6. 字淡:指Voff 电压较高.客户一般叫字淡、色淡;分为两种( 1@局部字淡:由大电流引起的; 2@整体字淡:与液晶配比或制程条件有关。

)判定方法:厂内为电测时在同样频率下,同样的视向与样品对比样品字体黑度,在黑度同时,电压差异大於一定范围时,厂内判NG。

模组上则是显示模糊才能说字淡。

7. 鬼影:即字深在同样的电压下,同样的视向与样品比对字估较样品深一些,在模组上显示就是不该出现的字节在不点亮时也隐隐约约看见,影响了对比度。

8. 漏光:显示字节有的较其它字节要淡。

不显示的字节鬼影程度不一致,也就是字节不均。

9. 导电不良:客户称之为闪烁、字节闪烁、字节模糊不清、接触不良、晃动、显示不全、半显、缺划……原因是导电性不好,电测时正常电压下显示为苛个字节或某一部份字节显示不稳定,在点模糊或不显示。

但将电测机测试,电压调高时,又可以正常显示,这是与“断路"的区别。

10. 表面不均:客户一般称灰度不均、显示不均、字节不均、白点、黑点、污点……电测时显示显示某个字了节上会有白色或黑色的小点点,而且这些小点点一般会随着电测机频率的高低和电压的大小而缩小或扩大,模组显示亦是如此,故判断表面不均是模组的频率输出电压对工厂来说很重要。

11. 图白:客户称之为字缺、字节缺少一部分。

液晶面板不良现象Defec Code的命名及现象简介课件

液晶面板不良现象Defec Code的命名及现象简介课件
檢測畫面︰L255 畫面 。 現象敘述︰ 40度側視明顯可見波浪狀痕跡。
液晶面板不良现象Defec Code的命名及现象简介
DB34 角Mura(Horn Mura)
成因:1背光板膜片設計不良 2.背光板內的膜片在燈管兩側週邊補償印刷太過
檢測畫面︰L0 畫面 。 現象敘述︰畫面四角出現偏亮白色的色塊但輪廓不明顯,
四.组装类------------------------------------------DM
五.POL类------------------------------------------DP 六.Function类-----------------------------------TM&FS
2.其閃爍的速度不定有的快有的慢。 3.通常為完整一顆的Sub pixel。
液晶面板不良现象Defec Code的命名及现象简介
DA112 压力点 (Press Point)
成因:1. Array金屬殘留 2.Cell段導電性突起物 3.Cell段導電性突起物Repair Fail
檢測畫面︰1. L0階 2. L116階 3. RGB 4. 1/5gomi 現象敘述︰1.因為觸碰產品表面而出現的50公分可見的紅色、綠
2. 任何三顆相鄰亮點者皆稱之。
液晶面板不良现象Defec Code的命名及现象简介
DA114 微亮点 (small bright dot)
成因: 1.Array元件特性不良; 2.Cell段導電性Particle造成電荷的Leakage
檢測畫面︰ L0階(黑畫面)。 現象敘述︰裸视可见, 50公分正视不可见,放大镜看占满整个subpixel
液晶面板不良现象Defec Code的命名及现象简介

LCD液晶屏不良现象分析【图文】

LCD液晶屏不良现象分析【图文】

Drive ic 在LCD 显示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驱动TFT 从而合使这进行光电控制,以实现Panel 的显示.Drive IC 为PCB 与Cell 的电路中间坏节.PCB 将信号进行处理送至Dirve IC 由它驱动TFT,TFT 与液晶进行光电控制.使数据转化为信号,再由信号转化为图像的整个过程得以实现.Drive IC 与TFT 虽然体积小,在PANEL 上的电路中只占小部分.但实际上却是LCD 整体电路中的重要一部分,他们的特点为:Drive IC 集成化高 TFT 数量规模化,体积微观化,TFT 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来观察,所以Drive IC,TFT 虽然不在电路板中比较显著的位置.但却是电路的核心部分.在此我们将对因Driev IC 不良引起LCD 异常的多种不良现象进行分析. 通常提起IC,人们想到的就是集成芯片,在LCD 电路的IC 教多,又因为自身体积小采用IC 多是集成度高的芯片.信号处理回路中的IC 我们称作T-CON.驱动回路中的IC 称作Drive IC ,Drive IC 有 SMT COB TAB COG CIG COF 制程 我们通常用的Drive IC 只有TAB 和COG .LCD液晶屏不良现象分析正面反面通过上面的图片.我们的TAB COG有深入的了解.下面说一下它们的不良现像TAB亮线:亮线是最常见的问题,通是TAB软排线断裂造成,其实ACF胶的失效和Suroce线的顶端断都会造成亮线.除Suroce线顶断以外,其余两种都可以换TAB维修.Suroce线顶端断造成的亮线我们称为:同位置亮线.多条亮线.两种原因A, ITO断所致.B,TAB软排断所致.通常都是更换ITO.也就是软排与玻璃接合处.如导电引线坏,理论上是可以更换CellL,但Cell成本占据LCD主体.加上修复制程的损耗更换Cell毫无意义.大多都报费.灰阶亮线.在灰阶画面出现断线或整条亮线,此状况是同Drive IC软排,导电能力退化造成.更换TAB即可.区块不良:整块Drive IC抗判范围异常,TAB核心IC电性能损坏.更换TAB反白:反的状况一般都是X1-TAB或Y1-TAB烧坏引起.但部分LCD Y1 Y2 Y3不良将会引起反白.此这是因为其驱动电路的片场特殊而引起,更换前可剥用提温法或测量电压.电流以确定,然后在换区块Mura:因TAB与PCB端连接软排,接触不良造成面部电阻值增大.分压了Drive 的驱动电压,造成TAB控制区块亮度低于其它部全,形成Mura, 如果PCB铜铂损坏则无法维修.COG亮线:亮线通常COG IC的输出端与Cell输入端的对应接点烧死,通常更换IC宽带线:COG IC部分电路坏死无法驱动TFT更换IC区块不良:COG IC坏死无法驱动TFT.更换IC灰阶亮线:COG IC控制线功能损伤,更换IC反白:X1坏死或Y1坏死会造成此现象.但少数规格LCD,Y侧其它COG.IC坏死也会造成的反白,因为IC的连接方法不同及IC坏死的部分不同造成的现象不同.区块Mura:因IC受损造成,自身老化及EDS也会造成此不良现象.更换IC.。

致命的物理损伤!液晶面板坏点全解密

致命的物理损伤!液晶面板坏点全解密

致命的物理损伤!液晶面板坏点全解密万维家电网【原创】作者:万维家电网李乐编辑:李乐08年05月16日随着平板电视市场的日益升温以及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液晶电视进入到了家庭之中。

然而很多用户在事后都反应在屏幕上有一些抹之不去的小点,虽说对总体画面没有影响,但始终对这种瑕疵感到不爽。

那么这些小点到底是什么呢?它到底可不可以被消除掉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原理:坏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首先,许多用户看到的液晶屏幕上抹之不去的小点,我们有个专业的名称叫做“坏点”,也称呼为“点缺陷”或“坏斑”,是液晶屏的一种物理损伤,并且不可修复,主要是由于亮斑部位的屏幕内部反射板受到外力压迫或者受热产生轻微变形所致。

那么坏点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在了解坏点之前,我们现在简单了解一下它的整体——“液晶屏”,液晶屏看上去只有一张屏板,其实,它主要是由四大块(滤光片、偏光板、玻璃、冷阴极荧光灯)组合而成,其最小显示单位是像素点,而每个像素都有红、绿、蓝三种原色,它们共同组合使得像素产生出各种颜色。

LCD原理图液晶像素简单的理解就是把液晶倒入固定的模具下形成的“液晶盒”,以物理分辨率为1366×768的液晶面板为例,这样的“液晶盒”在1366×768的液晶面板的数量为1366×768×3=314.7万个,要看一个32或者37英寸大小的面积下密密麻麻的排列着314.7万个“液晶盒”,而且在液晶盒背后还集成一个单独驱动该液晶盒的驱动管。

显然,这种生产工艺对生产线要求是非常高的,以目前的技术和工艺,还不能保证每批生产出来的液晶屏没有亮/坏点,生产厂商一般避开亮/坏点来分割液晶板,把没有亮/坏点或者极少亮/坏点的液晶屏高价供给有实力的生产厂商,而那些亮/坏点比较多的液晶屏则一般低价供给小厂商生产廉价的液晶显示器。

液晶面板是由许多个像素点组成的从技术上讲,坏点是液晶面板上不可修复的像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te-line Source-line 十字线理论依据:Clc的两端是分别接到显示电极与Common,显示电极与TFT是在同一片玻璃上,那Common就在另一片玻璃上。

每一个TFT与Clc跟Cs所并连的电容代表一个显示的点。

如上图示,Gate输出的波形,依序将每一行的TFT打开,好让整排的Source driver同时将一整行的显示点充电到各自所需的电压,以显示不同的灰阶。

这一行充好电时, gate driver便将电压关闭, 然后下一行的gate driver便将电压打开, 再由相同的一排source driver对下一行的显示点进行充放电. 如此依序下去, 当充好了最后一行的显示点, 便又回过来再对第一行开始充电。

成因原理解析:以上两图为Source Line现象图出现Gate line,是因为某一行的TFT一直打开,或者说此行TFT充电后无法关闭;出现Source line,是因为某一列的TFT一直打开,或者说此列TFT充电后无法关闭;出现十字线,是因为Gate driver某一行的TFT一直打开,Source driver的某一列一直打开,或者说这些行/列的TFT充电后无法关闭.白屏现象解析理论依据一:LC的一种特性,就是不能固定在一个电压不变。

不然时间长了,即使电压被取消掉,LC会因为特性的破坏而无法因电场的变化而转动。

初步判断一:LC分子被破坏。

理论依据二:Source driver的功用是当Gate driver将LC Panel上一行行的TFT打开时,Source driver会将相对应的显示资料转换成电压,把LC Panel上的Clc,Cs充电到欲显示的灰阶电压。

不管是单画素输入或是双画素输入的驱动晶片,都得将多颗晶片串接起来,以便同时将一行的TFT做充放电动作。

而这整个系统需要一个clock来作同步动作,好让LCD control 将欲显示的画面资料,依序送到这一串互相串接的Source driver(如图)。

XGA解析度的Source driver串接工作原理由于这一串的Source driver 是将每1个的输入资料,全部都接在同一个汇流排上。

因此需要1个SPI的起动信号,依序启动每一个Source dirver,来抓取LCD control送到汇流排上的显示资料。

当第1颗的Source driver将欲显示的资料抓满之后,便会由SPO送出信号到下1颗Source driver (上一颗的SPO信号,是接到下一颗的SPI 信号),直到这一串上所有的Source driver都抓取到要显示的画面资料为止。

Source driver的硬体架构所有的Source driver都抓好资料后,等Gate driver把相对应的一行TFT打开,便可以由LS(latch signal)发号施令,要求这一串的Source driver将所输入的显示资料画面资料转换成相对应的灰阶电压,并且大家同时将各自所负责的灰阶电压送出到TFT上。

当Gate driver打开一行的TFT时间内,Source driver除了对TFT充放电外,同时也在LCD control所送出的资料汇流上抓取下一行的画面资料,就这样一行一行接替下去,直到整个面板都充好相对应的灰阶电压为止。

初步判断二:显示资料没有转换成相应的灰阶电压。

理论依据三:Level Shifter---主要功用就是要将3.3V的信号,提升到大约10V的信号(若是广视角面板的驱动晶片,可能要15V),以便次输入的显示资料,转换成类比电路能够处理的信号。

初步判断三:输出电压没有达到10V或15V。

结论:萬用表测量白屏面板的VGL与VGH间发现有(0.60~0.75)*20kΩ不等的阻抗。

正常情况下,VGL约-6V,VGH约15V。

如果VGL与VGH导通,造成VGL电压升高(> -6V),从而无法驱动VGL关闭一行行的TFT。

黑屏现象解析理论依据一:Gate driver功能为依序打开TFT二阶驱动Gate driver输出波形整个系统需要一个Clock作同步的动作,好让Gate driver将同一行的TFT打开,而SPI(Start Pulse Input)则是让Gate driver输出开始动作的同步信号。

当Gate driver一接收到SPI的信号后,便会依序由OUT1.OUT2....OUT199.OUT200送出一个个的脉波,来打开LC panel上一行行的TFT。

在最后一个脉波送出的同时,会同时由SPO送出信号到下一颗Gate driver,好让下一颗Gate driver能接续下去,输出打开TFT的脉波,直到Panel上所有的TFT都打开过并充好电为止。

初步判断一:Gate driver没有接收到SPI (start pulse input)的输出开始动作的同步信号,一行行的TFT 没有打开;理论依据二:Gate driver的硬体架构Level shifter 界面电压是2.3~3.6V之间,输出界面的工作电压是20~30V,所以Bi-directional shift register的输出传送到Output circuit时,就必须用Level shifter作升压动作。

初步判断二:如果输出的电压不够,就无法达到所需的灰阶。

理论依据三:Cs (storage capacitor) 主要是为了让充好电的电压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时之用。

All output on(将所有的Gate driver输出接脚,全部都送出打开TFT所需的高电位电压)画面上所有的Pixel都因为TFT导通,而有相同电压,相同灰阶。

再利用Source driver 输出电压,迅速将LC Panel充放电到全黑的画面。

初步判断三:Cs没有充好电,或者是充好电而没有保持到下一次画面更新。

结论:萬用表测量20PCS面板的VGL与Vcom间发现有(0.53~5.54)*20kΩ不等的阻抗。

正常情况下,VGL约-6V,Vcom约1.98V。

如果VGL与Vcom导通,造成VGL电压> -6V,从而无法驱动VGH打开一行行的TFT。

区块不均解析理论依据:Source Driver的主要功用是当Gate driver把液晶面板上一行行的TFT打开时,将其上的电容充电到欲显示的灰阶电压。

不管是单画素输入或是双画素输入的驱动晶片,都得将多颗晶片串接起来,以便同时将一行的TFT做充放电动作。

而这整个系统需要一个clock 来作同步动作,好让LCD control 将欲显示的画面资料,依序送到这一串互相串接的Source driver(如图)。

XGA解析度的Source driver串接工作原理由于这一串的Source driver 是将每1个的输入资料,全部都接在同一个汇流排上。

因此需要1个SPI的起动信号,依序启动每一个Source dirver,来抓取LCD control送到汇流排上的显示资料。

当第1颗的Source driver将欲显示的资料抓满之后,便会由SPO送出信号到下1颗Source driver (上一颗的SPO信号,是接到下一颗的SPI 信号),直到这一串上所有的Source driver都抓取到要显示的画面资料为止。

所有的Source driver都抓好资料后,等Gate driver把相对应的一行TFT打开,便送入LS(latch signal)信号,要求这一串的Source driver将所输入的显示画面资料转换成相对应的灰阶电压,并且大家同时将各自所负责的灰阶电压送出到TFT上。

当Gate driver打开一行的TFT时间内,Source driver除了对TFT充放电外,同时也在LCD control所送出的资料汇流上抓取下一行的画面资料,就这样一行一行接替下去,直到整个面板都充好相对应的灰阶电压为止。

双画素输入384输出的source driver输入信号波形图要抓满384个输出所需的显示资料,仅需要384/6=64个clock, 当第1个source driver的SPI输出之后,经过64个clock便会输出SPO到下一个source driver 的SPI接脚,这时就轮到第2个source driver来抓取所需要的显示资料,如此依序下去,直到所有串接的驱动晶片都抓到所需要的显示资料为止。

成因原理解析:Source IC的SPI或SPO信号受到影响或者干扰,由第一个图的现象可以知道三第一颗Source IC的FLICKER成因因为液晶有一种特性,就是不能够保持在一个电压不变,不然时间久了即使电压取消掉,液晶分子会因为特性的破坏而无法再因应电场的变化来转动。

所以每一次画面更新,都有正负极性的变化。

亮暗亮frameN frameN+1 frameN+2若第一个画面亮,第二个画面暗持续交替,则人眼会感觉到闪烁。

LCD以电压大小来控制液晶站起角度来控制亮度,如果Vcom没有调节好,则V+≠V-会有亮暗效果产生。

下面介绍3种极性变换方式:1.frame inversion[这种方式是整个画面所有相临的点都是相同的极性。

]极性变化:因为TN型液晶为normally white,所加电压越低,亮度越高假如V+>V-,那么V-就亮些,就会产生flicker.2.ROW inversion[相邻的行拥有相同的极性]这种方式中V+,V-产生均化,可以解决flicker现象,但是却会导致crosstalkCrosstalk指相邻的点之间显示的资料会影响到对方,以至与显示的画面会有不正确的状况。

只要相邻点的极性不一样,可以减低此现象的发生如上所示,Line Inversion則會造成上述Crosstalk現象。

Gate Line Inversion發生在左、右,而Source Line Inversion則發生在上、下。

为解决flicker现象和crosstalk,因此产生了第3种极性变化方式。

3. Dot inversion[每个点与自己相邻的上下左右四个点是不一样的极性]如上所述,Dot Inversion則可解決flicker及crosstalk現象。

(CPT目前採用此方式。

Dot Inversion如何檢查Vcom有無調好?(由於TFT-LCD製程上無法準確做到TFT上相關電容值相同,故在製程中須有一檢查站來檢查Vcom值是否符合規格。

如上所示,圈起來部份為亮部份,未圈部份為暗部份,此畫面為flicker 檢查畫面,由圖中可發現在第一個frame均為V+亮、第二個frame則均為V-亮,故若Vcom值未調好則在此檢查畫面下最容易看出flicker現象(如前frame inversion所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