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包装评价和确认
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灭菌验证与灭菌包装要求解析与合规方法实施指南

灭菌验证的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验证方案,确保实 验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
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和工艺 参数,确保能够彻底杀灭医疗器械上的微生物; Nhomakorabea01
02
03
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准确评估灭菌效果;
及时发现并解决验证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确保验证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05
定期对灭菌工艺进行再验证 ,确保其持续有效。
03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要求
灭菌包装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
确保医疗器械在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保持无菌状态,防止微生物污染,保 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原则
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技术,确保医疗器械在灭菌处理后的无菌状态得以保持 ;包装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运输、存储等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因 素;包装应易于开启和使用,方便医疗人员操作。
播。
满足法规和行业标准
遵循医疗器械生产、销售 和使用所在国家和地区的 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产 品的合规性和市场准入。
提升医疗器械质量
通过严格的灭菌验证和包 装要求,提高医疗器械的 整体质量,增强其在医疗
领域的信誉和竞争力。
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灭菌验证与灭菌包装的重要性
保护患者安全
有效的灭菌验证和包装能确保医
04
合规方法实施指南
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法规和标准
医疗器械生产相关法规
包括《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对 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 进行规范。
医疗器械生产相关标准
涉及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包装、 运输等方面的标准,如《医疗器械生 物学评价》、《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 菌确认和常规控制》等。
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及考核评分标准

实施(20分)
无菌持物
钳的使用
(4分)
①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旧、潮湿,无菌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2分);②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取出持物钳筒(缺罐)及持物钳置于治疗台面上,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2分);③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碰及容器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2分)
6分
无菌容器
使用法
评估环境
(2分)
评估患者
(6分)
(推断意识、
呼吸、劲动
脉搏动)
①环境安全(1分);②呼
叫患者(0.5分),轻拍其
肩部(0.5分),确认患者
意识丧失(0.5分),立即
呼救,寻求帮助(0.5分);
③推断患者呼吸:看胸廓(0.5分)、听呼吸音(0.5分)、感受有无气体呼出(0.5分),推断时间10秒,如无反应,立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0.5分);④推断患者劲动脉搏动:推断时间10秒,如无反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1分)。
全,摆放合理,用物、一次性用品、药物均在有效期内,质量符合要求,小儿及躁动者要准备夹板与绷带,不能下床的患者要准备便盆(7分)。
10分
实施(20分)
配药
(5分)
①再次核对输液卡检查药物质量、检查配伍禁忌。(1分),②在输液瓶上写上床号、患者姓名、药名(0.5分);③开启并消毒瓶塞、安瓿及砂轮(用75%酒精)(1分);④再次核对输液卡、液体、安瓿锯痕并拭去玻璃碎屑(0.5分)⑤用无菌纱布包好并打开安瓿(1分);⑥取注射器并检查质量(1分);⑦抽吸药物(1分);⑧将药物加入瓶内;(1分);⑨;自已核对签名并请另一名护士核对签名(1分)⑩)检查并打开输液器(1分)将输液器及通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内,固定通气管(1分)输液用物至治疗车,擦手、取口罩。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是为了验证医疗器械包装的无菌性
能和保护性能,确保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和损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1.外观检查:对医疗器械包装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包装完整性、
密封性、标识清晰度等方面的评估。
2.密封性试验:对包装容器的密封性进行测试,常用的方法有气
密性试验和液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可以通过将包装容器或包装系统
充入气体,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或气体泄漏来评估其密封性能。
液密
性试验则是将包装容器或包装系统充入液体,观察是否有液体漏出来
评估其密封性能。
3.气体渗透性试验:使用气体渗透性试验仪,对包装材料的气体
渗透性能进行测试。
常用的气体渗透性试验方法有渗透率法和摩西法。
4.细菌渗透性试验:将已灭活的细菌悬浮液放置在包装系统内,
观察一定时间后是否有细菌渗透,评估包装材料的细菌渗透性能。
5.热处理试验:对包装系统进行热处理,以验证其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无菌性能。
6.滴漏试验:将包装容器放置在倾斜角度,观察是否有液体滴漏出来评估其密封性。
也可以将包装容器用活性染料装满,观察是否有染料漏出来评估其密封性。
7.延伸性试验:对包装材料的延伸性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运输过程中的耐受性和保护性能。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不同的医疗器械包装有不同的试验要求,具体的试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此外,还需注意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ISO 11607-2-2006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2部分 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要求

ISO 11607-2:2006国标标准ISO 11607-2:2006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2部分: 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监督检验中心最终来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2部分: 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要求1 范围ISO 11607的本部分规定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过程的开发与确认要求。
这些过程包括了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成形、密封和装配。
ISO 11607的本部分适用于工业、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包装和灭菌。
ISO 11607的本部分不包括无菌制造医疗器械的包装要求。
对于药物与器械的组合,还可能有其他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ISO 11607-1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失效日期 expiry date表明在此日期前可以使用的日期,至少用年月表示3.2安装鉴定 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 IQ获取设备已按其技术规范提供并安装的证据,并形成文件的过程[ISO/TS 11139:2006]3.3标签 labeling附于一个医疗器械或其他包装系统上的书写、印刷、电子的或图形的文件注:标签是指医疗器械的识别、技术说明和使用,但不包括附文件。
3.4运行鉴定 operational qualification,OQ获取安装后的设备按运行程序使用时其运行是在预期确定的限度内的证据,并形成文件的过程[ISO/TS 11139:2006]3.5包装系统 packaging system无菌屏障系统和保护性包装的组合[ISO/TS 11139:2006]3.6性能鉴定 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PQ获取安装后并按运行程序运行过的设备持续按预先确定的参数运行,从而使生产出符合其技术规范的产品[ISO/TS 11139:2006]3.7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 preformed sterile barrier system部分已经过组装供装入和最终闭合或密封的无菌屏障系统例如: 袋和开放的可重复使用的容器。
医疗器械的灭菌包装

包装材料的选择和评估
◦ 密封强力和爆破强力
密封强度的测量通常是作为无菌包装形成过程的关键衡量 指标
体现形成包装的密封过程具有持续的稳定性,即足够的工 序能力
爆破试验不同于密封强度的试验,它测量的对象是整个密 封包装
爆破试验的结果偏差往往较大,通常被用于过程控制中, 它没有密封强度的测量敏感。
◦ 对器械的保护要求 无菌包装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器械,直到使用为止
对温度的敏感度 对水分的敏感度 对光线的敏感度 对氧的敏感度 对震 储存、分销及摆放的要求
储存:对于存储环境的要求必须被完整地评估
分销:在进行分销过程考虑时,需要判别器械从生产到分销 中心、或是从分销中心到用户是如何传递、运输的
摆放:器械保护的要求通常与器械的摆放要求直接相关
无菌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
◦ 制造要求
应懂得器械的整个制造流程,同时必须熟悉可能包含的成 型、密封以及标识流程。
生产地点 设备 确认 培训
无菌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
◦ 灭菌过程要求
对所选用的灭菌方法的了解,有助于选择何种 类型的无菌屏障材料
材料的选择 气体灭菌剂通常采用多空性灭菌屏障材料 与灭菌过程的相容性,必须有能力经受灭菌过程 包装密度及方向性
无菌包装设计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用户要求URS
技术设计输入 Input
设计过程 Process
设计策划 Planning
设计输出 Output
设计验证 Design Verfication
设计审核 Design Review
设计确认 Design Validation
过程确认 Process Validation
设计和技术转移 Design & Technology Transfer
无菌医疗器械产品单包装验证方案

无菌医疗器械产品单包装验证方案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针、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各产品)等产品的全塑单包装、吸塑单包装、PE/透析纸单包装及带方形透析纸单包装。
二、过程要求(验证项目):1、包装材料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2、包装完好性试验3、微生物屏障(阻菌性试验)4、包装材料灭菌过程的适应性5、包装材料与贮存过程的适应性6、变更时的再确认三、验证方案本包装是用于最终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的包装,在规定的生产、灭菌、运输、贮存过程中,能够保持产品无菌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特性的一次性使用包装材料。
1、验证目的:通过各种试验和过程验证来证明全塑单包装、吸塑单包装、PE/透析纸单包装及带方形透析纸单包装的包装材料能够满足预期用途。
2、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各产品的单包装。
3.试验和验证方法及预计完成时间:1)、包装材料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封口验证) 2013年1月2)、包装完好性试验(渗漏试验) 2013年1月3)、微生物屏障(阻菌性试验) 2013年1月4)、包装材料灭菌过程的适应性 2013年1月5)、包装材料与贮存过程的适应性(加速老化试验) 2013年4月6)、变更时的再确认四、验证小组人员职责权限姓名部门职位责任/权限技术部技术部经理负责制定包装验证方案,负责整个过程的技术工艺指导,编写验证报告。
生产部生产部经理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及样品的提供质管部质管部经理负责组织产品检测和包装测试技术部技术员负责整个过程的技术指导质管部检验员负责各项实验的操作质管部检验员负责各项实验的操作五、试验和过程验证一、包装材料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封口验证):1、验证方案:1)目的: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对多个生产运转过程进行鉴定,来验证过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范围:全塑单包装、吸塑单包装、PE/透析纸单包装及带方形透析纸单包装。
3)参与人员:4)验证步骤:a)连续塑料封口机。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1、概述我公司XXX和XXX的包装采用双向拉伸聚酯/镀铝双向拉伸聚酯/聚乙烯和双向拉伸聚丙烯/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构成,具有高透气性、灭菌效果好等优点。
纸盒用300g白卡、腹膜,外箱材料:K=K双140高强,此类包装经在十分苛刻条件下的货架试验,证明能充分保证产品在有效期内的安全使用。
我公司现有星火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功能自动薄膜封口机一台,型号为FR-900。
该封口机的工作模式为自动封口,封口机压架下压、恒温封口、保压降温。
该封口机为自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且使用状态良好。
多功能自动薄膜封口机参数:封口宽度:8mm;最大封口长度:200mm;温度最小刻度:1℃时间最小刻度:0.1s2、目的根据ISO13485:2003的要求,对包装材料进行有效性验证,以保证医疗器械的持续安全有效。
3、验证小组成员名单XXX,生产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和验证结果的审核。
XXX,技术负责人,负责按验证方案进行进行测试、检验和数据的收集。
XXX,质量负责人,负责验证测试实验数据的复核和监督。
XXX,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方案审批、验证结果的批准。
4、确认范围本确认方案仅适用于对本公司XXX和XXX的包装过程确认。
5、验证依据及标准:GB/T1963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6、确认项目6.1.1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pH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
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
6.1.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产品的要求和确认方法(2021培训课件)

EN 868 系列标准所规范的对象是以包装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的 产品。这些包装都是还没有形成密闭的无菌屏障系统的“半成品”, 执行标准的主体是对包装质量负责的责任人。
ISO 11607系列标准所规范的对象是已经装入器械的包装系统(无 菌屏障系统)。这时的包装不再作为独立的包装在市场上流通,而是 作为医疗器械商品的组成部分。执行标准的主体是对器械质量负责的 责任人。
4.ISO11607的要求与验证
染色渗漏试验(不透气性试验)(GB/T19633附录): 将样品包装裁成250 mm×105mm大小的样片。 取一块面积与样片相同的吸纸,放在玻璃表面,将待测试料的内表面与吸
纸接触。 将染色液倒入浅盘中,使海绵在浅盘内滞留1 min,取出海绵,靠着盘的边
把多余的液体挤除。 将海绵放在样片上,保证海绵的边缘在样片边部之内(距边部不少于
ISO11607-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组 装过程的确认要求》。 EN 868分为EN 868-2~-EN 868-10《待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材料和
系统》系列标准。 在我国:
GB/T1963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国家标准--ISO11607转 化而来。
YY/T0698《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医药行业 ---EN868转 化而来。
熠品医疗与生物实验室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的 要求和确认方法
殷龙/Frank Yin
2021年07月16日
熠品上海/熠品苏州 EPIN SHANGHAI/SUZHOU LTD.
目录
1 无菌医疗器械概述 2 包装系统的组成 3 包装系统标准的现状 4 ISO11607的要求与验证 5 包装系统货架寿命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准则:不少于1h后,内圆筒应 无可见移动,允差为±1mm
微生物屏障的检测(2)
• 微生物屏障的评价方法 2、适用于多孔材料的方法 ASTM F 1608:2000(YY/T 0681.10)通过材料后的细菌
或 微粒的数量与其初始数量进行比较,来确定该材料的微生物 屏障特性
无菌屏障的常见模式(3)
6、四边密封(4SS)过程包装 4SS是像流水包装一样的不间断的包装过程。在4SS过程中, 下包装部分和上包装部分放在4SS机器上,产品放在下包装 部分上,再将上包装面放在产品上,最后进行四边密封。
7、无菌液路医疗器械可能直接在器械的液路端口处采用无菌液 路包装系统 这可包括保护套、塞子、盖子或其他专用器械闭合设计
材料厚度检测
• GB/T 451.3-2002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 • GB/T 6672-2001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 • ASTM F 2251-03 软包装材料的厚度测量试验方法
抗撕裂检测
• GB/T 16578.1-2008 塑料 薄膜和薄片 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 裤形撕裂法
封口强度检测
• ASTM 88: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封口完整性检测
• 意义:有害生物或特有污染可能会通过泄漏进入到装置中。 这些泄漏会频繁在相同或不同材料的包装成分的密封中发现 。泄漏有可能也会由包装材料上的小孔导致。
• ASTM F1929:染色液穿透法测定透气包装的密封泄漏
ASTM F1929概要说明(1)
• 无菌产品经过合适的灭菌,保证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SAL )。但产品的货架寿命期间的产品SAL需要无菌屏障包装来维 持。
• 目前并将来当有了确认过的材料和微生物屏障系统的微生物 挑战方法时,将考虑列入ISO 11607的本部分中
微生物屏障的检测(1)
• 微生物屏障的评价方法 • 1、适用于不透性材料的方法 ISO 5635-5(GB/T 458-2008) (纸和纸板透气度的测定)测
2、常见的有白纸板中包装和 瓦楞纸大包装等;特殊情 况下无菌屏障包装的外围 付上缓冲材料,增加无菌 屏障包装的抗冲击能力。
无菌屏障的常见模式(1)
1、预成型的硬盘和盖材 硬盘通常用热成形或压成形工艺使其预成形。盖材可以 是透气的或是不透气的。典型的是用密封层将盖热封于 硬盘上。
2、易剥离组合袋 组合袋的典形结构是一面是膜,另一面是膜、纸或非织 造布。组合袋常以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的形式供应,除 留有一个开口(一般是底封)外,其他所有的密封都已 形成。
无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评价和确认
2013.06 苏州Fra bibliotek课件目录
1、包装的目的和意义 2、无菌屏障的功能 3、无菌屏障的模式 4、材料或预成型系统的基本要求 5、医疗包装的老化试验 6、医疗器械的运输试验 7、成型、封口和装配确认
产品包装的目的
• 识别产品 (透明的材料,或适合的标签等) • 保护产品免受环境污染,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小环境中 • 允许并能经受住灭菌过程 • 使用前维持器械的无菌性和完整性 • 无菌开启以使用器械
医疗包装的重要定义(2)
• 微生物屏障microbial barrier 无菌屏障系统统在规定条件下防止微生物进入的能力
• 包装材料package material 用于制造或密封包装系统的任何材料
• 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 preformed sterile barrier system 部分已经过组装供装入和最终闭合或密封的无菌屏障系统
多孔性材料微生物屏障的代替检测方法
ISO 11607-1 5.2.3:经确认的物理试验方法,只要与经确 认过的微生物挑战法有对应关系, 其所得的数据也可用于确 定微生物屏障特性。
阻气溶胶颗粒法
另外,基于国际上对微生 物过滤的的最大孔径 0.45μm,因此测定多孔 性材料的孔径来评价微生 物屏障特性。
无菌屏障的重要功能(1)
要提供可接受的微生物屏障
特别是无菌屏障包装的多孔性 材料,是尤为关注的重点
普通的纸: 少量大的孔
无菌屏障的重要功能(2)
可对其进行灭菌
常见的工业灭菌方式 • 伽玛射线( Gamma )
电子束(E-beam)
• 环氧乙烷(EOG)
• 蒸汽(steam) 备注:蒸汽灭菌是湿热灭菌 的一种方式,普通的包装不 能耐受过热水灭菌。
• 包装材料生物学评价前,应经过与产品类似或更严的灭菌工 艺灭菌。
化学检测
• 材料在规定条件下应无可沥滤物和无味,不对与之接触的医 疗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注:由于异味明显,因此无需用标准化的试验方法测定气味。
• 材料应满足已确立的最低化学性能,如pH值,氯化物和硫酸 盐含量,以满足医疗器械、包装系统或灭菌过程的要求
1、本实验介绍了能够检验并定位泄漏处的材料和步骤,其中泄 漏处等于或大于一个由50微米(0.002寸)丝形成的槽, 这 条丝是在一个透明薄膜和一块多孔板材之间形成的包装封边 上。 染料渗透溶液局部性应用于封边以便检验泄漏。在接触 染料渗透液特定时间之后,就可以在包装上目测到这种染料 的渗透。
2、这种测试方法意在用于有一个透明薄膜和一块多孔板材形成 封边的包装上。 本试验仅限于可以保留住染料渗透液,防止 在最短20秒内使整个密封区变色的多孔材料。无涂层纸张最 容易受泄漏影响,因而必须小心评估此试验的用途。
ASTM F1929概要说明(3)
6、包装必须不易液化或不含其他任何液体水来源。密封中 含有的水会使染料渗透剂不易被检测出来。如果有任何迹 象表明包装已暴露在任何液体中,必须于实验前将其在典 型的储存温度下整个烘干。
7、试样必须在实验前确定好。在无任何特定条件要求给出 时,包装材料是对湿度敏感的,建议在实验前至少24小时 就要使用23°±2°(73.4±3.6°F)和相对湿度50±2%的标 准大气条件。
ASTM F1929概要说明(2)
3、本试验要求染色渗透液必须和不透明度的包装材料很易对比 。
4、这个染料渗透过程仅适用于一个包装密封上的单独泄漏。在 多孔材料上发现的很多小的泄漏可以由其他技术进行检测, 在此不作叙述。
5、染料溶液会随着时间通过多孔材料而吸收,但通常不会在最 大建议时间以内。如果吸收确实发生了,可以通过观察密封 区多孔的那边而得到证实。染料会使材料的表面变色。
无菌屏障的重要功能(3)
可进行无菌操作
1、方便无菌操作方式,进行产品的取出。 2、特定环境使用时,采用2层无菌屏障包装的方式进行 单个产品的包装。产品使用时先脱外层无菌屏障包装, 经过传递窗进入特定的无菌医疗环境。
无菌屏障的重要功能(4)
保护性包装保护无菌屏障系统
1、因为无菌屏障包装相对脆弱,因此需要一定的保护性包 装来保护无菌屏障包装。
检测用仪器
GB/T 455-2002 纸和纸板撕裂度的测定
检测数据取舍
透气性检测
• GB/T 458-2008 纸和纸板透气度的测定 • GB/T 5453-1997 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葛尔莱法Gurley
耐破度检测
• GB/T 454-2002 纸耐破度的测定
• GB/T 465.1-1989 纸和纸板按规定时间浸水后耐破度的测 定法
• 通常将包装材料的化学特性按一般医疗器械的产品溶出物项 目进行评价,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准则。
物理检测
• 材料上不应有穿孔、裂缝、开裂、皱褶或局部厚薄不均等影 响材料功能的缺陷。
• 材料的重量(每单位面积质量)应与规定值一致。
• 材料应具有可接受的清洁度、微粒污染和落絮水平。
• 材料应满足已确立的最低物理性能,如抗张强度、厚度变化 、撕裂度、透气性和耐破度。
材料和预成型无菌屏障系统的基本要求
• 微生物屏障 • 生物相容性和毒理学特性 • 物理和化学特性 • 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 与预期灭菌过程的适应性 • 灭菌前和灭菌后的贮存寿命限度
微生物屏障的意义
• 微生物屏障的意义: 无菌屏障系统中所用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对保障包装完好性 和产品的安全十分重要。
生物相容性检测
• 通常用来限定材料与器械的接触。ISO 10993-1给出了生物 相容性指南。宜评价灭菌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 ISO10993-1主要是对3大类(接触程度和接触时间分类)医 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项目选择指南。根据包装材料与产品的 接触程度,通常选择按表面器械的生物学评价项目来进行包 装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体外细胞毒性 、刺激和迟发型超敏。
成型、密封确认过程的检测
• 成型和密封确认过程的检测,包括成型的厚度、完整性、外 观,以及密封过程的封口强度、封口完整性以及封口外观检 测。
• 其中外观性检测采用ASTM F 1886:1998 测定医用包装完 整性试验方法 目力检验法
• 成型厚度可以采用物理性厚度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成型完整 性可以参考EN868-5:2009 的化学染色液进行穿透测试。
医疗包装的重要定义(1)
• 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 barrier system 防止微生物进入并能使产品在使用地点无菌使用的最小包装
• 保护性包装protective packaging 材料的结构设计成从组装到最终使用过程中防止无菌屏障系 统和其内装物品受到损坏
• 包装系统package system 无菌屏障系统和保护性包装的组合
8、将足够的染料渗透剂注入包装中,覆盖最长的封边,深 度约5mm(0.25英寸),使染料渗透液与封边保持接触 最少5秒最多20秒的时间。泄漏槽在这段时间内就可以检 测出来,但是超过20秒的话,染料就会被多孔包装吸收而 使整个密封区都变色。
洁净开启包装测试
• 剥开结构应具有连续、均匀的 剥开特性,
• 无影响无菌打开和取出的材 料分层或撕屑。