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动态分析
长武塬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

(. 1 河南 理 工 大学 ,河南 焦 作 440 ; . 国科 学 院水 利部 水 土 保 持研 究 所 , 50 0 2 中 西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 陕 西 杨 凌 720 ; . 1 10 3 长武 县水 利 局 , 西 长 武 730 ) 陕 160
第2 8卷第 3期
2 1 年 5月 00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Ag iu t r lRe e r h i h i Aras rc lu a sa c n t e Ard e
V0 . 8 No. 12 3 Ma 01 y2 0
长 武 塬 区地 下 水 位 动 态 特 征 分 析
面 比较完 整 、 平坦 , 向东 南倾 斜 ; 部塬 面 比较 破 略 南
2 地 下 水动 态 监测 方 法
根据地 形 地 貌 和水 资 源 赋 存及 开发 利 用 条 件 等, 选择 4 有 代 表性 的地 下水 埋 深观 测井 。监 测 个
碎 , 育成 向河谷倾 斜 的梁 状丘 陵 , 中 以巨家 塬面 发 其
关键词 : 下水位; 态特征; 给; 武塬 区 地 动 补 长
中 图 分 类号 : 323 P 3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0-6 12 l)3 o s 5 0070 (ooo - 4 - o o
地 下水是 长武塬 区工 农业 生产与居 民生 活的重 要水 源。随着塬 区人 口的增 加 , 会 经济 的快 速 发 社
土状 亚砂土 、 粘土夹 4 亚 —5层古 土壤 。其结 构较 疏 松 , 粒较粗 , 隙 一裂 隙 比较发 育 , 颗 孔 具有 良好 的储 水空 间 ; 且每层 古土壤 均含有 钙质结 核 , 含水层 底部 钙质结核 胶 结致 密 , 层 状 分 布 , 成 较 好 的 隔 水 呈 形 层 , 成一定储 水条件 , 构 是黄 土塬 区主要 的潜水 含水
如何进行地下水测量和地下水动态监测

如何进行地下水测量和地下水动态监测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地下水的分布和动态变化对于科学、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地下水测量和地下水动态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一、地下水测量方法地下水测量是指确定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地下水流速和地下水流量等参数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地下水测量方法:1. 钻井观测法通过钻井进行地下水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钻井能深入地下,直接观测到地下水位和水质等参数。
同时,还可以通过在井内安装水位计、压力计和流速计等设备,实时监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2. 地下水井监测法地下水井监测是指通过在地下开凿水井,并在井中安装水位计和压力计等设备,监测地下水位和压力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3. 地面水质监测法地面水质监测是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并进行水质分析,以了解地下水化学成分和水质状况。
通过分析地下水样品中的溶解物质、无机盐和有机物等,可以推测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
二、地下水动态监测技术地下水动态监测是指长期监测地下水位、地下水流速和地下水流量等参数,以掌握地下水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地下水动态监测技术:1. 水位计监测技术水位计是一种能够测量地下水位的仪器。
通过在地下水井或井位上安装水位计,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同时,还可以通过将水位计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测。
2. 压力计监测技术压力计能够测量地下水的压力变化。
通过在地下水井或井位上安装压力计,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的压力变化情况。
压力计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电阻率法监测技术电阻率法是一种利用地下电阻率差异来推测地下水分布状况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置电极,并施加电流,然后测量地下的电阻率,可以推测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在大范围地下水动态监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华北平原邯郸地区地下水位动态及成因分析

56.1
冲积湖积平原
65.4
山前平原
39.5
37.9
地势最低点
等,面积约 600 km2,漏斗中心位于永年县豆庄(水位埋深 51.5
m);馆陶县寿山寺乡漏斗区包括馆陶县南部、曲周县东南部、广
平县东北部等,面积约 950 km2,漏斗中心位于馆陶县寿山寺乡
武张屯村(水位埋深 39.1 m)。
地势洼地
52.6
主城区及东部 13 个县,面积约 7 587 km2,属华北断拗带的一部
分,西侧为太行山隆起区,东北侧为地势最低点。区内地层由
老至新依次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主要岩
性为黏土、亚黏土、亚砂土夹砂层、砂砾石层。平原区第四系松
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厚度为 10~560 m,分为 4 层,其中 1、2 层
下水实测水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邯郸市平原区地下水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邯郸市主城区及东部 13 个县的地下
水位在 1985—2010 年明显下降,累计下降了 16.1 m;2010—2016 年地下水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地下水位基本维持稳定。近年来邯郸
市平原区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较小,其中主城区及魏县、广平县、曲周县等区域地下水位有所抬升,原因是陆续实施的生态水
第 41 卷 S2
Vol .41 ,Sup. 2
人 民 黄 河
YELLOW RIVER
2019 年 12 月
Dec. ,2019
【水资源】
华北平原邯郸地区地下水位动态及成因分析
张士杰,黄智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38)
摘
要:华北平原腹地的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类型属于入渗-开采型,采用统计学和 GIS 方法等对其 1980—2016 年浅层地
如何进行精确的地下水位测量和分析

如何进行精确的地下水位测量和分析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不仅被广泛用于供水和灌溉,而且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精确的地下水位测量和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下水位测量方法和分析工具,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地下水位测量是了解地下水动态变化和水文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地下水位测量方法包括井位法、钻孔法和物理测深仪法。
井位法是通过在水井或观测井中安装水位计获取地下水位数据,常用的水位计有浮子式水位计和压阻式水位计。
钻孔法是通过钻取地下观测井,然后在钻孔中安装水位计,最后通过测量水位仪表获取地下水位数据。
物理测深仪法是通过测量绳子的下降距离来间接推算地下水位。
除传统方法外,现代技术也提供了许多创新的地下水位测量工具。
例如,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安装无线传感器节点来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数据收集系统。
这种技术具有灵活性高、实时性强、数据准确性高等优点,适用于大范围的地下水位监测。
此外,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位监测中,通过卫星定位和遥感图像分析来获取准确的地下水位数据。
地下水位测量只是了解地下水状态的第一步,针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同样重要。
地下水位数据的分析需要基于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和水文学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和变异性,比如平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等。
同时,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也可以用于揭示地下水位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
此外,地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地下水位数据的空间分析和插值。
除了测量和分析,地下水位数据的模拟和预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地下水位数据的模拟和预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下水系统的水文过程和动力学行为,从而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策略。
常用的地下水位模拟和预测方法包括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
基于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概述 •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 •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实验与验证 •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案例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在水利、环境、地质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 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学和环境工程学等多学 科理论,为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 论基础。
02 03
开发了高效稳定的监测系统
通过研究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优化了系统设计 和配置,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降低了监测成 本。
实现了实时监测和数据共享
通过将监测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实现了地 下水位的实时监测和空间分布展示,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 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水位、水温、土壤湿度等 参数。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选择若 干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 监测点布设,监测点的布 设应考虑全面覆盖、突出 重点的原则。
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监 测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 心。
为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控提 供科学依据,提前采取应 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01
完善了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的理论基础
要点三
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交 叉研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系统在水利、环境 、地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以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将 相关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地下水位动态 监测中,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和范 围。
浅谈长春市区地下水动态分析

1 概况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
地处松辽平原东侧,地形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相对高差不大.地貌主要是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河谷平原。
较大的水系为伊通河,在市区由南向北纵贯,还有支流新开河。
饮马河有多条支流伸入观测区。
该区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4.8m 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39mm。
此次共布设了46眼动态观测井。
2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2.1松散岩类孔隙水类型(1)河谷冲积砂砾石孔隙水呈带状分布于伊通河、饮马河两岸冲积阶地下部,含水介质主要为冲洪积中粗砂和砂砾石,厚度为2-3m,上覆弱透水的亚粘土,含水介质变化规律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厚度加大颗粒变粗,大部分地区富水性较强,单井涌水量为1000~3000m3/d,(2)台地冰水沉积砂砾石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伊通河以西至肖家堡子之间的黄土台地上,含水介质为粗砂和砂砾石,上覆黄土状亚粘土,单井涌水量一般为200~300m3/d。
(3)台地冲洪积黄土状亚粘土孔隙水广泛分布于全区波状、丘陵状台地上,含水介质为黄土状亚粘土,水量较贫乏,当降深2m时,单井涌水量在10~50m3/d。
2.2基岩类裂隙水类型(1)构造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带和褶皱构造裂隙中,已发现的断裂富水带有,贾家洼子至兴隆沟破碎带和四间房破碎带,富水性一般为500~1000m3/d,水质较好。
(2)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白垩系多层砂岩的裂隙中,与弱透水层互层。
在泉头组三、四段和青山口组地层中,由于粒度较粗,胶结较差,孔隙裂隙发育,富水程度较好;涌水量一般为200~300m3/d(降深20m 时),在泉头组一、二段和嫩江、姚家组地层中,由于岩性变细,裂隙发育较差,富水程度很弱。
(3)网状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东南部侏罗系碎屑岩中,裂隙多为泥质充填,富水性差,但水质较好,对供水有一定的意义。
3 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3.1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动态特征(1)河谷冲积砂砾石孔隙水沿伊通河以南北向为轴向,向东西两侧多呈南北向的条带分布,向两侧逐渐加深。
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及管理建议

18EXPERIENCE 区域治理郑州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及管理建议*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汪月月,盛春美,孙梦雲,魏世辰摘要:水是生命之源,而地下水是水资源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密切关系到人类生活和经济建设。
地下水是郑州市主要的供水来源,文章通过分析郑州市近些年来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等变化情况,对其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和污染问题给出相应的保护建议,以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变化;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TV21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018-0002一、郑州市气候及水资源情况郑州市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全市水面面积约为11.4平方公里。
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以及郑州市生态水系工程的开展,郑州市的水域面积将会不断增加。
郑州境内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黄河流域6条,淮河流域23条。
流经郑州段的黄河长约150.4公里,黄河是郑州市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地。
郑州市属暖温带-北亚热带过渡型大陆型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
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
根据2019年《郑州市水资源公报》,郑州市地下水资源量为5.2876亿m³,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3.6427亿m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2.0988亿m³,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0.4539亿m³。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1.1605亿m³,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0.8073亿m³,山前侧渗量0.1310亿m³,井灌回归量0.1163亿m³,总补给量为2.2151亿m³;扣除井灌回归量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0988亿m³。
[1]二、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从近十几年的地下水实测资料分析看,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与开采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开采量少,地下水位埋深下降、开采量增加,则地下水位埋深上升、水位下降。
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地下水位分析

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地下水位分析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资源,对于地质勘察工作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地质勘察报告中,地下水位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通过对地下水位的分析,可以对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动态变化以及与地下岩石层的关系进行研究。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报告中地下水位分析的方法和意义。
一、地下水位的测量方法地下水位的测量通常采用地下水位观测井、水井、全水位数据监测仪等进行测量。
在地质勘察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对于准确获取地下水位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地下水位测量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位的变化范围以及实际项目需求等。
二、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分析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是通过对地下水位数据的分析得出的。
在地质勘察报告中,可以采用等高线图、剖面图等图表形式来展示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地下水位分布的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水位的高低差异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为地质勘察工作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分析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是指地下水位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地质勘察报告中,可以通过绘制水位变化曲线、水位流动图等形式来表示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
通过对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周期性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四、地下水位与地下岩石层的关系分析地下水位与地下岩石层的关系是地质勘察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岩石层的渗透性、孔隙度等参数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地下水位对岩石层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岩石层对地下水的储存和传导能力,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意见。
五、地下水位分析的意义地下水位分析在地质勘察工作和水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地下水位的分析可以为地质勘察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地下水的合理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地下水位的分析可以揭示地下水的分布、动态变化以及与地下岩石层的关系,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编制地下水位动态分析报告的通知
各县(市、区)地下水业务单位:
随着水资源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以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下发了《陕西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陕西省重点区域地下水位控制指标考核实施方案》,水质监测工作也全面起动。
在这次水质采样工作中,各县(市、区)都能认真对待,扎实安排,圆满完成水样的现场采集和送样等业务工作,为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水质基础信息。
今年以来,天气持续干旱,为了尽快摸清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情况,为监测工作提供重要的水位基础信息,特安排各县(市、区)对本辖区编制地下水位动态分析报告,望能够以完成水质采样工作的工作作风,克服各种困难,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认真做好本次编制任务。
具体编制安排如下:
一、基本要求
1、上报时间:各县(市、区)须正式行文上报,于9月5日前上报市队,同时发送电子版。
2、资料选用日期:年内地下水位动态分析,选用2014年1到8月份地下水位埋深月平均值,年际地下水位动态分析,选用今年及上年1到8月份地下水位埋深月平均值。
3、文字报告:地下水通报的文字叙述要求简明扼要,并附必要的图、表。
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分析报告的文字编写提纲
1、辖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利用监测井资料,绘制地下水位年内、年际动态过程线及降水量过程线,并描述地下水位随时间及降水量的变化规律。
2、分区情况
根据地形地貌、地下水开发利用特征及重要水源地等情况分区进行分析。
分别绘制年内、年际地下水位动态过程线,描述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自然因素(降水、干旱)、人为活动(灌溉、开采),简要分析地下水位变化的原因。
3、结论及建议
阐述现阶段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分析当前地下水位动态状况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提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4、最新动态
根据各县(市、区)地下水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反映近期地下水管理方面的重要水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